第五章播种施肥机械[1]

合集下载

播种施肥机械

播种施肥机械

播种施肥机械§1 概述一、播种目的意义1、根据农艺技术要求,使作物获得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保证苗齐苗壮,为增产增收打下良好基础;2、机播质量好,效率高;适时保证,为田间管理制造好条件。

二、播种方法(9种)1、撒播:将种子按亩播量均匀撒于地表。

不均匀,不能完全覆盖,出苗率低,要紧在大面积种草、植树与绿肥种植方面使用。

(非中耕作物为主)2、条播:按要求的行距、播深、播量将种子播成条状。

只注意区段粒数,条播利于田管(中耕、除草、植保)。

普通条播/窄行条播/带状条播(中耕作物)3、穴播:按要求的行距、穴距、播深将种子定点播入土中。

(也称点播)较条播节种(棉花等),提高出苗率,利于田管。

普通点播/方格点播/等距点播4、精播:按精确的粒数、粒距、行距、播深播种。

单粒精播/多粒精播节种,减少间苗用工。

但种子要求好,苗出率高,预防病虫草害好,保证总株数可靠。

进展趋势是单粒精播。

5、铺播:播时将塑膜铺于地表,待种子出苗时,使幼苗生长于膜外。

先铺后播(打孔播种)/ 先播后铺(破膜放苗)优点:(1)提高并保持地温。

(利发芽与苗生长)(2)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减蒸发、凝水气、保水分)(3)改善植株光照条件。

(膜及膜下雾反光,株下光照改善)(4)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与肥力(水分的液态、气态循环变化与灌溉水雨水横渗浸润,使土疏松地、温较高、持水力强,利微生物活动,加快了有机质分解,有利提高肥力)(5)抑制杂草生长。

缺点:(1)技术要求高(2)耗劳多(3)成本较高(4)残膜污染6、免播:前茬作物收后,不进行土壤翻耕让原桔杆、残茬覆盖地表。

待下茬作物播种时,直接在茬地上局部松土播种,并喷洒除草剂。

即保护性耕作方法。

7、平播:种子播在平整的土地上。

8、垄播:种子播在垄脊上。

如直播水稻9、沟播:种子播在垄沟内。

保护幼苗免风沙袭(半干旱区)图3-1 播种方式a.条播b.点播三、种子特性1、种子粒型:长宽厚表示,差别较大、很大,影响排种。

农业机械操作与维护作业指导书

农业机械操作与维护作业指导书

农业机械操作与维护作业指导书第1章农业机械概述 (4)1.1 农业机械的定义与分类 (4)1.1.1 耕作机械 (4)1.1.2 播种与栽植机械 (4)1.1.3 收获机械 (4)1.1.4 植保机械 (4)1.1.5 农产品加工机械 (4)1.1.6 农田排灌机械 (4)1.1.7 农业运输机械 (5)1.2 农业机械的发展与现状 (5)1.2.1 农业机械品种日益丰富 (5)1.2.2 农业机械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5)1.2.3 农业机械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5)1.2.4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推动产业发展 (5)1.2.5 农业机械国际合作不断加强 (5)第2章农业机械操作基础 (5)2.1 农业机械操作安全知识 (5)2.1.1 安全操作规程 (5)2.1.2 紧急情况处理 (5)2.1.3 农业机械的保险与年检 (6)2.2 农业机械操作基本技能 (6)2.2.1 操作前准备 (6)2.2.2 启动与运行 (6)2.2.3 操作要领 (6)2.3 农业机械操作注意事项 (6)2.3.1 遵守操作规程 (6)2.3.2 注意观察与调整 (6)2.3.3 防止疲劳驾驶 (6)2.3.4 节能减排 (6)2.3.5 妥善保管机械 (6)第3章耕作机械操作与维护 (6)3.1 耕作机械的类型与结构 (6)3.1.1 类型概述 (6)3.1.2 结构特点 (7)3.2 耕作机械的操作方法 (7)3.2.1 操作前准备 (7)3.2.2 操作步骤 (7)3.3 耕作机械的维护与保养 (7)3.3.1 日常保养 (7)3.3.2 定期保养 (7)3.3.3 存放要求 (8)第4章播种机械操作与维护 (8)4.1 播种机械的类型与结构 (8)4.1.1 播种机械的分类 (8)4.1.2 播种机械的结构 (8)4.1.3 各部分功能 (8)4.2 播种机械的操作方法 (8)4.2.1 准备工作 (8)4.2.2 播种作业 (9)4.2.3 播种后的检查 (9)4.3 播种机械的维护与保养 (9)4.3.1 日常维护 (9)4.3.2 定期保养 (9)4.3.3 存放要求 (9)第5章施肥机械操作与维护 (9)5.1 施肥机械的类型与结构 (9)5.1.1 撒肥机 (9)5.1.2 深施机 (10)5.1.3 注施机 (10)5.2 施肥机械的操作方法 (10)5.2.1 撒肥机操作方法 (10)5.2.2 深施机操作方法 (10)5.2.3 注施机操作方法 (10)5.3 施肥机械的维护与保养 (10)5.3.1 日常检查 (10)5.3.2 定期保养 (11)第6章收获机械操作与维护 (11)6.1 收获机械的类型与结构 (11)6.1.1 谷物收获机械 (11)6.1.2 经济作物收获机械 (11)6.1.3 果蔬收获机械 (11)6.2 收获机械的操作方法 (11)6.2.1 准备工作 (11)6.2.2 操作流程 (11)6.2.3 停机与存放 (12)6.3 收获机械的维护与保养 (12)6.3.1 日常检查 (12)6.3.2 定期保养 (12)6.3.3 季节性保养 (12)第7章脱粒机械操作与维护 (12)7.1 脱粒机械的类型与结构 (12)7.1.1 按工作原理分类 (12)7.1.2 按结构特点分类 (12)7.2 脱粒机械的操作方法 (13)7.2.1 操作前准备 (13)7.2.2 操作步骤 (13)7.3 脱粒机械的维护与保养 (13)7.3.1 日常维护 (13)7.3.2 定期保养 (13)第8章农产品加工机械操作与维护 (13)8.1 农产品加工机械的类型与结构 (13)8.1.1 类型概述 (13)8.1.2 结构特点 (14)8.2 农产品加工机械的操作方法 (14)8.2.1 操作前准备 (14)8.2.2 操作步骤 (14)8.3 农产品加工机械的维护与保养 (14)8.3.1 日常维护 (14)8.3.2 定期保养 (15)第9章农田水利机械操作与维护 (15)9.1 农田水利机械的类型与结构 (15)9.1.1 概述 (15)9.1.2 类型与结构 (15)9.2 农田水利机械的操作方法 (15)9.2.1 操作前准备 (15)9.2.2 操作步骤 (15)1.1 启动前,检查电源、水位、阀门等是否正常。

农业机械学复习提纲

农业机械学复习提纲

2.播种的方法有哪些,各自的特点如何? 撒播:种子在田间分布不均匀,人工或机械覆土时,难于将种子完全覆盖,出苗率低,主 要用于飞机撒播,以便高效率完成大面积种草、造林或直播水稻。 条播:便于田间管理作业。 穴播:适用于中耕作物,可保证苗株在田间分布合理、间距均匀,与条播相比,穴播能节 省种子,棉花、豆类等成穴播种,还可提高出苗能力。 精密播种:可节省种子和省掉间苗工序,与普通条播比,种子在行内均匀分布,因而有利 于作物生长,可提高产量。 3.影响外槽轮排种器排种量的因素是什么? 1)种子特性:摩擦作用的强弱,决定带动层的厚度。2)凹槽容积:其容积取决于凹槽形 状、深浅和长度。更换不同形状的槽轮可获得不同的排种量,在工作中常用改变槽轮工作 长度来调节排种量。3)外槽轮转速:转速越快排种量越大。 4.农业技术对播种、施肥机械有哪些技术要求? 1)根据不同作物,应达到播量、株行距、播种均匀性、播种深度及压实程度的不同农业技 术要求。2)施肥时要求肥料分施于种子的下方或侧下方3)不伤种子、开沟、覆土深浅一 致。4)播行要直、株行距一致,地头整齐。5)通用性好,使用、调整、清理方便。6) 最好能一次完成播种、施肥等多项作业。 5.对播种机有哪些性能指标要求? 排量稳定性、各行排量一致性、排种均匀性、播种均匀性、播深稳定性、种子破碎率、穴 粒数合格率、粒距合格率。 6.怎样调整外槽轮式排种器的排种量和对种子大小的适应性? 调整外槽轮式排种器排种量:改变槽轮的工作长度、改变槽轮转速。 调整种子大小的适应性:调整外槽轮排种器的排种舌开口。(外槽轮式排种器不能用排种 舌开口大小来调节排种量,否则会损伤种子或使种子产生自流)
1、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联系生产实际,举例说明。 1)保证农业增产措施的实现,抗御自然灾害,减少农业损失。2)提高劳动生产率。3) 减轻农业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4)促进农业生物技术的实施和发展。5)减少物料投 入,节约农业生产成本。6)在某些条件下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2、农业机械的特点和使用要求? 特点:1)工作对象复杂。2)适用季节性强。3)工作环境条件差。 使用要求:一般要求——工作可靠、坚固耐用、重量轻、体积小、功效高、便于操作调整、 易于维护修理、价格低廉等等。特殊要求——1)农业机械应有较完备的安全防护装置。2) 农业机械的工作部件应有足够大的调整范围。农业机械应尽可能多地扩大其作业项目,实 现“一机多用”。 第一章 耕层土壤的力学性质与耕作 1、土壤耕作的目的是什么? 改变土壤耕层构造,调节土壤水、肥、气、热因素,翻埋根茬和肥料、清除田间杂草,控 制土壤病虫害,调节土壤微生物体系,为作物播种、出苗、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 协调与气候条件间的关系。 2、简述土壤耕作方法。 常规耕作法:又称传统耕作法或精耕细作法,指作物生产过程中由机械耕翻、耙压和中耕 等组成的土壤耕作体系。 少耕免耕法:少耕通常指在常规耕作基础上减少土壤耕作次数和强度的一类耕作方法; 免耕是免除土壤耕作,直接播种农作物的一类耕作方法。 3、简述土壤耕作机械的种类及其用途。 耕地机具:通常理解为对整个耕作层进行耕作的机具,如铧式犁、圆盘犁。 整地机具:土壤进行耕作后对浅层表土再进行耕作的机具,如耙、旋耕机、镇压器。 联合耕作机具:既能整地又能耕地的机具,如耕耙犁、联合整地机。

农业机械学-绪论

农业机械学-绪论

绪 论
东北农业大学2007级校级精品课——农业机械学
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学习方法
农业机械学是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的一 门专业课程,是研究农业生产中所使用机械设备 的结构、作用原理、功能、理论分析及其性能设 计的一门学科。课程的基本要求在于使学生掌握 常用农业机械结构、原理、使用知识,熟悉农业 机械新技术、新机具、新理论,掌握典型农业机 械性能设计和工作部件结构设计的方法,培养学 生农机设计、结构对比分析、试验鉴定和新产品 开发的能力。
东北农业大学2007级校级精品课——农业机械学
农业机械学
东北农业大学2007级校级精品课——农业机械学
课程目录
农 业 机 械 学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绪论 土壤耕作机械 播种施肥机械 育苗移栽机械 中耕与植物保护机械 节水灌溉 谷物收获机械
绪 论
东北农业大学2007级校级精品课——农业机械学
农业机械的发展
5. 工厂化生产 ——农业生产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生产周期长。工厂化 生产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电气化,既缩短了生产周期,又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例如:机械化养猪、养鸡工厂,大型自动化温室 等。 6. 广泛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技术已 应用于农业机械,例如:液压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红外线等。 7. 广泛实现产品的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发达国家,农业机器 系列型号比较完整,适应性好,生产成本低,配件组织和供应十分方 便。 8. 加强农机与农艺的互相配合 ——农业机械作业对象非常复杂,单靠 机器来满足农业技术的要求比较困难,因此需要农业科学紧密与农机 配合。研究出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农艺措施和作物品种,培育出生长 形态和特性适合机械化作业要求的品种,这对提高机械化水平具有重 要意义。

播种施肥机械实验报告(3篇)

播种施肥机械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播种施肥机械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2. 掌握播种施肥机械的操作方法。

3. 分析播种施肥机械的作业效果。

4. 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1. 播种施肥机械:包括播种机、施肥机、输送带等。

2. 种子:小麦种子。

3. 肥料:尿素。

4. 土壤:沙壤土。

三、实验方法1. 实验步骤(1)组装播种施肥机械,确保各部件连接牢固。

(2)将种子和肥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装入输送带。

(3)启动播种施肥机械,进行播种施肥作业。

(4)观察播种施肥机械的作业效果,记录相关数据。

(5)分析播种施肥机械的作业效果,提出改进意见。

2. 数据记录(1)播种量:每亩播种量。

(2)施肥量:每亩施肥量。

(3)播种均匀度:播种点间距的均匀性。

(4)施肥均匀度:施肥点间距的均匀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播种量:每亩播种量为20kg。

(2)施肥量:每亩施肥量为10kg。

(3)播种均匀度:播种点间距均匀,误差小于5cm。

(4)施肥均匀度:施肥点间距均匀,误差小于5cm。

2. 分析(1)播种施肥机械的作业效果良好,播种均匀度、施肥均匀度均达到预期要求。

(2)播种施肥机械具有以下优点:①提高播种施肥效率,节省人力物力。

②实现播种施肥一体化,减少作业环节。

③播种施肥均匀,有利于作物生长。

(3)播种施肥机械存在以下不足:①对土壤适应性较差,易发生堵塞。

②结构复杂,维修难度较大。

③成本较高,推广应用受限。

五、实验结论1. 播种施肥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播种施肥效率和质量。

2. 播种施肥机械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问题,需进一步优化设计,提高适应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3. 为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应加大播种施肥机械的研发力度,提高其性能和推广应用水平。

六、实验建议1. 加强播种施肥机械的适应性研究,提高其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作业性能。

2. 优化机械结构设计,提高机械的可靠性和维修性。

电动播种施肥机设计

电动播种施肥机设计

多功能电动农用小车造型设计摘要多功能电动农用小车相对于传统农用耕作工具来说,易操作,效率高,安全性好。

在中国小农经济模式的今天,多功能农用小车在小农模式中广泛应用,为农民耕作带来不少便利。

然而,播种施肥机给人的印象总是省事但费力、破旧、粗糙。

因此,通过工业设计方法,改善农用播种施肥中耕机的外观及使其更加省力,符合新时代的机器美学,实现小农机械产品的“人性化”,是必要的。

本课题是针对多功能电动农用小车造型及功能进行设计,主要依据现有农用施播种机进行改良设计。

通过对现有的施肥播种进行深入的调查,在较为成熟的产品工程结构上,介入工业设计方法与理念,改善其笨重粗糙的外观及使用起来费力的结构,赋予其省力、人性化的特征,不仅在视觉上融合了新时代的机器美学,在功能和结构上也进行了合理优化,大大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使产品更具备竞争力,为农民朋友们提更更多的便利。

本文对现在国内存在的播种施肥中耕机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造型设计、人性化的操作和工艺美学在产品中的重要性,对现存的播种施肥中耕机做出合理定位,进行了全面的造型设计。

本课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为现有的农业机械设备的造型设计提供一些思路和关键词:播种施肥机、机器美学、造型设计、人性化、电动STYLING DESIGN OFMUITIFUNCTIONAL AGRICULTURALELECTRUC CARABSTRACT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al electric car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farming tools, easy operation, high efficiency, good safety. In Chin ese smallholder economy mode today, multifu nctional agricultural vehicle is widely applied in the small-scale peasant mode, bring a lot of convenience for farmers farmi ng. However, seed ing and fertilizi ng mach ine gives the impressi on is always easy but laborious, ragged, rough. Therefore, through the method of in dustrial desig n, to improve the agricultural pla nting and fertiliz ing cultivator appearanee and make it more labor-saving, Fu Hexin era machine aesthetic, realiz ing peasa nt mach inery product "huma ni zati on ”,is the n ecessary.This subject is designed for the multi functional modeling and functional agricultural electric car, mainly on the basis of agricultural fertilizer seeder for improved design. Through in-depth investigation on sowing existing fertilization, in product engineering structure is relatively mature, interventional and the con cept of in dustrial desig n, to 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the heavy rough appearanee and harder, given its labor, humanized, not only in the visual integration of a new era of the machine aesthetic, functional and the structure is reas on able, greatly enhance the added value of products, make the products more competitive, more more convenience for farmers and frie nds.The sowing and fertilizing cultivator now domestic existing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analyzed, the importanee of summarizes the operation and craft aesthetic desig n, huma ni zatio n in the product, make a reas on able positioning of the seeding and fertilizing cultivator existing, the design comprehensive. This subject has strong practical significanee and application value, and provide some ideas and referenee for design of the existing agricultural mach inery and equipme nt.KEY WORD:Seeding and fertilizing machine , machine aesthetics, Modeling design , Humanization , Electric第1章绪论 .......................§ 1.1国内农用播种施肥中耕机的研究现状 (2)§ 1.2设计依据和意义 ...............§ 1.3设计方法 (6)第2章设计调查与分析 ...................§ 2.1市场调查与用户调查 (7)§ 2.2调研分析与设计定位 (9)§ 2.3多功能电动农用小车的基本设计原则 (11)第3章草图构思与方案分析 (14)§ 3.1设计构思及草图 (14)§ 3.2手绘方案分析比较 (17)§ 3.3 设计方案的深入 (21)§ 3.4 设计方案的优化 (24)第4章定稿方案研究与优选 (25)§ 4.1 造型定案 (27)§ 4.2 色彩定案 (27)第5章 电脑制作效果图及后续设计 (31)§ 5.1计算机三维建模和效果图、尺寸图制作 (21)§ 5.2广告、展板、动画和PPT 的设计制作 (33)§ 5.3实物模型的制作过程 (35)结论 ....................参考文献 (38)致谢 (39)外文资料原文外文资料译文、八 (1)36在中国现代小农经济农业生产中,播种施肥中耕机在农业耕作的地位无疑是重要的,各类机械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与发展中。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农业机械学(Agricultural Machinery)课程代码:25410013学分:4学时:64 (其中:讲课学时:50上机学时:0实验学时:14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金属材料热处理、农学概论、液压与气力传动、水力学、汽车拖拉车学、电工电子学、测试技术等。

适用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教材:《农业机械学》;李宝筏;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农业机械学》是农业机械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它应用农学、工程力学、机械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农业机械设计和使用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主要农业机械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为农业机械制造、使用、改进,以及设计新型农业机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农业机械的工作环境、技术要求、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课程目标2: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主要农田作业项目中的常用农业机械机型构造及工作原理;课程目标3:通过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农业装备设计及系统设计的综合能力。

课程目标4:结合典型农业装备的案例分析,通过农业装备的虚拟仿真实验及实物实验,提高学生面向工程实际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操作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对以下毕业要求提供相应支撑: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农业装备或一般机械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农业装备或机械产品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农业装备或一般机械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农业工程或机械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种植施肥机械—施肥机械(农业装备课件)

种植施肥机械—施肥机械(农业装备课件)

图4-3 转盘式全幅撒肥机
图4-4 链指式全幅撒肥机
施肥机械
二、种肥施用机械
施用种肥的合理方法是在播种机上装 设施肥装置,在播种的同时施用种肥
用于种子肥料混施的机器是将化肥 与种子排入同一输种管中,施于同一开 沟器所开的沟底。种、肥混施容易使化 肥“烧伤”种子
种、肥混施
组合式开沟器 a-双圆盘式 b-靴式 1-开沟器 2-导肥管 3-导种 管 4-镇压轮
离心式撒肥机 单盘式(工作示意) 1-肥料筒 2-振动板 3-排肥活门 4-排肥板 5-导肥 管 6-撒肥管
施肥机械
离心式撒肥机 a-双盘式(整体结构)
图4-2 离心式撒肥机的撒肥均匀性 a-重复作业面积 b-单行程肥料分布
残膜回收机
一、撒肥机械
(二)全幅施肥机 这种施肥机的基本特征
是在机器的全幅宽内均匀地 施肥。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 两类:一类是由多个双叶片 的转盘式排肥器横向排列组 成(图4-3);另一类是由 装在沿横向移动的链条上的 链指,沿整个机器幅宽施肥 (图4-4)。
种植施肥机械 四、施肥机械
施肥机械
一、撒肥机械
(一)离心式撒肥机
离心式撒肥机是欧美各国用得最普 遍的一种撒施机具。它是由动力输出轴 带动旋转的撒肥盘利用离心力将化肥撒 出。有单盘式与双盘式两种。撒肥盘上 一般装有2-6个叶片,它们在转盘上的 安装位置可以是径向的,也可以是相对 于半径前倾或后倾的;叶片的形状有直 的,也有曲线形的。前倾的叶片能将流 动性好的化肥撒得更远,而后倾的叶片 对于吸湿后的化肥则不易粘附。
施肥机械
二、种肥施用机械
侧深施肥部位
施肥机械
三、追肥机械
追肥的合理施用方法是将化肥施在作物根系的侧深部位,通常是在通用中耕 机上装设排肥器与施肥开沟器。欧美等国还常采用顶施与侧方表施等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密播种种子播量精确,为保证每亩株数以保证产量,精播用种应进行精选分级和处理,保证种子发芽率和出苗能力,并防止病虫草害。
二、播种作业的技术要求
1.农业技术要求播种的农业技术要求,包括播种期、播量、播种均匀度、行距、株距、播种深度和压实程度等。
作物的播种期不同,对出苗、分蘖、发育生长及产量都有显著影响。不同的作物有不同的适播期;即使同一作物,不同的地区适播期也相差很大。因此,必须根据作物的种类和当地条件,确定适宜播种期。
(3)排种均匀性指从排种器排种口排出种子的均匀程度。(4)播种均匀性ຫໍສະໝຸດ 播种时种子在种沟内分布的均匀程度。
(5)播深稳定性指种子上面覆土层厚度的稳定程度。亦可用播深合格率作评价指标。
若规定播深土lcm,则视为合格。
(6)种子破碎率指排种器排出种子中受机械损伤种子量占排出种子量的百分比。
(7)穴粒数合格率穴播时,每穴种子粒数以规定值±1粒或规定值±2粒为合格。合格穴数占取样总穴数的百分比即为穴粒数合格率。
2~4
3~5
穴播
40~70
52.5~75②
3~5
18~24
5±2
注:①单芽丸粒化种子,直径2.5~3mm,千粒重20g左右。
②浸种拌灰后的重量,棉籽单位容积质量为591g/L左右。
2.播种机的性能要求及性能指标对播种机的性能要求可分为农业技术要求和使用要求。
对播种机的农业技术要求是:保证作物的播种量、种子在田间分布均匀合理、保证行距株距要求、种子播在湿土层中且用湿土覆盖、播深一致、种子损伤率低、施肥时要求肥料分施于种子的下方或侧下方。
第五章 播种施肥机械
第一节概述
播种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必须根据农业技术要求适时播种,使作物获得良好的发育生长条件,才能保证苗齐苗壮,为增产丰收打好基础。机械播种质量好、生产率高,能保证适时播种,同时为田问管理作业创造良好条件,因此,机械播种在我国广泛应用。
一、播种方法
我国地域辽阔,播种方法因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作物和栽培制度而异。常用的播种方法有撒播、条播、穴播和精密播种等。
对播种机的使用要求有:能播多种种子,开沟深度可调且能保证调整后的位置,种箱清扫容易便于更换种子。
播种机的播种质量常用如下性能指标来评价:
(1)排量稳定性指排种器的排种量不随时间变化而保持稳定的程度,可用于评价条播机播量的稳定性。
(2)各行排量一致性指一台播种机上各个排种器在相同条件下排种量的一致程度。
(3)千粒重即按规定水分的1000粒种子的质量。在设计和使用中常用来换算播量和单位面积粒数。
(4)种子的摩擦特性可用种子的自然休止角a表示。使种子自由下落堆成一个圆锥体,此圆锥体底角即为种子的自然休止角a。一般作物种子的a为24°~34°,表面粗糙的种子a可超过55°。种子的自然休止角决定种箱结构形式和排种器中种子的喂入情况。
播量决定单位面积内的苗数、分蘖数和穗数;行距、株距和播种均匀度确定了田间作物的群体与个体关系。确定上述指标时,应根据当地的耕作制度、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和作物种类综合考虑。
播深是保证作物发芽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播的太深,种子发芽时所需的空气不足,幼芽不易出土。但覆土太浅,会造成水分不足而影响种子发芽。
播后压实可增加土壤紧实程度,使下层水分上升,使种子紧密接触土壤,有利于种子发芽出苗。适度压实在干旱地区及多风地区是保证全苗的有效措施。我国几种主要作物播种的农业技术要求见表5一l。
表5一l几种主要作物播种的农业技术要求
作物名称
小麦
谷子
玉米
大豆
高粱
甜菜
棉花
播种方法
行距(cm)
播量(kg/hm2)
播深(cm)
表5—2外槽轮排种器的性能指标
品种
各行排量不一致性的
变异系数(%)
总排量不稳定性的
变异系数(%)
种子破碎率
(%)
小麦
谷子
大豆
≤3.9
≤5.2
≤6.5
≤1.3
≤2.6
≤3.9
≤O.5
不考核
≤1.O
第二节种肥特性
种子和肥料的物理机械特性是设计播种机,特别是设计排种、排肥部件和种箱肥箱的基本依据。在播种机的试验、调整及使用中,也会用到种子和肥料的有关特性。
一、种子特性和种子处理
种子的物理机械特性与品种、地区、生长条件以及种子加工处理方法有关。与播种机有关的种子特性主要有:
(1)种子的几何尺寸和形状一般以长、宽、厚三个尺寸来表示。它是决定排种器结构的主要参数,特别是与精密排种部件的型孔尺寸密切相关。
(2)体积密度即单位容积内种子的质量。用体积密度可以根据播种量计算种箱容积和排种杯体积。
(1)撒播将种子按要求的播量撒布于地表,称为撒播。撒播种子在田问分布不均匀,且人工或机械覆土时,难于将种子完全覆盖。因此,出苗率低。主要用于飞机撒播,以便高效率完成大面积种草、造林或直播水稻。山区脊瘦坡地种植小麦、谷子、芥麦等,也常用撒播。
(2)条播将种子按要求的行距、播深和播量播成条行,称为条播。条播的作物便于田间管理作业,故应用很广。
(3)穴播按要求的行距、穴距和播深将几粒种子集中于一穴,称为穴播。穴播法适用于中耕作物,可保证苗株在田间分布合理、间距均匀。与条播相比,穴播能节省种子、棉花、豆类等成穴播种,还可提高出苗能力。
(4)精密播种按精确的粒数、间距与播深,将种子播入土中,称为精密播种。精密播种可以是单粒精播,也可以将多于一粒的种子播成一穴,要求每穴粒数相等。精密播种可节省种子和省掉间苗工序,与普通条播比,种子在行内均匀分布,因而有利于作物生长,可提高产量。
株(穴)距(cm)
穴粒数
条播
12~25
105~300
3~5
——
——
条播
15~30
4.5~12
3~5
——
——
穴播
50~70
30~45
4~8
20~50
3±1
精播
50~70
12~18
4~8
15~40
精播
50~70
30~45
3~5
3~10
穴播
30~70
4.5~15
4~6
12~30
5±1
精播
45~70
4.5~15①
(8)粒距合格率单粒精密播种时,设t为平均粒距,则1.5t≥粒距>0.5t为合格;粒距≤O.5t为重播;粒距>1.5t为漏播。合格粒距数占取样总粒距数的百分比即为粒距合格率。
谷物条播机和精密播种机性能试验,可分别按照GB9478—88《谷物条播机试验方法》和GB6973—86《单粒(精密)播种机试验方法》进行。外槽轮排种器的性能指标如表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