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汇总
资料分析公式汇总

资料分析公式汇总在进行资料分析时,掌握一些关键的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准确地处理和解读数据。
以下是为大家汇总的一些常用公式:一、增长相关公式1、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增长量用于衡量数据在一定时期内的绝对增长幅度。
2、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这个公式反映了数据增长的相对速度。
3、基期量=现期量÷(1 +增长率)当我们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要求出之前某个时期的量时,就会用到这个公式。
4、现期量=基期量×(1 +增长率)通过基期量和增长率来计算当前时期的量。
二、比重相关公式1、比重=部分÷整体×100%比重表示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2、整体=部分÷比重已知部分和其占整体的比重,可求出整体的量。
3、部分=整体×比重根据整体的量和部分所占的比重,能计算出部分的量。
三、平均数相关公式1、平均数=总数÷个数这是计算平均数最基本的公式。
2、总数=平均数×个数当已知平均数和个数时,可求出总数。
四、倍数相关公式1、 A 是 B 的几倍:A÷B直接用 A 的数值除以 B 的数值,得到 A 是 B 的倍数。
2、 A 比 B 多几倍:(A B)÷B先计算 A 与 B 的差值,再除以 B 的数值。
五、隔年增长相关公式1、隔年增长率=现期增长率+间期增长率+现期增长率×间期增长率例如,今年的增长率为 r1,去年的增长率为 r2,那么隔年增长率就是 r1 + r2 + r1×r2 。
2、隔年基期量=现期量÷(1 +隔年增长率)六、年均增长相关公式1、年均增长量=(末期量初期量)÷年份差用于计算在一定年份内平均每年的增长量。
2、年均增长率=(末期量÷初期量)^(1÷年份差) 1七、混合增长率相关公式整体增长率介于部分增长率之间,且偏向于基期量大的部分增长率。
excel常用公式汇总

Excel常用公式汇总一、基础公式1.S U M函数S U M函数用于求一系列数字的和。
例如,计算A1到A5单元格的和:=S UM(A1:A5)2.A V E R A G E函数A V ER AG E函数用于求一系列数字的平均值。
例如,计算B1到B5单元格的平均值:=A VE RA GE(B1:B5)3.M A X函数M A X函数用于找出一系列数字中的最大值。
例如,找出C1到C5单元格中的最大值:=M AX(C1:C5)4.M I N函数M I N函数用于找出一系列数字中的最小值。
例如,找出D1到D5单元格中的最小值:=M IN(D1:D5)5.C O U N T函数C O UN T函数用于统计一系列数字的个数。
例如,统计E1到E5单元格中非空单元格的个数:=C OU NT(E1:E5)二、逻辑函数1.I F函数I F函数用于根据特定条件返回不同的值。
例如,如果F1单元格的值大于5,则返回"合格",否则返回"不合格":=I F(F1>5,"合格","不合格")2.A N D函数A N D函数用于对多个条件进行逻辑与操作。
例如,判断G1单元格的值是否大于5且小于10:=A ND(G1>5,G1<10)3.O R函数O R函数用于对多个条件进行逻辑或操作。
例如,判断H1单元格的值是否大于5或小于10:=O R(H1>5,H1<10)4.N O T函数N O T函数用于对条件进行取反操作。
例如,判断I1单元格的值是否不为空:=N OT(I SB LA NK(I1))三、日期和时间函数1.T O D A Y函数T O DA Y函数用于返回当前日期。
例如,返回当前日期:=T OD AY()2.Y E A R函数Y E AR函数用于提取日期中的年份。
例如,提取J1单元格中日期的年份:=Y EA R(J1)3.M O N T H函数M O NT H函数用于提取日期中的月份。
中学数学常用公式大汇总

中学数学常用公式大汇总1.代数公式- 二次方程根的求解公式:对于ax²+bx+c=0,求根公式为x=(-b±√(b²-4ac))/2a。
- 一次方程的解:对于ax+b=0,求解公式为x=-b/a。
-平方差公式:(a+b)(a-b)=a²-b²。
-两点间距离公式:对于坐标点A(x₁,y₁)和点B(x₂,y₂),距离公式为d=√((x₂-x₁)²+(y₂-y₁)²)。
-两点间的中点公式:对于坐标点A(x₁,y₁)和点B(x₂,y₂),中点公式为M((x₁+x₂)/2,(y₁+y₂)/2)。
2.几何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对于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海伦求面积公式S=√(p(p-a)(p-b)(p-c)),其中p为半周长。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对于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即a²+b²=c²。
-圆的周长公式:对于半径为r的圆,周长公式为C=2πr。
- 直线与平面的关系:对于平面Ax+By+Cz+D=0和直线的方程为lx+my+nz+p=0,两者垂直的条件为A*l+B*m+C*n=0。
3.统计学公式-平均数:对于一组数值x₁,x₂,...,xₙ,平均数公式为xₙ=(x₁+x₂+...+xₙ)/n。
-中位数:对于一组有序数值,其中位数是中间数(对于奇数个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对于偶数个数)。
-众数:对于一组数值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数。
-方差:对于一组数值x₁,x₂,...,xₙ,方差公式为s²=((x₁-xₙ)²+(x₂-xₙ)²+...+(xₙ-xₙ)²)/(n-1),其中xₙ为平均数,n为样本数。
-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标准差公式为s=√s²。
4.概率公式-基本概率公式:P(A)=n(A)/n(S),即事件A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 的样本点数除以样本空间的样本点数。
小学数学公式汇总

小学数学公式汇总数学公式和概念一直贯穿着整个数学学习过程,您的孩子对数学公式和概念掌握得怎么样呢?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学习新知识的重要阶段,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的学习和复习,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讲小学数学所有公式和顺口溜,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数量关系计算公式1、单价×数量=总价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3、速度×时间=路程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5、加数+加数=和6、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8、减数=被减数-差9、被减数=减数+差10、因数×因数=积11、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12、被除数÷除数=商13、除数=被除数÷商14、被除数=商×除数15、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
例:90÷5÷6=90÷(5×6)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几何公式1.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公式:C=4a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a正方体的体积=边长×边长×边长公式:V=a×a×a 2.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公式:C=(a+b)×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3.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4.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5.梯形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6.圆直径=半径×2 公式:d=2r半径=直径÷2 公式:r= 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公式:c=πd =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r7.圆柱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的周长×高+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总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Sh8.圆锥圆锥的总体积=底面积×高×1/3 公式:V=1/3Sh9.三角形内角和=180度算术概念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数学公式汇总

小学数学公式汇总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Ѕ=πr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12、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V =abh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a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S=ch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 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V=πr h=π(d÷2) h=π(C÷2÷π) h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 、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 、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 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 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s=ah7 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 h÷28 圆形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9 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 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问题(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植树问题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 1时=60分1分=60秒 1时=3600秒积=底面积×高 V=Sh回答者: awmcyun - 初入江湖二级 4-16 12:50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
会计常用的计算公式汇总

会计常用的计算公式汇总会计是一个与数字和计算密切相关的领域。
在日常工作中,会计人员需要运用各种计算公式来分析和处理财务数据。
以下是常用的会计计算公式汇总:1.利润公式:净利润=收入-成本净利润率=净利润/收入2.成本计算公式:生产成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单位产品成本=生产成本/产量3.折旧计算公式:折旧费用=(资产原值-残值)/使用寿命年折旧率=折旧费用/资产原值4.摊销计算公式:摊销费用=资产原值/使用寿命年摊销率=摊销费用/资产原值5.资本回报率计算公式:资本回报率=净利润/资本投入6.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7.应付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应付账款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8.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9.流动比率计算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速动比率计算公式: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11.负债比率计算公式:负债比率=总负债/总资产12.总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13.营业利润率计算公式: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4.经营杠杆效应计算公式:经营杠杆效应=营业利润/净利润15.财务杠杆效应计算公式:财务杠杆效应=净利润/每股收益16.现金流量比率计算公式:现金流量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资产负债总额17.资本结构比率计算公式:资本结构比率=长期负债/总资本18.销售净利润率计算公式:销售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会计计算公式,会计领域还有许多其他的计算公式和指标。
在使用这些计算公式时,会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公式,并且确保输入的数据准确和完整,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分类汇总 公式

分类汇总公式公式分类汇总在数学和科学领域中,公式是一种用符号表示数学关系或科学原理的方式。
公式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解决问题。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公式进行分类汇总,并对它们的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一、代数公式1. 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一种用于求解形如ax^2+bx+c=0的方程的公式。
它可以通过求平方根的方式得到方程的解。
该公式的应用广泛,例如在物理学中用于计算抛物线的顶点和焦点。
2. 四则运算公式四则运算公式是指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法则。
这些公式基本上是我们从小学开始学习的,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简单和复杂的数学计算。
二、几何公式1. 面积公式面积公式是用来计算不同形状的图形的面积的公式。
例如,矩形的面积公式是长度乘以宽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底边乘以高除以2。
这些公式在建筑、工程和地理测量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2. 体积公式体积公式是用来计算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的体积的公式。
例如,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长度乘以宽度乘以高度,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是底面积乘以高度。
体积公式在物理学、化学和工程学等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三、物理公式1.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物理学中描述力和加速度之间关系的公式。
它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公式为F=ma,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该公式在动力学和力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2.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描述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原理。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一个封闭系统中不会被创造或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该定律可以用公式E1 + E2 = E3来表示,其中E1表示输入能量,E2表示转化能量,E3表示输出能量。
四、化学公式1. 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是化学中描述物质反应速率和浓度之间关系的公式。
根据摩尔定律,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
该定律可以用公式v = k[A]的形式表示,其中v表示反应速率,[A]表示反应物浓度,k表示比例常数。
高等数学公式汇总

高等数学公式汇总高等数学公式汇总如下:1. 幂函数:指数函数:f(x) = cos(x) + i*sin(x)f(x) = exp(x) - 1/(2*exp(2x))f(x) = frac{1}{1-x^2}f(x) = sqrt(x)/x2. 三角函数:正弦函数:s(x) = sin(x)/cos(x)s(x) = frac{1}{sqrt{1-x^2}}s(x) = frac{cos(x) - x*sin(x)}{sqrt{1-x^2}}s(x) = frac{2*cos(x)/2}{sqrt{1-x^2}}3. 余弦函数:c(x) = cos(x)c(x) = cos(x)/s(x)c(x) = frac{1}{sqrt{1-x^2}}c(x) = frac{2*cos(x) - x*sin(x)}{sqrt{1-x^2}}4. 正切函数:tan(x) = sin(x)/cos(x)tan(x) = frac{sin(x) + cos(x)}{2*cos(x)/sin(x) -sin(x)/cos(x)}tan(x) = frac{1}{sqrt{1-sin^2(x)/cos^2(x)}}5. 指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的组合:e^x = cos(x) + i*sin(x)e^x = exp(x) - 1/(2*exp(2x))e^x = frac{1}{1-x^2}e^x = sqrt(x)/x6. 对数函数:log(x) = ln(x/e) + i*π/2log(x) = ln(x) - ln(2*sqrt(x))log(x) = ln(1+x)7. 微积分中的基本公式:导数:f"(x) = lim(Δx->0)*frac{f(x+Δx) - f(x)}{Δx}f"(x) = lim(Δx->0)*frac{f(x+Δx) + f(x-Δx)}{2Δx}f"(x) = lim(Δx->0)*frac{f(x)/(x+Δx) - f(x)/(x-Δx)}{Δx/(x+Δx) + Δx/(x-Δx)}f"(x) = lim(Δx->0)*frac{f(x)/x}{1 + frac{f(x)}{x/2}} 微分中的基本公式:d/dx (a^x) = a^x*ln(a)d/dx (e^x) = e^x*ln(e)d/dx (1/x) = 1/x*ln(x)d/dx (a^x) * a^(-x) = e^xd/dx (x^n) = nx^(n-1)d/dx (sin(x)) = cos(x)d/dx (cos(x)) = -sin(x)d/dx (tan(x)) = sin(x)/cos(x)8. 积分基本公式:积分一:∫dx = x + C∫dx = 1/2*ln(|x| + 1) + C∫dx = 1/(2*sqrt(x^2 + 1)) + C∫dx = 1/(2*sqrt(x)) + C积分二:∫dx/dx = 1/x∫dx/(2x) = 1/(2*x^2)∫dx/(x^2 + z) = -1/(x^3 + z^2) + C积分三:∫e^x dx = e^x + C∫e^x dx = 1/(2*sqrt(e)*ln(e)) + C∫e^x dx = 1/(2*sqrt(e)*sin(x)) + C积分四:∫a^x dx = a^x + C∫a^x dx = 1/(2*sqrt(a^2 + 1)) + C∫a^x dx = 1/(2*sqrt(a)) + C9. 链式法则:链式法则:∫[(x+a)^2 - (x-a)^2] dx = x^3 + 3x^2*a + 3x*a^2 - (a^3 + a^2*a + a*a^2)= x^3 + 3x^2*a + 3x*a^2 - a^3 - a^2*a + a*a^2= (x-a)(x^2 + 3x*a + 3a^2) - a^310. 微积分中的常数和极限:常数:C = lim(n->无穷大)*sum(1/n)C = lim(n->无穷大)*sqrt(1+4n^2)C = lim(n->无穷大)*frac{1}{2*(1-2n^2) }C = lim(x->正无穷大)*log(1+x)C = lim(x->负无穷大)*log(1-x)极限:趋于1:s(n) = frac{1}{n} + 1/(n^2 + 2)趋于0:s(n) = frac{1}{n} + 1/(n^2)趋于正无穷:s(n) = frac{1}{n} + O(1/n^3)趋于负无穷:s(n) = frac{1}{n} + O(1/n^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untif()与countifs()单/多条件求个数函数
countif(条件区域,条件),countifs(条件区域1,条件1,条件区域2,条件2,……)
需要注意的是:条件可以手动输入,也可以鼠标选择。
Rank()排名函数
rank(排名对象,排名的数据区域,次序)
需要注意的是:排名的数据区域需要绝对引用 ,按F4键可以快速绝对引用,如果不能请按Fn+F4.
If()条件判断函数
if(逻辑判断条件,语句1,语句2)
需要注意的是:多层嵌套if函数的使用 ,真题7是典型案例
vlookup()跨表纵向查询填充函数
vlookup(查询依据,查询的数据区域,结果所在的列数,精确还是近似)
需要注意的是:查询的数据区域如果没有定义名称一定要进行绝对引用,查询的数据区域必须以查询依据作为第一列。
weekay(日期,星期开始类型)通常选择类型为2,将周一作为一周的开始。
sumproduct乘集求和函数
sumproduct((条件1)*(条件2),计算求和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写条件时一定注意书写括号
常用文本函数
left()、right()、mid(),trim(),text()
常用数值函数
int()、trunc()、mod()、roundup(),rounddown() large(),small()
lookup()数组查询填充函数
Lookup(查询依据,查询的数组,结果对应的数组)
需要注意的是:数组一定要用 { }
sumifs()多条件求和函数
sumifs(计算求和区域,条件区域1,条件1,条件区域2,条件2,……)
需要注意的是:条件书写时要注意格式,譬如没有6月31日
weekday()返是文本 2.格式必须正确(等号开头,函数名正确,参数齐全,标点是英文标点)
五大常用函数
sum()求和、average()求平均、count()求个数,max()求最大,min()求最小
需要注意的是:count()只能求数值的个数(不求文本),counta()求非空单元格的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