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系统的设计
《水电与抽水蓄能》投稿论文模板

《水电与抽水蓄能》投稿论文模板××电网水调自动化系统数据流方案设计与实现张三1,李四2,王五1(1.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集团公司,江苏省南京市 210003;2.华中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湖北省武汉市 430077)摘要:××××××××××××××××××××××××××××××××××××××××××××××××××××××××××××××××××××××××××××××××××××。
(摘要写作不分段,独立成文,应遵循“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原则,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内容准确、突出创新。
字数300字左右。
)关键词:×××;×××;×××Design and Realization for Date Stream of ××Power Grid’sReservoir Dispatching Automation SystemZHANG San1,LI Si2,WANG Wu1(1.State Gri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Nanjing 210003,China;2.Central China Electric Power Dispatching and Communication Center,Wuhan 430077,China) Abstract:××××××××××××××××××××××××××××××××××××××××××××××××××××××××××××××××××××××××××××××××××××.Keywords:×××;×××;×××(关键词应为3~8个能确切反映文章主题内容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志码:A 学科代码:××××DOI: (由编辑部分配)(注:中图分类号应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查找,学科代码根据GB/T 13745-1992查询,由作者提供)0 引言引言应首先阐述所做研究的研究背景,以及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概况,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研究的意义,本文的研究设计思路。
期刊论文投稿与评审管理系统的设计

应用服务器 ( ef等) W bI , p
I I
H
l
层 l 普通用户子系统 I 专家子系统 I 管理员子系统
熟 数据访问接口 (D C D C O B , B 等) J 霍 卜—— l专家库 I信息库 二 l用户库 ——— l——一I稿件 一 、 1 ——一 — 二 库 l检索库
奚 科 芳
( 锡 南 洋 职业 技术 学 院 电 子 与 信 息 工 程 系 , 苏 无 江 元锡 248 ) 1 0 1
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 以稿 件 日常 处 理 为 主 线 索 , 用 B S构 架 进 行 论 文 投 稿 与 评 审 管 理 系统 体 系 的构 建 , 行论 文投 稿 与 评 采 / 进
询 , 辑 在线 审稿 , 行一 体化 编 审 以及 流程化 处 理 的编辑 业 务 自动 化 管理 平 台 , 仅仅 只 是代 替 了稿 件 编 进 不
采 编 的手 工 管 理模 式 , 更能 加 强 编辑 与作 者 之 间的信 息交 互 , 展 稿 件来 源 , 拓 提升 采 编效 率 , 提高 刊 物 质
一 - 一 ~
—
—
—
-
,、 ’~
—
—
一一
图 1 编 辑 部 网 站 系 统 结构
Fg ・
Th bst y t m h d t r a e r m e e we ie s s e of t e e io i ld pa t nt
收 稿 日期 : 0 2 0 — 2 2 1 ~ 1 1
第2卷 第1 8 期 2 1 3月 0 2年
金 陵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JIl A , O ⅡN I OFⅡNL NG T TUT E HNOL I I NS I E OFT C OGY
在线投稿系统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2011级)校报在线投稿和稿件管理的数据库设计学号: 21106032028 姓名:李春阳指导教师:丁丙胜院系: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提交日期: 2013-6-20目录1.引言………………………………………………………………………………2.系统需求分析……………………………………………………………………2.1 功能需求分析………………………………………………………………2.2 数据流图………………………………………………………………2.3 数据字典………………………………………………………………3.系统功能设计…………………………………………………………………3.1…………………………………………………………………………3.2……………………………………………………………………………………4.数据库概念模型概念…………………………………………………………4.1 局部E-R图………………………………………………………………4.2 全局E-R图…………………………………………………………………………5.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5.1全局逻辑结构设计……………………………………………………5.2外模式设计…………………………………………………………………………6.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6.1 存取方法设计……………………………………………………………6.2存储结构设计…………………………………………………………………7.应用程序设计(此项选做)………………………………………………………………结束语……………………………………………………………………………1.引言随着网络普及程度的提高,人们的办公观念和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基于网络的无纸化办公也越来越深入人心。
一个好的在线投稿系统,也让杂志社给读者形成一个好的的印象。
无线型存储式地面时深系统设计

• 20 •PETROLEUM TUBULAR GOODS & INSTRUMENTS2021年4月-开发设计-无线型存储式地面时深系统设计张雄辉,张勇,曾晓丰,游 畅,阳成军,陈召军,王邦伟,陈雄,潘勇%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重庆400021)摘要:针对国内存储式仪器所用的地面系统多为有线传输、现场布线复杂、且深度校正需全程人工干预,在TPML - A 型存储式地面系统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软硬件设计,研制了无线型存储式地面时深系统。
该系统在硬件上设计了无线传感器发射和接收电 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能够实时完成对钻具位置(大钩高度)、大钩负荷、立管压力和电缆深度的检测;软件上设计了测井深度自动跟踪算法、自动校深算法,可记录存储式仪器的测井时间-深度信息。
该系统采集的时深文件与TPML - A 型存储式地面系统的时 深文件相当,且具有自动校深功能。
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极大地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测井施工的效率。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存储式仪器;地面时深系统中图法分类号:P631.8 +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0077( 2021) 02 -0020 -04DOI :10.19459/j. cnki. 61 - 1500/te. 2021.02. 004Design of Wireless Memory Surface Time-depth SystemZHANG Xionghui , ZHANG Yong , ZENG Xiaofeng , YOU Chang , YANG Chengjun ,CHEN Zhaojun , WANG Bangwei , CHEN XOng , PAN Yong% Southwest Division , China Petroleum Logging Co. Ltd. , Chongqing 400021, China )Abstrach : In view ci the wired transmission between the memoo instements and the suOacc system , which has disadventages such as thecomplex wiring in the field and the manual intewention throughout the depth correction , a wireless memoe suOacc time-depth system o de veloped based on TPML-A memore suiacc system. Wieless sensoe transmitting and eceiving circuit and digital sional processing circuit are desioned in the hardware , which can detect drilling tool position % hook height ) , hook load , risee pressure and cable depth in real-tioe. Inthe softwae, the logging depth automatic tracking algorithm and automatic depth correction algorithm are designed , which can record thelogging time-depth information rf the memoe instruments. The tioe-depth files collected by the wireless system are fully compatible with those c V TPML-A memoe suiacc system , and the wieless system has the function ci automatic depth correction without manual inteeen- tion. Field application shows that the wireless system geatly 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and improves the logging efficiency.Key worCt :wireless sensoe ; memoe instrument ; suiaco tioe-depth system随着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的成熟,页岩气井逐步进入了大规模开采, 涪陵、长宁-威远和昭通3个国家级页岩气产业化示范区(门。
学术期刊论文网络投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短 出版 周 期 、 于论 文 检 索 。 便 作 者 与 编 辑 部 沟 通 , 判 断上 传稿 件 的类 型 , 可 以 限定稿 件 的 大小 , 便 方 并 以及 投 方 便 编辑 部对 稿 件 的管理 等 优点四 。 稿 次数 , 以此来 避 免恶 意 投稿 或重 复投 稿 。 2 学术 期 刊 网络投 稿 系统 中的 事务 分 析 、 3编 辑 审稿 : 辑 审稿 是 稿 件进 入编 辑 部后 进 入 的 。 编 首道 审稿 流程 。编 辑 在线 收 稿后 , 以下载 原稿 。 可 进行 佳 羞 丝 l 蕴金 垂 童 塞 圭 蕴 离线 编 辑 , 也可 在 线审 稿 。 并对 稿 件做 出 相应处 理 . : 如 投 稿
部在 沟通 上 的成 本 。 数 编辑部 会 聘请 审 稿 专家 。 这 者 只有 通 过注 册成 为合 法用 户 后 .才 可 以进 行投 稿 和 多 而 些专 家本 身 科研 工 作繁 重 。 又兼 有 一 些 行 政职 务 。 往 查 询 审稿 情 况等操 作 。 于编 辑 、 家 和主 编则 只有 登 往 对 专
r
1 Biblioteka 意见 进 编委套
r l 避 专家
r
意见
意 见 进主 编
结 果 意见
送审 、 修 、 返 退稿 、 提交 主 编等 操作 。 向相关 人 员 发送 并 告知 邮 件 。 编 辑 还可 以查 看 专 家 或是 主 编 的 意见 .及 时 与作 者取 得联 系 , 告知 作 者 稿件 受理 情 况。 编辑 审稿 子 系统 还包 括 打 印各 种 表 格 的 功 能 , 审 稿单 、 审单 、 如 复 录用 通 知单 等 。 可 以查 询稿 件 。 了解 专家 审稿 情 况 。 者 修 作
基于PHP的论文在线投稿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1 论文在 线投稿 平 台介绍
本 文 利 用 P P和 S L Sre 2 0 计 了一 个 论 文 在 线 投 H Q e r 0 0设 v 稿平 台 , 平 台 主要 由用 户模 块 、 理 员模 块 、 件 模 块 三 大 模 该 管 稿
暾鞲
幢段箍 件 修改I髓 信蠹 主
fn t n r d me ¥ a u ci n Na ( n me ln= 1 ) o e f 2
—
技 术 平 台
¥d G Ti] i= E[ ; d
一
蚍 幡貅 醉兰 蝴 i 熙 妣辜 孵
: .
/要修 改 文章 的 i / d
my q c n e t s l onc
技 术 平 台
技 经 济 市场
基于 P HP的论 文在 线 投稿 平 台的设 计 与 实现
徐 芳 , 张 洁
( 1江西现代 职 业技 术 学 院 , 西 南 昌 3 0 9 ; 昌市 第二 工业 职 工 中专教 学部 , 江 3 0 5 2南 江西 南昌 3 0 0 ) 3 0 8
主标题;
副标题 : 作者 : 家庭地 址
2 注册模 块
首 次 投稿 的用 户 需 要 注 册 , 册 时需 要 按 要 求 输 入 信 息 , 注 包 括 用 户 名 、 码 、 认 密 码 、 证 码 。 系 统处 理 过 程 为 : 统 根 据 密 确 验 系 用户 的输 入信 息 , 先查 询 数 据 库 , 询 数 据 库 里 的 所 有 的 用 户 首 查
my qlq e ( S T NAME ‘ 2 1 ) s ur “E y S g 3 2 ’; b
电子邮件 鞋系电话
邮缔 : 附件 上传
淮北日报社融媒体采编系统

淮北日报社融媒体采编系统本项目建设须兼顾报社目前的需要以及未来的发展,体现出可靠、高效、先进、灵活、经济实用等特点。
1、可靠性和安全性需求为实现核心编采系统的高可靠性,要充分考虑对于关键业务系统的冗余。
同时还要考虑系统的技术和信息安全性。
技术安全性要保证数据的介质存储安全和操作人员存取安全。
信息安全要保证核心编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系统数据在被存储、读取或利用中,避免非法截流或将机密信息供给第三方,确保数据资料不被非法使用、破坏。
2、结构化和模块化需求项目核心流程各应用系统应遵循结构化和模块化原则,清晰地划分各个功能块,为用户扩充功能和提高性能留下很大的余地。
不同环节应用的系统各个模块需向外提供标准的、简单的、逻辑清晰的接口,可以实现不同功能模块的组合和相同功能模块的互换,减少不同系统之间的干扰,便于用户故障排查、恢复和日常的运行维护。
3、先进性需求整个项目的应用需采用先进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手段来实现。
先进性首先指业务模型的先进性,其次,采用的技术符合当前技术发展的方向,如设计模式的使用、面向对象技术和组件技术、基于SOA的体系架构等,保证系统平台的先进性、开发工具技术的先进性、核心技术的先进性、数据库技术的先进性、软件功能实现技术的先进性、软件整体框架等。
4、成熟性和开放性需求在技术的使用和产品的选择方面要充分考虑所采用技术的成熟性,保证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具有大量成功的实施案例。
方案要求稳定成熟,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借鉴,能够确保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应用需求,并充分降低后期维护的影响。
另外,由于本项目使用为非孤立的系统,因此,对于各流程系统的开放性具有很高的要求,项目中涉及的模块之间应可以通过XML进行数据交换,另外,系统能够支持丰富的开发接口,以适应应用变更和调整的需要。
5、适应性和可维护性需求系统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系统功能易于扩展,系统要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包容性。
能集成已有的系统,在今后系统扩展时,能有效地保护已有的投资。
投稿系统设计方案

投稿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数字媒体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在线平台提交自己的作品以进行投稿。
为了有效管理这些投稿并提供便捷的处理流程,设计一个高效稳定的投稿系统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投稿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系统需求分析1. 投稿功能:用户能够通过系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投稿,并且能够在投稿过程中预览和编辑作品。
2. 审稿功能:系统应具备审稿功能,能够自动分配稿件给相应的审稿人员,审稿人员能够在系统中对稿件进行评审和打分。
3. 角色管理:系统应具备用户角色管理功能,可以区分作者、审稿人员和管理员等不同的用户角色,并提供相应的权限管理。
4. 投稿状态追踪:用户和管理员都能够实时追踪稿件的投稿状态,包括已提交、待审核、审核中、已通过或被拒绝等状态。
5. 追踪记录保留:系统应能够保留历史的投稿记录和审稿记录,以便管理员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
三、系统设计方案1. 架构设计将投稿系统分为前端和后端两个部分,前端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后端负责处理用户请求和管理数据。
前端可以采用常见的Web开发技术,如HTML、CSS和JavaScript等,后端可以采用常见的服务器端编程语言,如Python、Java或PHP等。
2. 数据库设计为了存储用户信息、稿件信息和审稿记录等数据,需要设计一个合适的数据库结构。
可以使用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或Oracle,也可以使用非关系型数据库,如MongoDB或Redis。
3. 投稿功能实现用户在投稿过程中可以选择上传文件或使用在线编辑器进行作品编辑。
系统应对上传文件进行格式检查,确保稿件符合规定的格式要求。
对于在线编辑器,系统应具备相应的富文本编辑功能。
4. 审稿功能实现系统应根据稿件的属性和审稿人员的专业领域自动分配稿件。
审稿人员可以在系统中对稿件进行评审和打分,并提供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系统应能够在评审完成后自动汇总审稿人员的评审结果,并生成评审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 查 看投 稿说 明模 块功 能 用 户可 以不 注册查 看本 站 的投 稿说 明 , 来 了解本站 。 6 、 用户修 改 资料模 块功 能
用户可 以登 录后 修改 自己的注 册信息 。 7 、 查看待 审 的稿件 和 已审稿 件模 块功 能 注册用户登 录后进人 自己的控 制面板 后可以查看 自己的 投稿的处理 情况 。 8 、 后台登 录模 块功 能 从该 页面 登录才 可 以进行 后 台的所 有操 作 。
科 学论 坛
I ■
投 稿 系统 的 设 计
孙 祥耀
( 同 济大 学软 件学 院 上 海 2 0 0 0 9 6 ) [ 摘 要] 随着 现 代科 技的 发展 , 图书 的 出版速 度越 来越 快 , 种 类也 越来 越 丰富 , 向出版 社投 稿 的作者 也 越来 越多 。 由于 地域 的 限制 , 作者 通 常都需 要 将稿 件 邮寄 到 出版社 , 而这样 的效 率极低 , 不 利于 书籍的修 订和 出版 。 传统 的稿件 处理和 管理 系统 由手工完 成 , 浪费 了大量 的人 力 、 物力, 而 且不利 于工作 效率 的提高 和管 理水 平 的提升 。 随着 网络 的发展 , 逐渐 兴起 了 网络书稿 的 热潮 。 这样 可 以实现 从投 稿 , 审稿 , 编辑 , 发行 等 全过程 的 网络化 , 比传统 模 式更加 灵活方 便 。
所有 的稿件 。
2 、 用户 注册 模块 功能
的变化 。 由于 数据库 技术 的支撑 , we b 页面 由静 态 网页发展成 为动态 网页 ; 由于
We b 技术 的支撑 , 数据 库应 用系 统实现 了数据 环境 和应 用环境 的分离 , 使得 客 户端 用相 对统 一的 浏览器 实 现跨平 台 的零 客 户端应 用 。 互 联网是 一个 不受 时空 限制 的信 息交换 系统 , 它 是 目前 最直 接、 最 丰富 和 快捷 的沟 通方 式 , 信 息沟 通的 高效率 为人 们带来 了最 大的方 便 。 在 网上可 以直
[ 关键 词] 投 稿 网络 化 中图分类 号 : T P 3 1 5 效 率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9 — 9 l 4 x( 2 O 1 5 ) 1 4 —0 3 5 2 — 0 1
1引 言
随着计 算机技 术的飞速 发展和互 联网 的普及 , 网络 已经渐渐 成为我 们获取 信 息及 文化 资源 的主要 途径 , 近 十年 来 , I n t e me t 技术被 应用于 各 个领域 , 成 为 当今应 用范 围最广பைடு நூலகம்、 影响最 深刻 的一项 科学 技术 。 其 中的we b 技术采 用浏 览器
接看 到用户所 需要 的期刊 、 杂志 、 资料 等 。 各 类科技论 文作者 将稿件上 传到 网络 服务器 中供 审稿人 审阅 , 将大大提 高投稿 审稿 效率 。 本项 目就 是通过 对a 语言 和数 据 库等 技术 的应用 , 开 发 出基于 We b 的科技 论 文投稿 系统 。 在我 国 , 由于互 联 网普 及时 间不长 , 此 类投稿 审稿 系统 的应用开 发相对 滞 后。 而 目前 , 由于 以 下的原 因, 使越来 越多 的编辑部开 始认真 规划和部 署适应 自
劳动 , 可 以全 方位整 合资源 , 提高 工作效率 , 缩短稿件 发表周 期 , 提 高竞争 能力 。 它还 可 以帮 助 编辑 部管 理 作者 、 专 家信 息 , 帮 助编辑 部 与他 们 的联系 , 实 现 投 稿、 审稿 的 网络化 , 扩 大工 作的 范 围和影 响力 , 提 高稿 件质量 。
单 击注册 超链 接进 入注 册页 面 。 注 册信 息包括 : 用户名 , 密码 , 电子 邮件 。
3 、 用 户登录 模 块功 能 用户 只有登 录后 才可 以进行投 稿和 进如 自 己的控 制面板 进行 自己的投稿 管理 。 如 没有 登录 系统提 示错 误 并返 回登 录 页面 。 4 、 投稿模 块 功能 注册 了的用户 可 以登 陆后发布 自己的稿件 。 可 以在主页 也可 以在 自己的控 制面 板页 面上上 传 稿件 。
( 1 刑 物之间的激 烈竞争使高质量 的稿源逐 渐成为 大家争夺的宝贵资源 , 因此
强化刊 物特色、 提高投审 稿速度效率 , 以及提 高作者的满意度 , 成为 刊物之间竞争 的重 要途径 。 而要 提高作 者的满意 度 , 必须缩短 稿件 的刊出周 期 、 提 高审稿 的效 率、 客观 陛 , 同时也必须提 高作者 与编辑之 间、 编 辑与审稿 人员之 间的互动 陛。 ( 2 ) 国际化 的合作 , 特别是 国际 间学术 的合作 日益增加 , 使得刊 物读者群 体 、 作 者群 体、 审稿群 体 日益国 际化 , 基于 传统通 信方 式的审 稿流程 已经不能 适应 这 种 国际化 的编 辑流程 。 ( 3 ) 我 国基础 网络设 施 的改 善 , 使 宽带 的成本 越来 越趋 于 合理化 , 使得 远程 审稿 的成本 ( 包 括 系统拥 有成 本和运 行成 本 ) 越 来越 低 。 2投稿 系统 的分 析 与设计 2 . 1 系统描 述 随 着计 算机在 办公 中的普遍应用 , 越来 越多 的杂 志社或 编辑部采用 计算机 软 件对 稿件进 行 管理 。 为此 开发 稿件处 理系 统 , 使 其可 以减 轻编辑 人员 的重复
和超 文本 链接 , 得 到 了广泛 应用 。 将 we b 技术与数 据库技术 相结合 , 使得、 V e b 技术 与数据 库技术都 发生 了质
编辑 安排 专家进 行 审稿 。 2 3各模 块功 能概 述 1 、 首 页模 块 功 能 首页是各 个页面 的人 口链 接了各个 页面的超链 接 , 并可 以匿名 查看本站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