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选修5化学单元测试:认识有机化合物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选修5《 认识有机化合物》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5《 认识有机化合物》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5《认识有机化合物》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8分)1.轴烯是一类独特的星形环烃。

三元轴烯()与苯( )A.均为芳香烃B.互为同素异形体C.互为同系物D.互为同分异构体2.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不可能( )A.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B.具有相同的分子式C.具有相同的组成元素D.具有相同的熔、沸点3.烷烃的命名正确的是( )A.4甲基3丙基戊烷 B.3异丙基己烷C.2甲基3丙基戊烷 D.2甲基3乙基己烷4.下列有机物的命名错误的是( )5.如图所示是一个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请你观察图谱,分析其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A.CH3CH2CH2CH3B.(CH3)2CHCH3C.CH3CH2CH2OH D.CH3CH2COOH6.苯丙酸诺龙是一种兴奋剂,结构简式为。

有关苯丙酸诺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有两种官能团B.含有脂环C.是一种芳香族化合物D.含有酯基7.下列烃中,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最多的是( )A.乙烷B.2­甲基丙烷C.2,2­二甲基丙烷D.2,2­二甲基丁烷8.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7种B.8种C.9种D.10种9.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B.除去乙醇中少量乙酸:加入碳酸钠溶液,分液C.除去FeCl3溶液中少量的CuCl2:加入过量铁粉,过滤D.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10.已知异丙苯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 12B.异丙苯的沸点比苯高C.异丙苯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D.异丙苯和苯为同系物11.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柠檬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一氯代物有6种B.它的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C.它和丁基苯(C4H9)互为同分异构体D.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还原等反应12.某气态化合物X含C、H、O三种元素,现已知下列条件:①X中C的质量分数;②X中H的质量分数;③X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④X对氢气的相对密度;⑤X的质量,欲确定化合物X的分子式,所需的最少条件是( )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52分)13.(8分)某物质只含C、H、O三种元素,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分子中共有12个原子(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单键、双键等化学键)。

高中化学 专题1 认识有机化合物检测试卷 苏教版选修5-苏教版高中选修5化学试题

高中化学 专题1 认识有机化合物检测试卷 苏教版选修5-苏教版高中选修5化学试题

认识有机化合物检测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打破“生命力论”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B.贝采利乌斯C.维勒D.爱因斯坦答案 C解析维勒首先用无机物制备了有机物,打破了“生命力论”。

2.塑化剂DBP的分子式为C16H22O4,它属于( )A.单质B.氧化物C.盐D.有机物答案 D3.下列分析方法不是现代化学测定有机物结构的是( )A.燃烧法B.红外光谱法C.紫外光谱法D.核磁共振法答案 A4.一种有机物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硫。

据此可以推断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 )A.C、S、O B.C、H、O、SC.C、H、S D.C、H、O答案 C5.设H+的质荷比为β,某有机物样品的质荷比如图所示(假设离子均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信号强度与该离子的多少有关),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A.甲醇(CH3OH) B.甲烷C.丙烷D.乙烯答案 B解析 从题图中可看出其右边最高质荷比为16,是H +质荷比的16倍,即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可能为甲烷。

6.二氟甲烷是性能优异的环保产品,它可替代某些会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产品,用作空调、冰箱和冷冻库等中的制冷剂。

试判断二氟甲烷的核磁共振氢谱共有多少个峰( )A .4B .3C .2D .1答案 D解析 二氟甲烷的结构中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故其核磁共振氢谱共有1个峰。

7.某含C 、H 、O 三种元素的未知物A 经元素分析仪测定,该未知物中含碳、氢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2.16%、13.14%。

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A .C 2H 6B .C 2H 6O C .C 6H 6OD .C 2H 6O 2 答案 B解析 未知物A 中C 、H 、O 的原子个数比为52.16%12∶13.14%1∶1-52.16%-13.14%16≈2∶6∶1。

未知物A 的实验式为C 2H 6O ,因其中氢原子数已达饱和,该实验式即为未知物A 的分子式。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专题一《认识有机化合物》测试试题(解析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专题一《认识有机化合物》测试试题(解析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专题一《认识有机化合物》测试试题(解析版)1 / 17专题一《认识有机化合物》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物质中,可能属于同系物的是 ( )A .C 2H 4、C 3H 8B .C 2H 6、C 3H 8 C .CH 4、H 2D .C 2H 2、C 3H 62.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酯类的是( )3.烯烃复分解反应的研究荣获了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其反应可形象地描述为“交换舞伴”.催化剂金属卡宾(如CH 2═M)与烯烃分子相遇后,“两对舞伴”会暂时组合起来,手拉手跳起“四人舞蹈”.随后它们“交换舞伴”,组合成两个新分子,其中一个是新的烯烃分子,另一个是新的金属卡宾.后者会继续寻找下一个烯烃分子,再次“交换舞伴”.若把C 6H 5CH 2CH═CH 2与CH 2═M 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反应,下列产物不可能生成的是( )A .C 6H 5CH 2CH═MB .CH 2═CH 2C .C 6H 5CH═CHC 6H 5D .C 6H 5CH 2CH═CHCH 2C 6H 54.A 、B 两种烃,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下列有关A 、B 的叙述正确的是A .A 和B 的分子式一定相等 B .A 和B 一定是同分异构体C .A 和B 可能是同系物D .等物质的量的A 和B 完全燃烧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有机物燃烧只生成CO 2和H 2O ,二者物质的量相等,此有机物的组成为c n H 2nB .相同物质的量的烃,完全燃烧,生成的CO 2越多,说明烃中的碳元素的含量越大c. 相同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消耗O 2越多,烃中的氢元素的含量越高C .某气态烃c X H y 与足量O 2恰好完全反应,如果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温度>100℃),则y=4;若体积减小,则y>4;反之,则y<46.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是()A.乙醇 B.甲苯 C.油脂 D.汽油7.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时,温度计水银球置于反应物液面以下的是()A.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乙烯 B.从石油中提炼汽油C.用蒸馏方法提纯水 D.实验室制取硝基苯8.下列表示有机化合物分子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3­甲基­5­庚烯: B.异戊烷:C.乙酸乙酯:CH3COOCH2CH3 D.甲烷:H C HHH9.组成为C6H4S4的物质有吸收微波的功能,可在军事上用做隐形飞机的涂层。

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1 认识有机化合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1 认识有机化合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下列关于塑料的性质与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A. 热塑性塑料是线型分子,受热可变软,可反复塑化成型B. 热固性塑料是体型分子,受热不熔化,回收后不能直接利用C. 从塑料的结构分析,塑料在一般情况下不导电D. 食品包装袋是由乙烯通过缩聚反应生成的聚乙烯塑料【答案】D【解析】解: A.热塑性塑料一般是线型高分子,在溶剂中可溶,受热软化,适应各种成型方法,故 A正确;B.热固性塑料是指只能进行一次成型加工的塑料,一次成型后加热不能再软化或熔化,回收后不能直接利用,故 B正确;C.导电的原因是由于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金属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而塑料中几乎没有自由电子,因此塑料一般情况下不导电,故 C正确;D.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故 D错误;故选 D.2.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对地堪行业的重视和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我国在矿物晶体结构和晶体化学研究方面取得飞速发展。

下列有关矿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林芝矿的主要成分为\ FeSi_2,林芝矿中硅的质量分数为\ 50%B. 钛铁矿的主要成分为\ FeTiO_3,\ FeTiO_3的化学名称为钛酸亚铁C. 乌木石的主要成分为\ KAl_0.33W_2.67O_9,其中钾元素可通过焰色反应检验D. 孟宪明矿的主要成分为\ Ca_2Sn_2Mg_3Al_8left left( BO_3right) left( BeO_4right)O_6right _2,是由短周期和长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答案】A【解析】 A.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56,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8, FeSi_2中硅的质量分数为 \dfrac28\times 256+28+28\times 100\% =50\%,但林芝矿中不仅有 FeSi_2还包含其他物质,所以林芝矿中硅的质量分数不一定为 50\%,故 A错误;B. TiO^2-_3与 Fe^2+形成 FeTiO_3 铁为二价铁离子, TiO^2-_3是钛酸根,所以FeTiO_3的化学名称为钛酸亚铁,故 B正确;C.钾是第一主族元素,属于碱金属元素,焰色反应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故可以通过焰色反应来检验钾元素,故 C正确;D. Ca_2Sn_2Mg_3Al_8\left \left( BO_3\right) \left( BeO_4\right) _6\right _2中镁、铝、硼、铍、氧为短周期元素,钙、锡为长周期元素,故 D正确;故选 A。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专题1《认识有机化合物》单元检测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专题1《认识有机化合物》单元检测含答案

专题1《认识有机化合物》单元检测1.不属于有机物特点的是( )A .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B .有机物反应比较复杂,一般反应较慢C .绝大多数有机物受热不易分解,而且不易燃烧D .绝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不易导电.熔点低。

2.尿素(CO(NH 2)2)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有机物,下列关于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尿素是一种氮肥B .尿素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一种产物C .尿素能溶于水D .尿素是一种酸性物质3.下列各物质分子中,原子不处在于同一平面上的是( )A .乙炔B .苯C .一氯乙烯(CH 2=CHCl)D .乙烷4.在相同条件下,下列哪种燃料产生的污染程度最低( )A .沼气B .石油C .煤D .木柴5.下面的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 )A .NO 3-B .—NO 2C .— OHD .—CHO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C .可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D .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7.光照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中几乎没有反应的是( )A .甲烷与溴蒸气B .甲烷和氧气C .氢气和氯气D .甲烷和氯气8.为了减少大气污染,许多城市推广汽车使用清洁燃料,目前使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压缩天然气(CNG),另一类是液化石油气(CPG)。

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都是( )A .碳水化合物B .碳氢化合物C .氢气D .醇类9.已知卤代烃可以和钠发生反应,例如溴乙烷与钠发生反应为:2CH 3CH 2Br + 2Na −→−CH 3CH 2CH 2CH 3 + 2NaBr 应用这一反应,下列所给化合物中可以与钠合成环丁烷的是( )A .CH 3BrB .CH 2BrCH 2CH 2CH 2BrC .CH 2BrCH 2BrD .CH 3CH 2CH 2CH 2Br10.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不可能( )A .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B .具有相同的结构C .具有相同的通式D .具有相同的分子式11.对于CCl 2F 2(商品名称是氟利昂-1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有两种同分异构体B .是非极性分子C .只有一种结构,无同分异构体D .是一种制冷剂12.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B .CH 3CH 2CHCH 3C .CH 3CHCH 2ClD .CH 3CH 2CH 2CH 2ClCH 3CH 2CH 2CH 3 CH 3 CH 313.下列盛放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 .把汽油放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B .把硝酸银放在棕色试剂瓶中C .把NaOH 放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D .把氢氟酸放在塑料瓶中14、有下列各组物质( )A .O 2和O 3(臭氧)B .126C 和136CC .CH 3CH 2CH 2CH 3和CH 3CHCH 3D .Br -C -Br 和Br -C -H(1)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位素; (2)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3)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4)_________组两物质是同一种物质。

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5配套试题及参考答案第1章《认识有机化合物》单元测试2

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5配套试题及参考答案第1章《认识有机化合物》单元测试2

第一章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 )A.氰化钾(KCN )B.碳酸氢铵(NH 4HCO 3)C.乙炔(C 2H 2)D.碳化硅(SiC )2.下列属于分离、提纯固态有机物的操作的是 ( )A.蒸馏B.萃取C.重结晶D.分液3.甲醚和乙醇是同分异构体,其鉴别可采用化学方法及物理方法,下列鉴别方法中不能对二者进行鉴别的是 ( ) A.利用金属钠或者金属钾 B.利用质谱法C.利用红外光谱法D.利用核磁共振氢谱4.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可以推知(CH 3)2CHCH 2CH 2OH 有多少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 )A.6B.5C.4D.35. 科学实验表明,在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是完全等同的。

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键的方向一致B.键长相等C.键角相等D.键能相等6.能够证明甲烷构型是四面体的事实是 ( )7.8.A . C . 9.10.11.A.质谱法B.红外光谱法C.紫外光谱法D.核磁共振谱法12.有机物的天然提取和人工合成往往得到的是混合物,假设给你一种这样的有机混合物让你研究,一般要采取的几个步骤是 ( )A.分离、提纯→确定化学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B.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化学式→确定结构式C.分离、提纯→确定结构式→确定实验式→确定化学式D.确定化学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分离、提纯13.1999年在一些国家的某些食品中“二恶英”含量严重超标,一时间掀起了席卷欧洲的“二恶英”恐慌症。

“二恶英”是二苯基-1,4-二氧六环及其衍生物的通称,其中一种毒性最大的结构是,关于这种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一种芳香族化合物B.该物质是一种卤代烃C.该物质是一种强烈致癌物D.该物质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在同一平面上14.分子式为C5H7Cl的有机物,其结构不可能是()A.只含有1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B.含2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C.含1个双键的环状有机物D.含一个三键的直链有机物15.盆烯是近年合成的一种有机物,它的分子结构可简化表示为(其中C、H原子已略去),下列关于盆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盆烯是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B.盆烯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盆烯是乙烯的一种同系物D. 盆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二、选择题(有1-2个选项是正确的)16.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O2和O3B.CH2=CHCH2CH3和CH3CH=CHCH3C.CH3CH2CH3和CH3(CH2)2CH3D.CH3CH2OH和CH3OCH317.2-丁烯的结构简式正确的是()A.CH2=CHCH2CH3B.CH2=CHCH=CH2C.CH3CH=CHCH3D.CH2=C=CHCH318.某烷烃的结构为:,下列命名正确的是()CH3—CH—CH—CH—CH3CH3C2H5 C2H5A. 2,4—二甲基—3—乙基己烷B. 3—异丙基—4—甲基已烷C. 2—甲基—3,4—二乙基戊烷D. 3—甲基—4—异丙基已烷19. 下列每组中各有三对物质,它们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 . 乙酸乙酯和水,酒精和水,植物油和水B . 四氯化碳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C . 甘油和水,乙酸和水,乙酸和乙醇D . 汽油和水,苯和水,己烷和水20.某一元醇的化学式为C6H14O,已知其分子中有二个—CH3、三个—CH2—、一个,此一元醇可能的结构有()A.4种B.5种C.6种D.7种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三、填空题21.请同学们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认识有机化合物》专题测试1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认识有机化合物》专题测试1

苏教版化学选修五专题一认识有机化合物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某烃经催化加氢后得到2﹣甲基丁烷,该烃不可能是()①3﹣甲基﹣1﹣丁炔②2﹣甲基﹣1,3﹣丁二烯③2﹣甲基﹣1﹣丁炔④3﹣甲基﹣2﹣丁烯.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③④2.有机物Q的分子式为C5H10O3,一定条件下Q遇NaHCO3、Na均能产生气体,且生成气体体积比(同温同压)为1:1,则Q的结构最多有()A. 12种B. 10种C. 8种D. 7种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可命名为3,7﹣二甲基﹣4﹣乙基辛烷B. 该有机物属于单糖,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消去、加成、氧化、还原反应C. 等质量的甲烷、乙烯、1,3﹣丁二烯分别充分燃烧,所耗用氧气的量依次增加D. 结构为…﹣CH=CH﹣CH=CH﹣CH=CH﹣CH=CH﹣的高分子的单体是1,3﹣丁二烯4.下列关于橡胶的说法正确的是()A. 橡胶有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之分B. 天然橡胶都是顺式聚异戊二烯C. 橡胶都具有良好的弹性D. 橡胶的老化实质上发生的是酯化反应5.PHB塑料是一种可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的环保型塑料,其结构简式为。

下面有关PHB说法不正确的是()A. PHB是一种聚酯B. PHB的单体是CH3CH2CH(OH)COOHC. PHB的降解产物可能有CO2和H2OD. PHB通过加聚反应制得6.用作食品袋的塑料应是无毒的,这种塑料袋的原料是()A. 聚氯乙烯B. 聚乙烯C. 电木D. 尼龙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三酯,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所以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 聚乙烯是由乙烯经加聚反应合成的,所以聚乙烯和乙烯的化学性质相同C. 聚乙烯是由乙烯经加聚反应合成的,但是聚乙烯的基本结构和乙烯的结构不同D. 一块无色透明的塑料的成分是聚乙烯,所以是纯净物,有固定的相对分子质量8.只含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时消耗的O2和生成的CO2的体积比是1:2,在这类有机物中()A.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化合物分子式是CH2OB.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化合物分子式是C2H2OC. 含相同碳原子数的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之差是16的整数倍D. 含相同碳原子数的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之差是18的整数倍9.煤的气化是煤高效、洁净利用的方向之一。

最新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专题测试题(全册 共108页 附答案)

最新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专题测试题(全册 共108页 附答案)

最新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专题测试题(全册共108页附答案)目录专题1 认识有机化合物专题测试题(A)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l 27 S 32 C1 35.5 Mn 55 Fe 56 Zn 65 Kr 84 Ag 108 Ba 137 Pb 207第Ⅰ卷(选择题共6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成高分子有机物的是()A.保鲜膜B.乙酸乙酯C.有机玻璃D.尼龙2、生物体中的催化剂是()A.糖类B.脂肪C.核酸D.酶蛋白3、乙酸乙酯分子内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种数(即核磁共振谱的峰数)为()A.1 B.2 C.3 D.44、在丙氨酸分子中,与手性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基团是()A.乙基B.羟基C.氨基D.羧基5、氯气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形成的氯自由基就是()A.氯原子B.氯分子C.氯离子D.次氯酸6、今年在全球肆虐的禽流感又称为真性鸡瘟,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发生了人类因感染禽流感病毒死亡的病例。

据专家分析,该病毒中有70%-75%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因此要重视高温杀毒.在56℃时加热30分钟,60℃时加热10分钟,70℃加热几分钟,阳光直射40-48小时均可杀死禽流感病毒。

专家的上述建议是利用了蛋白质性质中的A盐析B变性C水解D颜色反应()7、2006年3月5日,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抓好资源节约,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我国社会及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

你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这一保证的是()A.大力发展农村沼气,使废弃的秸秆等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B.减少汽车污染,开发环保型的如以天然气、甲醇、氢气或者以汽油和酒精混合为燃料“绿色汽车”C.解决能源危机,主要方法是提高轻质燃油的产量D.使用新工艺和新技术使燃油充分燃烧,提高燃油的利用率,节约燃油8、下列有关有机物充分燃烧所得产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燃烧产物一定能使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B.燃烧产物一定能被碱石灰完全吸收C.燃烧产物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还可能含有其他物质D.燃烧产物的总质量一定大于有机物的总质量二、多项选择题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质量检测(一)认识有机化合物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CO2、H2O和SO2,该化合物可能不含有的元素是() A.C B.HC.O D.S解析:选C由生成物可知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C、H、S元素,无法判断是否含有氧元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B.有机物是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合成的物质C.冰醋酸易溶于水D.有机物都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解析:选C A项,CO2、CaCO3等物质虽含有碳元素,但仍属于无机物,错误;B 项,人工也可以合成有机物,错误;C项,CH3COOH易溶于水,正确;D项,乙醇、乙酸易溶于水,错误。

3.首次提出了“有机化学”概念的化学家是()A.门捷列夫B.维勒C.舍勒D.贝采利乌斯解析:选D门捷列夫排出了第一张周期表;维勒首次合成尿素;舍勒主要从事有机物的提取;提出“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概念的是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故D正确。

4.某有机化合物3.2 g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将生成物依次通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和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实验测得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增重3.6 g,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增重4.4 g。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肯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肯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根据题目条件可求出该有机物的最简式,无法求出该有机物的分子式解析:选B由题中信息可知,m(H2O)=3.6 gm(CO2)=4.4 g则m(C)=4.4 g44 g·mol-1×12 g·mol-1=1.2 gm(H)=3.6 g18 g·mol-1×2×1 g·mol-1=0.4 g所以m(C)+m(H)=1.6 g<3.2 g,故该化合物中还含有氧元素,B项正确。

5.某有机物含有C、H、O三种元素,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25%,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一个分子中最多含C原子个数()A.10 B.9C.8 D.7解析:选D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氧的质量分数已知,则分子中氧原子数目小于150×25%/16=2.3,当有机物分子中含氧原子的数目为2时,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含碳原子个数也最多,此时,有机化合物中碳、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最大值等于32/0.25-32=96,设分子中含有x个C,y个H,则有12x+y=96,当x=7时,y=12,此时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最多,所以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最多为7,D项正确。

6.1体积的某烃蒸气完全燃烧生成的CO2比水蒸气少1体积(同温同压下),0.1 mol该烃完全燃烧的产物被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39 g,则该烃的分子式为() A.C6H14B.C5H12C.C7H16D.C6H6解析:选A CO2比H2O少1体积,则CO2为n,则H2O为(n+1),所以最简式为C n H2n+2,刚好符合烷烃的通式。

0.1 mol烃(C n H2n+2)完全燃烧可产生CO2为4.4n g,H2O 为1.8(n+1)g,则4.4n+1.8(n+1)=39,解得n=6。

7.某气态有机物X含C、H、O三种元素,已知下列条件,现欲确定X的分子式,所需的最少条件是()①X中含碳质量分数②X中含氢质量分数③X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④质谱确定X 的相对分子质量⑤X的质量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⑤D.③④⑤解析:选B由C、H质量分数可推出O的质量分数,由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可确定X 的实验式,由相对分子质量和实验式即可确定X的分子式。

8.如图分别是A、B两种物质的1H核磁共振谱,已知A、B两种物质都是烃类,都含有6个氢原子,试根据两种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推测A、B有可能是下面的()A.A是C3H6,B是C6H6B.A是C2H6,B是C3H6C.A是C2H6,B是C6H6D.A是C3H6,B是C2H6解析:选B A物质1H核磁共振谱中只给出一种峰,说明该分子中只有1种H原子,则A为乙烷(CH3CH3),B物质1H核磁共振谱中只给出3种峰,说明该分子中只有3种H 原子,则B为丙烯(CH2===CH—CH3),C6H6(苯)和C2H6(乙烷)中1H核磁共振谱中只有一种峰,B项正确。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的实验式就是其分子式B.质谱法可以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C.从物质的红外光谱图可以获得分子中含有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D.从1H核磁共振谱图可以推知该有机物分子有几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及其数目解析:选A A项,物质的实验式是物质所含有元素的原子个数的最简整数比,可能就是其分子式,也可能不是,错误;B项,质谱法可以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正确;C 项,从物质的红外光谱图可以获得分子中含有化学键或官能团的种类,正确;D项,从核磁共振谱图可以推知该有机物分子有几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及其数目的多少,正确。

10.某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红外光谱图中有C—H键、O—H键、C—O 键的振动吸收,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A.CH3CH2OCH3B.CH3CH2COOHC.CH3CH2CH2OH D.CH3CHOHCH3解析:选CD CH3CH2CO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不是60,B项错误;CH3CH2OCH3没有O—H 键,A项错。

11.甲醚和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其鉴别可采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也可以使用仪器鉴定法,下列鉴别方法,不能对二者进行区别的是()A.加入金属钠B.利用质谱法C.燃烧法D.利用核磁共振氢谱仪解析:选C甲醚和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燃烧产生等量的CO2和水,无法进行区别。

12.在1H核磁共振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2的化合物是()A.CH3CH3CCH2B.OCH3OCH3C.H3CCH3D.H3CCH3解析:选D据1H核磁共振谱中出现两组峰的情况分析,A中氢原子数之比为3∶1;B、C两项中出现的都是三组峰;D对。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4分)13.(15分)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

下图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化学式常用的装置,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1)A 装置中分液漏斗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__,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 装置(燃烧管)中CuO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E 装置中所盛放试剂的名称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B 装置去掉会对实验造成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准确称取1.20 g 样品(只含C 、H 、O 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E 管质量增加1.76 g ,D 管质量增加0.72 g ,则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化学式,还需要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实验原理可知装置A 是制备氧气的,根据装置的特点可知A 装置中分液漏斗盛放的物质是双氧水或水,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 2O 2=====MnO 22H 2O +O 2↑或2Na 2O 2+2H 2O===4NaOH +O 2↑;(2)由于有机物在燃烧过程中,可能燃烧不充分,即有可能产生CO ,而CO 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CO 2,所以C 装置(燃烧管)中CuO 的作用是使有机物充分氧化生成CO 2和H 2O ;(3)由于有机物燃烧产生CO 2,所以E 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生成的CO 2,因此其中所盛放试剂是碱石灰或氢氧化钠;(4)B 装置中盛有浓硫酸,其主要的作用是干燥氧气,除去水蒸气,因此如果将B 装置去掉会造成测得有机物中含氢量增大,从而产生错误的结论;(5)D 管中无水氯化钙用来吸收水蒸气,质量增加0.72 g ,则生成的水是0.72 g ,m (H)=0.72 g 18 g·mol -1×2×1 g·mol -1=0.08 g ;E 管质量增加1.76 g ,即CO 2是1.76 g ,m (C)= 1.76 g 44 g·mol-1×12 g·mol -1=0.48 g ,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原有机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1.20 g -0.08 g -0.48 g =0.64 g ,所以原有机物中C 、H 、O 的原子个数之比是0.48 g 12 g·mol -1∶0.08 g 1 g·mol -1∶0.64 g16 g·mol -1=0.04∶0.08∶0.04=1∶2∶1,因此最简式是CH 2O ;(6)根据最简式要确定分子式,则还需要知道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化学式,还需要测出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1)双氧水(或水) 2H 2O 2=====MnO 22H 2O +O 2↑(或2Na 2O 2+2H 2O===4NaOH +O 2↑) (2)使有机物充分氧化生成CO 2和H 2O(3)碱石灰 吸收CO 2(4)造成测得有机物中含氢量增大(5)CH2O(6)测出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4.(14分)已知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和立体模型如下:解决有机分子结构问题的最强有力手段是核磁共振。

下图是计算机软件模拟出的该物质的1H核磁共振谱图(单位是ppm):试回答下列问题:(1)与立体模型相比,结构式中的Et表示__________(填名称),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

(2)该分子中共有__________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化学环境相同的氢原子最多有________个,最少有________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