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2018版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专题一常见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案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案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目标:1。

了解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及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

2.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及其转变过程。

(重点)3。

结合资料,分析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特点、人口问题及对策。

(重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一、人口的自然增长图1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图2 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1.决定因素: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2.世界人口的增长(1)总趋势人口数量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依据:图中曲线上扬)。

(2)时间差异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缓慢(依据:图1中a段曲线平稳)农业革命期间增长速度加快(依据:图1中b段曲线坡度增大)近100多年来急剧增长(依据:图2中c段曲线坡度最大)(1)总特点:不平衡。

(2)表现国家具体特点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特别提醒]1.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时,人口数量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时,人口数量不变;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时,人口数量减少。

2.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是由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基数共同决定的。

人口自然增长数量=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因此不能仅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来比较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的多少。

例如,我国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然较多。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1)构成指标:图中曲线①出生率;曲线②死亡率;阴影部分为:自然增长率.(2)类型及特征类型基本特征(1)过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2)人口增长模式的差异(4)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相关的人口政策等。

[自主诊断]1.判断正误(1)出生率高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快。

()(2)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3)原始型与现代型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很低,其原因是相同的。

2018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本章归纳整合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2018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本章归纳整合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本章归纳整合教材P2读图思考1.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缓慢。

2.人口数量较多,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较快的人口增长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农业发展又有较充足的粮食供应,使人口进一步增加。

3.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

同时人口基数的增大也是人口增长加快的原因。

教材P3活动1.某年人口的增长数=年初的人口数×该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故该地第一年增加了200 000×2%=4 000(人);第一年末的总人口数为:200 000+200 000×2%=200 000×(1+2%)=204 000(人);依此类推,十年后的总人口为:200 000×(1+2%)10≈243 799人。

若10年后,该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1.7%,一年应增加243 799×1.7%≈4 145(人)。

2.通过上面的计算可知,同一地区人口数量的增加不仅与自然增长率有关,还与人口基数有关。

该地10年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下降了,但每年净增加的人口反而增多了。

由此可知,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已比较低,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每年净增加的人口数仍较多,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仍不能放松。

教材P5读图思考(上)不能。

因为各国国情不同,应根据人口与环境、经济的协调程度,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的人口政策。

如日本采取鼓励生育政策,印度则控制人口增长。

教材P5读图思考(下)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教材P7活动影响人口增长模式变化的因素有很多,但不同时间、不同地域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也不相同。

因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主要矛盾及主要方向。

教材P9活动1.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

2.观点一: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尤其是欧洲的一些国家,如德国、匈牙利等国的自然增长率已降至0以下,这些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对人口数量增减的影响已经很小,其人口数量的增减主要取决于人口迁移。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1 人口增长学案 湘教版必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1 人口增长学案 湘教版必

人口增长一、考点突破1. 通过阅读世界人口增长图,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2. 了解人口增长的概念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理解人口增长快慢的决定因素。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结合当地人口增长状况,归纳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

难点:结合当地人口增长状况,归纳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

一、人口增长的趋势在历史上,有的时期人口增长得很慢,有的时期人口却增长得很快,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但总的趋势是在不断增长。

(1)时间分布不平衡:“J”形曲线(如下图所示)。

历史阶段农业革命前农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期间增长特征极其缓慢,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较快,人口数量较多人口总量庞大,增长快,人口迅速增加原因主要从事狩猎和采集活动,生产力水平极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人口增长缓慢农业革命使生产力得到提高,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提高,使人口出生率提高,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较快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大提高,伴随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抵御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不断提高,使人口数量迅速增长(2)空间分布不平衡: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停滞或负增长;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

自然增长特点增长快慢的原因今后变化趋势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增长缓慢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科技发达;②人们的受教育水平高;③社会福利保障完善;④生育观念淡薄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人口还会逐渐减少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①政治独立;②民族经济的发展;③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④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⑤受传统生育观念影响较大采取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将趋于缓慢,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二、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1)直接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所得的数值。

人口出生率=(同期存活婴儿数/一定时期内平均人口数)×100%人口死亡率=(同期死亡人数/一定时期内平均人口数)×100%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在死亡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人口增长速度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正相关。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2021学年)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2021学年)

2018版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目标]1。

掌握不同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2。

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3.学会运用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及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特征。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决定因素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世界人口的增长(1)数量变化的总趋势:不断增长.(2)时间差异(3)空间差异①特点:地区上是不平衡的。

②表现: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思考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是否说明人口总数在下降(暂不考虑人口机械增长)?答案不能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时,如果仍是正值,则人口总数仍在增长。

如果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则说明人口总数在下降.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1)构成(如上图):a出生率;b死亡率;阴影部分为自然增长率。

(2)类型及特点类型特点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A(原始型)高高低B(传统型)高低高C(现代型)低低低2。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1)过程:由原始型转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逐步过渡。

(2)表现差异具体表现时间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进入现代型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空间世界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中国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3)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相关的人口政策.思考为什么我国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每年净增人口还很多?答案年净增人口=人口基数×自然增长率。

2018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专题一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2018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专题一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专题一常见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按照表述形式不同,大体可分为坐标图、结构图两大类,由于各统计图的形式不同,其特点也不尽相同。

但不论哪种类型的人口统计图,都可依如下程序去判读:①读图名→②读坐标(或图例)→③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④分析数据→⑤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⑥进行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的类型、特点及判读方法可总结如下:读下面两幅“人口统计图”,完成1~2题。

1.对图甲中A 、B 、C 三国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A 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3‰B.B国人口死亡率高于C国主要是因为其医疗水平比C国低C.与B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非洲D.与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状况最相似的是C国2.对图乙中A、B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国属老年型年龄结构B.B国属年轻型年龄结构C.B国15~64岁人口比重小于A国D.B国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短缺答案 1.D 2.D解析第1题,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经计算约为3%;B国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应为发达国家,B国死亡率高于C国可能是B国老年人口比重大所致。

第2题,由乙图可知A国0~14岁人口所占比例高,应为年轻型人口年龄结构;B国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高,应为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短缺。

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据图完成3~5题。

3.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A.2003年B.2008年C.2010年D.2012年4.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A.基本稳定B.逐年增加C.先增后减D.整体趋减5.“全面二孩”的人口新政给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可能是( )①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②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③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④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 3.B 4.B 5.C解析第3题,读图中自然和机械增长率曲线,两者数值相加即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附1 人口分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附1 人口分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附1 人口分布学习目标:1.掌握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规律。

(重点) 2.结合案例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重点)3.结合胡焕庸线探究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及成因。

(重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1.人口分布及其特点(1)世界人口分布的最显著特点:具有不均衡性,形成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

(2)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①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②主要集中在距海较近地带;③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地区;④主要趋向于城镇地区。

(1)自然因素:最基本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和通信条件、文化教育、政府政策以及宗教和地方习俗等。

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其它:历史因素。

(1)位置:从黑龙江瑗珲至云南腾冲之间的连线。

(2)人口分布状况:①此线东南部地区:人口占全国96%,土地面积占全国36%;②此线西北部地区:人口占全国4%,土地面积占全国64%。

[自主诊断](1)东亚、东南亚、南亚以及西欧和非洲等,都是人口稠密区。

( )(2)大河中下游平原和三角洲等农业集约化程度高的地区人口稠密。

( )(3)社会经济因素一直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 )(4)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

( )【提示】(1)×东亚、东南亚、南亚以及西欧和北美东北部等是人口稠密区。

(2)√距海较近的地区人口稠密。

拥有良好港口条件的工商业发达地区,以及大河中下游平原和三角洲等农业集约化程度高的地区人口稠密。

(3)×通常,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明显,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弱,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提高。

(4)√我国的人口分布以“胡焕庸线”为界,此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合作探究·攻重难]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面积达560万平方千米(其中巴西境内22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该国领土1/3),这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也是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1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1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学习目标1.根据相关数字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2.利用地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3.利用人口资料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4.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影响因素;5.结合资料或图表说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教学内容安排知识结构:教学思路:学时建议:2学时教学资源建议1.本节教材中的表格数据、图像及文字资料;以及中图版教材、地图册、影像资料2.《中国国家地理》等相关杂志3.《人文地理学》王恩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中国文化地理概述》胡兆量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相关网站:教法与学法策略1.人口的自然增长(1)读图分析讲授法:利用教材中的图像材料,指导学生分析,或讲授人口自然增长★(2)读图探究法及社会调查法:指导学生读图或在社区家庭做调查,探究人口的自然增长的现状及规律。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阅读图像资料及案例,讲授或指导学生分析探究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并分析和探究其影响因素。

(2)比较法:指导学生阅读图像资料,比较不同历史阶段人口增长趋势的不同特点,得出人口增长的不同模式。

课堂评价建议1、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2、根据“不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图”,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3、用“20世纪世界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图,说明不同类型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4、回答我国人口发展模式的转变、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同步学案-教学文档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同步学案-教学文档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同步学案
农业革命期间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对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根据国家类型或发展程度(即生产力水平),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多为现代型,发展中国根据“三率”特点来确定。

“高、高、低”为原始型;“高、低、高”为传统型;“三
.左图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右图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B.乙—②
D.丁—④
世界人口增长呈现加快趋势,分析其中的原因。

简述菲律宾目前所处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中使日本人口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菲律宾和日本面临的人口问题有什么不同?
【拓展提升】
.经济发达地区出生率较高
.图示地区死亡率最高的是西藏
.关于该图反映的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岁人口过少,需要提高人口出生率
59岁人口达57.9%,劳动力充足
年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
.关于上述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B.乙
D.丁
.我国人口老龄化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年人口相比,0~4岁婴幼儿人口下降了大约________%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比2019年上升1.91%
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

岁人口比例明显偏高,2019年20~24岁人口比例也明显偏高,这说明
年我国曾出现过一次生育高峰。

年、1982年人口金字塔图”,说明0~4岁与5~9岁两个年龄段人口比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常见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按照表述形式不同,大体可分为坐标图、结构图两大类,由于各统计图的形式不同,其特点也不尽相同。

但不论哪种类型的人口统计图,都可依如下程序去判读:①读图名→②读坐标(或图例)→③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④分析数据→⑤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⑥进行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的类型、特点及判读方法可总结如下:
读下面两幅“人口统计图”,完成1~2题。

1.对图甲中A 、B 、C 三国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A 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3‰
B.B国人口死亡率高于C国主要是因为其医疗水平比C国低
C.与B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非洲
D.与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状况最相似的是C国
2.对图乙中A、B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国属老年型年龄结构
B.B国属年轻型年龄结构
C.B国15~64岁人口比重小于A国
D.B国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短缺
答案 1.D 2.D
解析第1题,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经计算约为3%;B国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应为发达国家,B国死亡率高于C国可能是B国老年人口比重大所致。

第2题,由乙图可知A国0~14岁人口所占比例高,应为年轻型人口年龄结构;B国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高,应为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短缺。

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据图完成3~5题。

3.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
A.2003年B.2008年
C.2010年D.2012年
4.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
A.基本稳定B.逐年增加
C.先增后减D.整体趋减
5.“全面二孩”的人口新政给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可能是( )
①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②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③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④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3.B 4.B 5.C
解析第3题,读图中自然和机械增长率曲线,两者数值相加即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

图中2008年两者相加数值最大。

第4题,因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一直高于0,故上海人口一直呈
上升趋势。

第5题,人口新政会增加新生儿数量,缓解劳动人口比重下降趋势,减轻人口老龄化压力;使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但不会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

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

根据相关知识,读图完成6~7题。

6.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7.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6.D 7.C
解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明确多维坐标图的阅读方法。

第6题,读图可知,1950~201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是正值,说明人口出生率一直高于人口死亡率,A项错误;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从约26‰降到约10‰,下降幅度大,B项错误;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C项错误;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上升到22‰,D项正确。

第7题,根据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规律,①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应该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亚非地区。

③④中,④的自然增长率更低,应该是欧洲,③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④略高,应该是北美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