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住院患者家庭功能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合集下载

温州市农村老年人住院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温州市农村老年人住院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1 对 象 与 方 法
1 1 研 究对 象 .
采用 分层 随机 整群 抽 样 的方 法 , 抽
取 温 州市经 济发 展 水 平 不 同 的 的 3个 县 , 每个 县 随
机 抽取 2 乡 , 个 每个 乡随机 抽取 1 村 , 个 对村 中所有
年 龄 ≥6 0岁 、 智力 正 常能 正 确 回答 问题 且在 当地 至
人 口老龄 化是 中 国在 2 世 纪 面 临 的重大 挑 战 , 1 本 次调查 对象 。
1 2 方 法 .
尤其 是 医 疗 方 面 。老 年 人 对 医疗 服 务 的需 求 量 很
大, 而农村 老 年人群 数量 较大 , 但其 医疗卫 生 条件 却 相对 落后 。为 了解 农村 老年 人对住 院医疗 服 务 的利 用情 况及 其影 响 因素 , 调 查 了解 温州 市 农 村 老 年 本 人 的住 院情况 , 以期 为卫 生部 门合 理 配置 医疗 资 源 、
少 居住 1 的老 年人 进行调 查 。如 老年 人 原为 当 地 年 常 住人 口 , 但本 次 调查 时离 开 家 1年 以上 则 不作 为
【 稿 日期 】 2 1 — 20 【 回 日期 】 2 1 — 50 收 0 20 — 3 修 0 20 — 8 【 金 项 目 】 2 0 年 浙 江 省 医药 卫 生 科 技 项 目( O 9 3 ) 基 09 2 O A1 9
1 2 1 研 究工具 ..
参 照 中国卫 生服务 调查报 告——
第 三次 国家卫 生 服务 调查 分 析报 告 的部 分 项 目及 专
家组 意见 , 制成本次 调查所用 问卷—— 农 村老 年人 卫
生服务需求 和 利用 调查 问卷_ 。问卷 内容包 括 被 调 1 ] 查 者的一般 资 料 , 括性 别 、 龄 、 姻 状 况 、 包 年 婚 文化 程

乡镇卫生院老年住院患者家属陪护现状分析

乡镇卫生院老年住院患者家属陪护现状分析

乡镇卫生院老年患者住院家属陪护现状分析笔者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已八年,所在乡镇卫生院处在鄂西南山区,这里山大人稀,人民生活也比不上江汉平原的富饶,但却风景如画、山清水秀。

所在县下辖9个乡镇,约22万人口,笔者所在乡镇总人口约2万2千人。

这个地区人口分布有一个特点:年轻人(18-35岁)基本在外务工,或是在异地上学、工作,留在家乡自主发展产业或是务农的仅占5%左右;中年人(36-55岁)中有一半以上在外务工或在异地工作;故留在家的大多是“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

老年患者住院家属陪护现状。

笔者所在乡镇卫生院,年住院人数在1000人-1300人左右,其中60岁以上老人住院人数占70%;在这约800人的住院患者中,又有80%约600余人在住院期间是没有家属陪护的。

而在这600人中,又有50%的患者是因心肺疾病而入院的,还30%的患者明确的合并有或轻或重的心肺疾病,剩下20%的患者无明确心肺疾病,但也有相关高危因素。

医生在接诊有些老年患者时出现这样的对话,问:您老一个人来的?答:是的。

再问:您来时家人知不知道?再答:不知道。

又问:那您给我一个电话号码我给您家人打个电话。

又答:他们电话我不知道。

再问:您儿女都在家吗?再答:他们都出去打工去了。

交待:您无家人照顾,我们这里不收,您转上级医院吧。

坚定的回答:不转,你们不收我就回家算了。

医生无语。

这个患者不收入院?不行,病情本身需要住院治疗,且患者拒绝转院;收入院?收入院后无家属照看,病情不能和家属沟通,万一患者在院出现意外就会发生医疗纠纷。

怎么办?最后,为了不耽误病人病情,还是收入院,至于会不会发生医疗纠纷就看运气了。

老年患者住院有家属陪护所带来的好处。

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如有家属陪护,则可减少因上厕所、外出用餐时意外摔伤的几率;老年患者患病多为慢性病,有家属特别是儿女陪护在心理上是一种安慰,在一定程度上对疾病的恢复是一种积极因素;比如患心脏衰竭的患者,如有家属陪护,则减少下床活动的机会,可以使疾病更好的恢复。

农村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研究

农村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研究

1、高龄、女性以及丧偶的农村老年人,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健康支持和关爱。
2、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量饮酒、规律饮食等,以降低慢性疾 病的发生风险。
3、鼓励农村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孤 独感、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
4、提升农村地区的医疗保健水平,确保老年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 服务。同时,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他们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谢谢观看
参考内容
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的社会参与问题越来越受到。特别 是在浙江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农村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更具有特殊意义。本研 究旨在探讨浙江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因素,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老年人社 会参与政策提供参考。
文献综述
先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必要性、现状和问题等方面,对于 影响因素的研究尚不充分。浙江农村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意愿和行为受到多种因素 的影响,包括个体特征、家庭状况、社区环境等。然而,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 用及其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机制需要进一步探讨。
5、加强对农村老年人健康教育的力度,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 力。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发放健康宣传资料等方式,使老年人更加了解健康的生 活方式和就医行为。
6、建立健全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要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文 化娱乐活动。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国内 外相关研究,明确浙江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因素。其次,运用问卷调查法, 以浙江多地农村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收集数据。最后,运用统计分析法,对收 集到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以揭示各因素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 程度及作量对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具有关键影响。医疗保健 水平低下可能导致慢性疾病的控制不佳,生活质量差则可能加剧老年人的身心疲 惫感。

农村老年人医疗问题调查报告

农村老年人医疗问题调查报告

农村老年人医疗问题调查报告农村老年人医疗问题调查报告(2023-09-02 12:37:31) 转载▼ 农村老年人医疗问题调查报告农村农民的医疗问题,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最近一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是在1998年.该调查数据显示,87.44%的农民没办任何医疗保障,也是说7.5亿农民被排斥在现有的医疗保障制度之外.该调查数据还显示,我国农村农民患病有37%应就诊而未就诊,其中60%由于经济原因;65%的患病农民应住院而未住院,原因是无力支付医药费的占63%.农村老年人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治病就医成为老年人最担心的问题.就老农民的医疗问题,最近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一、调查方式、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结合少量走访.共发125张问卷,回收答卷119份,全部为有效答卷,调查对象分布在右玉、杀虎口、左云、.对象在远离城镇的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随机抽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男:81人,女:38人;年龄:60—70岁的有55人;70—80岁的有52人,80岁以上的有12人.二、归纳的主要问题.1、农村老人患病率较高.患病者(指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一些常见老年病)共89名,占被调查对象总数的74.79%.其中60岁—70岁的36人,患病率为65.45%;70岁以上的有53人,患病率为82.81%,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当代的老年人文化程度提高,医学知识增长,他们一般能认识高血压、糖尿病等一些慢性病.在调查中能说出自己所患为何种疾病.2、缺医少药情况比较严重.调查对象在回答生病时自己找草药或找土医生的有82名,占调查总数的68.90%,平常看病地点在村卫生所的为79名,生病时因为没有钱不能去住院的有21名,占总数的17.64%.农村老年人因为经济原因,虽然知道自己有病,平常有症状,找些草药,采取一些土办法解决一下,或干脆在家撑着,这种现象比较多.3、经济承受能力较弱.调查对象在回答看病的主要困难时,回答没有钱的有71名,占总数的59.66%.在回答每年可以承受的医药费时:在200元—600元的有100名,占总数的84.03%.由此可见农村老人看病经济承受能力较弱.另一种原因是农村家庭对老年人疾病关心不够.现在的家庭中,如是小孩得病,一般比较重视,如果是老人,他们认为花那么多的钱,不值得,于是采取拖的办法.老年人一般也能忍则忍.4、看病主要的地点是乡村医疗单位.回答经常在村卫生所看病的有79名;经常在乡医院看病的有30名;只有10名到县以上医院看过病.根据省卫生厅提供的资料,全省县级医院每门诊费用和出院者平均费用分别达到67.92元和2097.45元.按照我市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406元,农民住院就要花掉近一年的收入.农民把看病地点选在费用比较便宜的乡村医疗单位,主要原因还是钱的问题.5、交通不方便.被调查对象在看病时对交通问题比较看重,回答感到不方便的有93名,占总数的78.15%.农民当然也向往城市的大医院,但是交通不方便.这还说明了目前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合理,主要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状况仍未改变.如果医疗资源靠近农村,靠近农民,他们就不会感到“交通不方便”.6、对乡村卫生医疗单位信任较差.在回答对乡卫生院或村卫生所印象时,回答一般和差的有75人,占总数的63.02%.据朔州市卫生局统计,全市134所乡镇卫生院中,设备总量不足10万元的有47所,占三成多.全市乡镇卫生院共有医务人员2066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355人,仅占16.22%.具有高级职称的只有55人,占2.91%,有80%左右的卫生院不能按时发工资.全市1731个村卫生所2624个卫生人员的情况则是更差了.近几年,各级财政对乡卫生院和村卫生所的投入下滑,器械设备简陋,卫技人员流失,农民不愿意找他们看病就可想而知.三、几条建议1、做好农村特困老人医疗救助工作.农村特困老人是社会最弱势的群体,他们已没有能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自己现有的状况,需要人道主义救助.农村老人特困的原因,主要是无儿无女或子女病残丧失劳动力,生活上主要依靠“五保”和“低保”勉强度日.维持他们基本的医疗条件,政府和社会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之外,政府应对他们医疗的困难,予以补贴.要发动社会力量建立农村特困老人医疗救助基金,通过社会捐助或发行彩票的形式筹集资金,多渠道解决农村特困老人医疗困难.2、应注意农村老年人的照料问题.随着计划生育工作深入推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户藉制度的改革,农村青壮年农民不断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老年人的比例增加.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生病照料问题将会逐步变得越来越突出.要大力推广农村养老赡养协议书,发挥家庭成员的重要作用,解决老年人生活生病照料问题;要发挥农村老年协会的作用,倡导建立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的互助互济组织;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在农村建立青年志愿者队伍;巩固发展亲戚邻里之间亲情友谊关系,多方面解决农村老人的生病照料问题.3、普及卫生健康知识,搞好疾病预防工作.要在农村老人中加大卫生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大力开展老农民的健康知识教育,告别不良的生活卫生习惯;和愚昧迷信的行为作斗争,提倡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定期开展健康检查,做好老年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控制病情发展,降低常见病、老年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在农村推广全民健身运动,增强老年人体质,搞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农村老年人要克服以劳动代替健身运动的误区.4有条件的村可以实行对农村老人医疗补贴.建立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负担水平看,对农民的医疗卫生只能进行适度的保障,保障水平不会太高,覆盖面在一定的时期间,可能不会太广.因此,根据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可以提倡一些村财收入较高的村对老农民看病进行一些补贴.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后,应继续坚持进行,并随经济发展,逐步提高农民(包括农村老人)卫生医疗待遇.5、妥善解决送终问题.这个问题本来不是农民医疗卫生的一个问题,但却关系密切.送终问题,是农村老人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谈到医疗问题时,我们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平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日子是老年人最后的企望.有的农民一生省吃俭用,留下钱财,就是希望用在隆重地办一下后事上.应该在农村大力提倡厚养薄葬方式,提倡移风易俗,提倡殡葬改革.在老人生命的最后阶段,更多地给老人以人道的关怀,给予无微不至的照料,让老人减少病痛的苦难.在减少老人临终痛苦问题上,照料和药物医疗起了很大作用,因此,建立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时要考虑老年人的这个问题,把它包括在内.中文系7班赵翠平。

开展家庭病床服务状况的调研报告

开展家庭病床服务状况的调研报告

开展家庭病床服务状况的调研报告一、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剧,家庭病床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家庭病床服务旨在为患者提供便捷、舒适的居家医疗服务,缓解医院床位紧张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报告通过对我国家庭病床服务状况的调研,分析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旨在为推动家庭病床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内容1.家庭病床服务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家庭病床服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各地纷纷开展家庭病床服务试点,逐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升服务质量。

家庭病床服务范围逐渐扩大,涵盖了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等群体。

2.家庭病床服务存在问题(1)服务内容单一。

目前,家庭病床服务主要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如输液、注射、换药等,缺乏康复、护理、心理关爱等服务。

(2)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家庭病床服务提供者素质不一,部分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3)服务费用较高。

家庭病床服务费用相对较高,部分患者负担较重。

(4)政策支持不足。

家庭病床服务政策体系不完善,缺乏明确的政策引导和支持。

3.家庭病床服务发展对策(1)丰富服务内容。

拓展家庭病床服务范围,增加康复、护理、心理关爱等服务,满足患者多元化需求。

(2)提升服务质量。

加强家庭病床服务提供者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3)合理调整费用。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家庭病床服务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4)完善政策体系。

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家庭病床服务健康发展。

三、调研结论家庭病床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家庭病床服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信在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家庭病床服务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住院老年患者内在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住院老年患者内在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2022 年第 8 卷第 12 期Vol.8, No.12, 2022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住院老年患者内在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孙雨彤, 张洁, 李虹, 李晶, 施红, 沈姞, 周娇, 段雨薇, 张丹丹(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老年医学病房, 北京, 100730)摘要: 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患者内在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采取积极措施维持老年人功能和改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4月入住医院老年医学病房的264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WHO 推荐的内在能力评估工具、老年人共病指数(GIC )及一般资料问卷进行调查,分析住院老年患者的内在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

结果 264例老年患者的内在能力得分为2.0(2.0, 3.0),有94.32%(249/263)的老年住院患者存在至少1个维度的内在能力下降。

单因素分析中内在能力不同状态的老年住院患者之间年龄、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及GIC 疾病数目与GIC 疾病负担存在差异(P <0.05)。

Logistics 回归分析提示年龄(OR=0.904, 95%CI : 0.869~0.941)及居住情况(OR=0.254, 95%CI :0.092~0.700)是住院老年患者内在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住院老年患者内在能力下降的情况普遍存在。

年龄和居住情况是住院老年患者内在能力的影响因素。

虽然老年人多病共存在一定程度上与内在能力具有相关性,但并非内在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

关键词: 内在能力; 老年人; 影响因素; 共病中图分类号: R 5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709-1961(2022)12-0043-05Analysis of the status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ntrinsiccapacity of hospitalized elderly patientsSUN Yutong ,ZHANG Jie ,LI Hong ,LI Jing ,SHI Hong ,SHEN Ji ,ZHOU Jiao ,DUAN Yuwei ,ZHANG Dandan(Department of Geriatrics , Beijing Hospital , National Center of Gerontology , Institute of Geriatric Medicin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Beijing , 100730)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tatus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ntrinsic capacity ofhospitalized elderly patients ,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activity to maintain the function of the elderly and improve the outcome.Methods Using a convenience sampling meth⁃od , 264 elderly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geriatric ward from March 2020 to April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population , and the WHO -recommended intrinsic capacity assessment tool , the Geriatric Index of Comorbidity (GIC ) and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were applied to analyze the status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ntrinsic capacity of hospitalized elderly patients.Re⁃sults The intrinsic capacity score of 264 elderly patients was 2.0 (2.0, 3.0), and 94.32%(249/263) of elderly inpatients had a decrease in at least one dimension of intrinsic capacity.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age , marital status , residence status , and number of GIC diseases and GIC -disease burden among elderly in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tatus of intrinsic capacity in univariateDOI : 10.55111/j.issn 2709-1961.202209028· 老年护理专栏 ·收稿日期:2022 - 10 - 11基金项目:北京医院“科技新星”项目(BJ -2020-090)第一作者简介:孙雨彤,本科学历,护师,北京护理学会静疗专科护士,承担科室新护士、进修生及实习生的带教工作,曾多次参与科室举办的老年科普活动,发表老年人便秘相关的科普文章,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

农村老人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老人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老人状况调查报告根据最近的调查分析,农村地区老人的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与城市老年人相比,农村老人面临的困境更多。

他们普遍缺乏养老金,经济状况较为困难。

由于人口外流和农村经济冷落,农村老人多数依靠农作物种植和养殖,收入来源有限,无法获得足够的养老收入。

此外,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医疗资源匮乏。

老人们往往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健康状况容易受到影响。

其次,农村地区老人孤独的问题依然突出。

随着家庭结构的改变和人口外流,越来越多的老人独居或留守在家。

他们感到孤独和无助,缺乏与亲人交流的渠道和活动。

尤其是在冬季和假期,他们往往更加孤独和无助。

此外,农村地区缺乏专门的老年活动中心和社区服务设施,老人们交流和娱乐的场所有限,心理和精神健康容易受到影响。

然而,近年来,农村地区的养老状况有所改善。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地区养老的政策支持和投入,提高了农村老人的生活保障水平。

一些地方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通过政府资助和个人缴费的方式,提供养老金和医疗保障服务,帮助老人解决养老问题。

此外,一些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团队积极参与农村地区的老年服务工作,开展关爱老人的活动,为他们提供精神慰籍和帮助。

为改善农村老人的状况,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首先,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体系,提高农村老人的养老金和医疗保障待遇。

其次,建设和完善农村老年活动中心和社区服务设施,为老人们提供交流和娱乐的场所,促进老人们的身心健康。

最后,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应该积极参与农村老年服务工作,组织关爱老人和志愿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综上所述,农村老人的状况存在一些问题,如经济压力和孤独感,但近年来有所改善。

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我们相信农村老人的状况会进一步改善。

住院老年患者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住院老年患者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 1 调查对象 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19 年1 月1 日~ 7 月 入、排除标准选取调查对象,征得患者同意,确定合适的调查
31 日从烟台市某三甲医院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抽取228 例老 时间,原则上采取老年患者自行填写问卷的方式,但对受教育
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65 岁;②意识清 程度较低、存在读写困难的老年患者,由调查者以中立语气阅
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住院老年患者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 腿围)6 个方面,总分14 分,0 ~7 分为营养不良,8 ~11 分为有
为构建临床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营养不良风险,12 ~14 分为正常。该量表有较高的信效度。
1 对象与方法
1. 2. 2 资料收集方法 基于自愿原则,从老年病科根据纳
风险增加[3]。近年来,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衰弱已成为老年 2001 年在微型营养评定法(MNA)基础上简化提出的,适用于
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临床评估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估内容包括食量减少、体重
如能早期识别衰弱,不仅可延缓或避免衰弱,还能提高其生活 下降、活动能力、心理创伤及患急性疾病、精神心理、BMI(或小
楚,理解表达能力正常。排除标准:①长期卧床者;②疾病危 读问卷条目,通过面对面收集资料。本研究共发放问卷
重无法配合者;③肿瘤终末期患者;④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及语 228 份,回收有效问卷212 份,有效回收率为92. 9% 。
言沟通障碍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本研究。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 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
A DOI 10. 3969 / j. issn. 1006 - 7256. 2020. 05. 0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老年住院患者家庭功能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迟宝云1,路平2摘要: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住院患者家庭功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对2013年6月—12月在我院就诊的200名≥60岁农村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农村老年住院患者家庭功能障碍高达45.0%。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患慢病与否、有无医疗、养老保险、是否与子女同住是农村老年住院患者家庭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农村老年人家庭功能弱化趋势明显,慢病、社会保障、子女对其家庭功能的发挥作用极为关键,应高度重视。

关键词:家庭功能;影响因素;农村老年住院患者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Family Functioning in the Hospitalized Patients of Rural ElderlyCHI BAO-YUN, LU PING【Abstract】Objectives:To analysis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family functioning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of rural elderly . Methods: During 2013.6-2013.12, Investigations were carried out for 200 elderly people aged 60 years and above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of rural elderly. Resul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amily dysfunction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of rural elderly up to 45.0%.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marriage, suffering from chronic disease or not, with or without health care, pension insurance,whether living with children are the main factors of rural elderly . Conclusion: The family functioning of the rural elderly is weaking,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Chronic diseases , health care, pension insurance and the role of children are critical to their family functioning.【Keywords】Family functioning; Influential factor;Hospitalized patients of rural elderly目前,中国老龄化形势严峻,社会养老压力巨大,家庭养老仍是我国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家庭功能的良好发挥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家庭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健康发展所完成的一系列任务,如满足个体的衣、食、住、行等物质需要,促进家庭及其成员的发展,应付和处理各种家庭突发事件等[1]。

为了解农村老年人家庭功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老年人家庭功能的发挥提供科学依据,从住院患者角度出发,于2013年6月—2013年12月对在我院住院的200名≥60岁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将2013年6月—12月入住我院的所有≥60岁老年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严重疾病或精神异常等存在沟通障碍者除外。

共发放208份,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96.15%。

其中男95人,占47.5%,女105人,占52.5%。

60岁~85人,占42.5%,70岁~ 65人,占32.5%,≥80岁50人,占25.0%。

11.2 方法(1)自行设计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收支状况、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是否与子女同住等因素。

(2)家庭关怀指数问卷(APGAR)[2]: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包括适应度、合作度、成熟度、情感度和亲密度五个条目,每个条目均有3个答案可供选择,采用0~2分的3级计分法,“0”= 很少,“1”= 有时,“2”= 经常,满分为10分,7~10分表示家庭功能良好,4~6分表示家庭功能中度障碍,0~3分表示家庭功能严重障碍。

所有调查均由经统一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

1.3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X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2.1 农村老年住院患者不同特征家庭功能比较(表1)200名农村老年住院患者中,家庭功能良好110人,占55.0%,中度障碍75人,占37.5%,严重障碍15人,占7.5%。

农村老年住院患者家庭功能在年龄、婚姻、收支状况、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患慢病及与子女同住等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农村老年住院患者不同特征家庭功能比较特征良好中度障碍重度障碍X2值P值人数% 人数% 人数%性别男44 46.3 42 44.2 9 9.5 5.594 0.061 女66 62.9 33 31.4 6 5.7年龄(岁)60 ~ 65 76.5 18 21.2 2 2.3 38.380 0.00070 ~ 30 46.2 32 49.2 3 4.680 ~ 15 30.0 25 50.0 10 20.0婚姻原配85 60.7 55 39.3 0 0 40.817 0.000 离婚8 50.0 3 18.8 5 31.2丧偶17 38.6 17 38.6 10 22.8是否患慢病是65 44.8 67 46.2 13 9.0 22.089 0.000 否45 81.8 8 14.6 2 3.6收支状况收入>支出65 81.3 14 17.5 1 1.2 47.595 0.000 收入=支出26 37.2 40 57.1 4 5.7收入<支出19 38.0 21 42.0 10 10.0医疗保险有100 56.8 71 40.3 5 2.9 46.488 0.000 无10 41.7 4 16.7 10 41.6养老保险有86 57.3 59 39.3 5 13.4 10.612 0.000 无24 48.0 16 32.0 10 20.0与子女同住是76 60.8 43 34.4 6 4.8 6.133 0.047 否34 45.3 32 42.7 9 12.02.2 农村老年住院患者家庭功能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2)以农村老年住院患者家庭功能是否存在障碍为因变量(0=家庭功能良好,1=家庭功能障碍),以年龄、婚姻状况、收支状况、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是否患慢病、是否与子女同住7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婚姻、患慢病与否、有无医疗、养老保险、是否与子女同住是农村老年住院患者家庭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表2 农村老年住院患者家庭功能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因素βSE Wald X2值P值OR值95%CI常数 6.634 2.164 9.398 0.002 76.505年龄 1.397 0.736 3.600 0.058 4.044 0.955-17.125婚姻状况 2.593 1.185 4.789 0.029 13.366 1.311-36.279患慢病与否-2.748 0.868 10.015 0.002 0.064 0.012-0.351医疗保险-2.942 1.126 6.831 0.009 0.053 0.006-0.479养老保险-7.522 3.291 5.224 0.022 0.001 0.000-0.342收支状况-2.624 1.722 2.321 0.128 0.073 0.002-2.120子女同住-5.235 1.744 9.007 0.003 0.005 0.000-0.1633 讨论家庭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良好的家庭功能可为其提供良好的物质与情感支持,促进疾病恢复[3,4]。

本调查显示,农村老年住院患者家庭功能良好占55.0%,功能障碍高达45.0%,高于张惠等人的38.2%[5],家庭功能弱化趋势明显,与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导致的空巢率较高有关,有研究表明,农村老年人空巢率已达38.3%[6],子女忙于为生计奔波,对老年人生活照料、健康的关注度降低,尤其是精神上的关怀少之又少。

也与此次调查人群本身处于住院期间,心理需求更大有关。

婚姻是老年人家庭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原配组家庭功能好于离异、丧偶组,与陈长香等[7]研究一致。

美满完整的婚姻生活可为其提供一定的生活、健康与精神支持,原配组老年人生活与感情上相扶相依,面对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可以给予支持,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而离异、丧偶组,婚姻结构不完整,需要适应一个人的生活,面对疾病,独自承担,心理脆弱,易发生家庭功能障碍。

无慢病老年人家庭功能好于患慢病者,可见慢病是影响老年人家庭功能的重要因素,与他人研究结果一致[8]。

患慢病老年人,病情易反复、病程长、住院率高,对家人的要求较高,而农村青壮年忙于养家糊口,对老年人慢病的关注度较低,沟通交流少,情感度、亲密度低;未患慢病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较好,能够操持家务,帮助照看孩子,家庭和睦。

有医疗、养老保险者家庭功能好于无者。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以为住院患者报销一定比例的费用,养老保险为老年人晚年生活提供基本保证。

有医疗、养老保险者,医疗费用压力较小,全家不必为过重的经济负担而烦恼,子女对老年患者生活照料、沟通交流等增多,亲密度增强;而没有医疗、养老保险的住院患者,昂贵的医疗费用及晚年养老,主要依靠子女,自卑心理严重,拒绝与人交流,适应能力下降,有的甚至放弃治疗,健康状况愈下,家庭功能严重障碍。

与子女同住者家庭功能好于无者。

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生活、精神、健康上得到子女的关注普遍较高,身体上有何不适,可及时招呼子女,心理支持度较高,身体状况较好者,可处理家务,家庭合作度、情感度、亲密度较高;独自居住的老年人,子女探望次数有限,长期一人,沟通交流少,心情抑郁,躯体不适不能及时得到关心,家庭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

因此,建议应重点关注离异或丧偶、患慢病、无医疗、养老保险、独居老年人的家庭功能,以更好促进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