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SCI文章之体会

合集下载

成功发表SCI论文总结的心得分享

成功发表SCI论文总结的心得分享

成功发表SCI论文总结的心得分享一、论文写之前做好准备工作。

收集好文献资料,特别是一些高水平期刊且由欧美人写的论文。

挑几篇这样的文献精读,看看人家是如何对一个问题用英语描述的,并记录常用句式和词汇。

如果平时有这样习惯就再好不过了,长期积累写作时肯定是如鱼得水。

大量的阅读文献能有助于我们确定SCI写作的课题,而在确定课题之后对文献进行收集也是为了能便于之后写作SCI文章所做下的工作。

故而,阅读文献是SCI成败的第一步。

二、论文不是一蹴而就的,千万不要抱着一遍写好的心态。

一篇精彩的论文有事需要来来回回的修改加工。

每看一遍都会有提高的地方,一定要耐着性子仔细推敲。

不能闭门造车,一个人的精力和看法毕竟有局限。

完成初稿后可以找靠谱的同学或老师帮忙看看。

一般都可以获得很多好的建议,自己以前没有发现的问题也会浮出水面。

三、对于语言,如果是实在能力有限,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

对于国内科研者而言,语言是SCI论文写作的一大障碍,由于思维的不同,在写作时往往出现词不达意、描述模糊、句式混乱、累赘拖沓等现象。

而克服这些阻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同时科研者的时间和精力又是非常宝贵的,所以在语言方面寻求他人的帮助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了,这里有一个前提是文章要写得够好,不然都是白搭,因为翻译和语言润色一般都是基于原文基础之上进行的。

四、考虑发表需要用到的数据和图片设计关键性实验时,应当考虑发表要求,分好实验组,对照组以及布局。

这样可以减少重复工作的时间,以获得更完整或更漂亮的数据。

此外,也可以提前制作图片,如果实验结束之后再来整理数据制作图片,可能会耗费更多的时间。

五、提前开始写作,即使没有完整的实验数据,也可提前撰写论文。

因为背景介绍部分通常是对过去研究的简单总结,做实验的同时也可以进行材料和方法部分的写作,这个时候作者对实验方案的记忆是最深刻的。

提前撰写这两部分内容,能更好地帮助作者写论文。

六、写作内容要表达清楚,如果一项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因为论文表达不清楚导致出版受阻,那是非常遗憾的事。

SCI投稿体会

SCI投稿体会

SCI投稿体会在SCI投稿体会科研工作者常常需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上,以便与其他学者交流和分享。

而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被广泛认可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科技文献数据库之一,投稿到SCI期刊是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追求和目标。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在SCI投稿过程中的个人体会和经验。

1. 熟悉SCI期刊要求首先,投稿者需要对目标SCI期刊的要求进行深入了解。

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投稿指南和要求,包括论文结构、字数限制、引用格式等。

阅读并熟悉这些要求是成功投稿的第一步。

此外,还需要了解期刊的发表范围、高引用论文的特点以及审稿流程等信息,这有助于提高论文的质量和针对性,增加被接受的机会。

2. 选择合适的期刊选择合适的SCI期刊对于论文的发表至关重要。

与其盲目地追求一些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不如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和专业领域选择更加符合的期刊。

在选择期刊时,可以参考该期刊的主题范围、前几年的发表文章、审稿意见和发表速度等因素。

同时,与导师和同行的交流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他们的经验和意见对选择合适的期刊会有很大帮助。

3. 优化论文结构和内容论文的结构和内容是SCI投稿时需要重点关注的。

一篇优秀的论文应该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清晰的研究问题陈述、合适的方法研究设计以及有力的数据支持。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确保论文内容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此外,还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精炼性,避免使用冗长、模糊的表述方式。

在论文中展示自己的创新点和贡献是吸引审稿人和编辑的关键之一。

4. 合理回应审稿意见一旦论文被送审,接受审稿人的评审意见是很正常的。

审稿人的意见往往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完善论文的内容和结构,提高论文的质量。

在回应审稿人的意见时,需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意见或建议,并且做出明确的回复。

如果需要修改论文内容,要有清晰的论据和解释来支持自己的修改。

此外,还可以在回复中提供额外的实验数据、图表和分析等,以进一步加强论文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sci写作指导课收获与建议

sci写作指导课收获与建议

SCI写作指导课是一门非常有价值的课程,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掌握SCI论文的写作技巧和规范,提高论文的质量和被接受率。

以下是我对SCI写作指导课的收获和建议:
收获:
1. 了解SCI论文的规范和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我深入了解了SCI论文的规范和要求,包括论文结构、语言风格、引用格式等方面,这对于我后续的论文写作非常有帮助。

2. 学习了有效的写作技巧:课程中讲解了许多有效的写作技巧,如如何构思论文框架、如何突出重点、如何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等,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组织思路,提高论文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3. 了解了论文评审和修改的过程:课程还介绍了论文评审和修改的过程,包括如何应对评审意见、如何进行有效的修改等,这对于我后续的论文发表和修改非常有帮助。

建议:
1. 加强实践练习:虽然课程中讲解了许多写作技巧,但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练习才能真正掌握这些技巧。

因此,建议在课程结束后,多进行一些实践练习,如写作小论文、参加学术会议等。

2. 深入了解目标期刊的要求:不同的SCI期刊有不同的要求和规范,因此在写作前需要深入了解目标期刊的要求和规范,以确保论文符合期刊的要求。

3. 多与同行交流:与同行交流可以获得更多的写作经验和建议,同时也可
以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趋势。

因此,建议多参加学术会议、加入学术社交网络等,与同行进行交流。

总之,SCI写作指导课是一门非常有价值的课程,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
地掌握SCI论文的写作技巧和规范,提高论文的质量和被接受率。

如何写出SCI文章――研究生必备心得

如何写出SCI文章――研究生必备心得

什么是SCI论文·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编辑出版的引文索引类刊物,创刊于1964年。

分印刷版、光盘版和联机板等载体。

印刷版、光盘版从全球数万种期刊中选出3300种科技期刊,涉及基础科学的100余个领域。

每年报道60余万篇最新文献,涉及引文900万条。

·进入SCI这一刊物的论文即为SCI论文。

SCI论文,顾名思义,即为被SCI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目前我国科技界对SCI论文概念模式,曾经到现在小部分研究者误认为SCI是一本期刊,而由于南京大学率先引用并愈来愈成为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学术评价和奖惩的一类刊物。

就SCI论文本身来说,我国科研工作者大多面临英语匮乏的缺陷,尤其对于年龄大和专业性强的科技工作者来说,内容本是问题,英语往往成为了制约的瓶颈。

SCI论文目前对我国大部分科技工作者来说依然是神秘的,难于发表的,正基于此,大部分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引入作为评价标准,这也是目前来说比较公正,缺少人为干预的评价标准,科研工作者在工作的同时,用心于SCI论文的写作与发表,一方面使得我国科研可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提高了我国的科技水准,关于英文的修改以及SCI的研究与指导,面临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盲目选择,小编着力推荐纳斯科技论文编辑中心,七四零六九五零一六,同时我国科技工作者也需要经常善于运用SCI官网进行现有论文和科技成果的查询与搜索。

SCI论文的影响因子SCI选录刊物的依据是文献分析法,即美国情报学家加费尔德提出的科学引文分析法。

该分析法以期刊论文被引用的频次作为评价指标,被引频次越高,则该期刊影响越大。

在一定时期(通常是前两年)内,某一刊物发表的论文,被已经进入SCI刊物的论文所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刊物这一时期内的论文总数,即为该刊物的影响因子。

SCI刊物指标1.SCI选录刊物的依据是文献分析法,即美国情报学家加费尔德提出的科学引文分析法。

沃登编辑—sci论文科研的心得体会

沃登编辑—sci论文科研的心得体会

沃登编辑—sci论文科研的心得体会沃登编辑:专业SCI论文服务品牌|SCI生物医学论文翻译|润色|修改|投稿我做科研的几点体会(一)1.一半时间做实验,一半时间看文献:千万不能把时间全部消耗在实验台上。

看文献、看书、看别人的操作、听别人的经验、研究别人的思路,边做边思考。

要学会比较,不要盲从。

否则,会被一些小小的问题困扰许久。

2.准备越充分,实验越顺利:古人云,磨刀不误砍柴工。

前期的知识储备、文献储备、材料准备、方法准备可以避免手忙脚乱,充分的预实验使你充满信心。

一步一个脚印,就不必“从头再来” 。

最不能容忍的是在开始的几步偷懒,造成后面总有一些无法排除的障碍。

3.记录真实详尽:人总是有一点虚荣心的。

只把成功的步骤或漂亮的结果记到实验记录里,是很多人的做法。

殊不知,许多宝贵经验和意外发现就这样与你擦肩而过。

客观、真实、详尽的记录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4.不要为老板省钱:效率为先。

整天算计着省钱,一旦用了不可靠的东西,只会浪费时间,遭受打击,到头来一分钱也省不了。

5.把握心理优势:做过实验的人都经历过失败和挫折。

有些失败应当在预实验阶段发生,你这时能坦然接受。

假如不做预实验,在正式的实验中遇到,你的挫折感就很明显。

假如你因为赶时间而误操作,你会沮丧。

假如你能因为目前心浮气燥而果断地放一放,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假如你早上进入实验室之前还不知道今天要干什么,你最好想好了再去。

最大的错误是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记住,屡教不改者不适合做实验。

我做科研的几点体会(二)1.先看综述,后看论著: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2.先看导师既往发表的文章,再看师兄师姐答辩的论文:看前者知道大方向(实际上应当在考他的研究生之前看过),看后者知道那些可以借鉴。

3.早动手: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

4.如果接师兄师姐的工作往下做,一定要看其实验记录:前人的结果不一定可信!5.两手准备:设计课题要为了阐明问题,即不论结果为阳性或阴性,都能写文章。

SCI投稿体会

SCI投稿体会

SCI投稿体会标题:SCI投稿体会:写作技巧与经验分享导语:SCI期刊是学术界广泛认可的高质量学术期刊,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能够在SCI期刊上发表文章既是研究成果的认可,也是个人学术声誉的提升。

然而,SCI投稿并非易事,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技巧和经验。

本文将分享一些我在SCI投稿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希望对广大科研人员有所帮助。

一、选择适合的SCI期刊在开始投稿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的深度。

SCI期刊分为不同的学科领域,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研究方向的期刊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越有影响力的SCI期刊对投稿要求也更高,所以可以先选择一些适中影响力的期刊进行尝试。

二、审读期刊要求并明确写作目标在进行投稿前,务必仔细审读目标期刊的投稿要求。

不同期刊对于文章结构、语言风格、参考文献格式等均有不同要求。

明确这些要求后,可以根据文章的特点和目标读者定制自己的写作风格。

三、合理组织文章结构SCI文章一般由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四个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要对研究背景进行介绍,明确研究目的;方法部分要描述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结果部分要详细呈现研究结果;讨论部分要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思考,并与前人研究进行对比和分析。

通过合理组织文章结构,使读者能够清晰明了地了解研究内容和结论。

四、语言流畅、准确SCI文章要求语言准确、流畅,避免用词模糊或含混不清的表述。

建议使用简洁明了的句子,并通过合适的过渡词和连接词,使得文章段落之间的衔接流畅自然。

此外,注意遣词造句时要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尽量避免歧义。

五、注重数据和实验方法的描述在SCI文章中,数据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展示研究结果时,要用清晰、简洁的图表呈现数据,但同时也要给予必要的文字解释。

在方法部分,要对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进行详细描述,以便读者能够复现和验证实验。

六、遵守学术道德和引用规范在撰写和投稿SCI文章时,要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sci写作经验分享

sci写作经验分享

sci写作经验分享
写作在科学领域中至关重要,因为它是传播研究成果和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

我认为,科学写作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比如清晰、简洁、准确地表达观点和实验结果。

此外,以下是一些我个人的经验分享:
1. 深入理解研究对象,在写作之前,我会深入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和问题,确保自己对所要表达的内容有清晰的理解。

2. 结构清晰,科学写作需要有清晰的逻辑结构,我会在写作之前先构思好文章的结构,确保内容有条理,层次清晰。

3. 使用恰当的术语和表达,在科学写作中,准确使用专业术语和表达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

4. 数据和实验证据,科学写作需要依赖于数据和实验证据,我会在文章中充分展示实验结果,并对数据进行准确的解读。

5. 严谨的论证和引用,在科学写作中,严谨的论证和引用是必不可少的,我会确保所引用的资料和观点都是可靠和权威的。

总的来说,科学写作需要严谨、清晰、准确,同时也需要不断的练习和积累经验,才能写出高质量的科学论文和文章。

希望这些经验分享对您有所帮助。

发表sci经验分享

发表sci经验分享

发表sci经验分享我是一名科研人员,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积累了很多发表SCI论文的经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的经历和心得,希望能对正在努力撰写SCI论文的人有所帮助。

我想强调一点,撰写SCI论文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所研究领域的相关知识。

这不仅包括理论知识,还包括实验技术、数据分析和文献查阅等方面。

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够做出有质量的研究工作,并将其写成一篇有说服力的SCI论文。

要写好SCI论文,我认为关键是要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组织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论文的结构和段落的衔接。

首先,要明确论文的目的和研究问题,并在引言中清晰地提出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接着,要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明确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然后,要详细描述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过程,以及结果的呈现和讨论。

最后,要得出结论,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我还想提醒大家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要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以免读者产生困惑。

同时,要注意使用合适的科技术语,但同时也要保证通俗易懂,避免晦涩难懂的表达方式。

我想强调一点,写SCI论文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时间。

但只要我们保持对科研的热情和耐心,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的写作技巧,相信我们都能够写出优秀的SCI论文,为科学研究做出贡献。

撰写SCI论文是一项需要全身心投入的工作,但只要我们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清晰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写作技巧,相信我们都能够成功地完成这一任务。

希望我的经验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科研道路上取得更多的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性思维或好的idea.
2. 获得好的idea途径

A. 大量地、仔细地阅读文献,多听学术报告、多与同行探讨,
从中获得启示,不能急于求成。

B. 总结感兴趣领域内尚未探讨过但很有意义的课题; C. 总结争论性很强的问题,反复比较研究方法和结论,从中
发现切入点;

D. 善于抓住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难以解释的问题,往往会成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2. 各部分的写作要求 (1)题目(Title)


要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 准确性 简洁性(不超过25个单词)
语言的规范性(应使用特异性的、常用的词汇,词序要正
确,避免缩写(除非是公认的pH、DNA等)、商品名和行业 术语。

将表达核心内容的重要词放题名的开头

尽量使用你熟悉的单词,不要故意使用罕见、华丽、
少用的词汇。

5. 作为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来说,还有一个应该具备的
本子就是英语好句记录本。
二. 如何获得好的idea
1. 获得良好idea的前提

A. 在科研前必须弥补基础知识, 这是看懂文文献的基础 ;
特别硕士、博士所读专业不同的学生,掌握的研究背景相差很远, 必须弥补现在所研究的背景知识及基础知识。

B. 广泛阅读文献是支撑 ;
(5)结果(Result)

Results的要求是翔实准确 。(提供最全面的分析结果,把
一切从实验中得到的结果都提供给读者)

Result 提供一般是表和图 (一般5-7个,不要超过8个) Results部分尽量不要涉及对结果的评论,最多是总结陈述
结果就可以了。否则造成这与讨论的内容重叠,显得累赘。
(2)摘要(Abstract)

一般不超过250单词 阐明主要目的和研究范围 简要描述所用方法(不要出现引用文献)


给出主要的结论
(3)引言(Introduction)

简单综述与本研究有关国内外研究进展(What have been
done in the past)

文章要研究的内容( What methods have been used and why?) 明确阐述你的研究假设(Hypothesis of your study?) 阐明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Significance and purpose of
your study)
(4)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A
B
C
D
材料和试剂 按照杂志的要 求注明详细的 浓度,公司名 字,牌号,国 家,有的甚至 需要城市和货 号。
要用过去 时写实验过 程。
要详细的描 详细的描述 述你使用的新 各种表征方法 方法或者改进 的测试条件、 了的实验方法, 操作过程和仪 包括实验过程 器的型号。 中涉及的详尽 数据和现象。

4. 确定了研究方向,在实验之前将实验方案尽量完善和详细, 这样更有助于发现可能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实验的顺利展 开; 5. 完善了实验方案后,基本上能构架好一篇文章的框架,等 完成实验后将数据填补上去就可以发表;

你为何要开始(why did you start )? 你做了什么(what does it mean)? 你发现了什么(what did you find)? 它的意义是什么(what does it mean)?
此产生的idea更不能放过,这可是做研究的本钱,以后翻翻
会更有想法的;

3. 专业概念以及理论进展记录本,每个人不可能对自己
领域的概念都了如指掌,初入门者更是如此,这时候小小 一个本子的作用就大了;

4. 讲座记录本,这本本子可能有些零杂,记录听到的内
容,更要记录瞬间的灵感,以及不懂的地方,不可小视!
四. 如何写SCI文章
1. SCI 论文框架
文题(Title)
栏外文题(Running title) 摘要(Abstract)
关键词(Keyword) 引言/背景(Introduction/Background)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结果(Results) 讨论(Discussion) 致谢(Acknowledgements)
本研究的意义、结语或小结,进一步提出的新问题 最后用”so what “ 和“ where now”, 说明尚需进一步研究
给初写者的一些建议


先写中文,再写英文 对初写者,同类型的研究文章,格式“可以照抄” 常用句型可灵活“抄用”

有些描述性、总结性的句子在读懂的情况下尽量用自
已的语言“抄写”和“总结”。
思维的闪光点;

E. 细致地拟定方案,论证可行性。
三. 写SCI前的准备

1. 做研究之前,必须想清楚:结果能不能发表?发表在哪里?

2. 在未搞清“写什么、发哪里、自己研究与同类研究有何出色
之处”之前,就不要动手做!

3. 做研究之前,把研究相关的文献要尽量全部基本阅读一篇,其 一有助于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研究动态,不至于与别人重复;其 次有助于课题选题与创新,再次也有利于文章前言和讨论的撰写。

结果的描述要注意层次安排,要按照条理性要求分别描述,
显得逻辑性较强。

Results中大多要提供统计结果 。
(6)讨论 (Discussion)
背景材料:展开问题的提出;有关本研究的一些基本知识内容
本实验主要结果分析:各指标的意义(与文献值比较),结果
说明什么问题。


进一步对结果机理分析:结合文献。

C. 学会阅读文献,读懂文章
建议先看review再article,先中后英;多看几篇与研究相关的
review后看研究性论文。拿到一篇研究性论文,先看标题,立即停住, 问自己几个问题:(1)想想别人这文章是怎么做的(可参考材料方法)? 会做哪些内容来说明其标题?(2)明白他为什么要做这个吗?(3)如文章 是近半年内发表的,该文章解决了什么问题?引出了什么问题(结合你 看的综述)?接下来仔细看摘要,就知道你的想法是否与别人吻合?(4) 看完实验结果,再思考有什么地方不完善?有没有深入或拓展到底?
博士要查阅300篇,细看100篇,研读50篇,并始终关注国内外动态。 《nature》《science》《PNAS》《JBC》《MBC》《Ecology letter》 《Molecular Ecology》《Inse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Genes & Development》等好的一些杂志多读,SCI-3分以上期刊尽 量多看。
如何写SCI文章之体会
特别鸣谢:扬州大学 戈林泉 博士
一. 研究生必备五本
二. 如何获得好的idea
三. 写SCI前的准备 四. 如何写SCI文章
一. 研究生必备五本

1. 实验记录本(包括试验准备本),在实验过程中详细记
录数据包括成功与失败,有助于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2. Idea记录本,每次看文献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先记下,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