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例]苏教版小语天鹅的故事》

合集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苏教版四班级下册语文《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方案、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力气,下面是我整理的《苏教版四班级下册语文《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快快拿去用吧!四班级下册语文《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语文教学强调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立足工具,弘扬人文”需要把同学引入课文情境,品尝语言、咀嚼文字、体验情感。

本节课旨在捕获课文的关键句段,以读为主线,引导同学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品尝,读中悟情,以语言训练为基础,将“工具”落实到位,让“人文”润物无声。

学习目标:1、品读文中天鹅破冰的句子,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2、感悟天鹅破冰的场面,体会天鹅英勇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并能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3、培育同学疼惜鸟类的意识,懂得疼惜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初步感知作者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品读文中天鹅破冰的句子,体会天鹅英勇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并能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学习难点:培育同学疼惜鸟类的意识,懂得疼惜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初步感知作者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学习预备:幻灯片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激_情导入1、板书课题,读课题。

2、复习生字词。

3、播放天鹅图片,观赏。

看了图片,你脑海中毁灭了哪些词语?汇成一个字,那就是美!4、斯杰潘老人是怎么夸赞天鹅的呢?(出示:“多么可爱的鸟儿啊!)师板书:可爱【设计意图:对课文内容概括的训练,使同学整体感知秀丽的天鹅。

】二、品读词句,感悟精神1、这么可爱的鸟儿,给老人带来怎样的心灵触动呢?(出示最终一段)听了老人的话,你有什么疑问吗?【设计意图:调动同学的问题意识,让同学与文本与作者进行更好地沟通。

】2、今日,我们就带着自己的问题,一起回到那30年前寒潮降落的早春。

看看这是一只_的老天鹅。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天鹅的故事_苏教版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天鹅的故事_苏教版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天鹅的故事_苏教版一、谈话导入师:(板书:天鹅)在你的心目中,天鹅是一种如何样的动物?生说说天鹅给自己的印象。

[来源:学,科,网]师:(板书:天鹅的故事)那个地点有一个天鹅的故事。

今天我们学的课文确实是讲天鹅感人至深的故事。

读了这篇课文,我们会对天鹅有另外一番深刻的认识。

它绝不仅仅是漂亮的、纯洁的、高贵的象征。

大伙儿齐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扫除生字障碍1、读通课文师:先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课文。

遇到生字时,对比生字表中的字音。

不明白得的词语能够划下来。

每个同学大声自由地朗读,要让老师看到你的表情。

(师巡视,并俯身了解个别同学的朗读情形约4分钟)师:读完以后,就请举起你的手。

同学们读得专门投入。

一部分同学差不多读得专门流利了。

看来同学们预习得专门好。

2、学习生字。

师:这篇课文有7个生字。

都认识了吗?(1)指名读生字。

(2)组词。

师:生字不仅要会读,还要会用。

谁能给这些生字组词。

能够是课文内的,也能够是课外的。

[来源:Zxx k](3)识记难写字师:生字除了会组词会用,还要会写。

那个地点有三个生字容易写错。

一个是“清脆”的“脆”,与“翠绿色”的翠同音不同字。

“瞪”的右半部分是“登山”的登,要注意“登字头的写法。

“塌”的右半部分要看认真。

现在,先描后临,每个字写两遍。

一边写,一边记。

要注意写字姿势。

肩膀要平,背要直,足要安。

描一个,临一个。

生写,师巡视。

[来源:]三、初读课文,知晓梗概。

[来源:Zxxk]师:刚才我们差不多读了一遍课文。

那么它怎么说讲了关于天鹅如何样的一个故事?故事的起因、通过、结果是如何样的?下面我们默读课文,用眼看,用心想,试着用1、2句话简要概括出来。

(师巡视与学生个别交流)师:现在每个学生轻声自由练习。

用1、2句话或3、4句话把故事内容说出来。

(巡视,听学生说出来)师:有点难度。

现在有1位。

(教师等待)现在有7、8位了。

(等待)好的,现在有十几位了。

好,现在大伙儿都把头抬起来,大伙儿都不看书。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天鹅的故事》教案.doc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天鹅的故事》教案.doc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天鹅的故事》教案-1认识生字8个:啸噜胸脯颤咯吱陷窟窿,书空啸字。

理解词语呼啸、窟窿、胸脯、怔住。

积累描写风的词语。

ﻭﻪﻭﻪ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ﻪﻭ3品词品句,体验朗读,训练表达。

ﻭ4体会天鹅挺身而出和众天鹅齐心协力战胜困难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ﻭﻪﻪ[教学过程]ﻪﻭﻭ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ﻭﻭﻭ2今天,ﻪﻭ1播放媒体,看着这幅画面,你觉得天鹅怎么样?ﻭ我们学习的故事会给你留下不一样的感受。

ﻭﻪ3(板书:天鹅的故事)ﻪﻪ4齐读课题ﻪ说明:播放天鹅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嬉水的媒体,引领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美妙的情景。

此环节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为后面的语文学习活动注入情感的因素,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对天鹅产生一种喜爱之情。

ﻪﻭ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ﻭ1学生自读课文ﻭﻪﻭﻪ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ﻭﻪﻭﻭ课文讲述了在()情况下,()带领()去()结果()ﻪ2)思考:ﻭ的故事?ﻭﻭ2学生交流,梳理课文ﻭﻪﻭ(1)板书:老天鹅ﻪﻭﻭ众天鹅ﻭﻭﻪ破冰ﻭﻪﻭ说明:通过自读课文,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通过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ﻪﻭ三、朗读体验,品词品句ﻪﻪﻭ(一)体会第一次叫声ﻭﻭﻪﻭ1师:有一年春天来得特别早,一群天鹅从南方飞回来了。

突然,寒潮降临(听风声)ﻪﻭﻭ(1)理解北风呼啸,书空啸ﻪ(2)积累描写寒风的词语。

2寒潮降临,北风呼啸,天鹅的表现怎样?ﻪﻪﻭ3出示:(一群天鹅落在湖面上,克鲁克哩! 地啼叫着,)ﻭ4指导朗读ﻭﻪﻭﻪ说明:通过观看媒体,启发学生朗读感悟,思考想象,感受严寒给毫无准备的天鹅带来的绝望。

ﻪﻭﻪ(二)体会第二次叫声ﻪﻭﻭﻪ1小组读课文,划出老天鹅与众天鹅的表现。

ﻭﻪﻪ ~~~~ 划出老天鹅怎么做的词。

ﻪﻭﻪ____划出众天鹅怎么做的词。

ﻭﻭﻪ2交流:ﻪﻭﻭﻪﻭ(1)出示第3节课文内容ﻪﻭﻭA齐读ﻭﻭB比较句子ﻭﻪﻭ突然,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它并没有飞走,而是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扑打冰面。

天鹅的故事说课稿(15篇)

天鹅的故事说课稿(15篇)

天鹅的故事说课稿(15篇)天鹅的故事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鞠躬)我是语文组x号考生。

下面我将与各位分享一下我对课文《天鹅的故事》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天鹅的故事》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都包含着对自然的尊重和赞美,对生命的敬意,语言质朴简洁,含义深刻。

《天鹅的故事》主要讲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的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而又壮观的场面,反映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__情节感人,令人深思,同时又能给人以启迪。

__语言优美,款款读来,使人对这群可爱的鸟儿顿生喜爱之情,是一篇朗读训练的好教材。

课文清晰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情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__。

课文中描写天鹅破冰的场面,既有典型场面描写,又有整体场面描写,是指导学生学习写作的好__。

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孩子们在语文知识上有了一定的积累,能够在阅读的基础上感知__大意,体会语文的妙处。

并且处于小学时期的孩子们都充满童趣,有爱心,有好奇心,对__的故事会充满好奇,所以在情感体验这方面难度不大。

但由于语文知识还比较弱,在写法的学习上会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授课中应引导学生体会天鹅破冰的情节,体会语言的妙处。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复述课文5—7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课文,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体验性阅读,感受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爱护珍稀动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人与自然(动物)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赏读5—7小节,读中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为我的教学重点,“感受故事中的天鹅形象,体会天鹅破冰求生的精神,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情感”为我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天鹅的故事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天鹅的故事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天鹅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天鹅的故事》这篇童话,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了解生态保护的基本概念。

2.能够能够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并感同身受,表达自己的感受。

3.通过回答问题、讨论和自由写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4.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天鹅在故事中的寓意。

2.理解生态保护的基本概念,培养保护自然的意识。

2. 教学难点1.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情感和思想,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呈现一张美丽的天鹅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作出简单的描述和猜测。

重点提示:引导学生关注天鹅的外貌特征,如色彩、形态等。

2.提问:“你们都知道天鹅吗?天鹅有什么特点?”重点提示: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有关天鹅的知识,并学会把学过的知识结合起来,形成新思维。

2. 学习并理解文章1.让学生阅读《天鹅的故事》,并在此基础上回答以下问题:–故事的主人公是谁?–故事讲述了什么?–故事中天鹅的行为表现了怎样的情感和思想?–故事中想表达的是什么?2.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能够将自己的感想与他人分享。

重点提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自由发挥,避免僵化的模式,让学生感到轻松自如。

3. 情感互动1.让学生分组探讨并回答以下问题:–根据故事,天鹅是很重视家庭的动物,你有什么感受?–保护天鹅为什么很重要?2.讲解生态学概念,让学生以现实世界为例子,探讨如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4. 练习与总结1.引导学生自由写一篇有关天鹅的文章,包括以下内容:–对天鹅的描述;–体会天鹅在故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思想;–思考天鹅在现实中的生存状态,并提出应该如何保护天鹅的意见。

2.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文章,并让同学提出建议和意见,在不伤害作者的情况下,共同提高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天鹅的故事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天鹅的故事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天鹅的故事一、教学背景分析四年级是小学学习的重要阶段,语文作为四大基础学科之一,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四年级下册中,天鹅的故事是一个很重要的教材内容,通过讲述此故事,可以引导学生领悟生命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关爱之心。

同时,此故事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增强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天鹅的故事并能够复述2)了解天鹅的生态环境、生活习性和基本特征3)认知一些有关动物保护的知识2.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3)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心、关爱之心和责任感2)塑造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状态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教学内容天鹅的故事2.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天鹅的形象,让学生通过描述体形、颜色、生态环境等,初步感知天鹅的基本特征。

随后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参照图片与故事中的天鹅形象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差异和特点。

同时,教师可借助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阅读故事(20分钟)教师向学生朗读天鹅的故事,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结合具体的形象描述和情节描写,初步理解并记忆故事内容。

第三步:交流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讨论及思考。

可以从故事解读、主题寓意、角色性格等方面展开讨论,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第四步:个人思考回答问题(15分钟)要求学生在课后单独思考问题并准备回答。

问题内容可以根据故事情节设计,可以以角色、事件、情节等为回答主题,要求学生在回答过程中语言流畅、自然,能够准确描述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第五步:课后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天鹅的生态环境、生活习性和基本特征。

同时,可以要求学生对天鹅保护的重要性进行思考和总结。

四、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阅读教学、讨论教学、个人思考等多种教学方法。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天鹅的故事 1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天鹅的故事 1

课题16 天鹅的故事课型新授课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

2,理解大意,练习分段。

3,复述天鹅破冰的场面。

4,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2 课时学习水平 重难 点点识理运记解用√√√√√√√突破重点、 1,抓住重点段和第一自然段,理解课文。

难点设想 2,通过复述天鹅破冰的场面,加深理解。

教学媒体 插图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学生活动一、创境激趣,自主设疑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题目是《天鹅的故事》 1,听,思考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美的淡水湖泊,曾经有一群活波可爱的鸟儿在这儿为生命谱写了最为壮丽的诗篇,它们凭着勇敢与顽强挽救了自己的生命,让我们人类真切的看到了它们对生命的珍爱。

二、研读导悟,自主探究1,自读课文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大声读1,自读②了解文中天鹅是如何自救的? 2,检查自学情况 3,你有生命疑问?2,汇报 3,质疑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1,指名读课文。

2,找画天鹅撞击冰面的有关句子。

3,品味课文中的三次叫声,并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1,举手读 2,画,读句子 3,读,品味4,齐读第五自然段。

①你在冰面上看到了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4,齐读5,在勇敢的撞击冰面的时候,没有一只天鹅叫,但是当很多天鹅都参加撞击的时候发出了这样的叫声,请问这叫声代表什么呢?5,汇报6,它们在破了的冰面上快乐地,自由地游着,快乐地觅食,是一种什 6,思考么样的心情呢?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1,在生活中,或在电影电视中,看见过齐心协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 1,回忆,汇报吗?2,看拼音写词 Hú pàn biān yuánjié shùchàn dòng2,看拼音写词()()()()Hán cháo xióng pú()()zhǎo zé liè qiāng()()3,组词3,多音字组词tán( )shì ( )háo( )弹{似{号{dàn( )sì ( )hào( )。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天鹅的故事》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天鹅的故事》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天鹅的故事》教案教案是为了追求教学效果的优化,在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把已有的教学研究理论成果综合应用于教学实践,使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地连接起来。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四年级语文《天鹅的故事》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天鹅的故事》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5、6、7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词。

3、凭借文本,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珍稀动物的思想感情,懂得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其中,第1、2两个目标是本课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安排两课时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我准备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再读课文、理清脉络,布置作业、巩固新知”四个环节达到初步感知课文、理清层次、读通课文的要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我先播放天鹅的音像资料,让学生欣赏天鹅迷人的身姿,然后谈话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引导学生多形式地朗读来感知课文内容。

对文中多音字“好”、易读错字“畔”、“沼”等正音。

第5自然段中的长句子“突然,一只……冰面上。

”,要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

第6自然段中描写众天鹅破冰的句子较难读,也要引导学生读正确。

在朗读的同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我提问学生: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天鹅破冰的经过,让学生默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四、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1、抄写新词。

2、摘抄最感人的句子。

第二课时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预设。

我将通过“复习导入、精读课文、复述课文、拓展延伸”四个环节引领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一、复习导入。

通过回顾课文内容,引领学生再次走进文本。

二、精读课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例]苏教版小语第九册《天鹅的故事》
教者出示文中第二节“落座以后,我看到墙上挂着一枝猎枪,就好奇地问:‘您老喜欢打猎?’”
生l:(读)……好奇地问:“‘您/老喜欢打猎?’”
师:有没有与他读法不同的?
生2:(读)……好奇地问:“‘您老/喜欢打猎?’”
师:这句到底应该怎样读呢?(课堂上一阵嘀咕骚动,听课者也有不同反应)
这个问题我也很困惑,这样吧,大家认真读书,相互讨论,可以与前后左右近距离交流,也可以走下位置远距离“碰撞”。

(室内顿时“乱”作一团,不少学生“指手划脚”,“激昂陈辞”(听不清说什么),有几个学生走得很活跃,好像在搞“串联”,学生渐渐地靠拢,……竟然形成了两个相对聚拢的大圈,原来他们搞了“分裂”)
师(趁势“点火”):你们这两方面就展开辩论吧,我做主持人。

(课堂上仍是原先形成的两个“自然圈”)
生3:我赞成生l,这句应读成“您/老喜欢打猎?”,表现作者问老人是不是经常打猎,文中斯杰潘老人的确很喜欢打猎。

生4:我赞成生2,这句应读成“您老/喜欢打猎?”“您老”表示对老人的尊敬。

生5:(指责生1方)若仔细品读,“您/老喜欢打猎?”这种读法,好像含有对老人不尊敬的语气,不能这样读。

生6:(指责生l方)“老喜欢”好像有些厌倦情绪。

如果你是作者,会这么不尊重老人吗?
生7:(指责生2方)你们强词夺理,老人就是喜欢打猎!(语气较强)
生8:(指责生2方)“老喜欢”三个字就一定表示厌恶情感吗?班主任陈老师不是常说“我老喜欢穿黑色衣服,这样,人显得精神”的句子吗?(在场师生哄笑)
主持人(师):两方争辩激烈,但论据尚不足,要摆出更多事实。

生9:生2的读法正确,从下文老人的回答可以得到证实。

“老人点了点头,说:‘是的,但那是30年前的事了……’”老人承认自己30年前曾经喜欢打猎,但现在早已“洗手不干”,因此不能读成“您/老喜欢打猎?”(“哦——”生1的部分支持者有所恍悟。

) 生10:还有文末“从此以后,这枝猎枪就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

”这句话也表明老人现在已经不打猎了。

再说作者一定很有礼貌,会以“您老”开头。

(渐渐的,生l方的支持者略带失意地主动回上了座位)。

主持人(师):(笑)刚才两方争论激烈。

其实,就此句本身而言,两种读法均可,但联系上下文以及作者的礼节,以“您老”开头更符文意,我们齐读这句话吧!
(师生很有感情地齐读:“您老/喜欢打猎?”)
[评:教者没有唯教参而教学,教参上并没有将此句作为本文难点,而这句话的读法却成了教学实际中的难点,他的内涵恰恰牵扯到全篇。

教者心知肚明,却未露于形色,始终以一名欣赏者、服务者、合作者的身份,大智若愚地“穿行”于活动之中,真可谓“从心所欲而不愈矩”。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

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分析与机械琐碎的练习。

”本片断中,教者“开阖有度”、“收发有心”,
让学生自读、自悟、自解、自得。

这里,没有刻意组织,没有蓄意暗示,学生为了自己认知的“真理”而“奔波”到一起,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有了思维的广度,才能有思维的深度;有了广阔的空间,必然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在辩论中,学生们把自己作为作者,体会出对斯杰潘老人的敬重之情;联系上下文,理解老人的经历及语言,来判断作者所问语言的读法。

显然,学生通过角色入境、语言入境,对句意有了很深的理解。

有人说:“语感很玄乎。

”的确,语感这东西摸不着,看不见,急不行,缓不得。

但在该教学片断中,不少学生反复品读,体悟出不同读法中的厌恶与敬重的不同情感,这大概就是语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