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法的应用与发展

合集下载

浅谈新奥法在我国城市地铁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

浅谈新奥法在我国城市地铁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

浅谈新奥法在我国城市地铁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摘要从隧道开挖方法、支护设计与施工、隧道防水设计与施工、辅助施工技术、信息化设计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简单总结了新奥法在我国城市地铁中的应用现状,以期大家能对目前的情况有较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新奥法开挖方法支护形式信息化设计与施工1 概述新奥法[ NATM ] 是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简称,它是应用岩体力学原理,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稳能力为基点,以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并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监控量测,及时获取围岩变动的动态信息,并反馈于修正支护参数与施工措施,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新奥法广泛应用于山岭隧道、城市地铁、地下贮库、地下厂房、矿山巷道等地下工程。

当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新奥法设计与施工城市地铁工程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

如智利的圣地亚哥新地铁线采用新奥法施工地铁车站,车站位于城市道路下7m~9m ,开挖面积150m2 ,相当于17m(宽) × 14m(高);我国自1987 年在北京地铁首次采用新奥法设计施工复兴门车站及折返线工程,车站跨度达26m 。

针对我国城市地下工程的特点和地质条件,新奥法经过多年的完善与发展,又开发了“浅埋暗挖法”这一新方法,与明挖法、盾构法相比较,由于它可以避免明挖法对地表的干扰性,而又较盾构法具有对地层较强的适应性和高度灵活性,因此目前广泛应用于城市地铁区间隧道、车站、地下过街道、地下停车场等工程,如根据新奥法的基本原理,采用“ 群洞”方案修建的广州地铁二号线越秀公园站及南京地铁一期工程南京火车站站,断面复杂多变的折返线工程、联络线工程也多采用新奥法。

在我国利用新奥法原理修建地铁已成为一种主要施工方法。

尤其在施工场地受限制、地层条件复杂多变、地下工程结构形式复杂等情况下用新奥法施工尤为重要。

2 隧道开挖方法采用新奥法设计和施工地铁隧道时,其开挖方法主要根据地质条件、断面大小及周边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开挖方法主要采用类比法,并结合数值分析确定。

简要说明新奥法的基本特点和施工原则

简要说明新奥法的基本特点和施工原则

简要说明新奥法的基本特点和施工原则文章标题:深入解读新奥法:基本特点与施工原则一、前言新奥法,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态建设理念和实践方法,在当今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对新奥法的基本特点和施工原则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为读者提供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二、新奥法的基本特点1. 多元化发展:新奥法强调生态建设的多元化发展,即在生态系统中注重多样性和完整性,在建设过程中尊重自然的规律,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2. 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奥法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通过多层次的生态修复方式,实现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群落的平衡和共生。

3. 低碳环保:新奥法倡导低碳环保的建设理念,通过降低能耗、减少排放,保护空气、水源和土壤生态环境的稳定。

4. 知识交流与创新:新奥法倡导在生态建设过程中注重知识交流与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和经验共享,不断提升生态建设的可持续性和效益。

5. 社区参与与合作:新奥法倡导社区参与和合作,通过民主参与和合作共赢的方式,实现生态建设与社区发展的有机结合。

三、新奥法的施工原则1. 遵循自然规律:在新奥法的实践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节律,与自然和谐共生。

2. 保护生态系统:施工过程中,必须保护当地生态系统,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3. 全面规划:在实施新奥法项目时,必须进行全面规划,考虑到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影响程度,确保一切举措的协调和统一。

4. 整体保护:新奥法要求整体保护生态环境,而不是只重点突出某一方面的生态保护。

5. 社会责任:在新奥法的实践中,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使项目的建设不仅为了满足当下的需求,更要能够为后代子孙留下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总结与展望新奥法的基本特点和施工原则使其成为一种具有广泛适用性和深远意义的生态建设理念和实践方法。

通过对新奥法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生态建设的要义和方向,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个人观点与理解:新奥法作为一种生态建设理念和实践方法,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新奥法的应用范围

新奥法的应用范围

・国外技术・新奥法的应用范围 大家都公认新奥法是隧道设计和施工可以接受的一种方法,它已有40多年的历史,而且今后肯定还会继续发展。

近几年来,由于在松软地层中采用新奥法施工的慕尼黑地铁、伦敦希思罗快车隧道、圣保罗地铁等工程发生了严重的坍塌事故,从而引起了对新奥法的非议。

本文从工程设计程序上考察了新奥法的设计范围、危险程度和实施方面。

1 什么是新奥法 首先应当弄清什么是新奥法。

《隧道与隧道工程》杂志1981年发表的布朗的《新奥法展望》一文中明确地阐述新奥法是一种探索或基本原理,而不是一种施工方法和概括的主要法则。

他指出,许多论文根据隧道开挖和施工谈到新奥法,好象所用技术是施工方法的组成部分,尤其是与使用格梁和喷射混凝土支护有关系。

相互制约的支护系统主要依靠锚杆和喷射混凝土支护相结合来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

但支护系统并不局限于此,其他支护技术同样能满意地提供稳定性和控制变形的效果。

因此,新奥法是有关应用一套原理作为可靠的隧道工程施工的组成部分。

在自稳时间很短或有屈服可能的地方,尽可能保持岩体的剪切强度是一关键要素和重要法则。

施工中应用这一法则的最佳手段由拉布希威兹、米勒和潘切尔在50年代和60年代就形成公式并明确表达,标志着隧道工程技术大大前进了一步。

由于分析方法越来越复杂和有关地层支护技术的进步,很容易忘记40年代、50年代还没有计算机。

而现在看来过于简单的叙述,当时则为重要的用途服务。

同样,另一些人也得到类似的结论。

这应归功于拉布希威兹和他的同事们,(他们)提出了解和促进相互制约支护(主要是锚杆)的使用和严格施工程序。

荣誉也应归功于他们坚韧不拔地应用这些原理,尤其是在检验和提出需要系统检测的要点上。

他们对检测的尝试产生了更好地用仪器仪表量测的方法,而且首先集中在了解岩石强度、地应力和所需支护特性之间的关系。

1996年,针对科瓦里的批评,高鲁萨扩展了新奥法概念。

在“岩体承载功能、一般法则和特殊法则”的讨论中,高鲁萨详细陈述了在不同地层条件下多年的施工经验总结。

新奥法概念

新奥法概念

新奥法概念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新奥法概念。

新奥法啊,就像是建筑界的一位神奇魔法师!
你看哈,它强调的是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这多妙啊!围岩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骨头,本来就有着强大的力量,新奥法就是要让这股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呢。

这就好比我们盖房子,不是一味地用很多很粗的柱子去支撑,而是巧妙地利用房子本身的结构来承重,多机智呀!
新奥法还特别注重及时性,要及时支护,这就跟我们生病了要赶紧吃药一样,不能拖拖拉拉。

要是不及时支护,那围岩可能就会闹脾气,出现各种问题呢。

而且啊,它还强调监控量测,这就像是给工程安上了一双眼睛,随时观察着情况,有啥风吹草动都能第一时间知道,然后赶紧想办法应对。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盖房子或者挖隧道啥的,不按照新奥法来,那会怎么样呢?那可能就会出现各种状况,比如说隧道突然塌了,房子摇摇欲坠,多吓人啊!所以说,新奥法真的太重要啦!
它在实际应用中可发挥了大作用呢!很多大型工程都因为有了新奥法,变得更加安全可靠。

就好比是给工程加上了一层坚固的保护罩,让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建设。

新奥法的好处还不止这些呢!它能让工程的成本降低,毕竟合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就能节省不少材料和人力呢。

这就像我们过日子,能省一点是一点,但又不影响生活质量呀。

咱再想想,要是没有新奥法,那些高难度的隧道工程、地下工程该怎么进行呀?肯定会困难重重,说不定很多伟大的工程都没法实现了呢。

总之,新奥法真的是建筑领域的一个宝贝,它让我们的工程建设更加科学、合理、安全。

我们可得好好珍惜它,好好利用它,让它为我们创造更多的奇迹呀!所以啊,新奥法真的太牛啦,大家可千万不能小瞧它哟!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新奥法理论分析及工程应用研究

新奥法理论分析及工程应用研究

理论分析
1.新奥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新奥法,全称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法,是一种以岩石力学理论为基础、采用锚 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的施工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开挖隧道或地下空 间时,通过采用光面爆破、喷锚支护等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同 时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达到维护隧道或地下空间的稳定。
工程应用
1.新奥法在地铁、隧道和地下工 程中的应用
在地铁施工中,新奥法通过采用喷射混凝土、锚杆等手段,有效地提高了地 铁隧道的稳定性。同时,通过信息化施工手段,可以实时监测地铁隧道的变形和 受力情况,为采取相应的支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在地下工程中,新奥法 广泛应用于商场、停车场等地下空间的施工中,有效地维护了地下空间的稳定。
参考内容
引言
模态分析是工程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对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 研究其振动特性,为工程师们提供了解决各种工程问题的有力工具。本次演示将 介绍模态分析理论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 分析和总结。
模态分析理论的基本概念
模态分析理论主要涉及自由度、刚体、质点、坐标系等基本概念。自由度是 指描述物体运动的独立变量,例如一个刚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平动和转动自由度。 刚体是指一个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形的物体,而质点则是一个具有质量但无体 积的点。在模态分析中,通常采用坐标系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和运动状态。
4、经济效益更优:相比传统支撑技术,新奥法可以减少支撑结构的用量和 维修费用等成本投入,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新奥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例如,对围岩的扰 动仍然的发 展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新奥法及其相关技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工程地质 条件和施工需求。
新奥法在工程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方面,新奥法可以提高围岩的 自承能力,减少对支护结构的依赖;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施工,可以实时监测 围岩的变形和受力情况,为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然而,新奥法在实际 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围岩的扰动仍然难以完全避免;信息化施工需 要高素质的技术人员等。

新奥法

新奥法

新奥法施工新奥法即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简称,原文是New Austrian Tunnelling Method 简称NATM ,新奥法概念是奥地利学者拉布西维兹(L. V. RABCEW ICZ)教授于50 年代提出的,它是以隧道工程经验和岩体力学的理论为基础,将锚杆和喷射混凝土组合在一起,作为主要支护手段的一种施工方发展,已成为现法,经过一些国家的许多实践和理论研究,于60年代取得专利权并正式命名。

之后这个方法在西欧、北欧、美国和日本等许多地下工程中获得极为迅速代隧道工程新技术标志之一。

六十年代NATM 被介绍到我国,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得到迅速发展。

至今,可以说在所有重点难点的地下工程中都离不开NATM.新奥法几乎成为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修筑隧道的一种基本方法。

下面仅对新奥法施工作一简要叙述。

1 新奥法施工特点:1.1及时性新奥法施工采用喷锚支护为主要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紧跟开挖作业面施工,因此可以利用开挖施工面的时空效应,以限制支护前的变形发展,阻止围岩进入松动的状态,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超前支护,加之喷射混凝土的早强和全面粘结性因而保证了支护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在巷道爆破后立即施工以喷射混凝土支护能有效地制止岩层变形的发展,并控制应力降低区的伸展而减轻支护的承载,增强了岩层的稳定性。

1.2封闭性由于喷锚支护能及时施工,而且是全面密粘的支护,因此能及时有效地防止因水和风化作用造成围岩的破坏和剥落,制止膨胀岩体的潮解和膨胀,保护原有岩体强度。

巷道开挖后,围岩由于爆破作用产生新的裂缝,加上原有地质构造上的裂缝,随时都有可能产生变形或塌落。

当喷射混凝土支护以较高的速度射向岩面,很好的充填围岩的裂隙,节理和凹穴,大大提高了围岩的强度。

(提高围岩的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

同时喷锚支护起到了封闭围岩的作用,隔绝了水和空气同岩层的接触,使裂隙充填物不致软化、解体而使裂隙张开,导致围岩失去稳定。

1.3粘结性喷锚支护同围岩能全面粘结,这种粘结作用可以产生三种作用:① 联锁作用,即将被裂隙分割的岩块粘结在一起若围岩的某块危岩活石发生滑移坠落,则引起临近岩块的联锁反应,相继丧失稳定,从而造成较大范围的冒顶或片帮。

新奥法施工

新奥法施工

湿喷:
湿喷是将砂、石料预加水,使其浸润成潮湿状, 再加水泥拌均匀,从而降低上料合喷射时的粉尘, 其工艺流程同干喷。
5、新奥法的钢架施工
使用条件: 对于自稳时间很短的Ⅴ、Ⅵ级围岩隧道; 浅埋偏压隧道; 隧道处于粉细砂、大面积淋水等地段; 为了抑制围岩过大的变形。

钢架的最大特点:
架设后立即受力,且强度和刚度均较大, 可承受开挖时引起的松动压力。
3)根据围岩级别,采用不同的初期支护,及 时施作密贴于围岩的柔性支护(如钢拱架、喷射 混凝土和锚杆等),以控制围岩的变形和松弛; 4)在软弱破碎地段,使断面及早闭合,从而 增加支护结构的刚度,有效地发挥支护体系的作 用,保证隧道的稳定性; 5)二次衬砌原则上是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 基本稳定的条件下修建,使围岩和支护结构形成 一个整体,从而提高支护体系的安全度。
由于单侧壁导坑法每步开挖的宽度较小,而且封 闭型的导坑初期支护承载能力大,所以它适用于断面 跨度大,地表沉陷难于控制的软弱松散围岩中。
双侧壁导坑法
② ① ③ ① ③
② ①
适用于V~Ⅵ级围岩双线或多线隧道掘进。具有 控制地表沉陷好,施工安全等优点,但进度慢,成 本高。
3)中洞法 中洞法适用于双连拱隧道。采用先施作隧道中墙 混凝土,后开挖两侧的施工方法。
3、新奥法的应用范围
新奥法的适用范围很广,不同的地质条件—不 论是好岩石还是差岩石,都可以采用,甚至在土层 中都可以采用。 但是,在地下水很旺盛的地层中若要采用新奥 法,必须首先解决地下水的问题,否则开挖后的一 次支护就很难做。 各种不同深度均可采用新奥法。 各种不同形状、不同断面的洞室均能采用新奥 法。 目前,新奥法的隧道类型有铁路、公路、水工 隧洞、地铁以及几乎所有的其他地下工程。

简述新奥法施工原理(一)

简述新奥法施工原理(一)

简述新奥法施工原理(一)新奥法施工什么是新奥法施工新奥法施工(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是一种先进的隧道工程施工方法。

它在20世纪60年代由奥地利的隧道工程师维里亚姆·斯奈茨(Werner Schnaitt)和费迪南德·鲁加宁(Ferdinand Ruggin)开发。

目前,新奥法施工已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地的隧道工程中,包括地铁、水坝、金矿等领域。

新奥法施工的原理新奥法施工主要依靠爆破作用和土体固结作用来实现隧道的开挖和支护。

具体而言,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预支护工作:在开挖隧道之前,先进行预支护措施,如设置锚杆、喷砼、布设钢丝网等,以保证工作面的稳定和安全。

2.开挖工作:通过爆破以及钻孔爆破等方式,将固体岩石、软弱土壤等材料挖掘出来。

3.土体固结工作:在开挖隧道的同时,对其周围的土体进行固结处理,以避免地面沉降、切割面坍塌等事故发生。

4.内衬支护工作:在开挖完成后,对隧道的内壁进行支护措施,如使用砖块、混凝土等材料进行衬砌,以保证隧道的强度和耐久性。

新奥法施工的优点相比于传统的隧道施工方法,新奥法施工具有以下几个优点:•灵活性好:由于该方法使用爆破和固结技术,因此能够适应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施工需要,如强夯砖土等。

•断面优美:新奥法施工不需要使用模板等设备来进行施工,因此可以创造更加自然且优美的隧道断面。

•施工速度快:相比传统的隧道施工方法,新奥法施工具有更快的施工速度,能够大幅缩短工期。

•成本低:由于新奥法施工具有快速施工、少使用模板等设备等特点,因此其施工成本也相对较低。

总结新奥法施工作为一种全新的隧道工程施工方法,具备灵活性好、断面优美、施工速度快和成本低等优点,是未来隧道施工发展的趋势。

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仍需注意安全、环保等问题,以保证隧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新奥法施工的应用在大型隧道工程中,新奥法施工已成为常用的施工方法,其中一些典型的应用包括:•首都机场城际轨道交通:新奥法施工被用于首都机场城际轨道交通的建设中,这个工程中有100公里的里程,总共有30座车站和2个维修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隧道施工技术—— 新奥法(NATM)应用与发展
主要内容
一. 新奥法简介
二. 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 三. 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
四. 新奥法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一. 新奥法简介
一.新奥法简介
1. 新奥法的基本概念 全 称: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法
英文名称: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NATM) 创 始 人:奥地利学者L.V.Rabcewicz
二次衬砌 根据需要作防水层


一.新奥法简介
5. 新奥法的应用范围 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城市地铁、地下贮库、地下厂 房、水电站输水隧洞、矿山巷道等。


度:可宽达30m以上;
深:几米的浅埋结构~几千米的深埋结构;
地面状况:山岭隧道/隧洞~城市地下结构;
地质条件:硬岩、软岩、膨胀地层、湿陷性土层、软 弱砂土地层、偏压地带、高地应力区等;
二.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
2. 锚喷支护的优点
节省、加快施工进度; 符合岩体力学原理的积极支护方法 ; 柔性好,它能与围岩变形一致,从而与之构成一个共同工 作的承载体系 ; 锚喷支护技术不再把围岩仅仅视作荷载(松散压力),同 时还把它视为承载结构的组成部分。锚喷支护结构承受荷 载的性质为围岩的形变压力。
三.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
3. 地表下沉量测
量测目的: (1) 地表下沉的范围以及下沉量的大小; (2) 地表下沉量随工作面推进的变化规律; (3) 地表下沉稳定的时间; o 地表沉降量测的重要性
埋深 3D<h 重要性 小 量测与否 不必要
o 测点纵向间距
埋深 测点间距/m
2D<h<3D
D<h<2D H<D
2. 改善围岩和支护的力学状态 改变围岩和支护的受力状态从二向到三向,提高了围 岩的强度。
二.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
5. 锚喷支护的作用原理
锚杆的力学作用
吊 悬 作 用 组 合 作 用 挤 压 加 固 作 用 减 跨 作 用
二.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
支护 支护特 性曲线 时间 晚 早 刚度


围岩特 性曲线
一.新奥法简介
3. 新奥法的基本要点
二次衬砌是在围岩与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的条件下修筑, 围岩与支护结构形成一个整体,提高支护结构的安全度; 尽量使断面周边轮廓圆顺,避免棱角突变处的应力集中; 通过施工中对围岩和支护的动态观察、量测,合理安排施工 程序,进行设计变更和日常的施工管理;
应用岩体动态性质的完整力学概念,科学性很强;不 能单纯看成一种施工方法或支护方法;不能将仅用锚喷或 应用新奥法部分原理就认为是新奥法施工。锚喷支护不完 全等价于新奥法。
三.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
2. 收敛位移量测
收敛位移量测目的: (1) 为判断空间稳定性提供可靠信息; (2) 根据变位速度判断围岩的稳定程度,为二次衬 砌提供合理的支护时机; (3) 指导现场设计与施工。
监测断面的设置:
应距开挖面2m的范围内尽快安设,并保证爆破后24h内或下一次爆破 前测读初次读数。
一.新奥法简介
3. 新奥法的基本要点
开挖作业多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并尽量采用大断面或 较大断面开挖以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开挖后,尽量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充分发挥围岩自身的支 护作用; 根据围岩特征/类别采用不同的支护类型及参数,及时施作密 贴于围岩的柔性喷射混凝土和锚杆初期支护,以控制围岩的 变形和松弛; 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使断面及早闭合,以有效发挥支护体 系的作用,保证开挖稳定;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d<2D: 1~2次/d 2D<h<5D: 1次/2d d>5D: 1次/周
三.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
4. 锚杆拉拔力量测(略) 5. 锚杆轴力量测(略)
6. 钢拱架荷载量测(略)
7. 围岩内变形量测(略) 8. 喷射混凝土应力量测(略) 9. 二次衬砌应力量测(略)
三.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
1~15天 16~30天 31~90天 91~120天 120天以上
位移速度 10mm/天以上 10~5mm/天 5~1mm/天 1mm/天以下 距开挖面距离 0~1B 1~2B 2~5B 5B以上
1~2次/天 1次/2天 1次/1周 1次/ 2周 1次/月
量测频度 1~2次/天 1次/天 1次/2天 1次/周
二.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
3. 锚喷支护的适用条件 配合光面爆破等控制爆破技术,使开挖断面轮廓平整、 准确,便于锚喷成型,并减少回弹量; 减轻爆破对围岩的松动破坏,维持围岩强度和自承能 力。
二.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
4. 锚喷支护与新奥法的关系 不能将新奥法等同于锚喷支护; 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原则区别;
二.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
二.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
1. 锚喷支护的概念
锚喷支护(Shotcrete and Bolting)是喷射混凝土支 护与锚杆支护的简称。
采用喷射混凝土、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锚杆喷射混凝 土或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在毛洞开挖后及时地对地层 进行加固的结构。
一种“设计、施工、监测相结合”的科学作业方法。
三.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
三.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
一) 量测在新奥法设计施工中的意义和作用 新奥法特点:借助现场量测对围岩进行动态监测,并据以 指导开挖作业和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
量测的目的:
(1) 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利用量测结果修 改设计,指导施工;
Hale Waihona Puke (2) 预见事故和险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3) 积累资料,为以后的新奥法设计提供类比资料;
选测项目
三.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
1. 洞内目测观察
目测观察目的: (1) 预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条件 (2) 为判断围岩、结构的稳定性提供地质依据; (3) 根据喷层表面形态及锚杆的工作状态,分析支 护结构的可靠程度。
目测观察内容: (1) 对开挖后没有支护的围岩进行目测; (2) 开挖后已支护段的目测; (3) 观测时间 目测中围岩破坏状态分析: (1) 危险性不大的破坏;(2) 危险性较大的破坏 (3) 塌方征兆的破坏; 利用目测结果修改设计、指导施工
一般
重要
最好量测
必须量测
h>2D
D<h<2D
20~50
10~20
非常重要 必须列为主要量测项目
h<D
5~10
三.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
3. 地表下沉量测
对于浅埋隧洞/道,距离地表较近,一般采用台阶法施工。则纵 向断面布置测点的超前距离为隧道/洞距地表的深度h与上台阶高度 h1之和,整个纵向量测区间的长度为(h+h1)+(2~5)D+h’;对于全 断面开挖,则应从工作面前方2D处开始量测地表下沉。
三.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
2. 收敛位移量测
o 拱顶下沉量
h h1 h2
2 h1 S S a S b S c a
S a b c / 2
2 h2 S S aS bS c a
S a b c / 2
锚喷支护的快速有效的支护施工手段,才有可能使新
奥法的基本原则得以实现。
不把围岩看成自承结构,不充分发挥围岩本身的作用,
即使大量采用锚喷支护,也不能认为是应用了新奥法。
二.新奥法锚喷支护技术
5. 锚喷支护的作用原理
喷射混凝土的力学作用
1. 防护加固围岩,提高围岩强度
密闭开挖暴露面,隔绝水和空气,防止潮解风化而剥 落或膨胀;砼浆液渗入裂隙或节理,起胶结和加固作业。
一.新奥法简介
6. 新奥法的优点
老方法
新奥法 100 7 3
有效使用面积 A
混凝土衬砌面积 B 超挖面积 C B+C
100 36 15
51
10
一.新奥法简介
7. 新奥法的缺点
① 实施不仅要求有良好的施工组织和管理,也要求技术人 员和量测人员都十分熟练,没有这一点就易于发生错误;作业 质量都与每一个人的仔细操作有关。 ② 开挖暴露出的地质会立即改变其状态,因此要求施工地 质人员要亲临现场,以便发现问题; ③ 用于控制的施工量测,往往给施工带来不便; ④ 干喷射带来的灰尘以及由于易受化学药品的损害必须加 强防护,尤其是对眼睛的防护,湿喷虽然可以避免此缺点,但 在同样条件下,不如干喷那样有效的支护岩体。
一.新奥法简介
5. 新奥法的应用范围
目前已成功应用新奥法施工的著名地下结构有:
下坑、西坪、大瑶山、军都山等铁路隧道;
中梁山、缙云山、华蓥山、二郎山、西山坪等公路隧道; 以及大多数地铁隧道的联络通道等
一.新奥法简介
6. 新奥法的优点
(1)经济、快速。 若以面积A为100,设计衬砌量B和超挖量的面积C。可以 看出,由于采用控制爆破、柔性薄衬砌,新奥法的开挖量为 老方法的73%(110/151),衬砌量为老方法的20%。此外, 还可省去全部木模和40%以上的混凝土,降低支护成本30% 以上。 (2)安全、适应性强
围岩条件 硬岩地层(断层破碎带除外) 软岩地层(不产生大的塑性地压) 软岩地层(产生大的塑性地压) 洞口附近 10 10 10 埋深小 于2B 10 10 10 施工进度 前200m 20 20 20 施工进度 200m后 30 30 30
三.新奥法施工量测技术
2. 收敛位移量测
o 侧线布置 o 测试频度
一.新奥法简介
3. 新奥法的基本要点
传统工法:应用厚壁混凝土结构支护松动围岩理论 新 奥 法:连续介质理论(粘弹、塑性理论) 根据开挖后,从围岩发生变形到岩体破坏的时间效应,适时 构筑柔性、薄壁且能与围岩紧贴的喷射混凝土和锚杆的支护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