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止血药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学课件第十八章 止血药(共40张PPT)

不归经之出血。
二、通性作用及分类:
• 性味甘、涩、苦,归肝、心经,主要有制止持续出血,促进血 液凝固之功,还有凉血、清热、化瘀、止痛、温经之效。
根据止血药的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类。
凉血止血药-用于血热妄行之出血证。
化瘀止血药-用于瘀血阻滞证之出血
三、分类
证。
收敛止血药-热用于单纯性出血及外
伤出血。
仙鹤草
闭,伤痛。
收敛止血
截疟,杀虫,治劳伤痢疾,
1、注意止血除瘀,出血证初期,不宜过早使用收敛性较强的止血药,以防留瘀,除大出血外,均须配祛瘀之品。
肿毒(附小蓟:功同大蓟功偏利尿降压)
凉血止血苎麻根—清热安胎,解毒利尿善
温经
下焦虚寒证及胎动不安等。
大蓟
白茅根
衄,又治疥癣及大便秘结。
(附:景天三七、菊叶三七、羽叶三七)
肿毒(附小蓟:功同大蓟功偏利尿降压) 地榆—解毒敛疮,善治下血,又治烧伤,湿疹、
疮痈。
槐花—清肝泻火,善治便血痔血,血痢,又治肝
火上炎之目赤,(附:槐角功同槐花,但清
热力强,止血力弱)
侧柏叶—生发乌发,善治子宫出血,又治须发早
白,肺热咳嗽及脱发。
主血热妄行之出血证。
•
白茅根—清热利尿,善治尿血,吐
包煎。
1、用于体内外各种出血证 。
1、收敛止血—性质苦涩的药物止制出血。
4、温经止血—温通经络以止血。
蒲黄
紫珠
紫珠叶
棕榈树
棕榈炭
• 藕节-主吐血、衄血,又能清热。
• 檵木-清热解毒,止泻、安胎。
• 第3节 温经止血药
• 在止血药中,其药性温热,以温经摄血为主要作用,用于 虚寒性出血证的药物,称温经止血药。
二、通性作用及分类:
• 性味甘、涩、苦,归肝、心经,主要有制止持续出血,促进血 液凝固之功,还有凉血、清热、化瘀、止痛、温经之效。
根据止血药的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类。
凉血止血药-用于血热妄行之出血证。
化瘀止血药-用于瘀血阻滞证之出血
三、分类
证。
收敛止血药-热用于单纯性出血及外
伤出血。
仙鹤草
闭,伤痛。
收敛止血
截疟,杀虫,治劳伤痢疾,
1、注意止血除瘀,出血证初期,不宜过早使用收敛性较强的止血药,以防留瘀,除大出血外,均须配祛瘀之品。
肿毒(附小蓟:功同大蓟功偏利尿降压)
凉血止血苎麻根—清热安胎,解毒利尿善
温经
下焦虚寒证及胎动不安等。
大蓟
白茅根
衄,又治疥癣及大便秘结。
(附:景天三七、菊叶三七、羽叶三七)
肿毒(附小蓟:功同大蓟功偏利尿降压) 地榆—解毒敛疮,善治下血,又治烧伤,湿疹、
疮痈。
槐花—清肝泻火,善治便血痔血,血痢,又治肝
火上炎之目赤,(附:槐角功同槐花,但清
热力强,止血力弱)
侧柏叶—生发乌发,善治子宫出血,又治须发早
白,肺热咳嗽及脱发。
主血热妄行之出血证。
•
白茅根—清热利尿,善治尿血,吐
包煎。
1、用于体内外各种出血证 。
1、收敛止血—性质苦涩的药物止制出血。
4、温经止血—温通经络以止血。
蒲黄
紫珠
紫珠叶
棕榈树
棕榈炭
• 藕节-主吐血、衄血,又能清热。
• 檵木-清热解毒,止泻、安胎。
• 第3节 温经止血药
• 在止血药中,其药性温热,以温经摄血为主要作用,用于 虚寒性出血证的药物,称温经止血药。
第十八章---止血药PPT课件

白及
收敛止血 消肿生肌
【临床应用】
2. 用于疮疡肿痛,溃疡久不收口,手足 皲裂。 白及又有消肿生肌之功,用治疮疡,不论 已溃未溃均可应用。
如疮疡初起未溃,~银花、贝母、天花粉、乳香 等; 如疮疡已溃、久不收口以及手足皲裂,有可奏生 肌敛疮之功,往往研粉外用。
白及
【使用注意】
不宜与乌头配伍(十八反)。
仙鹤草
收敛止血 止痢 截疟 补虚
【临床应用】
2. 用于腹泻,痢疾。
3. 用于疟疾寒热 。 4. 用于脱力劳伤。
本品又有补虚强壮作用,可用治脱力劳伤之症, 民间称之为“脱力草”,常与大枣同煎服。
仙鹤草
【用量用法】
3~10g,大剂量可用至30~60g,煎服。
退出
第四节 温经止血药
☆艾叶 △炮姜 ▽灶心土
【概述】
1. 定义
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各种出 血病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止血 药。
2.分类、特点及适应证
1)凉血止血药
味多苦、甘,性寒凉,入心肝经。
血热妄行所致之出血病证。
2)化瘀止血药
味多苦,性温或寒,入肝经。 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出血病证。
3)收敛止血药
味多涩,性多平,入肝、脾经。 内无实邪之各种出血证。
凉血止血 解毒疗疮
【临床应用】
1. 用于血热出血证。
尤善治下焦之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等。 1)便血,~生地、白芍、黄芩、槐花 (约营煎) 2)痔疮出血,~槐角、防风、黄芩、枳壳 (槐角丸) 3)血热崩漏下血:~生地、黄芩、丹皮 (治崩极验方) 4)血痢,~甘草 (地榆汤 )
地榆
艾叶
《名医别录》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外用适量。温经止血宜 炒炭用,余生用。
《中药学》止血药 ppt课件

茜 草
• [基源]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的干燥根及根 茎。
• [药性]苦,寒。归肝经。
• [功效]凉血化瘀止血,通经。 • [应用]出血证。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大剂量可用3Og。亦人丸、散。 止血炒炭用,活血通经生用或酒炒用。
慎用。
三 七
[基源]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干燥根。
• [药性]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 [功效]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 [应用]出血证。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 [用法用量]多研未吞服,1-1.5g; 煎服,3-1Og, 亦入丸、 散。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 •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 [药性]苦、甘、涩,寒。归肺、胃、肝经。 • [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 [应用]出血证。痈肿疮痛,手足皴裂,水火烫伤。
• [用法用量]煎服,3-1Og。大剂量可用至3Og。 亦可入丸、 散剂,每次用 L5g; 研未吞服,每次 1.5-3go 外用适量。 • [使用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第一节
凉血止血药
• 本类药物性属寒凉,味多甘苦,入血分,能清泄血分之热而
止血,适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病证。
• 本类药物在治疗血热出血病证时,常需配清热药同用。 • 治血热夹瘀之出血,宜配化瘀止血药,或配伍少量的化瘀行 气之品。 • 急性出血,可配伍收敛止血药以加强止血之效。 • 本类药物均为寒凉之品,原则上不宜用于虚寒性出血。又 因其寒凉易于凉遏留瘀,不宜过量久服。
。多生用, 止血炒炭用。
化瘀止血药
• 本类药物既能止血,又能化瘀,具有止血而不留瘀
的特点,适用于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出血病证。
最新中药药理学-第十四章-止血药PPT课件PPT课件

中药药理学-第十四章止血药PPT课件
第十四章 止血药
❖了解止血药的含义、分类;掌握止血药的 主要药理作用。
❖掌握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药理、 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熟悉蒲黄和白及的主要药理作用。
2
第一节 概述
❖凡能促进血液凝固而使出血停止的药物, 称为止血药。
❖止血药具有凉血、收敛、化瘀、温经、清 热、促进血液凝固等功效。主要用于因寒 热失调,情志内伤,气血功能紊乱或外伤 引起的血不循常道溢于脉外引起的各种出 血证,如咯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 崩漏、紫癜及创伤出血。
❖对大鼠冠脉结扎后再灌注引起的心肌缺血 ,PNS能剂量依赖性地缩小梗死范围,抑制 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CPK)的进一步升 高。
26
PNS抗心肌缺血作用机理
❖扩张冠脉,促进实验性心肌梗死区侧支循 环的形成,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血 氧供应。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 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
3
4.抗纤维蛋白溶解
• 白及、紫珠、小蓟、艾叶抗纤维蛋白溶 解。
9
第二节 常用药物
10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人 参三七 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的干燥根。
性甘、微苦,温。归 肝、胃经。
三七
11
三七化学成分
❖三七皂苷(8%~12%) 人参皂苷Rb1、Rb2、Rc、 Rd、 Re、 Rf、 Rg1、Rg2、Rh等9种,以Rb1和Rg1为主,苷 元为人参二醇和人参三醇。 ❖黄酮苷:三七黄酮A(槲皮素)、三七黄酮B ❖止血成分:三七氨酸(dencichine,β-N-草 酚基-L-α1-β-二氨基丙酸)
❖从PNS中去掉Rg1、Rb1,对血流动力学的 影响与上述相似。
第十四章 止血药
❖了解止血药的含义、分类;掌握止血药的 主要药理作用。
❖掌握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药理、 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熟悉蒲黄和白及的主要药理作用。
2
第一节 概述
❖凡能促进血液凝固而使出血停止的药物, 称为止血药。
❖止血药具有凉血、收敛、化瘀、温经、清 热、促进血液凝固等功效。主要用于因寒 热失调,情志内伤,气血功能紊乱或外伤 引起的血不循常道溢于脉外引起的各种出 血证,如咯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 崩漏、紫癜及创伤出血。
❖对大鼠冠脉结扎后再灌注引起的心肌缺血 ,PNS能剂量依赖性地缩小梗死范围,抑制 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CPK)的进一步升 高。
26
PNS抗心肌缺血作用机理
❖扩张冠脉,促进实验性心肌梗死区侧支循 环的形成,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血 氧供应。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 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
3
4.抗纤维蛋白溶解
• 白及、紫珠、小蓟、艾叶抗纤维蛋白溶 解。
9
第二节 常用药物
10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人 参三七 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的干燥根。
性甘、微苦,温。归 肝、胃经。
三七
11
三七化学成分
❖三七皂苷(8%~12%) 人参皂苷Rb1、Rb2、Rc、 Rd、 Re、 Rf、 Rg1、Rg2、Rh等9种,以Rb1和Rg1为主,苷 元为人参二醇和人参三醇。 ❖黄酮苷:三七黄酮A(槲皮素)、三七黄酮B ❖止血成分:三七氨酸(dencichine,β-N-草 酚基-L-α1-β-二氨基丙酸)
❖从PNS中去掉Rg1、Rb1,对血流动力学的 影响与上述相似。
中药药理学--止血药-完整ppt课件

三七、小蓟、紫珠收缩局部小血管
白茅根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精选编辑ppt
3
2. 促凝血因子生成
• 大蓟促进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 • 小蓟含有凝血酶样活性物质 • 三七增加凝血酶含量 • 白茅根促进凝血酶原生成 • 艾叶、茜草等促进凝血过程
精选编辑ppt
4
3. 作用于血小板
• 三七增加血小板数,提高血小板的粘附性,促进 血小板释放、聚集
精选编辑ppt
17
②抗脑缺血
三七总皂甙保护实验性脑缺血:减轻脑水肿、 降低缺血脑组织的钙含量。
作用机理: 与阻钙内流有关。
精选编辑ppt
18
③扩张血管和降压
精选编辑ppt
19
有效成分: PNS(PNS>单体; Rb1>Rg1)
机理: 阻Ca2+ 内流
精选编辑ppt
20
④抗心律失常 作用表现
精选编辑ppt
精选编辑ppt
23
其他作用
1. 调节血糖代谢 三七皂甙C1 对高血糖模型有降血糖作用 PNS协同胰高血糖素的升血糖作用。
精选编辑ppt
24
2.抗肿瘤
三七皂甙可增加激活的免疫细胞的杀伤 能力,从而使细胞抗瘤活性增强
精选编辑ppt
25
3.保肝
总皂甙可使CCl4 肝损伤小鼠SGPT活性降低。
4.抗菌 PNS可抑制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等
止血药
一、功效与主治
功效: 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主治: 咯血、衄血、紫癜等各种出血证。
精选编辑ppt
1
出血证的病机
热迫血行:包括阴虚火旺和热入营血 气虚:气不摄血 、血瘀 、经脉虚寒
精选编辑ppt
2
白茅根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精选编辑ppt
3
2. 促凝血因子生成
• 大蓟促进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 • 小蓟含有凝血酶样活性物质 • 三七增加凝血酶含量 • 白茅根促进凝血酶原生成 • 艾叶、茜草等促进凝血过程
精选编辑ppt
4
3. 作用于血小板
• 三七增加血小板数,提高血小板的粘附性,促进 血小板释放、聚集
精选编辑ppt
17
②抗脑缺血
三七总皂甙保护实验性脑缺血:减轻脑水肿、 降低缺血脑组织的钙含量。
作用机理: 与阻钙内流有关。
精选编辑ppt
18
③扩张血管和降压
精选编辑ppt
19
有效成分: PNS(PNS>单体; Rb1>Rg1)
机理: 阻Ca2+ 内流
精选编辑ppt
20
④抗心律失常 作用表现
精选编辑ppt
精选编辑ppt
23
其他作用
1. 调节血糖代谢 三七皂甙C1 对高血糖模型有降血糖作用 PNS协同胰高血糖素的升血糖作用。
精选编辑ppt
24
2.抗肿瘤
三七皂甙可增加激活的免疫细胞的杀伤 能力,从而使细胞抗瘤活性增强
精选编辑ppt
25
3.保肝
总皂甙可使CCl4 肝损伤小鼠SGPT活性降低。
4.抗菌 PNS可抑制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等
止血药
一、功效与主治
功效: 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主治: 咯血、衄血、紫癜等各种出血证。
精选编辑ppt
1
出血证的病机
热迫血行:包括阴虚火旺和热入营血 气虚:气不摄血 、血瘀 、经脉虚寒
精选编辑ppt
2
中药学PPT课件:止血药

小蓟性凉清热,具有凉血解毒之功,能消散痈肿,治疗热毒 疮痈,疔疮恶肿。既可内服也可外敷。
【临床应用】
凉血止血——血热出血证。如十灰散
小 蓟
利尿通淋——尿血、血淋。 配栀子、淡竹叶等,如小蓟饮子
散瘀解毒消痈——痈肿疮毒。 配乳香、没药等,如神效方
【用量用法】煎服,5~12克,鲜品加倍。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化瘀止血药:出血兼有瘀阻,血色紫暗,或有瘀块,伴有局部 疼痛,痛处不移。
收敛止血药:出血不止,虚损不足,神疲乏力,舌淡脉细,或 外伤出血。
温经止血药:虚寒性出血,血色多淡,面色萎黄,舌淡,乏力, 畏寒肢冷,脉细或迟。
出血症: 咳血:血由肺而来,必经气道咳嗽而出,痰血相兼,或带血
丝,或血色鲜红,间夹泡沫,出血原因以热伤血络,血溢于肺, 咳则出血为主。
侧柏叶
【药用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枝梢及叶。
侧柏
侧柏叶
【药性】苦、涩,寒。归肺、肝、脾经。
【功效】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
【性能特点】 侧柏叶药性寒凉,入血分,善清血热,味兼苦涩,兼有收敛
止血,为治各种出血证之要药。然以凉血泄热见长,故主要用 于血热迫血妄行的吐血、衄血、尿血、崩漏出血等。也可用于 虚寒性出血,常配伍温里祛寒药。
第二节 化瘀止血药
化瘀止血药性味不一,或甘温、或苦寒、或辛平,甘缓性平, 苦以泄降,辛以行散,主归心肝二经,于活血化瘀、通利血脉中有 止血之功,止血不留瘀是本类药物的特点。
本类药物主要用于瘀血阻滞脉络,气血运行障碍,致使血不 循经而外溢所形成的多种瘀血出血证,症见反复出血不止,色泽紫 暗,挾有血块,面色黧黑,舌质紫暗,或见瘀斑瘀点,脉细涩等。 除用于出血证外,大多还可用于跌打损伤、经闭及瘀滞心腹疼痛等。
【临床应用】
凉血止血——血热出血证。如十灰散
小 蓟
利尿通淋——尿血、血淋。 配栀子、淡竹叶等,如小蓟饮子
散瘀解毒消痈——痈肿疮毒。 配乳香、没药等,如神效方
【用量用法】煎服,5~12克,鲜品加倍。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化瘀止血药:出血兼有瘀阻,血色紫暗,或有瘀块,伴有局部 疼痛,痛处不移。
收敛止血药:出血不止,虚损不足,神疲乏力,舌淡脉细,或 外伤出血。
温经止血药:虚寒性出血,血色多淡,面色萎黄,舌淡,乏力, 畏寒肢冷,脉细或迟。
出血症: 咳血:血由肺而来,必经气道咳嗽而出,痰血相兼,或带血
丝,或血色鲜红,间夹泡沫,出血原因以热伤血络,血溢于肺, 咳则出血为主。
侧柏叶
【药用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枝梢及叶。
侧柏
侧柏叶
【药性】苦、涩,寒。归肺、肝、脾经。
【功效】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
【性能特点】 侧柏叶药性寒凉,入血分,善清血热,味兼苦涩,兼有收敛
止血,为治各种出血证之要药。然以凉血泄热见长,故主要用 于血热迫血妄行的吐血、衄血、尿血、崩漏出血等。也可用于 虚寒性出血,常配伍温里祛寒药。
第二节 化瘀止血药
化瘀止血药性味不一,或甘温、或苦寒、或辛平,甘缓性平, 苦以泄降,辛以行散,主归心肝二经,于活血化瘀、通利血脉中有 止血之功,止血不留瘀是本类药物的特点。
本类药物主要用于瘀血阻滞脉络,气血运行障碍,致使血不 循经而外溢所形成的多种瘀血出血证,症见反复出血不止,色泽紫 暗,挾有血块,面色黧黑,舌质紫暗,或见瘀斑瘀点,脉细涩等。 除用于出血证外,大多还可用于跌打损伤、经闭及瘀滞心腹疼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蒲黄、小蓟、紫珠、仙鹤草增加血小板数
4. 抗纤维蛋白溶解
白及、紫珠、小蓟、艾叶抗纤维蛋白溶解
常用药物
三七、蒲黄、白芨
三七
三七
药材三七
化学成分
• 三七皂苷(8%-12%) 人参皂苷Rb1、Rb2、 Rc、 Rd、 Re、 Rf、 Rg1、Rg2、Rh等9种, 以Rb1和Rg1为主,苷元为人参二醇和人参三醇。 • 黄酮苷:三七黄酮A(槲皮素)、三七黄酮B
蒲黄
功效主治
功效 止血、化瘀通淋。
甾醇类、脂肪油、黄酮类、 生物碱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各种出血性疾病 高脂血症和冠心病
②抗脑缺血
三七总皂甙保护实验性脑缺血:减轻脑水肿、 降低缺血脑组织的钙含量。
作用机理: 与阻钙内流有关。
③扩张血管和降压
有效成分:
PNS(PNS>单体; Rb1>Rg1)
机理:
阻Ca2+ 内流
④抗心律失常 作用表现
机理:延长APD(动作电位过程) 和ERP(有效不应期) 消除折返冲动
抗炎、镇痛
止 血 药
一、功效与主治
功效: 主治: 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咯血、衄血、紫癜等各种出血证。
出血证的病机
热迫血行:包括阴虚火旺和热入营血
气虚:气不摄血 、血瘀 、经脉虚寒
止血的作用环节
1. 作用于局部血管
槐花收缩局部小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性
三七、小蓟、紫珠收缩局部小血管
• 止血成分:三七氨酸(dencichine,β-N-草酚基L-αl-β-二氨基丙酸)
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主治咯血,吐血, 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 跌仆肿痛。
(1)止血
• 对不同动物,不同给药途径,不同制剂,均显示 明显止血作用。 • 麻醉犬灌胃三七粉后,颈动脉血体外凝血时间缩 短。如事先结扎门静脉,则止血作用消失,推测 三七口服后,必需经肝脏代谢才能产生止血作用。 • 三七注射液给家兔静脉注射,可缩短凝血时间, 同时增加血小板数,提高血小板的粘附性。 • 三七注射液腹腔注射,或三七溶液灌胃,均能使 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缩短。 • 三七止血活性成分为三七氨酸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①抗心肌缺血
病理模型: 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 实验性犬急性2. 阻断Ca2+内流,减少“钙超负荷”诱发 的心肌损害
已知Ca2+是心肌和血管平滑肌兴奋——收缩 偶联中的关键物质,细胞内Ca2+一是来源于细胞 外Ca2+的内流,通过电压依赖性钙通道(RBC) 及受体控制性钙通道(RDC),二是胞内肌浆网 中钙库的释放。血管平滑肌收缩主要依靠外源钙 的流入。PNS特异阻断RDC具有钙拮抗作用。 Rb1的作用在于阻止外源Ca2+流入,而Rg1 则抑制肌内Ca2+的释放,故Rb1的扩血管作用较 Rg1为强,而PNS则表现二者的协同作用。
2.抗肿瘤 三七皂甙可增加激活的免疫细胞的杀伤 能力,从而使细胞抗瘤活性增强
3.保肝 总皂甙可使CCl4 肝损伤小鼠SGPT活性降低。
4.抗菌 PNS可抑制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等
5.人参样作用 促进蛋白质代谢,调节免疫功 能。
临床应用
• 各种出血性疾病; • 软组织损伤及颅脑外伤; • 冠心病、心绞痛、高胆固醇血症
白茅根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2. 促凝血因子生成
• 大蓟促进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
• 小蓟含有凝血酶样活性物质 • 三七增加凝血酶含量 • 白茅根促进凝血酶原生成 • 艾叶、茜草等促进凝血过程
3. 作用于血小板
• 三七增加血小板数,提高血小板的粘附性,促进
血小板释放、聚集
• 白 芨增强血小板因子的活性
• 地榆增加血小板功能
1.抗炎作用: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成分:三七皂甙(以人参二醇皂甙为主)。 机理 与垂体-肾上腺系统无明显关系(不完全依 奈于垂体-肾上腺系统)。
2.镇痛作用 抑制多种疼痛模型,痛阀↑。 成分:人参二醇皂甙。
其他作用
1. 调节血糖代谢
三七皂甙C1 对高血糖模型有降血糖作用 PNS协同胰高血糖素的升血糖作用。
止血机制
1、三七止血作用主要通过增加血小板数量、增强
血小板功能实现。 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三七 注射液能使体外实验豚鼠的血小板伸展伪足,变
形,聚集,并使血小板膜破坏和部分溶解,产生
血小板脱颗粒等分泌反应,从而诱导血小板释放
ADP、血小板凝血因子Ⅲ和Ca++等止血活性物质。
2、与收缩局部血管、增加血液中凝血酶含量 有关。 3、三七氨酸加热易被破坏,故止血宜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