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高三地理-2019年全国 Ⅰ卷第36题解析
(完整版)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地理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文科综合地理本试卷共16页,47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
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A. 燃料来源分散B. 空间布局分散C。
原料来源分散 D. 产品市场分散2。
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①弥补劳动力不足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3。
“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A. 城乡统筹创新 B。
生活方式创新C。
农业发展创新 D。
科学技术创新【答案】1。
B 2。
D 3. A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工业化有关知识,难度一般.【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长三角地区村办企业涌现说明当时村办企业较多,但都是基于“一村一地”的形式,虽然村村都能够实现发展。
2019年全国卷1地理部分解析

2019年全国卷1地理部分解析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
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
据此完成1~3题。
1.“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B)A.燃料来源分散B.空间布局分散C.原料来源分散D.产品市场分散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
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
据此完成1~3题。
2.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D)①弥补劳动力不足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
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
据此完成1~3题。
3.“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 (A ) A .城乡统筹创新 B .生活方式创新 C .农业发展创新 D .科学技术创新图1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
据此完成4~5题。
图1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
据此完成4~5题。
5.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B) A .人均消费剧增 B .老龄化进程趋缓生产而非生活工业而非农业创业而非 科技C.人均收入剧降D.劳动力供给过剩图2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
2019年全国I卷高考地理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6页,47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
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
据此完成1~3题。
1.“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A.燃料来源分散B.空间布局分散 C.原料来源分散 D.产品市场分散2.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①弥补劳动力不足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A.①③B.②③ C.①④ D.②④3.“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A.城乡统筹创新B.生活方式创新 C.农业发展创新 D.科学技术创新图1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
据此完成4~5题。
图14.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5.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A.人均消费剧增B.老龄化进程趋缓C.人均收入剧降D.劳动力供给过剩图2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
2019年高考试题-地理(全国新i卷)解析版

2019年高考试题-地理(全国新i卷)解析版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鲁爱华066006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完成1~3题。
1.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
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地形较平B.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D.土壤较肥沃2.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海洋运输3.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A.运费低B.热量足C.技术高D.品种全答案:CCA解读:试题以鲜切花生产与销售为背景,考查影响农业布局的因素,分析时主要侧重位置的影响,以此为突破口可以比较优势。
第1题,美国与哥伦比亚具有明显的位置差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鲜切玫瑰花,与哥伦比亚相比,纬度位置高,热量不足。
第2题,哥伦比亚与美国距离遥远,鲜花本身受温度、撞击、挤压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易腐烂、调谢、变质,鲜切花的价值还受特定时间〔情人节〕的影响,过了时间,价格就会大不相同。
因此选择航空运输方便、快捷。
第3题,以美国为鲜切花市场,墨西哥与哥伦比亚相比,在位置上离美国更近,考虑到航空运输的成本较高,因此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运费相对较低。
下图为45º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
2019年全国高考1卷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9年全国高考一卷(地理部分)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
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
据此完成1~3题。
1.“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A.燃料来源分散B.空间布局分散C.原料来源分散D.产品市场分散2.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1○2弥补劳动力不足缓解建设用地紧张○3○4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壮大集体经济实力○1○3○2○3A. B.○1○4○2○4C. D.3.“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A城乡统筹创新 B生活方式创新 C农业发展创新 D科学技术创新。
图1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4~5题目。
4.与欧盟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5.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A.人均消费剧增B.老龄化进程趋缓C.人均收入剧减D.劳动力供给过剩图2示意我国东北地区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6~9题。
6.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A.等高线分布B.河谷分布C.山脊线分布D.山麓分布7.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A.原木B.农产品C.工业品D.石材8.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A.设施陈旧B.运速太慢C.线路过密D.运输需求太小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和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注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
图3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10.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1○2○3○4河水流量支流汇入沿岸地貌两岸岩性○1○2○2○3○3○4○1○4A. B. C. D.11.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36.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古朗等地(位置见图5)。
2019年高考全国1卷 文综 地理试卷及参考答案(高清重绘)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高清重绘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
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偿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
据此完成1~3题。
1.“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村办企业A.燃料来源分散B.空间布局分散C.原料来源分散D.产品市场分散2.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①弥补劳动力不足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A.城乡统筹创新B.生活方式创新C.农业发展创新D.科学技术创新图1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
据此完成4~5题。
4.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5.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A.人均消费剧增B.老龄化进程趋缓C.人均收入剧降D.劳动力供给过剩图2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6~8题。
6.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A.等高线分布B.河谷分布C.山脊线分布D.山麓分布7.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A.原木B.农产品C.工业品D.食材8.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气的主要原因是A.设备陈旧B. 运速太慢C.线路过密D.运输需求太小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
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
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
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地理试题36、37题评分细则

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地理试题36、37题评分细则36(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
(8分)标准答案:对本项目的经济价值:(该项目)运输量巨大,保证该项目建设和运营,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4分)评分细则:保证项目建设给2分,保证项目运营给2分。
如果这两个点都没有,单独答运输量大\保证运输\改善运输\运输便利给2分。
如果运输量大和项目运营、项目建设同时出现,只给2分。
标准答案:对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为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地区及北冰洋上的经济活动提供基地;促进鄂毕河沿岸地区对外贸易发展,为鄂毕河出海航运提供中转服务。
(4分)评分细则:提供基地2分;促进对外贸易\出海航运\提供中转服务2分(2)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
(6分)标准答案:该项目工程量巨大,设计成不同模块,可以由不同地区的工厂同时生产,缩短工期;(3分)模块运至现场拼装,减少现场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的时间和难度。
(3分)评分细则是:①对于缩短工期这个采分点,答出缩短\减少+工期;节省\降低\节约\减少+(建设\建筑\建造)时间;省时;加快施工进度\进程\速度\等都给分。
但是明显与材料内容不符的,例如减少运输时间等不给分。
②提高效率这个点,答出提高(生产\建设\施工\工作)效率的均给分,但是拼装\运输效率或是生产率的不给分,关键词错别字不给分。
③减少施工难度这个点,答成降低\减少+(建设\建筑\施工\工程)难度给分,但是诸如运输难度,拼装难度等,不给分。
(3)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6分)标准答案:中国、日本是其主要销售市场;(2分)开通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大大缩短产品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产品销售价格,有利于提高其在天然气市场的竞争力。
(4分)评分细则是:①中国、日本市场(或是东亚或是太平洋西岸),必须有市场两字;②缩短距离;缩短时间;降低成本(或价格)。
2019年高考全国卷1地理试题及解析

1.“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B) A.燃料来源分散 B.空间布局分散 C.原料来源分散 D.产品市场分散
解析 考查阅读理解能力。“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 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 现象。” 长江三角洲地区当时的企业主要为劳动密 集型企业,需要的燃料原料少;“村村冒烟”是指 每个村都有企业,说明当时该县村办企业空间布局 分散。
解析 考查河道特征对河流流水的影响和探究能力。 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可能原因有哪些呢?河流 沿岸直立,河道峡窄(峡谷);岩性坚硬,岩性单 一,不易被侵蚀;其次,流量变化小,无支流汇入 等。可用排斥法。该处无支流汇入;该河流流量季 节变化大。主要原因是河道特征。
11.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 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C)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解析 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由于渭河位于黄河 小北干流的下游,(夏季)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 会导致上游的河流水位上升,对河水产生顶托作用, 引起上游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
男性 女性
4.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C )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 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 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 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解析 考查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2015年非 欧盟籍人口主要集中在25~50岁,所以劳动人口比例 较大。
5.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
3.“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A ) A.城乡统筹创新 B.生活方式创新 C.农业发展创新 D.科学技术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全国Ⅰ卷)(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地(位置见图5)。
1974年澳大利亚汽车生产以47.5万辆的产量居世界第10位。
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汽车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仅以16.1万辆的产量排在世界第32位。
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条汽车生产线在阿德莱德关闭,宣告本土汽车制造成为历史。
图5(1)说明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
(8分)(2)分析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的原因。
(8分)(3)简述澳大利亚汽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4分)(4)指出汽车生产的退出对当地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4分)【蜗牛的碎碎念】首先这道题的质量非常高,给的文字量也达到250多字,我们的经验就是,给的材料越多,我们能提取的信息也是越多的。
它通过文字表述,为我们介绍了澳大利亚汽车产业的兴衰,时间跨度从二战之后一直到2017年,长达70年。
在70年间,随着社会背景,区位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其对本图汽车产业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从这一点上来说,就特别符合现在高考地理考察的方向,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问题。
从知识层次上,它属于工业地理部分,主要涉及工业区位选择及原因,以及工业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在设问的角度上,也遵循“小切口,深挖掘”的原则,特别考察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于相对陌生的材料,我们答题遵循的原则就是读设问,提取关键词,联系工业相关知识,把握答题方向,充分利用文字及地图资料,挖掘相关信息。
(1)说明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8分)首先明确引出这道题目的设问的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地(位置见图5)。
”接着剖析一下设问,明确以下信息:时间段在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研究对象是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局空间在东南沿海地区;设问词是说明…有利条件。
很明确题目考察的是工业区位因素,无外乎市场、交通、劳动力、资源、政策、配套设施等因素。
但是答题一定要结合材料,把信息用尽了。
沿海地区,可得出海上交通便利;澳大利亚东南部,图中城市交通线密集,可得出开发较早,基础设施齐全;图例中的首都和城市,可知该地区城市密集,人口稠密,既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又是主要的消费市场;同时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配套设施齐全,产业基础好,协作条件好,有利于汽车产业集聚。
(2)分析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的原因。
(8分)引出这道题目的设问的材料“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
剖析一下设问词,分析…原因。
这个设问的中心词是需求很少,那就是数量很少,,这是一层意思,但是前面还有一串限定词吗“每一种品牌和车型的需求”,这里面就大有可以挖掘的点,那就是品牌多和车型多,总数本来就不大,再被一堆品牌和车型一分,每种下来不就更小了吗!对应到原文中,“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这就很明确你需要答多样化,为什么多样化呢?材料中说“澳大利亚地广人稀”那么自然环境差异性大,为适应不同的环境,就需要多样化的车型,毕竟在城市里开的车和穿过沙漠时开的车不一样。
再由材料中得知进口政策放宽后,“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进一步三字既点明了原本就多样化,同时现在更加细分,更加多样化,因为有国际品牌的加入竞争就更加激烈。
由此可得出品牌的多样化、车型的多样化都使得原本就不大的汽车市场上,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
市场是一定的,蛋糕盘子就这么大,越切分越小。
分析道这里的时候,你会不会想起2018年的全国卷高考题目,关于库伯佩迪地下城的题目,在对高考区域选取的时候,都是同一个地区。
(3)简述澳大利亚汽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4分)题目的中心词强调的是生产成本高。
我们可以结合影响工业生产成本的的要素出发,进行反推。
但看到材料中特意强调澳大利亚为发达国家的时候,你立刻可以写下一条,劳动力价格高或成本高。
这就是地理素养的敏感。
你对比2017年的高考题,提到西班牙的时候,说是“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
”提到发展程度的时候,必然要想到劳动力成本。
即便是在发达国家内部,劳动力成本也是要对比的,这在高考题中就是一个很明确的点。
我们也特别强调高考试题设问的关联性,上一道题刚给引出,“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的原因”,因此每种汽车产品的规模都很小,那我们总结的规模效益降低成本就行不通,因此成本居高不下。
你还可以进一步深挖掘,第一题中提到整车和零部件厂商的布局问题,大城市土地租金价格较高等都可以导致成本高,这就是你学过的地租成本的问题。
再进一步挖掘,上文提到零部件生产,汽车生产是由美日等企业把控的,汽车生产具有全球分散化的趋势,本土生产也需要全球采购零部件和原材料,澳大利亚距离世界其他地区较远,因此运输费用也会较高,这也可以使本土汽车成本居高不下。
在这种情况之下,可能进口整车的成本更低。
很多同学很容易陷入一个自我设定的怪圈,在蜗牛老师跟同学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这是一个普遍的显现。
很多同学在总想,第一问在分析东南沿海地区优势的时候,我们说当地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是降低运输成本的,在这里又提到运输成本高,这不是前后矛盾吗?因此就自我过滤掉这一条。
在这里纠正一下,成本的高低都是相对而言的,澳大利亚的东南沿海和其他地区相比,运输便利成本低就是优势。
但是这里分析的是澳大利亚本土,那么运输成本高就是相对于非本土而言的。
这种疑惑可能发生在在今年的全国三卷中,在后文的配套练习中,同学们可以体会一下。
(3)说明在波鸿市建设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的优势条件。
(6分)(4)指出波鸿市保健园选址的合理性。
(6分)有老师或者同学在质疑这两个题目的设问有点重复了,其实你品味一下的话,第一个是分析波鸿市和鲁尔区其他地区相比的优势,第二问分析的是波鸿市内部保健园选址相较本地区其他地区的优势合理之处。
这其中包含的就是尺度大小的理念。
这种观念我觉得在高考题目中还会得到加强的。
(4)指出汽车生产的退出对当地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4分)第四道题看起来平淡,分值也不高,但却是相对来说比较确实思维训练的好题,因为它是在推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材料中是没有支撑的,因此题目相对来说比较开放,难度不大。
分值不高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影响”类的问题往往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考虑,其实这道题目如果设问成,哪种两种观点让你选择支持,并且说出理由的哪种会更好一点。
首先是不利影响更容易回答,因为毕竟是澳大利亚本土汽车产业成为历史,这么看起来比较悲伤的事情,一个产业推出,势必就会让它辉煌时期的一系列红利消退,例如:吸引外资、带动相关产业、拉动就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反着回答就可以了,外资撤离,就业机会减少,造成失业率上升,短期内区域经济增长放慢,其它与汽车相关的产业也会受到影响。
但是换个角度去看问题的话,一个传统行业夕阳产业的落败也是大势所趋,未来毕竟是第三产业以及高科技的天下,这种阵痛也是产业结构调整所必须经历的,就好比曾经鲁尔区等一大批老工业基地一样,这样的案例我们见多了。
长期来看,汽车产业的退出反而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当地的产业转型,想着高端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
最后总体评价一下这道题目,这道题目用发展变化的视角开看待澳大利亚汽车工业的兴衰,让学生去认识区位因素在不同时期都是会发展变化的,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变化是这个世界的永恒主题。
因此不要试图总去背诵一下固定不变的模板,分析才主流。
下面的一则报道来自2年前的新闻报道,算是对社会问题的一个关注,你品读一下,你会发现这道高考题的命题重心其实和这个新闻报道是一样的。
这是否会让你去琢磨一下,命题人在改编素材,设计问题的一些考虑呢。
毕竟关注社会现实,关注身边的地理,也是地理素养。
【补充材料】一则2017年的旧闻《澳大利亚本土汽车工业宣告终结明天关闭最后一家汽车厂》澎湃新闻2017-10-19澳大利亚即将关闭最后一家汽车厂。
在这之后,澳大利亚本土将不再生产汽车。
10月19日,据美联社报道,10月20日(本周五),伴随最后一辆霍顿轿车下线,通用汽车公司将关闭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的汽车生产工厂。
自此,澳大利亚汽车制造时代宣告终结。
当本周五最后一辆六缸后驱轿车红色莫顿VF车型驶出厂区时,900名工人将完成最后一次下班打卡。
除了上述的900名工厂工人,澳大利亚本土汽车零部件中也将有数千人面临失业的威胁。
据了解,虽然是通用汽车的子公司,但诞生自澳大利亚的霍顿汽车,作为标志性品牌,是几代人的民族自豪感源泉。
霍顿汽车公司资料图霍顿汽车公司创立于1856年。
1918年,霍顿汽车公司首次为顾客设计制造车身,此后渐渐涉足汽车制造行业。
1931年,通用澳大利亚公司与霍顿汽车公司合并,成立“通用-霍顿公司”。
1948年霍顿汽车公司诞生了澳大利亚第一辆自产汽车。
十年后,澳大利亚车市近半的份额都被霍顿汽车占据。
其实,在通用汽车退出澳大利亚之前,福特汽车早已于一年之前便中止了在澳大利亚的汽车生产业务;另外,丰田汽车也在约两周前在澳大利亚生产了其最后一辆汽车。
早在2008年,三菱汽车就关闭了其阿德莱德工厂。
美联社称,多种因素最终造成了澳大利亚汽车工业的终结。
澳大利亚通过与美国、日本、中国、韩国、泰国和马来西亚等汽车制造国达成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大幅下调了进口关税。
使得进口车辆往往可以低关税,甚至免税进入澳洲市场。
同时,澳大利亚过高的人工成本,和现有本国人口规模(2400万人)较小。
加上地理位置上,远离其他汽车消费市场,使得澳大利亚的汽车工业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成本高企。
加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财政预算变得紧张,面对不断攀升的财政赤字,停止了汽车行业补贴。
此外,2013年澳大利亚的矿业繁荣促使澳元时走强,导致本国产汽车更加缺乏价格竞争力。
澳大利亚政府倒不愿为缺乏支持而背锅。
澳大利亚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称,自2001年以来,政府已经向汽车行业提供了70亿澳元(约合55亿美元)的资金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