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语言风格

合集下载

古典诗歌鉴语言风格

古典诗歌鉴语言风格

第一步:用一两个鉴赏术语准确点明语言 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 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 动等。 第二步: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特色是 如何体现的。 第三步: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有 怎样的效果。
(九)绚烂飘逸
• 即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用华丽的辞藻、多样 的修辞、神奇的想象进行细腻生动的描绘。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 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 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 绿、绚烂多彩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红。”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随着湖面 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无穷” 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在这一片碧色的背 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 那么明丽。
(七)幽默讽刺
• 指诗歌体现的诙谐、风趣、辛辣或讽刺的笔调和趣味。 • 如《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 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 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 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 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 郊,谁之永号?”公然将当政者比喻成人人唾骂的大老鼠, 形象贴切,入木三分,以简短的文字将人们对当政者重敛 盘剥的怨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得淋漓尽致,其诗讽 刺之深、激愤之极在中国这样等级森严的社会中,几乎是 空前绝后的。
(三)婉约细腻
• 在婉约词派的词作中体现的较为明显。往往体现 出“曲、细、柔”的特点,即曲径通幽,情调缠 绵,笔触细腻,具有柔婉之美。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 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 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鉴赏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洞口创新实验学校刘学兵文学作品是作者心中感慨以语言这一外在形式为载体表现出来的精神文化。

欣赏文学作品,就必须要欣赏语言。

鉴赏诗歌也一样。

由于古典诗歌与其它文体有着显著的区别,所以它的语言也有着自己的不同,因此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时,首先要清楚古典诗歌的语言的基本特点。

诗贵含蓄,诗词的语言往往具有暗示性、跳跃性、多义性、隐喻性等特点,因此,要在分析时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对语言风格、遣词造句、语体色彩等方面进行鉴赏。

一、炼字古典诗词很重视炼字,往往“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他们讲究用极少的文字,在极小的篇幅里,来表现尽可能多的内容,所以特别讲究语言的凝炼,讲究一字传神,使之句中有“眼”,于是便有了“诗眼”之说。

所谓“诗眼”,就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表现力最强的关键字、词、句。

诗眼足以使全篇生辉,通体发亮。

因此鉴赏诗歌语言,要善于鉴赏“诗眼”。

(一)从词性上鉴赏诗眼。

一般说来,诗句中的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叠声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活用的词可能是作者着意锤炼的“诗眼”。

具体分述如下:1.巧用动词,可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诗歌是由一定的意象按照一定的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

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是被陈述的对象,本身并无表述性,而能给主语生成形态的,主要是充当谓语的动词。

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

如孔尚任的《哀江南》:“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

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这“剩”如果改为“留”“见”就不好了,因为“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一般表被动,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字还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

而“留”字没有这么多含义。

“见”字只能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化之感。

2.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古代诗人的作品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

古代诗人的作品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

部分古代诗人的作品所表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风格李白 (701--762),字太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以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李白的诗拥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亮的艺术特点。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换了全部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满的一致。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怀色彩十分浓郁,感情的表达拥有一种翻江倒海、一落千丈的气概。

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想象,让人感觉的倒是高度的真切。

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鹤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可以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停的愁绪所感染。

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进而造成奇特怪采、瑰丽动人的境界,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放豪放、俊逸若仙的韵致的原由所在。

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亮、开朗、隽永。

杜甫( 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应了唐朝由兴隆走向衰灭期间的社会相貌,拥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亮的时代色彩和激烈的政治偏向。

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感情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敬精神,所以被后代公以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杜甫诗风多变,但整体来看,能够归纳为沉郁顿挫。

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邃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波折,语气、音节的跌荡摇摆。

杜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诗人常将自己的主观感觉隐蔽在客观的描绘中,让事物自己去感动读者。

比如《丽人行》中,诗人并无直接去训斥杨氏兄妹的荒淫,但是从对他们衣饰、饮食等方面的详细描述中,作者的爱憎态度已显现无遗。

杜诗语言平和朴实、平时、写实,但却极见功力。

他还常用人物独白和俗语来突出人物性格的个性化。

杜诗在刻画人物时,特别善于抓住细节的描绘,如《北征》中对于老婆子女的一段文字就是特别突出的例子。

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
什么是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 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 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的美学 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 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 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狱中题壁》
豪放旷达—— 是沙场刑场视死如归的勇士仁人。
语言特色类题型答题模式
①点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 特色)
②结合诗句分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 分析这种特色)列例证
③分析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塑造 了怎样的形象、凸显了怎样的主旨)
谈谈下面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练 横江词(其一) 李白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
猛风吹倒天门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本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①这首诗多用口语,自然流畅,朴实无华。 ②前两句“人道”“侬道”,纯用口语,生活 气息浓烈。 后两句用语夸张,想象奇特,焕发 着积极浪漫主义的色彩,语言明朗率真。③诗 人以浪漫主义的彩笔,发挥丰富奇特的想象, 创造了雄浑壮阔的意境,表现出自己的独特见 解。
雄浑奔放—— 是手持铜鼓高唱“大江东去”的关西大汉
(6)慷慨悲凉:含思悲壮,感慨无限,或怀才不遇,
或感时伤世,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 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诉衷情》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 吟·登建康赏心亭》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 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什么是古代文学中的语言风格和文体特点

什么是古代文学中的语言风格和文体特点

什么是古代文学中的语言风格和文体特点
古代文学中的语言风格和文体特点因时代和文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文学语言风格和文体特点:
1. 语言风格:
(1)简约而深刻:古代文学注重言简意赅,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2)婉约含蓄:古代文学的语言风格往往婉约含蓄,不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而是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暗示。

(3)对仗工整:古代文学中常使用对仗的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工整、优美。

2. 文体特点:
(1)诗歌:古代诗歌以抒情为主,注重节奏、韵律和意境的营造。

诗歌形式多样,包括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

(2)散文:古代散文以叙事、议论为主,注重表达作者的思想和观点。

散文形式自由,不受格律限制,可以随意抒发作者的情感和见解。

(3)小说:古代小说以叙述故事为主,注重情节的曲折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小说多以虚构为主,但也有一些根据历史事件或民间传说改编而成。

总之,古代文学中的语言风格和文体特点丰富多彩,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智慧和艺术追求。

古诗词:古典诗词的常见语言风格!

古诗词:古典诗词的常见语言风格!

古诗词:古典诗词的常见语言风格!古典诗词的常见语言风格一、语言风格1.平淡(平实质朴、朴实无华、冲淡自然、多用口语)即语言不着意修饰,不堆砌典故。

特点: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如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此诗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既绘苔之形,又显苔之神,更写出了诗人的人格精神。

冲淡,即冲和、淡泊,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

王维的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是冲淡派大师。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鸟鸣涧》)其它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温庭筠《商山早行》2.清新(清新自然、明快、清幽淡雅)即人们所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如陶渊明,王唯,孟浩然。

孟浩然:诗歌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

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

如《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全诗运用清新自然的语言,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月光和音响的变化。

3.典雅、含蓄(含蓄隽永、委婉)含蓄即不把意思直接说出,而是委婉地道出真意。

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天各一方夫妻间的挂念问候,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典雅:言辞有典据,高雅而不浅俗,如《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4.形象生动即运用绘形、绘声、绘色的语言对所写对象进行描摹或刻画。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古典诗歌语言风格

古典诗歌语言风格

一、作家的风格流派与语言特点:豪放—-轼、辛弃疾婉约—-柳永、夔、清照隽永—-煜、禹锡(意味深长,引人入胜)朴素自然—-渊明、脁、灵运屈原—-雄浑悲壮王安石—-雄健高峻商隐—-委婉含蓄清照—-婉约缠绵陆游——慷慨悲凉杜甫——沉郁顿挫、激愤悲慨白居易——明快简洁、明白晓畅白——清新飘逸、豪迈洒脱王维——闲适恬淡、清幽空寂辛弃疾——豪放悲慨杜牧——俊爽明快轼——豪迈旷达、雄健奔放二、诗歌语言风格常用界定词语清新平淡绚丽明快含蓄自然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常见的概述语言特色的词语】语言特点:清新、朴素、雅致、平实、华丽、绚丽、幽默、活泼、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等风格类: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婉转、风趣、工丽;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缠绵悱恻、情真意切、气势雄壮、自然流畅、忧郁激愤、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平白清新、语淡情浓等。

【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1)清新。

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如(渊明),王唯,孟浩然。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平淡。

特点: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首推渊明。

如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

(3)绚丽。

特点: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如商隐(朦胧晦涩),贺(奇丽)。

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4)明快。

特点: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

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中的,莫过于白居易。

特点:不绕弯子,毫不遮掩,干脆利落,斩钉截铁,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一语道破,一语破的。

古诗语言风格答题方法指导汇总

古诗语言风格答题方法指导汇总

古典诗歌语言风格鉴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语言风格是语言运用中某种特点或 某些特点的综合所形成的格调、气 氛和色彩。 常见诗歌语言风格有哪些?



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相关术语:清新雅 致、清新自然。 明快:主要指语言明白而流畅。相关术语:明白晓畅。 含蓄:主要指语言表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相关术 语:含蓄蕴藉、委婉含蓄。 朴素:主要指语言朴实无华。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 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 平易近人。相关术语:朴实无华、平实质朴、冲淡自 然、多用口语。 华丽:主要指语言丰富而有文采。相关术语:华美绚 丽、绚丽飘逸、绚丽奇诡。 豪迈:语言奔放、有气势,意境恢弘阔远,表现积极 向上的思想感情。相关术语:豪迈雄奇、雄浑豪放。 此外还有:沉郁顿挫、朦胧隐晦、慷慨悲壮、婉转缠 绵等。
总结:答语言风格题的步骤:
(1)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分析时可以从①字词②情感③意象 ④手法上去分析) (3)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巩固练习
宫词(朱庆馀)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从语言风格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①《宫词》语言风格含蓄。②诗中宫女含情不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作家的风格流派与语言特点:豪放—-轼、辛弃疾婉约—-柳永、夔、清照隽永—-煜、禹锡(意味深长,引人入胜)朴素自然—-渊明、脁、灵运屈原—-雄浑悲壮王安石—-雄健高峻商隐—-委婉含蓄清照—-婉约缠绵陆游——慷慨悲凉杜甫——沉郁顿挫、激愤悲慨白居易——明快简洁、明白晓畅白——清新飘逸、豪迈洒脱王维——闲适恬淡、清幽空寂辛弃疾——豪放悲慨杜牧——俊爽明快轼——豪迈旷达、雄健奔放二、诗歌语言风格常用界定词语清新平淡绚丽明快含蓄自然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常见的概述语言特色的词语】语言特点:清新、朴素、雅致、平实、华丽、绚丽、幽默、活泼、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等风格类: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婉转、风趣、工丽;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缠绵悱恻、情真意切、气势雄壮、自然流畅、忧郁激愤、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平白清新、语淡情浓等。

【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1)清新。

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如(渊明),王唯,孟浩然。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平淡。

特点: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首推渊明。

如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

(3)绚丽。

特点: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如商隐(朦胧晦涩),贺(奇丽)。

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4)明快。

特点: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

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中的,莫过于白居易。

特点:不绕弯子,毫不遮掩,干脆利落,斩钉截铁,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一语道破,一语破的。

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浪人物。

滚滚长江奔涌而来,与历史、人物融为一体,表现了历史涤荡千古风浪的奔放气势,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简洁明快,壮怀激昂的气魄如在眼前。

(5)含蓄(委婉)。

特点: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如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简洁。

特点: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7)沉郁顿挫。

特点: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还有雄健、雄浑、雄壮、强健、浑厚等。

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

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

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

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如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⑥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

如贺《梦天》中的“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的象九个烟点,大海小的象杯中之水。

⑦奔放:直率有气势如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为一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风格】风格是由创作个性决定的作品在思想与艺术上总的特色。

风格就大处而言,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分。

从诗词曲的总体风格来讲有诗庄、词媚、曲谐(俗)之说,词又有豪放和婉约之别。

1.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特征: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

代表的诗人有屈原、白、贺、轼、龚自珍等。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了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反映人民的生活与追求。

代表的诗人有杜甫、辛弃疾、陆游等。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

2.许多诗人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轼、辛弃疾:豪放柳永、清照:婉约煜、禹锡:隽永朓、灵运:自然白:清新飘逸杜甫:沉郁顿挫屈原:雄浑悲壮王安石:雄健高峻渊明:淡远闲静王维:恬淡优美王昌龄:雄壮豪迈贺:雄浑奇特操:豪放磅礴常见作家语言风格:渊明朴素自然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白豪迈飘逸王昌龄雄健高昂杜牧清健俊爽商隐朦胧隐晦王维诗画一体温庭筠绮丽香艳高适悲壮苍凉清照缠绵悱恻陆游悲壮爱国辛弃疾慷慨悲壮轼豪放旷达郊寒岛瘦诗歌名家风格特色隋唐五代王勃劲健婉畅愈古朴奇险子昂古朴雄浑柳宗元明净幽峭高适苍凉高壮白居易流丽坦畅岑参雄奇瑰丽元稹精警浅切王昌龄自然雄浑禹锡清新豪丽王之涣晴朗雄健贺奇诡璀灿孟浩然闲静淡远杜牧俊爽明丽王维幽静谐和商隐幽婉典丽白飘逸豪放温庭筠精巧艳丽杜甫沉郁顿挫煜凄婉柔丽宋金梅尧臣朴素平淡师道雄劲幽邃舜卿轩昂奔放欧阳修清新疏畅王安石遒劲峭拔晏殊闲雅婉丽柳永伤感缠绵轼豪放旷达观清丽典雅黄庭坚瘦硬新奇成大清新妩媚万里浏亮晓畅周邦彦富丽精工陆游雄放流畅清照凄婉清丽夔峭拔雅丽辛弃疾沉郁豪放文天祥沉郁悲壮元明清萨都剌清丽俊爽王冕纯朴自然马致远清隽流畅关汉卿泼辣清新养浩警辟深远睢景臣新奇辛辣于谦朴直浅近顾炎武苍劲沉郁王士祯含蓄袁枚空灵浮坦朱彝尊清新疏淡纳兰性德抑郁婉约龚自珍清奇瑰丽燮刚劲清新黄遵宪浅俗新颖孟浩然:诗歌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容。

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

如《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

孟诗也有壮逸之气者,如《望洞庭湖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城”一联,笔力浑健,俯视一切。

但这类诗在孟诗中不多见。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这是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它几乎“淡到看不见诗”(闻一多《孟浩然》),但恬淡的艺术美与淳朴的生活美深深融在字里行间。

商隐:诗歌的基本风格是情深词婉,能于绚丽中时带沉郁,流美中不失厚重。

无题诗是商隐的独创。

它们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情思宛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

如“昨夜星辰昨夜风”、“相见时难别亦难”二首。

他的抒情诗感情深挚细腻,感伤气息很浓,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

诗抒情,较少直抒胸臆,而特别致力于婉曲见意,其诗往往寄兴深微,余味无穷。

其咏史诗托古讽今,往往讥刺前朝或本朝君王的荒淫误国,或借咏史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具有以小见大、词微意深的艺术效果,名作如《隋宫二首》、《南朝》。

贺:诗歌的总体特征是奇诡瑰丽。

艺术上追求鲜明的创造性、独特性、陌生化的美学效果。

主要表现在用词求生、求冷求硬,立意新奇不俗,章法奇突跳荡,境界惝恍朦胧四个方面。

贺诗歌选词用字,总务求给人以陌生感,主要体现在多用许多冷色调的字和带有硬性基质的词汇,如“凝”、“幽”、“泪”、“冷”、“苦”、“惊”、“血”等频频在诗中出现,表现了他凄惋哀愁的思考,使人体会到诗人情思的冷僻,清冷的意象使得诗歌境界异常清幽。

雁门太守行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黑云”两句勾画出这样的图景:城头弥漫着乌云,似乎淹没了一切,但偶尔大风吹过,云中透出日光,照在城头士兵的铁甲上,金光闪闪,显出了不可侵犯的气概。

“角声”两句先从正面写练兵,只用“角声”这一细节,“角声满天”必伴随着喊“杀”声和战马悲鸣,给人以“杀气上腾作阵云”之感,显得威武雄强;后用山间紫气作烘托,指的是燕脂山所产之草在暮云掩映下呈现的色调,又给人以庄严之感。

“半卷”两句,先以“半卷红旗”写乘夜奔袭之状,地点正是燕、英雄感慨悲歌之地,再加上一个“鼓寒”的声音细节,悲壮的气氛就更浓了。

3.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风格:宫廷诗:缠绵宛转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诗歌语言常见风格: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择其要者,有以下几类。

1、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豪放:豪迈奔放,谓之豪放。

其特点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

就主体而言,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气呑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荡不羁。

就客体而言,往往拥有巨大的体积、伟大的力量而显示出特有的壮美、崇高,或显示出浑茫、浩淼的无限阔大的景象,因而气势峥嵘,场面壮阔,境界缥缈,极目无垠。

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出格,是白豪放诗风的特点。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千里;“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古风》)描绘光阴流逝之快,人事变迁之速,一气呵成,天衣无缝;“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秋浦歌》)夸虽不合理却合情。

宋词中的豪放派,以、辛为最杰出代表,词注重将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善于在写人、咏景、状物时,以奔放豪迈的形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代表作。

"大江东去二句,将在广阔悠久的空间与时间中活动的人物一笔收尽,气魄恢宏,"故垒西边"至"灰飞烟灭"是咏古,感情高昂而浓挚,而"乱石穿空"数句,将峥嵘的态势、鲜明的色彩、巨大的音响,融于一体,气势磅礴,给人以"挟海上风涛之气的感觉"。

"故国神游"数句转到自己,感情也由高昂跌入沉郁,全词的音调豪壮,"须关西大汉,执铁板"而唱。

旷达:即疏狂不羁,通脱豁达,潇洒飘逸,高洁特立,代表作家是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