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谁之罪
2022年(有答案)中考政治(云南)核心考点梳理:主题3_法律与秩序

2022年(有答案)中考政治(云南)核心考点梳理:主题3 法律与秩序选择题1. “酒驾入刑”以来,“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逐渐被更多的司机接受并自觉践行着,“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实际上是一种A.对生命的尊重B.没有担当的表现C.对法律的敬畏D.对有法必依的践行2. 为改革完善刑事诉讼制度,充分发挥审判尤其是庭审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的作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部门决定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推进这一改革是对公民权利的A.社会保障B.物质保障C.立法保障D.司法保障3. “德润人心,法安天下。
”德治和法治是人类自我管理和规制的一对经典关系。
下列关于德治与法治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B.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C.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D.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4. “人要有敬畏之心,心中有天”要求我们应()①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②坚守法律底线,提升法治素养③提高道德修养,弘扬传统美德④摒弃封建迷信,坚持个性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简答题2015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
环境污染,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
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对姑息纵容者严问责,使其受到应有的处罚。
据此,有人认为,国家在依法治理环境的过程中,只要严格执法就行了。
请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22年(有答案)中考政治(云南)核心考点梳理:主题3 法律与秩序选择题1.【答案】D【考点】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材料中酒驾入刑,体现了依法规范人们的行为,所以“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是一种有法必依的践行,其中AC不符合题意;B观点错误,正确答案选D。
2.【答案】C【考点】公民权利与基本权利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民权利保障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根据所学,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材料中推进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是对法律的完善,体现立法保障,其中ABD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C。
中考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有哪些

中考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有哪些
中考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有哪些
1、继承方式可以是死者在世时先确定,但继承时间只能发生在
被继承人即死者死后。
死者在世时给继承人的财产(已交付)不是
继承,只能是赠送。
按死者的意愿处理自己的财产,无论是在世时
或去逝后,都可以给继承人以外的人,这不是继承关系,而是赠送。
2、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获得遗嘱中指定的遗产,不属于遗嘱继承,而是赠送。
3、继承方式有法定继承(多数,常用)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
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4、民事法律(最常用),是保护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刑事法律(最后最权威)是维权的锐利武器。
7、人身自由是公民充分享受其他权利的基本保障。
人身自由是
人们一切行动和生活的前提条件。
中考政治(人民版)教材知识梳理:八上第三单元法律是武器他们为什么会犯罪(共37张PPT)

刑罚的含义及我国刑罚的种类
(1)含义: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 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手段。
(2)种类:根据刑法的规定,我国刑罚的种类 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①主刑:是对犯罪分子 适用的主要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 期徒刑、死刑五种;②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 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 种。
(2)基本特征:①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②犯 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 法律标志;③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 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 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犯罪与非犯罪的标准。
第一部 分教材知识梳 理
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法律在我心中
课时2 法律是武器 他们为什么会犯罪
教材知识导航
命题概览 知识网络
中考考点精讲
考点梳理 考题剖析
备考新题演练
随堂演练
教材知识导航 命题概览
1.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 基本内容。(A成长中的我:学法用法) 考 2.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 纲 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A成 链 长中的我:学法用法) 接
(’14广州7)未成年人面对可能的不法侵害 时,要用智慧保护自己,比如,独自在外遇到陌生 的成年人求助,可以这样应对( A )
①涉及人身和财物安全的求助,建议对方找警察 ②不轻易泄露家庭住址、父母姓名、电话等信息 ③观察对方眼神和讲话语气,冷静分析对方意图 ④问清对方的具体要求,并主动大胆为对方带路
中考政治考点知识解读法律知识三课标试题(共5页)

备战2021年中考思想品德考点知识(zhī shi)解读〔法律知识三〕考点三、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安康不受损害,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安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和安康;不得进犯和危害别人的生命安康的权利。
〔C〕【对应教材】八年级下第三课【考点解读】〔一〕公民的人身权利P24--251.地位:在公民权利〔即人权〕中,公民的人身权利是公民最根本、最重要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1)人格权:①含义:人格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做人的根本权利,包括生命安康权、人身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声誉权、隐私权等。
②地位:公民的根本权利。
③分类:A物质性——生命安康权B精神性——人身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声誉权、隐私权④特点:人格权与生命相伴,由每个人单独享有,不得转让、抛弃、继承,不可与人身别离。
⑤意义:人格权是把自己与社会联结在一起并与别人发生各种联络与交往的前提。
(2)身份权:身份权是人们基于特定的身份而享有的人身权,包括荣誉权和亲属权(亲权、配偶权、监护权等)。
〔二〕生命(shēngmìng)安康权P26--321.含义:生命安康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生命平安、身体组织、器官的完好、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的安康所享有的权利。
2.内容:生命安康权包括:①生命权——公民第一位的重要人身权利。
②安康权——包括身体安康和精神安康。
3.地位:〔为什么说“生命安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1〕生命安康权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局部,在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是公民首要的、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2〕生命安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根底。
生命一旦失去,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
4.法律保卫我们的生命安康权〔1〕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安康权,不容别人进犯。
任何非法损害别人生命和安康的行为都为法律所不容,情节严重的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当公民的生命安康权受到非法损害时,受害人有权依法进展自卫,有权恳求法律保护,其他公民有权制止损害行为。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三单元法治时代第八课依法治国第1-2框从行政诉讼说起谁都大不过法律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

第八课 依法治国
第一框 从行政诉讼说起 第二框 谁都大不过法律
1/8
学习目标
1、认识行政诉讼法对公民维 护本身正当权益、国家依法治国 意义。
2、了解依法治国含义,明确 公民法律意识提升,有利于依法 治国策略实施。
2/8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依法治国
难点:行政诉讼法
3/8
学习探究问题
问题1:学习书本内容,总结:行政诉 讼法赋予公民什么权利?行政诉讼案件 增加表明什么?
7/8
课堂总结 复述以下知识:
1、公民政治权利。 2、依法治国含义、要求和意义。
8/8
问题2:查找课文,归纳:依法治国含 义、基本要求、前提条件、中心步骤、 主要确保各是什么?
问题3:依据所学知识,总结:提升公 民法律意识,对依法治国意义是什么?
4/8
学习探究与总结
问题1:学习书本内容,总结:行政诉讼法赋予 公民什么权利?行政诉讼案件增加表明什么?
总结1:权利: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 作人员违法渎职行为,有向相关国家机关提出申 诉、控告或者检举权利。
意义:(1)行政诉讼案件增多在一定程序 上说明了我国公民法律意识觉醒。
(2)表明中国已选择了依法治国道路,
一切国家机关、一切社会团体和组织以及全体公 民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许可范围内活动。
5/8
问题2:查找课文,归纳:依法治国含义、基本 要求、前提条件、中心步骤、主要确保各是什么 ?
总结2: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 党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要求,经过正当路径 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 社会事务,确保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 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 法律不因领导人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 注意力改变而改变。
2020届人民版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三单元法治时代第八课依法治国第1_2框从行政诉讼说起谁都大不过法律教案

第八课依法治国第1-2框从行政诉讼说起谁都大不过法律课题第八课依法治国第一框从行政诉讼说起第二框谁都大不过法律课时安排1授课教师教学目标知识1、认识行政诉讼法对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国家依法治国的意义。
2、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明确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有利于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自制能力。
情感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的态度,明确学习的目的。
教学重点依法治国教学难点行政诉讼法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与设计自我创新一、自主学习:(学生自己先学部分)学生依据问题,自行学习,找出答案,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注。
问题1:学习课本内容,总结:行政诉讼法赋予公民什么权利?行政诉讼案件增加表明什么?问题2:查找课文,归纳:依法治国的含义、基本要求、前提条件、中心环节、重要保证各是什么?问题3:依据所学知识,总结: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对依法治国的意义是什么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并解惑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学习间产生的问题。
要求:1、能找出所给问题的答案,并在课本相应位置进行标注。
2、如果出现问题,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共同探求答案。
3、不能完成的部分做好标记,听老师释疑。
三、知识拓展:(老师归纳总结拓展部分,学生回答,老师点拨重点、难点和易错点)问题1:学习课本内容,总结:行政诉讼法赋予公民什么权利?行政诉讼案件增加表明什么?总结1:权利: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意义:(1)行政诉讼案件的增多在一定程序上说明了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觉醒。
(2)表明中国已选择了依法治国的道路,一切国家机关、一切社会团体和组织以及全体公民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活动。
问题2:查找课文,归纳:依法治国的含义、基本要求、前提条件、中心环节、重要保证各是什么?总结2: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正当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中考政治教材考点提炼第4课时熟悉法律命题点梳理

第4课时熟悉法律考点一法律的含义和特点命题点1: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明施的一种社会行为规范。
命题点2:法律的特点(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明施,具有强制性。
(3)法律对全部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命题点3:法律的本质(1)法律是把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这是法律的一样本质。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表现。
命题点4:法律对全部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1)任何人不论民族、性别,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要平等地遵遵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许诺特殊人物存在,没有法外之人。
(2)任何人一旦触犯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眼前人人平等,不许诺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命题点5:法律与道德、纪律、章程、宗教戒律等其他规则的异同【易错点】(1)区别: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军队、警察、法庭、牢狱等)保证明施,对全部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道德是约定俗成的,也是自然形成的;靠人们的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力量发挥作用;约束范围是有限的。
纪律、章程是由某个单位或某个组织制定的局部适应的准则;靠本单位或组织的行政力量发挥作用;约束范围是有限的。
宗教戒律是宗教组织制定的;靠信仰的力量和宗教纪律发挥作用;约束范围是有限的。
(2)相同点:法律与道德、纪律、章程、宗教戒律等都属于社会行为规范。
命题点6:青青年对待法律的态度[2016,T25(1)](1)认真学习法律,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
(2)自觉遵遵法律,依法律己。
以遵法为荣,以违法为耻。
(3)宣传法律知识,同违法犯法行为作斗争,保护法律的尊严。
考点二法律的作用命题点1:法律的作用[2016,T25(3)](1)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部社会成员的行为。
(2)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人民版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三单元法治时代第八课依法治国第1_2框从行政诉讼说起谁都大不过法律教案

课题第八课依法治国第一框从行政诉讼说起第二框谁都大不过法律课时安排1授课教师教学目标知识1、认识行政诉讼法对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国家依法治国的意义。
2、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明确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有利于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自制能力。
情感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的态度,明确学习的目的。
教学重点依法治国教学难点行政诉讼法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与设计自我创新一、自主学习:(学生自己先学部分)学生依据问题,自行学习,找出答案,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注。
问题1:学习课本内容,总结:行政诉讼法赋予公民什么权利?行政诉讼案件增加表明什么?问题2:查找课文,归纳:依法治国的含义、基本要求、前提条件、中心环节、重要保证各是什么?问题3:依据所学知识,总结: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对依法治国的意义是什么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并解惑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学习间产生的问题。
要求:1、能找出所给问题的答案,并在课本相应位置进行标注。
2、如果出现问题,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共同探求答案。
3、不能完成的部分做好标记,听老师释疑。
三、知识拓展:(老师归纳总结拓展部分,学生回答,老师点拨重点、难点和易错点)问题1:学习课本内容,总结:行政诉讼法赋予公民什么权利?行政诉讼案件增加表明什么?总结1:权利: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意义:(1)行政诉讼案件的增多在一定程序上说明了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觉醒。
(2)表明中国已选择了依法治国的道路,一切国家机关、一切社会团体和组织以及全体公民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活动。
问题2:查找课文,归纳:依法治国的含义、基本要求、前提条件、中心环节、重要保证各是什么?总结2: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正当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袋简直就是罪恶滔 天。本官宣判:自今日 起限制塑料袋使用。
判决书
2008年1月8日,中国国务院 发布《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 购物袋的通知》。通知指出,鉴于 塑料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 主要来源,从6月1日起,我国正式 实施“限塑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并禁止生 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 的塑料购物袋。 (注:白色污染是指废弃在环境中 的废旧塑料包装袋及农膜。)
新安江第二初级中学
刘李芳
口说无凭,你可有证 本官包拯,向来 据来证明塑料袋是 铁面无私,依法 20 世纪最伟大的发明? 办案。你有何事 要上告?
包 公 书 生
小民今天是为了塑料 袋而来?它祸国殃民,简 直是20世纪最糟糕的发 明。 塑 料 袋
不对,我有很多优点,上 世纪一问世,便深受世界 各国欢迎,随即进入生活 的方方面面,我的普及还 被誉为白色革命呢。所以 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 明。
污染环境罪
废塑料袋随垃圾填埋,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 而且被占用的土地长期得不到恢复,加剧了土地资 源的压力。 塑料制品的主要来源是面临枯竭的石油资源。 据统计,每生产一吨塑料袋,需要消耗三吨以上的 石油。全国每年生产塑料袋需消耗480多万吨石油。 塑料袋不仅污染环境,更是与人类争夺石油资源的 巨大消耗者。
大人,请 传证人张三和 李四……
我是张三
我是李四
好象有点儿道理,那 原告你又有何证据证 明塑料袋是20世纪最 糟糕的发明?
今天,在全球范围内,一 年至少有5000亿只塑料袋被 人们拎回家,一分钟内就要 用掉100万只。可以不夸张 的说,在世界每个角落都有 我的身影。惠及这么多人的 发明还不是最伟大的发明?
2002年,一头小须鲸死后被海水冲到法国诺曼 底海滩,在它的胃里竟然发现了800千克塑料袋及 其他包装材料。 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废塑料袋,被动物当 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此类情况已屡见不鲜。 同时它对植物也有危害,如果塑料袋和植物的根缠 绕在一起,植物就无法吸收营养和水分,就会死去.
威胁生物生存罪
一组塑料袋的图片
当你面对天空中飘着的、角 落里堆着的、田野里散落的 “塑料袋”时,你有什么感受?
有碍市容罪
塑料袋大都是用不可降解或非可再生的材料 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 填埋或高温焚烧。焚烧会产生有害烟尘和有毒气 体,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而据科学家测试, 塑料袋埋在地里200年也不会腐烂,严重污染土 壤。
浪费资源罪
用不合格的塑料袋装温度超过50摄氏度的食物, 袋中的有毒物质就会释放出来,污染食品。人吃这 种含有毒性的食物以后,极易引起呕吐、腹泻等, 还可导致胆结石、肝系统病变,严重者会造成积蓄 性铅中毒。重庆市每年约有700名新生儿患有尿道下 裂。专家认为,致病的重要原因是白色污染。
侵犯人类健康罪
此话怎讲? 你说此话可有证 塑料袋,你有何冤情, 不妨道来。 据?
我乃一小小塑料袋,本不 存在于这个世界。是人类发 包大人,我 承认我 明了我,生产我,使用我, 我又有什么办法?白色污染 有罪,但此案最大 最大的元凶不是我们塑料用 的元凶还未揖拿归 品本身,而是人类自身的行 为习惯。 案。
1、农贸市场、路边店等成为“限塑令” 落实的最大死角 2、不合格塑料袋仍然充斥着整个市场 3、少用塑料袋还没有成为每个公民的 自觉行为
本官宣判:每个人包括本 官都得好好反省反省。
包大人陷入久久 的深思中……
今后,我们在限塑
行动中能做点什么呢?
提高自已的环保意识塑料袋 使用合格塑料袋 ……
合格塑料袋印刷上包括五要素: 1、塑料袋名称,如塑料购物袋、可生物降解淀粉树脂 购物袋、食品购物袋等;食品专用塑料袋上注明“食品 专用袋”字样,并印有QS标志和编号。(只有食品塑料 袋才可以直接与食品接触。) 2、塑料回收标志的图形、塑料代码与对应的缩写代号。 (三个箭头的等边三角形是可回收标志) 3、安全性说明,如“为避免和防止儿 童窒息等危险,请远离婴幼儿”等; 4、塑料袋的规格和生产标准; (GB表示国家标准) 5、塑料袋的生产厂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