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试卷】江苏省无锡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附答案)

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分)正在考试的你,对周围环境进行了估测,正确的是()A.第一次考物理,心情激动,心跳1次的时间约是0.1sB.监考老师在教室巡考,步行速度约为5m/sC.考试中大家静默答题,环境噪声大约是35dBD.空调温度25℃,感觉很舒适,判断人体体温大约是25℃2.(2分)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行星转动B.鲜花怒放C.骏马奔腾D.枯叶飘落3.(2分)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
这个实验说明了()A.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声音传播需要时间4.(2分)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5.(2分)智能共享单车已然普及。
小华周末沿海岸线骑行。
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她是静止的()A.路旁的树B.他骑的单车C.海水D.地面6.(2分)如图所示,在学校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小明表演了“威风锣鼓”节目,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是为了改变鼓声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7.(2分)下列事例中的“小水珠”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青草上的露珠B.冰凌上滴下来的水珠C.山间的薄雾D.壶嘴上方冒出的“白气”8.(2分)周末,小黄、小白和小青来到郊外,选择了一个合适场地,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黄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白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青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A.小黄速度最大B.小白速度最大C.小青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9.(2分)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倒车雷达C.超声波清洗机D.真空罩中的闹钟10.(2分)在沙漠中,可以利用图所示的方法应急取水,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A.熔化凝华B.凝固汽化C.汽化液化D.熔化液化11.(2分)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A.10.2m/s B.10 m/s C.9.6 m/s D.9 m/s12.(2分)如图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A.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B.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13.(2分)下面描述的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A.树枝雾凇B.山涧云雾C.冰雪消融D.草间露珠14.(2分)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C.甲、乙两车都以10m/s匀速运动D.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 15.(2分)下列情况中是因为误差而引起结果不准确的是()A.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够精密C.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D.读数时没有再估读一位数字16.(2分)测量一个乒乓球的直径,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17.(2分)如图是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或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属于晶体凝固的是()A.B.C.D.18.(2分)在探究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因素的实验中,如图主要用来探究()A.液体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B.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C.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D.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19.(2分)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无锡市锡东片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注意事项:请把试题的答案写在答卷上,不要写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B.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发声体振动越快,声音响度越大D.发声体振幅越大,声音越尖细2、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差异很大.在一根很长的自来水管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三次敲击声,请判断传来的三次响声的介质按照先后依次是( )A。
水、空气、铁管B。
铁管、水、空气C。
水、铁管、空气 D.空气、水、铁管3、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4、夏天的早晨,无锡地区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于()A.0℃B.25℃C.50℃D.75℃5、生活处处是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如果继续加热,水因吸热温度会升高B.夏天,剥开冰棒纸,冰棒上冒的“白气”是水蒸气C.冬天向手心“呵气”,口中呼出的水蒸气因液化放热而使手心变暖D.衣柜里的樟脑球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6、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100℃的水将()A、一定沸腾B、一定不会沸腾C、一定蒸发D、都不可能7、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B.BC段表示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因此它是晶C.BC段表示该物质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已经完全熔化D.该曲线可能是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8、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镀上去的原因是()A.金属直接粘到玻璃镜头上的B.金属液化到玻璃镜头上的C.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D.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9、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有( )A. 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B。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物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在下列单位中,质量的单位是A.秒(s)B.千克(kg)C.米(m) D.米/秒(m/s)2.图1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3.冰雕是一种以冰为材料来雕刻的艺术形式,属于造型艺术。
如图2所示,在艺术家用特制的刀具将一块实心冰块雕刻成一件艺术品的过程中A.冰的质量变大B.冰的质量不变C.冰的密度变大D.冰的密度不变4.小明同学坐在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上。
当过山车高速旋转时,小明看到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地面B.建筑物C.过山车D.过山车的轨道5.舞蹈演员在排练时,总是要对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纠正自己的动作.当图3中的舞蹈演员面对竖直放置的平面镜时,她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是图4中的6.在图5所示的示意图中,所属视力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是A.远视眼,凹透镜B.远视眼,凸透镜C.近视眼,凹透镜D.近视眼,凸透镜7.在图6所示的四种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图5图3 A B C D图4冰雪消融A 霜满枝头B白雾茫茫C大雪纷飞D图6图2小桥在水中的“倒影”A阳光穿过三棱镜B阳光穿过树林C透过水珠看树叶D图1八年级期末物理试卷第 1 页(共9 页)八年级期末 物理试卷 第 2 页(共 9 页)8.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只要大声说话就能听到回声B .发生地震、海啸时,都伴有次声波产生C .“锣鼓喧天”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 .道路两旁安装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9.关于测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B .可以将有腐蚀性的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C .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测量任何物体的长度D .使用测量工具时不能超过量程,否则可能损坏量具10.下列有关光学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A .人们把红、黄、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B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km/sC .物体经过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D .光照到电影院银幕上发生的反射是镜面反射11.小刚同学是一位初二的男生,下列与他相关的一些估测数据,不合理...的是 A .他的质量大约是55kg B .他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6.5℃C .他穿的鞋的长度大约是26cmD .他的脉搏跳动50次大约需要2min12.小莉根据右侧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一些物质的密度/kg•m —3B .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C .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体积比原来减小了D .等质量的实心铝球和空心铜球,体积可能相同13.跟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的情形如图7所示。
无锡市惠山区2022-2023八年级初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答案

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2022.11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3.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2分,共28分)1. 学校举办了以"迎国庆,迎二十大"为主题的歌咏比赛,同学们都大声歌唱。
这里“大声”是声音的( )。
A. 音色B. 音调C. 响度D. 速度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振动越快响度越大;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 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D. 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3.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A.超声波清洗器B.“B ”超C.超声波焊接器D.用超声波碎结石4.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它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列描述中发生液化现象的是()。
A.甲图中立春时节冰雪消融B.乙图中冬至时节房檐下的冰挂C.丙图中大雪时节地上的雪D.图中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5.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
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第1页/共9页A. 防止噪声产生;B. 阻断噪声传播;C. 减小噪声传播速度;D. 通过监测减弱噪声6.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试题苏科版

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人的正常体温为39℃B .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C .小红上学时步行的速度约是1.1m /sD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5dm2.2013年6月20日,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B. 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音调很高 C. 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 D. 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3.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让我们领略了许多美妙景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轻柔的雪是升华现象 B .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C .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 D .飘渺的雾是汽化现象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5.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 )6.“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月亮掉水里了!”关于水中的月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反射现象B .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折射现象C .水中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D .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远C B桥在水中形成“倒影”放大镜把文字放大鸽子在沙滩上形成影子D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A7.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 )8.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 .80℃的酒精是液态B .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C .-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D .铅的凝固点是-328℃9.在某些重要会议入场时,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0.5m 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 A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2m B.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2m C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m D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5m 10.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珂远离平面镜,她在镜中所成的像会变小B .红色的牡丹花由于只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所以它看起来是红色的C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D .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呈现电线杆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11.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2017-2018年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立达中学初二物理期中试卷一、选择題(12題,毎題2分,共24分)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根据说话的音调不同,可识别同学说话的声音C.用力敲鼓増大鼓面振动的振幅,可使声音响度増大D.声音的度与声源振动的頻率有夫2.下列属于红外线应用的是()A.杀菌B.促进人体維生素D合成C使日光灯管发光 D.监测森林火情3.如所示的热现象通过凝华形成的是()A.厨房蒸笼旁的“白汽”B.冬天清晨树叶上的“霜”C.夏天清晨小草上的“露珠”D.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4.五一佳节,在苏州园博会百合花节上,小明将红色滤色镜(即红色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绿叶黄花的百合花拍照,照片上花卉的顏色是()A.黒叶黒花B.黒叶红花C.绿叶黄花D.红叶红花5.当室内温度カ20℃吋,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图中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的变化()6.下表为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由此判断,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应选用()A.酒精温度计B.乙醚温度计C.水温度计D.水银温度计7.如图所示,在四个相同的玻璃杯里分别装有不同量的水,用细棒敲击玻璃杯发出声音,能得到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与音阶ruai.2相对应的瓶子是()8.现在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面世界上的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却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縮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烧杯内盛水,若发现液面由A位置上升到B位置,则表明气温()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9.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树荫下圆形光斑B.幕布上的手影C.水中倒影D.日食的形成10.下列估测与事实相符的是()A.刚从冰箱冷藏室里拿出的水果的温度约是-13℃B.洗澡水的温度约80℃C.通常情况下正常人感觉较舒适的气温大约为15℃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11.一条长约千米的半椭圆形隔音屏南北向纵跨北京动物园上空,这是为了避免给动物带来噪音面精心设计的。
【精品】部编版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7分)1.根据课文默写或写出相应作者、诗题。
(8分)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韩愈《马说》)②,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③夕阳西下,。
(《天净沙秋思》)④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⑤《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2.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①秀qí②旁wù③jiǒng 然不同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刘谦香港巡演,以别具匠心的出场方式、变化莫测的舞美视觉、神秘十足的音乐伴场,带给“谦迷”无限的疯狂..与猜想。
B.钓鱼岛争端如果持久发酵..,势必造成中日关系处于紧张对峙的长期状态。
C.《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D.在微博等网络舆论大力监督下,在有关部门的周密调查下,“表哥”、“房叔”等人光鲜外表下掩藏的腐败本质被暴露得淋漓尽致....。
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①无案牍之劳.形②一狼洞.其中③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④不亦颠.乎5.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铭,古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B.《海燕》是高尔基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海燕之歌”。
C.《河中石兽》选自清代文学家纪昀所著的文言长篇志怪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这则故事说明天下事既有一般规律,也有特殊规律,切不可按照常理主观臆断。
D.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一篇科学小品,描述了沙漠千百年以来被视为魔鬼作怪的可怕现象,从科学的角度作出了正确的解释,表明一切怪异的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真理。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3月18日上午,台湾知名作家李敖因病去世,享年83岁,这位生前语言风格辛辣犀利,处事率真而又狂放不羁的学者的离世让两岸民众深感悲痛与不舍。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卷Ⅰ(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每小题3分。
本题共36分。
1.下列各物理量中,有一个物理量的单位与其他三个物理量的单位不同,它是 ……( ) A. 内能 B. 热值 C. 功 D. 热量2.下列四组物质中,通常情况下都属于导体的一组是…………………( ) A. 水银、大地、石墨 B. 玻璃、陶瓷、人体 C. 塑料、空气、橡胶 D. 盐水、煤油、蒸馏水3.如图1所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的是……………………( )A. 两块铅块结合在一起B. 测力计的示数变大C. 两个露珠相遇后变成一个露珠D. 气体容易被压缩4.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应用这一特点的是 ( ) A. 培育水稻秧苗时往稻田里灌水 B. 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C. 炎热的夏天,往室内地面上洒水降温 D. 冬天供暖时用水作循环液5.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 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 C. 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做功实现的D. 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6. 如图3所示,在做“连接串联电路”的实验中,许多同学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L 1比L 2亮,则( )A. 通过L 1的电流大B. 通过L 2的电流大C. 通过两灯的电流一样大D. 无法判断两灯的电流大小7. 楼道里的声光控开关工作原理是:“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声控开关”(有声音时自动闭合,一分钟后,若再无声音就自动断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无锡市和桥学区、张渚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细节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物品,防止被别人领走,这里的“声纹”记录的是人说话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三者都有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3.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4.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8℃C.无锡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洗澡水的温度约为80℃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光是单色光 B.五星红旗是红色的,因为它能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C.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是光源D.红外线烤箱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6.如图所示,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细绳两端绕在食指上,食指堵住双耳.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能听到令人震撼的声音,该活动主要是为了探究()A.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B.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A.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B.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响度小一些8.下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在350℃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固态酒精与甲苯不是晶体C.宜兴地区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D.宜兴地区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温度9.夏天从冰柜中取出冰棒,可以看到冰棒周围有“白气”产生,在冰棒包装袋外侧有一层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气”是水蒸气 B.“白气”的形成需要放热C.白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白霜的形成需要吸热10.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放热过程B. 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是吸热过程C.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是凝华过程D. 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过程11.如图是某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由图可以判断()A.这种物质的熔点是190℃B.这种物质在CD段已变成气体C.这种物质熔化过程用了12minD.这种物质在第8分钟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12.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13.如图所示,小明将两端开口的圆筒A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光屏,并把圆筒插入剪去顶部的易拉罐中,制成了一个光屏可移动的小孔成像观察仪,用观察仪进行小孔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观察仪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B.实验时,应将小孔对着物体,眼睛在B端观察光屏上物体的像C.实验时,应将B端对着物体,眼睛在小孔处观察光屏上物体的像D.如果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物体的像变小14.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 B.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C.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 D.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15.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
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
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C.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6.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产生的,是通过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处减弱噪声.17.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以实现对电视的控制.如果不把遥控器对着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对着墙壁调整角度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利用了光的.彩色电视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18.盘点2014年世界航空业,各国空难频发.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各国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的深度是6.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则需经过秒才能接收到信号.19.利用蒸馏的方法从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中提纯酒精,是根据酒精和水的20.北方冬天,楼房中的取暖设备是将锅炉烧出的过热水蒸气通过暖气片,从而向房间供暖的,这是利用水蒸气____________的原理.如图所示,在密闭的针管中装有一定量的乙醚蒸气,向内推动活塞,管中将出现液态乙醚,这是通过____________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21.如图是2010年冰岛火山喷发照片.喷发出的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选填“升高”或“降低”).火山喷发时,高温的岩浆会使河面上的冰层(填物态变化名称),导致河流水位暴涨;大量的火山灰尘上升后遮挡在地球上空,就像撑起了一把伞,使射向地面的阳光在火山灰尘上发生(选填“反射”或“色散”),可能会对区域性气候产生轻微降温影响.22.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能看到“硬币”.这是因为光从斜射人中时发生了现象23.如右图甲是在20℃左右的室温下“探究冰熔化”的实验装置,不用酒精灯加热是(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的;图乙是“探究蜡烛熔化”的实验装置,该加热方式的优点是.根据探究过程可知,冰在熔化时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4.如图所示,看到玻璃板后面有一支蜡烛,它竟然能在水中燃烧,这是因为在玻璃板前面有一支点燃的蜡烛,玻璃板后面的蜡烛火焰其实是前面蜡烛火焰在玻璃板中所成的(选填“实”或“虚”)像,如果直接观察玻璃板的后面,(选填“也能”或“不能”)看到这一现象.要使水中的烛焰靠近玻璃板,可将玻璃板前的蜡烛(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25.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选填“左”或“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选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26.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 热量(选填“吸收”或者“放出”).上述现象中,影响碘熔化或升华的因素是 。
三、解答题:(共40分) 27.根据要求作图(6分):(1)如图甲所示,P 为人眼的位置,请在图中用作图的方法,作出人眼所能看到的挡板右侧墙壁的范围;(2)画出图乙中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3)如图丙所示,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的像A'B'。
28.(5分)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讨研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表。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29.(7分)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为了保障实验效果,应该选择(选填“较亮”或“较暗”)环境进行实验.(2)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关系,小明先点燃并固定蜡烛A的位置,然后移动蜡烛B,当蜡烛B好像也被时,此时蜡烛B的位置就是蜡烛A像的位置.(3)如果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在玻璃板前(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4)通过实验小明认识到汽车前面挡风玻璃倾斜安装的原因,因为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相当于,倾斜安装后(选填“车内”或“车外”)景物的像就会成在车辆前面的(选填“斜下方”、“正前方”或“斜上方”),不干扰驾驶员的视线.30.(8分)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图甲中A、B两铁圈中的铁圈。
(2)该同学实验装置及读温度的方法如下图甲所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是:①②(3)这个实验所需要的器材,除下图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火柴和;(4)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图乙可知某一时刻烧杯中水的温度是℃。
(5)下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 ℃。
由实验数据可知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6)如上图丙中的四个图表示的是水在沸腾前后连续加热过程中出现的四个现象,请按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 。
(只要写字母)31.(8分)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纸板,F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小明让入射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经过测量发现,∠BON =∠AON,根据这组数据小明(选填“能”或“不能”)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 .(2)若光线沿BO入射,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中 . (3)在图乙中,把纸板F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 .(4)小明在实验时,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30o、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见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