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之“找漏洞”
2016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中易犯十大逻辑错误

最全汇总>>>福建公务员历年真题通过最新福建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福建中公教育整理了福建省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题中考生很容易陷入一些“陷阱”,只要这些错误能绕过去,就一定能拿下这部分分数,中公教育专家在此就把这些错误指出来。
1、同语反复同语反复和循环定义一样违反了定义的一条规则,即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具体地说,同语反复是直接地包含了被定义项,例如:乐观主义者就是乐观地对待生活的人。
2、循环定义循环定义是间接地包含了被定义项。
例如:如果把丈夫定义为妻子的爱人,那么,妻子就是丈夫的爱人。
在这个定义中,定义“丈夫”必须用“妻子”这个概念,而定义“妻子”则必须用“丈夫”这个概念,因此,这个定义等于什么也没有说明。
3、概念不当并列对概念分类的标准不一致会导致概念不当并列的逻辑错误。
例如:【例1】我最爱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英国的、法国的、古典的,我都爱读。
上述陈述在逻辑上犯了哪项错误?A.划分外国文学作品的标准混乱,前者的按国别的,后者的按时代的。
B.外国文学作品,没有分是诗歌、小说还是戏剧等。
C.没有说最喜好什么。
D.没有说是外文原版还是翻译本。
【中公解析】正确答案:A。
A指出了题干对外国文学作品分类中犯的逻辑错误是标准不一致。
B指出的是如何分类好,不是题干的逻辑错误;C和D明显不合适。
4、偷换概念在同一思维中如果没有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就会犯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例2】鲁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读完的,《狂人日记》是鲁迅的著作,因此,《狂人日记》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下列哪项最为恰当地指出了上述推理的逻辑错误?A.偷换概念。
最全汇总>>>福建公务员历年真题B.自相矛盾。
行测意图判断题隐藏的“对策”怎么找?

行测意图判断题隐藏的“对策”怎么找?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模块中意图判断题一直是难点所在,它以主旨题为基础,却在选项设置上又不完全等同于主旨题,虽然近年来意图主旨化的题目比较多,但今天小编想和公考的宝宝们分享的是主旨题与意图题的不同点,当文中无对策句时,通过字里行间找到隐藏的“对策”。
小编一共给宝宝们总结了两大类:第一种原因暗含对策项,第二种反面论证引导对策项。
下面小编一一给宝宝们讲讲吧!我们一起练起来!一、原因暗含对策项当文段谈论的重点是某种社会问题时,我们如何找到问题的对策,文段中隐含针对问题的对策项的方式有很多,其中原因分析是其中的手段之一,这里谈到的原因分析一定是针对问题的原因分析才可以,若非文段主旨句中问题的原因分析,就不是文段强调的重点了。
举个通俗的例子来说明:动物园中,由于游客乱给动物喂食,导致小动物拉肚子死亡。
那么针对小动物死亡这个问题,我们提出的对策就是:禁止游客喂食。
这就是原因中暗含着问题的对策。
在我们言语真题中也许没有例子举的这么简单,但是我们只要找准问题出现的原因,与其对应的对策项就更有针对性了。
下面对两道真题进行解析来看看我们原因分析中如何暗含对策的。
【例1】(联考-行测-2015)目前,各城市的城管机构设置不尽相同,一般分为城建监察大队、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委员会四种。
由于城管工作实际是各自为政,没有一部专门的全国性法律来指导,各地方政府根据立法权限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条例.但差异很大,难以系统化,并由此导致近年来各地不断出现一些“城管暴力执法”事件,影响到社会安定。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当前我国城市多头管理之“乱”B、城管执法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C、城管纳入法制轨道是当务之急D、有必要制定全国性的城管法律【答案】D。
2016年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必备本领之“找漏洞”

2016年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必备本领之“找漏洞”行测是公务员考试的必考科目,其中逻辑判断中的加强、削弱类题目属于重中之重,每年必考,而且这几年题量呈现增长的趋势,不容小觑,但不论是削弱还是加强,其考察的能力都是考生论证过程“漏洞”的能力,只要掌握好这个能力,就能明显提高这类题型的正确率。
在可能性推理当中,题干在推论过程中会默认一些条件成立,而逻辑讲求严谨性和客观性,只要题干当中没有明确表达的条件或论据就不一定成立,所以我们只需要去找那些“默认条件”或者是“想当然条件”就可以从中找出题干论证过程中所存在的漏洞,我们把“漏洞”补上,就是对题干结论的加强;反之,把“漏洞”挖大,就是对结论的削弱。
下面,结合真题进行说明:【真题再现】今天的美国人比1965年的美国人运动量减少了32%,预计到2030年将减少46%;在中国,与1991年相比,人们运动量减少45%,预计到2030年将减少51%。
缺少运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判断?A.其他国家的运动量情况和中国、美国大致相同B.人们保持健康的方式日益多样化,已不局限于运动C.中国和美国都是运动量缺乏这一问题较为严重的国家D.在运动量方面,中国和美国分别是亚洲和美洲最具代表性的国家【解析】答案选A。
这是一道加强论证类题目。
首先找出题干中的论点和论据,此题论点是“缺少运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论据是“美国和中国相比较以前的运动量都减少了”。
题干论证过程想当然的认为中国和美国的运动量减少情况是能够代表全球的,默认了全球情况和中美相同,但是到底能不能代表呢?题干本身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条件,也就是题干的“漏洞”所在,现在加强论断也是加强结论,只要这个题干没有明确地把提出的默认条件加上,也就是把“漏洞”补全,就是对结论的最好加强。
而A选项说明中美两国在运动量情况是能代表全球其他国家的,就是对漏洞最全的补充,因此选A。
【方法总结】当需要加强结论时,就需要找到题干论证过程那些“想当然条件”,也就是题干默认的条件,然后在选项里找到即可。
2016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解题技巧之选词填空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解题技巧之选词填空2015公务员考试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行测中有一种题型是考生比较头疼的,选择答案的确定性不如数学和逻辑,这种题型就是选词填空。
很多考生存在误区,认为选词填空重点在于积累词语,事实上,掌握词语的意思也未必能准确锁定选项。
那么,在选词填空题目中应该注意什么呢?第一,掌握近义词辨析角度;第二,注意逻辑呼应,要通过判断题干的逻辑关系,找到呼应点,在选项中选择一个词语能和呼应点形成逻辑关系,从而确定答案。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以真题为例,为大家作详细讲解。
1、固定搭配例:嫦娥二号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色调________,层次________,图像________。
影像图的空间分辨率、影像质量、镶嵌精度、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等优于国际同类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致丰富清晰B.丰富一致清晰C.清晰丰富一致D.丰富清晰一致【答案】A。
中公解析:本题考查搭配,“色调一致,层次丰富,图像清晰”是最佳的搭配,也是最为常用的搭配。
有些词语是人们日常生活及交流中形成的固定搭配和习惯,不可随意更改。
2、语意轻重例:央视龙年春晚,________的3D舞台让观众大开眼界。
导演组在许多方面突破以往固定思维,________打造出一台特色鲜明的晚会。
龙年春晚现场360度大舞台,配合设计独特的高清视效屏幕,播放特效十分惊人,逼真程度让观众觉得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金碧辉煌力图栩栩如生B.光彩夺目竭力身当其境C.宏伟华丽试图置身其中D.美轮美奂力求身临其境【答案】D。
中公解析:“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金碧辉煌”、“宏伟华丽”通常是指宏大、庄严的建筑物,有一种庄重、庄严的意思在里面,这与春晚的娱乐性不符。
“竭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用来修饰打造晚会的特色这一点,则语义过重,排除。
另根据“春晚……逼真程度”可以判断第三空应填“身临其境”。
福建省公务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判断推理(第二套)

福建省公务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判断推理(第二套)判断推理(共30题,参考时限30分钟)一、图形推理。
请按每道题的答题要求作答。
请开始答题:76.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77.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78.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79.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80.把下面的图形重新排列,使这一列图形表现出某种规律: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②⑤C.⑤①④③②D.⑤①③②④二、定义判断。
每道题先给出定义,然后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请开始答题:81.体验,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环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
其中的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创造出的体验是令人难忘的。
体验是一种经济物品,像服务、货物一样是实实在在的产品,不是虚无飘渺的感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体验的是:A.摩卡咖啡在超市促销,顾客可以免费品尝B.洽洽瓜子为中奖的消费者提供出国旅游机会C.房地产商组织购房观光团去楼盘实地考察D.迪士尼主题公园为游客提供各种娱乐和纪念品82.同源器官是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但在外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功能上也有差别。
同功器官,是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功能上相同,有时形状也相似,但其来源与基本结构均不同。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同功器官的是:A.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是人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B.鱼鳃与陆栖脊椎动物的肺,均为呼吸器官,鱼鳃鳃丝来自外胚层,而肺来自内胚层C.马铃薯的块茎和葡萄的卷须都是茎的变态结构,前者适于贮存养料,后者能用于攀岩D.鸟的翅膀、蝙蝠的翼手有相同的基本结构,是从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向不同的方向进化,产生了表面形态上的分歧83.企业健康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结合健康医疗服务和信息技术,从社会、生理、心理等各个角度来系统地关注和维护企业员工的健康状态。
2016年福州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评价题型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评价题型2015年福州公务员考试已经进入了备考高峰期,评价型题目主要考查应考者是否具备正确评价论点和正确评价推理过程的能力。
评价论点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寻找隐含假设型,选项是一个隐含假设或一些隐含事实,肯定(或否定)这个假设或这些事实,将对论点(结论)有强有力的支持作用;另一类是否定(或肯定)这个假设或这些事实,将对论点(结论)产生强有力的削弱作用。
此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一般为:(一) 对于评价上述论证的充分性来说,下面哪个选项最为重要?(二) 对于评价上述段落所作出的断言,下面哪个选项用处最小?(三) 以下哪项恰当概括了题干争论的焦点?评价型解题思路:(1) 由于评价型试题大多针对题干推理的隐含假设,因此,评价的一个思路就是针对隐含假设提出“推理可行吗”的选项。
此解题过程为:首先找出推理关系,针对推理隐含假设找出一个问题或一个信息进行评价,该问题的回答或信息的取向,能够对上面推理起到正反两面作用。
(2) 一般地,由一个调查事实得到一个结论,结论对这个事实作出了一个解释,假设应为“没有其他原因解释该现象了”,反对应为“有其他的原因解释该现象”。
由此评价多针对段落推理的隐含假设,那么是否存在其他原因,即是不是有别的原因解释上面的事实,也是一种有效的评价。
(3) 对某个事物的评价,首先要有评价的基准,也就是可比较的标准。
比如,对比试验的关键是让试验对象的其他方面的条件相同。
【例1】以下是一则广告:本网络文学培训班有着其他同类培训班所没有的特点,除了传授高超的写作技巧、帮助同学打开认识世界的多维视角和宏观视野、丰富学员的文化知识和艺术涵养外,还负责向毕业班学员提供切实有效的就业咨询。
去年进行咨询的毕业班学员,100%都找到了工作。
为了在网络文学创作事业上开创一片天地,欢迎加入我们的行列。
为了确定该广告的可信任,以下相关问题必须询问清楚的是( )。
I 去年共举办了多少期这类培训班,共有多少学员毕业?II 去年有多少毕业班学员进行了就业咨询?III 对于找到工作的学员,就业咨询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IV 咨询者找到的是否都是网络文学创作工作?A.I、II、III和IVB.I、II和IIIC.II、III和IVD.III、IV。
2016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和答案解析

2015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完整)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0题参考时限15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每题0.8分,共16分。
请开始答题:1.下列诗句背景与科举制实行无关的是:A.慈恩寺下提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B.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C.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2.下列雕塑作品表现唐太宗李世民生平战功的是:A.马踏匈奴B.击鼓说唱俑C.昭陵六骏D.乾陵石雕3.中国古代小说塑造了很多莽汉形象,他们外表威猛如金刚,性格天真似儿童,深受读者喜爱,下列小说中莽汉的时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张飞②程咬金③李逵④牛皋A.②①③④B. ②①④③C.④②①③D.①②③④4.古代记月除常用的序数法外,还以物候的特点来命名,或以孟、仲、季来命名每季的三个月。
那么,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孟春----桃月B.仲夏----荷月C.仲秋----桂月D.季冬-----菊月5.2014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下列与其发表时间相同的历史事件是:A.东西两德统一B.古巴导弹危机C.联合国军完全撤出朝鲜D.越南抗美战争彻底结束6.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特别是对国内的动漫产业和影视剧通过内容管控的方式促进其发展,下列不属于行政手段的是:A.规定各级电视台每日播出境外各类影视节目时间B.设立专项经费用于鼓励本土作家创作优秀剧本C.国家出台"限娱令"规范娱乐节目播出类型D.每年引进的境外动漫作品同类题材数量设置上限7.下列情形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甲乙二人自由恋爱,因两人均满20周岁,经双方父母同意,两人可以结婚B.丙12岁,玩火酿成火灾,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但丙不承担失火罪的刑事责任C.丁6岁,春节收到红包若干,其母认为丁尚年幼,红包里的钱应归监护人所有D.19岁的大学生戊,认为父母有义务支付他的教育费及生活费至其独立工作为止8.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差(假)产品而不能为消费者识别时,好的产品最终也将退出市场的现象,下列属于这一现象的是:A.南郭滥竽充数B.民间借贷危机C.三氯氰胺事件D.行人集结闯红灯9.下列生活中保存食物的方法,理解错误的是:A.盐腌制食品是因为盐可以形成高渗环境、抑制了微生物的生理活动B.真空保存食物可以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C.冷藏保存食品是因为低温可以将细菌冻死D.充入氮气保存食品是为了隔绝食品与氧气接触10.所谓硬水是指水中存在较多的矿物质成分,水的硬度指的是水中钙镁离子的总和。
公务员考试行测削弱加强题型:查“漏”补“缺”

公务员考试行测削弱加强题型:查“漏”补“缺”
有很多同学在做行测削弱加强型题目的时候,总会习惯于纠结选项,而且在纠结选项的过程当中,很容易选错,总会感觉自己纠结着纠结着就错了。
通过对大家问题的分析,发现症结在于题干分析得并不透彻,大家只是知道前提和结论在哪个位置,但是并不去分析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没有弄清楚结论论述的到底是什么内容。
这个时候对题干的把握就特别的不扎实,所以在面对选项的时候才会如此纠结。
接下来对题干当中的结构,进行一个细致的分析,帮助大家建立起分析题干的方法与习惯。
既然想要进行提干的分析,我们就必须要明确题干到底分为哪几个部分,大家都很清楚,题干当中会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叫做结论,结论是整个论述的中心,除了结论之外,还会有支持结论的部分叫做前提,除了这两部分之外,我们发现有一些题目当中会有一些其他的话,这些话对于整个提干的论述并没有什么支持的作用,他只是铺设一个背景而已,我们管这种句子叫做背景介绍。
所以一个题干当中包括三个部分背景前提和结论。
这几个部分当中结论和前提很重要,因为他是整个论述当中的中心,但是背景介绍部分,对于做题来说,没有什么很大的作用,我们可以不用过多分析。
怎么找这几部分呢?首先是结论,给大家总结出来找结论的方法:
1、关注尾首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之“找漏洞”
行测是公务员考试的必考科目,其中逻辑判断中的加强、削弱类题目属于重中之重,每年必考,而且这几年题量呈现增长的趋势,不容小觑,但不论是削弱还是加强,其考察的能力都是考生论证过程“漏洞”的能力,只要掌握好这个能力,就能明显提高这类题型的正确率,在此学昊考公专家教大家如何去“找漏洞”。
在可能性推理当中,题干在推论过程中会默认一些条件成立,而逻辑讲求严谨性和客观性,只要题干当中没有明确表达的条件或论据就不一定成立,所以我们只需要去找那些“默认条件”或者是“想当然条件”就可以从中找出题干论证过程中所存在的漏洞,我们把“漏洞”补上,就是对题干结论的加强;反之,把“漏洞”挖大,就是对结论的削弱。
下面,结合真题进行说明:
【真题再现】今天的美国人比1965年的美国人运动量减少了32%,预计到2030年将减少46%;在中国,与1991年相比,人们运动量减少45%,预计到2030年将减少51%。
缺少运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判断?
A.其他国家的运动量情况和中国、美国大致相同
B.人们保持健康的方式日益多样化,已不局限于运动
C.中国和美国都是运动量缺乏这一问题较为严重的国
家
D.在运动量方面,中国和美国分别是亚洲和美洲最具代表性的国家
【学昊考公解析】答案选A。
这是一道加强论证类题目。
首先找出题干中的论点和论据,此题论点是“缺少运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论据是“美国和中国相比较以前的运动量都减少了”。
题干论证过程想当然的认为中国和美国的运动量减少情况是能够代表全球的,默认了全球情况和中美相同,但是到底能不能代表呢?题干本身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条件,也就是题干的“漏洞”所在,现在加强论断也是加强结论,只要这个题干没有明确地把提出的默认条件加上,也就是把“漏洞”补全,就是对结论的最好加强。
而A 选项说明中美两国在运动量情况是能代表全球其他国家的,就是对漏洞最全的补充,因此选A。
【方法总结】当需要加强结论时,就需要找到题干论证过程那些“想当然条件”,也就是题干默认的条件,然后在选项里找到即可。
【模拟试题】在医学上,根据引起感冒的病原体不同,可将感冒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
如果没有细菌感染的话,通过人体自身产生的免疫力,感冒一周左右就可以自愈。
所以,大多数感冒无需吃药打针治疗。
为使以上结论成立,以下必须为真的一项是:
A. 患普通感冒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系统
B. 人们所患的感冒一般是病毒性感冒
C. 服药打针治疗疾病对人体有较大的副作用
D. 感冒不止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两种
【学昊考公解析】答案选B。
这是一道加强论证类题目。
拿到题首先找出题干中的论点和论据,此题论点是“大多数感冒无需吃药打针治疗”,论据是“病毒性感冒一周左右就可以自愈”。
论据只说了“病毒性感冒无需打针吃药一周左右即可自愈”,结论却是“大多数感冒无需吃药打针治疗”,题干在论证过程中显然默认了或者说想当然的认为“大多数
感冒”就是“没有细菌感染的感冒”即“病毒性感冒”,但是题干显然没有明确提出这个条件,所以加强结论的话就需要补上这个“漏洞”,而选项中B选项恰好是这个条件,因此正确答案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