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美脲治疗Ⅱ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治疗糖尿病格列美脲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治疗糖尿病格列美脲【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格列美脲(万苏平)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对140例T2DM 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格列美脲和格列苯脲进行临床治疗,观察格列美脲和格列苯脲治疗糖尿病患者后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C肽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格列美脲和格列苯脲的降糖效果相似,但格列美脲治疗后餐后C肽无升高,两种药物对体重、血压、血脂影响不大,不良反应也轻微。
结论格列美脲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备选降糖药物。
【关键词】格列美脲;2型糖尿病;降血糖药文章编号:1003-1383(2007)02-0129-02中图分类号:R 587.1文献标识码:A 格列美脲(Glimepiride,商品名:万苏平,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种新的磺脲类(SU)降糖药物,具有胰内及胰外双重作用[1],能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IR)引起的代谢紊乱状态。
本研究对T2DM患者应用格列美脲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所有入选T2DM的诊断按1999年WHO[2]的诊断标准。
入选前FBG≥7.0 mmol/L,和/或11.1 mmol/L≤2 hBG<16.7 mmol/L。
磺脲类降糖药物继发失效,伴严重心肝肾脑等重要脏器病变、肠胃吸收障碍性疾病、妊娠试验阳性或哺乳、酗酒或吸毒史,严重应激状态,对低血糖反应迟钝,对磺胺类、磺脲类药物过敏者排除入选。
共入选140例,随机分为格列美脲组(治疗组)84例,其中男58例,女26例,平均年龄56.3±15.6岁;格列苯脲组(对照组)56例,其中男39例,女17例,平均年龄57.6±16.3岁。
两组的基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方法实验前无降糖药物治疗者直接进入试验,曾服用磺脲类药物者停用一周为洗脱期;期间FBG>11.1 mmol/L和/或2hBG>16.7 mmol/L则退出筛选;用其他降糖药者维持原治疗方案不变,已有的降脂、降压、减肥等治疗方案也不变;筛选时间为12周。
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1],至2013年,IDF估计,60-79岁人群中超过19%患有糖尿病,即1.34亿人群,截止2035年,这一数字预计超过2.52亿。
当前许多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并不理想,因此,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安全有效的降糖方案尤为重要。
本文对我院单纯饮食和运动治疗或使用二甲双胍治疗且剂量稳定1个月以上血糖控制不理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格列美脲进行疗效观察评价。
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符合WHO1999年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年龄60~75岁,单纯饮食和运动治疗或用二甲双胍治疗且剂量稳定1个月以上,无急性代谢并发症,13.5mmol/L≥空腹血糖(FBG)≥7.8mmol/L,和/或16.7≥2hBG≥11.1。
对磺脲类药物过敏或近1个月用过磺脲类药物者,或正接受胰岛素治疗者明显肝肾疾病,胃肠功能吸收不良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或雌、孕激素治疗及怀孕哺乳期妇女,已知酗酒或药物依赖者排除。
1.2药品:格列美脲由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亚莫利,批号:3JB077,规格2mg。
二甲双胍由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格华止,批号:1309080,规格:0.5g。
1.3给药方案:①剂量调整期(0~2个月):所有入选患者开始时均给予格列美脲1mg,每日早餐前5分钟顿服,以后每2周随访1次。
FBG>7.0mmol/L且患者无低血糖反应,将其剂量每天增加1mg,最大剂量为每天4mg。
FBG>3.3且≤7.0mmol/L,且患者无低血糖反应,其剂量维持不变。
FBG≤3.3mmol/L和/或有明显低血糖反应,其剂量在原剂量基础上减少1mg,若原剂量为每天1mg,患者退出。
②治疗维持期(2~4个月):每月随访1次,除非患者出现明显低血糖反应,随访时格列美脲剂量不作调整,维持第2个月时所用药物剂量至第4个月末。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观察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观察目的分析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T2DM)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接诊的8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分析,86例患者给予格列美脲1~8 mg降糖治疗,疗程为12w,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测量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与治疗前的测量值比较有明显的变化。
但是血浆胰岛素、总胆固醇水平与治疗前无显著变化,同时对于患者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没有产生不良影响。
结论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降糖药物。
标签:格列美脲;2型糖尿病;安全性;临床观察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因此有效的临床降糖药物备受关注。
其中格列美脲以其独特的药理动力学特点已经成为新一代的口服降糖药物,在临床的使用中较为普遍,与其他的磺酰脲类药物比较,格列美脲具有较强的胰外作用,起效快速,药效维持时间较长,同时每日只需服用一次,并且具有药物剂量小等特点[1]。
我院结合2011年3月~2013年3月接诊的8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使用格列美脲进行降糖,观察临床结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接诊的8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所有患者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其中男40例,女46例,年龄43~81岁,平均年龄(55±3.8)岁,所有患者的病程为6个月~12年,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7. 1mmol/L,餐后2 h血糖在11. 1~16. 7mmol/L,均排除严重心、肝、肾疾病、胃肠道功能障碍、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格列美脲(亚莫利,赛诺菲安万特制药有限公司)1 mg/d为起始剂量,8 mg/d为最大剂量,总疗程12w,前4w为剂量调整期,根据随访结果调整用药,每次增减剂量为1 mg,后8w持续规律用药至疗程结束。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其药理作用分析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其药理作用分析格列美脲是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常见商品名为“格列美脲片”。
它属于双胰岛素抑制剂,通过抑制胰岛素抗性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血糖水平。
格列美脲已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临床效果和药理作用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其药理作用进行全面的分析。
1. 降糖效果显著格列美脲具有显著的降糖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
研究表明,格列美脲能够减少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血糖峰值,改善血糖控制。
长期使用格列美脲还可以减少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患者的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2. 保护胰岛β细胞格列美脲能够保护胰岛β细胞,延缓其功能的衰退。
研究发现,格列美脲可以减少胰岛β细胞的凋亡,促进其再生和增殖,改善胰岛素分泌功能。
这对于延缓糖尿病的进展和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非常重要。
3. 减少心血管并发症风险1. 抑制肝糖原合成格列美脲可以抑制肝糖原的合成,降低肝脏对葡萄糖的产生。
这能够减少肝脏释放的葡萄糖,降低空腹血糖水平,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2. 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格列美脲能够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提高胰岛素在肌肉组织中的作用。
这能够增加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降低血糖水平,改善糖尿病的代谢紊乱。
3.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格列美脲可以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胰岛素的作用。
它通过调节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增加胰岛素受体的表达和活性,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响应能力。
4. 抑制胰岛素分解格列美脲能够抑制肠道内胰岛素的分解和降解,延长胰岛素的作用时间,增强其降糖效果。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其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抑制肝糖原合成、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抑制胰岛素分解。
这些作用共同作用于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糖尿病的代谢紊乱,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格列美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其药理作用分析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其药理作用分析格列美脲(又名格列美伦)是一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药物。
它属于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能够增加胰岛素分泌,并减少糖脂生成,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在临床应用中,格列美脲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其疗效和安全性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和药理作用进行分析。
一、临床效果1.1 降低血糖水平研究表明,格列美脲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尤其在餐后血糖控制方面效果更显著。
其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DPP-4酶的活性,延长胰岛素素样增生多肽-1(GLP-1)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IP)的半衰期,增加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肝糖原合成,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1.2 减轻胰岛素抵抗除了降低血糖水平外,格列美脲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况。
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格列美脲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从而使得胰岛素更容易发挥作用,降低血糖。
1.3 保护胰岛细胞功能格列美脲还具有保护胰岛细胞功能的作用,能够减少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凋亡,促进新的β-细胞的形成,并减少慢性高血糖对胰岛素分泌细胞的损伤,从而延缓糖尿病的进展。
1.4 减轻体重与一些其他口服降糖药物相比,格列美脲不会导致体重增加,甚至在一些研究中还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减重效果。
这一点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很多患者同时伴有肥胖问题。
1.5 降低心血管风险研究发现,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还能够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包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
这是由于格列美脲除了降低血糖外,还能够改善血压、脂质代谢和体重等因素,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1.6 安全性良好格列美脲作为口服降糖药物,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在临床应用中,除了一些常见的副作用外,如头痛、胃肠道不适等,很少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而且,与其它类似药物相比,格列美脲对胰岛素和肝功能的影响较小,长期使用也可以耐受。
格列美脲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格列美脲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探讨目的分析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首次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纳入96例,观察组共纳入92例。
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每位患者随访至入组后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分别为(5.7±0.3)mmol/L、(7.4±0.5)mmol/L,(5.6±0.2)%,(36.4±3.3)U,优于对照组的(7.1±0.4)mmol/L、(8.8±0.9)mmol/L、(6.8±0.4)%、(44.3±3.9)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血糖达标率为95.7%(88例)vs. 83.3%(80例),低血糖发生率[4.3%(4例)vs14.6%(14例)],体重增加发生率[6.5%(6例)vs18.8%(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格列美脲用于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联合用药血糖控制效果明确,能减少胰岛素用量,并减轻不良反应,可提高用药安全性。
标签:格列美脲;2型糖尿病;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和人们生活工作压力的变化,糖尿病患病人数越来越多。
并且,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需要终生用药,且慢性并发症往往给你患者带来巨大的烦恼。
目前胰岛素治疗是该病的重要部分,二作为一种常见的降糖药物,格列美脲具有显著疗效[1]。
该次2016年1月—2017年6月对188例患者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讨论了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在该院就诊的首次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与药理作用研究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与药理作用研究格列美脲是一种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属于磺酰脲类药物,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
它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和减少肝脏对葡萄糖的输出来降低血糖浓度。
格列美脲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并且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
本文将探讨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与药理作用,并对其研究进行综述。
1. 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除了降低血糖水平外,格列美脲还具有保护胰岛素分泌功能的作用。
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格列美脲可以减少胰岛素的分泌,保护胰岛素的功能,延缓胰岛素抵抗的发展,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格列美脲还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可以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2. 格列美脲的药理作用格列美脲的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激活肝细胞内的受体,抑制肝糖原酶的活性,抑制肝脏对葡萄糖的输出,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格列美脲还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降低血糖水平。
与其他磺酰脲类药物相比,格列美脲具有选择性更强,作用更快,药效更持久的特点,可以更好地降低血糖浓度,减少胰岛素抵抗。
格列美脲还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对肾脏和肝脏的影响较小,可以长期使用。
3. 格列美脲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尽管格列美脲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但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一些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肝功能异常和心血管事件。
在使用格列美脲时,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过量使用,特别是在有肝功能异常或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中应慎重使用。
格列美脲在临床应用中与其他药物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
患者在使用格列美脲时应向医生咨询,避免与其他药物发生不良反应。
格列美脲是一种有效的口服抗糖尿病药物,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浓度,并具有保护胰岛素分泌功能的作用,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格列美脲的疗效研究-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格列美脲的疗效研究-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代谢紊乱性疾病,表现胰岛功能损伤,呈进行性发展,是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格列美脲属于临床第三代磺酰脲类药物,药理作用独特,起效迅速。
为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及药理,笔者以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格列美脲治疗,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76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均于2013-03-2014-02期间到长春市双阳区妇幼保健所就诊,男性42例,女性34例;年龄35~70岁,平均(62.72.8)岁;合并高血压20例,冠心病10例;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纳入标准[1]患者与WHO相关诊断标准相符;空腹血糖(FPG)7.0 mmoL/L,饭后2 h血糖(2 hPG)11.1 mmoL/L,低于16.7 mmoL/L;排除肝肾功能异常,药物过敏或有禁忌证患者;患者治疗前未使用胰岛素治疗,服用降糖药物无效果;未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均知情此次研究。
1.3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抗凝、降脂、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未服用其他治疗药物。
对照组患者饭前30 min 口服30 mg格列喹酮,tid;治疗组患者饭后30 min口服2 mg格列美脲,bid.两组患者治疗期间,2 d监测一次血糖,根据患者血糖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治疗时间3个月。
1.4 观察组指标观察两组患者FPG、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1.5 疗效判定[2]显效:自诉症状消失,血糖恢复正常;有效:自诉症状改善明显,血糖得到控制,未恢复正常;无效:自诉症状未改善,血糖升高。
不良反应:低血糖,血糖测定3.9 mmol/L.1.6 统计学处理采取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2检验,P0.05表示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 能及 时发现 及时 处理 , 以对抗 生素 的合理使 用 , 仅仅是 医护 所 不 人员的 事 , 全社会 都应 引起 重视 。
定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溶液稀释后受环境温度、 酸碱度影响使效
价降低 , 要现配现 用 , 注意避光特别是喹诺酮 类药物有皮肤和光毒不 良
格列美脲治疗 I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l
汪 刚 刘 效筠
【 摘要 】 目的 对格 列美 脲 的疗效 进行评 价 。方 法 对 4 例 I 型糖 尿病患 者进 行 为期 3个月 的格列 美 脲治疗 观察 。结 果 与基础值 比较 ,格 0 I
血糖、 餐后 2 时血糖 与服 药前后 的下 降水平差 异有 显著性 。 小 其主要
示 ,治 疗前 后 比较 采用 配对 t 检验 方法 。
2 结果 2 1 受试 前后糖 代 谢变化 见表 l . 。
表 1 服 用格 列 美脲 片前后 糖代谢 变化
作用机理 是刺激 胰岛 D 胞分泌胰 岛素 , 分提高 周围组织对 胰岛素 细 部 的敏感 性 。格 列美 脲与 胰 岛素受 体结 合及 离解 的速度 较格 列本脲 快, 较少 引起较重 低血糖 。 格列 美脲 口服后迅 速 而完全 吸收 ,空腹或 进食 时服用对 它的 吸 收无 明显 影响 ,服 后 2 小 时达 血药 峰值 , 口服 4 -3 mg平 均峰值 为 3 0g ml t1 2 为 5 8 时 , 肝脏 内径 P 5 氧化 物代谢 成无 0n / , / 值 ~小 在 40 降糖 活性 的代 谢 物 ,6 %经 尿排 泄 ,4 % 经 粪便 排 泄 。 0 0 格 列 美 脲 与水 杨酸 类 、 磺胺 类 、保泰 松 类 、抗 结核病 药 、四
过程 中 ,饮食 及运动 量 同前不变 ,原 口服其 他磺 酰脲类 降糖 药治疗
后 空服或餐 后血糖控制 不佳者 , 即停用该磺 酰脲类 降糖 而改 用格列美
脲 片 ( 苏扬 子 江 药业 公司 生 产 ,每 片 l 江 mg) ,格列 美 脲 初始 剂 量为 l mg,每 日 1 ,两 周 随访 一 次 ,每 次根 据 血糖 增 减 l 次 mg,
宣教 工作尤其重 要。
反应 , 静滴 时要避光 , 一定用包裹 , 免 阳光浴和 人工紫外线照射 。 避 5大力 宣传抗生素 的不 良反应 常 见有 肝 、肾毒 性 ,皮 肤及 光 毒性 , 中怄 神 经 系统 及造 血 系
4药物配伍禁忌
缩短配伍 时间 ,联合用 药以获得 抗生素 的协 同作用 ,增强 其疗 效 , 能有效 控制感 染 , 从而 药物配 伍得 当则疗 效显著 。 素联 合应用 , 抗生
维普资讯
06 24
中国医药指南 2 0 0 7年 i i月第5卷 第 i 期 Gud fC iaMe iie No e e 0 7 Vo No. 1 i ieo hn dcn , v mb r 0 2 5, 1
,
应有高度责任心,必须严格掌握给药时间和方法及药用浓度 ,做好
列美脲 治 ̄ 3 月后患者 空腹 血糖 ( B ) 餐 后 (B 及 糖化血 红蛋 白 ( b C) f个 FG、 P G) H A1 水平 均有 显著 下 降, 分别 下降 34 mm lL 6 8mm l . 4 o/ 、 .3 o/ L、22%。格列 美脲降低 F G、P G、Hb C的有效 率分 别为 9 .%、8 .%、8 .%。结论 格 列美 脲对肝 肾功 能无不 良影响 ,是 一种安 .1 B B A1 25 75 50
全有效 的磺 酰胺 类 降糖 药 。 I 关键 词】格 列美 脲 I 型糖 尿病 口服降 糖药 I 中图分 类号 : 9 7 1 R 7 .5 文献标识 码 :B 文章编 号 :1 7 — 1 4 (0 7 — 2 4 2 6 1 6 9 2 0 )1 0 6 —0 1
其他观察 指标 症状 。 2 2综 合疗 效分 析 . 根 据疗 效判 断标 准 :治疗 3 个月后 数值与 治疗 结 束 后 , 复 查 血 常 规 、 尿 常 规 、肝 功
基 础 比下降大 于 3%为 显效 ;1% 3%为 有效 ;无变化 或 降低 l% 0 0- 0 0 以下为无 效 。分 析格 列美 脲的综 合疗 效 ,格 列美 脲治疗 降低 空腹血
糖显效率为5 .%, 2 5 总有效率为 9 .%;降低餐后2 25 小时血糖显效率
为 4 .%,总 有效 率为 8 .%{降低 Hb C显 效率为 4 .%,总 25 75 A1 75
有效 率 为 8 %,见表 2 5 。
表2 4 0例 J J 型糖尿 病 治疗 的综 合疗 效评 定
数 月 中服用 中等 剂量 降糖 药 物 ( 主要为 磺酰 脲类 ) 3 例 。 者 2
12 治疗 方 案 所有 患者 进行 药物 观察前 测定 对照血 糖 ( . 空 腹 、餐 后 2小 时 ,糖 化 血 红 蛋 白) ,则 开始 进 行 药 物观 察 。观 察
1资料和 方法
11— 般资料 4 例I . 0 I 尿病患者均 系本 院门诊或 住院患者 , 型糖 其诊断 符合 19 年 W HO I型糖 尿病 的诊断标 准 。 中男 2 例 , 99 I 其 4 女
l例 , 6 年龄 2- 5 , 均年龄 (2 5 1 .1 0 7例 平 4 . ± 23 )岁 , 程 1 病 个月 至 2 年 , 均 ( . ±0 8 年 , 1 平 50 .) 首次 发现经 饮食控 制不佳者 9 , 近 例 最
最 大剂量 6 mg。 1 3 统计学 处理 本文 数据 均 以均数 ±标 准差 ( ± S . X )表
3讨论
本 研 究应 用江 苏 扬 子江 药业 公 司生 产 的格 列 美脲 片 ( 佑苏 ) ,
x 4 例 I型糖 尿病患 者作 了为期 3 月的临 床观察 。  ̄0 I , 个 结果显 示 , 空腹
糖 尿病 患病 率 的迅速增 长 已经成为 全球性 的卫生保 健 问题 ,所 以关于糖 尿病 的治疗 越来 越受 到人们 的关 注 …。本文 报告格 列美 脲
能 、肾功 能 均无 异 常 改 变 。治疗 期 间 ,未发 现 明 显 的 低血 糖 反 应
( 品名佑苏 )治疗 I型糖 尿病 为期 3 月疗效观 察及 副作用评 判 。 商 I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