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数学单元评估检测题-第二单元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填一填。

(每空1分,共27分)1.9000千克=( )吨6吨=( )千克7千米=( )米6吨60千克=( )千克9050千克=( )吨( )千克2.在○里填上“>”“<”或“=”。

3000米○4千米7千米○6500米9388米○10千米5000千克○5吨3500千克○4吨8吨○8001千克3.【跨学科】“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李白在长江三峡乘船时留下的千古名句。

测量长江的长度用( )作单位比较合适,测量山的高度用( )作单位比较合适。

4.一桶油重200千克,( )桶这样的油重1吨。

一袋面粉重25千克,用一辆载质量1吨的车运送,最多能装( )袋。

5.1头+4头=5吨2头+4头=8吨1头+5头=43吨1头=( )吨5头=( )吨6.一个瓶自身重280克。

往瓶里倒了4杯水后(水未溢出),连瓶称正好重1千克。

平均每杯水重( )克。

7.滨河大道上每隔60米有1盏路灯。

梦梦从第1盏路灯走到第51盏路灯,一共走了( )米,合( )千米。

8.用载质量为2吨和3吨的货车各一辆运19吨苹果, 在满载的情况下正好运完,可以这样安排:(1)载质量为2吨的货车运( )次,载质量为3吨的货车运( )次。

(2)载质量为2吨的货车运( )次,载质量为3吨的货车运( )次。

(3)载质量为2吨的货车运( )次,载质量为3吨的货车运( )次。

二选一选。

(每题2分,共10分)1.马拉松长跑比赛半程约21( )。

A.厘米B.米C.千米2.8头125千克的马的质量跟( )的质量一样。

A.2头500千克的牛B.4袋25千克的大米C.10 桶10千克的油3.荣老师4小时行了60千米,估计荣老师的出行方式是( );德老师4分钟行了300米,估计德老师的出行方式是( )。

A.步行B.骑自行车C.乘汽车4.某水果批发市场要运进一批水果,其质量情况如下表。

下面方案( )不能用载质量1吨的货车一次运完。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量检测试卷(附答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量检测试卷(附答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量检测试卷(附答案)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 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1.妈妈2小时行116千米,妈妈是()的。

A.步行B.骑自行车C.乘汽车2.学校有502根跳绳,每根的长度在190~210厘米之间,这些跳绳连起来大约长()千米。

A.1 B.10 C.1003.一个集装箱能装下货物约20()。

A.千克B.吨C.克4.我国第一长河——长江全长6280()。

A.厘米B.分米C.米D.千米5.1包红枣重5千克,()包红枣重1吨。

A.100 B.200 C.4006.王老师的体重约50()。

A.克B.千克C.吨7.1吨棉花和1吨铁比较,结果是().A.棉花重B.铁重C.一样重D.无法比较8.6000米+4000米=()千米A.10000 B.10 C.100二、填空题(满分28分,每空1分)9.(1分)称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常用_____作单位.10.(6分)算一算,填一填。

3600千克-600千克=(________)吨2吨-600千克=(________)千克480千克+520千克=(________)吨59吨+41吨=(________)吨5000千克-3吨=(________)吨7900千克-900千克=(________)吨11.(4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大约每天睡9________书本厚7________跳绳长2________鲸鱼重30________12.(4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长江大约长6300(______);一箱桔子重约6(______)。

(2)一枚硬币重约2(______);小明身高141(______)。

13.(5分)5千米=(______)分米 6吨5千克=(______)千克10000千克=(______)吨 8708米=(______)千米(______)米14.果园里有80棵桃树,平均每棵产桃60千克。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培优检测提升卷(及答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培优检测提升卷(及答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培优检测提升卷(及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 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班级、姓名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

卷首寄语: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请仔细审题,看清要求,认真答卷,祝你考出好成绩,加油!一、选择题1.从南京到上海的路程约是300()。

A.米B.千米C.千克D.吨2.王叔叔每天上班骑自行车大约需要15分钟,他家到单位的路程大约是()。

A.400米B.4千米C.40千米3.一头成年鲸的体重大约是()。

A.50吨B.50千克C.50克4.如图所示,在一个损坏的桥梁的限制载重量标志牌上,只看到数30,计量单位部分损坏了,缺损部分应该是()。

A.kg B.km C.t5.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5千米,从甲城到乙城共行驶6小时,甲、乙两城相距()千米。

A.3000 B.500 C.3906.小丽沿着四边形的花园跑一圈,她跑的长度用()来计算。

A.长度单位B.面积单位C.质量单位7.千米可以用字母()表示。

A.cm B.dm C.km二、填空题8.9吨=( )千克40分米=( )厘米6千米=( )米3分24秒=( )秒2时=( )分180秒=( )分9.在()里填合适的单位。

(1)一辆卡车载重6( ),这辆卡车每小时行驶60( )。

(2)我国古代修筑的长城大约长7000( );天安门城楼高约35( );南京长江大桥长约7( )。

10.张华家、李明家和学校都在笔直的文化路上,张华家距离学校大约2千米,李明家距离学校大约3000米,他们两家相距( )千米。

11.小红家到学校有500米,她一天来回走两趟正好是________千米。

12.一个家庭一个月节约用水40千克,照这样计算,一个家庭一年节约用水( )千克,50个月节约用水( )吨。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试题(附参考答案)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试题(附参考答案)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试题(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分数: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甲、乙两数之和比甲数大140,比乙数大170,甲、乙两数的和是________。

2、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把(_____)对齐,也就是把(_____)对齐。

3、常用的统计图有(___)统计图,(___)统计图和(___)统计图。

4、25×40的积的末尾有(__________)个0。

5、一个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直径扩大到原来的________倍,周长扩大到原来的________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________倍。

6、一套校服,上衣59元,裤子41元,购买2套,一共需要(_________)元。

7、算式375×16的末尾有_____个零,去掉积的末尾的零得到的结果是_____.8、________和________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9、一列火车本应11:40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火车()到达。

10、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中,有乘法又有加法或减法,应该先算_____法,再算_____法或_____法.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哥哥把自己的书送8本给妹妹,这时妹妹的书还比哥哥少7本,哥哥原来比妹妹多( )本书。

A.15 B.22 C.232、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的纸巾盒,最多能看到( )个面。

A.2 B.3 C.43、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比()。

A.面积大B.一样大C.无法比较4、直线与射线比较,()A.直线更长B.射线更长C.无法比较5、长方形有()对称轴.A、一条B、两条C、四条D、无数条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

(10分)1、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面有可能相同.()2、60÷2÷3与60÷(2×3)的运算顺序不同,但计算结果相同。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三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三单元测试卷

第二、三单元跟踪检测卷千米和吨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填空。

(每空1分,共25分)1. 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作单位,可以用字母()表示,又叫作()。

2. 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作单位,可以用字母()表示。

3. 一把椅子45元,一张桌子的价格是一把椅子的5倍,买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共要()元。

4. 跑道每圈200米,2圈半是()米。

小军跑了10圈就是跑了()千米。

5. 有一盒糖,平均分给15人,每人分8颗,还剩34颗。

这盒糖共有()颗。

6. 2块砖重5千克,200块砖重()千克,()块这样的砖重1吨。

7.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小红的身高是142(),体重是27(),每分钟能步行70()。

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720()。

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蓝鲸,一只蓝鲸的体重约为162()。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高8844()。

8. 2000米=()千米7吨=()千克12分米=()厘米9千克=()克5000千克=()吨7000米=()千米9. 工厂进行节能减排改造后,一个月节约用水大约300千克,照这样计算,十个月可节约用水()吨。

10. 图书室各种图书统计如下,你能把表格填写完整吗?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每题2分,共12分)1. 张叔叔的体重约有180吨。

()2. 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全长约6670米。

()3. 300克+200克=1千克()4. 小军家一个月可节约用水500千克,一年正好节约用水5吨。

()5. 一辆大卡车的载质量为10千克。

()6. 小美有邮票36枚,比小勇多12枚,两人一共有84枚邮票。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每题2分,共10分)1. 商店给亚运会篮球比赛场馆送去5箱饮料,每箱12瓶,每瓶3元,一共用了()。

A. 60元B.36元C.180元2. 小明家到学校有500米,妈妈每天接送小明要走两个来回,妈妈一天共走()千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姓名:得分:一、填空题。

1、50千克的80倍是()吨,2吨是400千克的()倍。

2、1袋水泥重50千克,10袋这样的水泥重()千克,()袋这样的水泥重1吨。

3、小明骑自行车每分钟行驶250米,他8分钟能行驶()米,是()千米。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约8()。

(2)南京长江大桥长约7000()。

(3)一辆卡车载重6(),每小时行驶60()。

(4)马拉松长跑比赛全长约42()。

(5)一头大象重约6()。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9吨=()千克(2)8千米=()米(3)10000千克=()吨(4)5000米=()千米(5)1吨-780千克=()千克(6)415米+585米=()米=()千米6、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4千米5005米4050米4500分米5千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200千克4吨230千克8千克8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个三年级同学的体重约1吨。

我是这样估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一车糖重3000千克,一车纸重3吨,这车糖和这车纸相比()。

A. 糖重B. 纸重C. 一样重2、一节火车车厢运2吨货物,这样的25节车厢,一共能运货物()。

A. 50千克B. 50吨C. 5000千克3、小明家离学校1500米,小明家和小强家相距()。

A. 500米B. 3500米C. A,B两种答案有可能对4、某种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1900千米,这种交通工具可能是()。

A. 飞机B. 火车C. 汽车5、一车化肥重2800千克,要想使车上剩下的化肥正好是1吨,需搬走化肥()。

【精品】三年级下数学单元评估检测题AB卷(A)-第二单元-苏教版

【精品】三年级下数学单元评估检测题AB卷(A)-第二单元-苏教版

第二单元评估检测题(A)(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填空我最行!(每空0.5分,共24分)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计量公路、铁路或河流的长度,常用()作为长度单位。

2.我们学过的重量单位有()、()、(),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常用()作为单位。

3.运动场跑道一圈是200米,跑( )圈正好是1千米。

4.一块砖重5千克,200块砖重( )千克,( )块砖重1吨。

5.在括号里填上合知的单位名称。

(1)我国黄河长5500()(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5()(3)两个城市之间的铁路长250()(4)小刚身高132();(5)小红的体重是36(); (6) 一辆轿车车的自重是2()(7)实验小学校的林阴道大约长60()(8)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720()(9)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10()(10)地球绕太阳每秒运行29()6.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6000米=()千米()千米=4000米4800米-800米=()千米 1千米-500米=()米5000千克=()吨 3吨-2500千克=()千克7.在()里填上“>”、“<”域“=”。

1千米()1100米 6000米()6千米;9千米()9000米 8吨()800千克;20千米()20000米 3000千克()4吨;1千米()100米 20吨()20千克;12米()1200分米 7000克()70千克。

8.按顺序排列大小。

450厘米、405厘米、4米、45千米()>()>()>()3 千克 3400克 2吨 2500千克 34000克()>()>()>()>()二、选择我最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序号)。

(10分)1.一壶水重1千克,平均倒入8个杯内,平均每杯倒()克。

A.1250 B.125 C.10 D.1002.平均每个同学体重25千克,()名同学重1吨。

A.40B.4C.400D.40003.环形跑道一圈800米,小明跑了5圈,共跑了()千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2021-2022学年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一、填空题(共9题;共22分)1.水果店上周购进1吨苹果,卖出800千克,还剩千克。

2.常见的长度单位有、米、、厘米、;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千克、。

3.6吨=千克120分=时200米+800米=千米50毫米=厘米4.在横线上填上“>”、“<”或“=”。

900米3千米2千克2吨6千米5999米80米700分米10千米10000米9990克9千克5.要使253×□的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填。

6.1袋大米重25千克,袋大米重1吨。

7.一头牛重500千克,头这样的牛刚好重2吨;学校操场跑道一圈长200米,跑圈刚好1千米。

8.水果店运来水果30筐,每筐重20千克,还要运千克就正好是1吨。

9.每人每天节约1千克水,一个三口之家一年大约节约吨水。

二、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0.1吨钢铁比1吨棉花重很多。

()11.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12.杭州到北京的公路长约1360米。

()13.一个西瓜重2吨。

()14.乐乐家离姑姑家12千米,她步行去比较合适。

()三、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5.北京市到河南省郑州市的铁路线约长699()。

A.分米B.米C.千米16.1袋水泥重50千克,()袋水泥重1吨。

A.2B.20C.20017.周末,李梅一家去9千米外的动物园,选择()方式更合适。

A.步行B.乘车C.乘飞机18.工地原有8吨水泥,已经用了3000kg,现在还剩()水泥。

A.5吨B.5000吨C.5kg19.一匹马的质量是250千克,4匹马的质量是()。

A.1000克B.2000千克C.1吨20.有95箱梨,每箱约重35千克,需要一次运完。

选用()的车最合适。

A.载重量为3吨B.载重量为4吨C.载重量为5吨21.小亮3小时()行了300千米。

A.步行B.骑自行车C.坐小汽车四、认真细致,踏实计算。

(共2题;共17分)22.直接写得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评估检测题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填空我最行!(每空0.5分,共24分)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计量公路、铁路或河流的长度,常用()作为长度单位。

2.我们学过的重量单位有()、()、(),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常用()作为单位。

3.运动场跑道一圈是200米,跑( )圈正好是1千米。

4.一块砖重5千克,200块砖重( )千克,( )块砖重1吨。

5.在括号里填上合知的单位名称。

(1)我国黄河长5500()(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5()
(3)两个城市之间的铁路长250()(4)小刚身高132();
(5)小红的体重是36(); (6) 一辆轿车车的自重是2()
(7)实验小学校的林阴道大约长60()(8)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720()
(9)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10()(10)地球绕太阳每秒运行29()
6.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6000米=()千米()千米=4000米
4800米-800米=()千米 1千米-500米=()米
5000千克=()吨 3吨-2500千克=()千克
7.在()里填上“>”、“<”域“=”。

1千米()1100米 6000米()6千米;
9千米()9000米 8吨()800千克;
20千米()20000米 3000千克()4吨;
1千米()100米 20吨()20千克;
12米()1200分米 7000克()70千克。

8.按顺序排列大小。

450厘米、405厘米、4米、45千米
()>()>()>()
3 千克 3400克 2吨 2500千克 34000克
()>()>()>()>()
二、选择我最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序号)。

(10分)
1.一壶水重1千克,平均倒入8个杯内,平均每杯倒()克。

A.1250 B.125 C.10 D.100
2.平均每个同学体重25千克,()名同学重1吨。

A.40
B.4
C.400
D.4000
3.环形跑道一圈800米,小明跑了5圈,共跑了()千米。

A.4000
B.40
C.4
D.16
4.一座桥前通行标志上写作“10t”意思是()
A.通行汽车自重不超过10吨
B.通行汽车载重不超过10吨
C.通行汽车车和货物总重量不超过10吨
D.通行汽车总重量不少于10吨
5.小军家1个月节约用水500千克,( )个月可节水5吨。

A.1
B.10
C.100
D.20
6.某汽车的载重量是8( )
A.千克
B.克
C.吨
D.千米
7.一车糖重3吨,一车纸重3吨,这车糖和这车纸相比( )
A.糖重
B.纸重
C.一样重
D.无法相比
8.王超的父亲身高180( ),体重82( )。

A.千克
B.吨
C.米
D.厘米
9.我国的母亲河--黄河长5464( )。

A.千米
B.米
C.厘米
D.毫米
10.铁比棉花重。

()
A.铁重
B.棉花重
C.一样重
D.无法比较
三、计算我最准!(共24分)
1.直接写得数。

(每题1分,共12分)
43×20= 50×60= 10×77= 30×80=
22×30= 120×4= 40×21= 25×40=
203×4= 210×3= 20×10= 55×2=
2.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每题3分,共12分)
38×64= 67×43= 24×75= 67×42=
四、解决问题我最灵!(每题6分,共42分)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5千米,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了5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小明家离学校500米,他每天上学、回家要走2个来回。

他一天要走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3.如果将4张15厘米长的彩条粘贴起来,粘贴的部分都是1厘米,粘好的彩条全长多少米?
4.全班同学都参加体育比赛,其中参加跳远比赛的有32人,参加跑步比赛的有28人,两项都参加的有10人,问全班共有多少人?)
5.有一辆载重5吨的卡车,要装6台850千克的机器,有没有超载?
6.从甲地去乙地,如果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0千米,要骑3小时,如果乘汽车,只需30分钟,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7.小华家离学校1千米,离公园2千米。

他从家出发走了18分钟,每分钟走62米。

请你估算一下:
(1)如果是向东走,现在在学校的东面还是西面?
(2) 如果是向北走,大概走到了哪个位置?在图中用“☆”表示出来。

评估标准
本试卷从以下几方面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考查学生是否正确了解了千米和吨的概念占60%;能否运用合适的长度和重量单位占20%;能否熟练进行常用的长度单位及常用的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占8%;运用千米和吨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占12%。

本套试卷难易适中,对学生学完本单元后作了一个客观地平价。

参考答案及讲评 一、1.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千米 2.吨、千克、克 吨 3.5 4.1000 200
5.千米 千米 千米 厘米 千克 吨 米 千米 吨 千米
6. 6 4 4 500 5 500
7.< = = > = < > > < <
8. 45千米>450厘米>405厘米>4米 2500千克>2>34000克>3400克>3 千克 二、1.B 2.A 3.C 4.C 5.B 6.C 7.C 8.D,A
9.A 10.D 三、1.860 3000 770 2400 660 480 840 1000 812 630 200 110
2. 2432 2881 1800 2814
四、1.65×5=325(千米) 2.500×4=2000(米) 2000米=2千米 3.15×4-3=57(厘米) 讲评: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时,要引导学生操作,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4张彩纸粘贴3次,减少3厘米 4.讲评: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知道:只参加跳远的有:32—10=22(人) 只参加跑步的有:28—10=18(人) 两种运动都参加的有:10人 全班一共有:22+18+10=50(人) 5.850×6=5100(千克) 5吨=5000千克 5100千克>5000
千小华家 学校
克超载 6.10×3=30(千米)30×2=60(千米) 7. (1)1千米=1000米62×18=1116(米) 1116>1000学校东边(2)图略,在小华家距公园一半多。

重点评讲
1.选择题:第4题:汽车是有自重的,“限载10t”是指通行汽车车和货物总重量不超过10吨。

第10题:由于没有具体数据,所以只能是无法比较。

2.解决问题第3题: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时,要引导学生操作,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4张彩纸粘贴3次,减少3厘米。

3.解决问题第4题:引导学生通过画韦恩图分析:只参加跳远的有:32—10=22(人)只参加跑步的有:28—10=18(人)两种运动都参加的有:10人全班一共有:22+18+10=50(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