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体育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体育建设发展论文

试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体育建设的发展摘要:伴随新农村建设的纵向推进,新农村体育建设也被提上了发展日程,健康的体魄是发展的基本保证,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对农村体育建设进行重视也成为了和谐社会下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对于塑造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案通过对当下我国新农村体育建设中所存在的发展限制因素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并针对其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策略方法研究分析。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育建设一、我国农村体育建设现状问题调查根据我国目前的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的参与度统计调查可以发现:在我国目前的农村人口中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群比例明显低于城镇。
伴随着人口年龄的增长,其差距也越来越大,并且在经济相对发达和不发达的农村地域中的农民所参与体育活动的比率还存在着大的差异化。
目前在我国农村所进行的体育项目建设基本存在着一个特点,那便是简便易行,对于体育场地的要求普遍较低,也没有过量资金的建设投入。
其参与的项目的积极度排列依次为:跑步慢走、羽毛球及乒乓球、足球来求和排球等系列体育强度不大的项目。
农民的参与热情多依靠媒体宣传来影响,自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并且还存在受农活季节性的影响,在活动安排上存在着不定时性,在锻炼场地的安排上,多选择在自家庭院或自然的环境下进行。
另外国家在农村体育建设的关注也存在薄弱性,近年来陆续投资建设的85万个体育场地,分布于农村的仅为8.18%,还是存在于乡镇而非行政村中,诸类的因素直接导致了农村体育建设的进程缓慢。
二、发展建设农村体育的必要性分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村的体育建设在根本符合了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及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也是其发展的重要手段和载体。
农村的体育建设在很大意义上可以改变农民的精神面貌,对于剔除农村普遍存在的封建思想及愚昧文化,有着重要的实施意义。
能够丰富农民在建设的同时,良好的汲取业余文化生活所带来的知识营养内涵,同时对人力资源的素质也有着良性的提升作用,在根本上提高农村的生产力。
新农村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新农村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摘要:阐明体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剖析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体育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论述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对策:如加强科学健身的宣传教育,解决农村体育经费问题,确保农村体育稳步发展,整合农村学校体育资源等。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体育发展农民农村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是构建具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领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农村体育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重新审视新农村体育发展问题,认真思考如何才能增强农民的身体素质,如何使农村体育资源最大化,如何发挥体育的更大作用,是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1 新农村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1 农村体育的不平衡发展近几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社会的变动呈现多元化与复杂化。
一方面经济分化及社会成员在经济地位上的差别,与以往的政治关系一起为农村急剧形成的社会分层提供了基本依据;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发展出现明显的不平衡性。
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区差异也造就了农村体育发展的不平衡性。
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江浙发达地区的农村,从经济基础、个人意识到经济、社会结构均发生较大变化,已经变成一个开放性城乡融合的社会,体育发展很快,体育设施条件甚至超过了城市社区。
如被命名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张江镇,到目前为止,各村、居委会已建成健身点45个,健身苑1个,健身房15个,总面积为1500平方米,配备各类健身器材300余件,该镇已有30多支体育团队。
[1]然而,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的发展滞后,农村体育基本无人问津的状态。
有些地区,农民早有健康需求,但客观条件迟迟不能跟进,需求难以得到基本满足;也有的地区,农民体质健康状况欠佳,却未意识到对锻炼的需求。
1.2 缺乏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场地和器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国家投资兴建了很多大型体育场馆,但为大众提供体育健身活动的场地和器材太少,未能充分考虑一般百姓开展体育活动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与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

系, 一般 文化水平越 高, 对体育 价值和意 义的认识也就越到位 ,
从而参 与体育 的意识也就越强 。 国农村 的教育水平较低 , 我 这在
很大程度上阻碍 了农 民科学 的体育意识的养成 。国家把教育科 学文化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 的体系中 ,着力普及和巩 固农村九 年制义务教育 , 改善农村 办学条件 , 加强农村教师 队伍建设 。加 大对农村文化 的投入 , 续实施广播 电栅 ‘ 继 村村通 ” 工程 , 构建农 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同时大力倡导健康文 明新风 尚, 倡科学 提 健康 的生活方式 。 些举 措的实施 , 这 将极大改善农民接 受教育科 学文 化知识 的条件 , 提高他们的文 化素质和 认识水 平, 使农 民逐 渐接触和接受科学 的体育健身意识 。 同时, 农村 学校体育也是农 村体育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加大农村教育 的投入 , 对改善农村 学校体育 的发展条件也具有重要意义 。 3 . 新农村建设将促进农村体育硬件设施 的改善 。 自新中 国 成立 以来 ,广大农村就一直是体育设施投资 的薄弱环节 。2 0 04 年是 我国的“ 农村体育 年 ”国家和地 方各级政府加大对农 村体 , 育设施 的投入 , 初步 改善 了农村体育 的设施状况 。 新农村建设是 对农村 的全面建设 , 其中就包括 了农村体育 的发展 , 而农村体育 设施 的匮乏则是阻碍农村体育发展的重大障碍 。要发展农村体 育, 推动 实施 农 民体育健 身工程 , 开展文体活 动, 必须 打破这 就
令人担忧 。
长期 以来, 国城市体育设施 由国家投资建设 , 我 而农村则 由 县 、 ( 财政承担。 乡 镇) 即便是 由于大多数县 、 乡财政 吃紧 , 没有财 力投资体育设施 , 更何况是在农村地 区。 经济较为宽裕的县、 乡, 也都把资金用在发展经济上 ,农 村体育往往是最后一个考虑对 象, 一旦财政吃紧, 便成为首当其冲 的裁减对象 。据第五次全 国 人 口普查 公报显 示,我 国乡村人 口 8 7 9万 人 , 占总人 口的 03 6. 1 。另据 国家 体育 总局 公布 的第五次全 国体育场地普查数 3 9%
农村体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融合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 中全会提 出, 今后我 国农村 改革 发展 的方 向
1 研 究 对 象和方 法 维普资讯 第 2 第 3期 4卷
20 年 3月 08
山 东体 育 学 院学报
J u a o h n o g I s tt h sc lE u ain a d S o s o r l fS a d n n t ue o P y ia d c t n p t n i f o
相 促进 , 相 融合 , 创 和 谐 社 会 。 互 共 关 键 词 : 会 主 义 新农 村 ; 村 体 育 ; 状 调 查 ; 展 趋 势 社 农 现 发
中图分类号 : 8 —0 G0 5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6 06 20 )3 05 3 10 —27 (080 —0 1 —0
Ha mo i u e eo m e t o u a po t n e s caitc un r sde c n t u to r n o s d v lp n fr r ls r sa d n w o ils o ty i o s r ci n
Z HOU jn — h a. U 】n u u Y u
( oe e fP yi l dct n L dn nv sy Y na 24 2 , hn C lg hs a E uao , u og U i rt , a ti 60 5 C i l o c i ei a)
Ab ta t T i a e n e t ae d su ist u r n iu t n a d d v lp n r n fr r ls o t n e e b c go n s r c : h sp p riv si ts a t d e he c re tst ai e eo me tte d o ua p r u d rt a k r u d g n o n s h o e s caitc u ty i e c n tu t n b a so ieau e rve fn w o i s o n rsd o sr ci y me n fltr tr e iw,i tr iw l o ne ve s,q sin ar s ue t n ie ,ma e t s saitc d o h t mai tt isa c s n S o t h e r s lsi dc t a e sa sre fp o lms,f ri sa c O frh.T e ut n ia et tt r i e iso r be h h e o t e,a lg a d n t n frr rls r n n a g r oi ua p t o o o s,a lc p r a k o s t f o s k o e g d fed a d e tb ih n ,dse ee n s fs r r a ia o n wld e a l sa l me t itmp rd e s o p t o g z t n,a d a lw r p rin o p rs p p lt n a d n i n s o s n i n o p o t s t uai o o f o o o n u ra o a l itiu in.Ne s i itc u t sd o sr cin p o i e a o a l p ru i rt e d v lp n fr r l n e s n b ed sr t b o w o a s o nr ie c n tu t rvd s a fv rb e o p tn t f e eo me to u a c l y o o yo h s r o s,t s h r p t hu t e wi e n w d v lp nt r n i r r l p rs mu u l rmoi g n d i tgai g i t n w o i it e lb e l e eo me t d n ua s t , e o t a y p o t a n e r t w h e s a s l n n c l c u t sd o sr cin,tg t e o ce t amo iu o it o nr i e c n tu t y o o e rt r ae a h r no s s ey. h c Ke r s: e s i itc u t sd ; r ls r c re ti v sia o d v lp n r n y wo d n w o a s o n r i e r a p t u r n n e tg t n; e eo me tt d c l y u o s; i e
排球运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排球运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开始注重农村体育运动的发展,以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其中,排球运动作为一项全民健身运动,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排球运动的意义、排球运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实践以及面临的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排球运动的意义排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强、互动性好、竞技性强的体育运动,特别适合社区、村镇和学校的群众性大规模开展。
它可以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同时也能提高团队凝聚力和配合能力,有助于农民协作精神的培养,增强彼此间的互帮互助和友谊,从而促进社会和睦。
此外,排球运动还能锻炼人的反应能力和敏捷度,让人更加自信,有助于心理健康。
二、排球运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实践1.为农民们提供一个健康的锻炼场所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而身体健康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前提条件。
由于排球运动不需要大面积场地,只需一块平整的地方,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为农民提供一个健康的锻炼场所。
2.组织排球比赛,推广排球运动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通过组织村级或乡镇级的比赛来推广排球运动。
比赛可以分为男女组,不仅可以增强农民之间的友谊和沟通,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比赛技能水平,激发他们对运动的兴趣。
3.发展少年儿童的排球运动通过在学校和社区推广排球运动,可以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其中,注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更好的培养农村体育后备力量。
三、排球运动面临的问题和对策1.场地不足在农村,场地是排球运动发展的瓶颈之一。
为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建立多功能运动场、公园等场所,确保农民,尤其是年轻人,具有可以开展排球运动的场地。
2.重视人才培养要使排球运动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好地发展,必须注重人才培养。
要挖掘年轻人的潜力,加强对教练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为当地的排球运动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3.宣传推广不足排球运动虽然起源于军队,但现在正逐渐地从城市向农村普及。
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体育建设的必要性

摘
要 :体 育建设 问题 ,不仅仅是体 育本身的问题 ,也是一 个整体 的问题 ,还是 一个文化 的问题 。因此,
对 于体 育 的发 展 ,要 从 社 会 的 角度 去 思 考 ,要 从 未来 发 展 的 角度 去 思 考 。从 这 个 角 度 来认 识 , 和 谐 社 会 的 建 设 ,体 育发 展 也 是 重要 的基 础 。 关 键 词 :体 育建 设 ;新 农 村 ;和 谐 社 会 ;文 化 中 图分 类 号 :D4 2 7 2 .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49 2 0 )80 2 -2 625 0 ( 09 0 -03 0
、
在 全面 建设小 康社会 ,推 进新农 村 建设 的大背 景下 ,农村 社会 的整体建 设越 来越 受 到重视 。如何 建设社 会主 义新 农 村 ,众 多 的专家 、学 者与在 一线 工作 的领导 者都从 各个 角度 回答着 这个 问题 ,并且 从 各个 方面 实践着 这个 问题 。体育建 设 是新农 村建 设 中的一个 非常重 要 的问题 ,这个 问题 是新农 村建 设 达 到一个较 高 的程 度时 自然 凸显 出来 的问题 。在 实践 中可 以认识 到 ,在农 村开展 体育 运 动 ,对 提高 农 业 劳动生产 率 、促 进农 村经 济发 展 ,提高农 民思 想 道德 素质 、科 学 文化素 质 以及精神 文 明建设 都具 有 十分 重要 的意义 。 在新 农 村 建 设 中 ,文 化 建 设 是 一 个 重 要 的基 础 ,而 体育 则 是 文 化 建 设 的重 要 内 容 。体 育 的发 展 ,对 于稳定基 层 、活跃 乡村生 活 、加强农 村 的整 体 文化 建设 ,发挥 着重要 的作 用 。它能够 在实 践 的 过 程 中 ,最广 泛地 满足农 民群众 多层 次 、多方 面 的 精 神文 化的需 求 。 社 会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是 一 个 庞 大 的 系 统 工 程 ,需 要进行 全面整 体 的思考 。要发 展农 村 ,就要 了解农 村 ,要从 农 村的实 际 出发 ,要 从农 村 的需求 出发 ,要 从农 村 的 自有资 源 出发 ,而不 能背离农 村 的特性 去思 考农村 的现实 问题 。在 我 国的乡村 社会 中 ,体育 文化像 生 生不息 的一 泓清 泉 ,表 现着 浓厚 的乡 土气 息 。这其 中蕴涵 着丰 富 的体 育原 生态 资源 和深厚 的 文 化 内涵 ,不 仅 能 够 提 升 农 民 的 文 化 品 位 ,更 是提 升竞技 体育 的大平 台 。体 育运 动在 农村 具 有极 强吸 引力和广 泛 的号召力 ,这 种现 实状 态对 推 动农 村 的体 育发 展 ,丰富基层 的文化 生活 ,促进 农 村 的和谐稳定 起 着重要 的作用 ,是 推进新 农 村建
新农村建设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规划

新农村建设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规划近年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然而,由于农村体育设施条件相对欠缺,人们对于农村体育的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
因此,制定一项合理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新农村建设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规划展开讨论。
一、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当前,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普遍存在一系列问题。
首先,农村体育场地不足,现有的体育场馆大多状况不佳。
其次,体育设施的功能单一,缺乏多样性和综合性。
再次,缺乏专业的体育教练和活动指导员。
最后,农村体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不到位。
二、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性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不仅是国家重要政策的延伸,也是推动体育大众化和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于体育的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三、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规划的目标制定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规划的根本目标是推动农村全民体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体育参与率和满意度。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农村体育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增加体育场地建设,培养更多的专业教练和活动指导员,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计划,加强体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四、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路径选择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
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例如农村学校的体育场地和社区的多功能场所。
另一方面,可以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和资金投入,建设专门的农村体育中心和综合性体育馆。
五、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内容应包括体育设施建设、体育教育和培训、体育竞赛和活动组织等方面。
为了满足农民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公共服务形式可以包括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设立体育课程、举办体育赛事等。
六、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规划的实施机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规划的实施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进行组织和管理。
该机构可以由行政部门、农村学校、社区和农村体育协会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管理,确保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规划的顺利实施。
新农村建设的乡村体育设施建设方案

新农村建设的乡村体育设施建设方案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体育在农村地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有必要加强乡村体育设施的建设。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回答,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乡村体育设施建设方案。
一、建设体育公园体育公园是农村乡村体育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公园可以提供广泛的体育设施和活动场所,如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等。
该公园还可以设置健身步道、休闲广场和儿童游乐区,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农村居民的需求。
二、建设多功能运动场除了体育公园外,多功能运动场也是乡村体育设施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
运动场可以容纳各类比赛和活动,如田径运动、棒球比赛等。
此外,还可以在运动场内建设篮球、排球、网球等场地,供农村居民进行自由活动和娱乐。
三、组织体育赛事为了推动乡村体育设施的运用和发展,有必要组织各类体育赛事。
通过组织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活动,激发农村居民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体育赛事还可以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当地的知名度和经济收益。
四、组织康体活动除了体育赛事外,还可以组织各类康体活动,如徒步活动、太极拳等。
这些活动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机会让农村居民参与体育运动,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大力发展农民专业体育在乡村体育设施建设方案中,有必要重视农民专业体育的发展。
为农村职业体育员工提供培训和赛事支持,鼓励他们继续发展自己的体育技能。
同时,可以建立农民专业体育队伍,组织队内训练和外部对抗,提高当地农民体育水平。
六、完善体育设施管理体制在乡村体育设施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对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建立健全的体育设施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和权力,确保设施的有效利用和长期维护。
同时,加强对设施的定期检修和更新,以保证设施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七、加强体育设施宣传推广为了提高乡村体育设施的利用率,有必要加强宣传推广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体育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内容提要]农村体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正越来越突出,坚持以农民为本,完善农村体育组织体系及内容体系,以传统体育项目为抓手,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是当前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体育;社区体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新农村建设由此起步。
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战略举措的出台,破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深层问题,强化对“三农”领域的全方位支持,更是以人为本地从乡风村容、社会文化事业以及民主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的全面求解。
作为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体育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农村体育的现状,充分认识农村体育发展中各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农村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新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一)农村体育的管理目前,我国农村体育管理组织建设运行机制可概括为县、镇、村三级运行网络,以县城为龙头、镇为中心、村为基础,发展整个农村体育工作;农村体育的管理机构包括行政组织和群众组织两大体系。
行政组织指各级政府中的体育部门,即各级体育局中负责社会体育的部门,群众组织包括各农民体协、篮球协会、棋牌等体育协会。
各级农村体育管理组织之间协调性差,农村体育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密切,缺少体育骨干。
农村体育骨干本来就很少,加之大环境的影响,城区的体育指导员、体育教师、教练员、裁判员和体育爱好者都不愿意下去,因此农村群众很难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农村体育工作大都由兼职的体育工作者来负责,专职的体育工作者较少,而兼职的体育工作者一般是没有政府正式编制的,他们有的从政府领取一些津贴,有的则依靠其他单位来解决工资待遇。
故而这部分人很不稳定,容易受政府领导人更迭和政府机构调整、精简等因素的影响。
另外,对农村体育专业管理人员的培养、培训投入少,而农村体育人口又较多,造成农村体育管理人员的不足,农村体育活动的指导率低。
又由于大部分农村体育管理人员是一些农村干部或从其他行业转过来的,他们对农村体育管理业务不太精通。
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刚刚起步,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的比例很少,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难以保证农村体育发展的需要。
加上农村人口流动较大,较多的青壮年常年在城市里面上班、学习,更加大了农村体育工作者的管理难度。
农村体育管理应以政府行为为主,依靠各部门,依靠基层,依靠各协会,依靠企业和个人资助,推动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
但是现在市、乡镇普遍推行自上而下的压力型管理体制,乡镇、村领导成了上级下达各种目标任务的责任人和执行者,凡是与目标责任状无关的事就一概不管。
乡镇、村领导为了不被一票否决,长年累月都是围绕财政收入、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稳定、安全生产而奔忙,很自然地把体育工作视为额外负担放到一边而无暇顾及。
(二)农村体育的经费由于我国大部分区县农村体育基础薄弱、农民体育意识差、农村体育产业化进程缓慢、企业赞助农村体育的积极性不高等原因,目前农村体育建设仍以政府的投资为主,农村体育经费来源渠道相对单一。
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同整个农村体育发展需求相比尚显不足。
此外,在每年的政府拨款中,群体经费所占比例极低。
现在大部分乡镇已没有集体企业,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上级下拨的支付转移款,且基本上都用于办公支出和工资补助,有限的财力维系正常的工作运转都十分艰难,真正用于公益事业的投入少之又少;另一渠道是各级体育局将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的提存额按实际情况来调整各自的分配比例,然后将其作为农村体育发展经费投入到下一级单位或所辖区域内的各行政村。
但是,由于目前体育彩票销售主要集中在市区,而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体育彩票的销售量极低,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各区县特别是乡镇级体育部门的经费来源,造成了对农村体育投资的不足。
资金来源渠道少、投资数量低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原因。
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要通过镇村(企业)出地、村民出工、财政支持、社会赞助、器材捐赠的办法多方筹措经费。
(三)农民的健康观念和体育意识调查发现,不少乡镇村基层领导认为,“体育活动是闹着玩的事,搞体育既花钱又没有效益,得不偿失”,“蹦蹦跳跳跳不出钞票”;而终日劳作的农民则普遍认为“干活就是锻炼,无需再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是机关单位、城里人的事,富足无聊人的事”。
教育差异、经济差异以及文化差异导致农民对体育价值认识存在较大偏差,制约农村体育消费的发展。
据有关专家调查,同是农业户口的农民,只占农民总数20%左右的农村文化精英经常参与体育活动,而占农村人口78%-85%的农业劳动者则很少参与体育锻炼。
有调查表明,广大农民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体育法规认识水平及了解程度普遍偏低,甚至有的农民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毫无所知,这说明,农民对体育法律法规缺乏了解,农村体育管理法制化程度不高,政府在贯彻农村体育管理法规政策方面重视不足,农村体育管理缺乏法制保障,农村体育管理法制化建设基础不稳,宣传体育法规政策方面力度不够,加强对体育政策法规具体内容的贯彻落实及宣传教育应成为今后工作的重要部分。
二、加快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一)着眼农民,立足村落造就新型农民,不可忽视农村体育的作用。
解决好农民体育问题,关系着社会体育的大局,也关系着建设新农村的大局。
因此,需要我们树立“以农民为本”的思想,以全面的、协调的、科学的发展观把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提上议事日程,实现对农民的终极关怀。
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概念,组成它的是散落的无数个村落。
尽管各地的村落自然环境、经济条件、风俗习惯有差异,但它的形成和发展延续、相对封闭性、小圈子内部聚族而居的社会形态却大致相同。
从纵的角度看,人们世世代代居住在一起,祖祖辈辈传承着亲情、友情和其他各种恩恩怨怨从横的角度看,外圈是村与村之间土地的边缘,中间是家挨家、户挨户的村落建筑群落,内层是由血缘关系、亲戚关系、街坊邻里关系等组成的彼此交叉或各自独立的小圈子,而家庭是这层层圈子的核心。
“纵”和“横”的共同作用,把村落锻造成一个非常固定的小社会,这个小社会几乎圈定了农民生存的空间,各家各户的合作和纷争也几乎都限定于这个圈子内。
在对农村体育实际的把握上,如果着眼村落的这些共性,立足于农民真实的生存状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认识农村,更能抓住农村体育问题的实质。
以农民为本,着眼于村落,也应是新农村体育建设的着眼点和归宿。
(二)宣传发动体系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的文盲、半文盲多数在农村。
文化程度低下也影响了农民正确体育观念的形成。
因此,要发展农村体育,改变农民的健身观念,舆论要先行。
考虑到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要通过图片展示、录音录像、现身说教、广播、电视、墙报等直观性宜传手段,加大健身知识与政策的宣传,在农村地区形成一个良好的健身环境。
要重视农村基层领导和体育骨干的影响示范作用,带动农民树立“健康就是财富”、参加体育锻炼就是投资健康的观念,使参与体育锻炼成为农村居民的自觉需要。
(三)组织管理体系体育组织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政府型体育组织,二是群众体育组织,两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
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民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能力还较欠缺,这就决定了政府性体育组织在新农村体育发展中的重要性。
第一,县级以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做到“高度重视、统筹兼顾、责任明确、分级管理”。
把农村体育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从而确保农村体育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第二,充分发挥农民体育协会的作用。
农民体育协会由于其组织的自发性、业余性,具有相当积极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县级体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体育活动,在农民体育协会的配合下,其效果往往要比单纯的行政组织好得多。
第三,乡镇政府把体育事业纳入乡镇发展总体规划,保证体育事业经费和基本建设经费的落实,以不断改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
第四,充分认识和发挥村民委员会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健全村民委员会是开展农村体育建设工作的最基本前提。
第五,县级体育部门为乡镇配备热心体育、精于业务的专干,乡镇还要发现和培养体育积极分子复员退伍军人,高、初中毕业回乡青年。
可利用农闲时间开设培训班,为农村培养体育骨干,并通过他们带动其他人参加体育锻炼和活动,从而推动农村体育发展。
(四)多元融资体系第一,加大政府体育资金投入向农村地区倾斜的力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入要更多地在宏观环境上,基础设施上进行供给。
要在建设的同时注意培养农民的维修意识与提供激励机制,强化基层政府在维修中的责任意识,在投入建设中要考虑预算维修资金。
第二,以体育彩票公益金为引导,为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第三,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人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
第四,鼓励农民自筹资金发展新农村体育文化。
如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农民四街村民马瑞福自办体育的成功典范就可以加以推广。
马瑞福自筹资金建起一个小型体育场,场内有篮球、羽毛球场地,乒乓球台,还有单双杠、爬绳、滑梯、秋千等几十种健身器材,免费向村民及周边村群众开放。
(五)农村体育内容体系、一是建立常规活动体系。
每年利用农闲、节假日、春节等余暇组织舞狮、舞龙、拔河、掰手腕、长跑、钓鱼等常规项目的比赛。
二是建立农村“特色”内容体系,将体育活动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把趣味与常规竞技项目结合起来。
三是挖掘和创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内容体系。
根据我国体育博物院和国家体委文史委员会有关专家所进行的全国性调查报告表明,在我国流传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多达种,如放风筝、舞龙、龙舟、扭秧歌、踩高跷、侗族的“抢花炮”、彝族的“跳火绳”、满族的“跳马跳骆驼”、蒙古族的摔跤等,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很多已日渐消失。
因此,为了推动新农村体育发展,应该深入挖掘和开发这些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内容,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使一些濒I临消失的体育文化活动重新焕发活力。
四是与时俱进,大力传播新体育文化火种,将现代时尚的体育活动如健身操、交谊舞、羽毛球、台球、木兰拳等等向广大农村地区渗透。
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农村体育内容时,应找准农村体育与农村地理环境、农村民俗文化的契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