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学考语文试题卷、答题卡和答案.doc

合集下载

成人高等语文真题及答案(1)精编版

成人高等语文真题及答案(1)精编版

2016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选择题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共24分,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堤坝题.跋提.纲挈领B.沦.落抡.拳论.资排辈C.晦.涩侮.慢诲.人不倦D.哄.动拱.卫烘.云托月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攀缘陌路万马齐喑B.嘉许徒劳扑朔弥离C.收敛较勘大智若愚D.附庸拘泥绵里藏真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这个群岛位于地中海西部一个______ 的自然环境之中,虽然岛屿之间自然风景相似,但都______ 着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

自十九世纪以来,众多的作家、画家和音乐家来这里______ 灵感,他们的艺术创作也给群岛带来了国际声誉。

A.巧夺天工流行捕捉B.巧夺天工保留发现C.得天独厚流行发现D.得天独厚保留捕捉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设备十分复杂,了解其结构原理有助于在维修保养中有的放矢....,避免盲目。

B.这家刚开业的公司的业绩连续十个月保持增长,真可谓江河日下....、一日千里。

C.一些食品加工小作坊不顾有关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仍然我行我素....,违规生产。

D,主管部门应该一视同仁....,让民营剧团享受到国有剧团的政策补贴和优惠待遇。

种可能性就是地球和月亮都来自于同一种尘埃和气体的旋流,最终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星体。

如果是这样的话,二者就应该全部都是由岩石和金属等物质组成,并且月亮就应该像地球一样有一个金属核,可事实上它没有。

另一种可能性就是他们原来就是由两种不同的旋流分别形成的两颗独立的行星。

其中一种旋流可能大一些并含有丰富的铁物质,因此形成了现在带有一个金属芯的地球;另外一种旋流形成了小一点的并全部由岩石构成的月亮。

月亮所在的运行轨道使它每时每刻的运行都相当接近地球,并且在它每次接近地球的那一刻,会被地球的引力作用捕捉住。

16年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语文3及参考答案

16年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语文3及参考答案

2016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宁谧.(mì)参差.(cī)枕藉.(jiè)蓦.然回首(mò)B.思忖.(cùn)赁.屋(dài)气概.(gài)卓.有成效(zhuō)C.鬼祟.(suì)契.约(qì)斟.酌(zhēn)追根溯.源(sù)D.徘徊.(huái)咳嗽.(sòu)龟.裂(jūn)冠冕.堂皇(miǎn)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A.寒喧枯躁按部就班羽扇沦巾B.峥嵘污蔑礼尚往来翻云覆雨C.荒谬恫吓锲而不舍栩栩如生D.钳制媲美沧海一粟陈词滥调3.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阅“赞不绝口”中“赞”的读音和意义,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先查“贝”部,然后在“十二画”中找到该字所在正文页码,确定其读音“zàn”,意义为“称赞”。

B.先查“先”部,然后在“十画”中找到该字所在正文页码,确定其读音“zàn”,意义为“帮助”。

C.先查“贝”部,然后在“十二画”中找到该字所在正文页码,确定其读音“zhàn”,意义为“帮助”。

D.先查“先”部,然后在“十画”中找到该字所在正文页码,确定其读音“zhàn”,意义为“称赞”。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次运动会能否成功举办,取决于动员工作的有效展开。

B.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C.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够奏效的。

D.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目前全球蕴藏的煤和油气等资源一旦消耗殆尽,我们能用什么来替代能源?是核能还是太阳能?或是其他什么类型的能源?B.杜甫的《夔州歌》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2016年河南省对口升学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2016年河南省对口升学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A .自诩(x “) 雾霭(?i ) 众目睽睽(ku?)B .咀嚼(ji?o ) 粗糙(z?o ) 断壁颓垣(yu?n )C .笨拙(zhu?) 形骸(h?) 残羹冷炙(zh?)D .慰藉(j?) 梦魇(y?n )称心如意(ch?ng )A .网络的普及,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得一些电脑黑客应运而生。

B .他用南阳玉雕刻成的人物花鸟,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真可谓巧夺天工。

C .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

D .这个选手个子虽低,但经验丰富,拿两块金牌如探囊取物。

河南省 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幼师类语文试题卷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 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 . . .. .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 .精悍B .谬种C .阔绰D .寒喧 伶利 编纂 滑稽 玉箸 面面相觑 不言而谕 按图索骥 瞠目结舌 越组代庖 苍海桑田 沸反盈天 揣揣不安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 .... ....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是这女人编着席。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

她像坐在一片 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的云彩上。

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 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A .一大堆B .一大片C .一大堆D .一大片 银白 洁白 洁白 银白洁白 洁白 银白 洁白 升起笼起笼起升起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第 1 页(共 8 页)5.下列名句、作品、作家对应错误的是A.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李清照B.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陆游C.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王实甫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概括,错误的是A.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着力描绘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表达对故都之秋的眷恋,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落寞感。

2016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6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北京卷)2016.6.7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自助科技创新催生“蛟龙”入水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开展探索海洋、开发海洋资源的活动。

深海潜水家是进入深海不可或缺的重要运载作业装备。

在无人潜水器迅猛发展的今日,载人潜水器的发展仍然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被称为‚海洋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石‛。

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深海潜水器是美国的‚曲司特I‛号。

由于该潜水器无航行和作业能力,使用性能受到限制,加上体积较大,建造与运输均不方便,此类深浅器未得到进一步发展。

真正开创了人类检测海洋资源历史的是美国1964年研制的‚阿尔文‛号,法国、俄罗斯、日本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则是80年代的产品。

‚蛟龙‛号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2009年,我国研发的‚蛟龙‛二号载人潜水器在南中国海首次开展了1000米级深潜实验。

2010年已能下潜到3750年的海底,并完成海底取样、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等任务。

2011年7-8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又在东北太平洋进行了5000米级实验,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和应用成果。

仅仅过了一年,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了7000米级载人深潜实验,下潜到7062米深度,创造了国际上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的最高纪录。

此次海试进行了海水矿物取样、标志物发放、高清摄录、高精度海底地形测量等深海调查作业,并首次获取了这一海域7000米深度的动物影像和样本。

2013年,‚蛟龙‛号转入实验性应用,并首次搭载科学家下潜,缺德了大量宝贵样品,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深海实地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能力。

2014-2015年,‚蛟龙‛号在印度洋下潜。

16年学业水平检验模拟试题语文2及参备考资料答案解析

16年学业水平检验模拟试题语文2及参备考资料答案解析

2016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敕.造(chì)槲.寄生(hú)锲.而不舍(qiè)长歌当.哭(dàng)B.炽.热(zhì)汗涔涔.(cén)层峦.叠嶂(luán)百舸.争流(kě)C.孱.头(càn)潭柘.寺(zhè)煊.赫一时(xuǎn)昙.花一现(tán)D.茗.烟(míng)文绉绉.(zhòu)锱.铢必较(zī)间.或一轮(jiàn)2.下列句子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A.商人可以拿着它走遍天涯,到任何地方兑现和流通。

B.它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陶醉在这个世界的欢愉之中。

C.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辩得出。

D.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里说:“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B.但北大的匿名《壁报文学》从此减少,几至绝了迹。

C.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我们那里叫“百脚”),是用染了色的绢糊的。

D.也许有人会问:我们人类怎么样呢?是否也要遵循伯格曼法则呢?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父亲是一个绝顶聪明的智者。

B.在哲学领域里,没有一条真理是能够不引起争论和怀疑的。

C.许多港督都曾对港督府进行过大规模装修、扩建和改建。

D.由于众人慢慢劝解,使得黛玉止住了哭,拜见了外祖母。

5.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拟人)B.可他们为什么不把轮子作为交通工具呢?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驮兽比轮子更优越。

(设问)C.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2016年度年济南市市中区九学年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6年度年济南市市中区九学年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6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调研语文试题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15分)的一项是()(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A.倏.忽(shū)提.防(dī)遒劲.(jìng) 鳞次栉.比(zhì)(yàng)不乐B.拮据.(jù)亘.古(gèn) 镌.(juān)刻怏怏..C.处.(chù)理栈.桥(zhàn)攫.取(jué) 风雪载.途(zài)D.躯壳.(ké)攲.斜(qī) 骸.骨(hái) 否.极泰来(pĭ)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呕歌座右铭人迹罕至广袤无垠B. 取缔曲别针险象叠生迫不急待C. 闲暇口头禅一拍即合不可思议D. 宽恕舶来品断璧残垣如座针毡的一项是()(3分)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中外名曲合唱之夜”音乐会让我们领略了A. 昨晚,在山东艺术剧院,一台惟妙惟肖....音乐的无穷魅力。

B. 长江上架起的桥梁愈见其美,造型独特的桥身与两岸美丽的景色彼此呼应,相得益彰....,眼睛距离书C. 因为我写字姿势不够端正,爸爸多次教育我:“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本一尺远。

”D. 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一闪而过,快捷如飞。

....的一项是()(3分)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A. 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

B.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中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含详细答案)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含详细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0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3)语文使用地区:四川、广西、云南、贵州本试卷分第I 卷(阅读题)和第II 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I 卷1至8页,第II 卷9至10页,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 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2016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6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含答案)

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
(2)杜甫《登岳阳楼》颔联“,”,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千古传诵。
(3)李煜《虞美人》词中“?”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A.蜚(fěi) 暄哗
B. 幢zhuàng) 宁静质朴
C.伫(chù) 纯粹
D.淳(chún)
淋漓尽至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优美 领略 繁杂
B.幽美 领略 繁复
C.幽美 领悟 繁复
D.优美 领悟 繁复
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①
D.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从意外致残、生活无望到残奥会夺冠,并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B.该型飞机在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1.3至2倍,优势明显;在商载、航程、航速等方面也极具竞争力。
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
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
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
无效。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座位号、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上作答无效。

说明: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1~16题为选择题,17~23题为非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一、(1~6题,共12分。

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上作答无效。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陨.落(yǔn)浣.纱(huàn)恐吓.(hè)B.俨.然(yǎn)湍.急(chuān)孝悌.(dì)C.畜.牧(xù)忏.悔(chàn)水榭.(xiè)D.倨.傲(jù)矜.持(jīn)哺.育(bǔ)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安分守己原型毕露残羹冷炙礼上往来B.历历在目前赴后继完璧归赵逝者如斯C.虎视眈眈耐人寻味坚持不懈层出不穷D.真知灼见问心无愧源远流长冲上云霄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会议上,师生代表明目张胆....地为学校发展献言献策。

B.马先生是著名的钟表收藏家,收藏的钟表精品汗牛充栋....。

C.这两名应聘者半斤八两....,都很优秀,领导一时难以取舍。

D.最近公司施行成本管控措施卓有成效....,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妈妈在阳台种了菠菜、韭菜、茄子、桔子等各种蔬菜。

B.全国民族歌舞汇演晚会的节目特色鲜明,充分展示了我国各民族同胞的神采。

C.近期南方降雨频繁,西瓜销售受到很大影响,瓜农为此愁眉不展。

D.山区道路弯多、坡陡,司机们一定千万不能随意超车,以免发生事故。

语文试题第1页(共6页)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一棵树就是一条竖立着的河流,,,树皮交错的纹路形如流水,从根部到梢头,就像从源头到下游,只是有些平静些,;有些粗粝些,。

①重现风雨波澜②枝枝杈杈是分支流③树干是主河道④像水一样光滑A.③②④①B.①④②③C.④②③①D.②③①④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窦娥冤》的作者是元代戏曲家王实甫。

C.《我有一个梦想》的作者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

D.《边城》的作者是我国现代作家沈从文。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9题(3小题,共6分。

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上作答无效。

)炎帝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始祖许嘉璐传说中的炎帝故里有很多处,而高平无论是出土文物、地上文物还是民间传说,恐怕是最丰富的。

在台湾有几百万人不仅拜祭炎帝,而且信仰炎帝。

为什么炎帝在两岸影响如此巨大?因为炎帝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的人物。

在中华大地上,农耕时代长,这正是人和人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时代,也是人和大自然关系最密切的时代。

农耕社会,特别是原始农耕,一个人是种不了地的,需要多人的合作,整个部落一起耕作,这就培育了以“和”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

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实质就是对现实与未来关系的认同,中国人秉承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就由此来。

人类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农耕历史证明,人永远成不了所谓“完全自主的个体”。

人总是生活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现实与未来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的交界点。

中华民族神话传说不够发达。

因此,有些中外学术前辈说中华文化是一种“早熟”的文化。

我不太同意这个说法,与其说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早熟的,不如说西方文化是“晚熟”的。

因为我们的这块土地决定了我们及时地进入了“唯物”的阶段。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证明。

因此,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尧舜时起就是“以人为本”的。

任何文化都处在前代文化的下游,流淌着上面流过来的水,再不断注入无数小溪的水,形成浩浩荡荡的大河。

长期的农耕生活孕育发展了我们的文化。

好与不好,先进还是落后,不能关起门来说,应该在比较中认识。

在人类的青年时期,农耕生活是极其宝贵的一段,它所产生和成长的文化核心最适于人作为一种有灵性的动物在这个地球上生活、繁衍、延续。

工业语文试题第2页(共6页)化、后工业化所产生的一些理念,为了达到牟利的目的经常违背自然、违背规律。

而以人为本的农耕文化,却一直教诲子孙要珍惜他人、珍惜物质、珍惜自然。

今天弘扬炎帝文化,应该把炎帝给我们开创并定型的农耕——不仅仅是种作物、尝百草,更重要的是农耕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当成是养育中华文化的襁褓、摇篮。

我们要秉承炎帝不畏艰难困苦、团结奋斗、永不言败的精神,也就是他所代表的农耕文化的理念,才能建设好自己的家园。

(摘自2016年2月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7.下列有关“中国农耕文化”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中国农耕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的人物是炎帝,他在两岸影响巨大。

B.农耕文化是中国独有的文化,它证明了人永远成不了所谓“完全自主的个体”。

C.中国农耕文化以人为本,教诲子孙要珍惜他人、珍惜物质、珍惜自然。

D.中国农耕文化的理念就是不畏艰难困苦、团结奋斗、永不言败的精神。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A.农耕社会的耕作需要多人的合作,培育了以“和”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启发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思想。

C.工业化、后工业化所产生的理念,都是与农耕文化的理念相违背的。

D.我们应把炎帝开创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当成是养育中华文化的襁褓、摇篮。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人与人关系最密切的时代,正是农耕文化最发达的时代。

B.农耕生活是中华文明产生发展的唯一动力。

C.中华民族神话传说不够发达的说法是作者及中外学术前辈不太同意的。

D.人类青年时期的农耕生活产生和成长的文化核心最适于人的生活、繁衍、延续。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3小题,共6分。

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语文试题第3页(共6页)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B.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变弱C.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将:将领D.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举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B.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C.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D.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1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一段写了秦初期盛极一时,反衬下文秦的迅速灭亡。

B.第一段把始皇威震四海的实力和创万世基业的野心描绘得淋漓尽致,寓褒于贬。

C.第二段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陈涉与仲尼、墨翟等人进行对比。

D.选文讲究铺排渲染,气势酣畅;行文整句与散句结合,错落有致,音节和谐。

四、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3~14题(2小题,共6分。

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上作答无效。

)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3.下列对作品中的词语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何妨”,不妨,表现了苏轼面对风雨依然保持平常心的豁达。

B.“轻”,轻巧、轻便之意,刻画了苏轼面对困境时的洒脱形象。

C.“任”,任凭,顺其自然,表现出苏轼处逆如顺的人生态度。

D.“萧瑟”,形容秋天草木凋零的荒凉景象,表明苏轼处境的艰难。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蓑烟雨任平生”实写眼前之景,抒发了作者毫不退缩的旷达之情。

B.“山头斜照却相迎”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透露出作者历经风雨得见阳光的喜悦。

C.“也无风雨也无晴”语义双关,呼应前文,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开阔心胸。

D.整首词由道中遇雨联想到人生路上的风雨,以小见大。

语文试题第4页(共6页)五、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18题(4小题,共14分。

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上作答无效。

)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

您一定听说过他。

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

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

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

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

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

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

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

别里科夫把他的思想也极力藏在一个套子里。

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

看到有个告示禁止中学学生在晚上九点钟以后到街上去,他就觉得又清楚又明白:这种事是禁止的,好,这就行了。

但是他觉着在官方的批准或者默许里面,老是包藏着使人怀疑的成分,包藏着隐隐约约、还没充分说出来的成分。

每逢经过当局批准,城里开了一个戏剧俱乐部,或者阅览室,或者茶馆,他总要摇摇头,低声说:“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

要是他的一个同事到教堂参加祈祷式去迟了,或者要是他听到流言,说是中学的学生闹出了乱子,他总是心慌得很,一个劲儿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在教务会议上,他那种慎重,那种多疑,那种纯粹套子式的论调,简直压得我们透不出气。

他说什么不管男子中学里也好,女子中学里也好,年轻人都不安分,教室里闹闹吵吵——唉,只求这种事别传到当局的耳朵里去才好,只求不出什么乱子才好。

他认为如果把二年级的彼得洛夫和四年级的叶果洛夫开除,那才妥当。

您猜怎么着?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苍白的小脸上的眼镜,降服了我们,我们只好让步,减低彼得洛夫和叶果洛夫的品行分数,把他们禁闭起来,到后来把他俩开除了事。

我们教师们都怕他。

信不信由您。

我们这些教师都是有思想的、很正派的人,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的陶冶,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可是光辖制中学算得了什么?全城都受着他辖制呢!我们这儿的太太们到礼拜六不办家庭戏剧晚会,因为怕他听见;教士们当着他的面不敢吃荤,也不敢打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