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治疗论文
消化性溃疡200例内科临床治疗分析

消化性溃疡200例内科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经内科临床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观察,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随机将其均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给予参照组患者法莫替丁,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以及胶体次枸橼酸铋三药联用。
结果在溃疡愈合率方面,两组并无显著差异;在hp消除率方面,观察组较参照组更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消化性溃疡患者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以及胶体次枸橼酸铋三药联用,可有效控制细菌产生耐药性,同时可使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得到最大限度的减低,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三联疗法;疗效比较消化性溃疡包括了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溃疡,属消化系统疾病中一种慢性的常见多发病症。
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过程中,合理正确的治疗方案是关键[1]。
基于此,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内科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情资料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期间在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病情均由纤维胃镜检查得到确诊,均颁发幽门螺杆菌(hp)感染;所有患者在接诊前均未接受其他治疗,治疗前均未有质子泵抑制剂(ppl)、h2受体拮抗剂(h2ra)、铋剂以及抗菌药物近期应用史;均未出现恶性肿瘤以及严重肝肾、心脏疾病等合并症;排除哺乳期或者妊娠期妇女[2]。
随机将其均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参照组中男36例,女12例,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37.8±2.59)岁,其中12例为胃溃疡、29例为十二指肠溃疡、7例为复合性溃疡;观察组中男34例,女14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38.5±2.31)岁,其中14例为胃溃疡、25例为十二指肠溃疡、9例为复合性溃疡。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①参照组:给予参照组患者20mg/d法莫替丁口服,早、晚各1次,持续给药4周;②观察组:给予观察组患者20mg吗丁啉、西林、40mg奥美拉唑、480mg胶体次枸橼酸铋,所用药物均分为2份,分别在早、晚就餐前30min口服,持续给药4周。
消化性溃疡200例内科临床治疗分析

消化性溃疡200例内科临床治疗分析目的对200例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医院收治的2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
结果经过内科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内科治疗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溃疡复发、提高胃溃疡愈合质量、迅速控制胃溃疡面积,减少复发率,使溃疡病治疗更有效、更合理、更科学。
标签:消化性溃疡;内科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被统称为消化性溃疡,也多被简称为溃疡,指的是患者自身的胃壁和十二指肠壁遭到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造成黏膜组织的损伤。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内科中的常见病之一,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此类疾病的临床症状具有不典型性,多伴随有并发症而且较为严重,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的同时也容易造成临床上的误诊漏诊[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2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05例,女95例,年龄40~80岁,平均(60.20±3.45)岁;病史1~5年者120例,6~10年者80例。
有胃溃疡者110例,十二指肠溃疡者70例,复合性溃疡20例。
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方法本组2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都通过胃窦黏膜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活检、电子胃镜等方式确定患有消化性溃疡,同时将血液疾病、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激性溃疡、胃癌等患者排除[2]。
1.3 诊断标准诊断依据为《消化性溃疡与诊断标准规范建议》[3],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胃镜检查示:溃疡基本消失,可见愈合瘢痕;有效:临床症状好转,胃镜检查示:溃疡较前好转,但仍有充血和少量渗出;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改善或加重,胃镜检查示:活动性溃疡,溃疡加重甚至出血。
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方法论文

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方法探讨【中图分类号】r2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206-01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发病缓、病程长、复发率高,且难彻底治愈,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消化性溃疡通常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以及与酸性胃液相接触的胃肠道部位。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情况,本文就其内科治疗的的有关问题综述如上。
1 一般治疗消化性溃疡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不同的患者其病因不完全相同,对待每一位患者要其积极配合,避免劳累和精神紧张、情绪不宁。
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戒酒戒烟,在饮食上要避免过冷、过热或其他刺激性大的食物,如浓茶、咖啡、辛辣食品等。
症状严重者可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吃多餐,以减轻胃肠刺激,减少胃酸分泌和破坏胃黏膜屏障。
2 减少损害因素的药物①制酸药:制酸药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历史悠久,它能降低胃,十二指肠内的酸度,缓解疼痛,促进溃疡愈合。
这类药物有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镁、三矽酸镁、次碳酸铋,其上市的制酸剂的合剂品种也较多,如胃必治、胃康宁、胃得乐、大黄苏打片。
近二十年,h:一受体阻滞剂的不断推出,质子泵阻滞剂洛赛克(losee)的出现,制酸剂在临床上的地位有所下降。
常常被其他疗效更好的药物取代。
②h:一受体阻滞剂:组胺与壁细胞膜上的h。
-受体结合而导致壁细胞分泌胃酸。
组胺的这种作用,可被h 一受体阻滞剂所阻断。
1976年组胺h.受体阻滞剂开始在临床上使用,疗效很好,明显降低了消化性溃疡并发症的发生,这类药物有甲氰咪胍、呋哺硝胺,近年来又出现了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上述药物以法莫替丁的疗效更佳,现在通常作为一线药物使用,一般情况口服,一次20mg,早晚各一次,4~6周为1疗程,溃疡愈合后药量减半。
③乙酰胆碱受体拮抗剂:这类药物能抑制迷走神经而减少胃酸分泌,可解除血管痉挛而改善血运,并能松弛平滑肌以延缓胃排空,从而有利于延长制酸药和食物中和胃酸的作用,这类常用的药物有阿托品、颠茄、6542、异丙胺、胃安、普鲁苯辛、胃肠宁、胃欢、哌吡氮平等,其中以哌吡氮平具有代表性,其疗效接近于甲氰咪胍。
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论文

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的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以50日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治疗期间低脂饮食,禁酒和辛辣。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观察疗效。
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32例,显效16例,好转7例,治愈率58.2%,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2例,好转18例,无效7例,治愈率14%,总有效率83%。
结论本方对气机郁滞、虚寒郁热、或虚或实、挟痰挟瘀等均可灵活加减治疗,且疗效显著,因而值得推广。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治疗应用; 百合健胃汤; 治疗应用[中图分类号] r714.14+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123-01消化性溃疡大多数患者以长期性、周期性和节律性上腹疼痛为典型症状,属于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
多因情志郁怒,饮食不节,或因外邪侵袭,药物刺激使肝郁脾虚,脾胃失健,气滞血瘀,胃络受损而出现溃疡。
对本病的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复发率较高。
笔者自2005年开始以自拟百合健胃汤治疗55例,疗效显著,并与西药治疗的43例进行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两组98例均为我院收治患者。
治疗组55例中,男40例,女15例;年龄最大者68岁,最小者25岁,平均42.3岁;病程最长者15年,最短者2年,平均7?5年;胃溃疡16例,十二指肠溃疡30例,复合性溃疡9例。
对照组43例中,男30例,女13例;年龄最大者60岁,最小者22岁,平均39?8岁;病程最长者18年,最短者3年,平均7?7年;胃溃疡12例,十二指肠溃疡26例。
复合性溃疡5例。
两组资料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1]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诊断标准拟定。
1.3 方法1.3.1 治疗组方药组成:太子参15g,白术10g,茯苓10g,丹参20g,百合20g,白及20g,法夏10g,陈皮5g。
消化性溃疡内科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消化性溃疡内科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消化性溃疡内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对2019年6月~2021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且根据对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案进行分组,采用单一治疗方案(奥美拉唑)的37例为对照组,采用联合治疗方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的37例为观察组,分析两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78%,p<0.05。
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对比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0%<对照组10.80%,p>0.05。
结论:对于消化性溃疡的内科治疗中,采用联合药物治疗方案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促进患者溃疡面积的愈合,且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出现,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临床效果前言:消化性溃疡是好发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胃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疼痛以及恶心呕吐等,且复发率较高。
早期的药物干预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以缩小溃疡面积,进而达到愈合状态[1]。
但由于目前临床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药物尚无明确方案,且伴随着药理作用,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所偏差[2]。
故本次研究将探讨消化性溃疡在临床内科的治疗方案,现选取7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且分别采用单一以及联合治疗方案,分析其应用价值。
1资料及方法1.1.资料对2019年6月~2021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且根据对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案进行分组,采用单一治疗方案(奥美拉唑)的37例为对照组,采用联合治疗方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的37例为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0:17,年龄最大患者为67岁,最小患者为43岁,平均年龄值为(54.34±3.23)岁,患病时间最长为12个月,最短为3个月,平均患病时间为(7.56±1.23)个月,且溃疡类型中:10例为十二指肠溃疡、14例为胃溃疡、13例为复合型溃疡;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1:16,年龄最大患者为66岁,最小患者为44岁,平均年龄值为(54.45±3.12)岁,患病时间最长为11个月,最短为3个月,平均患病时间为(7.16±1.56)个月,且溃疡类型中:11例为十二指肠溃疡、13例为胃溃疡、13例为复合型溃疡。
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论文

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与分析【摘要】目的: 分析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5月接诊的典型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50人,给予西医治疗配合中药针灸调理;对照组50人,仅给予西医治疗,对其进行规范管理。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对照组有效率7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152-01消化性溃疡[1] (pepic ulcer)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astric 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
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当属中医学胃痛的范畴。
消化性溃疡是全球性的常见病,中年常见男性发病较女性多。
消化性溃疡效,是广大临床工作者的艰巨任务。
本次采用我院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对其长达6个月的治疗观察,对比分析。
现对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5月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年龄19岁-78岁,平均年龄42.3岁。
溃疡病史最长10年,最短2个月。
服用非甾体抗炎药8例,检出幽门螺杆菌的患者75例。
无症状性溃疡13例,60岁以上老人18例,并发症中出血者3例,穿孔者2例,幽门梗阻者2例,癌变者1例。
多数患者具有以下临床表现:上腹痛,呈节律性,周期性发作,多伴有反酸、嗳气、上腹胀等。
进食或服抗酸药可缓解。
将其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的严重程度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资料对照表1.2 诊断标准 :根据《内科学》[1]的诊断标准: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的节律性上腹疼痛。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研究

溃 疡 患者 7 6 例, 年龄 2 5 — 6 3 岁, 平 均年 龄 ( 4 2 . 8  ̄ 3 . 8 ) 岁, 病程 7 个 子泵抑制 剂日 , 而 阿莫西 林具有 良好 的疗效 , 而且 毒副作 用少 , 对 幽 月~ 9 年, 平 均 病程 ( 4 . 2  ̄ 2 . 8 ) 年 。其 巾有 4 6例患 者 是 十 二指 肠 溃 门螺旋杆 菌 的感 染具有 明显 的效果 。 在研 究 中发 现 , 很多 的抗 生素 疡, 有3 0例 患者 是 胃溃 疡 , 主要 临 床 表现 为 嗳 酸 、 嗳气 、 反胃 、 恶 在酸性 环境 中抗菌 效果 比较差 , 胃中的 P H值 越高 , 幽 门螺旋杆 菌 心、 呕 吐等 , 有 些患 者剑 突下 还 会产 , E 烧 灼样 痛感 。 所有 患者 都通 的清除率 就越高 。治疗 消化性 溃疡 时 , 奥 美拉唑 和阿莫 西林 、 甲硝 过 胃镜 或者 胃肠钡 餐透 视得 到 证实 , H P检测 都 呈 阳性 ,严重 肝 、 唑联合使 用 , 让 阿莫 西林 的治疗 效果 大大增 强 , 而且 还减 少 了甲硝 肾、 脑 等疾 病患 者排 除 在外 。 唑的耐药性 。 另外, 使用 小剂量 的 V K 4可以起到预 防出血 的作 用 , 1 . 2 治疗 方 法 : 对 这些 患 者采 取基 础治 疗 、 药 物治 疗 和并 发症 治疗 等 综合 治疗 措 施 : ① 基 础治 疗 : 交代 患者 要合 理安 排 作息 时 间 , 尽 量 保持 轻松 、 平 和 的心 态 , 并 做好 饮食 安排 , 保 持 营养 、 清 淡饮 食 , 少 吃 多 餐 ,不进 刺 激 性 食物 ,禁 娴 酒 ;② 药 物 治疗 :奥 美拉 唑 让患者 的疼痛感 得到缓 解 。临床上对 于消 化性 溃疡 当前的各种 治 疗 方法均无 法对 消化性 溃疡 的 自然 病程进 行改 变 ,也 不能根 除溃 疡, 要避免溃 疡复发 , 最 主要 的就是将 影响 消化性 溃疡发 病 的各 方 面因素消 除 , 在生 活 中禁 烟酒 、 合理安 排作 息时 间和饮食 习惯 。另
236例老年人胃溃疡的临床特点分析

【 文章编号】 17 - 6 (0 20 - 4 - 63 78 2 1) 1 080 7 0 3
镜 活 检 确 诊 的 胃溃 疡 患 者 59例 , 中 老 年 人 胃 溃 疡 8 其 26 ( 究 组 ) 男 18 例 , 6 例 , 均 年 龄 3例 研 , 5 女 8 平 (67 59 岁 ; 6 . ± . ) 中青年 胃溃疡 33 ( 照组 ) 男 27例 , 5例 对 , 5
( ) 9 2— 8 . 7 :8 9 3
滋病患者的增多 , 使慢性腹泻患者的病因更为多样化 , 但各
地 的慢 性腹 泻病 因 排序 不 同 , 组 患者 病 因 中 以菌 群 占首 本
( 收稿 日期 :0 11 一5 修回 日期 :0 11-3 21- 1 O 2 1 —20 )
位,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更为详细的了解病史 , 详细的体格
[ ] 陆再英 , 1 钟南 山. 内科学 [ . 7版. 京 : 民卫生 出版 社 , M] 第 北 人
2 08: 2 0 4 9.
[ ] 付素兰, 2 任天红 , 刘景武 , 实验室检查对酵母菌引起慢性 腹泻 等. 的诊 断价值 [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0 8 1 ( ) 12 J. 20 ,8 9 :8 3—12 . 8 4 [ ] 李建生, 3 冯玉光. 慢性腹泻 与肿瘤 [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03, J. 20
26例 老 年 人 胃 溃 疡 的 临 床 特 点 分 析 3
莫代 余
( 阳土家族 苗族 自治县 酉酬 中心卫 生 院 , 酉 重庆 市酉 阳县
【 摘要】 目的
602 ) 000
分析老年人 胃溃疡的临床特点, 为老年人 胃溃疡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5 年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
方法我院在2008年-2010年共收治23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将其平均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奥美拉唑治疗,20mg/次,2次/d,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加味四逆散治疗,用水煎服300ml/次,2次/d;并观察和记录全部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治疗组118例治愈78例,显效22例,有效11例,整体有效率为94.1%(111/118),复发6例,复发率为5.1%;对照组118例治愈55例,显效23例,有效12例,整体有效率为76.3%(90/118),复发29例,复发率为24.6%;2组患者在整体有效率、复发率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消化性溃疡而言,单纯采用西药治疗尽管疗效基本令人满意,但是复发率较高,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中西医结合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022-02236 cases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kui ying xianbaoshan city, yunnan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integrative medicin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methods from 2008 -2010 236 cases of peptic ulcer patients were treated randomly be divided into 2 groups,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118 patients;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omeprazole, 20mg / time, 2 times / d, 4 weeks for a course;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based on the use of msp treatment, with shuijianbi 300ml / time, 2 times / d; and observe and record all of the clinical effects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results the 118 cases were cured in 78 cases, 22 cases markedly effective in 11 cases, the overall effective rate was 94.1% (111/118), 6 cases of recurrence,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5.1%; control group, 55 cases of 118 patients cured, effective 23 cases, effective in 12 cases, the overall effective rate was 76.3% (90/118), 29 cases of recurrence,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24.6%; 2 patients in the overall efficiency,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 conclusions peptic ulcer, the simple effect of using western medicine despite the generally satisfactory, but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higher tcm-wm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icacy, and lower recurrence rate, is 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 peptic ulcer clinical treatment integrativemedicine作为一种在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是对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的总称,在日常中,常常将其简化称之为溃疡病。
原本消化食物的胃酸(盐酸)和胃蛋白酶(酶的一种)却消化了自身的胃壁和十二指肠壁,从而损伤黏膜组织,这是引发溃疡病的主要原因[1]。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通常不具有典型性,但是又具有较多的并发症,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指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关键。
我院在在2008年-2010年共收治23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现在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将全部236例患者随机平均2组,对照组118例中,其中男性78例,女性40例;20岁-30岁23例,31岁-40岁35例,41岁-50岁42例,大于51岁18例;十二指肠溃疡61例,胃溃疡37例,复合溃疡20例;病程6个月-27年。
治疗组118例中,其中男性75例,女性43例;20岁-30岁25例,31岁-40岁33例,41岁-50岁46例,大于51岁14例;十二指肠溃疡63例,胃溃疡34例,复合溃疡21例;病程5个月-28年。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溃疡类型、病程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奥美拉唑治疗,20mg/次,2次/d,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加味四逆散治疗,用水煎服300ml/次,2次/d;加味四逆散的配方为:党参15g、乌贼骨15g、枳实12g、香附10g、柴胡10g、白芍10g、甘草10g、煅瓦楞子10g、白及10g。
针对具体病症加减治疗:(1)脾胃虚寒型:症见胃脘隐隐作痛,喜按喜暖,得食痛减,空腹痛增,食泛吐酸水,神疲倦怠,胃钠较差,手足欠温。
苔白润或浊腻,苔质淡伴有齿印,脉虚或迟。
治宜健脾和胃,方用加味四逆散加高良姜10g、黄芪20g。
(2)肝胃不合型:证见痛连胁背,胃脘疼痛拒按,易怒。
嗳气或反酸,口苦口干,甚或吐血、便血,舌苔薄白,舌边红,脉弦。
治宜疏肝和胃,方用加味四逆散加云苓15g、白术15g。
(3)胃阴亏损型:口干欲饮,胃脘有灼热感,干呕,或食后胃胀,便秘,苔少,舌红少津,甚则舌光无苔,脉细数。
治宜宜胃养阴。
用加味四逆散加沙参10g、玉竹10g、麦冬10g。
(4)脾虚肝郁兼瘀型:过饥过饱痛增,胃脘时痛或痛连于胁,或吐酸,嘈杂或大便黑,有齿印,舌质嫩,或有瘀斑,瘀点,脉弦细,或兼涩象。
治宜健脾疏肝祛瘀,方用加味四逆散加红花10g、黄芪20g、桃仁10g。
并观察和记录全部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1.3 疗效评判(1)治愈:全部主症和次症均消失;(2)显效:全部主症和部分次症均有效改善;(3)有效:主症改善,次症减轻;(4)无效:全部主次症状均无改善,或者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采用spss1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单位采用x2进行检验,均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治疗组118例治愈78例,显效22例,有效11例,整体有效率为94.1%(111/118),复发6例,复发率为5.1%;对照组118例治愈55例,显效23例,有效12例,整体有效率为76.3%(90/118),复发29例,复发率为24.6%;2组患者在整体有效率、复发率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见表1。
表1,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复发率比较[例(%)]3 讨论消化性溃疡活动期病变侵蚀周围血管,可引起出血。
由于血小板聚集及血浆凝血功能所引导的止血作用和胃蛋白酶活性与胃内ph呈高度依赖性[2],在ph>6时血小板才能聚集,凝血块不易被破坏,胃蛋白酶活性丧失,从而减少对溃疡面的损伤作用,有利于止血与愈合。
因此,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具有止血作用。
奥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能与壁细胞内的h+-k+-atp酶不可逆结合,阻断胃酸分泌的最终步骤,从而强力持久抑制胃酸分泌,使胃内ph显著升高至6以上,并维持此水平,使血小板聚集,加速凝血,并使胃蛋白酶失活,稳定已形成的血痂,使出血迅速停止,并防止再出血[3]。
自拟加味四逆散中柴胡、香附、白芍疏肝解郁,条达肝气,乌贼骨、煅瓦楞子制酸止痛为制酸要药,白及有托毒生肌,促进溃疡愈合,枳实理气健脾,调畅气机,党参、甘草具有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粘膜新生,调整胃肠运动,诸药配合使用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得到满意疗效[4],分型论治虽有利于掌握病机,因证制宜,但还不能死搬硬套、对号入座,必需严守辨证原则,机动灵活,恰如其分地来综合分析,才能更好地审证施治,灵活用药,始能提高疗效[5,6]。
对于消化性溃疡而言,单纯采用西药治疗尽管疗效基本令人满意,但是复发率较高,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王志国.奥美拉唑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48例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06,5(06):449-450.[2]walterl,petrsonmd,debotrah j,eta1.anti-secretory the rapy for bleeding pepticulcer[j].jama,1998,280(10):877-878.[3]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2-73.[4]苑凤昌.注射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40例疗效观察[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7(04):302-303.[5]沈鸣.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诊断、治疗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1(19):1357-1360[6]周福生.抗消化性溃疡复发机制的中医药研究对策[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6,9(02):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