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分离设备安装规范
GB50274-98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4-98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阐明了制订本规范的目的。
本规范是对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要求的统一技术规定,以保证该设备的安装质量和安全运行,同时将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和促进安装技术的不断发展。
第1.0.2条本规范的适用范围为国家定型的制冷设备和空气分离设备的安装。
由于制冷设备和空气分离设备的安装具有与其他机械设备安装不同的特性,本规范中的安装是从设备开箱起,至试运转合格工程验收为止,其试运转中,以空气(水)为介质与其他介质,常温与高、低温,单机空负荷、负荷与成套负荷等均很难绝对分开或单独进行。
故对制冷设备,安装单位一般负责到系统充灌制冷剂,并配合建设单位进行系统负荷试运转,考核系统在最小热负荷情况下降至设计温度为止,而不考核其他属于设备性能或工艺设计上的技术指标。
对空分设备,安装单位负责进行系统裸冷试验合格,而成套系统试运转则配合建设单位进行,配合至系统工况稳定后,连续测量各项参数持续4h为止。
至于单机的空负荷、空气或水为介质的常温下试运转,在安装中应由安装单位负责进行,建设单位参加;而在高温或低温下其他介质进行试运转时由建设单位进行,安装单位参加。
无论单机还是成套设备的试运转,发现确实是安装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均由安装单位负责处理;即使在办理了交工验收手续发现属于安装造成的问题,也应由安装单位负责处理。
在试运转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动力、设备、油料、材料(介质)等,均由建设单位提供。
上述情况是多年来我国的实际情况形成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各行各业体制与管理也在不断改革创新,为此关于试运转也可由安装单位与建设单位在合同上协商决定。
第1.0.3条按设计进行施工是安装现场施工的基本要求。
制冷和空分设备安装管路系统复杂、工艺流程严格,故以此条强调其重要性。
第1.0.4条在制冷设备、空分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中所涉及到的施工共性技术要求,如施工准备、设备放线就位及调平,地脚螺栓、垫铁及灌浆和装配等内容,在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中已有详细规定,本规范不再重复规定。
GB50274-98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4-98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空分装置安装技术要求

外压缩、全精馏制氩空气分离设备现场安装一般技术要求1 前言本文件针对外压缩、全精馏制氩空气分离设备的现场安装,不包括压缩机、膨胀机、工艺液氩泵的安装,这些设备的安装,应按制造厂相应的技术文件及图纸要求进行。
本成套设备之仪、电系统的安装技术要求,详见仪、电系统的相关文件。
本文件阐述了从设备基础准备至装置具备试运转条件(不包括试运转)的各安装阶段的要求、原则及基本方法。
安装单位可根据本文件要求,拟订安装细则,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除需符合本文件要求外,同时须符合国家劳动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以下相关规范。
GB50235-19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4-1997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J126-1989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19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01-1983 化工工程起重施工规范HGJ202-1982 脱脂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11-1985 化工塔类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JBJ23-1996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JBJ30-1996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T6895-1993 铝制空气分离设备安装焊接技术规范JB/T5902-1992 空气分离设备用氧气管道技术条件2 基础灌浆常规灌浆单体容器设备,按设备要求就位后,调整设备方位,垂直度或水平度,清洗并配置地脚螺栓,地脚螺栓孔内应无杂物,在地脚螺栓和螺栓孔之间,应用水泥砂浆填充满,直到螺栓孔顶。
在地脚螺栓的水泥砂浆硬化之后,必须对设备进行最终调整。
机器设备的基础安装请参看其相应的技术文件。
冷箱基础2.1.1空分塔冷箱基础,除具有足够强度和防止沉陷倾斜等一般性要求外,还需考虑到它所承载的设备是处于低温下工作的特点。
冷箱基础所承载的设备负荷,由基础图纸规定。
基础表面温度,在正常运转时为-30℃~-90℃,在漏液情况下为>-190℃。
空分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空分设备安装施工方案一、前言空分设备是一种重要的空气处理设备,主要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气体分离与提纯。
正确的安装施工方案对于空分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空分设备的安装施工方案,帮助工程人员正确操作和维护空分设备。
二、准备工作在进行空分设备安装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确认设备型号和规格;- 准备好所需的安装工具和设备; - 安排好施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 -准备好相关的施工图纸和资料。
三、安装施工步骤1. 地基准备首先需要对空分设备的安装场地进行准备,确保地基平整、坚固,并符合设备的承载要求。
2. 设备组装将空分设备的各个部件按照设备安装图纸进行组装,注意安装顺序和方法,确保每个部件安装正确、稳固。
3. 连接管路根据设备的要求,连接好进出气管路和附件管路,确保管路连接处无泄漏,并注意管路的密封性。
4. 电气连接连接空分设备的电源和控制系统,确保电气连接正确,能够正常供电和控制设备的运行。
5. 系统调试完成设备的安装后,需要进行系统的调试和试运行,检查设备各个部件的运行状态和参数是否正常,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四、安装验收安装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设备的安装验收,并填写安装记录和报告,包括设备安装情况、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内容。
五、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空分设备的安装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 进行设备安装前的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使用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装备,避免意外伤害发生。
六、结语空分设备的安装施工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工程环节,正确的安装施工方案能够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和高效性能。
工程人员在进行安装施工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提供的安装施工方案能够对相关工程人员有所帮助。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精)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4-98 条文说明第一章总则第 1. 0. 1条阐明了制订本规范的目的。
本规范是对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要求的统一技术规定, 以保证该设备的安装质量和安全运行, 同时将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和促进安装技术的不断发展。
第 1. 0. 2条本规范的适用范围为国家定型的制冷设备和空气分离设备的安装。
由于制冷设备和空气分离设备的安装具有与其他机械设备安装不同的特性, 本规范中的安装是从设备开箱起,至试运转合格工程验收为止,其试运转中,以空气(水为介质与其他介质,常温与高、低温, 单机空负荷、负荷与成套负荷等均很难绝对分开或单独进行。
故对制冷设备, 安装单位一般负责到系统充灌制冷剂, 并配合建设单位进行系统负荷试运转, 考核系统在最小热负荷情况下降至设计温度为止,而不考核其他属于设备性能或工艺设计上的技术指标。
对空分设备, 安装单位负责进行系统裸冷试验合格, 而成套系统试运转则配合建设单位进行, 配合至系统工况稳定后,连续测量各项参数持续 4h 为止。
至于单机的空负荷、空气或水为介质的常温下试运转, 在安装中应由安装单位负责进行, 建设单位参加; 而在高温或低温下其他介质进行试运转时由建设单位进行,安装单位参加。
无论单机还是成套设备的试运转, 发现确实是安装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 均由安装单位负责处理; 即使在办理了交工验收手续发现属于安装造成的问题,也应由安装单位负责处理。
在试运转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动力、设备、油料、材料(介质等,均由建设单位提供。
上述情况是多年来我国的实际情况形成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各行各业体制与管理也在不断改革创新, 为此关于试运转也可由安装单位与建设单位在合同上协商决定。
第 1. 0. 3条按设计进行施工是安装现场施工的基本要求。
制冷和空分设备安装管路系统复杂、工艺流程严格,故以此条强调其重要性。
第 1. 0. 4条在制冷设备、空分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中所涉及到的施工共性技术要求, 如施工准备、设备放线就位及调平, 地脚螺栓、垫铁及灌浆和装配等内容, 在现行国家标准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中已有详细规定,本规范不再重复规定。
空分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空分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一、前言空分设备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设备,用于将空气中的杂质和水分分离,保证空气质量,保护生产设备。
空分设备的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对于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空分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二、安装工程施工规范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空分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当认真制定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流程和安全措施。
同时,应当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确保他们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此外,还应当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勘察和评估,确保施工环境安全,并且为后续施工提供必要的条件。
2. 设备安装在进行空分设备安装时,施工人员应当按照相关的安装图纸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安装的位置准确、稳固。
同时,在安装过程中,应当注意保护设备的外表面,避免因为操作不当而损坏设备。
另外,在设备安装完成后,还应当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安装的质量。
3. 管道连接空分设备通常需要与管道进行连接,因此在进行管道连接时,施工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管道连接的牢固和密封。
同时,在进行焊接时,应当注意保护设备的外表面,避免因为高温而对设备造成损坏。
4. 系统调试空分设备安装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系统调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在进行系统调试时,施工人员应当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系统调试的安全和有效。
5. 安全防护在进行空分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时,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安全防护工作,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同时,在施工现场应当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三、验收规范1. 设备外观检查在进行空分设备验收时,首先应当对设备的外观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外表面没有明显的损坏和污染。
2. 设备功能检测验收人员应当对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检测,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同时,还应当对设备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确保设备的性能符合相关的规定要求。
3. 管道连接检查验收人员应当对设备与管道的连接进行检查,确保连接的牢固和密封。
(word完整版)大中型空分设备规范JBT8693-1998

(JB/T /8693-1998 )大中型空气分离设备0 前言本标准是对ZB J76 010。
1-88《大中型空气分离设备技术条件》和ZB J76 010。
2—88《大中型空气分离设备性能试验方法》的修订.本标准在以下主要技术内容上有所改变:——--本标准更体现了技术合同(或技术协议)在空气分离设备交货中的重要性;--—-标准中的产品流程由两类增加到四类,并调整和补充了其性能指标;————增加了关系到产品质量而又非供方所为的工程设计和安装要求;-—-—根据近几年的生产实践和相关标准要求8,对其它部分技术要求也作了修改;——--标准中去掉了ZB J76 010。
1—-88中的三个附录.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ZB J76 010。
1—-88和ZB J76 010.2—88。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气体分离与液化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制氧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光富、张传力、徐廉先、薄达。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中型空气分离设备的定义、产品分类和型号、技术要求、性能试验方法和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氧气产量大于或等于1000m3/h,以低温法分离空气制取氧、氮气体及氩的空气分离设备(以下简称空分设备)。
注:1 本标准中氧、氮产量均为标准状态的气体量,即0℃,101.325kPa(绝)状态下的气体量,单位为m3/h。
2 本标准中的压力未注明者为表压,加上(绝)为绝压。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本标准采用GB/T10606.1、GB/T 10606.2、GB/T10606.5和GB/T10606。
6的定义.4、产品分类和型号4。
1产品按流程分为四类:1)切换式换热器低压流程(简称“流程Ⅰ”);2)分子筛净化低压流程(简称“流程Ⅱ”);3)分子筛净化增压流程(简称“流程Ⅲ”);4)分子筛净化增压填料精馏流程(简称“流程Ⅳ”)。
空分设备国家安装规范

第三章空气分离设备第一节一般规定第3.1.1条本章适用于以深度冷冻方法制取气态的氧、氮和稀有气体的空气分离设备(以下简称空分设备)的安装。
第3.1.2条空分设备在开箱检查时,应按发送清册和装箱清单进行设备、材料及资料的清点、检查和验收,并做好详细记录。
随设备带来的材料规格、材质和数量,当与设备技术文件不符时,应有制造厂的代用许可证明方可使用。
第3.1.3条分馏塔的抗冻基础应具有检验合格记录;当采用膨胀珍珠岩(珠光砂)混凝土时,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7.5MPa,导热系数不应大于0.23W/(m·K),并不应有裂纹。
第3.1.4条吸附剂、绝热材料的规格和性能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吸附剂和绝热材料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大中型空气分离设备技术条件》的规定选用。
第3.1.5条空分设备的黄铜制件不得接触氨气,铝制件不得接触碱液;充氮气密封的部分,在保管期间高压腔压力宜保持10~20kPa,低压腔压力(装平盖板一方)应保持1kPa。
第3.1.6条空分设备的脱脂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分馏塔内部各设备、管路、阀门,分馏塔外部凡与氧或富氧介质接触的设备、管路、阀门和各忌油设备均应进行脱脂。
脱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及国家现行标准《大中型空气分离设备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执行;二、当制造厂已作过脱脂处理,且未被油脂污染时,可不再脱脂;当被油脂污染时,应再作脱脂处理;三、压力容器、阀门、管路中铝制件的脱脂应采用全氯乙烯或三氯乙烯溶剂,不得使用四氯化碳溶剂;压力容器、阀门、管路中非铝制件及各忌油设备均应采用四氯化碳及其他脱脂剂进行脱脂。
15四、不得使用已经变质的脱脂剂。
第3.1.7条受压设备就位前,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一、制造厂已作过强度试验并有合格证的可不作强度试验,但必须作气密性试验,当发现设备有损伤或在现场作过局部改装时,仍应作强度试验;二、强度试验应采用水为介质进行;对不宜用水作介质或结构复杂的设备(精馏塔、板翅式换热器、吸附过滤器等)宜采用洁净、干燥、无油的气体进行,但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三、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压力与保压时间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当无规定时,应符合表3.1.7的规定,且试验压力不得小于0.1M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分离设备安装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二章整体安装的分馏塔第三章现场组装的分馏塔第四章稀有气体提取和分离设备第五章其他设备第六章机器安装第七章试运转第一章一般规定第1条本篇适用于以深度冷冻方法分离空气为氧、氮和稀有气体的空气分离设备(以下简称空分设备)的安装。
第2条本篇是空分设备安装工程的专业技术规定,安装工程的通用技术要求,应按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的规定执行。
第3条有特殊安装要求的空分设备,应参照本篇有关条文并按设备或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
第4条分馏塔抗冻基础应具备检验合格的记录,采用膨胀珍珠岩(珠光砂)混凝土时,其试样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75公斤力/厘米2,导热系数不应大于0.2千卡/米·时·度(20℃),并不应有裂纹。
第5条吸附剂、填料、绝热材料的规格和性能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6条空分设备的黄铜制件不应接触氮气,充氮气密封的部分,在保管期间其压力应保持在500毫米水柱以上。
第7条分馏塔内部各设备、管路、阀门,分馏塔外部凡与氧或富氧介质接触的设备、管路、阀门和各忌油机器均应进行脱脂,已由制造厂作过脱脂处理者,在安装时可不再脱脂,如被油脂污染,应再作脱脂处理;脱脂应按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附录八的规定执行。
第8条热弯黄铜管的架热温度应为600~700℃。
第9条焊接工作应按有关的标准、规程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常用有色金属焊丝(焊料)可能照附录四选用。
第10条受压设备就位前,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一、制造厂已作过强度试验并具有合格证的受压设备可不作强度试验仅作气密性试验,但如发现设备有损伤痕迹或有现场作过局部改装或停放的时间过长时,应作强度试验;二、强度试验应用水压法,对不宜用水作介质或结构复杂的设备(精馏塔、板翅式换热器、吸附过滤器等)应用气压法,但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并经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后方得进行;三、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的压力( 指表压,下同)和停压时间应符合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应符合V-4.1的规定。
试验压力和停压时间表V-4.1注:P---工作压力。
第11条阀门应按公称压力作气密性试验,泄漏量不应超过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自动阀的密封面可用煤油检查,经5分钟应无渗漏。
第12条调整安全阀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低压精馏塔(上塔)的安全阀开启压力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二、其他完全阀开启压力应符合表V-4.2的规定;安全阀开启压力表V4.2三、最后调整宜在系统上进行;四、在工作压力下不应泄漏;五、达到上述要求后,应予以铅封。
第13条管路上波纹节组装时不应拉伸、扭曲和错位。
第14条作过脱脂处理的忌油设备和机器试压或吹除时,所用的介质清洁、无油(用压缩空气时,可将气流吹在白色滤纸或白布上,经10分钟观察纸或布是否无油)。
第二章整体安装的分馏塔第15条直接安放分馏塔的基础的不水平度不应超过1.5/1000。
第16条找平分馏塔应用挂铅垂线方法对准外筒壳的上、下找平标记,有偏差时,可在底部垫钢板调整,但不应造成底板局部内凹。
第17条分馏塔就位和装完附件后,应按下列规定进行系统气密性试验,一、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对分馏塔内、外各系统进行吹除,达到畅通无阻;二、试压时,不应在安全阀前加盲板;三、应按高压、中压和低压系统分别试压查漏;四、分馏塔内、外的各主要设备均不应泄漏;但某些不影响设备性能的部位(如阀门密填封面等)可略有泄漏,泄漏压力符合表V-4.3的规定;五、泄漏压力降应按下列分式计算:ΔP=P1-T1/T2P2式中ΔP---泄漏压力降,公斤力/厘米2;P1---起算点压力,公斤力/厘米2(绝对压力);T1---起算点平均温度,0K(绝对温度);P2---终点压力,公斤力/厘米2(绝对压力)T2---终点平均温度,0K(绝对温度)。
泄漏压力降表V-4.3第三章现场组装的分馏塔第一节组装第18条分馏塔基础的不水平度超过5/1000,全长不应超过15毫米。
第19条保冷箱基础框架(型钢基础面)的不水平度不应超过1/1000。
第20条吊装有色金属的设备和管子应防止损伤表面;如有伤痕,其深度不应超过壁厚的负公差。
第21条设备的就位、找正和找平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将选定的主管口与基础面上的基准线对准,其偏移不应超过3毫米;二、精馏塔的不铅垂度不应超过0.5/1000;三、其余设备的不铅垂度不庆超过1/1000。
第22条装填蓄冷器石头填料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清洗石头填料,去除杂物;二、应在蓄冷器空间充水后再装入,防止石头破碎和损伤盘管表面,装填后应彻底吹除水分。
第23条组装保冷箱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外表面的焊缝应作连续焊,并不应漏焊;二、不铅垂度不应超过2/1000;三、装立式液化气体泵的法兰,其平面不水平度不应超过1/1000。
第24条分馏塔平台的标高偏差不超过10毫米;各立柱的不铅垂度全长不应超过10毫米。
第25条装配分馏内管路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管路应能自由伸缩,并昼避免外加应力和焊接应力;二、各管碰,冷、热管的外壁间距不应小于200毫米:沿保冷箱壁敷设的冷管的外壁距箱不应小于300毫米;冷管外壁距分馏塔基础上表不应小于300毫米;三、液体排放管与设备连接后,宜向上倾斜,并在靠近保冷箱壁约300毫米范围内(热区部分)弯成Ω形通向排放阀,Ω形的高度应为6~10倍管子外径,防止阀门结霜,与液体容器连接的加热管、吹除管和安全阀管亦可参照上述方法配管;四、气体吹除管一般应有1/10坡度向吹除阀方向下降倾斜,不应有下凹死区,防止水分在管内冻结。
第26条装配计器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计器管应作脱脂处理,并宜不试压后进行装配;二、气体计器管(如压力表管)不应与冷设备或冷管接触,间距不应小于2000毫米;三、液面计管的上阀管宜从容器中作1/10坡度向上倾斜斜通向阀门,下阀管从容器中水平引出,在靠近保冷箱壁约300毫米范围内(热区部分)弯成Ω形通向阀门。
第27条装配分馏塔外部管路时,管内的中锈一般应除去并保持洁净,不应有杂物和油污。
第28条管路装配完毕后,阀门应开关灵活,无阻滞现象。
第二节整体试压第29条分馏塔组装完毕后,应按各压力系统(用盲板堵截)进行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包括所有的加温管、排放管和计器管等)。
第30条强度试验应用气压法,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1.25倍,停压5分钟,气压试验前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第31条气密性试验应有强度试验后进行,其试验压力和泄漏率应符合表V-4.4的规定。
气密性实验压力和泄漏率表V-4.4第32条分馏塔内需切换再生操作的设备(如吸附过滤器)应单独作气密性试验,停压4小时,其进、出口阀门的泄漏率不应超过1%。
第32条气密性试验的泄漏率应按下述公式计算;Δ=(1- P2 * T1/ P1* T2)×100 (2)式中Δ---泄漏率,%P1--- 起算点公斤力,公斤力/厘米2(绝对压力);T1--- 起算点平均温度,0K(绝对温度);P2--- 终点压力,公斤力/厘米2(绝对压力);T2--- 终点平均温度,0K(绝对温度);第34条试压用的空气应清洁、干燥、无油,检查泄漏应用无脂肥皂液,检查后应即擦拭干净。
第三节吹除第35条分馏塔的吹除一般应先吹塔外系统,后吹塔内系统,防止脏物带人塔内。
第36条吹除塔内系统时,应先吹(正吹和反吹)蓄冷器或板翅式换热器(包括其上的计器管),扣吹其他设备和管路。
第37条吹除时的空气压力,中压系统应保持2.5~4公斤力/厘米2,低压系统应保持0.4~0.5公斤力/厘米2。
第38条各系统的吹除时间一般不应小于8小时;石头蓄冷器系统的吹除时间不应少于48小时;检查吹除情况,可用沾湿的白色滤纸或白布放在吹除出口,经5分钟,以无明显的机械杂质为合格。
第四节整体冷试第39条整体冷试前,应对分馏塔进行全面加温和吹冷;空压机、膨胀机、切换阀和仪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包括安全保护装置)必须作好运转的准备工作。
第40条冷式应依次将精馏塔、冷凝蒸发器等主要设备冷却到尽量低的温度,各保持1~2小时,然后冷却整个分馏塔,使所有的设备、管路外表面结上白霜,并应保持3~4小时。
第41条在冷态下应检查各部位的变形和泄漏,泄漏点的位置应作好标记(可根据结霜的情况判断)。
第42条冷试后应使分馏塔恢复常温,然后以工作压力对各系统作停压检查(用盲板堵截)和通气检查(不用盲板堵截),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停压检查的泄漏率应符合表V-4.4的规定;二、通气检查应用无脂肥皂液,以无气泡为合格。
第43条整体冷试后如有补焊、密封面处理和局部改装等情况,必要时应再进行冷试。
第五节装填绝热材料第44条装填绝热材料在整体冷试后进行,装填时,应使分馏塔和基础上表面保持干燥。
第45条装填绝热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绝热材料内不应混有可燃物;二、绝热材料不应受潮,并不宜雨雪天装填;三、不应损伤计器管和电缆;四、装填应密实,不应有空穴;五、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46条装填绝热材料时,分馏塔内各设备、管路均应充气,充气压力应为0.45~0.5公斤力/厘米2,并微开各计器管阀门通气,同时使各铂热电阻通电,经常观察计器管和电缆有无故障。
第四章稀有气体提取和分离设备第47条稀有气体提取和分离设备的找平、配管和试压等应按本篇其他各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48条除润滑油系统、冷却水系统、蒸汽加热系统的管路均应作脱脂处理。
第49条安装真空容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如有明显损伤,应作真空检查。
第50条纯性化和分离系统中需抽真空的区段,其气密性试验和真空检查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用氦气进行气密性试验,停压24小时,压力降不应超过1%;无氦气时,可用氮气,停压24小时,不应泄漏;二、真空检查应停泵24小时,泄漏率不应超过1×10-4升/秒;三、漏率应按下述公式计算:ΔP·VQ=------ (3)Δt式中: Q---泄漏率,托·升/秒;ΔP---两次测量的压差,托;V---真空腔容积,升;Δt---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秒。
第51条吸附器(纯化器)、催化器在装填吸附剂、催化剂前应用热气体吹干、吹净,热气体的排出温度宜为60~80℃。
第52条吸附剂、催化剂装填前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活化处理;无规定时,可参照附录五进行。
第53条稀有气体最终纯产品的灌充和充填钢瓶应进行抽真空处理,其真空气压应低于2×10-3毫米汞柱;钢瓶应加热抽真空,其加热温度宜为90~100℃。
第五章其他设备第54条安装吸附器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油封防锈的阀门装设前,应作脱脂处理;二、气密性试验应在管路、阀门装配完毕后吸附剂装填前进行;试验应停压1小时无泄漏;三、吸附剂使用前宜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活化处理;无规定时,可参照附录五进行;四、设备在吸附剂装填后和使用前应进行吹除,防止留有粉末和碎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