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检测与维修课件第8章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件 第八章

8.3.2 无线路由器的基础配置
六、个人心得及体会
• 1、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 2、善于思考,解决未来 • 3、仔细观察,了解细节 • 4、了解实践过程,发现问题,录找原因,
解决问题,总结归纳。
把一部分的保护胶皮去掉。在这个步骤中需要注意的是,压线钳挡位离剥线刀口长度通常 恰好为水晶头长度,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剥线过长或过短。若剥线过长看上去肯定不美观, 另一方面因网线不能被水晶头卡住,容易松动;若剥线过短,则因有保护层塑料的存在, 不能完全插到水晶头底部,造成水晶头插针不能与网线芯线完好接触,当然也会影响到了 线路的质量。
遥控自家空调、冰箱、微波炉,照明、窗帘自控,红外线 报警……。现在有许多地方都在建立社区宽带网或城域宽带网,将使有线
电视网、计算机网、电话网三网合一,为大众提供集成的服务。虽然它们组
网方式各式各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些有线局域网都需要通
过线缆连接。而网线的制作是一大重点,整个过程都要准确到位,排
序的错误和压制的不到位都将直接影响网线的使用,出现网络不通或者网速 慢。所以对网线制作的学习具有重大意义。
二、工具和材料的认识
• 压线钳 • 电缆测试仪
• 水晶头 • 双绞线
压线钳
压线钳最基本的功能 是将RJ-45接头和双 绞线咬合加紧。它还 可以压接RJ45、RJ11 及其它类似接头,有 的还可以用来剪线或 剥线。制作双绞线时, 这是必备的工具。
电缆测试仪
电缆测试仪算是比较 便宜的专用网络测试 器,通常测试仪一组 有两个:其中一个为 信号发射器,另一个 为信号接受器,双方 各有8个led灯以及至少 一个RJ-45插槽(有 些同时具有bnc,aui,RJ -11等测试功能)。
• 第五步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整理好的线缆插入水晶头
实训8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维护维修

(4)光盘驱动器故障分析 光盘无法读出,是光盘驱动器常见的故障之一。 ① 光盘没放置好或光驱门未关好,或光驱未能水平放置; ② 光盘工作表面的透明塑胶表面有划伤、擦伤,而使激光束无法穿 透或偏折,造成反射回来的信号不正确或错乱; ③ 光盘工作表面有明显的污渍,或光盘本身的品质和材质不良,造 成保护层产生砂孔,受潮后而发霉,影响正确读盘; ④ 光盘数据存放格式不对; ⑤ 光盘驱动器的激光头老化,或沾有灰尘,而使发射的激光束强度 衰减,造成读数据出错; ⑥ 光盘驱动器的反射镜有灰尘,同样造成激光束强度衰减,而无法 读盘; ⑦光盘驱动器激光头偏移,造成无法读盘; ⑧ 对于低倍速光驱,可能总线工作频率设置不当,读软件时出错; ⑨ 接线是否良好,若有多功能卡,可能多功能卡出现故障; ⑩ 光盘驱动器芯片组电路故障或伺服机构精度不够等。
(3)硬盘系统故障分析 硬盘的一般检测步骤如下: ①检测准备 ② 脱机加电检测 ③ 联机加电检测 ④ 判断故障的类型 ⑤ 硬故障所在部位的检查 ⑥ 检测属于哪种软故障并排除。 ●CMOS中系统配置紊乱,硬盘参数丢失。 ● 磁道或扇区损坏引起错误。 ● 系统信息被删除,如分区表、目录、FAT等系统故障。 ● 由病毒引起,可用KV3000、VRV2000等杀毒软件来处理。
8.1.3微机故障的常规诊断方法 系统故障的常规检测方法 (1)清洁法 (2)程序诊断法 (3) 插拔法 插拔法的基本作法是对故障系统一块一块地依次拔出插件板, 每拔出一块,则开机测试一次机器状态。一旦拔出某块插件板后, 机器工作正常,那么故障原因就在这块插件板上。很可能是该插 件板上的芯片或有关部件有故障。 插拔法不仅适用于插件板,而且也适用于在印制板上装有插 座的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芯片。只要不是直接焊在印制板上的 芯片和器件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计算机故障诊断和修复教程-PPT文档资料

(3) CPU:CPU(Central Precessing Unit)即中央处理器,其 功能是执行算,逻辑运算,数据处理,传四舍五入 ,输入 /输出的控制电脑自动,协调地完成各种操作。作为整个 系统的核心,CPU 也是整个系统最高的执行单元,因此 CPU已成为决定电脑性能的核心部件,很多用户都以它为 标准来判断电脑的档次。
(六)、比较法 比较法与替换法类似,即用好的部件与怀疑有故障的部件进行外观、 配置、运行现象等方面的比较,也可在两台电脑间进行比较,以判断 故障电脑在环境设置,硬件配置方面的不同,从而找出故障部位。 (七)、升降温法 根据情况下,设法降低电脑的通风能力,靠电脑自身的发热来升温; 降温的方法有:1)一般选择环境温度较低的时段,如一清早或较晚 的时间;2)使电脑停机12~24小时以上等方法实现;3)用电风扇对 着故障机吹,以加快降温速度。 (八)、敲打法 敲打法一般用在怀疑电脑中的某部件有接触不良的故障时,通过振动、 适当的扭曲,甚或用橡胶锤敲打部件或设备的特定部件来使故障复现, 从而判断故障部件的一种维修方法。
计算机故障诊断与修复教 程
一.计算机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
(一)、电脑的硬件系统 所谓硬件,就是用手能摸得着的实物 一台电脑一般有:
1、主机:主机从外观看是一个整体,但打开机箱后,会发 现它的内部由多种独立的部件组合而成。
下面介绍一下电脑主机的各个部件:
如信号线脱落或松动或插反;主板内有异物(螺丝或铁屑);插卡部 位没有插到位;主机电源风扇与CPU风扇是否转动; 要观察的内容包括: 1、 周围的环境; 2、 硬件环境;包括接插头、座和槽等; 3、 软件环境; 4、 用户操作的习惯、过程
计算机系统的维修课件

第7章 计算机系统的维修
7.1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故障分析和检测方法
•微型机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会出现整机或
• Keyboard error or no keyboard present(键盘错 误或者未接键盘)
• 说明:检查键盘的连线是否松动或者损坏。
• Hard disk install failure(硬盘安装失败)
• 说明:这是因为硬盘的电源线或数据线可能未 接好或者硬盘跳线设置不当。可以检查硬盘的
POWER MANAGEMENT SETUP for details , Press F1 to continue , DEL to enter SETUP(监视功能发现错误,进入 POWER MANAGE-MENT SETUP察看 详 细 资 料 , 按 F1 键 继 续 开 机 程 序 , 按 DEL键进入CMOS设置)。
• Press TAB to show POST screen(按 TAB键可以切换屏幕显示)
• 说明:有的厂商会以自己设计的显示画 面来取代BIOS预设的开机显示画面,可 按TAB键在BIOS预设的开机画面与厂商 的自定义画面之间进行切换。
• Hareware Monitor found an error,enter
• 一旦故障暴露,要尽量了解故障范围,范围 越小越好,这样便于维护人员寻找故障原因, 排除故障。
• 3.判断计算机故障的主要步骤
• 根据开机的基本操作和状态来判断主机 系统的故障。其具体步骤如下:
• (1)检查主机电源是否工作,电源风扇 是否转动?用手移到主机机箱背部的开 关电源的出风口,感觉有风吹出则电源 正常,无风则是电源故障;主机电源开 关开启瞬间键盘的3个指示灯(NumLock、 CapsLock、ScrollLock)是否闪亮一下? 是,则电源正常;主机面板电源指示灯、 硬盘指示灯是否亮?亮,则电源正常。 因为电源不正常或主板不加电,显示器 没有收到数据信号,显然不会显示。
【精品】计算机维修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主讲:XX 老师
第
19
页 共
1.2 微机的定义与类型
54
页
1.2.2 微机的类型 超便携移动个人计算机(UMPC)
商用UMPC
军用UMPC
第1章 微机类型与结构
主讲:XX 老师
第
20
页 共
1.2 微机的定义与类型
54
页
1.2.2 微机的类型
个人数字助理和智能手机
PDA
智能手机
第1章 微机类型与结构
第1章 微机类型与结构
主讲:XX 老师
第
37
页 共
1.4 微机的基本组成
54
页
1.4.1 微机系统的组成
第1章 微机类型与结构
主讲:XX 老师
第
38
页 共
1.4 微机的基本组成
54
页
1.4.1 微机系统的组成
第1章 微机类型与结构
主讲:XX 老师
第
39
页 共
1.4 微机的基本组成
54
页
1.4.1 微机系统的组成 苹果主机系统
说明 微机总体设计要求 操作系统、BIOS、设备即插即用规范 电源、操作系统电源管理规范 ATX电源设计规范 主板中内置板卡并行总线规范 主板中内置板卡串行总线规范 串行硬盘接口规范 高速串行总线规范 内存技术规范 主板集成声卡设计规范
1984年IBM公司推出IBM PC/AT微机。
1985年长城0520微机研制成功,这是中国大陆第一台自行研 制的PC兼容机。
1986年康柏公司推出第一台386微机。
1987年IBM公司推出IBM PS/2微机。
进入Pentium微机时代后,微机的领导权落到了英特尔公司 和微软公司手中。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维修ppt课件

第 九 节
主 修板 总故 结障
的 分 析 及 维
• 一、主板故障的分类:
o 局部性故障和全局性故障 o 稳定性故障和不稳定性故障 o 电源故障、总线故障、元件故障等
• 二、主板故障的一般处理方法
o 清洁法 o 观察法 o 电阻电压测量法 o 拔插交换法 o 静态、动态测量分析法 o 软件诊断法
第 三 理章 器中 央 处
主 板
第 一 节
用主 板 的 作
1.负责控制输入输出设备和CPU之 间的信息交换。
2.主板提供了各种接口和总线。
第 二 节
类主 板 的 分
一、主板的架构(CPU插座的标准)
• Socket(CPU为方形插座):
o Socket7(296针):MMX、K6-2、K6-III、 6x86、MII、MIII
第十二章 微机常见故障诊断
第十三章 微机的维修方法与维护
第十四章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第
一
机章
概 述
微 型
计
算
➢ 第一节 ➢ 第二节
和结构 ➢ 第三节
微型计算机简介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微机的种类和选型
第
一
机节
简 介
微 型
计
算
• 微型计算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 PC系列微机起源于IBM公司1980 年推出的IBM PC机
o 2短:常规错误,请进入CMOS Setup,重新设 置不正确的选项。
o 1长1短:RAM或主板出错。换一条内存试试, 若还是不行,只好更换主板。
o 1长2短:显示器或显示卡错误。
o 1长3短:键盘控制器错误。检查主板。
o 1长9短:主板Flash RAM或EPROM错误,BIOS 损坏。换块Flash RAM试试。
微机故障检测与维修

应遵循如下步骤:
2.复现故障
在与用户充分沟通的前提下,确认:
用户所报修故障的现象是否存在,并对所见现 象进行初步的判断,确定下一步的操作。
是否还有其他故障存在。
应遵循如下步骤:
3.判断、维修
对所见的故障现象进行判断、定位,找出产 生故障的原因,并进行修复的过程。
8.1.1 进行电脑维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
首先,诊断维修应该从观察开始: 电脑周围的环境情况。 电脑所表现的现象、它们与正常情况下的异同。 电脑内部的环境情况。 电脑的软硬件配置。
其次,维修过程中应从简洁的环境做起: 从最小系统开始。 判断中仅包括基本的和怀疑有故障的部件/软件。 通过添加用户的软硬件应用来进行分析判断。
8.1.1 进行电脑维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多数电脑维修判断,必须“先软后硬”
从整个维修判断的过程看,总是先判断 是否为软件故障,先检查软件问题。
当可判断软件环境是正常时,如果故障 不能消失,再从硬件方面着手检查。
8.1.1 进行电脑维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维修过程中要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
在复现故障现象时,有时可能会看到一台故 障机不止有一个故障现象,而是有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故障现象(如启动过程中无显示, 但机器也在启动;启动完后,有死机的现象 等)。
在进行除尘操作中,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注意:
风道的清洁。 风扇的清洁。 接插头、座、槽、板卡金手指部分的清洁。 大规模集成电路、元器件等引脚处的清洁。
清洁用的工具,首先是防静电的,其次是如使用金 属工具进行清洁时,必须切断电源。
8.1.2 电脑维修的基本方法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8章教案教案资料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8章教案第8章系统功能扩展卡教学目标:1.掌握声卡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故障处理2.掌握MODEM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分类3.掌握网卡的分类及故障4.了解视频采集卡的功能8.1 声卡声卡是提供计算机音效输出的一种插卡。
目前声卡和音箱是购买计算机时必选部件之一,声卡的用途已不仅仅是发声的工具那么简单。
在多媒体技术中,它是实现声波/数字信号相互转换的硬件电路。
声卡的组成包括音频信号合成器、音频信号放大器、A/D与D/A转换电路、数字音频信号处理电路等部分。
一、声卡的作用1、播放数字音乐2、录音和语音识别3、语音通讯4、实时的效果器5、MIDI的制作二、声卡的基本结构1、声音处理芯片⑴.模拟/数字转换:将声音进行数字采样。
⑵.数字/模拟转换:将数字信息转化成模拟信号。
⑶.数字信号处理器:承担声音数据处理的大部分运算。
2、功率放大芯片3、声卡的总线结构4、输入输出端口⑴. S/PDIF(Sony/Philips Digital InterFace)两针同轴线圆形接口⑵.MIC IN:用于连接话筒,输入外界语音或制成文件或配合语音软件达到语音识别,标准的接口为红色或粉色。
⑶.Line IN:将品质较好的声音、音乐信号输入到声音处理芯片中,处理后录制成文件,标准的接口为蓝色。
⑷.是F L/R接口是左声道输出:可以接在喇叭或其他的放音设备的左声道中;⑸.是R L/R接口是右声道输出⑹.MIDI/游戏摇杆接口5、CD音频接口端声卡的上部都有专供连接光驱上CD音频输出线的接口,是一个三针或四针的小插座,这样播放CD 音轨的光盘音乐可直接由声卡的输出端(Speaker Out)放出.三、声卡技术指标1、数字音频采样声卡过滤模拟声音时,会将声音波形转换成数字信息,我们把这种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之为“数字音频采样”。
相对声音来讲,每个相同时期模拟的波形都不一样,有可能还是断续的,所以在进行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时,在每隔一个时间间隔取得的模拟波形的幅度值,这种作法称之为“抽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imary IDE Master:表示IDE通道的第一主盘上是否有IDE设备。
Primary IDE Slave:表示IDE通道的第一从盘上是否有IDE设备。 Secondary IDE Master:表示IDE通道的第二主盘上是否有IDE设备。 Secondary IDE Slave :表示IDE通道的第二从盘上是否有IDE设备。
安装方法相似,将IDE数据线插到光驱的接口上,另一端接到主板的IDE
通上,并接上电源。
首页
末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图8-14
连接软驱电源
图8-15
连接软驱数据线
图8-16
连接主板
首页
末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8.1.1
计算机各部件的安装
8.安装显示卡及扩展卡
步骤 1: 用螺丝刀将机箱显示卡插槽位置的挡板拆掉,使显示卡与显示卡插 槽垂直,均匀用力向下压,把显示卡插入插槽中,如图8-17所示,用螺 丝将其固定。 步骤 2: 如果还有其他的扩展卡,如网卡、电视卡等也同样把PCI接口后的 挡板拆掉,与显示卡的安装一样,将卡与PCI插槽垂直,均匀用力插到
首页
末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图8-5
安装CPU风扇
图8-6
安装CPU风扇电源
首页
末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8.1.1
计算机各部件的安装
4.安装内存
步骤 : 拨开内存插槽两边的锁扣。使内存下边金手指部分的缺口与内存插 槽上相应的突起槽口对齐,均匀用力向下压,使插槽两侧的锁扣紧扣住 内存,如图8-7所示。
首页
(3)看说明书
装机前认真阅读各部件的安装手册及相关
说明书,尤其是主板说明书,这对装机过程有
很大帮助。
首页
末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8.1.1
计算机各部件的安装
(4)准备好各种工具
装前一定要准备好各种工具,如剪刀、尖
嘴钳、镊子、散热膏和螺丝刀等。另外,最好
还要准备一个小器皿,用于盛放螺丝钉及一些 小零件等,以防丢失。
下页
返回
结束
8.1.1
计算机各部件的安装
3.安装CPU
步骤 1:
打开主板包装,取出主板,放在一块绝缘泡沫或海绵垫上。
步骤 2: 将主板上CPU插座的小扳手拉起。如图8-3所示。 步骤 3: 将CPU的缺口对准CPU插座的缺口后缓慢地插入,确认CPU完全插入 了CPU插座之后把小扳手压下,如图8-4所示。
可以通过【Page Up】键和【Page Down】键来改变设置。
首页
末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8.2.1
BIOS主窗口介绍
(3)操作提示区 该部分列出了可进行的键盘操作,如在图8-26中所示,按【Esc】
键可以退出BIOS的设置。
(4)注解区
它主要对当前选定的菜单项进行解释,为我们选定的项目提供简要
的说明。
首页
末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图8-12
连接IDE数据线
图8-13
将IDE数据数与主板连接
首页
末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8.1.1
计算机各部件的安装
7.安装硬盘、软驱和光驱
步骤 4:
将电源输出线中的4孔插头插入软驱的相应插槽中,如图8-14所示。
步骤 5: 将软驱专用的34Pin数据总线靠近反转的一端插入软驱的数据插槽 中,如图8-15所示,将软驱数据线的另一端插入主板的软驱插槽中,如 图8-16所示。 步骤 6: 拆开机箱上面的挡板,把光驱放好并用螺丝固定。此过程与硬盘的
第8章 微型计算机的组装
本章要点
8.1 8.2 8.3 8.4
计算机硬件组装 CMOS设置 操作系统的安装
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
本章要点
知识要点
◎ ◎ ◎ ◎ ◎ 计算机的组装 CMOS的设置 操作系统的安装 驱动程序的安装 常用软件的安装
技能目标
◎ 理解CMOS的设置、驱动程序的概念 ◎ 掌握计算机的组装、Windows 2000/XP的安装 ◎ 掌握常用软件的安装
首页
末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图8-3
将CPU插座小扳手拉起
图8-4
将CPU插入插座中
首页
末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8.1.1
计算机各部件的安装
3.安装CPU
步骤 4: 在CPU上面涂抹适量的硅胶,将CPU散热风扇放在CPU表面,确认和 CPU接触良好,将CPU散热风扇的扣具扣在CPU的插座上面,如图8-5所示。 步骤 5: 将CPU风扇电源插入主板上CPU风扇的电源插座,如图8-6所示。
首页
末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8.1.1
计算机各部件的安装
11.连接外部设备
步骤 1: 把鼠标、键盘连接到主机上,如图8-20和图8-21所示。 步骤 2: 连接显示器和音箱的具体操作如图8-22和图8-23所示。 步骤 3: 最后将电源线连接到主机电源上,如图8-24所示。组装完成后的计 算机如图8-25所示。
说明我们在组装过程中有错误,这时就需要我们再次打开机箱,对硬件
的组装重新检查,看是否有插错的地方、是否有些硬件没有安装到正确 的位置等等。经过一番仔细检查后,再次加电,如果听到“滴”的一声, 说明一切已经正常了。
首页
末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8.2
COMS设置
基本要求
◎ 了解BIOS的基本操作 ◎ 理解BIOS常用参数的含义
首页
末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8.1.1
计算机各部件的安装
(5)轻拿轻放各部件
对各部件要轻拿轻放,不要碰撞,尤其是
硬盘。安装主板要稳固,同时又要防止压力过
大导致变形,不然会对主板上的电子线路造成 损伤。
首页
末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8.1.1
计算机各部件的安装
2.安装电源
步骤 1: 用十字螺丝刀把固定机箱侧板的螺丝拧下来,拆下机箱两侧的侧板。
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和注意事项 2.安装电源
8.安装显示卡及扩展卡
9.连接机箱引出线
3.安装CPU
4.安装内存
10.整理主机箱内的线缆
11.连接外部设备
5.固定主板
首页
末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8.1.1
计算机各部件的安装
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1)检查各部件
在装机前检查各部件包括两方面,一是检
首页
末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图8-26 首页 末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BIOS界面 结束
8.2.2
BIOS参数的设置 8.电容/电压控制 9.设置超级用户密码
1.标准CMOS设置 2.高级BIOS设置 3.芯片设定
10.设置用户密码
11.载入默认的优化设置 13.保存并退出
4.电源管理 6.外部设备
7.PC健康状态
核对机箱内的零件包是否齐全,包括固定螺丝、档片和铜柱等。
步骤 2: 打开电源包装,把电源放在机箱后上方的电源固定架上,如图8-1 所示。将电源后面的螺丝孔和机箱上的螺丝孔一一对应,然后拧上螺丝, 如图8-2所示。
首页
末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图8-1
把电源放在机箱固定架上
图8-2
把电源螺丝拧上
首页
末页
上页
Quick Boot:该项的主要功能是加速系统加电自测过程,它将跳过一 些自测试,使引导过程加快。 Full Screen LOGO Show:设定开机时是否显示LOGO。 Boot Device Select:设定开机启动顺序,在该选项下有FLOPPY、IDE 和CDROM等选项。 S.M.A.R.T. for Hard Disks:启用该选项后,BIOS将检测硬盘的状况。
首页
末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8.1
计算机硬件组装
基本要求
◎ 了解组装的步骤
◎ 了解各硬件设备的安装方法
◎ 组装一台能正常运行的计算机
首页
末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8.1
计算机硬件组装
8.1.1 计算机各部件的安装
8.1.2 计算机硬件的调试
首页
末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8.1.1
计算机各部件的安装 6.连接主板电源线 7.安装硬盘、软驱和光驱
首页
末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图8-11 首页 末页 上页 下页
将电源插入主板插座中 返回 结束
8.1.1
计算机各部件的安装
7.安装硬盘、软驱和光驱
步骤 1: 将硬盘放到机箱的驱动器支架内,用螺丝固定硬盘。将IDE数据线 插头插在硬盘接口上,如图8-12所示。 步骤 2: 将IDE数据线的另一端插到主板的IDE通道上,如图8-13所示。 步骤 3: 将软驱挡板拆下,把软驱放到机箱的驱动器支架内,用螺丝固定。
首页
末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图8-20
连接鼠标
图8-21
连接键盘
首页
末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图8-22
连接显示器
图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