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师苑高中高一物理《直线运动》同步练习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直线运动1.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直升机悬停在离地面224m 高时,运动员离开飞机作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了5s 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运动员减速下降至地面,若运动员落地速度为5m/s ,取210/g m s =,求运动员匀减速下降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和时间.【答案】212.5?m/s a =; 3.6t s =【解析】 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为221110512522h gt m m ==⨯⨯= 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为:1105/50/v gt m s m s ==⨯=匀减速下降过程有:22122()v v a H h -=-将v 2=5 m/s 、H =224 m 代入上式,求得:a=12.5m/s 2 减速运动的时间为:12505 3.6?12.5v v t s s a --===2.某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108km/h ,司机发现前方有障碍物时,立即采取紧急刹车,其制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2,假设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0s ,汽车制动过程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求:(1)汽车制动8s 后的速度是多少(2)汽车至少要前行多远才能停下来?【答案】(1)0(2)105m【解析】【详解】(1)选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有:v 0=108km/h=30m/s ,由v t =v 0+at 得汽车的制动时间为:003065t v v t s s a ---===,则汽车制动8s 后的速度是0; (2)在反应时间内汽车的位移:x 1=v 0t 0=15m ; 汽车的制动距离为:023*******t v v x t m m ++⨯=== . 则汽车至少要前行15m+90m=105m 才能停下来.【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注意汽车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3.现有甲、乙两汽车正沿同一平直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当两车快要到十字路口时,甲车司机看到绿灯开始闪烁,已知绿灯闪烁3秒后将转为红灯.请问: (1)若甲车在绿灯开始闪烁时刹车,要使车在绿灯闪烁的3秒时间内停下来且刹车距离不得大于18m ,则甲车刹车前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多少?(2)若甲、乙车均以v0=15m/s的速度驶向路口,乙车司机看到甲车刹车后也紧急刹车(乙车司机的反应时间△t2=0.4s,反应时间内视为匀速运动).已知甲车、乙车紧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5m/s2、a2=6m/s2 .若甲车司机看到绿灯开始闪烁时车头距停车线L=30m,要避免闯红灯,他的反应时间△t1不能超过多少?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刹车前之间的距离s0至少多大?【答案】(1)(2)【解析】(1)设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甲车的最大行驶速度为v1根据平均速度与位移关系得:所以有:v1=12m/s(2)对甲车有v0△t1+=L代入数据得:△t1=0.5s当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时,设乙车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即:v0-a2t=v0-a1(t+△t2)解得:t=2s则v=v0-a2t=3m/s此时,甲车的位移为:乙车的位移为:s2=v0△t2+=24m故刹车前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至少为:s0=s2-s1=2.4m.点睛:解决追及相遇问题关键在于明确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重点在于分析两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能否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及临界条件的分析;必要时可先画出速度-时间图象进行分析.4.近年来隧道交通事故成为道路交通事故的热点之一.某日,一轿车A因故障恰停在某隧道内离隧道入口50m的位置.此时另一轿车B正以v0=90km/h的速度匀速向隧道口驶来,轿车B到达隧道口时驾驶员才发现停在前方的轿车A并立即采取制动措施.假设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t1=0.57s,轿车制动系统响应时间(开始踏下制动踏板到实际制动)t2=0.03s,轿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a=7.5m/s2.问:(1)轿车B是否会与停在前方的轿车A相撞?(2)若会相撞,撞前轿车B的速度大小为多少?若不会相撞,停止时轿车B与轿车A的距离是多少?【答案】(1)轿车B会与停在前方的轿车A相撞;(2)10m/s【解析】试题分析:轿车的刹车位移由其反应时间内的匀速运动位移和制动后匀减速运动位移两部分构成,由此可得刹车位移,与初始距离比较可判定是否相撞;依据(1)的结果,由运动可判定相撞前B的速度.(1)轿车B 在实际制动前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其发生的位移为s 1,由题意可知:s 1=v 0(t 1+t 2)=15 m ,实际制动后,轿车B 做匀减速运动,位移为s 2, 由2022v as =代入数据得:s 2=41.7 m ,轿车A 离隧道口的距离为d =50 m ,因s 1+s 2>d ,故轿车B 会与停在前方的轿车A 相撞(2)设撞前轿车B 的速度为v ,由运动学公式得22002v v ax -=,代入数据解得:v =10m/s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遇问题,关键要掌握刹车位移的判定:反应时间内的匀速运动位移;制动后匀减速运动位移.5.一辆汽车以1m/s 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了12秒,驶过了180m 。
高一物理线运动单元测试题1

应对市爱护阳光实验学校高一物理同步测试—直线运动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以下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作质点?〔〕A.研究从开往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B.研究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的车轮C.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赛跑运发动的起跑动作D.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2.如图1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那么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A.0,0 B.4R,2πRC.4πR,4R D.4R,2πR3.A、B、C三物同时、同地、同向出发作直线运动,以下图是它们位移与时间的图象,由图2可知它们在t0时间内〔除t0时刻外〕〔〕A.平均速度v=v=vB.平均速度v>v>vC.A一直在B、C的后面D.A的速度一直比B、C要大4.以下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速率是速度的大小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③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④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在直线运动中,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就大B.物体速度的改变量大,加速度就大C.物体的速度改变快,加速度就大D.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为零6.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 m/s2,那么〔〕A.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是该秒初的速度的2倍B.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 m/sC.物体在某秒初的速度一比前秒末的速度大2 m/sD.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比前秒初的速度大2 m/s7.关于物体运动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变,在相时间内位移相同,通过路程相B .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在相时间内位移相同,通过路程相C .匀速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变,速度方向不变的运动是匀速运动D .在相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那么此运动一是匀速直线运动8.一辆以速度v1匀速行驶全程的32的路程,接着以v2=20 km/h走完剩下的路程,假设它全路程的平均速度v=28 km/h,那么v1为〔〕A.24 km/h B.34 km/h C.35 km/h D.28 km/h9.如图3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西A C东B图1图2A.甲起动的时间比乙早t1秒B.当t=t2时两物体相遇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S0米10.在图4中,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图4A.①②B.②③ C.①③D .①④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11.以10 m/s的速度的,制动后经4 s停下来,那么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 12.导火索的火焰顺着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0.8 cm/s,为了使点火人在导火索火焰烧到爆炸物以前能够跑到离点火处120 m远的平安地方去,导火索需要米才行。
高一 物理 直线运动综合练习题

直线运动综合练习题1、匀变速直线运动常用公式at v v t +=0 2021at t v s += as v v t 2202=- t v v s t 20+= (s 、a 、v 0、v t 、t 共有五个物理量,每个公式中只有四个,知道三个物理量可求出另两个物理量)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几个常用的结论(不要求初速度一定为零)①Δs=aT 2,即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
可以推广到s m -s n =(m-n )aT 2 ②ts v v v t t =+=202/,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2202/t s v v v += ,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即时速度公式(不等于该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可以证明,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2/2/s t v v <。
说明: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t s v v v t t =+=202/解题,往往会使求解过程变得非常简捷,因此,要对该公式给与高度的关注。
3.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初速度为零,那么公式都可简化为:at v = , 221at s = , as v 22= , t v s 2= 以上各式都是单项式,因此可以方便地找到各物理量间的比例关系。
4.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常用的结论①1T 秒内、2T 秒内、3T 秒内……nT 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4∶9∶……②第一个T 秒内、第二个T 秒、第三个T 秒内……第n 个T 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3∶5∶……③通过1S 米、2S 米、3S 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3∶……④通过连续相等位移S 所用时间之比为1∶()12-∶(23-)∶…… (对末速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逆过来分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实例分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D )A .地球不能看成质点,而原子核可以看成质点B .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所用时间时,火车可看成质点C .研究世乒赛上丁宁打出的乒乓球的旋转情况时,不能把乒乓球看成质点D .研究在平直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的速度时,可将汽车看成质点2.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 ( A )A .水B .桥C .人D .地面3.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正南方向运动了20 m,然后又向正北方向运动了30 m,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物体的位移大小是50 m,方向向北B.物体通过的路程是10 mC.物体的位移大小是10 m,方向向北D.物体的位移大小是10 m,方向向南4.一质点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其初速度v0>0,加速度a>0,当加速度a不断减小到零时,质点的( C ) 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减小B.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增大C.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值,位移不断增大D.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位移达到最大值5.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x=5+2t3,其中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它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是v=6t2,其中t的单位是s.设该质点在t=0到t=2 s的平均速度为v1,t=2 s到t=3 s的平均速度为v2,则( B )A.v1=12 m/s v2=38 m/s B.v1=8 m/s v2=38 m/sC.v1=12 m/s v2=19.5 m/s D.v1=8 m/s v2=13 m/s6.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图象如图所示(AD )A.若图中x表示位移,则物体做往复运动B.若图中x表示位移,则物体在2 s末的速度为零C.若图中x表示速度,则物体在2 s末的加速度为零D.若图中x表示速度,则物体在前2 s速度沿正方向7.下列关于物体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D)A.加速度等于增加的速度B.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C.加速度为正值时,物体速度的大小逐渐增大,物体做加速运动D.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量和所用时间之比8.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设为正方向)运动,甲的加速度为2 m/s2,乙的加速度为-3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B.乙的加速度比甲的加速度大C.甲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D.乙的速度变化比甲的速度变化慢9.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BCD)A.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B.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C.v0<0,a>0,物体做减速运动D.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10..如图所示为某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有关该质点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AB ) A.0~t 1时间内加速度为正,质点做加速运动B.t1~t2时间内加速度为负,质点做减速运动C.t2~t3时间内加速度为负,质点做减速运动D.t3~t4时间内加速度为正,质点做加速运动11.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B.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C.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D.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越大12.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BC ) A.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运动B.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反向做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C.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减为零时,速度减到最小,而后做匀速运动D.速度不断增大13.现在的航空母舰上都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F-A15”型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产生的加速度为4.5 m/s2,起飞速度为50 m/s.若该飞机滑行100 m时起飞,则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B) A.30 m/s B.40 m/sC.20 m/s D.10 m/s14.P、Q、R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一物体从P点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Q点的速度为v,到达R点的速度为3v,则PQ∶QR等于(D)A.1∶3 B.1∶6C.1∶5 D.1∶815.一颗子弹垂直穿过紧挨在一起的三块木板后速度刚好为零,设子弹在各木板中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恒定,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若子弹穿过每块木板时间相等,则三木板厚度之比为1∶2∶3B.若子弹穿过每块木板时间相等,则三木板厚度之比为3∶2∶1C.若三块木板厚度相等,则子弹穿过木板时间之比为1∶1∶1D.若三块木板厚度相等,则子弹穿过木板时间之比为(3-2)∶(2-1)∶116.一小球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滚下并依次通过A、B、C三点,已知AB=6 m,BC=10 m,小球通过AB、BC所用的时间均为2 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分别为(B)A.2 m/s,3 m/s,4 m/s B.2 m/s,4 m/s,6 m/sC.3 m/s,4 m/s,5 m/s D.3 m/s,5 m/s,7 m/s17.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当列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时()A.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1∶2∶3∶…∶nB.每节车厢经过观察者的时间之比是1∶3∶5∶…∶nC.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1∶3∶5∶…D .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1∶2∶3∶…答案:AC 答案B 正确应是1∶(2-1)∶(3-2 )…18.汽车以20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 m/s 2,那么开始刹车后2 s 与开始刹车后6 s 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 .1∶4 B.3∶5 C.3∶4 D.5∶9答案:C 经过4s 汽车就停止了,S 1=30m, S 2=40m 。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直线运动1.倾角为θ的斜面与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在D 处平滑连接,斜面上AB 的长度为3L ,BC 、CD 的长度均为3.5L ,BC 部分粗糙,其余部分光滑。
如图,4个“— ”形小滑块工件紧挨在一起排在斜面上,从下往上依次标为1、2、3、4,滑块上长为L 的轻杆与斜面平行并与上一个滑块接触但不粘连,滑块1恰好在A 处。
现将4个滑块一起由静止释放,设滑块经过D 处时无机械能损失,轻杆不会与斜面相碰。
已知每个滑块的质量为m 并可视为质点,滑块与粗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tan θ,重力加速度为g 。
求(1)滑块1刚进入BC 时,滑块1上的轻杆所受到的压力大小; (2)4个滑块全部滑上水平面后,相邻滑块之间的距离。
【答案】(1)3sin 4F mg θ=(2)43d L =【解析】 【详解】(1)以4个滑块为研究对象,设第一个滑块刚进BC 段时,4个滑块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4sin cos 4mg mg ma θμθ-⋅=以滑块1为研究对象,设刚进入BC 段时,轻杆受到的压力为F ,由牛顿第二定律:sin cos F mg mg ma θμθ+-⋅=已知tan μθ= 联立可得:3sin 4F mg θ=(2)设4个滑块完全进入粗糙段时,也即第4个滑块刚进入BC 时,滑块的共同速度为v 这个过程, 4个滑块向下移动了6L 的距离,1、2、3滑块在粗糙段向下移动的距离分别为3L 、2L 、L ,由动能定理,有:214sin 6cos 32)4v 2mg L mg L L L m θμθ⋅-⋅⋅++=⋅( 可得:v 3sin gL θ=由于动摩擦因数为tan μθ=,则4个滑块都进入BC 段后,所受合外力为0,各滑块均以速度v 做匀速运动;第1个滑块离开BC 后做匀加速下滑,设到达D 处时速度为v 1,由动能定理:()22111sin 3.5v v 22mg L m m θ⋅=- 可得:1v 4sin gL θ=当第1个滑块到达BC 边缘刚要离开粗糙段时,第2个滑块正以v 的速度匀速向下运动,且运动L 距离后离开粗糙段,依次类推,直到第4个滑块离开粗糙段。
高一物理 线运动练习题(三)

料肥市义本阳光实验学校高一物理直线运动练习题〔三〕一、选择题1.以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是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B.是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C.是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的运动D.是加速度恒的运动2.质点做单方向匀变速直线运动时:( )A.相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B.相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C.即时速度的大小改变,但方向不变D.加速度为零3.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规的正方向运动,它们的加速度分别为a甲=4m/s2,a=-4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甲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B.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相反C.甲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一致,做加速运动;乙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D.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相反4.关于加速度,下述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加速度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必然联系B.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C.加速度很大时物体速度可能很小D.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一很大5.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在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质点的末速度一比初速度大2m/sB.质点在第3s末速度比第2s末速度大2m/sC.质点在任何1s的末速度都比初速度大2m/sD.质点在任何1s的末速度都比前1s的初速度大2m/s6.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变小至为零,那么该物体运动的情况可能是:( )A.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B.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C.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D.速度肯是越来越小的7.根据给出的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物体运动种类的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假设v0>0、a<0,那么物体做加速运动B.假设v0<0、a<0,那么物体做加速运动C.假设v0<0、a>0,那么物体做减速运动D.假设v0>0、a>0,那么物体做加速运动二、填空题8.如下图,是从A点出发沿直线到达B点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1)Oa段做_____运动,ab段做_____运动,bc段做_____运动.(2)Oa段的加速度为_____m/s2,ab段的加速度为_____m/s2,bc 段的加速度为_____m/s2三、计算题9.升降机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匀加速上升2s,速度到达3m/s,接着匀速上升10s,最后再以加速度a2匀减速上升3s才停下来.求:(1)匀加速上升的加速度a1(2)匀减速上升的加速度a2.(3)上升的总高度H.10.由于扳道工的失误,有两列同样的客车各以36km/h的速度在同一条轨道上面对面地向对方驶去,这种列车刹车时能产生的加速度最大为-0.4m/s2,为了防止一场车祸的发生,双方司机至少该在两列车相距多远时同时刹车?参考答案1.D2.BC3.CD4.ABC5.BC6.ABC7.BCD8. (1)匀加速直线,匀速直线,匀减速直线(2)0.5,0,-0.259. (1)1.5m/s2(2)-1m/s2(3)37.5m解:根据题意,升降机运动由3个阶段组成:以a1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t1=2s;以v=3m/s的速度匀速上升t2=10s;以a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t3=3s,最后静止那么,由加速度公式ΔtΔva=得22s/5m.1s/m23=-=-=11tva,,s/1m33tv23-=-=-=2a,由匀变速位移公式2at21s=及匀速运动位移公式s=vt得:10.250m要防止这场车祸,必须让两列车在停下来时都没有相撞,那么:由2asvv22t=-得:0-152=2×(-0.4)s其中36km/h=10m/s,所以s=125m,由于两列车相同,那么它们至少相距2s=2×125m=250m。
高一必修同步物理练习题直线运动的研究

高一必修同步物理练习题直线运动的研究大家把实际知识温习好的同时,也应该要多做题,从题中找到自己的缺乏,及时学懂,下面是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2021年必修同步物理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协助。
8.(6分)(2021重庆一中高一期末)用接在50 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减速度,失掉如图4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拟明晰的点末尾起,取假定干个计数点,区分标上0、1、2、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有4个打印点未标出),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x1=30 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x4=48 mm,那么小车的减速度为________ m/s2,2与3两点间的距离约为________ mm,打计数点3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 m/s.图4【解析】依据x=aT2 那么x4-x1=3aT2a=4810-3-3010-330.12 m/s2=0.6 m/s2x3-x1=2aT2 所以x3=30 mm+20.60.121000 mm=42 mm.v3=x3+x42T=4210-3+4810-320.1 m/s=0.45 m/s.【答案】 0.6 42 0.459.(12分)(2021海口一中高一检测)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10 m/s,刹车取得的减速度大小为2 m/s2,那么求(1)从末尾刹车后8 s内滑行的距离x1;(2)从末尾刹车到汽车位移为21 m时所阅历的时间t;(3)运动前2.5 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x2.【解析】选汽车初速方向为正方向,那么a=-2 m/s2刹车时间:t1=(0-v)/a=(0-10 m/s)/-2 m/s2=5 s,那么:(1)8 s内刹车位移:x1=(0-v20)/2a=25 m.(2)前21 m内:x=v0t+(12at2)=21 m解得:t=3 s.(3)运动前2.5 s的逆进程:x2=at22=22.522 m=6.25 m,即:运动前2.5 s内的位移大小为6.25 m.【答案】 (1)25 m (2)3 s (3)6.25 m要多练习,知道自己的缺乏,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协助,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总结的高一2021年必修同步物理练习题,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选手全红婵以466.2分打破世界纪录,夺得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冠军。
若将全红婵离开跳台向上运动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她在起跳上升过程中,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与前一半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为( )。
A 1B 1C D 2.如图所示,一个两端封闭的玻璃管,把质量不相同的铁片和羽毛放到玻璃管中。
把玻璃管里的空气抽出去,玻璃管竖直放置,让铁片和羽毛从玻璃管上方同时开始下落,下列科学家的观点被该实验证实的是( )A .伽利略B .阿基米德C .牛顿D .爱因斯坦3.雨滴自屋檐由静止滴下,每隔0.4s 滴下一滴,第1滴落地时第6滴恰欲滴下,此时测得第1、2、3、4滴之间的距离依次为1.62m ,1.26m ,0.90m 。
假定落下的雨滴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则此时第3滴雨滴下落的速度为( ) A .1.8m/sB .2.7m/sC .5.4m/sD .7.2m/s4.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下落的快”B .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得出重物和轻物下落的同样快,然后用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结论C .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D .伽利略在实验室通过实验证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5.如图是一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根据图像可获得以下信息中的哪两个,①10~t 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大小;②10~t 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③10~t 时间内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大小;④10~t 时间内物体在某时刻的加速度大小(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6.如图所示四幅图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物体在00t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2v B .乙图中,物体的加速度为22m /s C .丙图中,阴影面积表示12t t 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变化量D .丁图中,=3s t 时物体的速度为25m /s7.汽车紧急刹车,会在路面上留下刹车痕迹,某次汽车紧急刹车后测得的刹车痕迹长为36m ,假设制动后汽车做加速度大小恒为8m/s 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
高一 直线运动 分专题习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第二章直线运动同步练习第一节几个基本概念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选择地面B.研究物体的运动,参考系选择任意物体其运动情况是一样的C.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D.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2.关于参考系,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B.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C.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做参考系D.参考系就是被选做假想不动的物体3.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甲中的乘客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恰好此时看见另一汽车乙从旁边匀速向西行驶,此时公路上两边站立的人观察的结果是( )A.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两车均向西运动,乙车速度大于甲车4.下列关于质点的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细小的物体都可以看做质点B.任何静止的物体都可以看做质点C.一个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要看研究问题的具体情况而定D.一个物体在某种情况下可以看做质点,那么在另外的情况下也可以看做质点5.下述情况中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的是()A.研究小孩沿滑梯下滑B.研究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C.研究手榴弹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D.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6.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在于长短不同,长的为时间,短的为时刻B.两个间之间的间隔是一段时间C.第3s末和第4s初是同一时刻D.第3节下课和第4节上课是同一时刻7.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就是路程B.位移的大小永远不等于路程C.若物体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D.位移是矢量,有大小而无方向。
路程是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8.甲、乙、丙三人各乘一辆飞艇,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艇匀速上升,丙看到乙艇匀速下降,甲看到丙艇匀速上升,则甲、乙、丙三艇相对于地球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甲和乙匀速下降,且υ乙>υ甲,丙静止B.甲和乙匀速下降,且υ乙>υ甲,丙匀速上升C.甲和乙匀速下降,且υ乙>υ甲,丙匀速下降D.甲匀速下降,乙匀速上升,丙静止不动9.下列情况的物体哪些可以看做质点( )A.研究绕地球飞行时的航天飞机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的运动情况的车轮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D.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运动的木箱10.小球从距地面5m高处落下,被地面反向弹回后;在距地面2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从高处落下到被接住这一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A.7m,7m B.5m,2m C.5m,3m D.7m,3m11.如图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均为R的半圆弧由A经B到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的位移等于4R,方向向东B.物体的位移等于2πRC.物体的路程等于4R,方向向东D.物体的路程等于2πR12.关于参照物、质点、平动、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照物一定是不动的物体B.转动的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视作质点C.物体的平动可以沿直线进行,也可以沿着曲线进行D.无论多么复杂的运动,都可以看作由平动和转动这两种最基本的运动组成二.填空题13.时间和时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下面几种提法中属于时刻的概念是__________属于时间的概念是____________(填写序号)①第2s初;②第2s内;③2s内;④前2s;⑤前2s初;⑥后2s初;⑦第2s末14.一个质点在x轴运动,开始时位置为x0=-2m,第15末位置为x1=3m.第2s末其位置为x2=1m那么,在第1s内质点位移大小为_____m,方向为沿x轴的______方向;在第2s内质点位移的大小为_______,方向沿x轴的________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苑高中高一物理《直线运动》同步练习§2.2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姓名:班级:1.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关于物体运动的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只要每分钟的位移大小相等,物体一定是作匀速直线运动B.在不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不相等,物体不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C.在不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物体一定是作变速直线运动D.无论是匀速还是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一定是倾斜的直线2.关于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B.路程就是质点运动时实际轨迹的长度,是标量C.任何质点只要做直线运动,其位移的大小就和路程相等D.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因而位移不可能和路程相等3.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5s时就是指物体在5s末时,指的是时刻B.物体在5s时就是指物体在5s初时,指的是时刻C.物体在5s内就是指物体在4s末到5s末的这1s时间D.物体在第5s内就是指物体在4s末到5s末的这1s的时间4.关于质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线代表质点运动的轨迹B.图线的长度代表质点的路程C.图象是一条直线,其长度表示质点的位移大小,每一点代表质点的位置D.利用s-t图象可知质点任意时间内的位移,发生任意位移所用的时间5.如图2-2-1示,是A、B两质点沿同一条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由图可知( )A.质点A前2s内的位移是1mB.质点B第1s内的位移是2mC.质点A、B在8s内的位移大小相等D.质点A、B在4s末相遇6.若规定向东方向为位移的正方向,则一个质点在水平面上向东作直线运动5m后又向西作直线运动7m而停下,在此过程中质点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7.一架直升飞机在空中作匀速直线飞行,30s飞行了2km,若飞行1min则飞机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m,飞行10km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_s。
§2.3 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C.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的物理量2.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是不变的C.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都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D.速度方向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3.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是矢量,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B.平均速度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C.汽车以速度v1经过某路标,子弹以速度v2从枪筒射出,两速度均为平均速度D.平均速度就是平均速率4.对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有如下几种叙述:A.物体在第1s内的速度是3m/sB.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3 m/sC.物体在通过其路径上某一点的速度为3 m/sD.物体在通过一段位移s时的速度为3 m/s以上叙述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______________,表示瞬时速度的是_____________。
5.已知直线AC的中点为B点,物体沿AC做变速直线运动,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6 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4m/s,那么它在AC段的平均速度是( )A.4.8 m/s B.5.0 m/s C.5.2 m/s13D. m/s6.如图2-3-1所示为甲、乙两质点作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A.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相遇B.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的速度大小相等C.甲、乙两质点在第1s内反方向运动D.在第1s内甲质点的速率比乙质点的速率要大7.一列长50m的队伍,其前进速度是2.5 m/s,经过一座全长100m桥,当队伍的第一个人踏上桥到队尾最后一个人离开桥时,总共需要的时间是多少?§2.4 速度和时间的关系1.关于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B.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D.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2.关于直线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的,不随时间而改变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随着时间而改变C.速度随着时间而不断增加的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的运动,通常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3.一质点做直线运动,连续4s末的速度为v1=1m/s,v2=2 m/s,v3=4 m/s,v4=8 m/s,则这个质点的运动是( )A.匀速直线运动B.匀加速直线运动C.匀减速直线运动D.非匀变速直线运动4.如图2-4-1示,是一质点从位移原点出发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s末质点离开原点最远B.2s末质点回到原点C.3s末质点离开原点最远D.4s末质点回到原点5.如图2-4-2示,是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由图可知( )A.t=0时刻,甲的速度大B.甲、乙两质点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相等时间内乙的速度改变大D.在5s末以前甲质点速度大6.A、B、C、D四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2-4-3示,以向东为正方向,由图看出___________物体在10s内是往返运动,且10s末在出发点的东边;___________物体在10s末在出发点的西边;________物体只向东运动,速度方向不变。
§2.5 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改变量大,其加速度一定大B.物体用加速度时,速度就增大C.物体的加速度大,速度一定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大,加速度一定大2.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B.匀加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断增加的运动C.匀减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断减小的运动D.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发生变化而加速度不变的运动3.以下对加速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加速度是增加的速度B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C .-10比10小2s m 2s m D .加速度方向可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也可相反4.甲、乙为两个在同一直线上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的物体,a 甲=4,a 乙=-42s m 。
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 )2s m A .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B .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C .甲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一致,乙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D .甲、乙的速度量值都是越来越大5.甲、乙两物体的v -t 图象如图2-5-1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作直线运动,乙作曲线运动B .t 1时刻甲乙相遇C .t 1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D .t 1时刻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6.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 内、第2s 内、第3s 内速度的改变量之比为△v 1∶△v 2∶△v 3=___________________;第1s 末、第2s 末、第3s 末的速度之比为v 1∶v 2∶v 3=____________。
7.如图2-5-2所示,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0~10s 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在10s ~40s 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在40s ~60s 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____。
§2.6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就是说( )2s m A .它的瞬时速度每秒增大2m /s B .在任意1s 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是初速度的2倍C .在任意1s 内物体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增大2m /sD .每秒钟物体的位移增大2m2.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20m /s 的速度行驶,当汽车以5的加速度刹车时,刹车2s m 2s 内与刹车6s 内的位移之比为( )A .1∶1 B .3∶4 C .3∶1 D .4∶33.在公式和中涉及五个物理量,除t 是标量外,其它四个量at v v t +=02021at v s +=、、a 、s 都是矢量。
在直线运动中这四个矢量的方向都在一条直线上,当取其中一t v 0v 个量的方向为正方向时,其它三个量的方向与此相同的取正值,与此相反的取负值。
若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 取负值B .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 取正值C .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 取正值D .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a 都正值4.一个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是s =18t -6t 2,则它的速度为零的时刻为( )A . 1.5s B . 3s C . 6s D .18s5.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 ,则此物体在4s 末的速度2s m 为___________m /s ;4s 初的速度为__________m /s 。
6.摩托车从静止开始,以a 1=1.6 的加速度沿直线匀加速行驶了t 1=4s 后,又以2s m a 2=1.2 的加速度沿直线匀加速行驶t 2=3s ,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托车做匀速直2s m 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
§2.7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1.一物体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 内的位移为15m ,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求出( )A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B .物体第5s 内的位移C .物体3s 内的位移D .物体3s 末的速度2.如图2-7-1所示为某物体在24s 内运动的v -t 图象,它在这24s 内的平均速度( )A .等于4m /s B .等于2m /s C .小于2m /s D .大于2m /s 而小于4m /s 3.某飞机的起飞速度是60m /s ,在跑道上可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4m /s 2,该飞机从静止到起飞成功需要跑道的最小长度为____________m 。
4.质点作匀减速直线运动,第1s 内的位移为10m ,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s 内位移为2m ,则整个减速过程质点的位移为___________m 。
5.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v 增加到2v 时通过的距离是30m ,则当速度从3v 增加到4v 时,求物体通过的距离是多大?6.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7-2所示,根据图象求物体第6s 末相对于起点的位移是多大?§2.8 自由落体运动1.以下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B.物体在只有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在有空气的空间里,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的下落运动就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如水平抛出的小钢球的运动就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2.一小块石块与一片羽毛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落下,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石块和羽毛一定同时落地B.石块比羽毛先落地C.羽毛下落的加速度比石块下落的加速度小D.羽毛落地的速度比石块落地时的速度小3.关于重力加速度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通常计算中g取作9.8m/s2B.在地面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是不同的,但它们相差不是很大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4.自由落体运动在第ns内的位移为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