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谈友谊教案资料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下册《论友谊》教案

九年级下册《论友谊》教案

九年级下册《论友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认识到建立真诚友谊的必要性。

2. 引导学生掌握友谊的特质,学会分辨真假友谊。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交往的态度,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友谊的定义与重要性2. 友谊的特质与辨别3. 建立与维护友谊的方法与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友谊的特质,如何建立与维护友谊。

2. 难点:理解友谊的真正含义,学会分辨真假友谊。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友谊的定义、特质及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真实案例,引导学生辨别真假友谊。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4. 角色扮演法:模拟友谊场景,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个关于友谊的短片或故事引起学生对友谊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讲解友谊的定义与重要性:详细讲解友谊的定义,让学生明白友谊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 分析友谊的特质:讲解友谊的特质,如平等、真诚、互助等,引导学生学会分辨真假友谊。

4.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真实的友谊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友谊的价值,学会珍惜友谊。

5.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就“如何建立与维护友谊”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6. 角色扮演:模拟友谊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人沟通、交流,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友谊中的表现,明确改进方向。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友谊的作文或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友谊的理解。

9.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10.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友谊主题的活动,如友谊运动会、友谊晚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友谊的美好。

2. 推荐学生阅读关于友谊的书籍,如《红楼梦》、《夏洛的网》等,加深对友谊的理解。

3. 邀请一位有关友谊的专家或当事人来校讲座,分享友谊的重要性和维护友谊的方法。

论友谊 优秀教案

论友谊 优秀教案

论友谊优秀教案友谊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特殊而珍贵的情感纽带,它以无私、信任、互相支持为基础,不仅可以给予人们温暖与安慰,更能为我们带来成长与发展。

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关系对于学生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友谊在教育中的作用,并提出一份优秀的教案,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建立友谊。

友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良好的友谊关系有助于学生的情感发展。

学生处于一个人际交往频繁的学校环境中,通过友谊关系的构建,他们可以相互了解与沟通,增进友谊,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和接纳能力。

同时,友谊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坚持下去。

其次,友谊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和学业发展。

友谊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和课堂学习。

通过与朋友们的交流和合作,学生能够分享知识、互相学习、相互借鉴,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成绩。

此外,友谊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为他们今后进入社会工作做好准备。

友谊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教育。

以下是一份优秀的友谊教案,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培养学生间的友谊关系。

教案主题: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关系教学目标:1. 了解友谊的重要性,认识友谊对个体发展的积极作用;2. 掌握建立友谊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友谊的图片和故事,引发学生对友谊的思考和感受。

2. 概念解释:向学生解释友谊的定义和重要性,让他们明白友谊对个体和集体的积极意义。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个小项目,如合作画一幅画、制作一个海报等,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分享体验: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合作的过程和感受,让其他学生从中获取启发和经验。

5. 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生活中的友谊情景,例如面对争执和误解时的处理方式等。

2024谈友谊说课稿范文

2024谈友谊说课稿范文

2024谈友谊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2024谈友谊》这一话题的说课内容。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2024谈友谊》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课以探索友谊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友谊观念为目的,通过对学生生活中友谊的了解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友情意识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了解友谊的重要性,理解良好的友谊观念,培养学生的友情意识。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表达的能力,以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在培养学生友谊观念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促进班级的凝聚力。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友情意识,以及观察、分析和表达的能力。

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友谊的意义,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特点,我采取了讨论引导法和合作学习法作为教法。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课件、图片、小组活动的材料以及学生的作品展示。

通过这些辅助教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1、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描绘友谊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其中的内容,引发学生对友谊主题的思考。

同时,我会给学生讲述一个关于友谊的小故事,让学生更加理解友谊的重要性。

2、讨论观点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分享自己对友谊的理解和体验。

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引导他们关注与他人相处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3、展示学生作品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展示他们在讨论过程中产生的作品,如画画、写字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且增加班级的凝聚力。

九年级下册《论友谊》教案

九年级下册《论友谊》教案

九年级下册《论友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认识到建立良好友谊的必要性。

2.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友谊的特质,能够辨别真假友谊。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交往的态度,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友谊的特质2. 建立和维护友谊的方法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友谊的平等、双向和心灵相遇等特点。

2.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友谊的原则。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友谊的定义、特质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真实或虚构的友谊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友谊。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友谊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实践演练法:设计情景剧,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友谊的力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名言、故事或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对友谊的思考。

2. 讲解友谊的定义和重要性:阐述友谊的特质,引导学生认识到友谊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3. 分析友谊案例:选取典型的友谊案例,让学生判断其是否为真正的友谊,并分析原因。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友谊的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6. 实践演练:设计情景剧,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友谊的力量。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友谊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问答和情景剧表演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其对友谊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检验其对友谊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友谊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七、教学拓展1. 开展友谊主题活动:如“友谊日”活动,让学生通过制作友谊卡片、分享友谊故事等方式,表达对朋友的情感。

2. 组织友谊小组:鼓励学生结成友谊小组,共同参与课外活动,培养团队精神和友谊。

3. 邀请专家讲座:邀请心理学专家或人际关系导师,为学生讲解友谊的重要性,提供实用的交友技巧。

八、教学资源1. 教材:《论友谊》相关内容。

九年级下册《论友谊》教案

九年级下册《论友谊》教案

九年级下册《论友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友谊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友谊的特质和建立友谊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珍惜友谊,积极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友谊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友谊的特质和建立友谊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友谊的深刻内涵。

2.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友谊的特质和建立友谊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友谊的定义、重要性、特质和建立友谊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有关友谊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友谊的特质和建立友谊的方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友谊的特质和建立友谊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九年级下册》。

2. 课件:友谊的定义、重要性、特质和建立友谊的方法。

3. 案例:有关友谊的案例。

4. 小组讨论材料。

六、教学内容:1. 友谊的力量:让学生认识到友谊对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学会珍惜友谊。

2. 建立友谊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建立友谊的技巧,如主动交流、倾听、关心、尊重等。

3. 友谊的考验:分析友谊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如困难时期的相互支持、坦诚相对等。

4. 网络友谊:讨论网络友谊的利与弊,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友谊。

5. 友谊的维护:教授学生如何维护友谊,如及时沟通、解决冲突、宽容等。

七、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问题或案例,引发学生对友谊的思考。

2. 讲解友谊的力量,让学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

3. 讲解建立友谊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

4.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友谊的考验。

5. 讨论网络友谊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友谊。

6. 讲解友谊的维护,让学生学会如何保持友谊。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八、课堂练习:1. 思考题: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对友谊的理解。

2. 实践题:尝试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与同学建立或加深友谊。

九、课后作业:1. 阅读材料:深入了解友谊的内涵和相关知识。

谈友谊梁实秋教案

谈友谊梁实秋教案

是个很有意思的老头,写了很多,他的《谈友谊》,大家阅读学习了?
一、第一个板块——说文本
梁实秋的《谈友谊》是一篇说理散文。

它是具有形散神聚的散文特点,又有一定议论说理特色的散文形式。

说理散文往往拥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某个观点。

本文从内容方面讲,多运用纵贯古今、横亘中外的典故与论说说明自己对于友谊及交友原那么的种种看法;从表现手法上讲,它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
揭示友谊的内在涵义及原那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小事观大象,经过小节明大理的审美效果;从语言运用上讲,它简约而又丰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娓娓而谈,浸润心田又鞭辟入里。

二、第二板块——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于高中语文说理性散文教学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通过体味重点语句的内在含义,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质疑能力、表达独立见解的能力及初步学会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情感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树立合宜的友谊观。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把
教学重点确定为:由“形〞入“神〞,把握文章的主旨;欣赏本文的语言特色及
谐趣迭生、机智巧慧的文风。

教学难点确定为:体悟本文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

《友谊》优秀教案

《友谊》优秀教案

《友谊》优秀教案介绍这份教案旨在教授学生有关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和维护真诚的友谊。

通过课堂活动和讨论,学生将了解友谊的定义、特点以及对个人生活的积极影响。

教学目标- 了解友谊的定义和特点- 掌握建立和维护真诚友谊的基本技巧- 通过思考和讨论来发展学生对友谊的理解和欣赏教案内容导入环节- 引入故事或情境,引发学生对友谊的思考和讨论。

内容讲解1. 定义友谊: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定义,并提供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

2. 友谊的特点:介绍友谊的一些典型特点,如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相尊重等。

3. 真诚友谊的重要性:探讨真诚友谊对个人成长和幸福的积极影响。

学生活动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认为友谊最重要的方面,然后分享他们的想法。

2.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进行一些友谊情境的角色扮演,以帮助他们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和维护友谊。

3. 分享真实故事: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或他们身边人的真实故事,讲述关于友谊带来的正面影响。

总结和反思- 回顾课堂活动和讨论的要点,强调友谊的重要性和建立真诚友谊的技巧。

评估方法- 观察学生的参与和表现,包括他们在讨论中的贡献和角色扮演的表现。

- 收集学生的写作作业或反思作文,以评估他们对友谊的理解和观点。

展示方式- 将学生的角色扮演和真实故事分享结合起来,制作一个小型展示或展示板,以展示友谊的重要性和真诚友谊的力量。

扩展活动- 组织一个友谊主题的辩论赛,让学生思考友谊的不同方面并辩论观点。

- 鼓励学生通过写作、绘画或其他形式的创意表达来表达友谊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这份教案,学生将能够加深对友谊的理解,并学会建立和维护真诚的友谊。

他们将意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友谊的价值观。

友谊教案6篇

友谊教案6篇

友谊教案6篇友谊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故事内容,并能简单地讲述故事。

2、通过人物对话,感知人物内心的情感,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友谊的珍贵。

3、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情感,体验与同伴之间合作的快乐。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1、人物卡片。

2、完整的挂图。

3、人物头饰。

活动过程1、出示人物卡片(小明、小青),引起幼儿的兴趣。

如:小朋友们,今天胡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小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幼儿作答:想),那就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两位小朋友出场。

2、介绍人物身份,让幼儿加深印象。

如:小朋友们!瞧瞧这两位小朋友长得多可爱,你们喜欢他们吗?你们能用你们漂亮的眼睛看出哪个是女孩?哪个是男孩吗?(幼儿讨论:扎蝴蝶结的是女孩,短头发的是男孩)。

教师小结:这位扎蝴蝶结、眼睛漂亮迷人的是女孩,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小青”,而这个短头发的,皮肤黝黑的是男孩,他的名字也好听,叫“小明”他们啊!是同班同学,也是最好的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这对好朋友之间都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吗?今天胡老师就带着小朋友走进他们的故事中来,故事的名字叫“友谊”。

3、一边讲解故事,一边出示故事中包含的人物图片。

如:当小明、小青在路上碰到一个摔到的男孩、一个盲人爷爷,还有后来小明遇到的小偷、妇女、学校里的老师。

4、重复讲述故事,并提问问题,巩固幼儿对故事的认识。

如:小明和小青的关系?小明和小青第一次遇到一个小孩,他在干什么?他怎么了?谁帮助了他?后来他的妈妈有没有感激心,说了什么?当小明和小青第二次遇到谁?小明说了什么?谁帮助了那位老人?小明和小青有没有再结伴而行?为什么?小明一个人在路上表现怎样?他碰到了谁,谁抓了小偷?后来失主有没有找到小明?老师在全体小朋友面前又说了什么?小青有没有再同意与小明做朋友?为什么?5、教师总结: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团结、互相帮助,这样相处起来很融洽,很愉快,如果你遇到有困难的人,不伸出援手,那么你将会失去更对人对你的信任,对你大打折扣,失去朋友,甚至失去更多,让你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将心比心,人都是有情感的,只要你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社会也会对你有更多的回报,你获得的东西除了真情以外,你还会获得更多的快乐,生命的真谛在于:你在你的人生过程中都奉献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我希望小朋友们,不要像第一次的小明,要像后来知错就改的小明,彼此团结、彼此分享、彼此关爱、彼此真诚,这样小朋友们就会获得更多的伙伴,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逆:心中没有抵触,指情感一致,心意相投。
总角:儿童时代,幼年。
犹:跟……一样,像。
习题册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2.浼:污染 积愫:长期积压在内心的话。 狎:过分亲近 沆瀣:夜间的水气
习题册参考答案
二、课文理解
第3段:世界里还是有朋友的,不过需 要长时间的洗炼。 第4段:交朋友也讲究门当户对 第5段:几种特殊情形下的友谊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7.规劝乃是朋友中间应有之 义,以及规劝的方式。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课文解读
重点提示
难点一: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 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 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为 了拉拢士族而采纳吏部尚书陈 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 (220 年)命其制定的制度。
3.意义影响
九品中正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 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 之科举制,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习题册参考答案
四、拓展训练
3.首先摆出不恰当的观点“爱朋友犹如爱自己”, 然后摆事实,用生活中为朋友欣然去做自己本不愿做的 事的现象,证明“爱朋友胜过爱自己”,最后得出结论 “爱朋友胜过爱自己”。
习题册参考答案
四、拓展训练
4.舍不得离开朋友而阻止、妨碍朋友去尽他高尚的 义务。
6.运用了排比的修辞,生动形象地突出了美德创造 友谊,保持友谊的情形。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1.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友谊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关系。真正能称得起 朋友的很难得,需要长时间的洗练。友谊讲究门当户对, 进而说明友谊的产生条件。
返回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2.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让友谊长久。 保持距离,防止过分的亲昵; 不可透支,要保留几分; 规劝应该掌握分寸。
返回
15-谈友谊
古代关于友谊的说法
古代关于友谊的说法
谈友谊
梁实秋
字词积累
仳离 刎颈交 蹭蹬
诛戮
积愫 戕害
避之若浼 轻薄儇佻稚子源自门狎而敬之 沆瀣一气正确答案
字词积累

wěn
仳离 刎颈交
sù qiāng
积愫 戕害
zhì
稚子候门
cèng dèng 蹭蹬
měi 避之若浼 xiá 狎而敬之
zhū lù 诛戮 xuān tiāo 轻薄儇佻 hàng xiè 沆瀣一气
2.说话的方式、场合、时机、程度。一是“不可当 着第三者的面行之”;二是“不可在他情绪不宁时行 之”;三是要适可而止。
3.人是要有朋友的,朋友之间应该共享快乐。
习题册参考答案
四、拓展训练
1.友谊的基础是美德。 2.不能。因为第①句对应前面的“不要求他人做不 道德的事”;第②句对应前面的“别人求你,你也不要 做”。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3.阅读有关段落,说说作者举出下列材料分别了为说 明什么道理。
(1)古圣先贤对于交友一端甚为注重的,在西方亦 是如此。
(2)真正能称得起朋友的很难得。 (3)交朋友也讲究门当户对,纵不必像九品中正那 么严格,也自然有个界限。 (4)规劝不可当着第三者的面前行之,以免伤他的 颜面,不可在他情绪不宁时行之,以免逢彼之怒。 返回
难点二:刎颈之交
典出《史记》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 欢,为刎颈之交”。
司马贞索引崔浩曰:“要 齐生死而刎颈无悔也。”
后世用“刎颈之交”指友 谊深挚,可以共生死的朋友, 亦省作“刎颈”。
难点三:严陵台
严陵台
汪遵(唐) 一钓凄凉在杳冥, 故人飞诏入山扃。 终将宠辱轻轩冕, 高卧五云为客星。
难点四:忘年交
孔融与祢衡的“忘年交”
祢衡,字正平,平原郡人,今 山东德州人。
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 二十世孙。
出处:《后汉书·祢衡传》: “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 交友。”
课 堂 小 结
习题册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仳 刎 蹭蹬 戮 儇 浼
愫狎戕
沆瀣
2.蹭蹬:险阻难行,常用来形容困顿不顺序
习题册参考答案
三、语段精读(一)
1.D 2.列举种种情形表明“真正能称得起朋友的还是很 难得”,接连发问,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3.世界里还是有朋友的,不过需要长时间的洗炼。
习题册参考答案
三、语段精读(二)
1.一是自己未免有能力规劝朋友;二是一般人都不 愿意他人批评自己;三是规劝要讲究场合和技巧。
梁实秋简介
课文解读
第一部分 (第1自然段)
指出了友谊的重要性,提出友谊的实质是人与 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朋 友关系在各种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文解读
第二部分 (第2~5自然段)
论述了作者对友谊的各种观点。
课文解读
课文解读
第三部分:
6.论述使友谊长久的方法是 :保持距离,防止过分的亲昵; 不可透支,要保留几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