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液体第2、3节毛细现象液晶教学案鲁科版选修3-3
高中物理 第3章 第2 3节 毛细现象 液晶同步备课课件

教
课
学
堂
教
互
法
动
分
析
●新课导入建议
探 究
本节应从学生观察、实验入手,如①将洁净的玻璃
教
当
学 片和石蜡块分别浸入水中,然后拿出来观察水在玻璃片 堂
方
双
案 设
和石蜡块上的附着情况.②将几根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
基 达
计
标
插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以引出本节内容浸润、不浸
课 润、毛细现象.
前
课
自
时
主
作
导
业学菜单达标(2)产生的原因课
①三个相关概念
前
课
自 主
a.附着层:当液体跟固体接触时,在_接__触__处___形成
时 作
导
业
学 的液体薄层.
菜单
LK·物理 选修 3-3
教
课
学
堂
教
互
法 分 析
b.内聚力:附着层中的液体分子受到的液__体__内__部__分___子
动 探
究
的吸引力.
教
c.附着力:附着层中的液体分子受到的_固__体__分__子____ 当
课 时 作 业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单
演示结束
LK·物理 选修 3-3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LK·物理 选修 3-3
教
课标解读
重点难点 课
学
教 法
1.知道什么是浸润和不浸润
分 析
现象,能用浸润和不浸润原 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三章 液体.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收集整理第三章 液体建议用时 实际用时满分 实际得分90分钟100分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9分,选对但不全的得5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共63分) 1.毛细现象包括( )A.浸润液体在细管内液面会升高B.浸润液体在细管内液面会降低C.不浸润液体在细管内液面会升高D.不浸润液体在细管内液面会降低2.液体表面有收缩到最小面积趋势的原因是( ) A.由于液体的流动性 B.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C.由于液体表面分子的斥力大于引力D.由于液体表面分子的引力大于斥力 3.下列现象中,哪些是液体的表面张力所造成的( )A.使用洗洁精易清除餐具上的油渍B.熔化的蜡烛从燃烧的蜡烛上流下来,冷却后呈球形C.用熔化的玻璃制成各种玻璃器皿D.缝衣针能漂浮在水面上4.将一枚硬币轻轻地置于水面,可以不下沉,此时与硬币重力相平衡的力是( ) A.水的浮力 B.水的表面张力C.水的浮力和表面张力的合力D.水的浮力和空气的浮力的合力5.下列现象中,哪些现象是液体的表面张力引起 的( )A.液体与固体、气体不同,它在不同的容器内,尽管形状不同,但体积相同B.两滴水银相接触,立即会合成一滴C.布做的雨伞不漏雨D.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走动6.如图1甲所示,布满了肥皂膜的金属框架上有一段质量不计的棉纱,现将金属框架部分的肥皂刺破,则棉纱将是如图1乙所示中的( )图17.液体和固体接触时,附着层具有缩小的趋势,这是因为( )A.附着层里分子比液体内部分子稀疏B.附着层里分子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C.附着层里分子的相互作用表现为斥力D.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液体分子的引力比液体内分子的引力强二、问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37分)8.(12分)有一种液晶,温度改变时会改变颜色,利用这种液晶可以检查电路中的短路点.为什么?9. (12分)网孔较小的筛子里盛有少量的水时,水不会从网孔中流出.试解释这一现象. 10. (13分)如图2所示,把橄榄油滴入水和酒精的混合液里,当混合液的密度与橄榄油的密度相同时,滴入的橄榄油呈球状悬浮在液体中,这是为什么?图2第三章液体得分: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答案二、计算题8.9.10.第三章液体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D2.BD3.ABD4.B5.BCD6.D解析:液体有收缩成最小的趋势.7.AB解析:首先从题设中看出液体对固体来说是不浸润的,因此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液体分子的引力较弱;而后再对附着层液体分子间的作用进行研究.在出现不浸润现象时,附着层里出现了跟表面张力相似的收缩力,即引力.附着层里液体分子的分布,虽比起表面层更密一些,但比液体内部分子要稀疏,附着层里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二、问答题8.见解析解析:电路中的短路点处电流较大,温度较高,所以将液晶涂在印刷线路板上,这个地方的液晶显示的颜色就与其他地方不同.9. 见解析解析:网孔较小的筛子里盛有少量水时,在每个网孔下面都有微微凸出的水滴.如果将凸出网孔的水滴从靠近根部的地方分隔为上下两部分,那么在它们的分界线处,下部水滴表面要受到上部水滴根部表面张力的作用,由于表面张力的竖直分力可与下部水滴的重力保持平衡,所以水才不会从筛子的网孔中流出.10. 见解析解析:根据油滴的受力情况和表面层的特点即可解释.滴入混合液中的油滴,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由于油的密度与混合液的密度相同,使得油滴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油滴的表面有使液面尽量减小的趋势,因为在同体积的几何体中,球表面的面积最小,所以油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收缩成球状悬浮在混合液内.。
学年高中学习物理 第章节 液体 . 毛细现象 . 液晶题组训练 鲁科版选修

第2节毛细现象第3节液晶(时间:60分钟)题组一浸润与不浸润、毛细现象1.关于浸润和不浸润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发生在固体跟液体接触的地方B.水是浸润液体,橄榄油是不浸润液体C.是由液体外表层分子作用力决定的D.液体与固体接触的附着层液体分子比液体内局部子密,液体对固体是浸润的答案AD解析由于浸润、不浸润发生在液体和固体的交界面上,选项A正确.某种液体是浸润还是不浸润液体由液体与固体的性质共同决定,选项B错误.浸润、不浸润决定于附着层内分子的作用力,选项C错误.液体与固体接触的附着层内液体分子比液体内局部子密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附着层有扩展的趋势,液体对固体是浸润的,选项D正确.2.对于液体在器壁附近的液面发生弯曲的现象,如图3-2、3-2所示,对此有以下几种解释,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图3-2、3-2①Ⅰ图中外表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②Ⅱ图中外表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③Ⅰ图中附着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④Ⅱ图中附着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A.只有①对B.只有①③④对C.只有③④对D.全对答案B解析浸润的情况下,液体会沿着管壁上升,这是由于附着层内分子相互排斥,同时外表层内分子相互吸引的结果,不浸润的情况下,液体会沿着管壁下降,这是由于附着层内分子和外表层内分子均相互吸引的结果.由于液体内局部子力约为零,因此当附着层分子比内部疏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附着层分子比内部密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3.把极细的玻璃管插入水中与水银中,如以下列图所示,正确表示毛细现象的是( )答案AC解析因为水能浸润玻璃,所以A正确、B错误;水银不浸润玻璃,C正确;D中外面浸润,里面不浸润,所以是不可能的,故正确的为A、C.4.关于浸润和不浸润及毛细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水银是浸润液体,水是不浸润液体B.在内径小的容器里,如果液体能浸润容器壁,那么液面成凹形,且液体在容器内上升C.如果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引力较弱,就会形成浸润现象D.在人造卫星中,由于一切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一个固定着的容器中装有浸润其器壁的液体时,必须用盖子盖紧,否那么容器中液体一定会沿器壁流散答案BD解析液体对固体是否发生浸润现象,是由液体和固体共同决定的,A错;如果液体浸润容器壁就会形成凹面,且液体在容器中上升,B对;如果固体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分子的引力大于液体内局部子的引力,附着层内的分子较密,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会看到液体的浸润现象,C错;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人造卫星上,如果液体浸润器壁,液体和器壁的附着层就会扩张,沿着器壁流散,故必须盖紧,D正确.5.以下关于浸润(不浸润)现象与毛细现象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水可以浸润玻璃但不能浸润蜂蜡B.浸润液体和不浸润液体都有可能发生毛细现象C.浸润液体都能发生毛细现象,不浸润液体都不能发生毛细现象D.浸润液体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都上升答案AB解析水可以附着在玻璃外表上,也就是说水可以浸润玻璃,但不会附着在蜂蜡上,也就是说不浸润蜂蜡,所以同一液体对不同的固体,有的可能发生浸润现象,有的可能发生不浸润现象,这与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作用力有关.浸润液体和不浸润液体都能发生毛细现象,在细管中沿管壁上升的是浸润液体,在细管中沿管壁下降的是不浸润液体.6.在水中浸入两个同样细的毛细管,一个是直的,另一个是弯的,如图3-2、3-3所示,水在直管中上升的高度比弯管的最高点还要高,那么弯管中的水将( )图3-2、3-3A.会不断地流出B.不会流出C.不一定会流出D.无法判断会不会流出答案B解析因为水滴从弯管管口N处落下之前,弯管管口的水面在重力作用下要向下凸出,这时外表张力的合力竖直向上,从直管中水柱上升的高度可以看出,水的外表张力完全可以使弯管中的水不流出.题组二液晶7.关于液晶分子的排列,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整齐B.液晶分子的排列不稳定,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动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C.液晶分子的排列整齐而稳定D.液晶的物理性质稳定答案AB解析液晶分子的排列是不稳定的,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动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从而改变其某些性质,例如:温度、压力、摩擦、电磁作用、容器外表的差异性等,都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即物理性质,故A、B正确.8.关于液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A.液晶是一种晶体B.液晶分子的空间排列是稳定的,具有各向异性C.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D.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答案CD解析液晶的微观结构介于晶体和液体之间,虽然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较整齐,具有各向异性,但分子的排列是不稳定的;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从而改变液晶的某些性质;温度、压力、外加电压等因素变化时,都会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9.关于液晶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液晶态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其分子排列比较松散,因此液晶具有流动性B.因为液晶具有流动性,所以液晶具有各向同性C.因为液晶分子排列有一定取向,所以具有各向异性D.棒状分子的物质都具有液晶态答案AC解析液晶因为分子排列有一定取向,所以具有各向异性,与流动性无关,A、C正确,B错误;棒状分子、碟状分子和平板状分子的物质只是容易具有液晶态,D错误.10.电子手表中常用的液晶显示元件是在两块透明的电极板上刻着组成数字的假设干笔画,在两电极板间充有一层________,当在两电极板间加上适当________时,透明的________变得浑浊了,文字或数码就显示出来了.答案液晶电压液晶解析液晶具有光学各向异性,且受假设干外界条件的影响较大,其中电压的改变会明显改变其光学性质,没有电压,电场为0时,能使光线通过,有电场时不能通过.因此,两极间将液晶涂成文字或数码,加上适当电压,那么透明的液晶变浑浊.题组三综合应用11.同一种液体,滴在固体A的外表时,出现如图3-2、3-4甲所示的情况;当把毛细管B插入这种液体时,液面又出现如图乙所示的情况.假设A固体和B毛细管都很干净,那么( )甲乙图3-2、3-4A.A固体和B管可能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B.A固体和B管一定不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C.固体A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比B管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小些D.液体对B毛细管是浸润的答案BCD解析由所给现象可知,该液体对固体A不浸润,对固体B浸润;毛细现象是附着层分子间的引力或斥力与外表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12.两个完全相同的空心玻璃球壳,其中一个盛有一半体积的水,另一个盛有一半体积的水银,将它们封闭起来用航天飞机送到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空间实验站中,在如下列图的四个图中(图中箭头指向地球中心,阴影局部为水或水银).(1)水在玻璃球壳中分布的情况,可能是________图.(2)水银在玻璃球壳中分布的情况,可能是________图.说明理由.答案(1)C (2)B 理由见解析解析①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空间实验站中,球壳和其中的水、水银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②水浸润玻璃,附着层有扩大的趋势;水银不浸润玻璃,附着层有收缩的趋势.③水和水银跟气体(空气或其他气体)接触的外表层都有收缩(使外表积最小)的趋势.13.简要答复以下问题:(1)农民用水浇地后,在地面将要晾干时,用锄锄地(就是把地面土弄松),这起什么作用?(2)砖铺的地面为什么容易返潮?答案见解析解析(1)土壤中有很多小缝隙如同毛细管,会把深层的水分输送到土壤外表,锄地可以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从而使土壤中的水分得到保持.(2)因为土壤和砖块里都有许多细小孔道,这些细小孔道起着毛细管的作用,土壤中的水可以通过这些毛细管上升到地面上来,所以容易返潮.。
物理鲁科版选修3-3学案:课堂互动 第3章第2节毛细现象第3节液晶 含解析

课堂互动三点剖析一、浸润、不浸润现象的解释附着层里的分子既受到固体分子的吸引,又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如果受到的固体分子的吸引比较弱,附着层里的分子就比液体内部稀疏,在附着层里就出现跟表面张力相似的收缩力,这时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表面有缩小的趋势,形成不浸润现象.相反,如果受到的固体分子的吸引相当强,附着层里的分子就比液体内部更密,在附着层里就出现液体相互排斥的力,这时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表面有扩展的趋势,形成浸润现象.【例1】在装满水的玻璃杯内,可以不断地轻轻投放一定数量的大头针,水也不会流出,这是由于( )A.大头针填充了水内分子间的空隙B.水分子进入了大头针内的空隙C.水面凸起,说明了玻璃这时不能被水浸润D.水的表面张力在起作用解析:大头针是宏观物体,不能填充水分子之间的空隙,水分子也不可能大量地进入大头针内以致水不能流出,所以选项A和B都是错误的.水面凸起恰恰相反说明了水的表面张力的存在;而水浸润玻璃的现象是在水与玻璃杯接触处发生的现象,与水面凸起是两种互不相干的现象.因此,选项D正确,选项C是错误的. 总之,本题只有选项D正确.答案:D二、毛细现象的解释当毛细管插入浸润液体中时,附着层里的推斥力使附着层沿管壁上升,这部分液体上升引起液面弯曲,呈凹形弯月面使液体表面变大,与此同时由于表面层的表面张力的收缩作用,管内液体也随之上升,直到表面张力向上的拉伸作用与管内升高的液体的重量相等时,达到平衡,液体停止上升,稳定在一定的高度.利用类似的分析,也可以解释不浸润液体在毛细管里下降的现象.三、液晶1.液晶态定义物质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分子排列整齐、各向异性的状态,叫做物质的液晶态.2.液晶:处于液晶态的物质叫液晶.3.液晶的特点:位置无序使它像液体,而排列有序使它像晶体,所以液晶是有晶体结构的液体.液晶分子排列是不稳定的,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动,如压力、温度、电压、电磁作用等,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从而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4.液晶的分类:按分子排列情况,液晶可分为向列型、胆甾型和近晶型.5.液晶的作用:液晶分子的排列不稳定,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分子排列的变化,因而改变液晶的某些性质,如光学性质.因此液晶有广泛的应用.【例2】下列有关液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晶具有流动性B.液晶具有各向异性C.液晶具有稳定的空间排列规律D.液晶就是液态的晶体解析: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分子排列整齐、各向异性的状态;但其空间排列规律不稳定,故选A、B.答案:AB各个击破类题演练1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水沿毛细管上升后,水的温度将( )A.升高B.降低C.不变D.上述三情况都可能解析:水沿毛细管上升后,这部分水的势能增加,由于整个系统没有从外界吸收能量,因此,这部分水增加的势能只能由水的内能转化而来,所以,水沿毛细管上升的过程中,水温将稍微下降.故答案选B.答案:B变式提升1关于浸润和不浸润现象,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生在固体跟液体接触的地方B.水是浸润液体,水银是不浸润液体C.是由液体表面层分子作用力决定的D.液体甲与固体乙接触的附着层内的液体分子排列比内部紧密时,甲对乙是浸润的解析:浸润和不浸润现象发生在液体与固体接触处的附着层,同一种液体,相对于某些固体是浸润的,而相对于另一些固体则是不浸润的.浸润还是不浸润不是由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力决定,而是由附着层的分子力决定.附着层里的分子同时受到固体分子和液体内部分子对它的吸引.如果固体分子对它的吸引很强,则附着层的分子就比液体内部紧密些,使附着层出现相互排斥的力,使液体表面有扩展的趋势而形成浸润现象,所以正确选项为A、D.答案:AD类题演练2为什么蜡烛中要用棉线等做烛芯?答案:因为棉线燃烧时释放热量融化石蜡,融化的石蜡可以浸润棉线,并顺着棉线中的毛细管上升,以供继续燃烧之用.类题演练3要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可以通过( )A.电压B.温度C.压力D.磁场解析:液晶分子排列是不稳定的,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动,如压力、温度、电压、磁场作用等,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因而改变液晶的透明程度和颜色,从而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故选A、B、C、D.答案:ABCD变式提升2关于液晶及液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晶具有流动性B.流晶分子排列整齐,具有各向异性C.所有物质都具有液晶态D.液晶分子的排列是不稳定的,导致液晶的某些物理性质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三章 液体.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第三章液体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9分,选对但不全的得5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共63分)1.毛细现象包括()A.浸润液体在细管内液面会升高B.浸润液体在细管内液面会降低C.不浸润液体在细管内液面会升高D.不浸润液体在细管内液面会降低2.液体表面有收缩到最小面积趋势的原因是()A.由于液体的流动性B.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C.由于液体表面分子的斥力大于引力D.由于液体表面分子的引力大于斥力3.下列现象中,哪些是液体的表面张力所造成的()A.使用洗洁精易清除餐具上的油渍B.熔化的蜡烛从燃烧的蜡烛上流下来,冷却后呈球形C.用熔化的玻璃制成各种玻璃器皿D.缝衣针能漂浮在水面上4.将一枚硬币轻轻地置于水面,可以不下沉,此时与硬币重力相平衡的力是()A.水的浮力B.水的表面张力C.水的浮力和表面张力的合力D.水的浮力和空气的浮力的合力5.下列现象中,哪些现象是液体的表面张力引起的()A.液体与固体、气体不同,它在不同的容器内,尽管形状不同,但体积相同B.两滴水银相接触,立即会合成一滴C.布做的雨伞不漏雨D.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走动6.如图1甲所示,布满了肥皂膜的金属框架上有一段质量不计的棉纱,现将金属框架部分的肥皂刺破,则棉纱将是如图1乙所示中的()图17.液体和固体接触时,附着层具有缩小的趋势,这是因为()A.附着层里分子比液体内部分子稀疏B.附着层里分子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C.附着层里分子的相互作用表现为斥力D.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液体分子的引力比液体内分子的引力强二、问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37分)8.(12分)有一种液晶,温度改变时会改变颜色,利用这种液晶可以检查电路中的短路点.为什么?9. (12分)网孔较小的筛子里盛有少量的水时,水不会从网孔中流出.试解释这一现象. 10. (13分)如图2所示,把橄榄油滴入水和酒精的混合液里,当混合液的密度与橄榄油的密度相同时,滴入的橄榄油呈球状悬浮在液体中,这是为什么?图2第三章液体得分: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答案二、计算题8.9.10.第三章液体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D2.BD3.ABD4.B5.BCD6.D解析:液体有收缩成最小的趋势.7.AB解析:首先从题设中看出液体对固体来说是不浸润的,因此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液体分子的引力较弱;而后再对附着层液体分子间的作用进行研究.在出现不浸润现象时,附着层里出现了跟表面张力相似的收缩力,即引力.附着层里液体分子的分布,虽比起表面层更密一些,但比液体内部分子要稀疏,附着层里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二、问答题8.见解析解析:电路中的短路点处电流较大,温度较高,所以将液晶涂在印刷线路板上,这个地方的液晶显示的颜色就与其他地方不同.9. 见解析解析:网孔较小的筛子里盛有少量水时,在每个网孔下面都有微微凸出的水滴.如果将凸出网孔的水滴从靠近根部的地方分隔为上下两部分,那么在它们的分界线处,下部水滴表面要受到上部水滴根部表面张力F的作用,由于表面张力F的竖直分力可与下部水滴的重力保持平衡,所以水才不会从筛子的网孔中流出.10. 见解析解析:根据油滴的受力情况和表面层的特点即可解释.滴入混合液中的油滴,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由于油的密度与混合液的密度相同,使得油滴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油滴的表面有使液面尽量减小的趋势,因为在同体积的几何体中,球表面的面积最小,所以油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收缩成球状悬浮在混合液内.。
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液体章末小结与测评教学案鲁科版选修3_3

B.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能下降
C.在建筑衡宇时,在砌砖的地基上要铺一层油毡或涂过沥青的厚纸,这是为了增加毛细现象使地下水容易上升
D.农田里若是要保留地下的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能够减少毛细现象的发生
解析:选C 毛细现象和液体的浸润、不浸润相联系。浸润液体在细管中能上升,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故A、B正确。建筑衡宇的时候,在砌砖的地基上铺一层油毡或涂过沥青的厚纸,避免地下的水分沿着夯实的地基和砖墙的毛细管上升,以使衡宇维持干燥。土壤里有很多毛细管,地下的水分能够沿着它们上升到地面。若是要保留地下的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破坏这些土壤里的毛细管,相反,若是想把地下的水分引上来,就不仅要爱惜土壤里的毛细管,而且还要使它们变得更细,这时就要用磙子压紧土壤。因此C错,D对。
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的现象,以及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都称为毛细现象
现象
举例
荷叶上的小水滴呈球形,缝衣针能漂浮在水面上,吹出的肥皂泡成球形
鸭的羽毛上有一层薄的脂肪,使水不能浸润羽毛
水笔中的墨水自动流到笔尖,水从植物根部被输送到枝叶上,粉笔吸干纸上的墨汁
形成
原因
液体、空气的交界处分子因为蒸发而变得稀疏,分子间表现为引力,使整个液面有收缩的趋势
答案: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 不浸润 浸润 上升 下降
11.(16分)在“匚”形铁丝框架上有一能够自由滑动的细铁丝ab,如图3所示,铁丝长L=20 cm,框上散布着液膜。使液膜表面积增加ΔS=200 cm2,需要做多少功?(液体表面在单位长度上的表面张力α=72×10-3N/m,摩擦能够不计)
图3
解析:液膜形成表面张力,使液膜有收缩趋势,要使液膜增大,必需是外力克服表面张力做功。由于液膜是两个液面,因此作用在ab杆上的表面张力F=72×10-3·L·2=0.144L,克服表面张力做功W=Fs′=0.144Ls′=0.144·ΔS=2.88×10-3J。
高中物理第3章液体第2节毛细现象第3节液晶教师用书鲁科版选修3_3word版本

第2节毛细现象第3节液晶[先填空]1.定义(1浸润: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附着(2)不浸润:不附着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2.产生的原因(1)三个相关概念,①附着层:当液体跟固体接触时形成的液体薄层.接触处在②内聚力:附着层中的液体分子受到的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力.附着力:③固体分子的吸引力.附着层中的液体分子受到的(2)产生原因分析:由于内聚力与附着力的大小不同①液体不浸润固体.大于当内聚力附着力时,当内聚力②小于液体浸润固体.附着力时,[再判断]1.水是浸润液体,水银是不浸润液体.(×)2.在内径小的容器里,如果液体能浸润器壁,液面呈凸形.(×) 3.如果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间的引力比较弱,就会形成不浸润现象.(√)[后思考]液体是否浸润固体,取决于什么?【提示】液体能否浸润固体,取决于两者的性质,而不单纯由液体或固体单方面性质决定.例如:水能浸润玻璃,但不能浸润石蜡;水银不能浸润玻璃,但能浸润锌.[合作探讨]探讨1:把一块玻璃分别浸入水和水银里再取出来,观察到从水银中取出来的玻璃上没有附着水银,从水中取出的玻璃上沾着一层水.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两种不同的现象呢?【提示】出现上述两种不同现象的原因:玻璃和水发生了浸润,玻璃和水银不浸润.探讨2:从哪方面解释是否发生浸润现象?【提示】从分子力的大小方面解释[核心点击]1.液体能否浸润固体由内聚力和附着力大小决定(1)内聚力大于附着力.附着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附着层内出现与液体表面张力相似的收缩力,此时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表面有缩小的趋势,形成不浸润.(2)内聚力小于附着力.附着层中的分子比液体内部更密,附着层中出现液体分子相互推斥的力,此时跟固体接触的液面有扩展的趋势,形成浸润.2.微观解释当液体与固体接触时,附着层中的液体分子受固体分子的吸引比液体内部分子弱,结果附着层中的液体分子比其内部稀疏,这时在附着层中就出现跟表面张力相似的收缩力,使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表面有缩小的趋势,因而形成不浸润现象.相反,如果受到固体分子的吸引相对较强,附着层里的分子就比液体内部更密,在附着层里就出现液体分子互相排斥的力,这时跟固体接触的表面有扩展的趋势,从而形成浸润现象.总之,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是分子力作用的宏观表现.1.玻璃上不附着水银,发生这种不浸润现象的原因是( )A.水银具有流动性B.玻璃表面光滑C.水银与玻璃接触时,附着层里水银分子受到玻璃分子的引力较弱D.水银与玻璃接触时,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水银内部稀疏E.附着层中分子之间表现为引力,具有收缩趋势【解析】发生不浸润现象的原因是附着层里的分子受固体分子的引力较小,使附着层里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附着层里的液体分子间表现为引力.附着层在引力作用下收缩,从而出现不浸润现象.故A、B错,C、D、E正确.【答案】CDE2.以下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水银滴在玻璃板上成椭球状,所以说水银是一种不浸润液体B.水滴在玻璃板上不能形成水珠,而是成一片,故水是一种浸润液体C.液体对固体是否发生浸润现象,是由液体和固体两者的性质共同决定的D.在人造卫星中,由于一切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一个固定着的容器中装有浸润其器壁的液体时,必须用盖子盖紧,否则容器中的液体一定会沿器壁流散E.当A液体和B固体接触时,发生浸润现象还是发生不浸润现象,关键取决于B固体分子对附着层A液体分子的吸引力比液体内的分子对附着层分子吸引力大些还是小些【解析】水银不浸润玻璃,但可能浸润其他固体,所以A错,B错,C对;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人造卫星上,如果液体浸润其器壁,液体和器壁的附着层就会扩张,沿着器壁流散,故必须盖紧,D正确;E选项正确说明了发生浸润和不浸润现象的微观原理.【答案】CDE分析浸润与不浸润问题的要点归纳(1)同一种固体,对有些液体浸润,对有些液体不浸润;同一种液体,对一些固体是浸润的,对另一些固体是不浸润的.(2)液体浸润固体,附着层面积要扩张;不浸润固体,附着层面积要收缩.(3)发生浸润还是不浸润是看固体分子和液体内部分子对附着层分子的吸引力的强弱.[先填空]1.定义浸润液体在细管里上升下降的现象.的现象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2.毛细管的管.能够发生毛细现象3.特点水在玻璃管中会出现凹形弯月面.且管的内径越弯月面;水银在玻璃管中则会出现凸形前者水面越小高,后者水银面越.低,[再判断]1.毛细现象只指浸润液体在细管里上升的现象.(×)2.管内径越小,毛细现象越明显.(√)3.建筑房屋时地基上铺一层油毡是防止毛细现象.(√)[后思考]要想把凝在衣料上的蜡去掉,可以把两层棉纸分别放在蜡迹的上面和下面,然后用热熨斗在棉纸上来回熨烫.为什么这样做可以去掉衣料上的蜡呢?【提示】放在衣料上、下面的棉纸内有许多细小的孔起着毛细管的作用,当蜡受热熔化成液体后,由于毛细现象,它们就会被棉纸吸掉.[合作探讨]探讨1:为什么翻松地表土壤可以保存土壤中的水分?【提示】把地表土壤锄松,破坏了土壤表层的毛细管,从而阻止了水分上升到地面而被蒸发掉.探讨2:用内径很细的玻璃管做成的水银气压计,其示数比实际气压偏高还是偏低,为什么?【提示】偏低.因为水银不浸润玻璃,在细玻璃管中水银柱偏低,故示数偏低.[核心点击]1.毛细现象浸润液体在毛细管里上升后,形成凹月面,不浸润液体在毛细管里下降后形成凸月面的现象.2.毛细现象产生的原因浸润液体与毛细管内壁接触时,液体表面发生弯曲,呈凹形.液体表面就像一张张紧了的凹形的弹性薄膜,表面张力的收缩作用总是力图使凹形表面的面积缩小,对表面下的液体产生向上的提拉作用(如图321所示),于是管内液体上升,直到表面张力向上的提拉作用与管内升高的液柱所受的重力达到平衡时,管内液体才停止上升,稳定在一定的高度.不浸润液体在毛细管里下降则是由于表面张力的收缩作用总是力图使凸形表面的面积减小,对表面下的液体产生向下的作用导致的(如图322所示).图321图3223.下列现象中与毛细现象有关的是( )【导学号:30110032】A.砖块吸水B.毛巾的一只角浸入水中,水会沿毛巾上升,使毛巾湿润C.洗净的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D.自来水笔从墨水瓶里把墨水吸入笔中E.植物体能通过根、茎输送水分【解析】砖块、毛巾、棉花、木材、植物根和茎等物体内部有许多细小的孔道,可起到毛细管的作用,水会在这些细小的管道中上升,A、B、E正确;洗净的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这是蒸发现象,C错;自来水笔是靠大气压强把墨水吸入笔中的,故D错.【答案】ABE4.对毛细管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毛细管越细,产生的毛细现象就越显著B.毛细管必须用玻璃材料制作C.毛细管的形状必须是直的,不能有弯曲D.如果毛细管足够细,则管内液面一定升得更高E.如果毛细管足够细,则管内液面可能降得更低【解析】毛细管越细,毛细现象越明显,但管内液面有的升、有的降,A、E正确,D错;对毛细管的要求是细到明显发生毛细现象,跟毛细管的材料与曲直无关,B、C错.因选错误的,故选B、C、D.【答案】BCD毛细现象问题的分析1.成因:由于液体对毛细管材料表现出浸润或不浸润现象,导致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或下降.2.现象:浸润时液面上升,不浸润时液面下降.3.影响因素:液面在毛细管中上升或下降的高度与液体和固体的材料有关,也和毛细管的粗细有关.[先填空]1.定义流动性和连既具有像液体那样的又具有晶体那样的各向异性特点的流体.续性,2.分类向列型、胆甾型、近晶型.3.性质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化例如温的变化,从而改变液晶的某些性质,度、压力、摩擦、电磁作用、容器的表面差异等.都可以改变液晶的性质.光学4.应用(1)液晶显示器.(2)液晶测温.[再判断]1.液晶是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2.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较整齐.(√)3.电子手表中的液晶在外加电压的影响下,能够发光.(×)[后思考]液晶显示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提示】向列型液晶在外加电压影响下,液晶的分子排列会发生改变,使液晶由透明变为不透明,去掉电压又恢复透明.控制电压,就可以控制光线能否穿过液晶.[合作探讨]现在,液晶应用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方方面面.彩电、电脑显示器都使用液晶屏幕.图323探讨:液晶可以作为显示元件,这利用了液晶的什么性质?【提示】当这种液晶受外加电压的影响时,会由透明状态变成混浊状态而不再透明,去掉电压,又恢复透明,当输入电信号,加上适当电压,透明的液晶变得混浊,从而显示出设定的文字或数码.[核心点击]1.液晶的主要性质(1)液晶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的特点原因是在微观结构上,从某个方向看,液晶的分子排列比较整齐,有特殊的取向.(2)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原因是从另一方向看液晶分子排列是杂乱的,因而液晶又具有液体的性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液晶分子的排列特点液晶分子的排列特点是从某个方向上看液晶分子的排列比较整齐;但是从另一个方向看,液晶分子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4)液晶的物理性质情况液晶的物理性质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如电场、压力、光照、温度)发生改变.2.液晶的主要应用(1)利用向列型液晶的性质可以制成各种液晶显示器.(2)胆甾型液晶在温度改变时会改变颜色.随着温度的升高,色彩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变化,温度下降时又按相反顺序变色,而且灵敏度很高,在不到1 ℃的温差内就可以显出整个色谱.利用液晶的这种温度效应可以探测温度.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棒状分子、碟状分子和平板分子的物质呈液晶态B.利用液晶在外加电压变化时由透明变浑浊可制作电子表、电子计算器的显示元件C.有一种液晶随温度的逐渐升高,其颜色按顺序改变,利用这种性质可用来探测温度D.利用液晶可检查肿瘤,还可以检查电路中的短路点E.从各个方向看,液晶分子的排列都是比较整齐的【解析】通常棒状分子、碟状分子和平板状分子的物质容易具有液晶态,但不是所有的都能呈液晶态,故A错;对液晶分子,某个方向看排列比较整齐,从另一个方向看排列是杂乱无章的,E错.【答案】BCD6.关于液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晶是一种晶体B.液晶分子的空间排列是稳定的,具有各向异性C.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D.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E.液晶是独立于液体和晶体之外的一种特殊流体【解析】液晶的微观结构介于晶体和液体之间,虽然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较整齐,具有各向异性,但分子的排列是不稳定的,选项A、B错误;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从而改变液晶的某些性质.温度、压力、外加电压等因素变化时,都会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选项C、D正确;液晶不是液体,也不是晶体,E对.【答案】CDE(1)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和连续性,表现不够稳定,又具有晶体的一些各向异性特点,是某些特殊的有机化合物.(2)液晶的物理性质很容易在外界的影响(如电场、压力、光照、温度)下发生改变.学业分层测评(七)(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关于浸润和不浸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浸润液体,水银是不浸润液体B.在内径小的容器里,如果液体能浸润器壁,液面呈凸形C.如果固体分子跟液体分子间的引力比较弱,就会形成浸润现象D.鸭的羽毛上有一层很薄的脂肪,使羽毛不被水浸润E.生产雨伞时,应选择不容易被雨水浸润的布料【解析】同一种液体对不同的固体,可能浸润也可能不浸润,A错;液体浸润器壁,液面呈凹形,B错;固体分子跟液体分子间的引力较弱,会形成不浸润现象,所以C选项错;脂肪不被水浸润,故D正确;为了更好地防水,E正确.选错误的,所以选A、B、C.【答案】ABC2.下列是毛细现象的是( )A.水银温度计里的液柱升高B.卫生纸的吸水性比普通纸要好C.植物从根部吸收养分,运输到叶子D.墨水从粉笔的一端自动蔓延到另一端E.虹吸现象【解析】水银温度计里的液柱升高靠的是水银的热胀冷缩原理A错;卫生纸及粉笔中有很多毛细管,吸水性很强,是毛细现象,普通纸的毛细管少,吸水性差;植物从根部吸收养分运输到叶子是利用毛细现象;虹吸现象是与液体压强有关的现象,主要依据连通器原理,E错.故选B、C、D.【答案】BCD 3.同一种液体,滴在固体A的表面时,出现如图324甲所示的情况;当把毛细管B插入这种液体时,液面又出现图324乙的情况.若A固体和B毛细管都很干净,则( )图324A.A固体和B管可能是同种材料B.A固体和B管一定不是同种材料C.A固体和B管一定是同种材料D.固体A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比B管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小些E.液体对B毛细管是浸润现象【解析】由所给现象可知该溶液对固体A不浸润,对固体B浸润;毛细现象是浸润和不浸润与表面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BDE 4.若一种液体对某种固体是浸润的,当液体装在由这种固体物质做成的细管中时,则( )【导学号:30110033】A.附着层分子密度小于液体内分子的密度B.附着层分子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C.附着层内分子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D.管中的液体一定是凹弯月面的E.液体跟固体接触的面积有扩大的趋势【解析】浸润现象中固体分子与液体分子间引力相当强,造成附着层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更密,附着层内分子之间表现为斥力,使液体跟固体接触的面积有扩大的趋势.故C、D、E正确.【答案】CDE5.下列有关液晶的一些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晶分子的空间排列是稳定的B.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C.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所加电场的变化而变化D.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所加压力的变化而变化E.液晶不能用来探测温度【解析】液晶分子既排列有序,又可以自由移动,故A错误;利用液晶的温度效应可以探测温度,E错误.B、C、D均正确.【答案】BC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浸润液体在细管里能上升B.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能下降C.建筑房屋时,在砌砖的地基上要铺一层油毡或涂过沥青的厚纸,这是为了增加毛细现象使地下水容易上升D.农田里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可以减少毛细现象的发生E.洗涤剂能洗干净衣物,其原因是洗涤剂分子的引力将污垢粒子吸入水中【解析】毛细现象和液体的浸润、不浸润相联系,浸润液体在细管中能上升,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故A、B正确;建筑房屋的时候,在砌砖的地基上铺一层油毡或涂过沥青的厚纸,防止地下的水分沿着夯实的地基以及砖墙的毛细管上升,以使房屋保持干燥,C错误;土壤里有很多毛细管,地下的水分可以沿着它们上升到地面.如果要保持地下的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破坏这些土壤里的毛细管,D正确;洗涤剂的水溶液能够浸润污垢;E错误.【答案】ABD7.电子手表中常用的液晶显示元件,是在两电极间将__________涂成文字或数码,加上适当__________,透明的__________变得混浊了,文字或数码就显示出来了.【答案】液晶电压液晶8.在水中浸入两个同样细的毛细管A、B,上端均开口,如图325所示,A管较长,水在A管中上升的高度超过B管上端的高度,试分析B管中的水是否喷出?图325【解析】水在A端中维持较高的原因是由于水对A管浸润,附着层内的水沿管壁上移,使表面积变大,而表面张力又使表面积趋于最小,因此水面升高.当稳定后,水面的表面张力的合力向上,与升高的水柱重力平衡.在B中假若水到端口喷出,水表面失去它的凹面,失去了向上的表面张力的合力,水柱也就不可能喷出,而是稳定在管口附近.【答案】见解析[能力提升]9.对于液体在器壁附近的液面发生弯曲的现象,如图326所示,对此有下列几种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导学号:30110034】甲乙图326A.甲图中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B.乙图中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C.甲图中附着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D.乙图中附着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E.两图中附着层分子的分布均比液体内部密【解析】浸润的情况下,液体会沿着管壁上升,这是由于附着层内分子相互排斥,同时表面层内分子相互吸引的结果;不浸润的情况下,液体会沿着管壁下降,这是由于附着层内分子和表面层内分子均相互吸引的结果;液体内部分子力约为零,所以表面层分子比内部稀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表面层分子比内部密,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故A、C、D正确.【答案】ACD10.下列有关浸润及不浸润的解释正确的是( )A.在夏季,人穿棉线衣服感觉舒适是因为汗水对棉线是浸润物体B.单杠、双杠运动员上杠表演前,手及杆上涂镁粉,是因为水对镁粉是浸润物体C.布制的雨伞伞面能明显看到线的缝隙,但雨伞不漏雨水是因为水对伞面不浸润D.酒精灯的灯芯经常是用棉线做成,因为酒精对棉线是浸润物体E.水银气压计中,水银在玻璃管中上升,是由于毛细现象【解析】雨伞不漏雨水是因为水浸润伞面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C错;酒精灯灯芯经常用棉线做成,酒精对棉线是浸润物体,D对,A、B对;水银在气压计中上升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E错.【答案】ABD11.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农民用水浇地后,在地面将要晾干时,用锄锄地(就是把地面土弄松),这起什么作用?(2)砖铺的地面为什么容易返潮?【解析】(1)土壤中有很多小缝隙如同毛细管,会把深层的水分输送到土壤表面,锄地可以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从而使土壤中的水分得到保持.(2)因为土壤和砖块里都有许多细小孔道,这些细小孔道起着毛细管的作用,土壤中的水可以通过这些毛细管上升到地面上来,所以容易返潮.【答案】见解析12.两个完全相同的空心玻璃球壳,其中一个盛有一半体积的水,另一个盛有一半体积的水银,将它们封闭起来用航天飞机送到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空间实验站中去,在如图327所示的四个图中(图中箭头指向地球中心):图327(1)水在玻璃球壳中分布的情况,可能是________图.(2)水银在玻璃球壳中分布的情况,可能是______图.【解析】①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空间实验站中,球壳和其中的水、水银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②水浸润玻璃,附着层有扩大的趋势;水银不浸润玻璃,附着层有收缩的趋势.③水和水银跟气体(空气或其他气体)接触的表面层都有收缩(使表面积最小)的趋势.【答案】(1)C (2)B 13.要想把凝在衣料上面的蜡或油脂去掉,只要把两层吸墨纸分别放在这部分衣料的上面和下面,然后用热熨斗在吸墨纸上来回熨烫就可以了,为什么这样做可以去掉衣料上的蜡或油?【解析】熔化的蜡或油脂浸润吸墨纸,放在衣料上、吸墨纸内有许多细小的孔道起着毛细管的作用,当蜡或油脂受热熔化成液体后,由于毛细现象,它们就会被吸墨纸吸掉.【答案】见解析。
测控指导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选修3-3课件:3.2 毛细现象

-8-
第2 节
探究一
毛细现象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探究二
【例题 1】关于浸润和不浸润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银是浸润液体,水是不浸润液体
)
B.在内径小的容器里,如果液体能浸润器壁,液面成凸形 C.如果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引力较弱,就会形成浸润现象 D.鸭的羽毛上有一层很薄的脂肪,使羽毛不被水浸润 解析:浸润与不浸润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取决于液体和固体的性质,故 A 错;由于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引力大于液体对液体内部分子间引力时 ,附 着层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使液体表面有扩展的趋势,表现为液体浸润现象, 故 B 错,C 错,D 正确。 答案:D
3.了解浸润和不浸润现象、 毛细 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和防止。
-2-
第2 节
一 二
毛细现象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UITANG 源自IANXI一、浸润与不浸润
1.定义 (1)浸润:液体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 (2)不浸润:液体不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 2.产生的原因 (1)三个相关概念: ①附着层:当液体跟固体接触时,在接触处形成的液体薄层。 ②内聚力:附着层中的液体分子受到的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力。 ③附着力:附着层中的液体分子受到的固体分子的吸引力。 (2)产生原因分析:由于内聚力与附着力的大小不同 ①当内聚力大于附着力时,液体不浸润固体。 ②当内聚力小于附着力时,液体浸润固体。
-10-
第2 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节毛细现象__液晶1.液体与固体接触时,液体附着在固体表面的现象叫浸润现象,液体不附着在固体表面的现象叫不浸润现象。
2.浸润液体在细管上升的现象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内下降的现象叫毛细现象,管内径越小毛细现象越明显。
3.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和连续性,又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的特点,通常应用于液晶显示器和液晶测温。
对应学生用书P26浸润与不浸润[自读教材·抓基础]1.浸润:液体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
2.不浸润:液体不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
3.附着层:液体跟固体接触时,在接触处形成的液体薄层。
4.内聚力:附着层中的液体分子受到的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力。
5.附着力:附着层中的液体分子受到的固体分子的吸引力。
[跟随名师·解疑难]1.液体浸润或不浸润固体的原因是什么?(1)若内聚力大于附着力,附着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附着层内出现与液体表面张力相似的收缩力,此时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表面有缩小的趋势,形成不浸润。
(2)若内聚力小于附着力,附着层中的分子比液体内部更密,附着层中出现液体相互排斥的力,此时跟固体接触的液面有扩展的趋势,形成浸润。
2.浸润和不浸润现象的微观解释(1)不浸润现象的微观解释:当液体与固体接触时,附着层中的液体分子受固体分子的吸引比内部液体分子弱,结果附着层中的液体分子比其内部稀疏,这时在附着层中就出现跟表面张力相似的收缩力,使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表面有缩小的趋势,因而形成不浸润现象。
(2)浸润现象的微观解释:如果受到固体分子的吸引相对强,附着层里的分子就比液体内部更密,在附着层里就出现液体分子互相排斥的力,这时跟固体接触的表面有扩展的趋势,从而形成浸润现象。
总之,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是分子力作用的宏观表现。
[学后自检]┄┄┄┄┄┄┄┄┄┄┄┄┄┄(小试身手)关于浸润和不浸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跟固体接触的面积有缩小的趋势时,液体对固体是浸润的B.如果固体分子跟液体分子间的引力比较强,就会形成不浸润现象C.如果固体分子跟液体分子间的引力比较弱,就会形成浸润现象D.鸭子的羽毛上有一层很薄的脂肪,使羽毛不被水浸润解析:选D 与固体的接触面有扩张趋势的是浸润液体,选项A错误。
固体分子与液体分子间的引力较强时,会形成浸润现象,选项B错误。
固体分子与液体分子间的引力较弱时,会形成不浸润现象,选项C错误。
脂肪与水是不浸润的,选项D正确。
毛细现象[自读教材·抓基础]1.定义:浸润液体在细管里上升的现象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下降的现象。
2.毛细管:能够发生毛细现象的管。
3.特点:水在玻璃管中会出现凹形弯月面;水银在玻璃管中则会出现凸形弯月面。
且管的内径越小,前者水面越高,后者水银面越低。
[跟随名师·解疑难]毛细现象是如何形成的?(1)浸润液体与毛细管内壁接触时,液体表面发生弯曲,呈凹形,表面张力的收缩作用总是力图使凹形表面的面积缩小,对表面下的液体产生向上的提拉作用,管内液面上升,直到表面张力向上的提拉作用与管内升高的液柱所受的重力达到平衡时,管内液体停止上升,稳定在一定的高度。
(2)不浸润液体则与浸润液体情况相反,如图321所示。
图321[特别提醒](1)毛细现象的产生与表面张力及浸润现象都有关系。
(2)毛细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与毛细管的内径有关,毛细管内径越小,高度差越大。
[学后自检]┄┄┄┄┄┄┄┄┄┄┄┄┄┄(小试身手)对毛细管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毛细管越细,产生的毛细现象就越显著B.毛细管必须用玻璃材料制作C.毛细管的形状必须是直的,不能有弯曲D.如果毛细管足够细,则管内液面一定升得更高解析:选A 毛细管越细,毛细现象越明显,但管内液面有的升、有的降,A正确,D 错;对毛细管的要求是细到明显发生毛细现象,跟毛细管的材料与曲直无关,B、C错。
液晶[自读教材·抓基础]1.定义既具有像液体那样的流动性和连续性,又具有晶体那样的各向异性特点的流体。
2.分类向列型、胆甾型、近晶型。
3.性质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化,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从而改变液晶的某些性质,例如温度、压力、摩擦、电磁作用、容器的表面差异等都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
4.应用(1)液晶显示器,(2)液晶测温。
[跟随名师·解疑难]1.液晶的主要性质(1)液晶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的特点。
原因是在微观结构上,从某个方向看,液晶的分子排列比较整齐,有特殊的取向。
(2)液晶分子排列是杂乱的,因而液晶又具有液体的性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液晶的主要应用(1)向列型液晶在外加电压影响下,液晶的分子排列会发生改变,使液晶由透明变为不透明,去掉电压又恢复透明,利用向列型液晶的这种性质可以制成各种液晶显示器。
(2)胆甾型液晶在温度改变时会改变颜色。
随着温度的升高,色彩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变化,温度下降时又按相反顺序变色,而且灵敏度很高,在不到1℃的温差内就可以显出整个色谱,利用液晶的这种温度效应可以探测温度。
[特别提醒] 液晶既具有液体的特点,也具有晶体的特点,但它既不是液体,也不是晶体,它是独立于液体和晶体之外的一种特殊流体。
[学后自检]┄┄┄┄┄┄┄┄┄┄┄┄┄┄(小试身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晶是晶体B.液晶是液体C.液晶是固体 D.液晶既不是固体也不是液体解析:选D 液晶是一类特殊的物质,介于固体与液体之间,既不是固体,也不是液体,A、B、C错误,D正确。
对应学生用书P27对毛细现象的分析[典题例析]1.(多选)下列现象中与毛细现象有关的是( )A.砖块吸水B.毛巾的一只角浸入水中,水会沿毛巾上升,使毛巾湿润C.洗净的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D.钢笔从墨水瓶里把墨水吸入笔中[思路点拨](1)毛细现象是浸润和不浸润的一种体现。
(2)毛细管越细,毛细现象越明显。
(3)会解释生活中常见的毛细现象。
解析:砖块、毛巾、棉花、木材、粉笔等物体内部有许多细小的孔道,可起到毛细管的作用,水会在这些细小的管道中上升。
故A、B正确。
洗净的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这是蒸发现象,故C错。
钢笔是靠大气压强把墨水吸入笔中的,故D错。
答案:AB[探规寻律]毛细现象问题的分析方法(1)成因:由于液体对毛细管材料表现出浸润或不浸润现象,导致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或下降。
(2)现象:浸润时液面上升,不浸润时液面下降。
(3)影响因素:液面在毛细管中上升或下降的高度与液体和固体的材料有关,也和毛细管的粗细有关。
[跟踪演练]在水中浸入两个同样细的毛细管,一个是直的,另一个是弯的,如图322所示,水在直管中上升的高度比在弯管中的最高点还要高,那么弯管中的水将( )图322A.不断地流出B.不会流出C.不一定会流出D.无法判断会不会流出解析:选B 因为水滴从弯管口N处落下之前,弯管口的水面在重力作用下要向下凸出,这时表面张力的合力竖直向上,使水不能流出,选项B正确。
对液晶的考查[典题例析]2.关于液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晶是一种晶体B.液晶分子的空间排列是稳定的,具有各向异性C.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D.液晶的光学性质不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思路点拨] 解此题的关键是把握液晶的主要性质及物理性质改变的影响因素。
解析:液晶的微观结构介于晶体和液体之间,虽然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较整齐,具有各向异性,但分子的排列是不稳定的,选项A、B错误;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从而改变液晶的某些性质。
温度、压力、外加电压等因素变化时,都会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选项C正确,D错误。
答案:C[探规寻律](1)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和连续性,表现不够稳定,又具有晶体的一些各向异性特点,是某些特殊的有机化合物。
(2)液晶的物理性质很容易在外界的影响(如电场、压力、光照、温度)下发生改变。
[跟踪演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晶态的分子排列与固态相同B.液晶态的分子排列与液态相同C.液晶的物理性质很容易在外界的影响下发生改变D.所有物质都具有液晶态解析:选C 由于液晶态是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中间态,其分子排列介于二者之间,并且排列是不稳定的,容易在外界影响下发生改变。
经研究发现,不是所有物质都具有液晶态,显然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
对应学生用书P28[课堂双基落实]1.有的液体和固体接触时,附着层具有缩小的趋势,这是因为( )A.附着层里分子比液体内部分子密集B.附着层里分子的相互作用表现为斥力C.附着层里分子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D.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液体分子的引力比液体分子间的引力强解析:选C 附着层有缩小的趋势,说明不浸润,是因为附着层里分子比液体内部分子稀疏,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液体分子的引力比液体分子间的引力弱。
故C正确,A、B、D错误。
2.(多选)下列事件中属于毛细现象的是( )A.水银温度计中液柱的升高B.水分从植物根部被输送到枝叶上C.人体中血管里的血液循环D.用棉线作酒精灯的灯芯解析:选BD 通过以下表格进行逐项分析:选项情景与过程分析判断A水银温度计中的液柱升高是由于水银受热膨胀,不是毛细现象×B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是依靠植物中的一些细管,是利用了毛细现象√C 人体中的血液在血管中循环是由于心脏的作用,给血液提供动力,不是毛细现象×D 酒精对棉线是浸润的,酒精通过棉线中的小孔由下往上缓慢输送,使酒精灯燃烧,利用了毛细现象√3.把极细的玻璃管插入水中与水银中,如图323所示,正确表示毛细现象的是( )图323解析:选A 因为水能浸润玻璃,所以A正确,B错误。
水银不能浸润玻璃,C错误,D 项中外面浸润里面不浸润,这是不可能的,故D错。
4.电子手表中常用的液晶显示元件是在两块透明的电极板上刻着组成数字的若干笔画,在两电极板间充有一层________,当在两电极板间加上适当________时,透明的________变得浑浊了,文字或数码就显示出来了。
解析:液晶具有光学各向异性,且受若干外界条件的影响较大,其中电压的改变会明显改变其光学性质,没有电压,电场为0时,能使光线通过,有电场时不能通过。
因此,两极间将液晶涂成文字或数码,加上适当电压,则透明的液晶变浑浊。
答案:液晶电压液晶[课下综合检测]一、选择题1.(多选)若一种液体对某种固体是浸润的,当液体装在由这种固体物质做成的细管中时,则( )A.附着层分子密度小于液体内分子的密度B.附着层分子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C.管中的液体一定是凹弯月面的D.液体跟固体接触的面积有扩大的趋势解析:选CD 浸润现象中固体分子与液体分子间引力相当强,造成附着层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更密,附着层内分子之间表现为斥力,使液体跟固体接触的面积有扩大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