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可燃与不可燃的临界质量分数的研究

合集下载

粗略测量乙醇燃烧热的实验探究与反思

粗略测量乙醇燃烧热的实验探究与反思

粗略测量乙醇燃烧热的实验探究与反思在生活中,我发现一些酒厂不会对剩余的酒进行蒸馏而直接对外销售,导致市面上有很多低度酒。

这样就无法知道酒的真实度数,对身体健康极其不利。

因此,我们做了这个实验,想知道酒精浓度与燃烧热的关系。

在生活中,我发现一些酒厂不会对剩余的酒进行蒸馏而直接对外销售,导致市面上有很多低度酒。

这样就无法知道酒的真实度数,对身体健康极其不利。

因此,我们做了这个实验,想知道酒精浓度与燃烧热的关系。

先用红色的瓶子装了大约6毫升的95%乙醇(水),再用黑色的瓶子装了同样多的95%乙醇(水),结果得出两个测试的结论:①这样测出来的乙醇浓度偏高;②由于乙醇比水重,所以它们的密度也相差较大。

老师告诉我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呢?原来是想知道,我们可以通过在空气中暴露一段时间后,看能不能使乙醇蒸发,进而观察到乙醇蒸发产生的热量。

在这之前,我们还需要确定一个重要的事情——该选取哪一种酒来进行粗略测量。

经过商讨之后,决定选取白酒、啤酒和黄酒来进行研究。

第一种,因为它们的颜色均为透明的,这样就不会受到光的影响。

而且白酒的挥发性更好,容易测出乙醇的真实浓度。

随后,我们对自己的这次实验结果非常满意。

但老师给出的结论却让我们大吃一惊,在用黑色的瓶子收集完乙醇之后,那边红色的瓶子中没有太多的残留物,这说明乙醇蒸发了很多。

而且,在大量挥发乙醇之后,这个温度计会剧烈地摆动,这正是酒精蒸发后产生的热量,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得到酒精浓度与燃烧热之间的关系了。

当我们把黑色的瓶子打开的时候,酒精味扑鼻而来,这说明乙醇已经挥发了三分之二。

为了得到准确的结论,我们又开始用白酒进行第二次实验,因为用白酒进行测量不需要考虑吸收热量,所以在得到的结论上会更加准确。

老师又告诉我们:如果要用平时大量存在的蒸馏水作为乙醇,那么每10毫升水中所含的乙醇的质量就应该是1克,也就是5毫升。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从酒厂买来的乙醇应该是多少毫升,如果按照“小试管”测试的方法进行实验,这样测出来的结果都是偏高的,说明乙醇挥发得比较多,如果按照“平时喝的小瓶”测试的方法进行实验,测出来的结果都是偏低的,说明乙醇挥发得比较慢。

乙醇临界温度和压力

乙醇临界温度和压力

乙醇临界温度和压力乙醇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也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它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领域,如化学工业、制药、食品工业等。

然而,乙醇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下,会呈现出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其中,乙醇的临界温度和压力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对乙醇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乙醇的临界温度是指在特定的压力下,乙醇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

乙醇的临界温度约为243.4摄氏度。

在低于临界温度的条件下,乙醇处于液态状态,分子之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力,液体乙醇具有一定的粘度和表面张力。

而当温度超过临界温度时,乙醇变为气态,乙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分子运动更加剧烈,乙醇呈现出气体的性质。

乙醇的临界压力是指在特定的温度下,乙醇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压力。

乙醇的临界压力约为63.0千帕。

在低于临界压力的条件下,乙醇可以通过增加外部压力来保持液态。

而当压力超过临界压力时,无论温度如何,乙醇都会转变为气态。

乙醇的临界温度和压力是乙醇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的结果。

在低温低压下,乙醇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较强,乙醇呈现出液态。

随着温度的升高或压力的增加,相互吸引力减弱,分子运动更加剧烈,乙醇呈现出气态。

乙醇的临界温度和压力对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化学工业中,乙醇的临界温度和压力可以用于控制乙醇的制备和分离过程。

在制药工业中,乙醇的临界温度和压力可以影响药物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在食品工业中,乙醇的临界温度和压力可以用于控制酿造过程中的发酵条件。

乙醇的临界温度和压力是乙醇性质和应用的重要参数。

了解乙醇的临界温度和压力可以更好地理解乙醇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为乙醇的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通过研究乙醇的临界温度和压力,可以为乙醇的制备、分离和应用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医用酒精点燃实验报告

医用酒精点燃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医用酒精的燃烧特性。

2. 掌握医用酒精点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增强实验室安全意识。

二、实验原理医用酒精是一种易燃液体,其主要成分是乙醇。

乙醇在空气中遇明火会迅速燃烧,产生火焰和热量。

本实验通过点燃医用酒精,观察其燃烧现象,了解其燃烧特性。

三、实验材料1. 医用酒精(75%乙醇)2. 烧杯3. 铁夹4. 火柴5. 秒表6. 实验记录本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医用酒精倒入烧杯中。

2. 用铁夹夹住烧杯,确保烧杯稳固。

3. 用火柴点燃酒精蒸气,观察燃烧现象。

4. 记录燃烧时间,观察火焰颜色、燃烧速度等。

5. 实验结束后,关闭实验室门窗,确保实验室安全。

五、实验现象1. 点燃医用酒精后,火焰呈蓝色,燃烧速度较快。

2. 随着燃烧时间的增加,火焰逐渐减小,直至熄灭。

3. 燃烧过程中,烧杯底部无明显痕迹。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医用酒精燃烧速度较快,火焰呈蓝色,说明乙醇的燃烧热较高。

2. 燃烧过程中,烧杯底部无明显痕迹,说明医用酒精燃烧后的产物对烧杯材质影响较小。

3. 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未发生意外事故。

七、实验结论1. 医用酒精是一种易燃液体,其燃烧特性符合实验预期。

2. 通过点燃医用酒精,可以观察到其燃烧现象,了解其燃烧特性。

3. 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防护用品。

2. 实验室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酒精蒸气积聚。

3. 点燃医用酒精时,应远离易燃物,防止发生火灾。

4. 实验结束后,关闭实验室门窗,确保实验室安全。

九、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点燃医用酒精,成功观察到其燃烧现象,了解了医用酒精的燃烧特性。

在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本次实验对提高实验室安全意识、掌握医用酒精燃烧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酒精类物质与火灾控制

酒精类物质与火灾控制

某机场酒精燃料事故分析
事故概述
某机场一架飞机在地面发生酒精燃料泄漏事故。
原因分析
飞机在地面加油时,由于操作失误导致酒精燃料泄漏,遇到火源后 引发火灾。
总结
这起事故强调了机场在油料管理和操作方面的重要性,应加强培训 和监管,确保油料加注的安全。
酒精类物质与火灾控 制
汇报人:可编辑
xx年xx月xx日
• 酒精类物质特性 • 酒精类物质与火灾的关系 • 酒精类物质存储和运输的安全措
施 • 酒精类物质火灾的扑救方法 • 酒精类物质火灾的预防措施 • 酒精类物质火灾案例分析
目录
01
酒精类物质特性
酒精的物理特性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 液体,具有特殊气味 。
酒精燃烧产生的热量和烟雾
酒精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烟雾 ,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高温火焰可能导致人员烧伤、物品烧 毁等严重后果;烟雾则可能引发窒息 、中毒等危险。
酒精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酒精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大气环 境造成污染。
酒精燃烧还会释放出大量热量,加剧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 变化产生负面影响。
定期演练
按照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 练,提高员工应对火灾的 快速反应能力。
评估演练效果
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总 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 急预案。
06
酒精类物质火灾案例分析
某地酒精仓库火灾事故分析
事故概述
某地酒精仓库发生火灾,火势迅 速蔓延,造成大量酒精泄漏。
原因分析
初步调查显示,火灾可能是由于仓 库内部电路故障引发,同时仓库安 全措施不到位,缺乏足够的消防设 施。
在密闭空间内大量酒精蒸汽聚集后,一旦遇到火源,极易引发爆炸和火灾事故。

酒精可燃与不可燃的临界质量分数的研究

酒精可燃与不可燃的临界质量分数的研究

酒精可燃与不可燃的临界质量分数的研究过去几十年来,酒精的利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学术界也一直在研究涉及酒精可燃与不可燃性质之间的临界质量分数。

其中,临界质量分数是指某种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即可发生燃烧又可不发生燃烧的最小质量分数。

在研究这个主题方面,作者把重点放在了酒精的不可燃性和可燃性之间的临界质量分数上,并且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研究表明,酒精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可燃性,也具有不可燃性。

一般而言,酒精的可燃性在浓度小于临界质量分数的情况下几乎不存在,但是当浓度超过临界质量分数时,它会变得易燃。

因此,临界质量分数是衡量酒精可燃性和不可燃性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计算酒精临界质量分数的理论,即计算酒精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碰撞中心及相应的温度数据,以及碰撞力的变化等。

根据这些研究,酒精的临界质量分数可以用一定的方法来近似计算,但是由于不同组成成分的差异,具体数值仍然无法准确确定。

此外,作者还从酒精燃烧过程中温度和燃料浓度的变化来探究不同温度和浓度对酒精可燃性和不可燃性的影响。

研究表明,温度和浓度是影响酒精临界质量分数的重要因素。

当浓度超过一定温度时,酒精会变得易燃,反之,当浓度低于一定温度时,它会变得不易燃。

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当温度升高时,酒精的临界质量分数也会随之增大,这也提示着温度对酒精可燃性的影响较大,而浓度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最后,作者还对影响酒精可燃性和不可燃性的其他因素进行了研究,如气体组分、空气流量、混合比例等因素。

研究表明,这些因素也会影响酒精临界质量分数。

在空气流量方面,酒精可燃性会随着空气流量的增加而增加。

在气体组分方面,酒精可燃性会随着空气中氧气比例的增加而增加。

而在混合比例方面,当酒精和空气的混合比例超过一定值时,酒精的可燃性会明显增加。

综上所述,酒精的可燃性和不可燃性之间的临界质量分数是受到不同因素影响的,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温度和浓度。

近年来,学者借助理论计算方法和实验测量方法,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出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性,继续研究的必要性也显而易见。

研究性学习课题

研究性学习课题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研究性学习课题语文学科1.从美学角度谈古代咏月诗歌2.中学生上网利弊谈3.现代文阅读4..毛泽东早期诗词研究。

5.辛弃疾词风研究6.从美学角度谈中国古典诗词7.钱钟书与《围城》8.霓裳艳影--服装与时代9.张艺谋电影中的“唯美主义”10.海岩作品中的“惯性”11.看《射雕》评《射雕》12.《诗经》研究13.宋词赏析--李清照14.三毛及其作品研究15.《孔雀东南飞》16.陆游诗词鉴赏17.读李白诗歌,评李白人格18.苏轼--宋词豪放派的宗师19.战斗的史诗--鲁迅诗歌20.梁山英雄的赞歌--《水浒》21.读水浒--看四大奸佞专权误国22.毛主席诗词学习23.艾青诗鉴赏。

24.裴多菲诗歌的思想性。

25.普希金——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26.读陶诗评渊明。

27.白居易诗歌阅读。

28.《聊斋志异》的讽刺意义。

29.《红楼梦》——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之作。

30.诵读是学好语文的必由之路31.朱自清散文的“清”的内涵32.解读鲁迅小说中的“悲”33.毛泽东诗词磅礴气势之我见34.动魄于杜甫诗歌中的“国破山河在”35.盛唐诗歌鉴赏36.“诗圣”及其“诗史”--解读杜甫37.李清照作品中的爱情诗38.高中学生应如何学好语文39.高考十年作文试题动态40.写好议论文之我见41.文言文阅读方法点点谈42.古汉语虚词二十例43.写好钢笔字势在必行(练过硬笔书法者优先)44.成语结构研究45.“歇后语”亦是语言精华。

46.毛泽东诗词的艺术鉴赏。

47..陶渊明归隐思想及其田园诗研究。

48.唐代田园山水诗研究。

49.豪放派诗词鉴赏50.婉约派诗词鉴赏51.金庸武侠小说魅力初探52.古诗词鉴赏数学学科1. 非智力因素对数学成绩的影响2. 数学选择题的解法奥妙研究3. 课外学习小组对数学成绩的影响的研究4. 构造数学典型题与系统数学知识的研究5. 竞走中的数学研究6. 晚自习的科学利用的研究7. 马路交叉道口,红灯间歇时间的研究8. 如何解决学习数学畏难的心理障碍9. 一题多解对数学成绩提高的研究10. 妙记数学公式的研究11.初等函数图像变换的研究12.数学CAI课件的制作(马淑杰,乔建华)13.暖瓶中装多少水时保温效果最好(马淑杰)14.七个杯子中各装多少水会使它发出1,2,3,4,5,6,7的(马淑杰)15.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16.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17.分段函数在打折和优惠商品中的应用18.圆锥曲线的复习英语学科指导教师:王晓蕾1.东西方文化教育的区别2.流行音乐中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3.聊出的兴趣(如何通过开放式口语训练激发学习兴趣. 实验法, 总结法, 查询法) 4.英语与美食(当英语出现在食谱上时, 人们的心理反映. 讲座法, 调查法, 实验法. 由此探索英语学习的途径)5.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英语学习(实验法, 调查法, 总结法)董元芳1.保护野生动物2.英国的名胜古迹3.足球文化4.旅游英语5.世界知名大学李兰平1.如何利用所学语法知识去理解阅读中的复杂句2.有趣的成语来由3.汉语外来词的研究4.体语(身势语)在不同国家5.飓风李迎春1.英美语言差异的研究2.英语词汇记忆方法的研究3.迪斯尼动画研究4.中英生活习惯和礼节的差异5.美国历任总统的研究6.关于纽约的研究7.美国各州名称的来历及意义8.美国乡村音乐与中国民谣李春荣1.通过网络与外国人交友,提高外语学习的主动性探讨.2.外语戏剧表演与语言学习情景交融的探讨3.语音知识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4.英美国家背景知识5.中外家庭教育观念的不同陈玉。

酒精化学品的剧性及其应对措施

酒精化学品的剧性及其应对措施

酒精化学品的剧性及其应对措施酒精化学品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但它们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本文将介绍酒精化学品的剧性和应对措施,以帮助人们安全地使用和管理这些化学品。

一、酒精化学品的剧性酒精化学品主要指乙醇、异丙醇等有机酒精化合物。

它们具有易燃、易挥发和毒性等特点,如果使用不当或管理不当,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事故。

1.易燃性:酒精化学品具有较低的闪点和燃点,即使接触到明火、高温或者电火花,也容易燃烧,从而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2.易挥发性:酒精化学品在常温下很容易挥发,在开放式容器中也容易蒸发,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挥发和泄露,以免造成空气中的酒精浓度过高,引发中毒或爆炸。

3.毒性:酒精化学品对皮肤、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刺激和毒性。

长时间接触或吸入高浓度酒精化学品会引起眼睛灼烧、呼吸困难、头晕等不适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二、酒精化学品应对措施为了保障安全,正确使用和管理酒精化学品,以下是一些应对措施:1.储存和使用注意事项:(1)储存:酒精化学品应储存在通风良好、干燥、室温下避光的地方,远离火源和其他易燃物品。

储存时需注意分类分级储存,避免与其他化学物品混放。

(2)使用:在使用酒精化学品时,应戴好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酒精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同时,要遵循使用剂量的规定,避免过量使用。

2.泄露处理:一旦发生酒精化学品泄漏,应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防止事故扩大。

处理方法包括:(1)采用化学品泄漏应急包中的吸附剂和粘附剂进行吸附和固化。

(2)尽量避免酒精进入下水道,在泄漏处放置防泄污染设备,以防止酒精进入环境和水源。

(3)在处理泄漏时,应戴好防护用品,避免接触酒精。

3.火灾应急处理:(1)在出现酒精火灾时,应立即关闭火源,切勿使用明火扑灭,以免引发大面积火灾。

采用灭火器或灭火系统进行灭火。

(2)人员疏散和隔离燃烧区域,确保人身安全。

(3)通知应急救援部门,并按其指示进行处理。

酒精可燃与不可燃的临界浓度的研究-研究性学习课题PPT

酒精可燃与不可燃的临界浓度的研究-研究性学习课题PPT
活动:上网查看为什么燃烧酒精会有黄色和蓝色而 不是纯蓝(教材上说酒精燃烧时会有淡蓝色火焰) 收获:无 猜想:与酒精纯度有关
(第3次)
实验 人员地点无变化 活动目的(提出问题)浓度为50%的酒精溶液是否可燃? 实验过程:略 实验现象 1. 可燃 2. 分两层火焰,上层黄色,下层蓝色 3. 放出大量热量 说明:上层黄色火焰较在燃75%时的少很多,且酒精溶液 刚刚燃烧时火焰为纯蓝色,黄色层逐渐产生 问题:为什么浓度越小反而黄色层越少?
11班研究性学习课题
课题题目:酒精可燃与不可燃的临界浓度的研究
研究探索过程
小组概况: 本小组的各位成员均为高一男生宿舍楼303房的成员,本
次的题目由组长李弘杨(11班化学科代表)选出。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1.更细致清楚的认知酒精溶液的化学性质。 2. 对化学知识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3. 丰富知识 4. 增加动手能力、思考能力 5. 有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动
此后我们有再次配浓度为出35%的酒精溶液,并按刚才那位同学 的方法去点燃混合酒精,结果竟相同,惟独有一点不同的就是用 火柴的次数少了。
(第6次)咨询
目的:弄清楚为什么酒精混合物必须得点燃N次才被点着 老师的推测:可能是火柴的热力把溶液中的酒精挥发成气态, 而我们点燃的是汽化了的酒精,而且酒精在空气中能充分地 与氧接触,能更充分地燃烧,因此实验现象才会出现在点燃 浓度为35%和30%的酒精溶液时,火焰颜色才比在点燃浓度 为50%以上的酒精溶液的颜色更纯、更蓝。 结论:同学们一致同意老师的意见
研究探索过程
研究活动记录
第一次
我们向老师和实验室借取了相应的实验器材 和材料,并通过老师的指导,了解了活动过 程中所需要做的和容易出问题、应该注意的 地方。并且在小组内也做了一次商讨,讨论 出实验方法与过程,总结出以下公式 75%x/(x+y)=选取浓度 说明:x—取酒精的质量 y—加入水的质量 我们选取的酒精为浓度75%的酒精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