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诊疗规范

合集下载

急诊急性酒精中毒诊疗常规

急诊急性酒精中毒诊疗常规

急诊急性酒精中毒诊疗常规
乙醇俗称酒精,为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急性酒精中毒多经口摄入过量酒精制品引起。

【诊断标准】
1.病史有饮酒过量或酗酒史。

2.临床表现
(1)呼出气或呕吐物有较浓的酒精气味。

(2)兴奋期:球结膜充血,颜面潮红或苍白,头晕、多语、语无伦次、行走时共济失调,严重者恶心呕吐,甚至呕血。

(3)昏睡期:皮肤湿冷、脉搏细速、呼吸缓慢、口唇发绀、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呼吸中枢麻痹、体温降低,血压下降,甚至死亡。

3.实验室检查从中毒者的胃液、血、尿可检测出乙醇。

【治疗原则】
1.轻者可饮浓茶水,防止呕吐者将呕吐物吸入气道。

2.重症者可引吐或洗胃、导泻。

3.无糖尿病史者,可给予高渗糖加胰岛素输入,加速乙醇在体内氧化。

4.纳洛酮每次0.4~0.8mg,肌内或静脉注射,必要时每日重复2~3次。

5.对症与支持治疗。

6.维生素B₁及维生素B₆肌内注射。

7.危重症者,可考虑血液净化治疗。

急诊科急性酒精中毒临床诊疗指南

急诊科急性酒精中毒临床诊疗指南

急诊科急性酒精中毒临床诊疗指南
【诊断】
1、有饮酒史;
2、呼出气及呕吐物有浓烈的酒精味;
3、面红、脉缓、恶心呕吐、语无伦次,或激动不安,或昏睡。

4、血清乙醇浓度>200mg/L。

【鉴别诊断】
昏睡者须排除:镇静安眠药中毒、阿片中毒、CO中毒、低血糖、肝性脑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

【治疗】
1、保暖吸氧,必要是催吐或洗胃;
2、监测呼吸、脉搏、血压、肝肾功、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等;
3、补足血容量:糖盐水1000ml;
4、催醒:
①纳洛酮0.4~0.8mg,静注;
②5%葡萄糖500ml+纳洛酮2.0mg,静滴重复至清醒;
5、加速乙醇氧化:
①10%葡萄糖500ml+维生素C3.0+胰岛素10u+10%氯化钾10ml,静滴;
②5%葡萄糖500ml+维生素C2.0+维生素B60.2,静滴;
③维生素B1100mg,肌注;
④烟酸100mg,肌注;
6、狂躁者:氯丙嗪25mg,肌注;
7、必要时血液透析;
8、预防肺炎静滴抗生素;
9、密切观察可能诱发的疾病并予处理,如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酮症酸中毒、急性肾衰竭等。

酒精中毒诊治指南共识(全文)

酒精中毒诊治指南共识(全文)

酒精中毒诊治指南共识(全文)急性酒精中毒已成为急诊科最常见的中毒之一,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发病均呈上升趋势。

虽然没有数据统计,但是奋斗在临床一线的急诊医生们应该都深有体会,每次值班都能遇到那么几个「喝高」了的患者,对于这类人群,虽然直接病死率不高,但考虑其庞大群体,并成为多种急症的诱发因素,故还是应予以重视。

我国急性酒精中毒的诊治也无统一规范,并缺乏相关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资料。

急诊医师多根据自身或上级的临床经验进行诊治,于是不断出现治疗措施应用矛盾的报道,本文根据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的《急性酒精中毒诊治专家共识》进行总结,旨在为大家提供最实用最权威的诊治流程。

定义急性酒精中毒(acute alcohol intoxication)是指由于短时间摄人大量酒精或含酒精饮料后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状态,多表现行为和意识异常,严重者损伤脏器功能,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进而危及生命,也称为急性乙醇中毒(acute ethanol intoxication)。

诊断具备以下两个条件者,可诊断为急性酒精中毒。

1. 明确的过量酒精或含酒精饮料摄入史。

2. 呼出气体或呕吐物有酒精气味并有以下之一者:(1)表现易激惹、多语或沉默、语无伦次,情绪不稳,行为粗鲁或攻击行为,恶心、呕吐等;(2)感觉迟钝、肌肉运动不协调,躁动,步态不稳,明显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复视;(3)出现较深的意识障碍如昏睡、浅昏迷、深昏迷,神经反射减弱、颜面苍白、皮肤湿冷、体温降低、血压升高或降低,呼吸节律或频率异常、心搏加快或减慢,二便失禁等。

在1 的基础上血液或呼出气体酒精检测乙醇浓度多11 mmol/L(50 mg/dL)。

临床分级轻度(单纯性醉酒):仅有情绪、语言兴奋状态的神经系统表现,如语无伦次但不具备攻击行为,能行走,但有轻度运动不协调,嗜睡能被唤醒,简单对答基本正确,神经反射正常存在。

中度:具备下列之一者为中度酒精中毒。

(1)处于昏睡或昏迷状态或Glasgow 昏迷评分大于5 分小于等于8 分;(2)具有经语言或心理疏导不能缓解的躁狂或攻击行为;(3)意识不清伴神经反射减弱的严重共济失调状态;(4)具有错幻觉或惊厥发作;(5)血液生化检测有以下代谢紊乱的表现之一者如酸中毒、低血钾、低血糖;(6)在轻度中毒基础上并发脏器功能明显受损表现如与酒精中毒有关的心律失常(频发早搏、心房纤颤或房扑等),心肌损伤表现(ST-T 异常、心肌酶学2 倍以上升高)或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等。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急性酒精中毒(酒毒)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急性酒精中毒(酒毒)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急性酒精中毒(酒毒)1 范围本指南提出了急性酒精中毒(酒毒)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上人群急性酒精中毒(酒毒)的诊断和防治。

本指南适用于中医内科、急诊科等相关科室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急性酒精中毒 Acute Alcohol Intoxication(AAI)。

急性酒精中毒,亦称急性乙醇中毒,是指饮入过量乙醇(酒精)或酒类饮料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的急性功能紊乱状态,并伴有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系统损伤的过程,严重者可发生呼吸及循环衰竭而导致死亡[1]。

早在《黄帝内经·灵枢》就有急性酒精中毒的疾病描述,提出“酒悖”之名,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提出“酒疸”病名,《XX神医秘传》首次提出“酒毒”病名,历代医著有关酒精中毒的疾病描述有“酒癖”、“酒积”、“酒禁”、“酒厥”和“恶酒”、“留饮”等。

现以中医“酒毒”名对应急性酒精中毒。

3临床诊断3.1中医诊断3.1.1病名诊断急性酒精中毒是指饮入过量的酒精后所引起的中枢神经兴奋或抑制状态,俗称醉酒,中医病名:酒毒。

3.1.2证候诊断基于《中医内科学》、《中医急诊学》、《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中药X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及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特征,综合专家共识,临床常见证候如下:3.1.2.1酒毒脾胃证恶心呕吐,呼气、呕吐物有酒精味,吐出有力,肢体困重,嗳气厌食,恶寒身热,脘腹痞闷,大便或溏或结,气味臭秽,舌质红,苔薄,脉滑数。

3.1.2.2酒毒肝胆证烦躁易怒易激,行为粗X,头目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口干,胁腹胀满灼痛,尿黄,耳鸣,或吐血,或黄疸,舌质红或绛,苔黄,脉弦数。

3.1.2.3酒毒心神证神志或谵妄或昏迷,步态不稳,震颤,大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二便失禁,舌质红绛或紫暗,苔白;脉或疾数或微绝。

9.急性酒精中毒诊疗规范

9.急性酒精中毒诊疗规范

急性酒精中毒诊疗规范【概述】急性酒精中毒系指因饮酒过量引起的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的中毒性疾病,严重时可累及呼吸和循环系统,导致意识障碍,呼吸和循环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急性酒精中毒与酒中所含乙醇浓度信饮料用量有关。

人饮酒的中毒剂量个体差异很大,而血液中乙醇的致死浓度则差异较小,一般为87~152mmol/L(4000~7000mg/L)。

【诊断和临床特征】急性酒精中毒因人而异,临床上大致分为三期。

1、兴奋期饮酒者血乙醇浓度达141mmmol/L (500mg/L)时,可感觉头痛,欣快,兴奋、言语增多,情绪不稳定,易感情用事或有攻击行为。

2、共济失调期血乙醇浓度达11~3 3mmol/L(500~0 5 0 1mg/L时,可出现共济失调,表现为动作笨拙,步态蹒跚,语无论次,言语含糊不清。

3、昏迷期血乙醇浓度达54mmol/L(2500mg/L)以上时,即转入昏迷期,面色潮红或苍白,瞳孔散大,体温降低,特别是血乙醇浓度达87mmol/L(4000mg/L)以上时,患者常陷入深昏迷,心率快,血压下降,呼吸慢且带鼾声,甚至大小便失禁,抽搐,呼吸麻痹。

小儿过量摄入乙醇,很快进入沉睡,不省人事,一般无兴奋过程。

由于严重低血糖,可发生惊厥,休克,脑水肿等。

老年人因其肝功能减退,乙醇在肝内代谢速率减慢,易引起急性酒精中毒,并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有过量饮酒史,呼出气中有明显的酒味,结合临床表现和经过,诊断不难做出。

饮酒史不明确者应注意排除有机溶剂和药物中毒,必要时采血,尿,唾液,呼出气,胃内容物作为标本,作乙醇定性检测,以确定诊断。

【救治要点】1、轻症患者以对症处理为主,兴奋躁动的患者必要时予以约束。

2、共济失调患者应休息,做好安全防护,以免发生意外损伤。

3、昏迷患者应注意是否同时服用其他药物。

重点是维持生命脏器的功能:1)维持气道通畅,供氧充足,必要时气管插管、人工呼吸;2)维持循环功能,注意血压、脉搏,静脉输入5%葡萄糖盐水溶液;3)心电监测心律失常和心肌损害;4)保暖,维持正常体温;5)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血镁低时补镁。

医院急性乙醇(酒精、酒类)中毒诊疗常规

医院急性乙醇(酒精、酒类)中毒诊疗常规

医院急性乙醇(酒精、酒类)中毒诊疗常规【诊断】
1.了解饮酒习惯,此次饮酒种类(乙醇含量),饮用量及饮酒时间,发病时间。

精神兴奋还是抑制,烦躁还是昏睡,有无昏迷、呕吐、共济失调、大小便失禁等。

2.检查注意呼气气味、神志、瞳孔、心肺情况。

3.可能时取血、尿、呕吐物测定乙醇含量。

【治疗】
1.对一般较轻的酒醉者无需特殊治疗,可使其静卧、保暖,给予浓茶或咖啡,待自行恢复。

2.对烦躁不安、过度兴奋者可压迫舌根催吐,并肌注地西泮(安定)5~l0mg,或副醛2~5ml。

3.对较重的昏睡者,用胃管抽空胃内容物,以1%碳酸氢钠或生理盐水洗胃,并留置50~100ml于胃内或注入浓茶10Oml。

4.对昏迷者,可静脉注射纳洛酮0.4mg/次,1/5~10min,直至苏醒、呼吸平稳。

5.重度中毒者,可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100ml,同时皮下注射普通胰岛素20U,肌注维生素B6和烟酸各100mg。

极严重者可予透析治疗。

6.呼吸表浅缓慢而呈呼吸衰竭现象者,以含5%二氧化碳的氧吸入,并肌注尼可刹米或山梗菜碱,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7.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最新:急性酒精中毒中医诊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最新:急性酒精中毒中医诊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最新:急性酒精中毒中医诊疗专家共识(完整版)1 .概述本项目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2014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基金中医药标准修订项目》,编号T/CACM-2015(083\本标准主要针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提供中医药的诊断和治疗建议,为中医临床提供参考,主要目的是推荐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急性酒精中毒中医诊断与治疗,规范急性酒精中毒中医临床诊疗过程。

急性酒精中毒(AAI),也称为急性乙醇中毒(AcuteEthano1Intoxication),是指一次性大量饮用高浓度的酒精饮料出现兴奋或抑制的神经精神症状,临床表现与摄入酒精的量及患者对酒精的耐受性有关。

根据中毒程度的不同,将急性酒精中毒分为兴奋期、共济失调期和昏迷期3期,严重者,救治不及时甚至会发生多脏器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现代医学对于急性酒精中毒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且治疗后多遗留有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等不适症状。

文献研究和临床调查显示,中医药在防治急性酒精中毒方面较现代医学有独到的优势,既有单味的解酒中药,也有复方制剂。

对古代解酒方药统计发现解酒的单味中药达384种,解酒方429首之多。

现代医家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临床疗效更好。

目前国内尚无〃急性酒精中毒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本次指南的制订对急性酒精中毒的病名诊断、证候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做了详细的梳理及积极的尝试。

本标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在中医临床指南修订专家总指导组和中医内科专家指导组的指导、监督下实施,文献评价小组确定筛选证据的标准,并通过检索数据库,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88篇,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分级,根据证据分级达成专家共识,并提出推荐意见,初步制定出针对急性酒精中毒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

本标准是根据中医对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研究成果并结合专家经验制定。

适用于18岁以上成人急性酒精中毒的诊治,为临床提供急性酒精中毒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的中医药指导方案。

急性酒精中毒的急诊处理原则

急性酒精中毒的急诊处理原则

急性酒精中毒的急诊处理原则一、安全管理1、稳定病人的呼吸、心跳和血压:病人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生命体征紊乱,诊断后首先要稳定病人的呼吸、心跳和血压,其次再进行上述检查治疗。

2、维护病人安全:应为病人设置高位床,以防病人由于抽搐发作对自身造成损害,及时消毒病床及周围环境,以防止感染。

3、适当抗感染:预防常见感染,采取局部和肠道抗生素治疗,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定期检测。

4、注意病人的活动:病人的活动应有人监护,避免病人受伤。

二、抢救措施1、迅速纠正水、电解质改变:以葡萄糖酸钠溶液、磷酸钙及磷酸氢钠等补充血液中葡萄糖、钠和钙的浓度,以及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

2、保护脑实质:使用吸氧、补液、正常温,维持正常血压,缓解神经系统损伤。

3、清除毒物:有效地进行胃冲洗,补液、补营养、加电解质,使代谢性因素回归正常状态,改善肝功,以减少乙醇蓄积。

4、采取适当的精神药物:适当采用苯巴比妥、巴西尼、氟哌酸等精神紧张状态抑制剂,支持病人的神经系统功能平衡,缓解精神紧张状态三、护理措施1、正确评估病情:注意观察病人症状变化,及时了解病情,能够根据自身症状判断病情是否发展,以便正确采取治疗措施及护理措施2、及时进行护理:及时发现并纠正酒精摄入过多的情况,若病情严重的,则进入重症监护室治疗。

及时进行风寒防护、病情检查及病情观察,按时给予护理,以确保病情能够得到恰当控制。

3、注意精神方面的护理:病情严重时,应定期进行精神状态调查,判断病人是否有抑郁、焦虑等慢性症状,并及时进行应激处理,注意家属教育,提供心理护理。

急性酒精中毒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病,如果不及时正确的抢救,可能导致病死。

所以,治疗时必须按照上述的处理原则来对病人进行抢救。

首先,要稳定病人的呼吸、心跳和血压,并对病人安全和活动进行监护;其次,迅速完成水、电解质的改变,保护脑实质;最后,以及时进行护理,注意精神方面的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酒精中毒诊疗规范
【病史采集】
1.一次饮入大量酒或酒类饮料;
2.呼出气有酒味;
3.出现头晕、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

【体格检查】
1.生命体征检查:包括意识状态、大动脉搏动、瞳孔、血压、呼吸、脉搏等;
2.酒精中毒的临床表现:病人面色苍白或潮红、、欣快多语;步履蹒跚、语无伦次、动作不协调;皮肤苍白、湿冷、呼吸浅表,严重者可致昏迷。

【实验室检查】
1.血、尿常规、心电图、血糖;
2.血、尿中乙醇含量测定。

【诊断】
1.一次大量饮酒史;
2.呼出气或呕吐物中有酒味;
3.出现酒精中毒的临床表现:
(1)兴奋期病人面色苍白或潮红、烦躁、欣快多语;
(2)共济失调期病人步履蹒跚、语无伦次、动作不协调;
(3)昏睡期病人昏睡或昏迷、皮肤苍白、湿冷、呼吸浅表,重者可因呼吸衰竭死亡。

【治疗原则】
1.轻症者可卧床休息、保温后病人可自行康复;中毒症状较重者予催吐、洗胃,昏迷者应畅通呼吸道,并予纳络酮催醒,重者予10%葡萄糖加胰岛素静滴;
2.补液、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
3.防治呼吸衰竭、脑水肿;
4.危重病人可进行透析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