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1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

九年级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质量
2.8g 100% 14% 20g
答:这瓶溶液数 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配制 15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 的质量各是多少?
解: 氯化钠: 150kg× 16%=24kg
水: 150kg - 24kg=126kg
答:需NaCl24kg,水126kg
2、若配制20%的KNO3溶液1000g, 需要KNO3和水各多少克?
3、配制20mL10%的NaOH溶液 (密度为1.1g/cm3 ) 需要NaOH 和水各多少克?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P%)
1.定义: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数学表达式:
(2)溶质质量 =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M质) (M液)
(P%)
例1、从一瓶氯化钾的溶液中取 出20g溶液蒸干后得到2.8g氯化 钾固体,求这瓶溶液溶质的质量 分数。
解: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 100%
1、食盐在20℃时溶解度是36g,计算 食盐饱和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解:
36g 36g 100g
100%
26.5%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也可表示为: S 100%
S 100
在个人简历里哪些东西不属于工作范围但是也能够给简历增加竞争力?虽然说工作经历是分量最大的但是英语能力、计算机技能以及国外经历对于招聘者都是有一定的吸引力,所以在简历里我们 明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状况。 如果你曾经有过海外经历那一定要说明海外的经历到底属于什么性质,是出国留学还是培训、做生意等等,你在国外通过这些经历获得了什么东西?可不能只是说自己去过国外就没了,去过国外 提升?也得看看你在国外到底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技术、获得了什么经验等。不可能看到你单单出国就对你高看一眼的,关键是出国后你拥有了什么优势,如果出不出国都一个样那又有什么用 如果外语能力很突出那也是一个不小的优势,不管你的工作是否需要运用外语都会令招聘者对你更加看好的,因为招聘者比较重视外语,外语好可以胜任很多工作,比如企业来了外国人参观那你 译就行了,这样企业省掉了聘请专业人员的花费。而你还可以在领导面前好好表现下自己从而赢得升职加薪的机会。又如企业来了外语资料,此时你不是又有用武之地吗? 如果计算机方面的技术比较高,而且最好是一些实战知识懂得比较多那可以为企业解决相当多的电脑问题。作为企业办公肯定是离不开电脑的,计算机网络或者硬件出现问题是不是可以找你来解 此这三项经历对你产生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这些在简历中出现会加强了你的求职竞争力。 少儿美术加盟品牌

质量分数1

质量分数1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1课时)【课前热身】1、你还记得溶液是怎么组成的吗?2、你会根据药品的说明书配制农药吗?3、一杯糖水的“甜”与“淡”该怎样理解?能用品尝的办法来分别所有的溶液吗?【自学提示】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1、探究实验:2、如何准确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多少----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公式①公式的变换有哪些?②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如何表示?3、如何改变溶液的质量分数?4、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P43例题1【巩固练习】1、怎么理解“质量分数为15%的溶液”的含义?2、填空:3、向100g10%的NaCl溶液中同时进加入20gNaCl和30g水,质量分数变为多少?4、将100g10%的NaCl溶液变为20%的溶液,可采取哪些办法?通过计算说明。

5、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8gNaCl加入25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10gNaCl加入25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6、已知40℃时KNO3的溶解度是64g。

①128g KNO3需加水 g才能得到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②150g水与100g KNO3形成的溶液质量分数是;③205g饱和KNO3溶液中KNO3与水的质量比是④40℃时能否配成质量分数为45%的溶液。

7、已知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

①向50g水中加入15g KNO3得到质量分数为的溶液(填饱和、不饱和);②向50g水中加入20g KNO3得到质量分数为的溶液(填饱和、不饱和);③将10g KNO3加入25g水中得到质量分数为的溶液(填饱和、不饱和);8、20℃时KNO 3的溶解度为31.6g 。

把40gKNO 3放入小烧杯中,然后再加100g 水不断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g ;该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

如图把上述小烧杯放到盛水的大烧杯中。

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 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能够使小烧杯中的KNO 3溶液溶质的质量 分数增大的是 (填序号)。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课时1 (2012新版教材同步课件)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课时1 (2012新版教材同步课件)
0.1g硫酸铜 0.5g硫酸铜 2g硫酸铜
1
2
3
【实验9-5】哪种溶液浓
试管 溶液颜 溶 剂 溶 质 溶 液
编号 色比较 质量/g 质量/g 质量/g 1 2 3

较深
20g
20g
0.1g
0.5g
20.1g
20.5g

20g
2g
22g
归纳:对有色溶液来说,根据颜色深 浅可以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⑵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比不饱和溶液浓。
【实验9-8】按下表所定的量配制氯化钠溶液。
溶质质量/g 溶剂(水)质量/g 溶质质量分数
10 20
90 80
10%
20%
二、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例1:20g食盐溶液中含有 2g食盐,求: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g 解: ×100% =10% 20g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g) 100% 溶液质量(g) 溶质质量(g) 溶质质量(g)+溶剂质量(g)
100%
溶质质量 = 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2、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3、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S,则t℃,该物质饱和溶液中 S 100% 溶质的质量分数 S +100g
答:该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0%。
例2:40g 2%的食盐溶液中含有多少g 食盐和水? 解: 含食盐: 40g × 2% = 0.8 g 含 水: 40 g – 0.8g = 39.2 g 答:含食盐0.8克,含水39.2克。
二、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例题3(教材例1)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 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kg 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解: 溶质的质量分数=

专题复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专题复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与之比。

2、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 .(1)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2)溶液质量= ÷= 质量+ 质量.【思考】1.从100 g 20%的某溶液中取出l0 ml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下列对“1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多项)A.100g水中溶解了10g食盐B.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有l0g食盐C.将10g食盐溶解于90g水中得到的溶液D.将食盐与水按l:10的质量比配成溶液3.某果汁饮料中果蔬汁含量≥20%,其含义是什么? .知识点2: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例1.把10g氯化钠放入40g水中,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例2.在20℃时,将40g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结果有4g固体剩余,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3.将40g10%的氯化钠溶液和6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例4.现有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通过下列方法后,计算改进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向原溶液中加入2。

5g氯化钠晶体,固体完全溶解。

解:(2)向原溶液中加入50g水。

解:(3)把溶剂蒸发掉25g,无晶体析出.解:(4)向原溶液中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解:例5。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则在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思考】对于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若已知溶解度(S),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讨论】一定温度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αg,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则a与b的大小关系为()A。

a大于b B。

a等于b C。

a小于b D。

无法判断在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

在20℃时,将25g食盐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知识点1、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关键: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

质量分数课题3第1.2课时

质量分数课题3第1.2课时
ZZn—65 O—16 S—32 H—1
在20℃时,要提纯50g含有少量泥沙 的粗盐,最好用多少水来溶解粗盐?
提示:把50g粗盐看做是纯净的NaCl 解:20 ℃时, NaCl的溶解度为36g 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
___________
36g 50g ___________ = 100g X
___________ 3
实验仪器: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 匙,
量筒
(搅拌,加速溶解)
步骤:计算
称量/量取 溶解 贮存
四、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实验室用100g稀硫酸与足量的锌反应, 制得氢气0.4g。则100g稀硫酸中含有的 H2SO4 溶质是 (填化学式),其质量为 19.6 g,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19.6% 13 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 g,反应后 ZnSO 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 4 32.2 式) ,其质量为 g;反应后所得溶液 112.6 的质量为 g,溶质的质量分数 28.6% 为 。
4.8% 9.1%
10g
1.5g
11.5g
13%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X100% _______ 溶液质量
例1、食盐在20℃时溶解度是36g,计 算食盐饱和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解: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
36g 100% 26.5% 36g 100g
答、食盐饱和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26.5%

50g
x = 18g < 20g
则: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 18g
×100% ≈ 26.5%
50g+18g 答: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5%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1.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读数时量筒 凹液面的最低处 必须要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______ 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若俯视液面读数, 偏大 则读数_____,若仰视液面读数,则读数 偏小 ______。 3.用托盘天平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应放在称量 纸上称量,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 玻璃器皿 小烧杯 药品 _____(如_____等)中称量,左盘放_____, 砝码 右盘放______。

课题3__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案)学生用

课题3__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案)学生用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1)学习目标: 班级____姓名____ 知识与技能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 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过程与方法1、通过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2、通过练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练习计算的过程中,了解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服务。

学习重点:溶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简单的计算以及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学习难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的引入。

学习过程: 复习思考:1在家里,如果有一杯很浓的糖水和一杯很稀的糖水,你如何区别?2.生产和生活中还有哪些较为简单的方法可以区别出溶液的浓和稀?[活动与探究一] 观察3支试管里的硫酸铜溶液,请判断溶液的浓和稀。

你的依据是_______。

你能否知道这三种硫酸铜溶液中究竟含有多少溶质? 结论:溶液的浓和稀只能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多少,但不能准确地表示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

新课学习:在实际应用中,常要准确知道一定量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

如在施用农药时,过浓会毒害农作物,过稀不能有效地杀虫灭菌。

因此我们需要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

1.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我们主要介绍溶质的质量分数:即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表示每______份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含______份质量的氯化钠、______份质量的水。

练习: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mL 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g 、1g 、1.5g 无水硫酸铜,都完全溶解,完成下表。

水中,配制的甘油溶液效果最佳。

该甘油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到了另一个等式:溶液的质量=___的质量+___的质量。

[活动与探究二]:1.2.阅读p43实验9-7(1)归纳配制溶液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2)所需仪器:(3)如果配置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大,原因是是_______________;如果配置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小,原因是是_______________。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食盐溶液 100克 100克
食盐质量
水的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96克
10克
100克
20克 80克
16%
100克5%的 溶质 溶剂 氯化钠溶液 质量 质量
溶液 溶质的质量 分数 质量
取出一部分
加水 加入溶质 蒸发少量水
步骤一:需要计算出氯化钠的质量和水的质量。
需要氯化钠的质量: 100g × 5% = 5g
3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定义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 ×100%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
×100%
×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 分数。 2、已知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求溶 液和溶剂的质量。 例题1:在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 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千 克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 多少?
需要蒸馏水的质量: 100g - 5g =95 g 步骤二:用天平称量5g氯化钠,用量筒量取 95 ml的水。 步骤三:将称量出的5g氯化钠放入烧杯中, 并将量取的95 ml水倒入,用玻璃棒搅拌,使 氯化钠完全溶解。
步骤四:装入试剂瓶,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3、溶液稀释或浓缩的计算 例2:把5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 释成20%的硫酸溶液,需要加水多少克?
飞机喷洒农药
喷洒药水
药液太稀不能杀死害虫 和病菌,但药液太浓又 会毒害农作物或树木。
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ml水,然后分别加入 约0.5g、1g、1.5g硫酸铜固体,探究三支 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能否通过颜 色比较溶液的浓稀?如何比较?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一课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一课时)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一课时)知识与技能1、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2、溶液质量、体积、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计算;3、溶液稀释时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重点和难点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实验准备多媒体课件。

实验用品:烧杯,试管,药匙,玻璃棒,量筒,水,食盐,硫酸铜固体。

教学方法: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法课时安排:共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点评教师:同学们,你们会游泳吗?学生:会。

学生:不会老师:我不会游泳,但是有一个地方,不会游泳的人到了那里会成为一个游泳高手,你可以仰泳、蛙泳、蝶泳、自由泳,就是这里!请看大屏幕-----老师: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吗?学生:盐份多,浓度大。

老师:说得好!那么如何才能判断一个溶液的浓稀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判断一下。

活动与探究用死海图片导入,简明扼要。

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硫酸铜溶解于水在三只试管中各加入10 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 g、1.0 g、2 g固体硫酸铜。

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分析,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师生一起归纳小结:对于有色溶液,可以根据颜色来粗略的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一般来说,颜色越深,溶液越浓。

教师:现在实验台上有两个烧杯,都是氯化钠溶液,这两杯氯化钠溶液的浓稀,能否从颜色上判断出浓稀来?学生:无色溶液来说,显然就不能用颜色来判断溶液的浓与稀了。

教师:现在看一下标签,你能判断出来这两杯溶液哪个浓?哪个稀?学生:写着20%的溶液比较浓。

教师:这个数值准确表示出一定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准确知道一定量溶液中究竟含有多少溶质,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书中找到答案) 教师: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有很多,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是溶质的质量分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二课时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是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的第一课时,以三种组成不同的红糖溶液的实验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有色溶液的颜色深浅与其溶液浓度的有何关系?如何证明?学生动手实验验证,在这个基础上来阐明溶液组成的含义,介绍了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提出一个关系式,并推导出另一个关系式,然后通过简单的计算、自编习题,熟悉上述两个关系式,巩固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认识和应用。

二、教案
课题溶质的质量分数
授课人沈志新
学校江苏海门实验学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2)能找准各量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严谨求实的科学学习方法
(2)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重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教学方法比较、归纳、练习、对比、活动探究
仪器、药品投影仪、试管、天平、量筒药匙、红糖、水
试管编号溶



/g










/g




/g







1
2
3
2、计算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计算式: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①认识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②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实验准备
投影仪及相关图片。

实验用品:烧杯、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水、食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点评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把枯燥的计算演绎成学生的实验、生活体验,用一系列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点拨思维、训练方法,既丰富了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化学意义,又做到了讲练结合、落实基础,在教学方法上是一节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好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