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10月月考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9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月考试卷(1-12课,word含答案)

2019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月考试卷(1-12课,word含答案)

6.雅典城邦的“民众法庭审判官由公民抓签选出,任期只有一年,每个公民一生中只能担任两次审判官的职务。

”此规定( )
A.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B.表明全体雅典人都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
C.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D.有利于维护法庭审判的公平、公正
7.《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国家立法的纪念碑,也是较早的罗马法文献。

下列关于该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颁布于公元前450年左右
B.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C.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
D.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8.罗马共和国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战俘和人口被掠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

后来沉重打击奴隶制度,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的是( )
A.与迦太基战争失败B.日耳曼人入侵
C.斯巴达克起义 D.凯撒控制元老院
9.屋大维已经是终身执政官和最高统帅了,后来元老院又授予他“奥古斯都”及“元首”的称号。

从此,元首和执政官合二为一,帝国就此建立。

该事件发生在( )
A.公元1世纪晚期B.公元1世纪前期
C.公元前1世纪前期D.公元前1世纪晚期
10.2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交通畅通无阻”。

这里所指的帝国是( )
A.罗马帝国B.波斯帝国
C.古巴比伦王国D.亚历山大帝国
11.直接促使基督教会变得富有起来、势力越来越大的措施是()A.克洛维皈依基督教并赐给教会土地
B.教会领地上兴起了西欧庄园。

人教部编版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测试题(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稻穗“笑”弯了腰……这样的镜头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早期人类的劳作中()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认为周朝“失在于制,不在于政”,认为秦朝“失在于政,不在于制”他所说的周朝“制”和秦朝的“制”分别指的是()A.分封制、郡县制B.郡县制、分封制C.分封制、科举制D.科举制、郡县制3.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写道:“先帝(刘备)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去世),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蜀汉国力薄弱),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在发表这篇文章时的政治形势是()A.周王室衰微B.百家争鸣C.国家统一D.三国鼎立4.下列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货币。

出现这一演变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B.中国古代城市经济交流日益频繁C.封建政府抑商政策的负面效应D.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得到加强5.宋神宗时期,要杀一个有罪的官员,遭到朝中官员的反对,他们说“祖宗从来未尝杀士人。

后来改为“刺配远恶处”又有人说“士可杀不可辱”。

这个故事反映了()A.宋代大臣权利很大,威胁到皇权B.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士人受到普遍尊重C.宋代法律宽松,罪人容易得到宽恕D.宋代皇帝昏庸无能,经常受到臣子的摆布6.“15世纪初的明代,一位中国著名航海家,从刘家港出发……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舰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

”材料所述史事()A.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B.开创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C.促进了明朝经济的发展,使明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D.增进了中国与欧美国家和地区的相互理解和友好往来7.小邓在学习七下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时,能学到的相关内容包括()A.“贞观之治”B.金与南宋的对峙C.蒙古族的兴起D.清朝在台湾的建制8.“要自强,就必须有新的生财之道,开辟新的财源。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九年级历史上册1-5单元试题一、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1、《》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

在这里曾经孕育的古老文明国度是()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2、大河流域文明和海洋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类文明。

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A、尼罗河流域——古埃及——象形文字B、印度河流域——古巴比伦——楔形文字C、两河流域——古中国——甲骨文D、爱琴海——古希腊——金字塔3、“民主政治的滥觞(源头),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材料评价的是()A、古代埃及B、古代雅典C、古代印度D、古代巴比伦4、XXX连续作战10年,行程万余里,建立了庞大的XXX,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

这说明()A、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C、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战争D、战争客观上促进文明传播与发展5、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阐述。

其中XXX的主要观点是()A、提出了“原子论”B、“吾爱吾师,吾更爱谬误”C、“人应该认识你自己”D、“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6、理清汗青发展线索能够帮助你比较直观的理解一个国家的发展概略,下列事件均与古罗马有关,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西罗马帝国灭亡②斯巴达克起义③罗马城邦兴起④罗马帝国建立⑤拜占庭帝国灭亡⑥罗马共和国建立A、③④⑥②①⑤B、⑥③④②⑤①C、③⑥②④①⑤D、③⑥④②①⑤7、现行通用的历法的前身是儒略历,它是哪位统治者在位时制订的?()A、XXXB、XXXC、XXXD、XXX8、在西欧庄园里,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A、出钱赎买B、缴纳土地使用费C、与领主进行武力斗争D、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9、下列关于中世纪庄园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1①庄园经济是自给自足的②庄园的主要劳动者是佃户③庄园的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没有份地的保有权④庄园有司法权,设立了庄园法庭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0、13世纪,国王在封建主领地上的某城市颁发“特许状”,这标志着该城市()A、实现完全独立B、取得建国权C、取得自治权D、取得免税权11、13世纪,巴黎教师行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

山东省日照市新营中学10月份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月考历史试卷

山东省日照市新营中学10月份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月考历史试卷

九年级上册历史月考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古代埃及人赞颂尼罗河的诗篇有:“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对这句话的最准确理解是()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C.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的2.根据迄今发现的史料,世界上最早以成文法典形式来加强对平民和奴隶进行统治的国家是()A.中国的夏朝B.古代埃及C.古代巴比伦D.古代印度3.马克思说:“希腊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

”这一时期具有深远影响的是()A.海外贸易B.文化教育C.军事外交D.民主政治4.分析下图,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半数的居民能享受雅典民主B.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C.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5.小明欣赏一部反映罗马共和国历史的影视作品时发现一处情节与史实严重不符,请你帮他指出来()A.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成立B.公元3世纪,统一意大利半岛C.在扩张过程中与迦太基爆发了布匿战争D.公元前1世纪演变为罗马帝国6.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指古代希腊遭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应归功于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

”他在这里说的宝贵遗产主要是指()A.《十二铜表法》B.《荷马史诗》C.《马可·波罗行纪》D.《法理概要》7.欧洲中世纪有句话:“城市空气使人自由。

”这句话意思是()A.城市自然条件优越B.城市空气清新怡人C.城市已不受国王管辖D.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8.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某人“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称号,象征罗马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此人是()A.凯撒B.亚历山大C.屋大维D.查理9.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爱德华的学习笔记中与史实不符合的是()A. 9世纪开始出现,后来遍布欧洲各地B.庄园可耕地的1/3到1/2属于“直领地”C.佃户通过为领主劳动取得“份地”生活D.领主可以将自己庄园的佃农进行买卖10.《查士丁尼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

【期末考试】部编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可下载)

【期末考试】部编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可下载)

蓬莱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九年级历史试题说明: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⒉请将第Ⅰ卷答案写在答题纸选择题答题区,将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

第Ⅰ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题2分,共50分。

1.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主题,其中最合适的是A.新旧交替: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 B.反抗暴秦: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C.道教产生:奠定传统文化的根基 D.逐鹿天下: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2.从西周实行分封制到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A.疆域拓展的需要 B.经济发展的需要C.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奖励功臣的需要3.旷世珍宝“何尊”上的青铜铭文记载,武王灭商后告祭于天:“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意为:我将中国作为统治地,亲自统治那里的民众)。

这是“中国”二字作为词组首次出现。

下列关于何尊的相关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当时中国实行分封制 B.当时中国的统治区域包括今新疆地区C.何尊上的文字被称为铜文 D.何尊属于农业生产工具4.“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

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都江堰的修建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5.我国古代儒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

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B.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C.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6.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在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九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九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九年级历史学科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究其原因,大河流域A.自然资源匮乏B.文明成果丰硬C.文化积淀厚重D.适合农业耕作2.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

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A.体现自由平等B.体现“君权神授”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3.伯里克利努力推进和完善民主政治,深得家乡民众的信任与爱戴。

人们赞赏有加:“他在这里只熟悉一条路,那就是通向能与普通公民接触的广场和五百人会议的路。

”他的家乡在()A.斯巴达城邦B.亚历山大帝国C.罗马共和国D.雅典城邦4.如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④处应填写的是A.罗马共和国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D.东罗马帝国5.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

这()A.标志着世界首部成文法诞生B.有利于遏制贵族滥用法律C.消除了平民与贵族间的矛盾D.奠定了近代欧洲民法基础6.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关于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成就描述准确的一项是A.《掷铁饼者》的创作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B.大竞技场吸收了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C.《十二铜表法》构建起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D.儒略历以古巴比伦太阳历为蓝本,一直沿用至今7.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和古希腊罗马时期思想大师辈出,东西方文化遥相呼应,被称为人类的“轴心时代”。

以下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老子D.孔子8.李华同学在复习某一单元的历史知识时,整理了一组关键词:封君封臣制、庄园中的农奴、城市经济和大学的兴起、《查士丁尼法典》。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小学五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小学五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小学五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2最新部编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小学五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 9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一、选择题。

(共12分)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提供.(ɡòn ɡ)—供.认(ɡōn ɡ) 晃.眼(hu ǎn ɡ)—摇头晃.脑(hu àn ɡ)B.停泊.(b ó)—血泊.(p ō) 监.牢(ji ān )—国子监.(ji àn )C.丈夫.(f ū)—逝者如斯夫.(f ū) 喧哗.(hu á)—哗.哗流水(hu á)2.下面加点的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师傅. 副.业 负.担 附.庸 B.俊.马 竣.工 严骏. 峻.杰 C.树稍. 船艄. 捎.话 梢.胜一筹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哪一项解释有误( ) A.其人弗能应.也。

应:应答。

B.果.有杨梅。

果:果然。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闻:听说。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此次家长会上,学校领导认真总结并听取了家委会成员的建议B.今天全班都来参加毕业典礼彩排,只有龙一鸣一人请假C.中国为了实现半导体国产化这一夙愿,展现出毫不松懈的态度5.下面三幅书法作品中,哪一幅是怀素草书《千字文》(局部)( )A. B. C.6.对这幅漫画的寓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医生自己生病了,却不愿意进行急救B.讽刺少数医生良心出了问题却不承认,不改正C.有些人总喜欢把没有生病的人送进抢救室二、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共2分)马老师多么和蔼可亲呀!上课时,他教我们耐心地写字的方法;下课时,他常常和我们在一起。

昨天下午,他给淘淘补了一天的课,他非常感动马老师。

2019-2020部编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19-2020部编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昔日无关紧要的城镇如巴黎、伦敦和科隆等在1100至1200年间规模大致增加了一倍,1200至1300年间又增加了一倍。

”这表明()A.这些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已经改变B.中世纪晚期欧洲城镇数量迅速增长C.中世纪晚期欧洲一些城镇规模持续增大D.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起来2.位于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作为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古迹,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也见证了拜占庭的兴衰历程。

这个千年帝国灭亡的标志是()A.13世纪末,被西罗马帝国灭亡B.16世纪,君士坦丁堡陷落C.15世纪,首都麦加陷落D.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陷落3.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角高地的梵蒂冈城国,是全球领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之一。

梵蒂冈城国的前身为“教皇国”。

下列事件为“教皇国”奠定基础的是()A.布匿战争B.丕平献土C.查理称帝D.罗马帝国建立4.欧洲谚语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中古城市是“由获得自由的农奴重新建立起来的”。

中古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A.使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势力得到空前的加强B.封建主放松了对市民的剥削C.导致商品经济加强D.使西欧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5.德皇亨利四世在与罗马教皇斗争失利后,被迫于1077年到意大利教皇居住的卡诺莎城堡前赤足冒雪哀求三天,教皇最终表示同意恢复亨利四世的教籍和统治权力。

这就是历史上的“卡诺莎之辱”。

上述材料说明当时()A.教会成为欧洲最大的土地所有者B.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C.西欧封建国家内部管理权力分散D.西欧封建制度等级森严6.在西欧城市的兴起过程中,哪一阶级不断发展,并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A.市民阶级B.地主阶级C.奴隶主阶级D.农民阶级7.查理曼为了得到罗马教皇的支持,在经济方面的举措是()A.实行多种宗教同时发展的政策B.要求教民向教会缴纳“什一税”C.四处征伐,扩展国王的版图D.皈依基督教,并赐给教会土地8.“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度上学期九年级世界古代史10月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共75分)1. 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

下列不属于大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的是()A.古印度B.古埃及C.古代中国D.古希腊2.大河流域孕育了古代灿烂的人类文明,下列选项代表古代埃及文明的是()A.秦始皇陵B.金字塔C.种姓制度D.《汉谟拉比法典》3.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4.如图所示石碑刻有“此为确立真正福祉及仁政于国内的常胜之王汉谟拉比所制定的公正的法律”等文字。

下列有关该石碑文字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映了古代埃及建造金字塔的情况B.反映了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C.反映了古代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D.证明了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5.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

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A.体现自由平等B.体现“君权神授”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6.公元前6世纪时,释迦牟尼创立宗教,反对婆罗门种姓的优越地位,提出“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

他认为,种姓之间没有贵贱之分,看人不应分种姓出身,应看其行为和才能。

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宗教是()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7.宗教是人类的重要文化遗产。

下列关于佛教的说法正确的是()A.产生的背景是受苦受难的犹太人渴望得到“拯救”B.它宣扬“众生平等”是为了反对婆罗门的特权C.它的创始人是汉谟拉比D.它的主要传播地区是东亚、西亚和北非8.古代印度的一项制度规定: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率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这一制度是()A.分封制度B.种姓制度C.领主制度D.专制制度9.几位同学排练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一部短剧,以下场景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A.首陀罗在主持祭祀活动B.吠舍在法庭上审讯犯人C.婆罗门在自己的田地里劳动D.刹帝利命令军队出兵作战10.欧洲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一个旅游团他们想去探访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他们的最佳旅游地是()A.德国B.希腊C.英国D.意大利11.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

希腊“极盛时期”对西方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是()A.海外贸易B.民主政治C.文化教育D.军事外交12. 雅典基本上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是在()A.梭伦时期B.伯里克利时期C.屋大维时期D.查理•马特时期13.伯利克里在一次公众演说中阐述:“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

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其中,“大多数人”指()A.全体居民B.全体成年男性公民C.全体成年公民D.全体贵族14.古代西方历史上有位传奇人物,他统一了战乱不断的希腊诸邦,征服埃及、波斯和许多其他王国,东征的足迹远达印度,征战之处使东西方文明交融,此人物是()A.伯里克利B.屋大维C.亚历山大D.穆罕默德15.根据下列第①组的内在关系,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使第②组成立①伯利克里→推动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②屋大维→()A.建立雅典奴隶制共和国B.发动布匿战争C.建立罗马共和国D.建立罗马帝国16.如图是古代罗马发展线索示意图,其中乙处应该填写()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罗马共和国D.拜占廷帝国17.某小组整理笔记时,整理出“征服意大利半岛”、“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恺撒夺取政权”这些关键词,他们可能在学习的主题是()A.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B.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C. 希腊文明的繁荣D.罗马共和国的统治18.下面是陈扬同学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他把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混了,请你给他纠正一下,正确的顺序应该是()①凯撒独裁统治②布匿战争③罗马共和国的建立④罗马帝国的建立A. ③②①④B. ③④②①C. ④②③①D. ④③②①19.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

下列所举哪一项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A.亚历山大大帝东征B.马可·波罗来华C.罗马帝国的扩张D.希波战争20.德谟克里特(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年),出现在希腊的100德拉克马的旧纸币上。

德谟克里特的最主要成就是A.写出著名文学作品《荷马史诗》B.创作了《掷铁饼者》C.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D.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21.(2018年湖南郴州市中考)古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足史诗、寓言和戏曲。

其中古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也是目前保存的欧洲最早的文学巨著是( )A.《荷马史诗》B.《俄狄浦斯王》C.《被缚的普罗米修斯》D.《天方夜谭》22.这座建筑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是古代建筑中最为宏大,保存近乎完美的,同时也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之一。

这座建筑是( )A.古罗马凯旋门B.罗马大竞技场C.万神庙D.古罗马高架引水桥23.“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这句出自于()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利特24.《十二铜表法》最重要的历史地位是()A.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B.维护平民利益的保护伞C.最早限制了贵族的特权D.是最完备的法律25.儒略历以回归年为基本单位,是一部纯粹的阳历。

它将全年分设为12个月,每年设365日,每四年一闰,闰年366日。

该历法的制定者为()A.屋大维B.凯撒C.汉尼拔D.罗慕路斯二材料题(共2题,共25分)第26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共11分)材料一: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材料二:古代埃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

古埃及有自己怕文字系统,完善的政治体系和多神信仰的宗教系统。

其方锥形的国王的陵墓,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材料三第1条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

第196条倘自由民损毁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199条若自由民损毁自由民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卖价之一半。

——摘自某古代法典材料四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在内部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世界历史》(1)(1分)材料一中,“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这句话的意思说:()A.尼罗河哺育了古埃及文明B.尼罗河流域是古埃及的势力范围C.古埃及人把尼罗河治理得很好D.有了古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古埃及人创造了什么文字?写出其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一例。

古埃及国王方锥形的国王的陵墓被中国人称为什么?(3分)(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这部法典是哪个国家制定的?名称是什么?这部法典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4分)(4)材料四所说的“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具体指什么制度?在印度反对这一制度的宗教是什么?这一宗教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支持的原因是什么?(3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共14分)材料一:下图人物主政时,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他们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材料二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人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好战的将领”“贪婪的侵略者”“文明的传播者”等。

材料三:……原因是,迦太基……被摧毁之后,罗马人变得非常富裕,役使大量奴隶。

海盗看出用这种方式赚钱非常容易,于是海盗在各地兴起,自己去袭击和贩卖奴隶。

(1)材料一图中人物是谁?材料反映了古希腊哪座城邦的什么制度?这个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人们为什么称他是“文明的传播者”?你赞同他这种传播文明的方式吗?为什么?(6分)(3)材料三中罗马摧毁迦太基的战争历史上称为什么?这时罗马在公元前2世纪获得了怎样的发展?(2分)(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罗马奴隶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2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共75分)二材料题(共2题,共25分)第26题(共11分)(1)A (1分)(2)象形文字(1分)太阳历(1分)金字塔(1分)(3)古巴比伦王国(1分)《汉谟拉比法典》(1分)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分)(4)种姓制度(1分)佛教(1分)佛教宣扬“忍耐顺从”。

(1分)第27题(共14分)(1)伯里克利(1分)古希腊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2分)公民大会(1分)(2)亚历山大(1分)因为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2分)不赞同(1分)因为战争不可能避免的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破坏,给人们带来痛苦、悲伤。

(2分)(3)布匿战争(1分)成为了地中海霸主(1分)(4)海盗劫掠,战争中抓捕战俘。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