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刘渡舟老先生《伤寒论》中桂枝汤的所有条文解析

干货刘渡舟老先生《伤寒论》中桂枝汤的所有条文解析
干货刘渡舟老先生《伤寒论》中桂枝汤的所有条文解析

干货!刘渡舟老先生:《伤寒论》中桂枝汤的所有条文及解

方药| 桂枝汤方

治法| 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校(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折折(执水)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酩、臭恶四等物。方义

方中桂枝辛温,解肌祛风;芍药酸寒,敛阴和营。两药配伍有调和营卫之功。姜辛散止呕,且助桂枝;大枣味甘益阴和营,以助芍药;炙甘草调和诸药。方为辛温解表轻剂。服用桂枝汤取汗,尤须啜粥、温覆以助药力,既益汗源,又防伤正,值得重视。【原文】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释义

本条句首指出太阳中风,故当与第1条“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第2条“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互相参看。证见阳浮(脉浮)、翕翕发热,为外邪犯表,卫阳浮盛,抗邪于外。阴弱(脉缓)、汗自出,为卫外不固,营不内守,营对浮盛之卫而言相对不足,可称营弱。汗出营弱,脉应之缓。恶风寒,与脉浮、发热同见,为风寒外束肌表。原文中恶寒、恶风并列,提示两证有轻重之别,但可并见,似不可误为或见之证。肺合皮毛,肺气上通于鼻。外邪犯表,肺气不利,则见鼻塞。外邪干胃,胃气上逆,则见干呕。诸证反映营卫不调,卫强营弱,肺气不利,外邪干胃的病理,仲景提要为“阳浮而阴弱”

吕震名说:“卫强故阳脉浮,营弱故阴脉弱,卫本行脉外,又得风邪相互,则其气愈外浮,阳主气,风为阳邪,阳盛则气易蒸,故阳浮者,热自发也。

营本行脉内,更与卫气不谐,则其气更内弱,阴主血,汗为血液,阴弱则液易泄,故阴弱者,汗自出也。啬啬恶寒,内气虚也,淅淅恶风,外体疏也;恶寒未有不恶风,恶风未有不恶寒,二者相同,所以经又互言之。翕翕发热,乃就皮毛上之形容;鼻鸣,阳邪壅也;干呕,阳气逆也。太阳中风证状之和此谛实,此证宜用此方,凡欲用仲景方先须辨证也。”【原文】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

汤主之。

释义

太阳病虽只出现头痛、恶风,但恶风与发热并见,在太阳经脉所过之部位出现疼痛,反映病在太阳之表无疑。更见汗出,是太阳中风证的要点悉具,故当用桂枝汤为主治疗。本条提出的四个表现中,头痛、发热、恶风与太阳伤寒同,唯汗出是一特点,提示有汗、无汗是中风、伤寒的鉴别要点之一。条中不言脉象,似示人太阳中风证的确诊,在于重要临床表现的组合,而不拘于一个症状或脉象。柯韵伯说:“此条是桂枝本证,辨证为主,合此证即用此汤,不必问其为伤寒、中风、杂病也。今人凿分风寒,不知辨证,故仲景佳方置之疑窟。四证中头痛是太阳本证,头痛发热恶风与麻黄证同,本方重在汗出,汗不出者,便非桂枝证。”

尤在泾说:“太阳受邪,无论中风伤寒,俱有头痛,俱有发热,但伤于寒则表实无汗,伤于风表疏自汗,是头疼发热者,伤寒所同,而汗出恶风者,中风所独也。中风必以风剂治之,云桂枝汤主之者,见非他药所得而更者耳。”【原文】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卫强营弱,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释义

本条以太阳病具有发热、汗出的特点及宜用桂枝汤治疗,提示证属太阳中风证。以荣弱卫强对太阳中风证的病理作具体

补充说明。荣弱,即指卫外不固。营不内守,具体说明了“阴弱者汗自出”;卫强,指风寒束表,卫气浮盛以抗邪引起的病理改变,即“阳浮者,热自发”的实际含义。明确阐述了太阳中风证的营卫不调病理及其病理主导方面。本条还补充说明太阳中风证的病因是外感风邪。提出宜桂枝汤治疗,说明桂枝汤既可调和营卫,也有解肌祛风之功。方有执说:“上条言阳浮而阴弱,此言荣弱卫强,卫强即阳浮,荣弱即阴弱,互相发明也。”黄元御说:“邪风者,经所谓虚邪贼风也。”徐大椿说:“提出邪风二字,见桂枝汤为驱风圣药。”【原文】24条:太病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则愈。

释义

太阳病,病初即服桂枝汤治疗,致烦闷不解针刺后仍与服桂枝汤,说明病证属于太阳中风证。太阳中风,服桂枝汤,是正确的治疗方法,本应遍身折折(执水)微似汗出而解。今服桂枝汤后,不仅病邪不解,反而增加烦闷不舒,似属发生变证。但认真分析其不曾误治,服药后只增烦闷一证,其他脉证未见变化,故可断言病证未发生传变。其反烦不解,乃太阳中风证邪气较重,服桂枝汤后正气得药力之助,欲驱邪外出,但力尚不足,正邪相争,邪郁不解,故证属太阳中风的较重型。

治疗之法,先刺风池、风府疏通经络以泄邪,然后再服桂枝

汤以解肌表。针药并用,祛邪之力倍增,病可得愈。徐大椿说:“此非误治,因风邪凝结于太阳之要路,则药力不能流通,故刺之以解其结。盖风邪太甚,不仅在卫而在经,刺之以泄经气。”魏荔彤说:“恐误认为已传之烦躁,故标出以示人,言不解,则太阳之证俱在,但添一烦,知其非传里之烦,而仍为表未解之烦也。”【原文】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释义

太阳病,表邪未解,治当发汗解表。现病人脉象浮弱,不宜发汗过多,故用桂枝汤解肌发汗为宜。方有执说:“外证未解,谓头疼项强恶寒等证犹在也。浮弱,阳浮而阴弱,此言太阳中风凡在未传变者,仍当从表解肌,盖严不得下早之意。”【原文】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释义

太阳伤寒证发汗后,若得脉静身和,为表邪已解,病证向愈。本条指出太阳伤寒证汗解后半日,病人出现烦闷不适、脉象浮数,为余邪在表未尽,故治疗可再用发汗之法。由于前已发汗,再次发汗不宜峻剂,故用桂枝汤轻度发汗,使邪去而不伤正。提示桂枝汤可作为发汗轻剂使用。

尤在泾说:“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者,非旧邪去而新邪复乘也,乃余邪未尽,复集为病耳。脉浮数者,邪气在表

之证,故可更发其汗,以尽其邪。但以已汗复汗,故不宜麻黄之峻剂,而宜桂枝之缓法,此仲景随时变易之妙也。”【原文】44条: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释义

病证在表,治当汗解;里实之证,治当攻下。今表证未解,宜用桂枝汤解表,而禁用攻下之法。若误用下法,每因邪气内陷而引起变证,故仲景告戒攻下是错误的治法。【原文】45条: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需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释义

太阳病,应正确使用辛温解表法治疗,如果使用汗法以后,病证不解,即应认真分析,辨明原因,对汗不如法者,当再恰当取汗祛邪对病重药轻者,则师法继进,以使病愈。若不加分析,改用攻下治法,即属误治,每每引起变证。但本条指出汗下之后,脉浮未变,病证仍然在表,知病证未因误下而生变,故施治之法,仍须解外,桂枝汤为宜选之方。

徐大椿说:“脉浮而下,此为误下,下后仍浮,则邪不因误下而陷入,仍在太阳,不得因已汗下而不复用桂枝也。”

张璐说:“虽已下,而脉仍浮,表证未变者,当急解其外也。”【原文】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

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释义

外感病,已有六七日不大便,其并见头痛、发热或热证的表现,属里热结实,浊热上扰之证,用承气汤攻下实热,病证可愈。里实热证,小便必为赤浊,本条指出病人小便清长,虽然多日不大便,是邪仍在太阳之表,治以辛温发汗为法,用桂枝汤适宜。“若头痛者必衄”倒装笔法,不可随文作解。成无己说:“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故宜当下,若小便清者,知里无热,则不可下。《经》曰‘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况此不大便六七日,小便清者,不可责邪在里,是仍在表也,与桂枝汤以解外。若头痛不已,为表不罢,郁甚于经,迫血妄行,上为衄也。”

尤在泾说:“‘宜桂枝汤’四字,疑在‘当须发汗’句下。【原文】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释义

太阳病,应从发汗而解,若误用下法,最易发生变证。但本条指出,误下之后,病人自觉胸中气逆,是虽然误下而正气未衰,表邪尚未内陷,且正气能与邪争,表证有外解之机,故可与桂枝汤以解外。提示桂枝汤适宜太阳病误下后,表证仍在不宜峻汗之证。如果误下后气不上冲,反映邪已内陷,

发生变证,则不当再用解表之法,桂枝汤自然不得与之。

成无己说:“太阳病属表,而反下之,则虚其里,邪欲乘虚传里,气上冲者,里不受邪,而气逆上与邪争也,则邪仍在表,故当复与桂枝汤解外。其气不上冲者,里虚不能与邪争,邪气已传里也,故不可更与桂枝汤攻表。”

陈修园说:“太阳病误下之后,则太阳之气当从肌腠而下陷矣。若不下陷而其气竟上冲者,是不因下而内陷,仍在于肌腠之间,可与桂枝汤方。用前啜稀粥,温复微取汗法,从肌腠外出而愈矣。若不上冲者,邪已内陷,不在肌腠之中,桂枝不可与之。”【原文】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容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而。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释义

本条指出,病人常自汗出一证,有属病在浅表的营卫不调类型。其营卫不调的主导方面是卫气发生病理变化,即由于卫不固护于外,致营不内守,营卫不相协调此属于营卫不调的自汗证,仲景提出用发汗的治法调和营卫,使病证得愈,桂枝汤当得优选之方。

本条提示:营卫不调既可见于外感表证,也可见于杂病的自汗症。两者病因不同,分属两种疾病类别,但以有相同的病理机制,而采用相同的治法和方药。间接说明,桂枝汤具有调和营卫的功用,可用以治疗营卫不调引起的多种病证。

条文还提示:病理性自汗与发汗不同。自汗是营卫不调病理的外在表现,自汗越明显,反映病理变化越重,故出汗不可能成为治疗因素。使用药物发汗,是祛邪复正的治疗手段,能够达到使营卫调和,自汗自止的目的。

张锡驹说:“卫气者,所以肥腠理,司开阖,卫外而为固也。今受邪风,不能卫外,故常自汗出,此为营气和而卫不和也。卫为阳,营为阴,阴阳贵乎和合,今荣气和而卫气不与之和谐,故营自行于脉中,卫自行于脉外,两不相合,如夫妇之不调也。宜桂枝汤发其汗,调和营卫之气则愈。”

徐大椿说:“自汗与发汗迥别,自汗乃荣卫相离,发汗使荣卫相合。自汗伤正,发汗驱邪,复发者,因其自汗而更发之,则荣卫和而自汗反止矣。”

【原文】54条: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而愈,宜桂枝汤。

释义

病人有时出现发热、自汗,且可除外脏腑属里之病,病在肌表无疑。细究其病,仲景指出“此卫气不和”即由于卫气发生病理改变所致营卫不调,故宜用桂枝汤发汗祛,调和营卫。因证时发时无,故用先其时的服药方法,颇有截断疗法特点,值得掌握。

尤在泾说:“脏无他病,里无病也。时发热自汗,则有时不发热无汗可知,而不愈者,是不在里而在表,不在营而在卫

矣。先其时发汗则愈者,于不热无汗之时,而先用药取汗,则邪去卫和而愈。不然,汗液方泄而复发之,宁无如水淋漓之患耶?”【原文】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

释义

太阳病服桂枝汤,得遍身折折微似有汗,其病可愈。今服桂枝汤而致大汗出,病人脉象洪大,即应鉴别是否邪传阳明。病人脉象虽变洪大,但不见大热、烦渴等里热征象,仲景提出与桂枝汤治疗,为虽然汗不如法,但未致发生变证,病证仍在太阳之表,故仍从太阳论治。【原文】234条: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原文】276条:太病,脉浮者,可汗,宜桂枝汤。

释义

本条没有说明症状,仅举出脉浮作为发汗的依据。因而引起注家的争论,有的主张是太阴表证,有的主张是兼太阳表证。太阴既然是阴中之至阴,不应当有表证,如果说有,那么,表证的表现是什么?柯氏指出:“当见四肢烦疼等证”,果如柯氏所说,那么,临床上只据脉浮与四肢烦疼,能否诊断为表证呢?

由此可见,以兼太阳表证之说为是。

因脉不沉而浮,为病机向外,里虚不甚,故可用汗法以解其表。如果里虚甚,或脉象不浮,虽然有表证,亦不可治表,

而应先温其里,或温里为主,兼和肌表,如桂枝人参汤。关于本证之用桂枝汤,是否也是自汗?

王肯堂指出:“病在太阳,脉浮无汗,宜麻黄汤。此脉浮当亦无汗,而不言者,谓阴不得有汗,不必言也。不用麻黄汤而用桂枝汤,盖以三阴兼表病者,俱不当大发汗也。须识无汗亦可用桂枝也”。

按中寒阳虚禁汗,仲景于《太阳病篇》已经明确交待,肯定不可用麻黄汤。桂枝汤的解肌发汗,是通过调脾胃而和营卫,不同于单纯发汗,所以用于太阴病兼表还是比较适宜的。

恽铁樵说:“此发汗仍是因太阳未罢而汗,必须有太阳症,不得仅据脉浮。须知不当汗而汗能生内寒,在上则呕逆,在下则泄泻,为太阴所忌也。”

【原文】387条: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释义

霍乱吐利止,说明里已和,升降复,大病已去。唯身痛不休者,是小邪不尽,营卫不和,表证未解。表不解,即应解表。但考虑在霍乱吐利之后,故当视其正邪盛衰情况,斟酌用药以和解其外。因为吐利之后,脾胃气弱,不耐麻黄汤峻汗,故宜用桂枝汤微发汗、调营卫以和其表。

《伤寒论译释》认为:“本条消息二字寓有灵活变通、随证选药的意思,如吐利止身痛不休,必须兼有脉浮、头痛,发

热、恶寒等表证,才适合用桂枝汤。如见表证而脉沉迟,身体疼痛不休,此为阴液受耗,筋脉失养,当用桂枝新加汤。若卫虚多汗而身痛的,可用黄耆建中汤,不必以桂枝汤一方为拘。”

成无已说:“吐利止,里和也,身痛不休,表未解也,与桂枝汤小和之。”张令韶说:“本经凡言小和微和者,谓微邪而毋庸大攻也。”方有执说:“消息,犹斟酌也。小和,言少少与服,不令过度之意也。”

干货刘渡舟老先生《伤寒论》中桂枝汤的所有条文解析

干货!刘渡舟老先生:《伤寒论》中桂枝汤的所有条文及解 析 方药| 桂枝汤方 治法| 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校(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折折(执水)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酩、臭恶四等物。方义 方中桂枝辛温,解肌祛风;芍药酸寒,敛阴和营。两药配伍有调和营卫之功。姜辛散止呕,且助桂枝;大枣味甘益阴和营,以助芍药;炙甘草调和诸药。方为辛温解表轻剂。服用桂枝汤取汗,尤须啜粥、温覆以助药力,既益汗源,又防伤正,值得重视。【原文】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释义 本条句首指出太阳中风,故当与第1条“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第2条“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互相参看。证见阳浮(脉浮)、翕翕发热,为外邪犯表,卫阳浮盛,抗邪于外。阴弱(脉缓)、汗自出,为卫外不固,营不内守,营对浮盛之卫而言相对不足,可称营弱。汗出营弱,脉应之缓。恶风寒,与脉浮、发热同见,为风寒外束肌表。原文中恶寒、恶风并列,提示两证有轻重之别,但可并见,似不可误为或见之证。肺合皮毛,肺气上通于鼻。外邪犯表,肺气不利,则见鼻塞。外邪干胃,胃气上逆,则见干呕。诸证反映营卫不调,卫强营弱,肺气不利,外邪干胃的病理,仲景提要为“阳浮而阴弱” 吕震名说:“卫强故阳脉浮,营弱故阴脉弱,卫本行脉外,又得风邪相互,则其气愈外浮,阳主气,风为阳邪,阳盛则气易蒸,故阳浮者,热自发也。 营本行脉内,更与卫气不谐,则其气更内弱,阴主血,汗为血液,阴弱则液易泄,故阴弱者,汗自出也。啬啬恶寒,内气虚也,淅淅恶风,外体疏也;恶寒未有不恶风,恶风未有不恶寒,二者相同,所以经又互言之。翕翕发热,乃就皮毛上之形容;鼻鸣,阳邪壅也;干呕,阳气逆也。太阳中风证状之和此谛实,此证宜用此方,凡欲用仲景方先须辨证也。”【原文】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54条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54条 第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末有留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注解,一起提高!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脏无他病,里和也。卫气不和表病也。《外台》云∶里和表病,汗之则愈。所谓先其时者,先其发热汗出之时,发汗则愈。 清·吴谦《医宗金鉴》此释上条荣卫不和之证,而又就其时发热汗出者,以明其治也。藏;里也。无他病,谓里无他病也。有时发热,有时不热,有时汗出,有时不汗出,其表病流连而不愈者,非荣不和,是卫强不与荣和也。当于未热未汗之时,预用桂枝汤解肌发汗,迎而夺之,以遏其势,则热退汗敛,而病自愈矣。方有执曰:时以暂言。卫气不和者,表有邪风而不和也。先其时者,言于未发热之先也。 程知曰:阴虚诸病,亦时发热自汗。若里无他病,而时热自汗,则为卫受风邪,未得解散,宜于将发之时,先用桂枝汤、乘其欲动而击之。程应旄曰:桂枝为解肌之剂,而有时云发汗者何也?以其能助卫气升腾,使正气得宣而汗出,与麻黄

汤逐邪气,使汗从外泄者不同。汪琥曰:及其发热自汗之时,用桂枝汤发汗则愈。苟失其时,则风邪入里,病热必深,桂枝汤非所宜矣。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脏无他病,知病只在形躯。发热有时,则汗出亦有时,不若外感者,发热汗出不休也。《内经》曰∶“阴虚者阳必凑之,故时热汗出耳。”未发热时,阳犹在卫,用桂枝汤啜稀热粥,先发其汗,使阴出之阳,谷气内充,而卫阳不复陷,是迎而夺之,令精胜而邪却也。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论述卫气不和,时发热自汗出的证治。病人脏无他病,是指饮食、二便、睡眠都正常,无内证可述,说明里气和。文中又没有提到太阳病或脉浮、恶风寒等表证,说明也不是太阳中风。病人只是出现时而发热、汗出的症状,而且缠绵不愈,吃了一些药也不见效。这也是卫气不和,荣卫失调的表现。荣卫分别为阴阳之属,阴不制阳,则卫阳亢盛而发热;阳不护阴,则荣阴外越而汗出。治疗上也应选用桂枝汤调和荣卫,但一定要在发热、汗出发作之前服药,阴阳荣卫才比较平衡稳定而易于调节,而且可以避免在发作时服药汗出太多而损伤正气。这类疾患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尤以妇女更年期时更为多见,在使用滋阴、助阳、清热、敛汗的方法都难取效时,可以试试桂枝汤,往往都有效。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这个病最常见了。脏无他病,就

刘希彦 大疫当前《伤寒论》的核心方法尽在此篇

刘希彦| 大疫当前,《伤寒论》的核心方法尽在此篇 雷涛医师2020-02-03 23:40:27 原创刘希彦 文:刘希彦 在《伤寒杂病论》的原文中,张仲景极少讲临证的心法,零散的涉及过一些,并不系统。方法后面的原理也极少言明。此书就像是一本只有招数没有心法的武林秘籍,历来但凭习学者各自参悟。加上经历代传抄又是一本残缺和顺序错乱的书,且有后人加上去的很多文字,这就让习学者更加困难。破解《伤寒论》的临证原则和具体而微的组方心法,历来是经方界的难题。若

不能破解仲景的临证心法和组方原理,终不得源头活水,自然很难如仲景般组方千变万化,灵活的应之于万病。 本人不敢说完全还原仲景之法,毕竟有一部分问题书中并未言明。但也绝不敢背离原文的语境,亦不敢涉及原文不涉及的理论,总之不自欺不造作。经典虽难读难解,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总有线索。只要对经典有基本的诚意,不妄生枝节,不妄立名相,便能以诚通微。 医学离不开实证,这套理论本人多年实证下来疗效更高,且便于学习和操作,方敢抛砖引玉。关于《伤寒论》的临证心法,简而言之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 阴阳病位淤堵 【一】阴阳 先说阴阳问题。 《伤寒论》里对于阴阳的判断,落实到临证是指人体能量的多少,也可以通俗的说是气血的多少。 《伤寒论》临证的第一原则就是阴阳原则,正确判断人体的能量(气血)水平,关系到组方用药的大方向。 阴阳既然是由能量的多少来判断,就好比油箱里的油,油充足自然是阳,油少自然是阴。人体的油箱怎么看?最直观的就是脉象,也就是用血管里血液的充实度来判断阴阳是最准确的。既然判断阴阳最直观的是看血管里面血液的充实度,那这个充实度怎么衡量?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 打印版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 第一讲《伤寒论》 导言 一、《伤寒论》的历史变革 《伤寒论》原名叫《伤寒杂病论》。也有人叫《伤寒卒病论》,考“卒”字乃是“杂”字的误写。 这部书是公元196 年-204 年后汉人张机(字仲景)所写的作品。 张仲景,南郡涅阳人,约生于公元150年-219年,他的事迹汉书无传。据唐《明医录》载.“甫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典,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所能及。” 东汉末年,连年战争,百姓流离失所,导致了疾疫流行,死的人很多。张仲景家族是拥有两百多人口的南阳大族,在疫情的危害下,还不到十年时间就死亡了三分之二的人口,其中死于伤寒的则占十分之七。 张仲景在序文中曾哀叹地说:“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从而激发了他著书活人的志愿。为了著书济世,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广泛地吸收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并给合自己的体会,在前人的基础上而又有所创新。经过了辛勒的劳动和反复的印证,终于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这部作品问世不久,就遭到了兵火的摧残,致使原书十六卷残缺不全。 公元256年一316年,西晋太医王叔和搜集了一些残存之书,进行整理并撰次成篇,但只整理了十卷,对十六卷的原貌已不复见。所以晋以后的《隋书经籍志》和《唐书艺文志》只载《伤寒论》十卷,而不再称十六卷。 到了公元1065年,宋朝的治平年间,政府指令高保衡、林亿等人校正医书,把开宝年间节度使高继冲进上的《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加以校正,同时梓板而颁行于世。在这个时闻,翰林学士王沫在馆阁日,从蠹简中检得的《金匮玉函要略方论》三卷,也加以校正而刊行于世。 二、《伤寒论》是一部什么书 《伤寒杂病论》本来是伤寒与杂病有机联系,相提并论的一部书。自宋治平梓板简称《伤寒论》,而林亿等人又有十卷论伤寒,六卷论杂病的说法,使人误解为《伤寒论》是专论伤寒,而《金匮玉函要略方》则专论杂病,这一看法一直流传至今。 为了正确理解本书起见,先介绍一下什么是伤寒,什么是杂病,以及伤寒与杂病的内在联系,方能对本书作出正确的评价。 先说伤寒: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句话是指广义伤寒面言,及于狭义伤寒,则只限风寒,而不包括风寒以外的其它邪气。 考《伤寒论》的内容则是主论风寒,兼论杂病,它虽亦提及温病等证,乃是与风寒进行鉴别,作为伤寒类证而出现。所以,不象伤寒那样论述全面,也没有系统的治法。因此,还不能说《伤寒论》就是讲的广义伤寒。 再说杂病.汉时对疾病的分科,尚无今日内外科之称,当时对外感发热的急性热病,皆叫做伤寒;对伤寒以外的疾病,包括了许多慢性病,都称之为杂病。 伤寒与杂病。本来是两种不同的发病形式,但张仲景把它们共揉一书之中,而相提并论的理由是和以下几个问题有关的: 1、因伤寒单纯发病者少,而与杂病相兼者则多,故伤寒与杂病合论则全面。 2、人分男女,体有强弱,感邪虽一,发病则异,而且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故辨证不明杂病,不明脏腑的寒热虚实,则亦不能明伤寒。所以,只论伤寒,不论杂病,则不能曲尽辨证之长。 3、有的病人先患它病,后感伤寒,内伤外感,病情杂沓,难求一致,无法用伤寒一种发病形式而统摄诸病。 基于上述的问题,故柯韵伯对此深有体会的说:“伤寒之中最多杂病,虚实互显,故将伤寒、杂病合而参之,此扼要法也”。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伤寒论》是通过伤寒与杂病的具体的事实,以反映它的辨证方法。也可以这样说,伤寒与杂病必须共论,方能显示六经辨证以统摄诸病的意义。故柯韵伯又说:“盖伤寒之外皆杂病,病不能脱大经,故立六经而分司之。”反映了六经辨证以统摄伤寒、杂病这一事实。 同时应该指出的是,《伤寒论》这部书言简意赅,极尽含蓄吐纳之能事,故在辨证说理中有其潜移默化的感染力,起到了文以载道的效果。 另外,还应看到作者在六经辨证中,只讲某经之为病,不讲某经之伤寒,把百病兼括于六经而不能离其范围,所以它只在六经上求根本,而不在伤寒上求枝叶,因而突出了六经辨证的特点。 方中行也认为《伤寒论》是论病之书,非为伤寒一病而设,这些提法,确实抓住了《伤寒论》的主要精神。 根据上述理由,说明了伤寒与杂病互相共论以阐明辨证论治之理,本来不存在伤寒在前,杂病在后;或十卷论伤寒,六卷论杂病的说法。学习《伤寒论》目的是在于辨证论治,绝不可降格以求而满足于辨伤寒之一病。 三、六经的概念 六经的实质:《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核心,究竟六经的实质是否存在,在伤寒学中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中医诊病的方法,叫做四诊,望闻问切。四诊当中,最主要的,能被大家掌握的,色脉之诊。望色、切脉,这个非常重要。色,叫查,用眼睛观查它的变异。人病了,必有反应,一个是从脉上,一个是从色上,而有所不同。医生就根据反应的不同,还了疾病、脏腑不合的情况。 但是,色与脉必须相合,才有把握,才更有准确性。因此,除了色之外,还要用指诊治法。色脉结合,可以万全。 现在我们当医生的,查色、切脉,还讲究,但是比较粗线条的了,不细,不细微。病人来了,人的胖瘦、脸上发红、发黄,我们也看一看。但是,这是很不够的,这些都是粗线条的。郁微,就是到了很细微的程度,但是望色要知机。宋邵康节一个话,知机,其神乎?你要是知了机了,这就有点神了,先知先觉。实际上不是这样,知机了,事物刚一萌动,你就知道了。所以古文观止里有一句话,础润而雨,月晕而见,见微知著,见了小的就知道大的。所以当医生辨色,就是要知机,他有一点反应,医生的眼睛丝毫不爽,就看出来,就知道病情的情况了,就知道了。但是色与脉要结合起来,这样把握性才大一些。 上一次课我们讲的就是色脉结合诊病的方法,讲了三条。我们讲了,色莫知真。因为色脉结合了,我们才能洞悉病情。举了三个例子,恐在气血下,而脉细,而面白。脉细面白,气血不能向上,恐在气下,气血行于下,而不注于上,所以才脉细面白。人有羞愧,人心气馁了,心气不足,心就虚了,人的面色就乍赤乍白而无定,脉就浮了,浮者,气散于外,气不扰了。人无精液了,脉就涩了,唇口干涸,脉涩是切诊,唇口干燥是望诊。举例是说明,人的情志的变化,影响气血,能反应于人面,人的面色、脉色有变化。有了疾病了,也影响人的脏腑气血,人的面色,脉博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色与脉密切结合在一起,来判断人的疾病、情志的变化,是很科学的。 所以,我们读书就有所启发,这短短三条,字并不太多,张仲景就是告诉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不要净切脉,还要望色,脉与色、和他的神态要结合起来,来反应脏腑气血荣卫的情况。所以说辨脉法,并不是辨脉的,结合望色的。如果从这三个例子,我们重视了,色脉之真,重视了人的情志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人的疾病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我们就收获无知处。我们读书要有所收获,有所得,有所用,这样在临床上提高了我们的水平。古人不能一个一个都说出来,举一反三,由表及里。如果人怒了,怒发冲冠了,脉是细的,面是细的吗?因此,面是红的,脉是洪大的。这你就要推理啊。如果人惭愧了,面一会红一会白,叫人看到心神不定,那人没什么事呢? 下面又讲了两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举按寻的指法,切脉有举按寻,有三菽六菽九菽12菽这样的轻重之分,来候五脏之气。脉有浮取,有中取,有沉取,我们一般切脉的方法,叫浮中沉,所以要先从三菽开始。这叫常规。我们现在有些学生没受过常规的训练,切脉的时候,一下子就按下去了,中医你要先轻取,你得先看它是肺脉啊,看看是不是有表证,有外感。浮取没有才中取,然后再沉下去,所以叫浮中沉,举起来,按下去,叫寻,最后才推筋找骨。脉有浮中沉就是人有下中下三焦。浮就是看上焦的病,是表,按就是脾胃,寻就是肝肾了。指法,辨脉篇就告诉我们了,切脉的方法由轻取来候脉,候之不得然后向六菽,然后至骨,这样循序渐进,来候五脏之气。这就是知识,是理论,这也有手法,指法。我学了辨脉篇了,学到了什么了?这就是收获,就是能耐。指法,应该由轻而重,由上而下,一点一点地往下来。 下面讲的就是寸关尺,讲三部脉,再加上浮中沉,三三得九,这就是寸口脉的三部九候之法,三部就是寸关尺,九候就是三部各有浮中沉,与内经讲的三部九候之法不同。 三部九候里最主要的是讲肾脉、根脉。脉讲胃神根,脉有了根了,人就有救了,脉要无根,人就危险了。所以“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

大道至简的古中医

股中医-心 来自Android发布于今天20:52 大道至简的古中医 张仲景之所以是医圣,首先他参透了汉代之前的经方之精髓,然后他在纷乱的辨证体系当中确立了最适合汤液学的六经辨证体系,用来指导运用经方。所以,我们今天在这里讲经方不为复古,更不为疑今,只为在杂说蜂起之世,追本溯源的发扬真正的古中医,但求真耳。 所谓经方,大抵已经沿用了几千年,理论上可以上溯到传说中的神农时代。现在一提经方,自然就会和元明清的医学相背驰,一背驰就会有人出来说否定我们这几百年的医学成果。几百年,相对于漫长的中医历史太短暂了。中国文化成熟得早,易理象数也好,文化哲学也好,青铜器也好,玉器也好,最高成就都是在春秋战国之前,到汉代已经在衰落了。何况近几百年的中医理论主要来自于文人的著作,空谈多过实证,诡辩多过大道,且大多是文人为了博名故意另辟蹊径的东西,开宗立派的效果是达到了,医学却变混乱了。 对于经方,自古就有这样的说法,说只要使用得当,就能有“覆杯而愈”的效果。所谓“覆杯而愈”,就是说喝完药,把杯子洗了扣在桌上,病就好了。这个听起来好像不可思议,以我个人的临证经验来看,此言是不虚的。如果辨证准确,外感病只需要半剂药,上午吃下午好,晚上吃早上好,该退烧的退烧会退烧,该止泻的会止泻。慢性病的也是几剂药就会有明显效果,甚至是几剂药治愈的也有很多。绝对不是现在所说的中药慢。慢的那是后世中医,而不是真正的古中医。 历代能够参透这本书的寥寥无几,原因是张仲景在这本书里没有系统的讲述他的医学理论。这就好比一本武功秘笈,只有招数,没有详尽系统的内功心法。加之又是一本残书,经过历代流传还有错简,以及后人加上去的一些自相矛盾的东西,所以历代能真正学通这本书的人是少之又少,很多人只能高山仰止。 现今对《伤寒论》的研究,大部分只停留在依葫芦画瓢的阶段。在临证上,只要能够与书中的方证对应上,就能有极好的治疗效果。书中没有提及的,或者那些似是而非的证状,分析起来就有困难了,选方就没有把握,自己组方效果又不理想。《伤寒杂病论》的行文方式是极简的,不过寥寥几万字,而疾病的反应又千变万化,哪能够一一对应呢? 胡希恕先生,大家都很熟悉了,是一个很好的经方名家,他提出辨证的最高境界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原文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原文 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原文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中医诊病的方法,叫做四诊,望闻问切。四诊当中,最主要的,能被大家掌握的,色脉之诊。望色、切脉,这个非常重要。色,叫查,用眼睛观查它的变异。人病了,必有反应,一个是从脉上,一个是从色上,而有所不同。医生就根据反应的不同,还了疾病、脏腑不合的情况。但是,色与脉必须相合,才有把握,才更有准确性。因此,除了色之外,还要用指诊治法。色脉结合,可以万全。 现在我们当医生的,查色、切脉,还讲究,但是比较粗线条的了,不细,不细微。病人来了,人的胖瘦、脸上发红、发黄,我们也看一看。但是,这是很不够的,这些都是粗线条的。郁微,就是到了很细微的程度,但是望色要知机。宋邵康节一个话,知机,其神乎?你要是知了机了,这就有点神了,先知先觉。实际上不是这样,知机了,事物刚一萌动,你就知道了。所以古文观止里有一句话,础润而雨,月晕而见,见微知著,见了小的就知道大的。所以当医生辨色,就是要知机,他有一点反应,医生的眼睛丝毫不爽,就看出来,

就知道病情的情况了,就知道了。但是色与脉要结合起来,这样把握性才大一些。 上一次课我们讲的就是色脉结合诊病的方法,讲了三条。我们讲了,色莫知真。因为色脉结合了,我们才能洞悉病情。举了三个例子,恐在气血下,而脉细,而面白。脉细面白,气血不能向上,恐在气下,气血行于下,而不注于上,所以才脉细面白。人有羞愧,人心气馁了,心气不足,心就虚了,人的面色就乍赤乍白而无定,脉就浮了,浮者,气散于外,气不扰了。人无精液了,脉就涩了,唇口干涸,脉涩是切诊,唇口干燥是望诊。举例是说明,人的情志的变化,影响气血,能反应于人面,人的面色、脉色有变化。有了疾病了,也影响人的脏腑气血,人的面色,脉博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色与脉密切结合在一起,来判断人的疾病、情志的变化,是很科学的。 所以,我们读书就有所启发,这短短三条,字并不太多,张仲景就是告诉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不要净切脉,还要望色,脉与色、和他的神态要结合起来,来反应脏腑气血荣卫的情况。所以说辨脉法,并不是辨脉的,结合望色的。如果从这三个例子,我们重视了,色脉之真,重视了人的情志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人的疾病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我们就收获无知处。我们读书要有所收获,有所得,有所用,这样在临床上提高了我们的水平。古人不能一个一个都说出来,

刘希彦老师《伤寒论讲稿》38-103条

刘希彦老师《伤寒论讲稿》38-103条 刘希彦老师《伤寒论讲稿》2014/3/28--9/13合并版(B)2014年6月21日 刘希彦老师《伤寒论》讲课——周六晚八点于经方求真群第十三次 大家晚上好。 感谢大家三个多月来每周守在这里听我的课。 我一直很惶恐怕教不好教不对,因为我们是分条语音和文字的方式上课,所以信息量和真实感肯定比不上面授。 但大家这么不离不弃,让我实在感动。 我也尽力想把更多的内容和信息量讲给大家。 上回我说到,咱们六经已讲了五经,只有厥阴没有涉及了。所以,我们现在可以讲一些临证上的东西了。 临证就是临床,我喜欢临床这个词,因为我们中医不需要病人开刀住院吊水成天躺在病床上,古来也没有医院这个词。我喜欢叫临证,中医是找证据的,找人体到底出现什么问题的证据。 今天,我就开始结合医案教大家怎么找证据。 刚才打错了,应该是我不喜欢临床这个词。 上一堂课讲了小柴胡汤。现在,我结合自己的几个医案讲讲小柴胡汤的应用。

我们知道柴胡四证,又知道四证具其一就是柴胡证。且三阳并病治从少阳。所以少阳柴胡证的运用和治疗是比较简单的。如果,一个病就有四证之一,那就是照书生病了,讲起来也没意思,所以,我今天会讲几个相对不那个容易判断的医案。2011、9 安母,女,中年 自述:肝硬化腹水11毫升 刻诊:左脉弦,右脉弦而略滑。容易打嗝,常年心烦,老觉得心里憋着,别的没有什么不适,胃口睡眠亦好。平时觉得身体还可以,这次查出来有肝腹水,自己都觉得很意外。舌有齿痕。 我既然说是要讲小柴胡汤的医案,那就已经交底了,肯定是小柴胡汤为主方。那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小柴胡汤是主方。 脉弦?不能凭脉断证,这是传统中医和后世中医最重要的区别之一。脉只是用来印证的。 这个病人比较麻烦,没有什么明显的证,我们临证常有这样的情况。 有时是病人自感正常,的确不明显。有的是病人迟钝,有却说不上来。 打嗝是胃弱,老觉得心里憋着,其实和胸肋苦满是类似反应,病人不可能照书生病,临证需要变通的认识问题,所以可以

伤寒论方歌刘渡舟总结-带书签

《伤寒论》方歌 刘渡舟先生总结 1.桂枝汤类方歌(二十一首) 一、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和大枣。啜粥温服取微汗,调和营卫解肌表。 二、桂枝加葛根汤 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三、桂枝加附子汤 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四、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意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若见咳逆和短气,桂甘姜枣治无遗。 五、桂枝去芍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闲。

六、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 七、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大汗之后表未解,祛邪同时正亦匡。 八、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小便不利心下满,颈项强痛热翕翕。 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君。

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姜加芍效力彰。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十二、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 十三、小建中汤 桂加饴糖小建中,倍加芍药方奏功。虚劳里急心烦悸,伤寒尺迟梦失精。 十四、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去芍恐助阴,痰水犯心狂躁纷。龙牡安神桂枝助,蜀漆涤饮有奇勋。 十五、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桂剂量增,奔豚冲心来势凶。平冲降逆解外寒,补心代肾立奇功。 十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组成方,龙牡加入安神良。心悸同时兼烦躁,补阳宁心效果彰。

刘希彦老师伤寒论讲稿

(12)希彦老师《伤寒论讲稿》38-103 希彦老师《伤寒论讲稿》2014/3/28--9/13合并版(B)2014年6月21日 希彦老师《伤寒论》讲课——周六晚八点于经方求真群第十三次 大家晚上好。 感大家三个多月来每周守在这里听我的课。 我一直很惶恐怕教不好教不对,因为我们是分条语音和文字的方式上课,所以信息量和真实感肯定比不上面授。 但大家这么不离不弃,让我实在感动。 我也尽力想把更多的容和信息量讲给大家。 上回我说到,咱们六经已讲了五经,只有厥阴没有涉及了。所以,我们现在可以讲一些临证上的东西了。 临证就是临床,我喜欢临床这个词,因为我们中医不需要病人开刀住院吊水成天躺在病床上,古来也没有医院这个词。 我喜欢叫临证,中医是找证据的,找人体到底出现什么问题

的证据。 今天,我就开始结合医案教大家怎么找证据。 刚才打错了,应该是我不喜欢临床这个词。 上一堂课讲了小柴胡汤。现在,我结合自己的几个医案讲讲小柴胡汤的应用。 我们知道柴胡四证,又知道四证具其一就是柴胡证。且三阳并病治从少阳。所以少阳柴胡证的运用和治疗是比较简单的。 如果,一个病就有四证之一,那就是照书生病了,讲起来也没意思,所以,我今天会讲几个相对不那个容易判断的医案。 2011、9 安母,女,中年 自述:肝硬化腹水11毫升 刻诊:左脉弦,右脉弦而略滑。容易打嗝,常年心烦,老觉得心里憋着,别的没有什么不适,胃口睡眠亦好。平时觉得身体还可以,这次查出来有肝腹水,自己都觉得很意外。舌有齿痕。

我既然说是要讲小柴胡汤的医案,那就已经交底了,肯定是小柴胡汤为主方。那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小柴胡汤是主方。 脉弦?不能凭脉断证,这是传统中医和后世中医最重要的区别之一。脉只是用来印证的。 这个病人比较麻烦,没有什么明显的证,我们临证常有这样的情况。 有时是病人自感正常,的确不明显。有的是病人迟钝,有却说不上来。 打嗝是胃弱,老觉得心里憋着,其实和胸肋苦满是类似反应,病人不可能照书生病,临证需要变通的认识问题,所以可以定为少阳病。气郁明显,兼里湿,小柴胡加香附皮茯苓白术泽泻。 需要说一下胃弱,我们学过,少阳病是胃弱引起的,所以有胃弱就要注意了。 现在说处方。 柴胡20 黄芩15 法夏15 炙甘草10 大枣15 西洋

刘渡舟伤寒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 第32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一、四两葛根三两麻,枣枚十二效堪嘉;桂甘芍二姜三两,无汗憎风下利夸。 二、1、这是伤寒表实、经输不利之证。 2、要与太阳中风、经输不利相区分:即第15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权加葛根汤主之”。 三、关于葛根 1、葛根性凉,味甘、辛;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主治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项强痛,消渴,麻疹不透。 2、本方中葛根既能升阳解肌发表,又能生津液、濡筋脉。 三、为何不用麻黄汤加葛根 既是伤寒表实,应可用麻黄汤发汗。但由于下原因,不可用之: 1、本证既要发汗散寒,又要滋濡经脉。 2、麻黄汤与葛根均能发汗,但麻黄汤发汗力强。如用麻黄汤加葛根,巩怕汗出太多。 3、如汗出太多,则达不到滋濡经脉、缓和筋脉拘挛的目的。 4、用葛根汤(其实就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麻黄、葛根),既可以发汗散寒,又不致大汗伤津,且能缓和筋脉之急。 第33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第34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第37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因为重在太阳经证,故用麻黄汤。 一、此三条为太阳经表证与阳明经表证的合证。 1、太阳经表证即太阳病的特证,前已述,如恶寒发热、头项强痛等。 2、阳明经表证的特征:“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痛,发热恶寒身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 3、太阳与阳明合病,表邪不解,有两种情况:重在阳明和重在太阳。 (1)重在阳明:第33条、第34条 两经的阳气抗邪于表,不能内顾于里,造成里气不和,升降失常,会出现三种情况:或下利;或呕吐;或吐利并见。 由于阳明之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胃肠之里,里气不和,升降失常,故而出现自发的下利或呕吐等证候。 呕利系表里不和所致,治疗上应以解外为首要:外邪得解,里气自和;升降复常,吐利亦止。 注:有的人一感外邪就吐利不止,现在称之为“胃肠型感冒”。 (2)重在太阳:第37条 喘:太阳邪盛,表气闭郁,肺失宣降,故见喘。 胸满:肺失宣降,肺气不利,故见胸满。 也可见大便不下,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失宣降,则影响大便的排泄。便不能用下法,因只见胸满而非腹满,并非里实。 二、此三条同是太阳与阳明合病,但病变重心不同,遣方用药不同,不可混淆: 1、重在太阳经表,以喘为主,用麻黄汤。如第37条: 本证主要病机是太阳之气被郁,由肺失宣降而喘致胸满,喘是主要原因。因此用麻黄汤发汗散寒启闭则可取效。 2、重在阳明经表,以呕利为主,用葛根汤或葛根加半夏汤。如第3 3、34条:

刘渡舟讲伤寒论录音

刘渡舟讲伤寒论录音整理 中医诊病的方法,叫做四诊,望闻问切。四诊当中,最主要的,能被大家掌握的,色脉之诊。望色、切脉,这个非常重要。色,叫查,用眼睛观查它的变异。人病了,必有反应,一个是从脉上,一个是从色上,而有所不同。医生就根据反应的不同,还了疾病、脏腑不合的情况。但是,色与脉必须相合,才有把握,才更有准确性。因此,除了色之外,还要用指诊治法。色脉结合,可以万全。 现在我们当医生的,查色、切脉,还讲究,但是比较粗线条的了,不细,不细微。病人来了,人的胖瘦、脸上发红、发黄,我们也看一看。但是,这是很不够的,这些都是粗线条的。郁微,就是到了很细微的程度,但是望色要知机。宋邵康节一个话,知机,其神乎?你要是知了机了,这就有点神了,先知先觉。实际上不是这样,知机了,事物刚一萌动,你就知道了。所以古文观止里有一句话,础润而雨,月晕而见,见微知著,见了小的就知道大的。所以当医生辨色,就是要知机,他有一点反应,医生的眼睛丝毫不爽,就看出来,就知道病情的情况了,就知道了。但是色与脉要结合起来,这样把握性才大一些。 上一次课我们讲的就是色脉结合诊病的方法,讲了三条。我们讲了,色莫知真。因为色脉结合了,我们才能洞悉病情。举了三个例子,恐在气血下,而脉细,而面白。脉细面白,气血不能向上,恐在气下,气血行于下,而不注于上,所以才脉细面白。人有羞愧,人心气馁了,心气不足,心就虚了,人的面色就乍赤乍白而无定,脉就浮了,浮者,气散于外,气不扰了。人无精液了,脉就涩了,唇口干涸,脉涩是切诊,唇口干燥是望诊。举例是说明,人的情志的变化,影响气血,能反应于人面,人的面色、脉色有变化。有了疾病了,也影响人的脏腑气血,人的面色,脉博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色与脉密切结合在一起,来判断人的疾病、情志的变化,是很科学的。 所以,我们读书就有所启发,这短短三条,字并不太多,张仲景就是告诉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不要净切脉,还要望色,脉与色、和他的神态要结合起来,来反应脏腑气血荣卫的情况。所以说辨脉法,并不是辨脉的,结合望色的。如果从这三个例子,我们重视了,色脉之真,重视了人的情志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人的疾病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我们就收获无知处。我们读书要有所收获,有所得,有所用,这样在临床上提高了我们的水平。古人不能一个一个都说出来,举一反三,由表及里。如果人怒了,怒发冲冠了,脉是细的,面是细的吗?因此,面是红的,脉是洪大的。这你就要推理啊。如果人惭愧了,面一会红一会白,叫人看到心神不定,那人没什么事呢? 下面又讲了两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举按寻的指法,切脉有举按寻,有三菽六菽九菽12菽这样的轻重之分,来候五脏之气。脉有浮取,有中取,有沉取,我们一般切脉的方法,叫浮中沉,所以要先从三菽开始。这叫常规。我们现在有些学生没受过常规的训练,切脉的时候,一下子就按下去了,中医你要先轻取,你得先看它是肺脉啊,看看是不是有表证,有外感。浮取没有才中取,然后再沉下去,所以叫浮中沉,举起来,按下去,叫寻,最后才推筋找骨。脉有浮中沉就是人有下中下三焦。浮就是看上焦的病,是表,按就是脾胃,寻就是肝肾了。指法,辨脉篇就告诉我们了,切脉的方法由轻取来候脉,候之不得然后向六菽,然后至骨,这样循序渐进,来候五脏之气。这就是知识,是理论,这也有手法,指法。我学了辨脉篇了,学到了什么了?这就是收获,就是能耐。指法,应该由轻而重,由上而下,一点一点地往下来。 下面讲的就是寸关尺,讲三部脉,再加上浮中沉,三三得九,这就是寸口脉的三部九候之法,三部就是寸关尺,九候就是三部各有浮中沉,与内经讲的三部九候之法不同。 三部九候里最主要的是讲肾脉、根脉。脉讲胃神根,脉有了根了,人就有救了,脉要无根,人就危险了。所以“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

医学文档

夏正安:仲景之学,辗转迄今两千年矣,远离庙堂之高,散落江湖之远。先圣原旨,背道者有之,懵懂者有之,曲解者有之 今世人信义无存,奔走名利,众生惶然,生息颠倒,毒食遍地,瘴气当空,恶疾横行。然西学主宰众生,院校之学,徒尊医圣其名,背驰仲景之意远矣。而自 古师徒相授之法,近乎绝迹。草根高人,备受桎梏,喟然长叹。 幸乎,有志承经方者,不乏其人,信赖中医者,愈发多矣。 伤寒经方求真群,谨邀道家中医希彦师,新开视角,悟仲景顺应之大道,识人体运行之常势,探伤寒组方之规律,析神农本草之原义,揽临证医案之心得,与诸君分享。 吾等所论,不敢妄称真言,惟愿诸多同道,师从造化,明辨圣言,悉心体悟,则仲景之学,有望幸存。后世安平,或可期许。 “林深幽暗,芳草鲜美。但吾有诺言,尚待实现。需奔行百里方可沉睡。” 与诸君共勉。 刘希彦老师《伤寒论讲稿》合并版 大家晚上好,我们这次学习交流的是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我们知道,历代名家都对此书推崇倍至,历代经得起检验的汤液家无一不是精研伤寒的。此书中的药方是属于经方的范畴。经方这个概念我就不多做解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资料看看。 对于经方,自古就有这样的说法,说只要使用得当,就能有“覆杯而愈”的效果。所谓“覆杯而愈”,就是说喝完药,把杯子洗了扣在桌上,病就好了。这个听起来好像不可思议,以我个人的临证经验,还是所言不虚的。如果辨证准确,外感病只需要半剂药,上午吃下午好,晚上吃早上好,该退烧的会退烧,该止泻的会止泻。慢性病也是几剂药就会有明显效果,甚至是几剂药治愈的也有很多。绝对不是现在所说的中药慢。慢的那是后世中医,而不是真正的传统中医。我看这里研究《伤寒论》的人很多,相信也有过这样的经验。 历代能够参透这本书的寥寥无几,原因是张仲景在这本书里没有系统的讲述他的医学理论。这就好比一本武功秘笈,只有招数,在对人体的思考和组方规律上,没有详尽系统的内功心法。加之又是一本残书,经过历代流传还有错简以及后人加上去的一些自相矛盾的东西,所以历代能真正学通这本书的人是少之又少,很多人只能高山仰止。 现今对《伤寒论》的研究,很多只停留在依葫芦画瓢的阶段。在临证上,只要能够与书中的方证对应上,就能有极好的治疗效果,书中没有提及的,或者那些似是而非的症状,分析起来就有困难了,选方就没有把握,自己组方效果又不理想。《伤寒杂病论》的行文方式是极简的,不过寥寥几万字,而疾病的反应又千变万化,哪能够一一对应呢? 胡希恕先生,大家都很熟悉了,是一个很好的经方名家,他提出辨证的最高境界是方证对应,推崇原方原剂量。实际上,张仲景教的是加减变化之道,比方说他用桂枝汤变化出几十个方子来,灵活治疗人体各种各样的证和疾病。胡希恕当然明白这个,他之所以不赞成加减变化,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弄清楚组方后面的原理。 这样就有了一个新课题:张仲景到底是如何思考人体,他的组方用药的原理是什么,这些药物又是怎样在人体当中起作用?只有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能真正的学到“仲景之法”,而不只在临“仲景之方”,才能像张仲景一样用简单的几十味药物因证组方,以一御万,而效如桴鼓。这一次,我们是用道家思想为理论基础来破解《伤寒杂病论》的内功心法。此心法和道家思想有什么联系呢?我们知道,中国的文化在汉代之前主要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的,汉代后才是主要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张仲景是东汉以前汤液学的集大成者,此中的联系不言而喻。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45条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45条 第45条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末有留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注解,一起提高!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经曰∶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汤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则其类矣。 清·吴谦《医宗金鉴》太阳病,先发汗表未解,仍宜汗之,而复下之,治失其宜矣。脉浮者不愈,盖以脉浮,邪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也。今误下未成逆,脉仍浮,故知邪尚在外,仍宜桂枝汤解外则愈也。程应旄曰:愈不愈辨之于脉。其愈者,必其脉不浮而离于表也。若脉浮者,知尚在表,则前此之下,自是误下,故令不愈。从前之误,不必计较,只据目前。目前之证,不必计较,只据其脉。脉若浮,知尚在外,虽日久尚须解外则愈。有是脉,用是药,亦不以既下,而遂以桂枝汤为不中与也。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误下后而脉仍浮,可知表症未解,阳邪未陷,只宜桂枝汤解外,勿以脉浮仍用麻黄汤也。下后

仍可用桂枝汤,乃见桂枝方之力量矣。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论述太阳病汗、下后不解仍可再汗。太阳病,本应发汗而解。现在是先发汗不解,说明可能是表里同病,或者是汗不得法,或者是病重药轻,以致一次发汗不能解除。既然表邪不解,那就应当再以汗解,即使有里证也不应该攻下。否则,误下必伤正气,引起表邪内陷,变生他病。现在是表邪不解而复下之,脉仍见浮,说明病邪仍在太阳之表,没有内传。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是自注句,指出病不解的原因是当汗未汗,而反用下法。由于现在这个病发生在汗下之后,虽然应当再汗,也不可用麻黄汤峻汗,而应当选用桂枝汤。太阳病,有一汗不解可以再汗之法;阳明病,有下后余热复聚;可以再下之法。临证以辩证为准,有是证则用是法,千万不能动摇不前。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中医有这么一个说法:汗下,发汗不好了,完了吃泻药,这是一个陋习呀,这是不对的,庸俗陋习。那么这一段就说明这个,“太阳病,先发汗”,应该先发汗,就是用麻黄汤发汗,这个病没好,这不是错误啊,真正的重感冒也是一样,你像我们遇到流感,你给他吃发汗药,由于这个病重啊,他不是一下子就能好的。没好了,这个大夫应该看只所以没好的原因,到底根据现在证应该用什么药。这个大夫粗心,他一看发汗不好,“而复下之”,那发汗不好,我再给吃泻药吧,这是有这么一种大夫,但是不是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书目总清单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书目总清单 敬启者: 自古求学必备书目,或购或抄,欲做学问必不可少。下列书目为中医临床大家携手文献整理专家将现存世中医经典名 著精选,以现代数码技术处理后精制影印,各分卷附请当代中医专家、教授撰写引言、导读,并在原文基础上作点校、注释。 所有书目网络均可购得。 刘希彦按:所有书目皆为古籍原版之影印,大量第一次得见真面目之珍本,幸甚。书目图样ISBN书名版本定价 978-7-5357-8290-8灵枢素问节要浅注(上)清光绪元年1875善成堂本180.00灵枢素问节要浅注(下)978-7-5357-8405-6难经经释、难经悬解清雍正5年1727徐氏洄溪草堂刻本、清同治11年1872冯氏刻本70.00978-7-5357-8393-6素问直解(上)清光绪13年18 87浙江书局本260.00素问直解(下)978-7-5357-8390-5难经集注清嘉庆宛委别藏本 85.00978-7-5357-8386-8内经评文(上)清光绪24年1898 周氏丛书本210.00内经评文(下)978-7-5357-8288-5古本难经阐注清乾隆3年体仁堂刻本70.00978-7-5357-8287-8内经知要清光绪9年崇德堂刻本65.00978-7-5357-8291-5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清江阴朱文震校刊本、清刻

《刘河间伤寒六书》本100.00978-7-5357-8523-7内经博议清乾隆元年孙石芝抄本86.00978-7-5357-8522-0读素问钞明嘉靖6年休宁程确斋初刻本95.00978-7-5357-8571-8黄帝内经素问上明顾从德影刻宋嘉祐本200黄帝内经素问下 978-7-5357-8597-8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医津一筏宣明:清末朱文震重刊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一筏:清道光13-24年1833-1844昭代丛书本110978-7-5357-8603-6灵枢经明赵府居敬堂刻本120978-7-5357-8601-2素问入式运气论奥、运气论奥:元刻本运气:清内府抄本68978-7-5357-7020-2伤寒论明赵开美仿宋本74.00978-7-5357-7032-5注解伤寒论清光绪6年1880扫叶山房刻本64.00978-7-5357-7024-0伤寒明理论、伤寒活人指掌、伤寒兼证析义宋景定1261建安庆有堂新刊本、明崇祯5年1632金陵原刻本、清康熙6年1667金阊书业堂刻本88.00978-7-5357-7029-5伤寒总病论、伤寒发微论清道光3年1823黄氏士礼居覆宋刻本、明万历39年1611乔山堂刘龙田刻本63.00978-7-5357-7015-8伤寒类证活人书清光绪23年1897儒林堂刻本92.00978-7-5357-7018-9伤寒百证歌、伤寒九十论、伤寒要旨药方元刻本、清咸丰3年1853仁和胡氏木活字本、宋乾道7年1171姑孰郡斋刻本 83.00978-7-5357-7016-5伤寒补亡论清道光1年1821徐锦校刻本心太平轩藏板104.00978-7-5357-7028-8伤寒直格、伤寒贯珠集元天历1年1328建安翠岩精舍刻本、日本文政9年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68条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68条 第368条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末有留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注解,一起提高!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者,无阳也。时,周时也。周时厥愈,脉出,为阳气复则生;若手足不温,脉不还者,为阳气绝则死。 清·吴谦《医宗金鉴》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注】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有阴无阳也。虽用附子四逆辈,恐阳不能急回,宜急灸厥阴以通其阳。若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手足不温,反微喘者,乃无气以续之喘,是阳气上脱也,故主死。【集注】方有执曰:其喘必息短而声不续,乃阳气衰绝也。程知曰:少阴下利,厥逆无脉,服白通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厥阴下利,厥逆脉绝,用灸法,晬时脉还者生,不还者死。可见求阳气者,非泛然求之于无何有之乡也,必两肾之中有几微可续,然后可藉温灸为鸾胶耳!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此不呕不烦,不须反佐而服白通,外灸少阴及丹田、气海,或可救于万一。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利后脉绝,手足厥冷,阳欲断矣。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经阳来复,中气渐回,如此则生。脉不还者,阳绝不复,死无望也。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下利脉绝,则心房血寒,欲强心房,莫如附子。手足厥冷则脾藏血寒,欲温脾藏,莫如乾姜、炙草。服药后晬时,心房得温而脉还。脾藏得温而手足之厥冷转热,则其病可以不死。盖此证不惟手足之厥冷,而肢体常有冷汗,粘腻如膏油,按之冷如井底石。病者魂营营飞越帐顶,身摇摇如堕万丈之深坑,直待阳回之后,膏汗始敛,神魂方定,盖去死不远矣。若服药后脉绝不还,则一身精血俱寒,殚祝融全力,不能燃即死之灰;罄橐驼平生,未便活已枯之树,有惜其施治之太晚而已。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论述下利脉绝的预后。下利后,脉绝了,绝者就是不续了,不能够接续了。同时,手足还厥冷,这是阳气虚。脉绝就不是单纯的阳虚问题了,因为脉为血脉,这就是阴阳都虚,阴阳不能相续了。如果属于暂时性的,由于下利,正气虚衰,阴阳不能相续了,这个气血一时的接续不上而脉绝了,啐时脉还,啐时就是周时,就是经过一个对时,我们现在说是二十四小时以内,脉又跳了。手足温者,手足温暖了,说明气血、阴阳还能够恢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