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笔记本的基础知识
使用笔记本电脑基本常识

使用笔记本电脑基本常识发现周围很多人对笔记本的很多细节都不是很了解,尤其是非理工专业或者是长辈们,致使总被一些基本问题困扰。
所以,小编为大家分享了使用笔记本电脑基本常识。
使用笔记本电脑基本常识笔记本电脑由于体积小,功能强大,而且需要经常四处搬动,因此其制造品质和标准都超过台式机,既然是精密仪器,所以在使用上也必须特别注意。
品质好并不代表不会遇到问题,不会损坏,在日常使用中有一些不被人们所注意的问题,都有可能直接影响机器的运作。
最新的电脑技术总是率先应用在笔记本电脑之上,这使得笔记本电脑已经可以取代台式机的所有功能,而且便于携带。
笔记本电脑由于功能强大,体积小,是集光、磁、电一体化的精密仪器,既然是精密仪器,所以在使用上也必须特别注意。
例如使用台式机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就是移动主机以后(如搬家的时候),再开机就会出问题,需要费点时间才可以设定好,偶尔需要拍两下,或者将内部的零件重新安装一遍才能正常开机。
然而,笔记本电脑是所谓的"移动电脑",经常会有四处搬动的机会,因此发生问题的机会也就更大了,有问题的时候又不能拍两下或者拆开重新安装。
这也就是为什么笔记本电脑制造品质和标准都超过台式机的原因,而且也必须是优良厂商才可以做到这一点。
但是品质好并不代表不会遇到问题不会损坏,再好的机器也应该注意其使用方法。
在日常使用中有一些不被人们所注意的问题,都有可能直接影响机器的运作,以下将针对5个要点为您说明。
电磁干扰品质较好的台式机壳,能够遮罩自身和外部的电磁干扰,因此在工作的时候不会干扰外界电子设备,也不容易受到其他电磁干扰。
相形之下笔记本电脑就显得"单薄"多了,没有像台式机一样的强硬外壳,虽然先进的电路设计和制造工艺可以使她不会干扰外界设备,但是却也无法避免外来的"入侵者":遭受外部电磁干扰。
笔记本电脑知识(内部资料)教学提纲

染及 2D 和 3D 图形的显示性能就越高。显存有 SDR(单倍数据率)或 DDR(双倍数据率) 两种形式。DDR 显存的带宽是 SDR 显存带宽的两倍。在显卡的描述中,显存的大小列于首位。
ATI
着重画面质量,功耗低,发热量小(主流)
ATIRADEONXPRESS200M芯片组
为了笔记本电脑运行更加稳定、安全,笔者还是建议大家使用两根频率、容量相同的内存, 并且最好为同一品牌。
笔记本电脑知识(内部资料)
内存篇
你能自己安装内存吗? 绝大多数笔记本电脑都会在电脑背面有个专门用来升级内存的小门,如果你的
笔记本是那种非常密集整合型的,或者非标准B4/B5大小的,很有可能就会没有这 种设计,除此以外,笔记本电脑的内存也未必千篇一律都是统一规格的SO-DIMM, 有些厂商,如SONY的笔记本会使用特殊规格的内存条,这种内存条购买起来非常 复杂,而且更加昂贵,选购时务必要注意小心。
NVIDIA集成显卡:GF7000
·NVIDIA 独立显卡: NVIDIA GeForce Go 7300 NVIDIA GeForce Go 7400 ·NVIDIA GeForce Go 8400 ·NVIDIA GeForce Go 8600 ·NVIDIA GeForce Go 8700 ·NVIDIA GeForce Go9200 NVIDIA GeForce Go9300
目前在笔记本电脑上支持双通道的芯片组有: Intel910GML/915PM/915GM芯片组,这几 款芯片组,支持DDR/DDR2两种内存规格,但 只有DDR2内存才能激活双通道。
ATIIGP9000/9100芯片组 由于AMD将内存控制器集成在处理器上,因此 在AMD平台上能否激活双通道取决于两个因素: 处理器是否支持双通道;芯片组是否支持双通 道。
笔记本电脑基础知识

工作的计算机
蓝坤科技(LANHP)
1、处理器:CPU 2、芯片组:CMOS chip 3、内存: Memory 4、硬盘: Hard disk 5、光驱: CD driver
笔记本电脑基础知识: 6、显卡:Graphy card
7、显示器: Display 8、无线网卡:Wireless 9、 接口:Port 10、外壳: Shell 11、电池:Battery 12、软件:Software
蓝坤科技(LANHP)
概要 (4/4) 双核CPU卖点 多任务处理时比单任务处理时性能更强. 在执行编辑多媒体内容、玩游戏等需要更多的浮点运算
性能更高.
在运行3D图象效果,速度更快、性能更稳定。 双核不意味着性能提升一倍,而是性能更高. 双核并不表示:笔记本有2个CPU,是把一个CPU虚拟
成2个CPU来同时处理任务。
炫龙至尊双核64位
速龙双核处理器
炫龙双核64位
闪龙单核
蓝坤科技(LANHP)
其他图标
蓝坤科技(LANHP)
市场主导品牌分类
美国: IBM ThinkPad HP Dell Apple gateway(被宏基收购) 日本: sony(索尼) Toshiba(东芝)
Fujitsu(富士通) Panasonic(松下) NEC
适用范围
台式机市场 主流级移动处理器
P
1/3 20-29W 主流级移动处理器
L
1/2 12-19w 超轻薄机型及TabletPC
U
1/2 <12w
嵌入式应用市场或及特定应用
SP,SL,SU 属于低功耗迷你版CPU
蓝坤科技(LANHP)
英特尔五代CPU参数对照
笔记本电脑配置及参数入门讲解

笔记本电脑配置及参数入门讲解笔记本电脑无疑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在选择笔记本电脑时,了解电脑的配置和参数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将向您介绍笔记本电脑的常见配置和参数,并为您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帮助您在选购电脑时做出最佳选择。
处理器处理器(CPU)是笔记本电脑的核心组件之一。
它控制着电脑的性能和速度,因此在购买电脑时,CPU 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
通常,CPU速度会被用来描述CPU的性能,速度由“赫兹”(Hz)来衡量,它表示CPU每秒钟可以执行多少个命令周期。
然而,CPU速度并不一定是决定性因素,因为不同的CPU架构,不同的内存等因素都会影响电脑的整体性能。
内存内存(RAM)是存储和处理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电脑部件。
也是另一个影响电脑性能的重要因素。
它的容量通常被以“GB”为单位来衡量。
越高容量的内存可以承载更多的程序和数据,通常表现更好的运行性能。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内存容量不一定是等同于电脑的速度,当然容量过低也会降低电脑的性能。
存储设备存储设备是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的电脑部件,它分为固态硬盘(SSD)和机械硬盘(HDD)两种。
固态硬盘使用闪存技术,具有更快的读写速度和更少的耗电量。
但相比之下价格是机械硬盘的两三倍,而机械硬盘则是较为经济实惠的选择,但是速度稍慢。
此外,笔记本上也有一种叫做混合硬盘的存储设备,它结合了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的优势。
一些高端的硬盘也提供了RAID功能来增加数据的冗余性。
显卡显卡是用于呈现图像的电脑部件,对于游戏玩家和设计师而言显卡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显卡性能将影响游戏和设计的质量和流畅度。
市面上有两种显卡:独立显卡和集成显卡(集成在CPU中)。
独立显卡拥有自己的内存和处理器,所以它的性能通常比集成显卡更好。
但是,独立显卡相较于集成显卡也会消耗更大的电量和发热。
此外,一些CPU实际上具有集成的GPU,这种GPU有时被称为“集成显卡”,但通常性能不如独立显卡。
电池如果您需要在电脑没有外接电源时进行工作,那么电池寿命就成为关键问题了。
笔记本电脑工作原理

笔记本电脑工作原理笔记本电脑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微处理器、存储器、显示器和其他外设之间的协调合作。
1. 微处理器:笔记本电脑的大脑是微处理器,通常采用英特尔或AMD的芯片。
微处理器执行计算任务,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各种硬件设备。
2. 存储器:笔记本电脑有两种主要类型的存储器,即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 RAM用于临时存储运行中的程序和数据。
它是易失性存储器,意味着当电源断开时数据会丢失。
- ROM用于存储永久性的固件、操作系统和启动程序。
它是不易失性存储器,意味着即使断电也能保持数据。
3. 硬盘驱动器:笔记本电脑通常配备一个硬盘驱动器,用于长期存储数据。
硬盘驱动器通过磁盘上的磁性材料来存储和检索数据。
4. 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用于显示图像和文字。
通常使用液晶显示器(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
5. 键盘和指针设备:笔记本电脑上的键盘用于输入文字和执行命令。
此外,还可配备指点杆(TrackPoint)或触摸板(Touchpad)等指针设备,用于控制光标的移动。
6. 电池:笔记本电脑使用可充电电池供电,使其具有独立于电源插座的移动性。
7. 连接接口:笔记本电脑还具有各种连接接口,如USB、HDMI、雷电等,以便连接外部设备,如打印机、外部显示器、存储设备等。
8. 操作系统:笔记本电脑通常安装有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OS或Linux等,用于管理硬件和软件资源,并提供用户界面。
9. 散热系统:由于笔记本电脑的紧凑设计,内部的微处理器和其他组件会产生大量热量。
因此,笔记本电脑配备了散热系统,通常使用风扇和散热器来冷却设备,以维持其在可接受温度范围内运行。
总之,笔记本电脑通过微处理器、存储器、显示器和外设之间的协作,提供了用户使用电脑的各种功能和服务。
第一章 笔记本电脑的基础认识

第一章笔记本电脑的基础认识学习笔记本电脑的维修,首先要了解维修笔记本电脑所需要具备的各个方面的条件,例如笔记本电脑的整体结构、维修器材、维修资料、理论知识等方面。
在这个章节里面我们将会介绍笔记本电脑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笔记本电脑的外部和内部结构、电路结构等。
通过对本章节的学习能为进一步学习笔记本电脑的维修做好准备。
1.1笔记本电脑的基本结构笔记本电脑与台式机相比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而功能强大、携带方便的特点,所以其越来越受用户推崇。
但是笔记本电脑的故障也随即而来,因此学习对笔记本电脑的维修时非常重要的!学习维修笔记本电脑前,首先要了解维修笔记本电脑需要具备的各个方面的条件。
例如笔记本电脑的基本结构方面、维修器件方面、维修资料方面、理论知识方面以及检修仪表等方面。
下面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笔记本电脑的基本结构。
如图1-1所示为笔记本电脑的整体结构。
图1-1 笔记本电脑整体结构我们可以将笔记本电脑看做是将台式计算机的液晶显示器、键盘和主机部分集成在了一起。
使得笔记本电脑的整体看起来像一个笔记本,可以随意的展开和闭合,并便于携带。
1.1.1笔记本电脑的外部结构笔记本电脑通常采用翻盖式设计,打开后可以将显示部分与主机部分分开,如图1-2所示为完全打开的笔记本电脑。
图1-2 完全打开的笔记本电脑将笔记本电脑打开后,我们可以看到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键盘、触摸板、状态指示灯、电源开关等部件。
目前为了便于笔记本电脑零部件的更换以及功能的扩展,有些笔记本电脑在其底部还配置有可以拆卸的护盖,如内存护盖、CPU及散热装置护盖、硬盘护盖、无线网卡护盖,如图1-3所示。
将护盖打开后,我们可以看到相应的部件。
图1-3 笔记本电脑底部结构另外在笔记本的外侧还设有功能不同的I/O和USB接口,用于连接不同的外围设备如图1-4所示。
还有些笔记本还带有红外接口、蓝牙接口和指纹安全锁等结构。
图1-4笔记本电脑的外侧结构上面主要讲的是笔记本的外部结构,其实笔记本电脑的外部结构还包括笔记本电脑的外壳、“鼠标”、键盘等。
笔记本电脑新手入门教程

笔记本电脑新手入门教程1.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笔记本电脑(简称笔记本)成为越来越多人工作、学习和娱乐的重要工具。
对于新手来说,了解笔记本电脑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是迈出第一步的关键。
本教程将为您介绍如何使用笔记本电脑,并帮助您快速适应这一便捷的工具。
2. 了解笔记本电脑2.1 笔记本电脑的定义笔记本电脑是一种便携式个人计算机,通常具有轻巧的外形、可折叠的屏幕盖和内置的电池。
它集合了台式电脑的计算功能和便携性,使用户能够在任何地方进行工作、学习和娱乐。
2.2 笔记本电脑的硬件组成一台典型的笔记本电脑通常包括以下硬件组件:•处理器:负责计算和控制电脑的核心部分。
•内存: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临时信息,影响电脑的运行速度。
•存储设备:通常是固态硬盘(SSD)或硬盘驱动器(HDD),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文件。
•显示屏:用于显示计算机的图像和文本。
•键盘和触摸板:用于输入和控制计算机。
•连接口:如USB端口、HDMI端口等,用于连接外部设备。
•电池:提供电脑的电力。
除了这些基本组件,笔记本电脑还可能含有其他附件和功能,如摄像头、麦克风、扬声器等。
3. 开机与关机3.1 开机要开机笔记本电脑,按下设备上的电源按钮通常就能启动电脑。
在一些笔记本电脑上,电源按钮可能位于键盘上或机身侧面。
启动过程中,您会看到电脑屏幕上显示的启动信息。
3.2 关机在使用完笔记本电脑后,建议您正确地关闭电脑以保护硬件设备。
要关机电脑,点击操作系统的“开始”按钮,选择“关机”选项。
在某些笔记本电脑上,您需要长按电源按钮几秒钟才能关机。
4. 操作系统和软件4.1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笔记本电脑的核心软件,负责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和数据。
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macOS和Linux等。
在购买或使用笔记本电脑时,请确保您理解和熟悉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4.2 常用软件除了操作系统外,您还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安装和使用各种软件。
笔记本电脑基础知识

支持英特尔® 移动电压定位 (英特尔® MVP IV)
微 FCPGA 和 FCBGA 封装 技术
根据处理器状态动态降低电压,以便降低支持更纤小的笔记本电脑的散 热设计功耗
为一系列更轻、更薄的设计(包括不足1英寸厚的外形)而优化,可以提 供出色性能。
Pentium-M CPU参数
Processor Name Intel® Pentium® M processor 770 Intel® Pentium® M processor 765 Intel® Pentium® M processor 760 Intel® Pentium® M processor 755 Intel® Pentium® M processor 750 Intel® Pentium® M processor 745 Intel® Pentium® M processor 740 Intel® Pentium® M processor 735 Intel® Pentium® M processor 730 Intel® Pentium® M processor 725 Intel® Pentium® M processor 715 Intel® Pentium® M processor 705
90纳米
2MB 二级
1.20 400 MHz GHz
超低压英特尔® 奔腾® M 处理 器 733J
90纳米
2MB 二级
1.10 400 MHz GHz
超低压英特尔® 奔腾® M 处理 器 733
超低压英特尔® 奔腾® M 处理 器 723
超低压英特尔® 奔腾® M 处理 器 713
90纳米 90纳米 130纳米
2MB 二级 2MB 二级 1MB 二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索引目录第一部分 Intel笔记本技术发展历程第二部分迅驰技术介绍第三部分英特尔移动式处理器和芯片组第四部分、915/910芯片组性能对比与简要说明附录一官方英特尔®移动处理器性能指标评测附录二官方迅驰性能测试数据官方英特尔的主要移动式处理器对比表常见PM处理器基础数据表官方英特尔®图形媒体加速器(GMA)900规范比较移动式英特尔® 915GM/PM/GMS和910GML高速芯片组家族对比855GM/855PM/855GME芯片组对比表前言自从9月开始进入本友会以来,看了很多各方面资料,也通过本友会学习了很多东西,但是又很多本友提出很多技术性基础问题。
查证多方资料,却自己有些东西(概念)被搞混了,于是决定把相关技术搞明白一些,同时介绍一些基础的笔记本知识,这就是写这篇帖子的原因,因个人技术有限,难免有些错误理解,欢迎各位随时指正第一部分 Intel笔记本技术发展历程一、初出茅庐(1989-1999)1989年Intel正式推出第一块笔记本电脑专用移动版处理器80386SL。
1993年,486SX和486DX笔记本进入市场。
1994年Pentium处理器面世,同时Intel笔记本开发了voltageReduction(可以根据情况自动调节电压,控制功耗),和台式机的分别逐步表现出来到1996年,笔记本CPU有着质的飞跃。
INTEL开发出ClockGating技术(作用是自动调节cpu主频以控制发热量),采用的单独的制造工艺,和台式机有更明显的分别。
而且开始应用了SL技术(SL技术是允许CPU在不被使用时关掉CPU时钟,减少对电能的消耗)另外,Intel还使用了VRT技术,同时还开始了笔记本CPU的封装技术的应用。
1997年,Intel发布代码为P55C的MMX笔记本CPU1997下半年,Intel发布了代号为Tillamook的CPU,它首次采用0.25微米技术工艺制造,开发了quickstart 技术(在cpu空闲时使它进入休眠状态,类似于cpu降温软件的作用)并大幅度地延长了电池使用时间,首次内置了512K L2缓存1998年四月份,代号为Deschutes的PII CPU正式装备笔记本1999年,Intel正式发布0.18微米技术生产的PII400CPU,集成了2700万个晶体管,256K二级全速缓存,核心电压只有1.5V,采用MicroPGA或BGA封装方式。
同年开发出著名的speedstep技术。
至此台式机CPU和mobile CPU(即笔记本专用cpu)完全分开,形成了两条阵线分明的产品线在这阶段的笔记本因为多项技术的限制和市场原因,并没有得到较多的应用,更多是一种象征意义。
看着这段历史,也回忆起了当年的一些往事,记得我在国内第一次看到笔记本是一个同学的父亲在1990年从国外带回的,当时感觉,天哪,老外真先进,居然还能提着电脑走,太厉害了~~~,那时俺可是把老师的一台386sx台式电脑当宝贝看哪!还想到了92年在工厂质量处有一台AST 286的电脑,最可恨的是主任居然告诉我那电脑必须经过他批准才可使用,那是花了3万元特别为计量室配的,还专门有一个号称专业的他三大姑八大姨的亲戚操作员,也就是会打个字而已,NND就是不让俺用,一生气俺就不跟他干了,走人。
呵呵,废话多了一些二、锋芒初露(2000-2003)2000年,Intel推出代号为Coppermine的PIII笔记本用CPU2001年,代号为Tualatin的PIII-M笔记本用CPU发布,同年推出增强的SpeedStep技术,(可以根据CPU 在应用程序中的使用情况自动在最佳性能和最长电池使用时间之间平稳切换),采用FCPGA或PCBGA封装。
2002年7月份,Intel推出采用0.13微米工艺和Northwood核心的移动CPU新款奔腾4-M处理器,一些采用奔腾4-M的新款笔记本电脑已具备嵌入式无线功能,如802.11b和蓝牙技术,从而使用户享有广泛的无线移动功能,在网络时代这是实现无线移动的又一个基础。
但是奔腾4-M处理器的功能尽管强大但功耗控制的却不如奔腾3-M来的好,因此当时使用奔腾4-M处理器的多是一些并不十分在乎移动性的笔记本电脑,那些超轻薄型的笔记本电脑仍然采用了效率与功耗更加平衡的奔腾3-M处理器在这个阶段然笔记本电脑所用的移动处理器虽然与台式处理器有所不同,但基本还是基于桌面处理器的核心研发的,只是相应的降低工作频率,并使用相对低的总线频率,同时降低工作电压而已,除此而外,在理论上与桌面处理器几乎一模一样呵呵,继续废话,1996年俺开始使用笔记本电脑(compaq的486),但真的感觉不好用,和台式机没法比,1998年底在公司购置了一台东芝笔记本电脑(应该是MMX的),感觉还可以对付用,2000年开始用的ACER笔记本电脑(PIII-M600,当时花了近3万元),才真正感觉到笔记本还是不错的,值得用啊!三、迅猛发展(2003——2005)1、2003年3月,Intel正式推出划时代的笔记本技术: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Centrino mobile)正式问世,它是英特尔最出色的笔记本电脑技术,英特尔®迅驰™ (Centrino)移动计算技术是英特尔无线移动计算技术的商标名。
此品牌表示英特尔的笔记本电脑技术。
该技术基于新的移动处理器微体系结构和无线功能。
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包括旨在获得超长电池寿命、轻薄外形参数和突破性移动性能的功能。
它不仅仅是一枚处理器,同时还具备集成的无线局域网+能力,卓越的移动计算性能,并在便于携带的轻、薄笔记本电脑外形中提供了耐久的电池使用时间同时推出基于迅驰技术的Bania核心的移动处理器问世,它与之前所有的移动版处理器完全不同,即从Banias开始Intel将不再使用与桌面处理器核心来研发移动处理器,而是代以全新的架构。
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迅驰一代,也有时称作Banias平台2、2004年5月10日,Intel发布基于Dothan核心的移动处理器采用了90纳米工艺制程,最高系统前端总线已经升级至了533MHz,应用了Strained Silicon技术,使得电子的移动速度更快,所以频率可以大幅增加,目前最高的780已经支持2.26MHZ,L2缓存从Banias的1MB 扩增到2MB.(本来它是基于Sonoma平台的移动处理器,但是由于Sonoma平台的延迟,它却提前出来了)3、2005年1月19日,英特尔正式发布了——Sonoma(也就是第二代迅驰移动平台),这一新平台包括许多最新的技术,比如Dothan核心的Pentium M移动处理器、Alviso(915)芯片组、PCI Express图形接口等技术。
INTEL对通过强大的市场运作使Centrino这个概念迅速走红,并成为INTEL历史上最成功的技术,而且形成笔记本技术的标准。
迅驰技术的出现,才使得笔记本真正走入百姓人家!四、未来展望2006年第一季度INTEL将发布Napa(也就是第三代迅驰移动平台),由Yonah+Calistoga+Golan所构成也就是首款双内核移动处理器(代号为“Yonah)的应用技术研发规划图不过大家不用太担心,INTEL习惯性推迟新品发布,所以个人认为三代迅驰平台也该在明年下半年发布,而且从技术角度来讲,有些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不过换句话讲,如果能够按期发布,那么笔记本的性能又将得到一个更大的提高,我们会看到笔记本与台式机的差距将越来越小,呵呵!第二部分迅驰技术介绍目前从官方网站看,intel只有迅驰这一个平台是它的品牌,但的核心构成目前有2代,但是由于多种说法,在这里我主要介绍它的标准核心系列。
一、迅驰一代二、迅驰二代三、迅驰三代附:官方定义:英特尔®迅驰™ 移动计算技术是英特尔无线移动计算技术的商标名。
此品牌表示英特尔的笔记本电脑技术。
该技术基于新的移动处理器微体系结构和无线功能。
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包括旨在获得超长电池寿命、轻薄外形参数和突破性移动性能的功能。
英特尔迅驰品牌代表的技术包括:英特尔®奔腾® M 处理器英特尔® 855 芯片组家族或移动式英特尔® 915M Express 芯片组家族英特尔® PRO/无线2100/2100A/2200BG/2915ABG LAN MiniPCI 适配器这些组件经英特尔设计、优化和验证,以最大化无线移动计算体验。
官方介绍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是英特尔最出色的笔记本电脑技术。
它不仅仅是一枚处理器,同时还具备集成的无线局域网+能力,卓越的移动计算性能,并在便于携带的轻、薄笔记本电脑外形中提供了耐久的电池使用时间。
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包括以下组件:英特尔®奔腾® M 处理器移动式英特尔® 915高速芯片组家族或英特尔® 855芯片组家族英特尔® PRO/无线网卡家族集成无线局域网能力凭借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的集成无线局域网能力,您无需使用线缆、板卡和天线。
借助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的Wi-Fi* 认证技术,您可以通过无线互联网和网络连接访问信息和进行现场交流。
遍布全球的许多公共Wi-Fi网络(称为“无线热点”)都可以提供这种连接能力。
此外,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设计用于支持广泛的工业无线局域网(WLAN)安全标准和领先的第三方安全解决方案(如思科兼容性扩展*),因此您可以确定您的数据已经得到最新的无线安全标准的保护。
此外,英特尔还将与思科* 等厂商合作,共同为领先的第三方安全解决方案提供支持。
卓越的移动计算性能面对现在的多任务处理移动计算生活,您在远离家庭或办公室的时候,同样希望获得出色的移动计算性能。
鉴于移动计算应用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要求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的计算性能,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经过专门设计,旨在以更低能耗提供更快的指令执行速度,进而全面满足新兴和未来应用的需求。
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中支持出色移动计算性能的一些主要特性包括:微操作融合,能够将操作合并,从而减少执行指令所需要的时间和能量。
节能型二级高速缓存和增强的数据预取能力可减少片外内存访问次数,并提高二级高速缓存内有效数据的可用性。
先进的指令预测能力将分析过去的行为并预测将来可能需要哪些操作,从而消除CPU重复处理。
专用堆栈管理器能够通过执行普通的“管家”职能来改进处理效率。
支持耐久的电池使用时间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可提供出色的移动计算性能,同时借助下列节能技术支持耐久的电池使用时间:智能电力分配技术可将系统电源分配给处理器需求最高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