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拟行路难其四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合集下载
语文:1.3 拟行路难(其四) 课件(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共42张ppt

• 3.迂曲婉转,蕴藉深厚
• 本诗构思迂曲婉转,前人王船山曾评 论此诗说:“先破除,后申理,一俯 一仰,神情无限。”沈德潜曾说: “妙在不曾说破。”这都准确地指明 了本诗得艺术特点。
• 4.音节独到,声情并茂
• 本诗采用长短相间得杂言体,开头六句巧妙地运用了五、七言句 式得交错,建构起一短一长、一张一弛得节奏形式,给人以半吐 半吞、欲说还休得语感。而到了结尾处,则又改为连用七言长调, 有如洪水滔滔汩汩地涌出闸门,形成了情感得高潮。
• 全诗声情并茂,这是鲍照乐府歌行得一大特点,它对唐人歌行体 诗篇也产生过极其深远得影响。
• 5.近似口语,明白晓畅
• 全诗语言近似口语,晓畅流利,一唱三叠,叹之咏之,徘徊往复, 尽情发泄。如“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 能行叹复坐愁”几句话,诗人以极通俗得语言抒发了自己怀才不 遇得愤懑之情。
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
• □ 鲍照其人及其《行路难》
• 鲍照,,生于晋义熙十年(414)。由于出身微贱,而又生活在东 晋末年门阀特权盛行得时代,一生受尽了歧视和打击,只做过几 任小官。逝于南朝宋明帝泰始二年(466)。鲍照一生沉沦下僚, 很不得志,他得作品充满了怀才不遇得牢骚和愤懑不平得情绪, 其诗风雄健奔放,在生年就颇负盛名,对后来得作家特别是李白 产生过重大影响。
• 我觉得世界上有些事情非常可悲和可笑。当我26岁在最前沿、 处于第一个创造高峰得时候,没有人承认。我38岁搞激光照排, 提出一种崭新得技术途径,人们说我是权威,这样说也马马虎虎, 因为在这个领域我懂得最多,而且我也在第一线。但可悲得是, 人们对小人物往往不重视。有一种马太效应,已经得到得他使劲 地得到,多多益善,不能得到得他永远得不到。这个马太效应现 在体现在我得头上很厉害,就是什么事情都是王选领导,其实我 什么都没有领导起来,工作都不是我做得。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第一单元拟行路难其四

• 这首诗托物起兴,抒写了诗人在门阀制度的重压下怀才不 遇的愤懑与不平,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 1.填空。
• (1)鲍照,__南_北_______朝诗人,出身贫寒,虽才华出众,却 一直不得意七言。诗诗文俱佳,____________在他那里谢有灵显运著的 发颜延展之。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元嘉三大家”。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自主赏析 拟行路难(其四)
1
学习目标
2
课前预习
3
进入课堂
学习目标
• 1.了解鲍照及其作品,了解乐府诗歌常见的特点。 • 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并运用其
解读古代诗歌、体味意境,学习比兴手法的运用。
• 3.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课前预习
• 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濬的侍郎,在刘濬和太子 刘劭一起谋杀宋文帝之前,他已离去。宋孝武帝刘骏起兵 平定刘劭之乱后,他又出任过中书舍人、秣陵令等小官。 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 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任刑狱参军等职。孝 武帝死后,明帝刘彧杀前废帝子业自立,子顼响应了晋安 王子勋反对刘彧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 为乱兵所害。
•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 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文学成就 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 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 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十八首。这十 八首诗,不是同时所作,所咏的内容亦非一事,但在艺术 风格上比较一致,具有“文甚遒丽”(《宋书·鲍照传》)的特 点,即感情强烈,很有气势,辞藻华美,在锻炼字句上很 见功夫。其中如第四首(“泻水置平地”)抒发了寒门出身的 正直之士在仕途中备遭压抑的痛苦。第四首比较偏于哀怨, “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沈德潜《古诗源》)。
语文13拟行路难其四课件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共42张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 王昭君 • □鲍 照 • 既事转蓬远,心随雁路绝。 •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 2.第三句写“人生亦有命”,从诗歌本身看,作者对“命” 有怎样的看法? • 【参考思路】 第三句中“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 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人的命运各不相同,透 露出一点宿命论思想。
• [赏析] 昭君死后,消息传开。“怜其远嫁”竟成为后代多数 诗人咏唱昭君出塞的主题思想。该诗就流露出这种伤感之情。 诗中描述了昭君在边塞的悲凄生活: “ 绝 ”“ 惊 ”“ 咽” 形 象逼真地描写出冷霜之中、月光之下昭君思亲盼归的孤独寂 寞形象。读后令人嘘叹不已。 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 二、背景回放 •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 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 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 • • • •
三、名句填空 (1)人生亦有命,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 (3)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 (4) 行路难,行路难, ______________ 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 时,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知识 了解鲍照及其作品,了解乐府诗歌常 与能力 见的特点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 过程 意境,并运用其解读古代诗歌、体 与方法 味意境,学习比兴手法的运用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拟行路难其四》课件(43张)-优秀课件

心非木石:比喻人有知觉、有感情。 吞声:声将发又止。
踟蹰zhízhú:徘徊不进的样子。 珍馐:名贵的菜肴。 垂钓:姜尚曾在渭水之滨直钩垂钓,以观
文王。 梦日:伊尹梦见自己乘船而过日月,后
受商汤礼聘。 长风:叔父宗炳问宗悫之志,悫曰:“愿乘
长风破万里浪。”宗悫,南朝宋大将军。
诗句大意是什么?
倾倒水于平地,水向四处分流(比喻人生际遇不 同). 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
反映仕途失意与坎坷 ,
如,其六: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蝶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描写戍卒的痛苦:
君不见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 故乡窅yǎo窅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 将死胡马迹,边塞,能见妻子难。
背景简介: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 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 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 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 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 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阅读诗歌 整体感知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 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 的看法?
“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 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 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 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说明了什么道理?
运用了借物起兴的表现手法。 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 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 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自主赏析 拟行路难(其四)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音。“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句,以非常精练的笔 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试想一下,酌 酒原为排遣愁怀,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 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 意反倒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 了凄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 何等悲烈的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 也可以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学习目标
1.了解鲍照及其作品,了解乐府诗歌常见的特点。 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并运用其 解读古代诗歌、体味意境,学习比兴手法的运用。 3.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课前预习
1.读准字音
拟.行路难(nǐ) 踯.躅.(zhí)(zhú) 投箸.(zhù) 济.沧海(jì)
3.走近作者 鲍照
鲍照,南朝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 城);一说上党(今属山西),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他的 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 元嘉十六年(439),鲍照 20 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 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 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
“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反问句,从字面上看,是说人 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呢?应该学会自我宽 慰。实际上,语言中蕴涵着不平之气。这个反问句,诗人含 着不平,提出不言愁,感情基本上还比较平稳。
“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 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 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 涌。到“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沸腾,在这句达到了高潮。
高考导航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3课 拟行路难(其四)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课件

5.划分下列诗句的停顿(用“/”线)
(1)泻 水 置 平 地 (2)各 自 东 西 南 北 流 (3)举 杯 断 绝 歌 路 难 (4)心 非 木 石 岂 无 感 (5)吞 声 踯 躅 不 敢 言
答案:(1)泻水/置/平地
(2)各自/东西南北/流 (3)举杯/断绝/歌/路难 (4)心非/木石/岂/无感 (5)吞声/踯躅/不敢言
3.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 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
2.君子不念旧恶,旧恶害德也。小人存隙必报,必报 自毁也。
——选自隋·文中子《止学》 【注解】 隙:情感的裂痕,怨恨。
【译文】
君子不计较以往的恩怨,因为这样会损害品行。小人 心有怨恨一定报复,这样只能自我毁灭。
【评说】
有人刻薄地嘲讽你,你马上尖酸地回敬他;有人毫无 理由地看不起你,你马上轻蔑地鄙视他;有人在你面前大 肆炫耀,你马上加倍证明你更厉害;有人对你冷漠忽视, 你马上对他冷淡疏远。看,你讨厌的那些人,轻易就把你 变成你自己最讨厌的那种样子。这才是“敌人”对你最大 的伤害。
夯基础 1.作者名片
鲍照(约414—466年)字明远, 南朝宋文学家。祖籍上党,后迁 于东海(今江苏涟水附近)。他与 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
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锸下 农”(《谢秣陵令表》)。二十多岁时,在临川王刘义庆门 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王国侍郎。以后担任过太学博士 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参军,在刘子顼 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 有《鲍参军集》传世。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拟行路难(其四)》课件(22张PPT)_2

(合作探究)
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 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
合作探究
诗人因何而愁?
知人论世
论世:时代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入仕实行门阀制度(即以门第出身为唯
冲 一选拔标准),造成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突 阻塞了天下寒士的仕进之路,使广大寒士命途坎坷,心中激
愤难抑。
人教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诗歌
散中 文国 欣古 赏代
诗 歌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散文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春日忆李白 杜甫
一 、 问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用
努
力
进
取
演
绎
你
的
精
我觉得在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 彩
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人
——刘伟
生
人 教 版 选 修 《中国 古代诗 歌散文 欣赏》 第一单 元《拟 行路难 (其四 )》课 件 ( 2 2张PPT )_2
人 教 版 选 修 《中国 古代诗 歌散文 欣赏》 第一单 元《拟 行路难 (其四 )》课 件 ( 2 2张PPT )_2
题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导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入 注:
明 1. 庾开府: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Hale Waihona Puke 确 目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 2. 鲍参军:南朝宋文学家,刘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 3. 渭北:渭水北岸,借指长安一带,当时杜甫在此地。
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 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
合作探究
诗人因何而愁?
知人论世
论世:时代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入仕实行门阀制度(即以门第出身为唯
冲 一选拔标准),造成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突 阻塞了天下寒士的仕进之路,使广大寒士命途坎坷,心中激
愤难抑。
人教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诗歌
散中 文国 欣古 赏代
诗 歌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散文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春日忆李白 杜甫
一 、 问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用
努
力
进
取
演
绎
你
的
精
我觉得在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 彩
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人
——刘伟
生
人 教 版 选 修 《中国 古代诗 歌散文 欣赏》 第一单 元《拟 行路难 (其四 )》课 件 ( 2 2张PPT )_2
人 教 版 选 修 《中国 古代诗 歌散文 欣赏》 第一单 元《拟 行路难 (其四 )》课 件 ( 2 2张PPT )_2
题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导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入 注:
明 1. 庾开府: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Hale Waihona Puke 确 目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 2. 鲍参军:南朝宋文学家,刘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 3. 渭北:渭水北岸,借指长安一带,当时杜甫在此地。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拟行路难其四》课件(共43张PPT)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 赏第一 单元《 拟行路 难其四 》课件( 共43张 PPT)
心非木石:比喻人有知觉、有感情。 吞声:声将发又止。
踟蹰zhízhú:徘徊不进的样子。 珍馐:名贵的菜肴。 垂钓:姜尚曾在渭水之滨直钩垂钓,以观
文王。 梦日:伊尹梦见自己乘船而过日月,后
反映仕途失意与坎坷 ,
如,其六: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蝶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 赏第一 单元《 拟行路 难其四 》课件( 共43张 PPT)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 赏第一 单元《 拟行路 难其四 》课件( 共43张 PPT)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 赏第一 单元《 拟行路 难其四 》课件( 共43张 PPT)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鲍照的人生道路
鲍照的人生的道路,充满着悲剧色彩,这悲剧色彩来源 于他生存的时代、出身和他的志向的冲突。
两晋南北朝,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但是鲍照出身寒 微,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只是鲍照悲剧形成的前提,因为 出身寒微的左思也曾用诗歌抒写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但 他终于“高步追许由”,走向了归隐。形成鲍照悲剧的 决定性因素是他个人的抱负和志向,鲍照是一个性格和 人生欲望都非常强烈的人,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 及时享乐、建功立业等种种目标的追求,并且认为以自 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一切。老庄哲学中一切消极遁世, 委顺求全的东西,都与他的思想格格不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学习交流
3
拟行路难(其四)
【南朝·宋】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PPT学习交流
4
译——秀出你的理解
• 请逐行把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理解诗的内容;
• 请体味诗的感情基调;
• 请三言两语概括全诗的主要内容。
写作缘由 鲍照
情感
语言风格
李白
PPT学习交流
13
比较鲍、李的《行路难》
写作缘由 鲍照
情感 语言风格 抒悲愤
怀才不遇 李白 壮志难酬
抒悲愤
+ 明豪情
+ 展自信 PPT学习交流
深受乐府影响,语 言清新质朴,气势 连贯,笔力酣畅淋 漓
14
作业秀:我行我可以
• 整理课堂笔记,就本诗选择某一角度写一篇简短的赏析, 150字左右。
道路难行。人生之路(仕途) 艰险坎坷,才华埋
没,壮志难酬。
PPT学习交流
10
知人论世:悲愤亦有因
• 时代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入仕实行门阀制度(即以 门第出身地位为唯一选拔标准),阻塞了 天下寒士的仕进之路,使广大寒士命途坎 坷,心中激愤难抑。
• 诗人遭遇
出身寒微,空有一身才华,却郁郁不得志, 至多只做过几任小官,正如诗评家钟嵘所 叹:“才秀人微,故湮没当代!”
有何作用?
比喻或比兴,生动形象、自然顺畅。
PPT学习交流
9
对话:智慧的碰撞
问题设计:
• 第三句写“人生亦有命”,从诗歌本身看,诗人对“命” 有怎样的看法?
命运天定,出身门第决定人生命运;命运不公, 但无法改变。
• 结合全诗,理解标题:“行路难”字面意思是什么?又 有什么深沉的象征意味?“拟”是什么意思?
叹 愁 难 三字均可,PP因T学习为交流它们实质是相通的。7
对话:智慧的碰撞
问题设计: • 全诗中诗人的感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发展过
程? 平静恬淡——开始
自我宽慰——发展
借酒浇愁——转折
倾P泻PT学悲习交愤流 ——高潮
8
对话:智慧的碰撞
问题设计: • 开头两句用什么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这样写
• 背诵本诗和李白的《行路难》
PPT学习交流
பைடு நூலகம்15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PPT学习交流
16
拟行路难(其四)
【南朝·宋】鲍照
PPT学习交流
1
以意逆志—— 让我们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PPT学习交流
2
读——秀出你的声音
• 请好好读1~3遍给自己听,看看自己哪些读得还 行,哪些还需要改进。
• 请把你最好的朗读奉献给你的同桌,并且让他/ 她给你评一评,出出主意,改进一下。
• 最后再读一遍给自己听。
PPT学习交流
11
鲍照的影响
• 前人评功鲍照:
◎明远《行路难》,壮丽豪放,若决江河,诗中不可 比拟,大似贾谊《过秦论》。 ◎明远长句,慷慨任气,磊落使才,在当时不可无一, 不能有二。
• 老杜评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
军……【俊逸:豪放飘逸】
PPT学习交流
12
比较鲍、李的《行路难》
PPT学习交流
5
思——秀出你的感悟
• 你能抓得住诗的关键词(诗眼)吗? • 请你每读一行后,主动思考并努力去求解
以下三问: 写什么?
为什么这样写? 怎么写?
PPT学习交流
6
对话:智慧的碰撞
问题设计: • 请用自己通俗的话语解说各句内容。 • 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哪几句诗最能看出来? 悲愤。从“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 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 敢言”中可以体会出。 • 你认为诗中哪一字是解读全诗感情与主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