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芳百分数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百分数 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百分数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复习百分数的基础知识,包括百分数的意义、表示方法等。
2.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之间的相互转化方法。
3.能够灵活运用百分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百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2.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之间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百分数进行实际问题求解。
四、教学准备1.课本《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2.小黑板和粉笔3.教学投影仪五、教学过程1. 复习基础知识•复习百分数的定义:百分之一表示为1%。
•复习百分数的表示方法:例如25%,表示为25/100。
•学生归纳总结并板书。
2. 百分数与分数的转化•讲解百分数与分数的相互转化方法,例如将25%转化为分数形式:25% = 25/100 = 1/4。
•练习让学生互相转化百分数和分数。
3. 百分数与小数的转化•讲解百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方法,例如将50%转化为小数形式:50% = 50/100 = 0.5。
•学生进行练习并相互交流,确保掌握转化方法。
4. 实际问题求解•给学生提出几个与百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方法,并呈现解决方案。
六、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购物打折、考试成绩等实际情况。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展示对百分数应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作业布置•布置练习题,巩固百分数的转化方法,并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自行解决。
八、课堂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百分数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大纲,希望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充分掌握百分数的知识,提高数学运用能力。
《百分数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百分数整理和复习(一)教学设计复习内容:【人教版六上P104】复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整理和复习第1---3题)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写法。
2、掌握百分数和小数、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3、熟练解答“求一个数是(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两种实际问题。
复习过程:一、导入:回顾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百分数的知识呢?二、知识梳理:1、百分数的意义什么叫百分数?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不同?根据课前所作的复习作业,四人小组交流后,汇报对应练习:下面哪几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哪几个不能?为什么?(1)一堆煤 97/100吨,运走了它的 75/100。
(2)23/100米相当于46/100米的50/1002、说一说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对应练习:P104页第2题。
3、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师:这一单元还学习了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其中有两种基本类型。
在学生试说的基础上归纳类型: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方法:多的(或少的)÷“1”类型: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方法:“1”已知,“1”×对应分率【设计意图】对百分数单元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了解、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并以此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逐渐将百分数知识纳入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体系中。
三、基本练习1、甲数是5,乙数是4。
(1)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把________看作单位“1”,算式:_____________。
(2)乙数是甲数的百分之几,把________看作单位“1”,算式:_____________。
(3)甲数比乙数多百分之几,把________看作单位“1”,算式:_____________。
(4)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把________看作单位“1”,算式:_____________。
《百分数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2019年精选教学文档

《百分数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百分数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百分数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复习内容:复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整理和复习第1---3题)复习目的: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写法。
2、掌握百分数和小数、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熟练解答求一个数是(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应用题以及百分比应用题。
复习过程:一、基本练习1、完成下面表格。
小数◆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百分数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百分数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复习内容:1、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练习三十四第1、3、4题)2、折扣、纳税、利息复习目的: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解答。
2、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有关税款、税后利息等实际应用问题。
复习过程:一、基本练习(只列式不计算)(1)10万元的5%是多少?(2)一个数的80%是100,求这个数。
(3)500减少20%后是多少?(4)1000元增加2%后是多少?(5)100比某数多10%,求某数?二、知识梳理1、某校男生人数比女生少10%。
①谁是单位1。
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③已知女生有500人,求男生有多少人?④已知男生有450人,求女生有多少人?2、把③、④两题进行比较,然后小结。
3、课本104页第3题,105页第1题。
一、税款的计算方法,利息的计算公式。
1、复习税款的计算方法。
2、复习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定期整存整取通常还要叫20%的利息税,因此所得利息只有80%)3、什么利息不纳税?利息与税后利息有什么不一样?三、巩固与深化练习1、课本104页的第4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整理和复习》优质课教案_2

《百分数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百分数”这一单元主要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以及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等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概念和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分数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总复习时,应将复习重点放在百分数的应用方面,同时要注重与分数乘除法问题的对比,分析百分数问题与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在解题思路上的一致性,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深化学生对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促进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优化。
通过总复习,既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也可借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目标】1、通过对百分数知识的归纳和整理,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百分数问题。
2、在百分数知识的迁移与综合运用中使学生经历一个整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3、在百分数复习的过程提升数学思考。
发展学生思维,激发起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4、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百分数的意义,以及与分数、小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找准量和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教学中的重点。
难点:找准量和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激趣导入1、你能从下面的句子中说出百分数吗?(1)褒贬参半;(2)十二分满意;(3)三天打渔两天晒网;2、揭题明标1、谈话引入:同学们学会的知识真多啊!那今天我们将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大家愿意好好地表现吗?(板书课题:百分数的复习)2、质疑明标:读了课题,你认为这节课应该复习会哪些知识?(板书:1、意义和运用;2、解决百分数问题。
)二、知识整理建构网络(一)、梳理、再现知识1、说出百分数的意义?2、百分数和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3、说一说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百分数整理和复习教案

百分数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百分数与分数意义上的不同。
掌握百分数和小数、分数互化的方法,熟练解答求一个数是(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应用题。
2.让学生亲历复习过程,教会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帮助建立合理的知识体系,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以数学眼光来审视生活问题。
复习重点: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复习难点:注意与相关知识的对比,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复习过程:一、知识梳理,构建网络。
师:同学们看看课题,就知道我们这节课的内容是什么?(百分数知识的整理与复习)师:在上这节复习课之前,老师想对大家提几点学习要求,你们看能不能做到?1.复习课的要求(1)应该尝试翻阅书本,初步做好知识的整理,最好形成知识网络。
(2)上复习课时,要尽量把自己知道的展示出来,对于不知道的或者遗忘的知识要注意倾听。
(3)要注意学会沟通新旧知识的对比与联系。
2.汇报交流整理结果(1)百分数的意义(2)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3)百分数的应用A、求常见的百分率B、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C、求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D、折扣、纳税、利息师:你们看,通过整理,我们一起构建了百分数的这样一个知识网络。
像这样整理是不是更便于我们的记忆,也可使我们的知识掌握得更牢固、扎实啊?但是这些知识你们学会了吗?下面老师想检查一下,这样我们的同学们也可做到查漏补缺。
(板书:查漏补缺)二、查漏补缺,沟通联系。
1.复习概念,说说下面这句话中百分数的意义,读后你有什么感想?据资料统计,我国约18.7%的水土流失严重,有42%的城市水源受到污染。
同学们说得不错,实际上,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一则带有百分数的信息,同学们能看出这么多的问题来,看来同学们对百分数的意义确实掌握的挺不错的。
谁来归纳一下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什么?(百分率和百分比)2.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师:百分数和我们前面所学的分数也是有联系和区别的。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9百分数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9百分数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复习巩固百分数的相关知识,包括百分数的表示、转化和运用。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计算百分数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复习百分数的概念及运用。
2.教学难点: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表示实际意义。
三、教学内容1.复习百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讲解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相互转化。
3.练习百分数的运用,包括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如购物打折、成绩统计等,引导学生复习百分数的相关知识。
2. 讲解百分数的表示方法教师通过示例演示百分数的基本表示方法,包括百分数转化为分数或小数的方法。
3. 练习百分数的四则运算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拓展应用教师设计一些拓展性问题,让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百分数运用的掌握情况。
2.个人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表现和思维能力展示,评价学生的个人表现。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还存在一定难度,下一步需要更多的实例演练让学生加深理解。
同时,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个别辅导,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目。
2.搜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应用例子,写成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百分数的掌握会更加扎实,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百分数知识,为未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百分数整理和复习 教学设计

百分数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复习巩固本单元的知识点,并把本单元的知识点整理成知识框架。
2.练习巩固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本单元的知识。
复习重点:复习巩固本单元的基础知识。
复习难点:灵活运用本单元知识解决问题。
复习过程:一、谜语引入出示成语:半壁江山、百里挑一、十二分满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猜,这些成语分别可以用什么样的百分数表示出来。
我们学习了百分数这一单元,今天我们就来复习和整理一下本单元的知识。
(板书课题)二、单元基础知识回顾1.知识点回顾首先我们来看本单元的知识点,本单元共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百分数的认识、百分数的转化、百分数的应用。
在“百分数的认识”中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读法、写法、百分数、分数的区别和联系;在“百分数的转化”中我们学习了: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相转化;在“百分数的应用”中我们学习了:求百分率、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2、数学方法复习我们学习本单元主要用的数学方法有:转化法、假设法。
接下来我们通过练习具体说说这些知识点怎么运用。
三、知识运用1、说出下面百分数的意义(指名回答,集体订正)全班同学中有48%是女生。
完成计划的120%。
2、填空(指名回答,集体订正)图中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用百分数表示写作( ),读作( ),表示()。
3、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与区别(指名回答,集体订正)联系:区别:4、辩一辩(指名回答,集体订正)(1)一根绳子,用去了23%米。
(2)一根绳子,用去它的23%。
5、回顾(指名回答,集体订正)百分数和小数如何互化,百分数和分数如何互化。
6、把下列小数化成百分数(独立完成,小组交流)0.06 0.5 3.09 1.1把下列百分数化成小数或整数(独立完成,小组交流)100% 320% 12.8% 0.4%把下列分数化成百分数(独立完成,小组交流)43 31 2531把下列百分数化成分数(独立完成,小组交流)125% 76% 37.5% 8%7、解决问题(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1)一个盐场海水的含盐率是3%,用160吨海水可以制出多少千克盐?要制出3吨盐需要海水多少吨?(2)一个电视机厂前年生产电视机8000台,去年比前年增产10%。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百分数 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百分数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百分数的意义,进一步掌握百分数、分数和小数之间互化的方法。
2.熟练地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解答百分数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教学方法讲授、小组合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又获得了许多知识,回顾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和复习百分数。
(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1.复习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1)什么叫百分数?(2)百分数和分数的含义有什么异同?小结: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所以百分数是表示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不能带单位名称的。
而分数既可以表示两数之间的数量又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是可以带单位名称的。
(3)读出下列各百分数。
4.9% 60% 52.78% 120%(4)写出下面各百分数。
百分之九点二 百分之十三点七2.复习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完成教材整理和复习第2题。
(1)将下列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
23 150.7 0.55 (2)把下列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70% 125% 37% 46%(3)复习常见的百分率。
先说一说达标率、出油率、命中率、出勤率等所表示的含义,再说说公式。
(4)复习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意义相同。
3.复习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
(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多(或少)的部分另一个数(结果是百分数) (2)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一个数±一个数×?%或一个数×(1±?%)(3)求稍复杂的百分率问题。
先统一单位“1”或采用举例赋值法。
(4)练习:①一批产品共200个,经检测有196个合格,求这批产品的合格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分数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六五班李小芳
教学内容:
百分数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3、通过本堂课的教学,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感知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逐步养成以数学眼光来审视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百分数意义
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教学过程
一、归纳整理所学知识
1、学生交流课前整理的知识,并将交流后的知识补充在一个同学的作业纸上,准备小组交流时用
2、小组交流,全体学生补充,
师生共同总结完善
1、百分数的意义
A、百分数的意义
B、分数、比和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2、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
A、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B、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3、百分数的应用
A、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B、求百分率
(你们看,这样一整理,是不是清楚多了!及时的归纳整理,可以使我们的知识网络变得更牢固,学得更扎实。
)你都学会了吗?下面我们检查一下
二、查漏补缺,基本练习
1、复习概念:什么叫百分数?(百分数: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
练习:125%== ( )/( )=():()
问:百分数、分数和比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2、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
练习:在○里填上“﹥"“﹤"或“="。
0.3%○0.29 5/8○62.5% 2○20%
你还知道哪些常用的百分率?这些百分率表示什么意义?
三、提高练习:
①一批产品共200个,经检测有196个合格,求这批产品的合格率。
②一批产品共200个,经检测有4个不合格,求这批产品的合格率。
谈话:百分数这一单元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学习了百分数的知识有什么用呢?(解决问题)下面你就可以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才能了。
出示相应的练习:
A、火眼金睛辩正邪
(1)小张比小王大3岁,那么小王比小张小3岁。
……………………()(2)数A比数B大18%,那么数B比数A小18%。
……………………(
)
(3)一杯糖水有糖5千克,水20千克,这杯糖水的含糖率是25%。
()
(4)一批零件,一共生产了102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2%。
…()(5)一年级植树100棵,死了2棵,又种了2棵,都成活了成活率是10 0%……………………………………………………………………………()
四、当堂检测:
练习册87页3、4题。
五、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