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学
什么是海洋生态学?为什么我们应该关心海洋生态?

什么是海洋生态学?为什么我们应该关心海洋生态?作为一个蓝色星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拥有着庞大的生态系统,其中的各种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据着不同的地位。
海洋生态学是研究海洋生态系统和其中的生物、非生物互动关系的学科。
人类与海洋之间的联系也是海洋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那么,为什么我们应该关心海洋生态学呢?1.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生态学帮助我们了解海洋中各种生物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生态系统的结构。
这些知识可以指导我们在进行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时如何做到不危害海洋生态平衡,保障海洋生物的繁衍和生存,进而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毕竟,海洋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对于保护自然环境、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2. 支持可持续海洋发展海洋生态学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如何拥有可持续的海洋发展。
可持续的海洋发展需要我们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时平衡经济利益和生态保护这两个方面。
海洋生态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海洋资源的分布、利用方法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便我们更好地支持可持续的海洋发展。
3. 帮助应对气候变化海洋中的生物和生态系统对于地球的气候和大气化学过程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有棕色色素的浮游植物还能吸收更多的光能。
而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又会影响到其中的生物吸收和释放这些元素和化合物,进而影响到全球的气候。
因此,了解海洋生态学对于应对气候变化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 造福人类生活海洋资源对于人类的生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海洋里的鱼类、贝类等是人类重要的食品资源。
海水中还富含许多有益的元素,如矿物质、碘、钾、镁等,对于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此外,海洋时常给我们带来美丽的风景,景观价值也不容低估。
因此,保护海洋自然生态对于保护人类的生活和福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认识海洋生态学非常有助于我们了解海洋的重要性和脆弱性,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蓝色星球。
海洋科学专业优质课海洋生态学与海洋资源研究

海洋科学专业优质课海洋生态学与海洋资源研究海洋生态学和海洋资源研究是海洋科学专业中的重要课程,旨在深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探索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策略。
本文将从海洋生态学和海洋资源研究的角度,总结这门优质课的学习内容及其重要性。
一、海洋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是研究海洋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涉及海洋生物群落、海洋食物网、生物多样性等内容。
在海洋生态学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不同海洋环境下的生物适应机制、生活史策略等,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 生物适应机制生物为了适应不同的海洋环境,会出现一系列适应机制,如鳃呼吸、盐腺排盐等。
这些机制使得生物能够在不同的盐度、温度和压力等环境条件下生存繁衍。
2. 生活史策略不同海洋生物会采用不同的生活史策略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有些生物选择在固定地点繁衍,形成聚落;而有些生物则选择迁徙,以寻求更丰富的食物资源。
3. 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海洋生态系统由许多相互作用的生物群落组成,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
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实施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二、海洋资源研究海洋资源研究是为了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它涉及到海洋能源、海洋矿产、渔业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1. 海洋能源海洋能源是指海洋中蕴含的各种能源形式,如潮汐能、波能、海流能等。
开发利用海洋能源可以为人们提供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 海洋矿产海洋矿产是指存在于海洋中的各种矿产资源,如油、气、硫化物、海底金属等。
研究海洋矿产的分布和开采技术,有助于推动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3. 渔业资源渔业资源是指海洋中的各类鱼类、海洋无脊椎动物和植物等资源。
海洋渔业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渔业资源的分布、数量和保护策略,保证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海洋生态学与海洋资源研究的重要性海洋生态学与海洋资源研究对于海洋科学专业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完整word)海洋生态学

1.生态系统: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自然整体。
2.生物地化循环:生态系统之间各种物质和元素的输入和输出以及它们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之间的交换。
3.关键种:对群落组成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物种。
4.生物泵:有机物生产、消费、传递、沉降和分解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构成碳从表层向深海底转移的过程5.生态阈值(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节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6.富营养化:氮磷等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水库、河口、海湾等水体,引起藻类大量繁殖、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含量下降、水质恶化的污染现象。
7.洄游索饵:为寻找或追逐食物所进行的洄游。
8.牧食食物链:以活体植物开为起点,然后是食草动物、一级肉食动物、二级肉食动物等的食物链。
9.碎屑食物链:以动植物死亡尸体等碎屑为起点的食物链。
10.海洋酸化:指由于吸收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海水逐渐变酸的过程.11.生态平衡:能在外来干扰下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
1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自然生态系统在在其生态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及其所维持的生活环境对人类产生的服务功能。
13.环境梯度:从赤道到两极的纬度梯度、从海面到深海海底的深度梯度以及行延安到开阔大洋的水平梯度。
14.浮游生物:在水流运动的作用下,被动地漂浮在水层中的生物群.15.越冬洄游:主要是暖水性游泳动物的一种习性,通常在晚秋和初冬水温下降时集群游到适于过冬的海区.16.产卵洄游:产卵季节前集群向产卵场的洄游17.生态因子:生态学上将环境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18.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况的必须物质,即,当环境中某物质的量接近于植物所需的最低量时,该物质就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起限制作用,成为限制因子。
海洋生态学的专业资料整理

海洋生态学的专业资料整理海洋生态学是研究海洋生物与其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涵盖了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地理学、海洋生态系统等多个方面。
为了更好地了解海洋生态学的相关知识,本文将对海洋生态学的专业资料进行整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这一领域。
一、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多样性是指海洋环境中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对于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测量方法、影响因素以及保护措施等内容。
1.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测量方法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测量方法包括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功能多样性等。
物种丰富度是指在特定海域中存在的物种数量,可以通过采集样本并鉴定物种来进行测量。
物种多样性指数是对物种组成和数量的综合评价,常用的指数有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
功能多样性是指不同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的多样性,可以通过对物种的功能特征进行分析来进行测量。
2. 影响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因素海洋生物多样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物理环境因素、化学环境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物理环境因素如水温、盐度、水动力学等会直接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化学环境因素如水质污染、海洋酸化等也会对海洋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
此外,人类活动如过度捕捞、海洋污染和沿海开发等也是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重要原因。
3.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其中包括建立海洋保护区、控制过度捕捞、减少海洋污染、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等。
此外,加强科学研究和教育宣传也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二、海洋生物地理学海洋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是海洋生物在空间分布上的规律和原因。
了解海洋生物地理学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海洋生物的分布特点和形成机制。
1. 海洋生物地理区划海洋生物地理区划是将海洋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便研究和描述不同海域的生物组成和分布规律。
海洋科学中的海洋生态学和海洋资源管理

海洋科学中的海洋生态学和海洋资源管理海洋环境,是地球上最为复杂、最为神秘的生态系统之一。
海洋生态学是研究海洋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和规律的科学。
海洋资源管理是对海洋生态学基础上,对海洋环境进行规划、管理以及保护的学科。
本文从海洋生态学与海洋资源管理两个方面,探讨海洋科学的这两个重要分支。
一、海洋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是研究海洋生态系统的学问,包括海洋环境中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能量流和元素循环的关系,以及生物的生态行为等。
与陆生生态学不同的是,海洋生态学研究对象遍布大洋的各个深度和区域,综合性强,难度大,难以掌握海洋生态系统整体情况。
但海洋生态学的研究,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控制海洋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 海洋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生物、海洋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所组成的一个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层次、生态因素和环境。
生物层次包括原浮游生物(如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如海绵、珊瑚、海草等)、中上层鱼类、大型海洋动物(如鲸、海豹等)和底栖动物(如海星、海螺等)等。
生态因素包括温度、光照、水压、盐度、pH 值等。
2. 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海洋生态学的常规实验方法,如控制试验、同步对比试验、分析试验和生态模拟试验等,以及基于海洋遥感技术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生物遗传多样性方面,可以采取 DNA 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对样品进行分析。
二、海洋资源管理海洋资源管理是综合运用环境科学、经济学和政策学等学科,对海洋环境进行评估、规划、管理和保护的学科。
其主要目的是在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增加海洋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1. 海洋资源的分类海洋资源可以根据其自然属性和人类利用方式进行分类。
按照自然属性可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
按照人类利用方式可以分为捕捞、海水利用、海洋能源开发等多个方面。
2. 海洋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海洋资源管理需要综合运用政策法规、测量仪器、遥感技术、经济学方法等手段。
海洋生态学研究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学科

海洋生态学研究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学科海洋生态学是一门研究海洋生物、海洋生态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它在整个海洋科学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海洋生态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变,为保护海洋环境、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以及应对海洋生态危机提供科学依据。
一、海洋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海洋生态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 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海洋生态学致力于研究海洋中的各类生物,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鱼类等。
通过研究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2. 海洋生态系统结构:海洋生态系统由多个生物群落组成,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海洋生态学研究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海洋生物的组成、种群分布、相互作用等。
通过对海洋生态系统结构的研究,我们可以揭示海洋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以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3. 海洋物质循环:海洋是地球上碳、氮、硅等元素的重要储库,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调节者。
海洋生态学研究海洋中物质的迁移、转化和循环过程,揭示海洋生态系统在全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二、海洋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海洋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海洋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几个方面应用:1. 海洋保护区划定:通过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可以确定海洋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并划定相应的保护区。
这有助于保护重要的海洋物种、栖息地和生态系统,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
2. 海洋生态风险评估:海洋生态学为评估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可以预测和评估其对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提出合理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3. 海洋生态修复与恢复:当海洋生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的破坏时,海洋生态学可以提供相应的修复和恢复策略。
通过引入适应性物种、改善水质和栖息地等措施,可以恢复受损的海洋生态系统,实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水生生物学和海洋生态学

水生生物学和海洋生态学水生生物学和海洋生态学是对水域中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进行研究的学科,它们主要关注水中生物的多样性、生态学相互作用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本文将介绍水生生物学和海洋生态学的定义、重要性以及涉及到的研究领域。
1. 水生生物学的定义水生生物学是研究水中生物的学科,涵盖了淡水和盐水生物群落。
它研究的对象包括各种水生动植物,以及它们所处的水环境、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等。
水生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广泛,既包括对生物分类、生物地理和进化关系的研究,也包括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学和环境影响评价等研究工作。
2. 海洋生态学的定义海洋生态学是研究海洋生物群落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研究的范围广泛,从微观的生物个体到宏观的海洋生态系统都是研究的对象。
海洋生态学不仅涉及到海洋生物多样性、生态学相互作用和能量流动等基础研究,还包括对海洋环境变化、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保护与管理等应用研究。
3. 水生生物学的重要性水生生物学在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水中生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形式之一,通过研究水生生物可以更好地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其次,水生生物对于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至关重要,它们参与着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的维持。
此外,水生生物还是许多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模型生物,通过对其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生物学原理。
4. 海洋生态学的重要性海洋生态学的重要性源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广泛性和其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复杂的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海洋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揭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和能量传递过程。
此外,海洋生态学还可以为海洋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人类与海洋的和谐发展。
5. 水生生物学和海洋生态学的研究领域水生生物学和海洋生态学涉及到多个研究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物种与生物多样性研究:研究不同水域中的物种组成、分布规律和多样性指数。
什么是海洋生态学?

什么是海洋生态学?作为一门关注海洋生态环境的学科,海洋生态学对于现代化的海洋管理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个学科还是很陌生的,他们也不清楚什么是海洋生态学。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学科内容和应用实例三个方面解析海洋生态学对于人类和海洋环境的影响。
一、基本概念1.海洋生态学的定义海洋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主要研究海洋生物、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它包括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提供了一种研究人类如何管理和保护海洋环境的方法。
2.海洋生态学的发展历史海洋生态学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许多国家的海洋科学家开始研究海洋生物群落以及其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
在此基础上,人们逐渐形成了关于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现代观点,并开始对海洋环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进一步研究。
二、学科内容1.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与生态学海洋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分布规律,掌握海洋生态系统的运行原理和行为模式,为海洋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2.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海洋生态系统是由不同类型生物群落、海洋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系统。
海洋生态学家需要了解这些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从而更好地控制其运行和维护其生态平衡。
3.海洋环境与生态风险评估海洋环境是海洋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
海洋生态学研究涉及海洋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学特性,通过进一步分析这些特征,可以对海洋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环境改善的方案。
三、应用实例1.海洋污染的来源及防治近年来,人为活动对海洋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其中污染是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海洋生态学家可以通过研究不同污染物的来源和加强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相互作用的研究,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有效保护海洋环境和生物群落。
2.海洋生态系统的治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治理变得越来越迫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按栖息环境划分: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河口生态学和
陆地生态学。而陆地生态学又可再分为森林生态学、草地生态 学、荒漠生态学和冻原生态学。此外,热带生态学、湿地生态 学也是常被认为是独立的分支。
按交叉学科划分: 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
地理生态学、生理生态学、进化生态学、行为生态学、生态遗 传学,经济生态学等。
库 (pool):研究生态系统中某一物质在生物或非生物环境
中贮存的数量。
贮存库(reservoir pool)、交换库或循环库(exchange or cycling pool)
流通率、周转率、周转时间
库中营养物质量 周转时间 = 流通率
流通率 周转率 = 库中营养物质量
水循环( water cycle ): 由太阳能所推动的由大气
腐殖质 分解者亚系统 再循环 分解
无机营养元素
图 1.1 生态系统划分为三个亚系统(Anderson 1981, 转引自戈峰 2002)
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空间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food chain)
生物之间通过食与被食形成一环套一环的链状营养关系。
食物链类型:
牧食食物链或称植食食物链(grazing food chain) 碎屑食物链(detritus food chain) 寄生食物链
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l.陆地生态系统
1.1 森林生态系统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1.2 草原生态系统 1.3 荒漠生态系统
2.水域生态系统
增加植食动物和 陆地动物种群繁荣 生物原性钙沉积 形成化石燃料→
寒 奥 武 陶 纪 纪
志 留 纪
泥 盆 纪
石 炭 纪
二 叠 纪
三 叠 纪
侏 罗 纪
白 垩 纪
第三纪
地 质 年 代
古生代 2000(?) 600 500 400
中生代 300 200 距今时间(百万年) 100
新生代 0
图 1.6
生物圈及其含氧大气的进化(Odum 1983,转引自蔡晓明、尚玉昌 1995)
海 洋 生 态 学
绪 论
一、生态学(ecology)的定义、研究对象
(一)定义
生态学的一般定义:
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栖息地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根据现代生态学的研究方向,生态学可定义为:
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 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即自然、资源 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海洋和陆地形成的一个全球性水循环系统。
气态循环( gaseous cycle): 指循环物质的主要贮
存库是大气,并在大气中以气态出现。属气态循环的物质 以氧、碳、氮为代表。
沉积循环(sedimentary cycle):指循环物质的主
要贮存库是岩石圈和土壤圈,以磷、硅等为代表。
五、生态系统的自校稳态和生态平衡
第一章 生态系统及其功能概论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一、什么叫生态系统(ecosystem)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的成分和非生物的成分通
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构成的一个具有
自动调节机制的生态学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具有自然整体性,在任何情况下,生物群落都不可 能单独存在,它总是和环境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组成有序 的整体。如一个湖泊、一片草地。
构与功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这时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保持相对稳 定,环境的生产潜力得以充分发挥,能流途径畅通),在外来干扰下能 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生态系统的这种状态就叫做生态 平衡。
生态阈限: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功能是有限度的,只有在某一限度内可
以自我调节自然界或人类施加的干扰。
统之间各种物质或元素的输入和输出以及它们在大气圈、水 圈、土壤圈、岩石圈之间的交换。
太阳能
热
热
热
生产者 (绿色植物) 空气中 水 中 土壤中 初级消费者 (草食动物) 次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 分解者 (微生物)
有机物的流通
生态系统 无机物的流通
能量的流动
图 1.5 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引自夏伟生 1984)
过非常漫长的地质年代发展起来的,并且是诸物种协同进化
(coevolution)的历史。
生物的进化不仅是诸物种协同进化的历史,同时生物圈生态系统的形
成与发展,也是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的历史。
极低→迅速增长→高稳定状态→下降→低稳定状态→增加具波动的稳定状态 初级生产 → 有机的和具壁的绿藻或蓝绿藻→主要是钙质的藻类等 钙质和硅质的藻类等 海洋浮游生物 厌氧微生物占优势 仅单细胞生物 仅厌氧微生物 后生动物起源 脊椎动物和陆 和迅速进化 → 生植物起源 光合自养生物的 起源和种群繁荣 还原大气„„含氧大气 高等动物和 植物进化 人类种 群繁荣 一般的生 物圈进化 含氧量 (对现有 –0.1 大气的 –0.01 百分 率) 前寒武纪 10
生产者(producers)
消费者(consumers) :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寄生动物、异 养微生物
分解者(decomposers) 流通者(circulator):昆虫传粉
调控者(regulator):顶级生物
CO2
消费者 亚系统 自养生物 亚系统
食草动物
食肉动物 1
食肉动物 2
⑵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⑶ 可持续的生态系统(sustainable ecosystem)
二、现代海洋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1、海洋生态学发展的初始阶段: 18世纪末至 19世纪末,在捕鱼、
晒盐、航海等活动中与海洋发生联系,逐步对海洋进行定性研究。
2、海洋生态学发展的第二阶段:20世纪初至50年代,主要特点之
(三)生态学的研究意义
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生产
的迅速发展,既给人类带来幸福与进步,同时也带
来环境不断被破坏,资源日益衰竭的严重生态危机。
生态学在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方面起着核心的 作用。
(四)生态学的发展史
1、生态学建立前期: 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6世纪的欧洲
文艺复兴,是生态学思想的萌芽时期。
2、食物网(food web)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网状营养结构,称为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繁多,一种生物往往有多种食物对象,同一种生物
也可被多种摄食,因此一种生物不可能固定在一条食物链上。食物网更能 真实地反映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有机体之间的营养位置和相互关系。
山狮
狼 鼩鼱 蛇 枭
L = 太阳总辐射; C = 消耗量; PG = 总初级生产量; PN = 净初级生产量; N u = 未利用量; R = 呼吸量; Fu = 粪尿量 A = 同化量; P = 次级生产量;
(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ycle of matter)
生物地化循环(biogeochemical cycle):生态系
按研究方法分:野外生态学、实验生态学和理论生态学等。
2
3
(六)生态学的发展趋势与重点研究领域
发展趋势:
现代生态学已不仅是通常意义上的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 系,而是必须运用生态学的原理,探讨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关系和 对策,以达到可持续的生物圈的目的。
三个优先研究的领域:
⑴ 全球变化(global change)
2、生态学的建立和成长期:从公元 16世纪到20世纪50
年代,是生态学的建立和成长期。
3、现代生态学发展期:从本世纪60年代至今。
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是生态学发展的主流。
系统生态学的发展是系统分析和生态学的结合,它进一步丰富了本
学科的方法论。 70年代以来,群落生态学有明显发展,由描述群落结构,发展到数 量生态学,包括群落的排序和分类,并进而探讨群落结构形成的机 理。 现代生态学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虽然宏观的是主流,但微观的 成就同样重大而不容忽视。 应用生态学的迅速发展。
一是在大量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定量研究。
3、海洋生态学发展的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迫切要求人
口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和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学进入快
速发展阶段,生态系统生态学成为生态学研究的主流。
海洋科学各分支学科联合开展的综合性海洋调查推动 海洋生态学成为一门发展迅速的前沿学科 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推动了生态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实 践的紧密结合 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加速海洋生态学发展
正反馈
输出
正反馈
(C)
1-7 (A)开放系统,表示系统的输入和输出; 图 1.4 (B)具有一个反馈环的系统
使系统成为控制论系统; (C)具有一个置位点的控制论系统(引自 Smith 1980)
2、 生态平衡(ecological equilibrium)
如果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在较长时间趋于相等,系统的结
Ⅰ. 非生物环境:太阳、水等; Ⅱ. 生产者:陆地是绿色植物,水域中是浮游植物;Ⅲ. 消 费者:A. 陆地有蝗虫、田鼠等,水域中是浮游动物, B. 食碎屑动物,陆地土壤有无脊椎 动物,水域中多为底栖无脊椎动物,C. 食肉动物(鹰或大鱼) ; Ⅳ. 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四、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本过程
二级消费者
一级消费者 鼠 鹿 植被 草 树 分解者 图 1.2 一个陆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引自孙儒泳等 2002) 鸟 黄鼠 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