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_概述
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

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
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机科学领域涉及多种研究方向和技术领域的重要概念。
它是由计算机架构中的不同部分构成的“架构”组成的,包括处理器,操作系统,存储器,软件,数据导向的总体结构。
这些部分又细分为较小的子结构,每个子结构都有自己的功能,并且可以协调和促进系统的正常运行。
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的研究重点是提高和优化系统的整体性能,找出新的设计技术以提供更高的可用性,支持新的应用和功能,改善系统结构的灵活性和可移植性。
主要工作包括计算机架构分析和系统架构优化,处理器架构,总线和I/O架构,多处理器架构,错误处理,可靠性设计等方面。
随着新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仍然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
现在的高级计算系统架构不仅考虑单个计算机的具体要求,同时还考虑多种架构、多种平台、多种操作系统和多种处理器的需求,使系统能够更加灵活和可移植。
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也为各类软件提供了更为友好的环境。
它不仅可以把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和网络等组合起来,还可以提供统一的运行环境,并充分利用现有物理设备和技术,满足用户不断发展的需求。
总的来说,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可以构建一个可靠,稳定,高效,可扩展的计算机系统,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突破性进展。
计算机系统结构串讲

计算机系统结构串讲第 1 章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1.1计算机系统的多级层次结构1.从使⽤语⾔的⾓度,⾼到低分别为:应⽤语⾔机器级、⾼级语⾔机器级、汇编语⾔机器级、操作系统机器级、传统机器语⾔机器级和微程序机器级。
2.各机器级的实现⽅法:翻译(变换成低⼀级等效程序)或解释(仿真⾼级机器级语句或指令)3.多层次结构的观点得出,软件的功能可以由硬件实现,硬件的功能也可⽤软件模拟实现。
1.2计算机系统结构、组成与实现1. 透明:客观存在的事物或属性从某个⾓度看不到的。
2. 计算机系统结构:传统机器级的系统结构;它是软、硬件之间的功能分配以及对传统机器级界⾯的确定,提供机器语⾔、汇编语⾔程序设计者或编译程序⽣成系统为使其设计或⽣成的程序能在机器上正确运⾏应看到和遵循的计算机属性。
数据表⽰、寻址⽅式、寄存器组织、指令系统、存储系统组织、中断系统、管态⽬态定义与转换、IO结构、保护⽅式和机构。
2.计算机组成:是计算机系统结构的逻辑实现,包括机器级内的数据流和控制流的组成及逻辑设计等。
(1)数据通路宽度;(2)专⽤部件的设置;(3)各种操作对部件的共享程度;(4)功能部件的并⾏度;(5)控制机构的组成⽅式;(6)缓冲和排队技术;(7)预估、预判技术;(8)可靠性技术。
3.计算机实现:指的是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包括处理机、主存等部件的物理结构,器件的集成度和速度。
它着眼于器件技术和微组装技术,器件技术在实现技术中起着主导作⽤。
4.计算机系统结构、组成、实现三者互不相同,但⼜相互影响。
①相同结构(如指令系统相同)的计算机,可以因速度不同⽽采⽤不同的组成;相同组成可有多种不同的实现⽅法。
②系统结构不同会使可能采⽤的组成技术不同。
反过来,组成也会影响结构。
③组成设计上⾯决定于结构,下⾯受限于实现技术,它们是可以与实现折衷权衡的。
组成和实现的权衡取决于器件的来源、⼚家的技术特长和性价⽐能否优化。
1.3计算机系统设计思路:解题速度、程序存储空间、硬件成本、硬件利⽤率、计算机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电子科大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_系统性能评价

例1: 假设指令集中条件分支指令有两种不同设计方法:
(1) CPUA: 通过比较指令设置条件码, 然后测试条件码 进行分支;
(2) CPUB: 在分支指令中包括比较过程。
在两种CPU中, 条件分支指令都占用2个时钟周期, 所有其它指令占用1个时钟周期。
对于CPUA, 假设执行的指令中分支指令占20%; 由 于每个分支指令之前都需要有比较指令, 因此比较 指令也占20%。由于CPUA在分支时不需要比较, 因此假设它的时钟周期时间比CPUB快1.25倍。
程序控制: 15%、其他15% 假设: 程序控制类指令和其它指令与定点加法指
令的速度相同。
高级计算机结构
MIPS=
I/O的性能
(如I/O总线数目和带宽、磁盘通道的数目和带宽、 磁盘的性能(转速、寻道时间、扇区缓存容量等)
网络的性能
操作系统的性能
(系统调用/中断/进程切换/线程调度开销、存储映射/ 文件系统的缓冲区性能和吞吐量等。
编译器的性能 等
CPU按流水线方式工作, 编译器对CPU性能影响很大
高级计算机结构
高级计算机结构
第七章 系统性能评价
例2: DJS-130小型机, 产品说明书参数每秒50万次,即
MISP=0.5, 该参数为执行定点加法指令的速度。
定点加法指令速度为乘法和除法运算指令执行速
度的1/100。
— 计算等效指令速度: 应用统计, 各类指令出现的频率为: 加/减法: 50%、乘法: 15%、除法: 5%
较常采用排队论、随机过程、均值分析等方法
进行近似求解,比如流水线性能、多处理器系统 性能分析、软件可靠性静态评估等。
特点是理论严密, 对基础理论的掌握要求较高。 优点是节约人力/物力, 可应用于设计中的系统。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

一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1.1 什么是计算机体系结构本章的第一个概念是计算机系统(computer system)。
计算机系统包括读取并执行程序的中央处理单元(CPU,保存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以及将芯片转换为实用系统的其他子系统。
这些子系统会使CPU与显示器、打印机、Internet等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变得更加容易。
•cpu(处理器): 计算机实际执行程序的部分•微处理器: 在单个硅片上实现的CPU•微机: 围绕微处理器构建的计算机计算机的性能既取决于CPU;也取决于其他子系统。
如果不能高效进行数据传输,仅仅提高CPU的性能是毫无意义的。
Figure 1:•信息(程序和数据): 保存在存储器中;计算机会使用不同类型的存储器,达到不同的目的。
–如果不能叫信息保存在正确的存储器,那么CPU的速度再快也将毫无意义–Cache: 保存常用的数据是高速专用的存储器。
–主存: 存放大量的工作数据,断电消失–辅存: 指磁盘等,用于存储海量的数据。
永久存储•组成计算机的各个子系统通过总线连接在一起,数据通过总线从计算机中的一个位置传递到另一个位置。
什么是计算机Figure 2:•输入: 指用户交给计算机的信息•输出: 指计算机返回给用户的信息可编程计算机接收两种类型的输入: 它将要处理的数据,以及准确描述要如何处理输入数据的程序。
程序不过是计算机所执行的完成给定任务的操作序列。
Figure 3:•CPU读程序并完成程序指定的操作。
内部使用寄存器来保存数据•存储器系统保存两类信息:程序,程序处理或产生的数据计算机从存储器中读出指令并执行这些指令(即完成或执行指令定义的动作)。
执行指令时,可能要从存储器中读出数据,对数据进行操作,将数据写回存储器。
寄存器是CPU内部用来存放数据的存储单元。
时钟提供了脉冲流,所有内部操作都在时钟脉冲的触发下进行。
时钟频率是决定计算机速度的一个因素程序执行过程Figure 4:CPU先读取一条指令;在CPU分析或解码指令;从存储器中读出这条指令所需的所有数据。
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部分知识点整理

1.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Advanced Computer Architecture(Parallel Computer):The computer system constituted by many process units of mutual communication for solving some large-scale applications。
翻译:由多个处理单元组成的计算机系统,相互通信和协作,能快速求解大型复杂问题2. 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3.MIPS处理机的运算速度MIPS=Fz*IPC Fz处理机的主频;IPC每个时钟周期平均执行指令数4.计算机技术快速进步的原因:计算机生产技术的发展—集成电路技术IC);计算机设计的创新—计算机系统结构。
5.2004年,Intel取消了高性能单核处理器项目,和其他公司一起宣布:为了获得更高性能的处理器,应当提高一个芯片上集成的核心数目,而不是加快单核处理器的速度。
历史性转折的里程碑信号处理器性能的提高从单纯依赖指令级并行(ILP)转向数据级并行(DLP)和线程级并行(TLP)6.体系结构研究的内容:--进一步提高单个微处理器的性能(光速极限问题)--基于微处理器的多处理器体系结构--全面提高计算机系统性能:可用性、可维护性、可缩放性--新型器件的处理器:如光计算机;新原理的计算机(生物、分子、量子、DNA计算机)7.应用程序中主要有以下两种并行:数据级并行(DLP):其出现是因为可以同时操作许多数据项任务级并行(TLP):其出现是因为创建了一些能够单独处理但大量采用并行方式执行的工作任务.8. 计算机硬件以如下四种主要方式来开发这两种类型的并行性:[1]指令级并行:在编译器的帮助下,利用流水线等思想适度开发数据级并行,利用推理执行等思想以中等水平开发数据级并行;[2]向量体系结构和图形处理器(GPU):将单条指令并行应用于一个数据集,以开发数据级并行[3]线程级并行:在紧耦合硬件模型中开发数据级并行或任务级并行,允许在并行线程之间进行交互;[4]请求级并行:在程序员或操作系统指定的大量去耦合任务之间开发并行性。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高级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高级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简称全国计算机高级考试)是中国国家级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认证考试,旨在评价和认证考生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和软件专业技术能力。
本文将从考试的背景和意义、考试科目和要求、考试的准备和备考技巧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考试的背景和意义全国计算机高级考试是中国计算机行业最高级别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之一,由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计算机学会等机构联合组织实施。
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推动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通过参加全国计算机高级考试,考生可以证明自己在计算机技术和软件专业方面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机会。
二、考试科目和要求全国计算机高级考试包括两个科目,分别是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软件工程。
考试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独立完成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软件工程方面的工作任务。
具体的考试科目和要求如下:1. 计算机系统结构:考核计算机硬件和系统结构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指令系统和处理器技术、存储系统和输入输出系统等。
考生需要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能够进行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2. 软件工程:考核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软件开发过程、软件需求分析和设计、软件测试和维护等。
考生需要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方法,能够进行软件项目的管理和开发。
考试科目的要求是考生要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应对计算机系统和软件工程领域的工作挑战和需求。
三、考试的准备和备考技巧1. 学习和复习:全国计算机高级考试的考试内容较为广泛和深入,考生需要从基础知识入手,逐步扩展和深化自己的学习内容。
建议考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定期进行复习和总结。
可以参考相关的教材、参考书和网络资源,进行系统性的学习。
2. 实践和项目经验: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考生还需要具备实践能力和项目经验。
计算机体系结构

一、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指机器语言程序的设计者或是编译程序设计者所看到的计算机系统的概念性结构和功能特性。
Amdahl所定义的体现结构是指程序员面对的是硬件的系统。
所关心的是如何合理的进行软硬件功能的分配。
计算机系统结构是指机器语言级的程序员所了解的计算机的属性,即外特性。
可以包含数据表示,寄存器定义、数量、使用方式,指令系统,中断系统,存存储系统,IO系统等。
计算机组成是计算机结构的逻辑实现。
可以包含数据通路宽度,专用部件设置,缓冲技术,优化处理等。
计算机的实现是指其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
包括处理机,主存部件的物理结构,器件的集成度,速度的选择,模块、硬件、插件底板的划分和连接。
从使用语言的角度,可以把计算机系统按功能从高到低分为7级:0应用语言机器级、1高级程序语言机器级、2汇编语言机器级、3操作系统机器级、4传统机器语言机器级、5微程序机器级和6电子线路级。
3~6级为虚拟机,其语言功能均由软件实现。
硬件功能分配的基本原则:(1)功能要求。
首先是应用领域对应的功能要求,其次是对软件兼容性的要求;(2)性能要求。
如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可靠性,可维护性和人机交互能力等;(3)成本要求。
体系结构设计的方法有三种:由上而下-从考虑如何满足应用要求开始设计;由下而上-基于硬件技术所具有的条件;由中间开始的方法。
体系设计的步骤:需求分析、需求说明、概念性设计、具体设计、优化和评价。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分类:(1)弗林FLYNN分类法:按指令流和数据流将计算机分为4类:①单指令流、单数据流-Single Instruction Stream Single Data Stream,SISD。
计算机,即传统的单处理机,通常用的计算机多为此类,如脉动阵列计算机systolic array;②单指令流、多数据流-Multiple,SIMD。
典型代表是并行处理机。
其并行性在于指令一级。
如ILLIAC、PEPE、STARAN、MPP等;③MISD计算机;④MIMD计算机。
《高级计算机专业课程讲义及课件》

非关系型数据库
介绍非关系型数据库的特点和 应用场景,如键值对存储,文 档存储等。
数据库安全性
了解如何保护数据库的安全, 包括权限管理、加密和备份等。
计算机网络
1
网络协议
深入了解TCP/IP协议栈以及其他常见网络协
网络拓扑
2
议的工作原理。
探索不同类型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形、总
线、环形等,并了解它们的优缺点。
探索分布式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如负载均衡、数据复 制和容错。
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
网络安全
介绍网络攻击和防御的基本原则和 常见技术。
数据加密
了解数据加密的原理和常见算法, 以保护敏感信息的安全性。
黑客攻击
学习黑客攻击的常见类型和预防措 施,以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高级算法与数据结构
1
图算法
深入研究图的表示和遍历算法,以解决复杂的图论问题。
2
动态规划
了解动态规划的基本原理和常见应用,如最短路径和背包问题。
3
高级数据结构
探索高级数据结构,如红黑树、堆和图的表示。
计算机图形学与多媒体
图形渲染
了解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原理, 如光线追踪和三维模型。
多媒体处理
学习处理音频和视频的基本算 法和技术,如压缩和编辑。
虚拟现实
介绍虚拟现实的概念和应用, 如头戴式显示器和交互体验。
1 机器学习算法
2 深度学习
探索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如决策树、 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
了解深度学习的原理和应用,如卷积 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
3 自然语言处理
介绍自然语言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技术,如文本分类和语义分析。
并行计算与分布式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级计算机体系结构
以《现代微机结构》 现代微机结构》 内容为基础, 进一步结 合计算机硬件技术发 展状况进行讨论
1、本课程的前续课程 、
(1)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CPU及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及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寻址方式、 寻址方式、指令系统以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信息存储原理、存储器组织、 信息存储原理、存储器组织、存储空间分配以及 如何与CPU接口 如何与 接口 微机接口: 查询、中断、 微机接口 查询、中断、DMA三种主要接口方式 三种主要接口方式 典型接口芯片: 典型接口芯片 Intel8255/8253/8259/8237/8251等 等 微机应用: 如串行/并行通信 并行通信、 微机应用 如串行 并行通信、A/D和D/A转换等 和 转换等
► ►
外存容量 高速缓存(Cache) 容量 不计入存储容量 容量: 高速缓存
(三) 微处理器主要生产厂商 三
Intel公司 公司 AMD公司 公司 IBM公司 如Power PC系列和 公司(如 系列和Power系列 系列) 公司 系列和 系列 Apple公司 如Power PC系列 公司(如 系列) 公司 系列 Motorola公司 如MC68系列 公司(如 系列) 公司 系列 SUN公司 公司(SPARC系列 仅作设计) 系列, 仅作设计 公司 系列 MIPS公司 如R系列 公司(如 系列 系列RISC处理器 处理器) 公司 处理器 HP公司 如PA系列 公司(如 系列 系列RISC处理器 处理器) 公司 处理器 DEC公司 公司(Alpha系列 等 系列)等 公司 系列
(二) 计算机性能指标 二 (1) 字长 4位→8位→16位→32位→64位 位 位 位 位 位
首款微处理器 4004
Itanium
的 位微处理器: 第1台64位微处理器 DEC的Alpha21064 台 位微处理器
— 64位处理器 64位内外部总线、64位寄存器 位处理器: 位内外部总线 位内外部总线、 位寄存器 位处理器
►
● Pentium II: 在Pentium Pro体系结构中引入奔腾MMX功能
►
Pentium Pro与Pentium MMX技术的结合 ► 二级Cache从256K增加到512K ● Pentium II Xeon(至强): 在Pentium II基础上的主要改进: ► 二级Cache从512K增加到1M ► 可支持4个或更多个处理器 (Pentium II只支持2个处理器)
► ►
►
►
● Pentium Prescott 主要特征: ► 流水线的级数从Pentium 4的20级提高到30级 Prescott ► 提高了分支预测机构的预测效率 ● Pentium D 主要特征: ► 沿用Prescott架构, 采用双核结 构(2个独立的Prescott核心) ► 不支持超线程
(四) 微处理器发展过程中引入的一些重要技术 四 1、虚存管理机制 、
提供分段管理和 分页管理等虚存管理机制 等虚存管理机制, 提供分段管理和分页管理等虚存管理机制 为 分段管理 操作系统提供了支持: 操作系统提供了支持 为存储管理(虚存管理 虚存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为存储管理 虚存管理 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为多任务机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技术保证
(2) RISC处理器设计方法以及与 处理器设计方法以及与CISC的比较 处理器设计方法以及与 的比较 (3) 64位处理器 位处理器 (4) 总线技术 (5) 计算机的一般性能评价方法等
学习目的
掌握现代计算机硬件技术的特征、发展状况、 掌握现代计算机硬件技术的特征、发展状况、 不断引入的新技术和发展方向,了解新技术如何 不断引入的新技术和发展方向 了解新技术如何 提高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提高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系统的性能,为进行计 算机系统分析和研究、 算机系统分析和研究、以及为其它专业课程的 学习进行打下基础。同时, 学习进行打下基础。同时 也从一个更高的层 面上学习计算机硬件技术。
(2) 计算机组成原理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运算器的构成(从全加器 进位链到加法器、 从全加器、 ► 运算器的构成 从全加器、进位链到加法器、 乘法器等, 以及原码、补码的各种运算方法) 乘法器等 以及原码、补码的各种运算方法 控制器的构成: 组合逻辑设计方法、 ► 控制器的构成 组合逻辑设计方法、微程序设 计方法 存储器: 存储信息的原理、存储器的组织、 ► 存储器 存储信息的原理、存储器的组织、存 储空间的分配等 计算机接口: 查询、中断、 ► 计算机接口 查询、中断、DMA等 等 外部设备: ► 外部设备 如CRT、磁盘、磁带机、打印机等 、磁盘、磁带机、
10、向量处理 一种面向运算的并行处理器技术
11、多核技术 使处理器具有多处理器的处理能力
(五) 微机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和关键技术 1、主要原因: 需求 2、关键技术: 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
集成技术的发展 对微机性能提 出更高的要求 微机性能的提高 微机进入新 的应用领域 更好的硬件平台 功能更强 的软件
► ► ►
新增加57条多媒体信息处理指令 片内Cache容量从16K增加到32K SIMD技术: 一条指令同时处理多个数据
传统标量处理 SIMD
X
X3 Y3
X2
X1
X0 Y0
×
Y X ×Y Y2
×
Y1
X3 ×Y3 X2×Y2 X1× Y1 X0×Y0
积和运算功能 如单指令可完成计算: X=a0 b0 a1 b1 a2 b2 a3 b3 … a6 b6 a7 b7 ► 饱和计算功能 将溢出后的结果作为最大值或最小值处理。 将溢出后的结果作为最大值或最小值处理。 当发生上溢出时: 溢出的结果转化为最大值 当发生下溢出时: 溢出的结果转化为最小值 目的: 避免做溢出处理导致流媒体信息处理质 量下降和颜色出现倒置
Pentium4、Prescott、Pentium D的 体系结构均称为NetBurst
● CORE2 (酷睿2) ► 双核结构 ► 提高了每周期的执行的指令数量 ► 双核共享L2 Cache ► 更多的指令及数据预取器 ► 更长位数SIMD (128位整数及128位浮点, 传统 位整数及 的处理器为64位)
课程特点
将系统结构、技术发展、典型处理器相结合 将系统结构、技术发展、典型处理器相结合; 内容丰富, 概念多, 但难度不大。 内容丰富 概念多 但难度不大。
第一章 概述
一、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一) 计算机的发展时期归纳 一
70’年代前 70’年代 80’年代 90’年 ’ ’ ’ ’ 小型机 微型机 网络系统 以后 大中型机
►
Pentium基本型和Pentium MMX称为 第一代奔腾处理器(P能Pentium 在Pentium基本型的基础上的主要改进: ► 将 CISC 指令集内部转换为类 RISC 指令集来 执行, 以提高处理器速度 ► 双穴封装技术: 将 二 级 Cache(256K) 封 装 在 一个模块中, 一级Cache和二级Cache之间采 用64位的独立总线连接 14级流水线 ► 指令乱序执行: 分析并重排指令, 优化指令的 顺序执行。 顺序执行。也称为指令流分析技术 ► 寄存器重命名(Register renaming): 数 据 重 新 定位到一个内部寄存器(速度与流水线的考虑)
二、处理器(硬件)的热点(近十几年)
1、PC处理器典型代表: Intel80 86系列处理器
● Pentium基本型:
— 总线: 内外部总线均为64位 — 指令执行方式: 指令流水线 — 体系结构: 超级标量结构
● PentiumMMX(Multi-Media eXtended): 称 为 “ 多 能 Pentium”, 在 Pentium 基本型基础上增加以下 功能:
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
雷航 hlei@
Tel: 61831144
前言
课程历史:
现代微机系统 现代微机结构
以Intel80286、 80386为主 系列处理器、 Intel×86系列处理器、 以及其它高端处理器、 以及其它高端处理器、 技术、 RISC技术、64位处 理器、总线技术等 理器、
— 64位计算机系统 位计算机系统 内部总线和寄存器为64位 ► 内部总线和寄存器为 位 外部总线64位 ► 外部总线 位 配置64位操作系统 ► 配置 位操作系统 ► 64位数据一次性处理 位数据一次性处理 (2) 速度 速度是衡量计算机处理能力的一个综合指标。 速度是衡量计算机处理能力的一个综合指标。 主频、处理器的结构、指令运行模式、 主频、处理器的结构、指令运行模式、Cache 的容量、 的容量、内存的大小和速度等诸多因素, 最终 都将表现在计算机的速度上。 都将表现在计算机的速度上。
2、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主要内容 (1) 现代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 着重介绍 现代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 着重介绍:
① 处理器体系结构
引入的关键技术, 如流水线、虚存机制、 ② 引入的关键技术 如流水线、虚存机制、保 护模式、超标量结构、指令重调度、超线 护模式、超标量结构、指令重调度、 多核技术、向量计算等, 并以Intel系列 程、多核技术、向量计算等 并以 系列 微处理器为典型代表进行介绍。 微处理器为典型代表进行介绍。
2、流水线技术 、
地址流水线和指令流水线 地址流水线和指令流水线
3、分支预测技术 、
提高程序分支时的执行效率
4、超级标量结构 、
实现了多条指令流水线的并行执行
5、大容量高速缓存 、
极大缓解了CPU速度与内存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速度与内存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极大缓解了 速度与内存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为实现指令流水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 PentiumPro 到 PentiumIII 称 为 第二代奔腾处理器(P6架构)
● Pentium 4: Pentium 4采用了新的内部设计, 主要表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