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现实篇(1)
中国未来20年的发展趋势

中国未来20年的发展趋势中国未来20年的发展趋势将会取决于多个因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趋势。
首先,中国将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领导者之一,并致力于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中国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并推动技术的广泛应用,以改善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质量。
其次,中国将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经济以高速增长为主导,但这种模式已经难以持续。
中国将加强创新驱动发展,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并推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第三,中国将加强城乡发展的均衡。
中国有着巨大的城乡发展差距,为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将继续加大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力度,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
第四,中国将加大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投入。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承诺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来改善环境状况。
未来20年,中国将进一步推动绿色发展,加大对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领域的支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中国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存在着一些体制机制上的问题和不足。
中国将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效率,加大市场化改革的力度,为社会创新提供更好的环境。
最后,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和平稳定。
未来20年,中国将进一步加强同各国的合作,推动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合作的国际秩序,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未来20年的发展趋势将会是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城乡发展的均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以及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
这些趋势的实现将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并为世界的繁荣和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未来20年的经济走势

中国未来20年的经济走势来源:经济决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连续保持了近20年的快速增长,1980~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9.8%,1997年以后,随着软着陆的成功,中国经济遇到了经济增长趋缓、大量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和前所未有的通货紧缩。
在困难面前,人们对未来经济发展提出了种种猜测,有人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能量已经释放,经济将从此进入低速增长阶段;还有人认为中国目前的经济下滑属于周期性现象,将来还会保持9%以上的增长速度;•另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较高增长,但达到9.8%的增长速度将是个别现象。
利用现代经济学理论,结合中国的改革实践,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模型研究”,对未来中国20年的经济增长作出了预测。
1、决定未来经济增长因素通过对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制度变革和对外开放等一系列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和判断,该课题认为,决定中国未来经济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是:①经济体制的变革。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封闭经济走向开放经济,是中国最近20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的首要原因。
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提高了人们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优化了资源配置,从而提高了经济的效率,加快了经济增长的速度。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开放经济。
开放经济的实质是商品和生产要素更加自由的流动。
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的国际和国内流动,都有助于经济增长。
②后发优势。
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中国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资本将是相对稀缺的,因此引进外资是中国的长期政策。
通过引进外资和国际贸易,我们可以发挥后发优势,通过模仿、学习,以较低的成本、较短的时间提高本国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知识和技术可以通过劳动力的培训和本国管理经济的训练或通过外国企业与本地零部件供应商的联系从外国企业外溢到本国。
本国企业可以通过考察来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中国经济未来20年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未来20年发展趋势中国经济未来20年发展趋势中国经济未来20年的发展趋势夏长江20XX年,美国GDP为xxxx亿美元,中国GDP为xxxx亿元。
据世界银行20XX年购买力平价、20XX年中美物价总(平减)指数比,20XX年美元与人民币购买力平价不超3.6,因此中国GDP(PPP价)约xxxx亿美元,中国超美国多2612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验证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预测!美国超越英国的过程是,先工业、再总量,最后是金融。
美元成为国际主导货币,距经济总量第一,六十余年。
中国经济超越美国的过程与美国超越英国很相似,先工业,再总量;只有人民币能成为国际主导货币,才是真正的经济第一。
一、中国经济的阶段及质量很多观点认为,判断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关键是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其实,除资源型经济外,关键的是工业及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因为服务业是为工业及制造业服务的,工业包括采矿、制造业、水电燃等,制造业是核心,其比重减少,服务业自然增多;同时,服务业的价格不断上升,比重也增大,服务业比重大并不一定是居民享受的服务质量好,所以服务业比重只是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参照标准之一。
在美国经济发展史上,工业及制造业比重的最高年是1953年,工业为36.17%(制造业32.07%),随后开始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到20XX年,工业比重为16.76%(制造业12.38%)。
中国工业最高点是20XX年,工业比重最高达42.21%(制造业比重为32.92%,比美国历史上的最高点多6个百分点),并呈典型的工业化后期特征,重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重工业比例不低于72%,美国重工业比例比中国低1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等比重明显上升。
20XX年,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比重10%左右),呈典型的后工业化(或服务业化特征)。
20XX-20XX年8年间,中国GDP(不变价)增长2.06倍;美国自1953增长2.02倍用了22年,两国经济发展阶段比较,中国的20XX年大体相当美国的1975年。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读后感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读后感刚看完时寒冰的《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现实篇)》讲述了中国经济从1978年到2015的大体情况,并从2003年开始对比中美的经济情况来讲,让你一步步了解中国的经济,也更加了解美国的经济,了解美国政府,认清中国经济的过去和当下。
越了解越发现中国存在的严重问题,越发了解越意识到中国目前的处境如临深渊,稍有不慎,粉身碎骨,中华民族真是到了危险的时候,这个国家的处境堪忧,平常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虽然我们不是研究经济的,但是有些常识会更好。
俗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不求多了解经济,只求少受些伤害,避免被坑,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此书专业性不是很强,无经济基础的都可以阅读。
个人觉得这本书起到的作用只是提供了一个明亮的窗口让你去看这个世界,如果你想看到更多的,还得靠你自己了,可以将其定义为,基础类或者说入门级。
说点我个人的感受吧,越看越觉得刷新了我对美国的认识,也更意识到中国所处的尴尬境地,当然这还只是个开始。
中国未来的日子不好过,老百姓的日子更不好过。
面临美国、俄罗斯等强敌,中国需要更理性的思考与策略,壮士断腕,解救自身的经济,方可直面强敌。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相对而言感觉比现实篇更容易读一点,是看清未来世界的指路明灯。
下面是个人的观后感。
中国的未来不会那么轻松,内忧外患,危机四伏,这不仅是对中国政府的考验,也是对中国人民的考验。
债务危机、房地产泡沫、货币危机,这是压在中国头上的三座大山,是最大的内忧。
政府、企业、个人的债务,房地产行业的畸形发展,人民币的持续通货膨胀,犹如冲击着大坝的三股洪流。
一股洪流冲击对中国就会造成很大的伤害,而更大的可能性会是三者的叠加相互作用,如果处理不当,日本“失落的二十年”很快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或者是其升级版本,那将是一场浩劫,全部中国人民的灾难,谁都无法避免。
政府会怎么做,直接影响到故事的结局。
人民会怎么做,也将左右历史的进程。
中国未来十年到二十年的发展趋势

1.价将持续攀升未来二十年中国还将处于人口增长期,由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国的物价还将持续攀升,尤其是食品价格。
大家都注意到小宗农产品价格干辣椒生姜绿豆大蒜部分药材价格根本无法控制,原因何在?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化的过程毁灭了大量的土地,原本应该种辣椒的菜地上如今长满了工厂和商品房,于是相对的供不应求让价格暴涨,这和串通涨价一点关系没有。
同时,原本安心种绿豆的农民如今都到镇里或者县城打工去了,同样的道理,除了粮食价格(这个国家不敢怠慢)和廉价季节性蔬菜,其他食品价格会一直上涨。
顺便说说房价,很多人对最近几个月房租价格暴涨疑惑不解,其实道理也很明白,主要原因并不是中介们炒作,而是旧城改造和城市拆迁。
原本住在城中村的数量众多的蚁族被拆迁驱赶,要么住好的房子,要么离开,蚁族根本没有议价能力,只有通过合租分摊成本,房租涨价是必然。
房租价格将等于或者高于商品房的月供,所以,房租价格还将上涨。
直到城市人口出现下降为止(这个现象在大城市10年内不会出现,想想每年到大城市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就明白了)。
至于,商品房价格,个人以为,只有到普通的买房投资者出现亏损的时候(比如08年的断供),房价才会下跌,问题是,房地产已经绑架了中国经济,成为了一种经济增长的鸦片,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我的看法,国家宁愿用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方式来剥削国民,也不愿意让房地产价格持续下降。
所以,国家会用通货膨胀的方式(多多发行人民币就行了)来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结果是其他物价继续暴涨。
14.城市贫民成为社会最低层,成为社会犯罪的主要力量未来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贫困人口的数量将超过农村,并成为真正意义的绝对贫困人群,这些城市贫民生活在成本高昂的城市中,生活来源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一旦失业立即出现生存危机。
他们从事着低附加值的简单的工作,随时有被替代的危险。
他们由于长期的生活不稳定很难找到对象(特指男性),很多人因此被迫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们是盗窃,抢劫,强奸等犯罪行为的主要实施者。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现实篇)

龙源期刊网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现实篇)
作者: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2014年第09期
在本书中,时寒冰逐年分析当今经济趋势,纵论宏观经济、战略金融、政策逻辑、地缘政治、投资大势、货币博弈、债务危机、金融围猎、石油之战、大国角逐……未来20年每一位国人如果想要使财富保值增值,都会关注书中透辟论述的这一系列问题:;货币为何持续超发?房价转变的趋势如何?宏观层面的经济增长模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当下与未来的风险和机会在哪里?中国经济未来的大趋势将如何演变?投资者该如何做选择?企业家应该如何决策?本书通过分析中国决策、大国角逐、全球博弈三条主线,对上述问题一一做出解答,把宏观趋势和微观技术分析结合起来,既给读者投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也帮助读者认识、掌握系统分析趋势的基本方法。
未来二十年全球经济趋势的展望

未来二十年全球经济趋势的展望二十年后,全球经济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是一个充满未知数的问题,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
但是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趋势来看,我们可以大致预测未来二十年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
首先,全球经济将进入数字化时代。
数字化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新风口。
未来二十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将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经济格局。
数字化经济将改变商业模式和消费习惯,进一步提高全球经济的效率和产业结构。
其次,全球经济将进一步接轨。
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政治的分裂与经济的全球化是两种相反的趋势。
贸易自由化和跨国投资将继续推动各国间的紧密联系。
未来二十年,全球化趋势将加强,国际贸易将进一步自由化,全球货币体系将发生改变。
亚洲市场、非洲市场和拉丁美洲市场的快速崛起,将引领全球经济的海外扩张和发展。
第三,全球经济将面临新的挑战。
未来二十年全球经济将转型,以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将崛起,传统制造业将逐渐衰落。
全球劳动力市场将面临重重压力,科技革命和人工智能将取代人工劳动,技能转型和职业转换将成为每个人迎接未来挑战的必要条件。
同时,全球市场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全球经济将需要更多的清洁能源,更高的环保标准和更有效的资源利用方式。
总之,未来二十年全球经济将在数字化、接轨和挑战化的背景下持续发展。
全球各国都需要面对这些挑战,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逐步拓展全球经济的市场和资源。
同时,个人也需要根据自身的能力和需求,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以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变化。
未来是充满机遇与不确定性的,只有我们不断探索创新,才能在这个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未来二十年看似遥不可及,但正是这种遥不可及让我们充满了期待与憧憬。
中国未来20年的经济大趋势(2019年底)

中国未来20年的经济大趋势(2019年底)今天我想谈谈我们通常不谈论的话题。
我们是自下而上的投资者,主要关注公司、估值、生意和行业。
但在过去的几年里,特别是2018年,很多人对中国宏观环境忧心忡忡,悲观情绪蔓延。
我猜这也是在座有些人千里迢迢来到这儿的原因。
所以我们今天就破例谈谈宏观环境。
说到底,当我们投资一个国家的一家企业时,从某种意义而言,我们也是在投资这个国家。
我们需要对这个国家有大致的了解。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投资人,我们关注的是对未来大概率正确的预测。
我们的分析尽量保持客观理性,摒弃任何意识形态及情感带来的偏见。
我们要描述的是“真实”,而不是“理想”或“希望”。
下面是我今天演讲的提纲,分为五个部分:1.中西方的历史文化差异;2.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及近四十年的经济奇迹;3. 当前投资人尤其是海外投资人对中国的悲观情绪;4. 经济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今天中国与西方的位置;5. 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
首先我们会讨论中国和西方有何差异,各自有何独特之处,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差异和独特之处。
大多数西方人都是以西方眼光看中国,而大多数中国人都是以中国眼光看其他国家。
这种差异性导致了许多迷茫和误解。
如果你不了解中西方的历史差异和这些差异性的根源所在,你就无法真正深入理解并对它们的发展进行预测。
第二部分,我们会简述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并解释近四十年中国经历的经济奇迹,即超长期的经济超高速增长。
第三部分,我们会讨论今天投资人普遍关注的中国政治经济环境,当下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特征,意味着什么。
第四部分,我们会讨论经济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
最后,在这些讨论的基础之上,我们就可以估测未来5年、10年甚至2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
我知道这是一个很宏大的议程,涵盖了相当多领域。
很抱歉因为时间关系我只能快速地过一遍,这种求快的方式与我们日常工作的方式可谓背道而驰。
我的目的是给出一个大致的框架,帮助大家开始理解这些问题。
今天讨论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我过去40年思考的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现实篇)》感想
当今世界时局错综复杂,国内外各种政治、经济与社会因素彼此交织影响,趋势走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国际形势,美国货币政策的改变,俄乌两国交恶,中东冲突频发,中日钓鱼岛纠纷;放眼国内,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增速进入新常态,新的形势将如何影响政治经济走向,又会对港口生产以及我们的生活产生何种影响?著名趋势研究学者时寒冰出版了其最新作品《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对其进行了分析预测。
时寒冰对当下以及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测,所借助的“趋势研究”,说到底也就四个字“找出规律”,简单、实际。
这也是古往今来真正有效预测的不二法门。
古人云:“履霜而知坚冰至”,说的其实就是依靠发现和掌握规律来推算未来。
只是道理虽简单,真要运用到人类社会与经济领域却是难上加难,因为牵涉因素实在太多,难以窥尽全貌,自然无法得出精确的判断。
因此,优秀的趋势研究者,需要有多重的视野:纵向上熟知历史发展,以大局观把握整体走势;横向上结合多学科、多领域知识加以综合分析,不致盲人摸象,以偏概全。
而时寒冰在本书中便是沿着这两个方向展开论述的。
他首先带领读者以客观角度重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所走过历程,厘清中国经济现状的前因后果;随后以中美两大经济体的密切关系和彼此纠缠为背景,以经济为主线,辅以金融、政治、地缘、历史、军事、能源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分析经济表象背后的大国角逐和全球博弈。
其视角兼具宏大与深入,令人叹为观止。
时寒冰的这本《现实篇》大部分都是对过去和现状的分析概括,而尚未真正展开“预测”。
不过这可不意味着本书内容只是枯燥的铺垫。
他的论述数据详实、观点尖锐,毫不讳言的阐述着国家发展之中错误决策所带来的隐忧。
书中对中国经济重心在2003年前后从实体制造业向虚拟房地产业转移的趋势更是进行了十分尖锐的批判。
这对于至今仍沉醉在“支柱产业”的繁荣之中的各级政府,以及忙于“炒房”的企业和个人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
也正是有了对历史的客观认识,我们才能把握当前纷繁芜杂的现实。
本书对现实的分析,围绕中美两国展开。
这自然是因为中美是全球两个最大的经济实体,且两者之间的“恐怖平衡”更是世界经济现状中最显著的特点,对此不可不察。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地区就不重要,书中对于中东局势、俄乌争端、中日矛盾等地缘政治冲突,也有详尽论述。
其实书中叙及的金融及政治事件,并非什么机密,我们从每日新闻中也可获得相关信息。
然而普通人眼中彼此分割,如同碎片的新闻事件,在作者这样的趋势研究者眼中,却是联系密切的线索,是战略大棋局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落子。
其间透出的,是观察者把握全局、高屋建瓴的过人视角,更是其看破表象,洞察内里的犀利眼光。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在进行论述时,既以扎实的资料和全面的数据体现了经济学分析的严谨一面;又能做到逻辑清晰,深入浅出,流畅通晓,令并非经济学专业人士的普通人也能读懂。
作者没有在书中直接把分析的答案告诉读者,而是让读者和他一起经历推演,并通过自己的判断得出结论,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其结论的信服力。
未来,本书虽尚未展开正式叙述,但相信读到最后的读者都会有所觉察。
最明显的感觉,一言以蔽之,便是凛冽的寒意。
是的,当普通人还在经济发展的煦煦和风之中恬然自得的时候,先觉者却早已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寒意!国内方面,房地产的繁荣扼杀了实体经济的活力,高企的房价、高估的汇率、超发的货币,犹如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令人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充满担忧;国外方面,美联储已开始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货币绳索渐渐收紧,制造业回归和页岩革命使其更无后顾之忧,“金融杀”步步紧逼,所向披靡,令人有不寒而栗之感。
若真如作者预测的凌冬将至,我们是否已做好准备去迎击寒潮的侵袭,不妨提前谋划,早作布局,规避风险,把控危机,为企业长远发展备上“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