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方案

合集下载

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了解一下

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了解一下

!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目的:测定流化床的空床阻力和料层阻力特性,找出临界流化风量,为锅炉的热态运行提供参考资料,从而保证锅炉燃烧安全,防止床面结焦和设备烧损,保证汽温汽压稳定。

试验内容及方法:(1).一、二次风主风道的风量标定。

(2).空床阻力特性试验:在布风板不铺床料的情况下,启动引风机、一次风机,调整一次风量,记录布风板压差值,根据这些数据绘制布风板阻力与风量关系曲线。

(3).料层厚度与床压的关系试验:在一定的风量下(一般选取设计运行风量),床料静止高度分别为500mm、600mm、700mm、800mm,记录床压值,绘制料层厚度与床压的关系曲线。

(4).临界流化风量试验:临界流化风量是锅炉运行特别是低负荷运行时的最低风量值,低于此值就有结渣的可能性。

选择不同的静止料层高度500mm、600mm、700mm、800mm测量临界流化风量,记录床压和风量等值,绘制相应料层厚度的床压和风量曲线。

(5).流化质量试验:在床料流化状态下,突然停止送风,观察床料的平整程度,从而确定布风板布风的均匀性,如有不均,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锅炉水压试验:水压试验的有关规定:(1).锅炉水压试验分工作压力水压试验和超水压试验。

工作压力水压试验为汽包工作压力;超水压试验为1.25倍汽包工作压力。

(2).工作压力水压试验:锅炉在大、小修或承压部件检修后应进行额定工作压力水压试验。

此试验应由专责人指挥,运行人操作,检修人员检查。

(3).超压试验,1.25倍工作压力必须经总工程师批准。

(4).有以下情况之一,应进行超压试验:a.新安装锅炉投产前;b.停炉一年后恢复投产前;c.承压受热面,大面积检修可更换,(如水冷壁更换总数达50%以上,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成组更换时);d.锅炉严重缺水引起受热面大面积变形;e.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设备可靠性有怀疑时。

(5).水压试验压力:工作压力11.0MPa(汽包压力);超压试验13.75MPa(汽包压力1.25倍;(6).水压试验进水温度应在30~70℃。

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

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

山东华泰热力有限公司135MW热电联产项目工程#1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措施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电力建设调整试验所2005年10月目录1.概况2.试验目的3.试验内容4.试验方法5.试验前期工作6.试验步骤7.试验应具备的条件8.主要安全措施9.其他事项编写:施金昌审核:刘云庭批准:毛树礼1.概况:WGZ480/13.7-2型锅炉是为山东华泰集团有限公司热电厂制造的150MW汽轮发电机组的超高压锅炉,由武汉锅炉厂生产。

基本型式为半露天、全钢构架悬吊结构、倒U型布置;燃煤、四角切园燃烧、单汽包、自然循环、一次中间再热、固态排渣。

锅炉主要设计参数:主蒸汽流量: 480t/h主蒸汽温度: 540℃主蒸汽压力: 13.73MPa再热器流量: 433t/h再热器进出口温度: 370℃/540℃再热器进出口压力: 4.2 MPa/4.02MPa给水压力: 15.76MPa给水温度: 240℃排烟温度: 142.2℃锅炉效率: 92.3%锅炉配有二台豪顿华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24VN1700二分仓容克式回转式予热器,制粉系统采用中间贮仓制热风送风。

配有二台DTM350/600钢球磨煤机,燃烧器为直流式正四角布置,射流形成Φ458mm切园,每组燃烧器分上下二级,一、二、三次风自上而下排列上级为:二、三(F)、三(E)、二、一(D)、二、一(C)、二;下级为:二、一(B)、二、一(A)、二。

锅炉四个角以炉前固定端为∠1,顺时针方向进行编号(按设计院的图纸)。

2. 试验目的:新安装锅炉投入运行前,为查明锅炉在设计、制造、安装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以及炉内空气动力情况,观察炉膛内气流分布、扩散、扰动等是否良好,炉膛内切园(强风环)大小及位置,各风门挡板调节特性是否良好,为便于今后热态燃烧调试提供必要依据,这对于煤粉炉来说尤为重要。

3. 试验内容:3.1 一次风测速元件标定及调平。

3.2 二次风风门调节特性试验。

3.3 三次风调平。

#1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方案

#1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方案
第4页共9页
直到炉内气流清洁。 4.13 试验平台、爬梯、测试十字架搭设完毕, 保证各角各喷咀处于伸手可及,以方便
测量风速;试验所需平台按要求安装完毕并经验收确认。炉内与试验无关的脚手架 和竹跳板均已拆除。 4.14 一次风管风速和风压测点可用,可调缩孔在全开位置并可以调节。 4.15 炉内下层煤粉燃烧器处的脚手架平台及对流过热器处的脚手架平台通道需牢固 可靠。 4.16 炉内在需进人作试验准备时,炉内照明应充足。 4.17 炉内试验用安全电源布置完好,且在试验平台和“田”字通道标高处布置照明 灯。 4.18 试验时一、二次风速要求:一次风速 18m/s 左右,二次风速>30m/s。 4.19 冷态动力场试验过程中必须保持运行风机和各风门挡板相对稳定,过程中不作 任何操作和调节。 4.20 参加试验人员分工明确,统一指挥。 5 试验测点布置和试验仪器 5.1 试验测点布置 在炉内最下层二次风喷口以下 500mm 标高处搭设一试验平台 1(基本铺满并留有一 上、下孔);
沿炉膛 A 层一次风喷口中心标高断面布“田”形铁丝(在前后、左右墙中心线上,
第5页共9页
用两根金属丝在炉内拉一个十字架)见示意图,并在铁丝上固定 LED 串灯(显示锅炉轮 廓及水平断面中心)。电源接线引出炉外。
炉左
中 心 线
中心线
炉右
炉前
示意图 1
在 A 层双通道燃烧器上、下两通道和 C 层燃烧器浓、淡两相通道水平中心及垂直中
%
4.34
3.62
51.91 4.06

Nar
%
1.20


Sar
%
0.48
1.14 0.47
1.30 1.2

灰份
Aar

吕四港1炉空气动力场试验说明

吕四港1炉空气动力场试验说明

吕四港1#机组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工况说明
一、模化风速的确定
进行炉内气流运动特性冷态模化试验一般要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1.模型和原型几何相似;
2.模型雷诺数处于第二自模区;
3.模型和原型边界条件相似。

本试验直接通过实际炉膛进行试验,满足第一条几何相似;选取工况为设计工况下的一二次风风速,因此喷口处的雷诺数经计算在第二自模区内;通过动量比相等来计算出冷态模化风速,满足边界条件相似。

表格1锅炉最大连续负荷(MCR)时燃烧器的主要设计参数如下:(取自燃烧器说明书)
表格2 冷热态风速换算结果
根据现场实际温度情况,选取一次风风速27m/s、二次风风速31.5m/s为试验工况。

注:上表所示一次风喷口风速为浓相喷口风速。

二、试验工况
全炉膛空气动力场试验:即BMCR工况下B层燃烧器炉膛截面动力场试验,通过改变周界风、二次风、一次风等参数,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其对假想切圆大小、气流在炉膛的充满度、是否偏心刷壁等的影响。

表格3 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工况表:
三、试验方法
1、测量B层燃烧器喷口浓相一次风速,检验粉管出口一次风调平试验效果;
2、全炉膛动力场试验:实际测量一、二次风喷口风速达到试验工况要求后,试验人员按测点位置逐一测量并记录风速。

3、一次风射流衰减特性试验:全关周界风和上下层二次风,测量喷口出口沿燃烧器轴线方向的风速。

4、观察喷口5米飘带在各种工况下的运动轨迹,是否有刷壁现象等。

注:试验过程保证风机运行工况的稳定,试验相关风门位置在相同工况下保持不变;
A──A
炉后
炉前
4角燃烧器喷口
四、试验位置示意图
在炉膛B层燃烧器平面拉“十”型飘带(如下图所示)。

如何作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

如何作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

一、试验目的1、确定燃烧系统的配风均匀程度,确定旋流燃烧器一、二次风配风的均匀性,确定风烟系统风门挡板的风量特性。

2、确定燃烧器及燃烧系统的阻力特性。

3、确定燃烧器的流体动力特性。

4、研究炉膛火焰充满度及炉膛结焦的空气动力场原理。

5、研究锅炉燃烧对受热面壁温影响、汽温偏差影响以及非正常工况燃烧的空气动力特性。

二、试验前准备工作1、在根据试验观察及试验要求,炉膛应该铺设足够保证安全的脚手架,脚手架不应该影响炉内气流特性,应该装设足够的炉内照明,便于试验观察。

2、试验前2小时启动引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对炉膛进行吹扫,确保试验时炉膛内部环境不至于太恶劣,保证试验顺利进行。

3、在试验前要对燃烧器喷口、风烟系统挡板进行全面的测量、校对,保证试验真实,能正确模拟出锅炉内部空气动力场情况。

三、试验监测内容1、观测炉膛气流的充满度充满度一般用有效气流面积占整个炉膛截面积之比计算,充满度越大说明炉内涡流区域越小,炉膛利用率越高则且气流在炉膛内的流动阻力也越小。

2、观测炉内气流动态气流是否冲刷墙壁,若存在,炉膛容易结焦或产生高温腐蚀;气流在炉膛断面上的分布的均匀性,若存在偏斜时,则会造成偏斜一侧的温度过高,气温产生偏差,受热面超温,结焦等不正常情况的发生。

3、观测炉内射流相互干扰情况燃烧器内、外二次风以及一次风、中心风的相互干扰情况。

四、观测方法1、飘带法优点:这是空气动力场试验中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可用长飘带显示气流方向,用短飘带显示微风区、回流区,用飘带网观察某一截面的全面气流情况;缺点:在微风区用飘带指示气流方向的敏感性差,若飘带过长,则指示气流方向的准确性差,做记录时,工作量较大。

2、烟花示踪法将烟花置于燃烧器一次风喷口内并点燃,喷出的烟花轨迹即为炉内气流的运动轨迹,通过观察、照相、摄像等方法记录下烟花在一、二、次风射流中的轨迹,以此直观观察和分析该燃烧器及炉膛的空气动力工况。

蒙南发电厂#1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方案

蒙南发电厂#1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方案

蒙南发电厂2×60MW机组#1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方案×××××科学研究院签字页会签:批准:审核:编制:前言蒙南发电厂#1锅炉系杭州锅炉集团制造的NG-240/9.8 -M1 型单汽包、自然循环、固态排渣煤粉锅炉。

配置 2套钢球磨煤机,中间储仓、乏气送粉制粉系统。

为了解炉内空气动力工况,探索合理的热态运行方式,根据调试要求,由我院负责进行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

2 设备简介2.1 机组主要技术规范锅炉主要技术规范型号:NG- 240/9.8 - M1过热蒸气量:240 t/h汽包工作压力:11.28 MPa过热蒸气压力:9.8 MPa过热蒸气温度:540 ℃给水温度:229 ℃排烟温度:135 ℃燃料计算耗量:36630 Kg/h设计锅炉效率:91.5 %2.2燃料特性2.2 燃烧设备简介锅炉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炉膛截面尺寸(二侧水冷壁中心线间距离)8690*8210mm,设计假想切圆直径为Φ600mm。

一次风设计风速28m/s,风温60℃;二次风设计风速45m/s,风温309℃。

一、二次风喷口间隔布置。

一次风喷口分3层。

一次风比为32%二次风比为60%。

3 试验目的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是一种省时、省力、高效的试验方法。

它可以用来确定锅炉燃烧系统的配风均匀程度;确定各风门挡板的风量特性;确定燃烧器的流体动力特性;了解一、二次风的混合情况;确定四角燃烧切圆的大小;确定影响炉膛充满度的各项因素等。

通过以上工作探索出合理的热态运行方式。

4 试验内容及方法4.1燃烧器安装角测量进行正式试验前对燃烧器安装角进行测量。

测量采用三角形法即在燃烧器喷口处构造一水平方向的三角形,测量三角形各边边长,应用三角形余弦定理计算出喷口与水冷壁夹角,进而检查燃烧器安装角度。

4.2 一、二次风速测量一、二次风速测量试验的目的是测量一、二次风喷口风速,确保冷态下一、二次风速进入自模化区, 一、二次风冷热态动量比相等。

空气动力场试验

空气动力场试验

锅炉冷态通风试验措施1 目的和编制依据1.1目的在锅炉点火前检查设备安装质量,发现安装缺陷,了解炉内流场及风箱配风特性,并为热态运行提供调整依据,需进行风烟系统的冷态检查及通风试验。

1.2编制依据1.2.1《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1996年版)。

1.2.2《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电力工业部(1996年版)。

1.2.3《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1996版)。

1.2.4《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及相关规定》 (2001年版)。

1.2.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1996年版)。

1.2.6《HG1065/17.5-YM24型锅炉说明书第Ⅵ卷锅炉运行》哈尔滨锅炉有限责任公司(2007.5)。

1.2.7《HG1065/17.5-YM24型锅炉说明书第Ⅱ卷燃烧系统、炉墙》哈尔滨锅炉有限责任公司(2007.5)。

2. 调试范围及其主要设备的规范2.1锅炉风烟系统检查2.1.1风机动叶开度指示与实际开度值一致,开关灵活。

风量、风压变化正常。

2.1.2一、二次风压表指示正确、反应灵敏。

2.1.3烟风道系统严密性检查。

2.1.4风机挡板以及烟风道各风门、挡板,经检查调校位置正确,开关灵活,实际开度与指示一致。

2.1.5风机工作正常。

2.1.6空预器各风门、挡板经检查调校位置正确,开关灵活。

就地开度与表盘指示一致。

2.1.7二次小风门开关灵活,位置正确。

就地开度与指示一致。

2.1.8手动摆动喷燃器操作灵活,角度符合设计角度要求。

就地角度与表盘指示一致。

2.1.9配合热工专业标定一次风风量测量装置及二次风风量测量装置。

2.1.10检查风机并列性能。

2.1.11检查风机表计指示正确性,并记录原始工况值。

2.2冷态试验内容2.2.1复测各喷口截面的实际尺寸。

2.2.2测量每组喷燃器安装倾角及垂直度。

2.2.3测量假想几何切圆大小。

2.2.4二次风特性试验。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通风及空气动力特性试验方案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通风及空气动力特性试验方案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通风及空气动力特性试验方案1、试验目的及意义空气动力场主要是指燃烧设备及炉膛内部的空气(包括空气携带的燃料)以及燃烧产物的流动方向和速度值的分布状况。

锅炉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与炉膛空气动力场的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

组织良好的空气动力场可以保证锅炉燃烧稳定、燃尽迅速。

这样可保持经济而可靠的燃烧从而使锅炉能高效而安全的运行。

本次试验将考核锅炉烟风系统主要辅机和有关热工测试系统在冷态条件下的性能;校验风量测试系统的准确性,测定布风板和料层阻力特性、布风均匀性以及临界流化风量;为锅炉启动点火和安全、经济运行提供技术依据。

2、试验内容2.1 风机联锁试验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2.2冷态通风试验风门、烟气挡板开关方向及操作机构试验。

2.3 冷态空气动力特性试验(1)一、二次风量标定。

(2)布风板及料层阻力特性试验。

(3)检查布风板载料的布风均匀性。

(4)测定临界流化风量。

3、试验方法、工艺和流程在现场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首先进行烟风系统联锁试验,确保试验系统工作正常,然后在锅炉冷态条件下,调整有关参数并加入一定量启动床料进行锅炉冷态各项试验。

4、试验应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工作4.1 冷态通风试验应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工作(1)冷态通风试验安排在锅炉点火前进行;(2)烟风系统严密性试验完毕,并经验收合格;(3)引、一二次风机挡板调节灵活,风机可以投入运行,并送上电源;(4)工业水系统投入运行;(5)电机绝缘合格;(6)风量测量系统的传感器静态校验已完成;(7)冷态试验所需要的测点全部安装完毕;(8)与烟风系统有关的热工表计齐全并能准确投用;(9)检查烟风系统调节挡板的手动、电动开关是否灵活;(10) 挡板开关就地指示和盘上指示是否明确,是否吻合;(11) 试验所需的仪器、辅助器材、记录表格已备齐;(12) 辅机自身的联锁保护可正常投用;(13) DCS系统的相关功能调试完毕,具备投运条件。

4.2 冷态空气动力特性试验应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工作(1)冷态空气动力特性试验安排在锅炉点火前进行;(2)检查并清理炉膛及布风板,检查风帽安装是否牢固,并逐个清理风帽小孔,检查风帽小孔与耐火层的距离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DY.ZY.JJ(ZX1-GL)-09云南华电镇雄电厂新建2×600MW机组工程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方案2011-06-25 发布 2011-06-25 实施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发布编制:年月日审核:年月日会审:建设单位年月日生产单位年月日施工单位年月日监理单位年月日设计单位年月日质保:年月日审定:年月日批准:年月日·本方案由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提出·本方案由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质保部归口管理·本方案由云南华电镇雄电厂试运主管副总经理批准目录1、概述 (1)1.1系统概述 (1)1.2主要设备及技术参数 (1)2、技术措施 (4)2.1依据和标准 (4)2.2试验目的 (4)2.3目标、指标 (4)2.4仪器仪表、设备 (4)2.5应具备的条件 (5)2.6试验内容、程序、步骤 (5)3、组织措施 (7)4、安全措施 (8)4.1危害危险源识别及相应预防措施 (8)4.2安全注意事项 (8)附件 (9)(1)交底记录 (9)(2)试验前应具备条件检查确认表 (10)(3)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 (11)1、概述1.1系统概述镇雄电厂新建工程2×600MW超临界燃煤汽轮发电机组,锅炉是由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制造的型号为:HG-1900/25.4-WM10型一次中间再热、超临界压力变压运行带内置式再循环泵启动系统的直流锅炉,单炉膛、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Π型布置、露天布置。

本工程煤源为滇东北,东源煤业集团下属朱家湾煤矿和长岭1号煤矿、2号煤矿,燃煤为低挥发份无烟煤,低位发热量 23.04MJ/Kg;点火及助燃油为0号轻柴油,发热量 41.8M J/Kg。

锅炉采用W火焰燃烧方式方式,配有6台BBD4062(MSG4060A)型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每台磨煤机引出4根煤粉管道,分别与旋风分离器相连,共24个分离器。

每个分离器对应一个燃烧器,为燃烧器提供一浓一淡两股煤粉气流。

前后墙拱上分别布置12组燃烧器,每组燃烧器包含2组浓煤粉喷口,2组淡煤粉喷口,每组浓煤粉喷口两边各有两组二次风喷口,在两个浓煤粉喷口之间的二次风喷口中安装油枪及火检。

锅炉设置了燃烧器风箱、三次风箱、燃烧器连接风道。

在锅炉的前拱、后拱设置了两个燃烧器风箱,每个风箱内又通过隔板分隔成6个独立的小风箱,共计12个小风箱,这些风箱内各布置一组燃烧器且每个小风箱均设有独立的挡板风门;在锅炉的拱下前后墙各设置了6个三次风箱,共计12个,与拱上风箱一一对应,这些风箱也设有独立的挡板风门,负责三次风的分配。

给燃烧器风箱与三次风箱配风的是燃烧器连接风道,在锅炉的前后布置了两个燃烧器连接风道,每个风道又分三个小风道,共计6个小风道,每个小风道各自对应两个燃烧器小风箱和两个三次风箱,其对应规则是一个小风道对应一台磨煤机。

烟风系统共配两台引风机、两台送风机、两台一次风机、两台密封风机。

1.2主要设备及技术参数1.2.1引风机本锅炉共配有两台引风机,型号为YU17056-02,动叶可调轴流风机,由成都电力机械本锅炉共配有两台送风机,型号为GU15240-02,动叶可调轴流风机,由成都电力机本锅炉共配有两台一次风机,型号为GU23634-11,动叶可调轴流风机,由成都电力机2、技术措施2.1 依据和标准2.1.1《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2009年版)》2.1.2《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电力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6]40号2.1.3《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力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6]111号2.1.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DL/T 5047-95(锅炉机组篇)2.1.5设计院、制造厂提供的有关图纸及说明书。

2.2 试验目的在冷态情况下,对烟风系统及各辅机进行全面的动态检查,检查烟风系统的严密性,检验系统及转机整体运行情况,掌握转机及系统中烟风挡板的调节特性,检验整个烟风系统冷态运行特性及调节特性,为锅炉的启动运行及热态燃烧调整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2.3 目标、指标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调试合同质量要求,按《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l996年版 ) 》全部检验项目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满足机组整套启动要求。

2.4 仪器仪表、设备2.5.1试验前所有烟道、风道(包括除尘器以后至烟囱各段烟道)检修工作应完毕,引、送、一次风机、磨煤机密封风机及其相关控制设备检修工作完毕,且烟道、风道的人孔、窥视孔及冷灰斗都应关闭严密。

2.5.2试验前,引、送、一次风机、磨煤机、密封风机等设备必须经试转合格。

2.5.3试验前应启动引、送风机及一次风机、磨煤机密封风机,吹扫炉膛及烟道、风道,运行2小时。

2.5.4试验所需搭设的临时试验平台经验收合格,挂牌清醒,能满足试验要求。

2.5.5检查各风门挡板的实际开度与开度指示的一致性和风门挡板的严密性。

2.5.6试验前一、二次风的流量变送器已经校验,DCS内部已按厂家要求完成风量的计算和修正工作。

2.5.7试验前应保证各试验场所的正式或临时照明充足。

2.5.8试验前应准备好试验用仪器仪表等材料及工具。

2.5.9试验前应准备好各个工作点间的联络和通信方式。

2.5.10安装单位应该为调试留出足够的试验时间,风量标定和一次风粉管调平安排在白天进行,以便保证人员安全和试验的准确性。

2.6试验内容、程序、步骤2.6.1试验内容锅炉冷态通风试验内容及时间安排如下表:试验工作可按如下流程图所示进行2.6.3试验步骤(1)燃烧器喷口检查在冷态情况下,检查燃烧器外观是否平整;检查油枪和高能点火枪的绝对、相对位置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检查煤粉喷口、二次风喷口是否畅通不堵,否则应清除异物保证流通面积。

(2)各风机启动前的检查✧各空预器、引、送、密封风机、一次风机安装、检修工作结束。

烟风道内清理干净,烟风道内的工作人员已全部撤出。

所有的人孔封闭。

✧各风机周围的沟盖板齐全盖好,有关的临时脚手架拆除。

道路畅通、照明充足。

✧各风机、电机地角螺丝齐全,固定良好。

✧各风机油箱(或轴承箱)油位正常,清晰可见,油质良好。

✧各风机出、入口门关闭,各风门、档板的执行器连接良好。

✧各风机、电机冷却系统正常。

✧烟风系统所有的风门档板检查完好,操作正常。

✧制粉系统的所有风门档板检查完好,操作正常。

(3)启动烟风组✧程序启动A、B侧空预器✧程序启动A、B侧引风机✧程序启动A、B侧送风机✧程序启动A、B侧一次风机✧程序启动A、B侧密封风机(4)对炉膛和烟道进行大风量吹扫烟风组启动正常后,维持炉膛负压,调整送风机开度在70%左右,对炉膛进行大风量吹扫。

吹扫时间30分钟。

在风机运行期间应派专人对各风机进行监护,注意监视风机振动,轴承温度的变化情况。

(5)投入烟风系统的有关表计吹扫结束后,投入各有关的风压、风量表计。

改变风机负荷, 观察表计的变化情况,对不变化或变化明显有误的进行处理。

(6)二次风风量测量装置的标定调整适当的送风量,并用风速仪对二次风进行测量,计算实测风量。

用实测风量与计算机DAS上采集的数据进行比较,校验二次风量,如果有偏差,及时修正。

(7)一次风量及磨煤机风量测量装置的标定调整适当的一次风量,对制粉系统风量进行标定。

用实测风量与计算机DAS上采集的数据进行比较,校验制粉系统中的各个风量,如果有偏差,及时修正。

(8) 一次风粉管冷态风速调平测量各煤粉管道风速,要求每台磨煤机的任一粉管的风速与四根粉管平均值偏差≤±5%,否则应调整安装在一次风管道上的手动缩孔,重新测量计算,直到合格为止。

3、组织措施3.1安装单位3.1.1机务人员维护各转动机械,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热工仪表人员对偏差较大的变送器,仪表及时处理和更换。

3.1.2负责试验用临时照明的安装、临时平台的搭设。

3.1.3 配合调试单位进行试验工作。

3.2生产单位3.2.1负责系统试运中的启停,运行调整及事故处理。

3.2.2负责系统及设备的挂牌工作。

3.2.3准备运行的规程、工具和记录报表等。

3.2.4负责试运中的巡检及正常维护工作。

3.2.5参加试验工作。

3.3调试单位3.3.1负责试运措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3.3.2准备有关测试用仪器、仪表及工具。

3.3.3负责冷态通风试验工作。

3.3.4编写调试报告。

4、安全措施4.1危害危险源识别及相应预防措施危害危险源识别及相应预防措施见附件4.2安全注意事项4.2.1参加试运的所有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及现场有关安全规定,确保试验工作安全可靠地进行。

4.2.2 在试验过程中如有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时,应立即停止试验工作,必要时停止设备运行,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

4.2.3 在调试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并立即汇报指挥人员。

4.2.4 调试全过程均应有各专业人员在岗,以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

4.2.5 试验应统一组织、统一指挥、各方协作,确保试验顺利进行。

4.2.6 试验过程中,应注意人身及设备安全,安装单位应派机务人员维护各转动机械,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应派热工仪表人员对偏差较大的变送器,仪表及时处理更换。

4.2.7 运行人员应认真监盘,尽可能使试验工况稳定。

应加强对运转设备及系统的巡回检查。

4.2.8在试验过程中,试验人员应系好安全带,确保人身安全。

附件(1)交底记录(2)应具备条件检查确认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调试单位:施工单位:年月日(3)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