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调试方案

合集下载

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

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

山东华泰热力有限公司135MW热电联产项目工程#1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措施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电力建设调整试验所2005年10月目录1.概况2.试验目的3.试验内容4.试验方法5.试验前期工作6.试验步骤7.试验应具备的条件8.主要安全措施9.其他事项编写:施金昌审核:刘云庭批准:毛树礼1.概况:WGZ480/13.7-2型锅炉是为山东华泰集团有限公司热电厂制造的150MW汽轮发电机组的超高压锅炉,由武汉锅炉厂生产。

基本型式为半露天、全钢构架悬吊结构、倒U型布置;燃煤、四角切园燃烧、单汽包、自然循环、一次中间再热、固态排渣。

锅炉主要设计参数:主蒸汽流量: 480t/h主蒸汽温度: 540℃主蒸汽压力: 13.73MPa再热器流量: 433t/h再热器进出口温度: 370℃/540℃再热器进出口压力: 4.2 MPa/4.02MPa给水压力: 15.76MPa给水温度: 240℃排烟温度: 142.2℃锅炉效率: 92.3%锅炉配有二台豪顿华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24VN1700二分仓容克式回转式予热器,制粉系统采用中间贮仓制热风送风。

配有二台DTM350/600钢球磨煤机,燃烧器为直流式正四角布置,射流形成Φ458mm切园,每组燃烧器分上下二级,一、二、三次风自上而下排列上级为:二、三(F)、三(E)、二、一(D)、二、一(C)、二;下级为:二、一(B)、二、一(A)、二。

锅炉四个角以炉前固定端为∠1,顺时针方向进行编号(按设计院的图纸)。

2. 试验目的:新安装锅炉投入运行前,为查明锅炉在设计、制造、安装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以及炉内空气动力情况,观察炉膛内气流分布、扩散、扰动等是否良好,炉膛内切园(强风环)大小及位置,各风门挡板调节特性是否良好,为便于今后热态燃烧调试提供必要依据,这对于煤粉炉来说尤为重要。

3. 试验内容:3.1 一次风测速元件标定及调平。

3.2 二次风风门调节特性试验。

3.3 三次风调平。

锅炉调试方案

锅炉调试方案

130T锅炉调试方案目录一、锅炉简介二、烘炉三、煮炉四、漏风试验五、冲管六、蒸汽严密性试验七、安全阀调整八、72小时试运行前言锅炉本体安装结束,进入烘煮炉阶段亦即锅炉已基本进入了最后的调试阶段。

为确保锅炉调试顺利进行,并确保锅炉将来的运行质量,特制定此方案,供调试中参照执行。

同时,建设单位及安装单位会同锅炉厂及其他协作单位,成立锅炉启动验收小组负责锅炉的启动、调试、试运行的组织领导工作。

以保证政令贯通,各工种职责分明,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确保启动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确保锅炉如期顺利、优质的竣工投产。

一、锅炉简介锅炉型号: CG-130/3.82-Q1锅炉所采用的燃料为高炉煤气,煤气发热值低且着火温度较高,所以在炉膛下部采用了稳定燃烧和强化传热的炉内蓄热稳燃装置,保证了高炉煤气的充分燃烧。

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各为两级交替布置。

空气预热器上级为管式,中级为管式,下级的下部为管式。

构架采用钢结构,按7级地震校核。

锅筒内部采用旋风分离器,采用集中下降管。

过热器温度采用喷水减温调节装置。

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

平台采用栅栏式结构。

主要技术参数名称单位数据蒸发量t/h 130工作压力MPa 3.82蒸汽温度℃450给水温度℃104热空气温度℃380排烟温度℃145锅炉设计效率% 87炉膛出口烟温℃897排污率% 2运转层标高m 8汽包中心线标高m 29适用燃料高炉煤气点火方式常规点火地震裂度度7二、烘炉1、烘炉的目的:由于新安装的锅炉,在炉墙材料中及砌筑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水份,如与高温烟气接触,则炉墙中含有的水份因为温差过大,急剧蒸发,产生大量的蒸汽,进二由于蒸汽的急剧膨胀,使炉墙变形、开裂。

所以,新安装的锅炉在正式投产前,必须对炉墙进行缓慢烘炉,使炉墙中的水份缓慢逸出,确保炉墙热态运行的质量。

2、烘炉应具备的条件:2.1、锅炉管路已全部安装完毕,水压试验合格。

2.2、炉墙砌筑及保温工作已全部结束,并已验收合格。

蒙南发电厂#1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方案

蒙南发电厂#1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方案

蒙南发电厂2×60MW机组#1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方案×××××科学研究院签字页会签:批准:审核:编制:前言蒙南发电厂#1锅炉系杭州锅炉集团制造的NG-240/9.8 -M1 型单汽包、自然循环、固态排渣煤粉锅炉。

配置 2套钢球磨煤机,中间储仓、乏气送粉制粉系统。

为了解炉内空气动力工况,探索合理的热态运行方式,根据调试要求,由我院负责进行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

2 设备简介2.1 机组主要技术规范锅炉主要技术规范型号:NG- 240/9.8 - M1过热蒸气量:240 t/h汽包工作压力:11.28 MPa过热蒸气压力:9.8 MPa过热蒸气温度:540 ℃给水温度:229 ℃排烟温度:135 ℃燃料计算耗量:36630 Kg/h设计锅炉效率:91.5 %2.2燃料特性2.2 燃烧设备简介锅炉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炉膛截面尺寸(二侧水冷壁中心线间距离)8690*8210mm,设计假想切圆直径为Φ600mm。

一次风设计风速28m/s,风温60℃;二次风设计风速45m/s,风温309℃。

一、二次风喷口间隔布置。

一次风喷口分3层。

一次风比为32%二次风比为60%。

3 试验目的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是一种省时、省力、高效的试验方法。

它可以用来确定锅炉燃烧系统的配风均匀程度;确定各风门挡板的风量特性;确定燃烧器的流体动力特性;了解一、二次风的混合情况;确定四角燃烧切圆的大小;确定影响炉膛充满度的各项因素等。

通过以上工作探索出合理的热态运行方式。

4 试验内容及方法4.1燃烧器安装角测量进行正式试验前对燃烧器安装角进行测量。

测量采用三角形法即在燃烧器喷口处构造一水平方向的三角形,测量三角形各边边长,应用三角形余弦定理计算出喷口与水冷壁夹角,进而检查燃烧器安装角度。

4.2 一、二次风速测量一、二次风速测量试验的目的是测量一、二次风喷口风速,确保冷态下一、二次风速进入自模化区, 一、二次风冷热态动量比相等。

空气动力场试验措施

空气动力场试验措施

山东寿光晨鸣热电厂(三期工程)锅炉冷态空气动力特性试验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电力建设调整试验所二00六年八月目录1、设备概况2、冷态空气动力特性试验编写:崔振达审核:王买传批准:1.设备概况:山东晨鸣热电厂三期扩建工程装有二台YG-600/9.8-M型高压、高温单汽包自然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山东济南锅炉厂制造,模式水冷壁悬吊结构,装有二只蜗壳式绝热高温旋风分离器。

密封返料装置位于分离器下部与炉膛下部燃烧室连接,将未燃尽物料送入炉膛实现循环再燃烧。

锅炉点火方式为床下四只油燃烧器动态启动,床上布置四支辅助油枪协助升温之用,主油枪耗油量为1200kg/h,辅助油枪耗油量为1000kg/h,燃油压力3.0MPa,机械雾化,0号轻柴油。

装有二台引风机,二台一次风机、二台二次风机、二台高压风机、六台给煤机,四台水冷排渣机。

2.冷态空气动力特性试验:2.1试验目的:新机组投产前,为检查锅炉机组在设计、制造、安装等方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在正常通风情况下所有的风机及烟、风道的风门和挡板是否完好,对有关风量的测量装置进行标定,并对布风板的均匀性,料层厚度的阻力,最低流化风量的确定作全面测试,便于在热态燃烧调整时提供相应的数据。

2.2 试验必备条件:2.2.1 锅炉本体及风烟系统管道安装结束。

2.2.2 锅炉床层及旋风分离器内浇注料已完成,风帽孔内等杂物已清除结束。

2.2.3 所有一次风道、二次风道、给煤管及返料装置内(包括返料器内的小风帽)的杂物已清除结束。

2.2.4 关闭锅炉本体及风烟系统上的所有检查门及人孔门。

2.2.5 电除尘器安装基本结束,所有检查孔、人孔都已关闭。

2.2.6 锅炉大联锁静态校验合格,通过验收和签证。

2.2.7 所有电动风门及挡板都能远控操作,在CRT上的显示开关方向、开度指示与实际的开关方向、开度一致。

2.2.8 手动风门挡板都能操作,指示清晰,内外开度正确。

2.2.9 给煤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高压风机及引风机试转合格并通过验收。

04锅炉冷态通风及空气动立场试验调试措施

04锅炉冷态通风及空气动立场试验调试措施

亚太纸业(广东)有限公司年产45万吨高档文化纸项目工程1#机组冷态通风试验及空气动力场试验方案编制:审核:批准:西安兴仪启动发电试运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四月措施名称:亚太纸业(广东)有限公司年产45万吨高档文化纸项目工程1#机组冷态通风试验及空气动力场试验方案试验编号:亚太1#机/锅炉-004-2012出报告日期:2012年4月保管年限:长期密级:一般试验负责人:刘志华试验地点: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亚太纸业参加试验人员:李波杜星星设备厂家等参加试验单位:百达建设亚太生产兴仪启动闽能监理试验日期:2012年4月~2012年6月打印份数:4拟稿:李波校阅:刘志华审核:张志军生产技术部:杨涛批准:王雷目录1、设备系统概述2、编制目的3、编制依据4、调试前应具备条件5、调试范围6、调试项目和程序7、组织与分工8、安全注意事项1、设备系统概述1.1锅炉简介广东新会亚太纸业热电机组为自然循环、循环流化床锅炉,半露天布置。

锅炉型号为NG-410/9.8/540-M。

炉内物料的循环是由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和引风机的启动运行维持的。

从一次风机出来的空气经过空气预热器加热后:第一路,进入炉膛底部风室,通过布置在布风板上的风帽使炉膛床料流化,并形成向上通过炉膛的固体循环;第二路,由一次热风母管分出,送至炉前给煤系统,用于四给煤口的播煤风;第三路,直接经炉膛中下部的一次风箱进入炉膛。

从一次风机出来未经过加热的空气直接送达锅炉床下点火燃烧器,作为锅炉启动点火燃烧用风。

从二次风机出来的空气经空气预热器加热后:第一路,直接经炉膛中下部的二次风箱进入炉膛,形成炉内分级燃烧配风;第二路,直接送达锅炉床上点火燃烧器,作为床上点火燃烧器点火燃烧用风。

从二次风机出来未经加热的空气直接引至给煤机,用于给煤机密封用风。

炉膛燃烧形成的烟气,通过空预器进入电袋除尘器,最后由引风机抽出锅炉,经烟囱排入大气。

1.2锅炉设计技术参数1.2.1锅炉主要热力参数表锅炉主要参数单位BMCR额定蒸汽流量t/h410额定蒸汽压力Mpa9.8540+额定蒸汽温度℃510_给水温度℃2151.2.2锅炉主要性能参数项目单位数据锅炉设计热效率%90.23冷风温度℃20项目单位数据热风温度℃200过量空气系数/ 1.22排渣温度℃900烟气量Nm3/h405425空气量Nm3/h365000燃煤耗量t/h55.595石灰石耗量t/h 4.933计算底灰量t/h18.429计算飞灰量t/h11.058分离器出口烟温.℃925低过出口烟温℃526省煤器出口烟温℃284预热器出口烟温℃1301.2风机设计参数名称引风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返料风机风机型式离心式离心式离心式罗茨风机台数(台)2223型号RJ30-DW3180F RJ30-SW2400F RJ36-SW2020F-4738001692001084804620出力(Km3/h)全压(Pa)113202220015240600000.752 1.18 1.180.88介质密度(Kg/m3)介质温度(℃)145222222工作转速(r/min)980148014801450电机功率(KW):20001400630110电压(V):100001000010000690电流(A):1409744.51112、编制目的锅炉安装结束后,投入试运前,进行冷态试验,收集原始试验数据,是为锅炉的首次点火启动和今后的燃烧调整提供调节数据,通过冷态试验初步掌握燃烧系统的调节特性,包括一次风机、二次风机的调节特性;测定流化床的空床阻力和料层阻力特性;找出冷态临界流化风量和点火运行时的最低风量,为运行人员热态进行燃烧调整提供重要依据;检查布风板配风的均匀性,保证锅炉燃烧安全,防止床面结焦和烧坏设备。

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调试方案

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调试方案

目录1 编制目的 (02)2 编制依据 (02)3 设备及系统简介 (02)4 调试内容及验评标准 (04)5 组织分工 (04)6 使用设备仪器 (05)7 调试应具备的条件 (06)8 调试步骤 (06)9 优化措施及建议 (07)10 平安安康及环境要求 (07)1 编制目的通过锅炉冷态通风试验,检查燃烧器和烟风道的安装是否符合标准;检查烟风系统和制粉系统的严密性;对锅炉机组中的风烟、燃烧系统有关测点进展检查,并对一次风和二次风的测量元件进展标定;检查并调平每台磨组出口4根一次风管的风速;冷态模拟炉内燃烧动力工况,观察一次风喷口射流情况和炉内空气动力状况,为下一步整个锅炉燃烧调整提供依据,确保锅炉燃烧充分,从而到达平安、经济运行的目的。

2 编制依据2.1 ?火力发电建立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5437-2021〕;2.2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建质[1996]40号〕;2.3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建质[1996]111号〕;2.4 ?电力建立施工及验收技术标准〔锅炉机组篇〕?;2.5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2.6 ?电力建立平安安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工[2019]168号〕2.7 ?锅炉启动调试导那么?DL/T852-2019;2.8 ?新疆天富东热电联产技改工程2×135MW机组调试大纲?;2.9 设计院有关锅炉专业的图纸。

3 设备及系统简介3.1 锅炉概括本工程装设3台由四川川锅锅炉制造的CG-480/9.81-M4型高温高压自然循环汽包、单炉膛四角切圆燃烧、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构架紧身封闭、管式空预器、悬吊煤粉锅炉。

燃烧及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正压冷一次风机直吹式制粉系统,每台锅炉配4套中速磨煤机,脱硫采用生石灰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预留烟气脱硝系统。

3.2 制粉系统本期工程制粉采用正压直吹冷一次风机制粉系统,每台锅炉配4台中速磨煤机,其中1台备用。

锅炉调试方案之二--空气预热器系统调试方案

锅炉调试方案之二--空气预热器系统调试方案

BT-GL-02-02XXXXXXXX扩建工程#3机组锅炉空气预热器系统调试方案XXXXXXXX科学研究院二〇二四年一月签字页批准:审核:编写:目录1.编制依据42.调试目的53.调试对象及范围54.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工作 55.调试方法、工艺和流程56.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控制措施 77.各单位职责81.编制依据1.1 东方锅炉厂、设计院有关资料1.2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1.3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4 《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2001年版)》1.5 《电厂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篇(1996年版)》1.6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1.7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锅炉篇(1996年版)》2.调试目的本措施仅适用于XXXXXXXX扩建工程(2×300MW)#3机组投产前对锅炉所做的空预器及系统联调。

通过对空预器及系统的调试以确保设备及其安装能达到正常运行所需的要求;为锅炉进入下一步及热态调试工作创造条件。

3.调试对象及范围XXXXXXXX扩建工程#3锅炉配置两台东方锅炉厂生产的空气预热器,为容克式三分仓回转式预热器,每台空预器配置一套电驱动装置,并配有一台主驱动电机和一台副驱动电机。

预热器采用径向-轴向、径向-旁路密封系统和双密封的密封结构,并采用热段扇形板间隙控制系统,自动跟踪并调节热段上部径向密封间隙,以减少预热器漏风。

预热器导向轴承和推力轴承都配有稀油站冷却润滑系统,循环冷却轴承。

空预器附属设备还包括吹灰器、消防水系统、火灾监测装置、转子失速报警装置、轴承温度监测装置等4.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工作4.1 系统的相关设备安装、校验完毕,安装单位提供详细的安装记录文件;4.2 减速箱、导向轴承和支撑轴承油系统清理合格,管路恢复正常,冷却水管路冲洗结束;4.3 检查轴承箱、减速箱油位正常,油质合格,有油质化验报告油系统各部件完备好用;4.4 空气预热器密封系统调整完毕,记录完整,数据合格;4.5 空气预热器单体试转合格;4.6 吹灰器单体调试完毕;4.7 消防及水洗系统安装完毕,底部排放水系统安装完毕,具备投用条件;4.8 预热器各挡板单体调试完毕;4.9 预热器前后烟、风温度测量、高温报警装置调试完毕;4.10 就地监控柜及事故按钮好用;4.11 停转报警装置安装完毕,报警好用;4.12 导向轴承油温高和支撑轴承油温高报警好用;4.13 调试资料、工具、仪表、通讯设备及记录表格已准备好;4.14 设备操作应实现远控操作,监控信号应传送至远方控制室。

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方案

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方案

云南华电镇雄电厂新建2X 600MV机组工程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方案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发布究院编制:年月日年月审核:日会审:建设单位年月日年月生产单位日年月日年施工单位月日年月日监理单位年月日年月设计单位日年月日质保:审定:批准:•本方案由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提出•本方案由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质保部归口管理 -本方案由云南华电镇雄电厂试运主管副总经理批准1、概述1.1系统概述 (1)1.2........................................................ 主要设备及技术参数 1 2、技术措施2.1依据和标准 (4)2.2试验目的 (4)2.3目标、指标 (4)2.4仪器仪表、设备 (4)2.5应具备的条件 (5)2.6......................................................... 试验内容、程序、步骤 5 3、组织措施4、安全措施 (8)4.1危害危险源识别及相应预防措施 (8)4.2安全注意事项 (8)附件1)交底记录. (9)2)试验前应具备条件检查确认表 (10)3)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 (11)1、概述1.1系统概述镇雄电厂新建工程2X 600MW超临界燃煤汽轮发电机组,锅炉是由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制造的型号为:HG-1900/25.4-WM10型一次中间再热、超临界压力变压运行带内置式再循环泵启动系统的直流锅炉,单炉膛、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n型布置、露天布置。

本工程煤源为滇东北,东源煤业集团下属朱家湾煤矿和长岭 1号煤矿、2号煤矿,燃煤为低挥发份无烟煤,低位发热量23.04MJ/Kg ;点火及助燃油为0号轻柴油,发热量41.8M J/Kg。

锅炉采用 W火焰燃烧方式方式,配有 6台BBD4062( MSG4060)型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每台磨煤机引出4根煤粉管道,分别与旋风分离器相连,共 24个分离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编制目的 (02)2 编制依据 (02)3 设备及系统简介 (02)4 调试内容及验评标准 (04)5 组织分工 (04)6 使用设备仪器 (05)7 调试应具备的条件 (06)8 调试步骤 (06)9 优化措施及建议 (07)10 安全健康及环境要求 (07)1 编制目的通过锅炉冷态通风试验,检查燃烧器和烟风道的安装是否符合规范;检查烟风系统和制粉系统的严密性;对锅炉机组中的风烟、燃烧系统有关测点进行检查,并对一次风和二次风的测量元件进行标定;检查并调平每台磨组出口4根一次风管的风速;冷态模拟炉内燃烧动力工况,观察一次风喷口射流情况和炉内空气动力状况,为下一步整个锅炉燃烧调整提供依据,确保锅炉燃烧充分,从而达到安全、经济运行的目的。

2 编制依据2.1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5437-2009);2.2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建质[1996]40号);2.3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建质[1996]111号);2.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2.5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2.6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工[2003]168号)2.7 《锅炉启动调试导则》DL/T852-2004;2.8 《新疆天富东热电联产技改工程2×135MW机组调试大纲》;2.9 设计院有关锅炉专业的图纸。

3 设备及系统简介3.1 锅炉概括本工程装设3台由四川川锅锅炉有限公司制造的CG-480/9.81-M4型高温高压自然循环汽包、单炉膛四角切圆燃烧、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构架紧身封闭、管式空预器、悬吊煤粉锅炉。

燃烧及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正压冷一次风机直吹式制粉系统,每台锅炉配4套中速磨煤机,脱硫采用生石灰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预留烟气脱硝系统。

3.2 制粉系统本期工程制粉采用正压直吹冷一次风机制粉系统,每台锅炉配4台中速磨煤机,其中1台备用。

每台锅炉配置4台能适应中速磨煤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运行的耐压计量式给煤机,每台给煤机出力为2-40t/h。

3台磨煤机可满足锅炉设计煤种额定工况运行的要求,由每台磨煤机引出四根煤粉管道连接到锅炉同一层燃烧器,根据锅炉负荷的变化可以停用任何1台磨煤机。

磨煤机密封系统采用每台锅炉配2台离心式密封风机,一用一备。

每台锅炉配2台单吸离心式一次风机。

3.3 燃烧系统本锅炉燃烧器采用四角切圆布置,假象切圆大小为φ580 mm。

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冷一次风正压直吹送粉系统,每台锅炉配置4台中速磨煤机(HP743),其中一台备用,煤粉细度R90=20%。

燃烧器采用大风箱结构,每角燃烧器有4个一次风口,6个二次风口,从下至上布置为AA-A-AB-B-BC-C-CD-D-DD1-DD2,其中AA、BC层喷口布置有油燃烧器,在一次风口上还配有不等边周界风。

为防止炉膛结焦,采用了较小的单只喷嘴热功率,煤粉喷嘴的周界风为非对称不等边形式,在喷嘴出口的向火面为小周界风量,背火面为大周界风量,其目的是增加水冷壁附近的氧化性气氛,防止燃烧器区域的结焦。

每只燃烧器上有两层供锅炉点火和启动用的简单机械雾化油枪,在最下层一次风管内还带有少油点火装置。

总燃油量按锅炉额定负荷的30%设计,大油枪进油压力为2.0~2.5MPa。

点火采用两级高能点火系统,即高能点火枪点燃油,再由油点燃煤粉。

点火器、油枪布置在每组燃烧器的下二次风口和中二次风口内;点火前和点火结束后,点火器和油枪分别由执行机构推进和退出工作位置。

上层单只油枪出力为1200kg/h,下层单只油枪出力为800kg/h。

3.4 烟风系统本台炉配引风机两台,送风机两台,一次风机两台,磨煤机密封风机两台,设备规范如下表:燃烧器一次风,二次风特性参数:3.4模化风速计算经计算,冷态一次风速大于5.12m/s,二次风速大于3.08m/s就进入自模区,试验选取二次风速16m/s,根据动量比相等原则,确定试验一次风速为13.2m/s。

4 调试内容及验评标准4.1 调试内容4.1.1 风烟系统、制粉系统等阀门检查;4.1.2 燃烧器检查;4.1.3 一、二次风风量测量装置的标定;4.1.4 二次风挡板特性试验,了解二次风门特性;4.1.5 每台磨煤机出口4根一次风管的风速调平;4.1.6 调整四角燃烧器一、二次风速,冷态模拟炉内燃烧动力工况,观察一次风喷口射流情况和炉内空气动力状况。

4.2 验评标准4.2.1 燃烧器安装正确,符合设计要求,无严重偏斜;4.2.2 通过冷态通风试验,对各风量测量装置进行标定,从而使各风量指示准确;4.2.3 将每台磨煤机出口4根一次风管的风速调平,偏差小于±5%;4.2.4 切圆位置居中,切圆直径合适。

5 组织分工5.1 调试单位、安装单位、生产单位应在试运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

5.2 安装单位5.2.1 负责完成单体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及分系统试运的组织工作;5.2.2 负责临时系统的安装,临时隔离措施的执行以及临时系统的拆除和系统的恢复;5.2.3 负责试运设备及系统的检修、维护及消缺工作;5.2.4 负责现场安全保卫、消防防护和对隔离区的监管看护工作;5.2.5 准备必要的检修工具及材料;5.2.6 参加试验前后检查、验收、评定工作;5.2.7负责试运系统的分部试运后的签证工作。

5.3 生产单位5.3.1 负责系统试运中的设备启停,运行调整及事故处理;5.3.2 负责有关系统及设备的挂正式设备标示牌工作;5.3.3 准备并熟知运行规程、工具使用和填写记录报表等;5.3.4 负责提供并验证报警及联锁保护整定值;5.3.5 负责试运中正常巡检及维护工作。

5.4 调试单位5.4.1 负责系统试运方案的编制工作,并向试运人员进行技术交底;5.4.2 准备试运相关的测试仪器、仪表及工具;5.4.3 试运前对设计、安装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负责分系统调试的技术指挥工作;5.4.4 负责试运数据的记录及整理工作,并在试运后分析、协调处理出现的问题;5.4.5负责试验工作的总结和试验报告的编写。

5.5 监理单位5.5.1 做好调试项目科学组织、规范运作的咨询和监理工作,负责对试运过程中的安全、质量、进度进行监理和控制;5.5.2 负责组织对调试方案审核,检查、督促其实施;5.5.3 负责试运过程的监理,参加试运条件的检查确认和试运结果确认,负责重大调整试运项目的旁站工作,组织试运后的质量验收签证;5.5.4 负责试运过程中的缺陷管理,建立台账,确定缺陷性质和消缺责任单位,组织消缺后的验收,实行闭环管理;5.5.5 组织或参与重大技术问题解决方案的讨论。

6 使用仪器设备7 调试应具备的条件下表为动力场试验条件检查确认表,此表内容检查合格,可以进行动力场试验工作。

8 调试步骤8.1 试验前准备8.1.1 指导风量装置标定所用的管座、堵头的加工、安装;8.1.2 炉内下层一次风喷嘴下方500mm搭设测试平台,要求满炉膛架子;8.1.3 在四角燃烧器的背火侧靠炉墙沿燃烧器高度搭设爬梯,爬梯不影响喷口气体流动;8.1.4 在炉内选定的燃烧器平面拉设“+”字坐标线(每隔200mm绑一飘带),以测炉内速度场;8.1.5 二次风门检查,就地、外部指示、远方三对照,需运行、安装人员配合;8.1.6 在炉内上方靠水冷壁装设牢固的照明。

8.2 试验内容和方法8.2.1 燃烧器检查;8.2.2 一、二次风风量测量装置的标定:启动两台引、送、一次风机,保持炉膛负压-50Pa 左右,改变一次风母管及二次风箱压力,在两种不同工况下,用毕托管在测孔位置测量风速,计算出风量,并记录对应工况下DCS显示风量,得出流量修正系数;8.2.3 二次风挡板特性试验:启动引、送风机,保持炉膛负压-50Pa左右,二次风风门开度分别在0%、50%、100%开度时(注意控制风机电流在允许范围之内),维持二次风箱风压不变,用多通道电子风速仪测量各二次风喷口风速,以确定风门开度与风速之间的关系;8.2.4 一次风速的调平:保持炉膛负压不变,在两种不同工况下,用热线电子风速仪测量同一台磨出口4根一次风管风速;根据上述试验数据,适当调整一次风缩孔开度,使得当各一次风门均全开时风速基本一致。

8.2.5 炉内冷态动力场测试:保持炉膛负压-50Pa左右,将各一、二次风速调整到冷态模化值,调整时应保证四角风速均匀一致,记录各风机电流、风门开度、炉膛负压。

四角配风均匀后,沿炉内“+”字坐标线测量各坐标点处的风速,同时测量贴壁风速,并用飘带法观察同层燃烧器喷口气流流向,从而确定炉内的冷态动力工况。

9 优化措施及建议9.1 要求所有一、二次风门在轴头标记挡板位置,风门专门组织验收,做到风门内部位置、就地指示和CRT指示三对照;9.2 风烟系统所有风速、风量测点试验中选取多个工况按网格法标定,确保标定准确,为热态燃烧调整提供可靠参考;9.3 试验所用测量孔必须按照专业调试人员指定位置安装,不得私自更换位置。

10 安全健康及环境要求10.1 安全注意事项10.1.1 成立试验组织机构,统一指挥,明确责任;10.1.2 试运期间,盘上有专人负责操作,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改变风机运行方式;10.1.3 搭设的梯子平台牢固,并有围栏梯子,便于攀爬;10.1.4 进入炉膛、高空作业,必须扎好安全带,系好安全绳;10.1.5 烟风系统周围杂物清理干净,脚手架已拆除,地面平整,道路畅通,平台、梯子、栏杆齐全。

10.2 职业健康注意事项10.2.1 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应遵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健全职业健康保障体系;10.2.2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防止疲劳作业;10.2.3 夏季施工应做好防暑降温措施;10.2.4 应加强施工现场放射源的管理,遇有放射作业时,试运人员应远离放射源。

10.3 环境控制10.3.1 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加强该试运区域环境卫生治理,并分工明确;10.3.2 各单位需遵照方案内容采取必要临时措施,防止汽、水、油等介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