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动力场试验

合集下载

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大纲

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大纲

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大纲1.试验目的通过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对新装锅炉的各风道流量及风压进行标定,掌握各风道风门挡板的特性,为以后运行中配风创造良好条件。

根据相似模化原理,确定沸腾燃烧时最低运行风量,检验流动状况,布风装置的阻力特性,检验布风板均匀性情况,了解各运转机械的性能,炉子各部分的严密程度,为锅炉启动、热态运行调整和分析以及安全、经济运行提供技术依据。

2.试验技术依据根据国标GB-10184-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中的有关规定,用等截面法标定安装在各风道上的固定测速管。

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是对热态炉内气流状况的一种模似,为保证模似的可靠性,用动量比相等原理进行测量。

同时参照《循环流化床锅炉理论、设计与运行》中的有关内容。

3.冷态试验的内容3.1试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2一、二次主风道和分支风道的风量标定。

3.3布风板阻力特性试验。

3.4流化质量试验。

3.5料层阻力试验。

3.6临界流化风量试验。

4.试验方法和步骤4.1试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4.1.1试验前引风机、一次风机等所有相关风机均分别试转结束,电气试验合格,并具备启动条件。

4.1.2风烟道、炉膛内部施工全部结束,清理炉膛及布风板,检查各风帽安装是否正确,风帽小孔要求畅通,然后人员全部撤出。

4.1.3各风门挡板调节灵活无卡涩,关闭严密且开度指示校验正确。

4.1.4炉膛负压表,各段风压表,风温表投入并校验合格。

4.1.5烟风系统各风机的启停及联锁保护试验合格。

4.1.6各测点安装完毕,测量装置安装正确,具备投用条件。

4.1.7运转层备足正常运行所需要合格颗粒的熟料,以满足做料层阻力试验用。

4.2冷态一、二次风测速装置的标定:按运规依次启动引风机和一、二次风机,在保证各风机不超电流的前提下,维持炉膛压力在正常范围内。

分别调节烟风系统的各风门挡板,根据流量及风压的变化趋势,来判断挡板开关方向及操作机构定位的正确性。

将在风道风门不同开度下进行标定。

【有范儿】锅炉炉膛空气动力场试验是什么鬼?

【有范儿】锅炉炉膛空气动力场试验是什么鬼?

【有范儿】锅炉炉膛空气动力场试验是什么鬼?干过调试或者配合过检修机组启动的都知道,锅炉在各个风门调试完成后要进行炉膛的动力场试验,但是做了这多次的工作,很多人还是不明白动力场试验是个什么鬼?小编在百度搜索了一下,还真找到了一个高大上的解释:"炉膛空气动力场试验(furnace aerodynamic test),是根据冷、热态空气动力场相似理论的要求,计算室温下各次喷口的风量和风速,并在此工况条件下测定炉膛内的空气流动速度场的分布,以便掌握和评价炉内气流的流动特性的试验。

该项试验可在实际炉膛内进行,也可在按几何相似缩小的模型上进行。

"对于这个解释,小编看了也是一头雾水,什么是空气动力场相似理论,什么是速度场,我学问低,别为难我!其实对于普通的本科毕业的电力学生来说,这简单的一段话包含的原理实在太多,本来抱着求真相的目的来的,走的时候是怀疑人生的。

何必弄的这么复杂呢?按照本猫的理解,所谓的动力场试验就是测量一下锅炉各个风口的风速,然后再计算一下风量。

至于那些个原理,其实你学会了,也用不上。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测量风速和风量?答案很简单,因为只有风速和风量满足锅炉工况的要求,才不至于锅炉缺氧啊!那么问题又来了,风速是越高越好吗?当然不是啦,因为风速太高,造成风量过大,容易引起炉膛的爆燃,就好比你往炉子里刮的风太大,炉子会灭的。

扯了这么多,咱们一本正经的回答一个问题,动力场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答:冷炉空气动力场试验,就是在冷态下试验炉内气流的流动状况,即通过冷态模化试验,直接观察炉内气流的分布、扩散、扰动、混合等情况,从而可帮助分析、发现一些问题。

如对旋流燃烧器,可观测射流扩散角、回流区的大小和回流速度;射流旋转情况及出口气流的均匀性;调节挡板的调节特性;射流是否会出现"飞边"现象等。

对于四角布置的直流燃烧器,可观测射流的射程及沿轴向气流速度的衰减情况;切圆大小和位置;一、二次风混合特性;射流偏斜情况以及是否会出现"贴壁"现象;燃烧器倾角变化对射流混合距离及相对偏离程度的影响等。

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了解一下

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了解一下

!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目的:测定流化床的空床阻力和料层阻力特性,找出临界流化风量,为锅炉的热态运行提供参考资料,从而保证锅炉燃烧安全,防止床面结焦和设备烧损,保证汽温汽压稳定。

试验内容及方法:(1).一、二次风主风道的风量标定。

(2).空床阻力特性试验:在布风板不铺床料的情况下,启动引风机、一次风机,调整一次风量,记录布风板压差值,根据这些数据绘制布风板阻力与风量关系曲线。

(3).料层厚度与床压的关系试验:在一定的风量下(一般选取设计运行风量),床料静止高度分别为500mm、600mm、700mm、800mm,记录床压值,绘制料层厚度与床压的关系曲线。

(4).临界流化风量试验:临界流化风量是锅炉运行特别是低负荷运行时的最低风量值,低于此值就有结渣的可能性。

选择不同的静止料层高度500mm、600mm、700mm、800mm测量临界流化风量,记录床压和风量等值,绘制相应料层厚度的床压和风量曲线。

(5).流化质量试验:在床料流化状态下,突然停止送风,观察床料的平整程度,从而确定布风板布风的均匀性,如有不均,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锅炉水压试验:水压试验的有关规定:(1).锅炉水压试验分工作压力水压试验和超水压试验。

工作压力水压试验为汽包工作压力;超水压试验为1.25倍汽包工作压力。

(2).工作压力水压试验:锅炉在大、小修或承压部件检修后应进行额定工作压力水压试验。

此试验应由专责人指挥,运行人操作,检修人员检查。

(3).超压试验,1.25倍工作压力必须经总工程师批准。

(4).有以下情况之一,应进行超压试验:a.新安装锅炉投产前;b.停炉一年后恢复投产前;c.承压受热面,大面积检修可更换,(如水冷壁更换总数达50%以上,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成组更换时);d.锅炉严重缺水引起受热面大面积变形;e.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设备可靠性有怀疑时。

(5).水压试验压力:工作压力11.0MPa(汽包压力);超压试验13.75MPa(汽包压力1.25倍;(6).水压试验进水温度应在30~70℃。

第三讲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

第三讲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

试验三:锅炉空气动场试验
3)、冷态试验时,各次风通过燃烧器进入炉膛的总风量 应不使引风机或送风机过负荷。
4)、为了满足试验与运行状态的几何相似,试验时增பைடு நூலகம் 的火花及测风装置不可过多占用或遮挡燃烧器喷口面积。
试验三:锅炉空气动场试验
二次风压
二次风速
二次风开度 空气运动
试验三:锅炉空气动场试验
试验三:锅炉空气动场试验 3、冷态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1 2 3 4 进行试验前的燃烧器和锅炉炉内检查; 启动送、引风机、排粉机,吹扫炉膛及烟、风道 1-2小时; 炉膛上部装置四盏100-500W电灯。
LOGO
C
l
i
c
k
t
o
a
d
d
y
o
u
r
t
e
x
t
第三讲
试验三:锅炉空气动场试验
试验三:锅炉空气动场试验
一、对锅炉空气动力场的理解 1、空气动力场定义:
空气,燃料和燃烧产物在锅炉炉膛内的运动工况称为空气
动力场。 良好的空气动力场主要要求为以下三个方面:
试验三:锅炉空气动场试验
(1)、从燃烧中心区有足够的热烟气回流燃烧器出口, 喷入炉膛燃料能迅速着火,保持稳定的着火前沿。 (2)、燃料和空气的分布适宜,着火后能得到充分的空 气供应,并达到均匀的扩散混合,以得迅速燃尽。 (3)、炉膛内火焰充满度良好,形成良好燃烧中心。要 求炉膛内气流无偏斜,不冲刷炉墙.各燃烧器射流不应 发生剧烈干扰和冲撞。
1)火焰或气流在炉内的充满程度。火焰充满度愈大,炉膛
利用程度就愈高,炉内停滞区及涡流区就愈小。
2)观察炉内气流动态。气流是否冲刷炉墙。气流在炉膛断

如何作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

如何作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

一、试验目的1、确定燃烧系统的配风均匀程度,确定旋流燃烧器一、二次风配风的均匀性,确定风烟系统风门挡板的风量特性。

2、确定燃烧器及燃烧系统的阻力特性。

3、确定燃烧器的流体动力特性。

4、研究炉膛火焰充满度及炉膛结焦的空气动力场原理。

5、研究锅炉燃烧对受热面壁温影响、汽温偏差影响以及非正常工况燃烧的空气动力特性。

二、试验前准备工作1、在根据试验观察及试验要求,炉膛应该铺设足够保证安全的脚手架,脚手架不应该影响炉内气流特性,应该装设足够的炉内照明,便于试验观察。

2、试验前2小时启动引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对炉膛进行吹扫,确保试验时炉膛内部环境不至于太恶劣,保证试验顺利进行。

3、在试验前要对燃烧器喷口、风烟系统挡板进行全面的测量、校对,保证试验真实,能正确模拟出锅炉内部空气动力场情况。

三、试验监测内容1、观测炉膛气流的充满度充满度一般用有效气流面积占整个炉膛截面积之比计算,充满度越大说明炉内涡流区域越小,炉膛利用率越高则且气流在炉膛内的流动阻力也越小。

2、观测炉内气流动态气流是否冲刷墙壁,若存在,炉膛容易结焦或产生高温腐蚀;气流在炉膛断面上的分布的均匀性,若存在偏斜时,则会造成偏斜一侧的温度过高,气温产生偏差,受热面超温,结焦等不正常情况的发生。

3、观测炉内射流相互干扰情况燃烧器内、外二次风以及一次风、中心风的相互干扰情况。

四、观测方法1、飘带法优点:这是空气动力场试验中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可用长飘带显示气流方向,用短飘带显示微风区、回流区,用飘带网观察某一截面的全面气流情况;缺点:在微风区用飘带指示气流方向的敏感性差,若飘带过长,则指示气流方向的准确性差,做记录时,工作量较大。

2、烟花示踪法将烟花置于燃烧器一次风喷口内并点燃,喷出的烟花轨迹即为炉内气流的运动轨迹,通过观察、照相、摄像等方法记录下烟花在一、二、次风射流中的轨迹,以此直观观察和分析该燃烧器及炉膛的空气动力工况。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空气动力场试验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空气动力场试验
添加标题
5试验具体内容及过程:
5试验具体内容及过程:
5.3.2测定临界流化风量的方法:
填加床料至静高1000mm,增加一次风量,初始阶段随着一次风量增加,床压逐渐增大,当风量超过某一数值时,继续增大一次风量,床压将不再增加,该风量值即为临界流化风量。另外,也可用逐渐降低一次风量的方法,测出临界流化风量。记录风量和床压值,绘制一次风量与床压的关系曲线。 排出床料至静高800mm重复上述步骤。
5试验具体内容及过程:
5试验具体内容及过程:
3然后从最大风量开始,逐渐减小风量,每改变一次开度(风门开度每次变动10%),读取一次数据,直至风门全关。
2试验方法:
2记录不同风量下对应的布风板阻力,每改变一次开度(风门开度每次变动10%),读取一次数据,直至风门全开或一次风机出力达到额定。
1启动引风机和一次风机。逐渐开大一次风门开度改变入炉风量,并调整引风量,维持炉膛负压为-10~-20Pa。
2循环流化床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的目的:
1通过锅炉冷态动力场试验,为锅炉的首次点火启动、热态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必要的控制参考依据;
添加标题
01
2同时掌握锅炉及主要辅机系统的冷态工作特性,及时发现锅炉制造及安装中的缺陷并为消除缺陷提供依据。
添加标题
02
3主要的试验内容:
1对锅炉烟风系统主要辅机和有关热工测试系统的性能进行检查; 2测定布风板和料层阻力特性; 3检查布风装置:炉膛布风板、返料装置、流化形式冷渣器; 4确定冷态临界流化风量及热态运行最小风量; 5检查布风装置的均匀性; 6检查返料阀返料情况及了解掌握其系统特性; 7检查系统承压部分耐压情况,以及系统密封情况,(锅炉风压试验压力较低,较高承压部位耐压密封要求高) 8二次风支管风量检查调平

炉膛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

炉膛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
炉膛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
煤粉炉炉膛运行的可靠性和经 济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燃烧器及 炉膛内的空气动力工况,即空气 (包括挟带的燃料)和燃烧产物的 1、从燃烧中心区有足够的热烟气回 流至一次风粉混合物射流根部,使 燃料喷入炉膛后能迅速受热着火, 且保持稳定的着火前沿。
良好的炉膛空气动力工况:
2、燃料和空气的分布适宜,燃料着 火后能得到充分的空气供应,并达 到均匀的扩散混合,以利迅速燃烧 及燃尽。
良好的炉膛空气动力工况:
3、炉膛内应有良好的火焰充满度, 并形成区域适中的燃烧中心。这就 要求炉膛内气流无偏斜,不冲刷炉 壁,避免停滞区和无益的涡流区; 各燃烧器射流也不应发生剧烈的干 扰和冲撞。
一、流动过程的模化条件
1、几何相似:模型和原型的几何形状相似; 2、运动学相似:模型和原型中的每个质点的 运动图形相似; 3、动力学相似:模型和原型中各种力的作用 关系必须相似; 4、热力学相似:系统中不同部位的温度差对 于模型和原型必须有相同的数值;
流动过程的模化条件(续)
5、化学过程相似:系统中不同部位的浓度 差对于模型和原型必须有相同的数值; 6、燃烧过程的工况组织相似:如过量空气 系数相同、燃料相同、一、二次风混合 过程相似等; 7、两相流动的相似。
动量比相等
为了达到多股射流混合流动的 相似,必须保持各喷燃器在冷态下 与热态下射流惯性力的比值相等, 也就是动量比相等。
三、炉内空气动力场的观测方法
1、飘带法 2、纸屑法 3、火花法 4、测量法
四、冷态试验结果分析
• • • • • • • 喷口速度分布、气流方向; 二次风门挡板特性; 四角均匀性; 切圆大小、位置; 炉内气流的旋转性; 气流运动轨迹; 测速管系数标定等。
涉及120个相似准则!

空气动力场试验方案

空气动力场试验方案

某电厂二期扩建工程2×300MW机组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方案电力工业调整试验所编制目录1.试验目的2.系统概况3.职责分工4.编制依据5.引用标准6.应具备条件及准备工作7.试验内容8.试验步骤9.质量标准及记录10.安全措施11.时间安排12.附图1.试验目的在锅炉投产前进行冷态空气动力场特性试验,主要目的是了解和掌握炉内气流分布、扩散及混合流动情况; 检查燃烧器设计和安装质量是否合理;了解各风门挡板的开关风量特性;了解燃烧系统及燃烧器的阻力情况;了解四角喷燃器炉内切园大小和炉内气流充满度,以及燃烧器喷口气流状况,为锅炉调试和热态运行提供技术依据。

2 .系统概况2.1某电厂二期扩建工程锅炉为东方锅炉厂生产的DG1025/18.24-Π4型亚临界压力中间一次再热自然循环燃煤锅炉,燃烧器采用摆动式燃烧器,燃烧器四角布置,在炉内形成双切圆燃烧,假想切圆分别为Φ681mm和Φ772mm。

煤粉喷嘴设计中采用了水平浓淡燃烧技术,强化低负荷运行时锅炉燃烧稳定性。

燃烧器设计参数如下:3. 职责分工3.1 调试单位调试人员负责编写试验措施,并负责试验全过程的组织和实施。

3.2 调试单位调试人员负责做好试验过程中的试验数据记录,并负责进行冷模计算。

3.3调试单位调试人员负责向参加试验的全体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3.4 施工单位根据试验要求,负责炉内外测风测点平台、摄像平台的搭设、验收、最后的拆除,以及试验所需测点加工、安装。

3.5 施工单位负责试验临时电源的搭设,负责可调缩孔的开关工作。

3.6 调试单位负责提供搭设平台的布置图、安装测点的加工图和安装位置,并提出具体的要求和进行检查。

3.6生产单位负责试验期间的设备运行操作,按调试措施积极配合调试人员做好工作。

3.8 监理单位按相关规程规定及项目监控点计划进行机组本项目的监理工作。

3.9 调试工作结束,调试单位锅炉专业调试人员按调试过程中的实际记录办理签证验收手续,并最终提交试验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冷态通风试验措施
1 目的和编制依据
1.1目的
在锅炉点火前检查设备安装质量,发现安装缺陷,了解炉内流场及风箱配风特性,并为热态运行提供调整依据,需进行风烟系统的冷态检查及通风试验。

1.2编制依据
1.2.1《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1996年版)。

1.2.2《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电力工业部(1996年版)。

1.2.3《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1996版)。

1.2.4《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及相关规定》 (2001年版)。

1.2.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1996年版)。

1.2.6《HG1065/17.5-YM24型锅炉说明书第Ⅵ卷锅炉运行》哈尔滨锅炉有限责任公司(2007.5)。

1.2.7《HG1065/17.5-YM24型锅炉说明书第Ⅱ卷燃烧系统、炉墙》哈尔滨锅炉有限责任公司(2007.5)。

2. 调试范围及其主要设备的规范
2.1锅炉风烟系统检查
2.1.1风机动叶开度指示与实际开度值一致,开关灵活。

风量、风压变化正常。

2.1.2一、二次风压表指示正确、反应灵敏。

2.1.3烟风道系统严密性检查。

2.1.4风机挡板以及烟风道各风门、挡板,经检查调校位置正确,开关灵活,实际开度与指示一致。

2.1.5风机工作正常。

2.1.6空预器各风门、挡板经检查调校位置正确,开关灵活。

就地开度与表盘指示一致。

2.1.7二次小风门开关灵活,位置正确。

就地开度与指示一致。

2.1.8手动摆动喷燃器操作灵活,角度符合设计角度要求。

就地角度与表盘指示一致。

2.1.9配合热工专业标定一次风风量测量装置及二次风风量测量装置。

2.1.10检查风机并列性能。

2.1.11检查风机表计指示正确性,并记录原始工况值。

2.2冷态试验内容
2.2.1复测各喷口截面的实际尺寸。

2.2.2测量每组喷燃器安装倾角及垂直度。

2.2.3测量假想几何切圆大小。

2.2.4二次风特性试验。

2.2.5一次风速调平。

2.2.6炉膛内部检查油枪、点火枪安装尺寸正确。

2.2.7实测炉膛出口气流分布。

3 组织与分工
b.冷态通风检查试验由调试单位指挥,安装单位牵头,生产单位参加。

生产单位负责进行设备的运行操作,安装单位负责设备消缺。

3.2 炉膛内试验用试验平台、脚手架及试验用测点由建设单位安排,安装单位实施。

4 调试应具备的条件
4.1锅炉安装工作完毕,转动机械分部试运转合格,试运转记录完整,有关资料齐全。

4.2试验场地所有沟道盖板齐全,杂物清除干净,炉膛外脚手架拆除。

4.3所有的风门、挡板电动或气动执行机构均应安装完毕且动作试验结束。

4.4计算机DCS系统和报警系统等调试完毕,可以投入使用。

4.5烟风系统、制粉系统所有风压、风温、流量表计均可正常投入。

4.6炉膛试验平台、脚手架搭设完毕,平台上清理干净,经检查验收合格(见附图1)。

4.7锅炉消防水系统试运完毕,试验时能正常投运。

4.8炉膛照明灯要求可以照亮平台及脚手架,满足试验要求。

4.9 试验用测点及中心线安装完毕,验收合格。

4.10油枪、点火枪安装完毕,进退自如,尺寸正确。

4.11试验所需主要仪器。

电子微压计: 2台标准毕托管: 2支对讲机: 4部
水平仪: 2只线垂: 4个卷尺: 1把角尺:1把
5 调试的步骤及方法
5.1在炉内测量喷燃器的垂直度、喷口尺寸及几何形状,拉线测量切圆直径和几何中心位置。

5.2逐个检查和校正各风门、挡板,要求实际开度与指示开度一致,开关灵活、到位,无卡涩现象。

5.3根据运行规程要求,对空气预热器、引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进行启动前检查,发现问题向有关人员汇报,并进行处理。

5.4待检查完毕,具备启动条件后,启动二台空气预热器、二台引风机、二台送风机、二台一次风机。

5.5检查风机并列性能。

5.5.1引风机并列性能试验:由送风机维持炉膛负压50 Pa,同时将二台引风机的静叶逐渐开大,直至电流至额定值,并记录各开度下引风机入口负压和电流,然后同时将二台引风机的静叶关小至全关,并记录各开度下引风机入口负压和电流。

5.5.2送风机并列性能试验:由引风机维持炉膛负压50 Pa,同时将二台送风机的动叶逐渐开大,直至电流至额定值,并记录各开度下送风机出口风压和电流,然后同时将二台送风机的动叶关小至全关,并记录各开度下送风机出口风压和电流。

5.5.3一次风机并列性能试验:由引风机、送风机维持炉膛负压 50 Pa,同时将二台一次风机的入口挡板逐渐开大,直至电流至额定值,并记录各开度下一次风机出口风压和电流,然后同时将二台一次风机的入口挡板关小至全关,并记录各开度下送风机出口风压和电流。

5.6维持炉膛负压50 Pa,在接近额定工况下,标定二次风风量测量装置,校核DAS系统的送风机风量。

5.7实测一次风喷口风速,对一次风风量测量装置进行标定。

5.8对四角一次风速进行偏差计算,通过调整一次风管的可调缩孔,进行一次风调平。

一次风模化风速选定为30 m/s。

(20 ℃)。

5.9实测二次风速,记录二次风风箱静压,校核二次风大风箱特性。

二次风模化风速选定为30m/s。

(△Pm/△Po≈1.0)。

5.10实测炉膛出口气流分布。

5.11炉膛内部检查油枪、点火枪安装尺寸正确,动作可靠。

6 质量检验标准/记录表格
6.1 燃烧器喷口中心轴线与燃烧切圆的切线偏差不大于0.5度。

6.2 燃烧器喷口不垂直度不大于5 mm为合格。

6.3 烟风系统通风检查符合设计要求。

6.4 同层一次风调平四角风速偏差小于5 % 。

6.5 记录表格
6.5.1附表1为锅炉切圆直径测量记录表。

6.5.2附表2为燃烧器垂直度测量记录表。

6.5.3附表3为燃烧器水平角度测量记录表。

6.5.4附表4为风机并列特性试验记录表。

6.5.5附表5为表盘参数记录表。

6.5.6附表6为烟风、制粉系统风门挡板检查记录表。

6.5.7附表7为汽水系统阀门检查记录表。

6.5.8附表8为一二次风风速测量及油枪点火枪安装尺寸检查用甘肃电力科学研究院现场测试通用记录表。

7 调试的安全措施
7.1试验期间,炉膛内部及烟、风道内停止一切施工作业。

7.2烟、风道上的各人孔门、检查孔应关闭,捞渣机水封应投入。

7.3风机运行期间,就地应有专人负责监视。

如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
如有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的可能,应立即停机,然后通知有关人员处理。

7.4进行炉内试验时,试验人员应戴安全帽。

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