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饲料模块一4-6项目

合集下载

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 模块5饲料加工工艺基础知识 项目6配合饲料加工工艺与产品质量

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 模块5饲料加工工艺基础知识 项目6配合饲料加工工艺与产品质量

项目六配合饲料加工工艺与产品质量任务一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任务二配合饲料生产工艺与产品质量知识点一:颗粒饲料的优点制粒是将粉状配合饲料或单一饲料(米糠、牧草等)经挤压作用而成型的粒状饲料的过程。

第一,制粒过程中,在水、热和压力的综合作用下,使淀粉糊化和裂解,酶的活性增强,纤维素和脂肪的结构有所变化,经蒸汽高温杀菌,减少饲料霉变生虫的可能性,改善适口性,有利于畜禽充分消化、吸收和利用,以提高饲料消化率。

第二,营养全面,动物不能挑食,减少了营养成分的分离,保证每日供给平衡饲料。

第三,颗粒料体积减小,可缩短采食时间,减少畜禽由于采食活动造成的营养消耗。

饲喂方便,节省劳动力。

第四,体积小,不易分散,在任意给定空间,可存放更多产品,不易受潮,便于散装储存和运输。

第五,在装卸搬运过程中,饲料中各种成分不会分级,保持饲料中微量元素的均匀性,以免动物偏食。

由于上述优点,颗粒饲料得到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

知识点二:制粒原理(略)知识点三:制粒过程在压粒过程中,依粉料压实的程度可分为三个区域。

一是供料区,指物料基本处于自然松散状态,不受模辊的作用,密度为0.4~0.7 g/cm3;二是压紧区,随着模辊的转动,把物料带入此区域,由于模、辊之间空间变小,粉料受到挤压作用,粉料间孔隙逐步减小,物料产生不可逆变形,因此密度也增至0.9~1.0 g/cm3;三是挤压区,物料被继续带至空间更小的区域,粉料进一步靠紧、镶嵌,相互接触面积增大,产生较好的联结,并被压入模孔,经过模孔一段时间的饱压作用,形成颗粒饲料,密度达到1.2~1.4 g/cm3。

颗粒饲料有硬颗粒和软颗粒之分。

硬颗粒调质水分小于20%,成品水分小于12.5%;软颗粒调质水分在20%~30%,温度低于60_℃。

将饲料制粒的原因有多条,其中主要的两条是制粒提高饲料的利用效果及改善饲料的储存特性。

知识点四:制粒工艺流程制粒工艺流程设计应注意以下事项:第一,为了便于更改配方,减少制粒机停车,至少应配两个制粒仓。

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授课计划表(精)

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授课计划表(精)
子任务3.大豆脲酶活性的测定
子任务4.饲料中氟含量的测定
子任务5.饲料的微生物检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选做
合计
子任务2.饲料粉碎设备的识别与使用
子任务3.饲料配料混合设备的识别与使用
子任务4.饲料制粒设备的识别与使用
子任务5.饲料包装设备的识别与使用
参观
任务3.配合饲料加工工艺流程
子任务1.预混料的加工工艺流程
十一
子任务2.浓缩饲料的加工工艺流程
子任务3.畜禽全价料的加工工艺流程
子任务4.水产全价料的加工工艺流程
任务教学法
子任务3.常见工业副产品类饲料原料的识别与检验
子任务4.矿物质饲料原料的识别与检验

项目三饲料原料加工调制
任务一粗饲料加工
子任务1.秸秆等粗饲料的氨化
子任务2.秸秆等粗饲料的微贮
任务教学法
子任务3.青干草的调制与品质鉴定

任务二青贮饲料制作
子任务1.青贮饲料的制作与品质鉴定
任务教学法、参观法、练习法
子任务6.能量的来源与代谢利用
子任务7.矿物质的供给与代谢利用

子任务8.维生素的供给与代谢利用
任务二.营养代谢障碍症观察识别
子任务1.三大有机物代谢疾病及防治
案例教学法
子任务2.维生素代谢疾病及防治
子任务3.矿物质代谢疾病及防治

项目二饲料原料识别与品质检验
任务一饲料原料营养价值
子任务1.饲料原料营养价值的评定
子任务3.反刍动物精料补充料的配方设计
十四
子任务4.浓缩饲料的配方设计
任务教学法
子任务5.预混料的配方设计
十五
项目六饲料质量管理

预混料配方设计课件(共21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

预混料配方设计课件(共21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

• 单元三 预混料配方设计
2.根据使用对象分类 有猪用预混料,禽用预混料,对虾、鱼类预混料及奶牛预混料 等。每种动物又根据其生长阶段、生产目的、生理状态等分为若干 种预混料如产蛋鸡预混料、泌乳母猪预混料等。
• 单元三 预混料配方设计
二、 预混合饲料中活性成分需要量与添加量确定的原则
1.需要量与添加量的概念 预混合饲料中活性成分主要是指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药物成分等。 (1)活性成分需要量。活性成分需要量主要是指动物对维生素、微量矿物质元素、氨基 酸和药物成分的需要量,包含两层含义,即最低需要量和最适需要量。最低需要量是指在试 验条件下,为预防动物产生某种维生素或微量矿物质元素缺乏症,对该维生素或微量矿物质 元素的需要量。现行的饲养标准中推荐的维生素或微量矿物质元素需要量都是指最低需要量。 最低需要量未包括实际生产情况下各种影响因素所致的需要量的提高,因而在生产实际条件 下并不完全适应尤其以维生素更为突出。
(5)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和饲料的加工、贮存。选择稳定性强的添加剂作为原料非常重要,加 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活性成分的损失也应考虑。如制粒对维生素和酶制剂、益生素的破坏, 贮存过程中维生素的破坏。因此,对商品饲料维生素的添加量要考虑贮存过程和制粒过程的损失。
(6)产品的档次和成本。饲料产品的档次是不同的,某些饲料添加剂是否添加、添加量的多 少要考虑产品成本。如低档肉鸡预混料中维生素E的添加量与高档的肉鸡预混料差别很大,因前 者不考虑鸡产品的货架保存时间。
• 单元三 预混料配方设计
一、预混料种类
1.根据有效成分和浓度分类 (3)维生素预混合饲料。指根据动物营养需要,按一定比例将多种维生素 与适当比例的载体或稀释剂配制而成的均匀混合物,即复合多维。维生素预混 合饲料在日粮中添加量多为0.02%~0.5%的产品。 (4)微量元素预混料。指由多种微量矿物质元素按一定比例与适当比例的 载体或稀释剂配制而成的均匀混合物,即复合微量元素预混料,通常以1%~5%的 比例添加到全价配合饲料中。

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 模块1畜禽营养基础 项目1畜禽营养概述

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 模块1畜禽营养基础 项目1畜禽营养概述

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模块一畜禽营养基础项目一畜禽营养概述任务一动植物组成与饲料养分知识点一:动植物的化学组成(一)组成动植物的化学元素植物是自养生物,能利用二氧化碳、水及各种无机物,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各种有机物。

动物是异养生物,必须以植物和动物、矿物质及人工合成物为饲料以获取营养。

应用现代分析技术测定,目前已知的112种化学元素中,动植物体内共含有60余种。

按它们在动植物体内含量多少分为两大类:1.常量元素:含量大于或等于0.01%,如碳、氢、氧、氮、钙、磷、氯、钠、钾、镁和硫等,其中碳、氢、氧、氮含量最多,占动植物中元素总量的90%以上。

2.微量元素:含量小于0.01%,如铁、铜、锌、锰、钴、碘、硒等。

(二)组成动植物的化合物动植物中的化学元素并非都以单质形式存在,绝大部分是以构成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形式存在。

组成动植物的化合物知识点二:动植物的养分(一)饲料中养分动物为了维持生命活动和生产,必须从外界摄取营养。

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和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物质,称为饲料。

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饲料中养分可以是简单的元素单质,也可以是复杂的元素化合物。

1864年,德国Weende试验站的Henneberg等人创建了一套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体系,将饲料养分概略分为六大养分。

该方案尽管分析中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粗纤维分析有待改进,但因简单、实用、概括性强,故目前世界各国仍在采用。

1.水分(moisture)总水包括初水+结合水。

初水:含于细胞间,与细胞结合不紧密,也称游离水或自由水,是将新鲜饲料取样置于60~70_℃烘箱中烘至恒重后失去的质量。

结合水:含于细胞内,与细胞结合紧密,也称吸附水或束缚水,是将测定初水后的饲料置于100~105_℃烘箱中烘至恒重后失去的质量。

2.粗灰分(ash):是饲料样品在550~600_℃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的剩余残渣。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课改的实践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课改的实践

根据 上 述 内 容 ,我们 查 阅 各种 教 学参 考 书 和实 验 、实 习 、 实训 指 凯 氏定 氮仪 等相 关教 学仪 器 。相对 于本课 程 ,4 间实训 室可 以完 成 动 物 营养 与饲 料 》实 训 大纲 规定 的 所有 实 训项 目 ,同时 ,为 师 导书 ( 手册 ),结果表明 :甘肃省畜牧学校主编的 《 家畜饲养学 《 实 习指 导 》包 括 饲料 营养 成分 的分析 、饲料 的加工 调 制 及 品质 鉴 生科研 、社会服务提供 良好条件。在运行过程中,我们规范实验 定 、畜禽 的 营养 需要 及 日粮 配合共 3 部 分2 5 个实 习 ;中国农 业大 学 室建设制度 ,避免实验室的重复建设或不合理投资 ,加强高水平 主编 的 《 家畜 饲 养学 实 习 指导 》包括 饲 料 营养 成分 的分 析 、畜 禽 实 验室 建设 ,为 学科 专业 的发 展服务 。 的消 化代 谢试 验 、畜 禽 的 日粮 配合 与 营养检 查 共3 部 分2 1 个 实验 ; 3 精 心组织 实践教 学的过程 ,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刘 国艳主编的 《 动物营养与饲料 》第2 版在 遵循 “ 实用为先 、够用为度”的原则 ,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 教材 中同 步列 出了 1 9 个 实训 项 目。按 照 高 职教 育理 论 ,实验 主 要 我们压缩理论知识 ,以够用 、适度 、必需为原则 ,简化理论讲 针对 基 本技 能 加 强训 练 、实 习主要 针 对 专业 技 能强 化 训 练 、实训 授 ,强 调 技 能 培 养 ,有 针 对 性 的 选 取 实 用 性 强 、生产 必需 的动 物 营养 技 术进 行 实训 。通过 技 能培 养 ,巩 固 和强 化营 养学 的一般 根据学院实 际条件 ,我们将所有 的实践教学内容整合为3 大 原 理 ,在 教师 的指导 下 ,让 学生 亲 自动 手 去做 饲 养试 验 、营 养分 类:( 1 )不需 要 在 生 产 现 场 或分 析 化 验 室 进 行 ,在 教 室 ( 多媒 析 ,以掌 握饲 养 员和 化 验员 岗位 必 需 的技 能 。本课 程 实践 教 学设 体 )就 能够 开 展 的 ,如 营养 缺 乏 症归 因讨 论 、饲料 配 方设 计 等 ; 计 的 主导 思想 是 突 出实 践操 作 、灵 活运 用 和创 新 能力 的培 养 。针

饲料模块一测试题

饲料模块一测试题

畜禽营养基础测试题一、选择(50分)1.下列不属于猪肉中含有的微量元素是____A.铁B.锌C.碘D.铜2.下列不属于胰液中含有的酶是____A.氨肽酶B.糜蛋白酶 C.蔗糖酶D.乳糖酶3.鸡饲料中粗纤维水平控制在为宜。

A.3%~5% B.6%~8% C.≤8% D.10%~12% 4.下列不属于畜禽饲料中镁过量表现的是____A.运动失调B.腹泻 C.昏睡D.肌肉发抖、抽搐5.畜禽得皮肤不全角质化症是缺乏的典型表现。

A.锌B.镁C.钴D.锰6.下列不属于畜禽缺硒表现的是____A.猪肝细胞坏死 B.兔胰腺纤维变性 C.鸡渗出性素质病D.牛羊患白肌病7.下列不属于富含维生素D的动物性饲料是____A.鱼肝油B.血粉 C.蚕蛹粉D.肝粉8.下列不属于禽类维生素K缺乏症的是____A.皮下出血 B.泄殖腔出血 C.肌肉出血D.胃肠出血9.鸡缺乏下列时表现为典型的卷爪麻痹症。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维生素B3D.维生素B510.下列不属于食盐摄入不足发生的是____A.鸡啄羽、啄肛B.猪患癞皮病你 C.异食癖 D.猪互相咬尾巴11.单胃动物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饲料中的____A.纤维素B.淀粉C.半纤维素 D.木质素12.对饲料中粗纤维消化能力最强的是____A.马B.鸡C.猪D.牛13.猪出现“鹅步”,主要是缺乏____A.核黄素 B.泛酸吧 C.硫胺素D.生物素14.正常情况下,畜禽消化吸收的氨基酸大部分被____A.转化为糖类B.合成机体蛋白C.转化为脂肪D.彻底氧化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15.雏鸡发生卷爪麻痹症,是由于缺乏____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维生素B3D.维生素B516.下面关于糖类营养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A.糖类是动物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B.糖类是形成体脂的主要来源C.糖类是形成体组织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原料D、为泌乳家畜合成乳脂和乳蛋白提供原料17.下列哪项不是动物消化腺本身分泌的消化酶____A.淀粉酶B.蛋白酶 C.纤维素酶 D.胰脂酶18.反刍动物消化粗纤维的主要器官是____A.瓣胃 B.网胃 C.皱胃 D.瘤胃19.为保证得到较好的屠体品质,猪日粮中玉米含量最好不超过____A.40% B.50% C.60% D.70%20.实践证明,仔猪生后天及时注射右旋糖酐铁钴合剂,对预防仔猪贫血非常有效。

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 模块1畜禽营养基础 项目5脂肪与畜禽营养

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 模块1畜禽营养基础 项目5脂肪与畜禽营养

项目五脂肪与畜禽营养任务一脂肪的组成与生理功能任务二脂肪营养知识点一:脂肪的组成与特点(一)脂肪的组成除少数复杂的脂肪外,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动植物体中都含有脂肪。

根据脂肪的结构,可分为真脂肪和类脂肪。

真脂肪由脂肪酸与甘油结合而成,类脂肪包括磷脂、蜡质、固醇等。

这些物质均由脂肪酸、甘油及其他有机物质化合而成。

构成脂肪的脂肪酸种类很多,包括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能与氢结合成饱和脂肪酸。

脂肪是一类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不溶于水,但溶于乙醚、苯、氯仿等有机溶剂的化合物。

(二)脂肪酸的特征构成脂肪的脂肪酸不同,可使脂肪的性质不同。

脂肪中脂肪酸含双碳键越多,不饱和程度越大。

含不饱和脂肪酸越多,其硬度就越小,熔点也就越低。

植物脂肪多属此类,常温下植物油脂呈液体状态。

畜禽脂肪多由饱和脂肪酸组成,故呈固体状态。

饲料在保管不善时,所含脂肪易于水解而使其品质下降。

不饱和脂肪酸易氧化、酸败,脂肪酸败程度可用酸价表示。

所谓酸价是指中和1_g脂肪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通常酸价大于6的脂肪可能对畜禽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在畜禽产品加工及贮存时应注意此特性。

不饱和脂肪酸能够与氢结合转化为饱和脂肪酸,从而使脂肪硬度增加,不易氧化酸败,有利于贮存,但也损失必需脂肪酸。

知识点二:脂肪的生理功能(一)脂肪构成畜禽体组织畜禽的各种组织器官中均含有脂肪,主要是卵磷脂、脑磷脂、糖脂和胆固醇。

蛋白质和脂类按一定比例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原生质,因此也是组织细胞增殖、更新及修补的原料。

(二)脂肪是畜禽贮存能量的最好形式畜禽体内贮存的脂肪含水量很少,体积小而含能高,在体内氧化时产生的水也最多,是畜禽贮存能量的最好形式。

当畜禽摄入的能量超过需要量时,便以体脂的形式将能量贮存,这对放牧动物安全越冬具有重要意义。

(三)脂肪是畜禽能量来源的重要原料脂肪是含能最高的营养素,相同条件下脂肪含能是蛋白质和糖类的2.25倍左右。

饲养效果评价课件(共11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

饲养效果评价课件(共11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

二、饲养效果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二)动物的健康状况 体 重 --是 否 符 合 品 种 、 品 系 的 要 求 ( 标 准 体 重 ) 精神状态:观察动物精神、行为状态抗病力、疾病(如腹泻率)、死淘 率。 生产中,要通过对群体和个体状态的观察,了解健康状况 ,必要时, 通过生化分析等手段来确认。
二、饲养效果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三)生产性能 (1) 动 物 的 单 产 — 标 志 动 物 遗 传 育 种 技 术 的 重 要 指 标 , 如 奶 牛 产 奶 量 、 蛋鸡产蛋量等 (2)饲料转化率—养殖水平和效益的重要指标,生产1kg 畜禽产品或增 重 1kg所 需 要 的 饲 料 量 ( 如 料 蛋 比 、 料 重 比 、 料 奶 比 等 ) 。
模块六 饲养效果评价
单元二 饲养效果评价
• 单元二 饲养效果评价
知识目标:1.了 解 饲 养 效 果 检 查 的 意 义 2.掌 握 饲 养 效 果 检 查 的 内 容 和 方 法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全方位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
单元二 饲养效果评价
Hale Waihona Puke 一、饲养效果检查概述 (一)意义
畜牧生产 是多目标 的,通过 饲养效果 体现
饲料企业进行 产品质量评定 的途径之一 饲料企业 试验养殖场
各饲养要素的
体现 配合饲料 饲养技术 饲养管理 ……
一、饲养效果检查概述 (二)目的
二、饲养效果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二、饲养效果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一)动物的食欲表现 食欲—采食量 食欲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动物健康的标志。 反映了配合饲料的综合质量、配方水平、配方结构(原料构成)、原料 的品质、饲料加工质量等。 因素:饲料的组成与品质、营养物质缺乏、疾病等 感官指标:不能计量、数量化,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与饲料模块一
项目四-项目六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饲料中最难消化的营养物质是__。

2必需脂肪酸包括__、__、__
3糖类包括__和___。

其中前者包括__和___,后者包括__、___和___等。

4根据脂肪结构,脂肪可分为__和___。

5饲料总能()-粪能()= ___()
6净能的利用形式有两种,一种是___一种是___。

7代谢能()- ___=净能()
8对反刍动物来说,___是微生物聚集的主要场所,是消化粗纤维的主要部位。

9饲料能量来源于__、__、__,三大养分中贮存着畜禽所需的化学能。

由于___在植物性饲料中含量最高,来源丰富,所以畜禽能量的主要来源是___。

10饲料中三种有机物质糖、蛋白质、脂肪能量平均含量分别是__、__、__。

二、选择题
1通常酸价大于多少的脂肪可能对畜禽健康造成不良影响?___
A 6
B 3
C 8
D 10
2与饲料营养价值呈负相关的营养物质是___
A粗蛋白 B粗脂肪 C粗纤维 D无氮浸出物
3血氨水平达到()即可中毒。

___
A 30mg/l
B 50 mg/l
C 40 mg/l
D 60 mg/l
4下列不属于小肽的生理功能的是___
A促进矿物质吸收 B提高机体免疫力
C阻碍脂肪的吸收 D 是畜禽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
5对于碳水化合物营养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__
A合成乳脂、乳糖的原料 B形成体脂肪的重要原料
C畜禽能量的主要来源 D合成各种氨基酸
6动物体脂肪主要来源于饲料中的___
A蛋白质 B脂肪 C碳水化合物 D维生素7饲料中的维生素A、D、E、K及胡萝卜素必须溶于()中才能被畜禽吸收利用。

___
A蛋白质B脂肪C糖类D核酸
8下列不是必需脂肪酸的是___
A胆固醇B亚油酸C亚麻油酸D花生四烯酸
9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饲料中供给的亚油酸被称为___
A必需脂肪酸B非必需脂肪酸C必需氨基酸D非必需氨基酸
10不饱和脂肪酸在反刍动物的瘤胃中经细菌的氢化作用变为___
A饱和脂肪酸B不饱和脂肪酸 C 氨基酸D蛋白质
11脂肪氧化产生的能量是糖类的()倍。

___
A3.25 B5.25 C 2.25 D 4.25
12生长猪的饲粮中,粗纤维水平应控制在___以下。

A10-12% B 3-5% C 8% D 15%
13一般畜禽日粮中,脂肪添加量应为___
A5-10% B 1-2% C3-5 % D10-15%
14动植物体中最常见的磷脂是___
A脑磷脂B糖脂C卵磷脂D胆固醇
15饲料能量来源于___
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以上均正确
16我国生产实践中,猪常采用的能量体系是___
A消化能B代谢能C净能D总能
17大量研究表明,能量利用率的高低顺序是___
A妊娠> 肥育> 产奶> 维持B维持> 产奶> 肥育> 妊娠
C产奶> 维持> 妊娠> 肥育D肥育> 产奶> 妊娠> 维持
18动物体储存物质以提供能量,其顺序是___
A糖原、脂肪、蛋白质 B 脂肪、糖原、蛋白质
C蛋白质、糖原、脂肪 D 糖原、蛋白质、脂肪
三、判断题
()1糖类中的粗纤维不易被动物消化吸收,无氮浸出物则易被动物消化吸收。

()2饲料中的糖类一般是先形成体脂,再将多余的葡萄糖以糖原的形式贮存在肝脏和肌肉中。

()3粗纤维粉碎过细,通过瘤胃的速度过快,从而使粗纤维的消化率降低。

()4类脂肪中的蜡质无营养价值。

()5动物体贮存能量最好的方式是贮积脂肪。

()6糖类是含能量最高的营养素。

()7各种饲料对乳脂品质的影响,主要由饲料脂肪的性质决定。

()8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可经过氢化作用将不饱和脂肪酸转变为饱和脂肪酸。

()9饲料中添加油脂,可促进蛋黄的形成,增加蛋重,产出富含亚油酸或胆固醇含量低的“保健蛋”。

四、简答题
1简述糖类的生理功能?
2脂肪的生理功能及必需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3图示饲料能量在畜禽体内的转化?4影响饲料能量利用率的因素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