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试题
计算机导论_基础知识

计算机导论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相关概念2.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特点、应用和分类3.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重点)4.掌握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形式(重点、难点)第一节计算机概述一、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接收和存储信息,并把存储在内部的程序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得到人们所期望的结果,然后把处理结果输出的高度自动化设备。
巴比奇在马洪发明的逻辑演示器的影响下,于1822年开始设计差分机(difference engine),其目标是能计算具有20位有效数字的6次多项式的值。
这是第一台可自动进行数学变换的机器,因此他被称为“计算之父”。
计算理论的奠基人(图灵)●Alan Turing(1912~1954)1936年上研究生时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图灵机(Turing Machine),奠定了计算机的理论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Turing 领导的小组制造出了破译德军Enigma 密码的计算机,并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Turing 与Church 合作给出了数学证明,断言未来计算机能够象人那样具有思维能力(因而汉语中有了“电脑”)。
●计算机学科的最高荣誉是ACM(美国计算机学会)图灵奖。
●图灵测验:一个人在不接触对象的情况下,进行一系列的提问,如果他根据这些回答无法判断对象是人还是机器,则这种计算机具有与人相当的智力。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1946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Moore 学院,J. Eckert 和J. Mauchly 为实现弹道计算研制成功了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lectronic NumericalIntegrator and Computer),它用了19000 个电子管,重30 吨,耗电200 千瓦。
●现在所谓的计算机就是电子数字计算机。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创始人(冯·诺依曼)●1946年,John von Neumann(1903~1957)发表了第一篇关于电子计算机程序存储的论文,描述了如何用(可被存储、读出和执行的)数字来表示逻辑操作(程序)。
计算机导论知识点整理

计算机导论知识点整理计算机导论(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是为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提供的一门入门课程。
该课程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科学的整体了解,并为他们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计算机导论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整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的内容。
一、计算机的基本概念1. 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接受输入、运行处理程序、生成输出的电子设备。
2.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软件则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编程语言等。
二、计算机的运行原理1. 数据的表示与存储:计算机使用二进制来表示和存储数据,每位二进制数字称为一个位(bit),8个位组成一个字节(byte)。
2. 计算机的运算方式:计算机通过执行指令对数据进行运算,指令由操作码和操作数组成。
三、计算机的编程语言1. 机器语言:机器语言是计算机可以直接执行的指令序列,通常为二进制代码。
2. 汇编语言:汇编语言使用助记符来代替二进制代码,更加易读和理解。
3. 高级语言:高级语言(如C、Python等)通过编译或解释器将代码转化为机器语言,提供更高级的抽象和功能。
四、计算机网络与通信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计算机网络是由若干计算机互联而成的系统,可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按照网络覆盖的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等不同类型。
2. 网络协议与通信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定义的通信规则,如TCP/IP协议组合;通信协议则是网络协议的具体实现,如HTTP、FTP等。
五、数据结构与算法1. 数据结构的定义与分类:数据结构是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包括数组、链表、栈、队列等。
常用的数据结构有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2. 算法的描述与分析: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流程图、伪代码等描述方式。
《计算机导论》课程标准

《计算机导论》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核心思想,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2、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
3、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和应用,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库应用开发。
4、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应用,能够进行简单的网络配置和维护。
5、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历程、趋势和前沿技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三、课程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计算机数值表示和计算方法等。
2、程序设计基础:包括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技能,数据类型、控制结构、数组和函数等。
3、数据库系统基础:包括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和应用,关系数据库系统、SQL语言等。
4、计算机网络基础: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应用,TCP/IP 协议、HTTP协议等。
5、计算机科学前沿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历程、趋势和应用。
四、课程实施1、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板书等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知识体系。
2、实验教学:设置多个实验项目,包括编程实验、数据库操作实验、网络配置实验等,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课程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课外拓展:推荐优秀学生阅读计算机科学相关的经典著作和前沿文献,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五、课程评价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等,占总评成绩的30%。
2、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核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占总评成绩的70%。
计算机导论

其中: i=(0,1,2,3,…,n)为数位的编号,表示数的某一数位
R进制数 进制数
数码:0,1,…,R-1共R个数字符号表示 基数:R 规则:逢R进一 位权:以R为底的幂(Ri). 一个R进制数N用按位权展开式可表示为: (N)R=kn×Rn +kn-1×Rn-1 +…+k0×R0+k1×R1 +k-2×R-2 +…+k-m×R-m 其中: k为R进制数的数码. m为小数的个数.
进位计数制相关知识
进位计数制:指记数的方式方法.即采用一组计数符 进位计数制 号的组合来表示任意一个数的方法. 进位计数制的两个基本要素:基数和位权. 进位计数制的两个基本要素 基数:指计数制中所用到的数字符号的个数. 基数 位权:每个数码所表示的数值等于该数码乘以一个 位权 与数码所在位置相关的常数,这个常数就叫做位权. 位权与基数的关系:各进位制中位权的值是基数的 位权与基数的关系 若干次幂.
计算机导论
邓红梅
数 制
重点: 重点:进位计数制
一.数制的分类 数制的分类
I.非进位计数制及其特点 非进位计数制及其特点: 非进位计数制及其特点 特点:表示数值大小的数码与它在数中的位置无关 位置无关. 位置无关 典型的非进位计数制是罗马数字. II.进位计数制及其特点 进位计数制及其特点: 进位计数制及其特点 特点:表示数值大小的数码与它在数中的位置有关 位置有关. 位置有关 例如:十进制数555.55可43;5×100+5×10-1+5×10-2
二.计算机科学中的常用数制
表1-1 几种常用的进制数 进位制 规则 基数 数符 位权 形式表示 二进制 R=2 0,1 2i B 八进制 十进制 十六进制 逢十六进一 R=16 0,1,2…9,A…F 16i H 逢二进一 逢八进一 逢十进一 R=8 R=10 0,1,2…7 0,1,2…9 8i 10i O D
计算机导论-第一章绪论

算法
方法二、可以将八个球分为三组:A、B、 C。其中A、B中各有三个球,C中有两个。 用天平比较A和B的重量,若不平衡则轻的 小球在重量轻的那个组中。假设在A中,我 们从A中取两个小球进行比较,如果不平衡, 则马上可以知道哪个是轻的了;如果平衡, 则剩下的是较轻的。若第一次A、B平衡了, 则较轻的小球在C中。再秤一次必然也能找 到它。
• 操作系统
• 网络计算
• 软件工程
• 社会和职业问题
• 程序设计语言
• 科学计算
离散结构
• 主要内容:集合论、数理逻辑、近似代数、 图论和组合数学等。
• 以抽象和理论两个学科形态出现在 计算学 科中,为计算学科各分支领域解决其基本 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数学工具。
程序设计基础
• 内容包括:程序设计结构、算法、问题求 解和数据结构等。 • 基本问题主要包括:对给定的问题进行程 序设计、编码、测试和调试。
⑴计算设备是以抽象工具的层次构建的;
⑵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是以模块化的方式完成的,其 中每个模块被作为较大模块上的一种抽象工具; ⑶在计算机科学本身的发展中,抽象也扮演了很重要 的角色,有了它,研究人员可以把精力集中在一个 复杂领域的特定范围内。
算法
从这个例子当中第二种方法的 效率比 较高。可见算法在程序设计中的作用是很 重要的。算法与特定的计算机语言没有关 系,任何一种计算机语言的实现都离不开 算法的支撑。所以,算法是程序设计的核 心,也是软件技术的核心。
算法
• 算法的定义: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 完整的描述,也可以说它是解决某一 特定问题的一组有穷规则的集合。
•
软件工程
• 主要内容:软件过程、软件需求与规格说明、软 件设计、软件验证、软件演化、软件项目管理、 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基于构件的计算、形式化 方法、软件可靠性、专用系统开发等。
计算机导论

计算机导论计算机导论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课程,它旨在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计算机的各种应用以及计算机的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计算机导论的各个方面:1. 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计算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算盘,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的,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发展,计算机从最初的大型机进化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现代的计算设备。
计算机的每一次进化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贡献了无数的力量。
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部存储器(RAM)、外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其中,CPU是计算机的“大脑”,它具有运算、控制和存储三大功能;内存是计算机的“短期记忆”,它存储了计算机正在执行的程序和数据;外部存储器是计算机的“长期记忆”,它存储了大量的数据和程序;输入设备是让计算机可以接收外界信息的工具,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设备则是让计算机可以向外界展示它的处理结果的工具,例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3. 计算机的各种应用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例如,它可以用于科学research,解决天文、地质、气象等领域的问题;它可以用于商业,帮助企业管理信息和实现在线交易;它可以用于教育,提供各种在线学习平台;更可以用于娱乐,提供各种游戏和影视娱乐等。
4. 计算机的未来发展趋势计算机科学是一个发展迅速的领域,它的未来发展趋势很难预测。
但是,我们可以从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中看到,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区块链等将成为未来计算机科学研究的热点。
同时,随着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计算机与人的交互方式也将发生重大变革,例如语音识别、面部识别等新的人机交互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
总之,计算机导论作为计算机科学的入门课程,是学习计算机的第一步。
通过学习计算机导论,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计算机的各个方面,对计算机科学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计算机导论知识点

计算机导论知识点计算机导论知识点概述1. 计算机基础概念- 计算机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程序指令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
- 计算机分类:根据性能和用途,计算机可分为个人计算机(PC)、服务器、工作站、超级计算机等。
- 计算机组成:硬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等)和软件系统(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2. 计算机硬件- 中央处理器(CPU):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程序指令。
- 内存(RAM):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的硬件,断电后数据丢失。
- 存储设备:硬盘驱动器(HDD)、固态驱动器(SSD)、光盘等,用于长期保存数据。
-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触摸屏等,用于向计算机输入数据。
-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扬声器等,用于从计算机获取信息。
- 网络设备:网卡、路由器、交换机等,用于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3. 计算机软件- 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和软件应用的基础软件,如Windows、Linux、macOS。
- 应用软件:为特定任务设计的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 编程语言:用于编写程序的语言,如C、Java、Python等。
- 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存储、检索和管理数据的软件,如MySQL、Oracle、SQL Server。
4. 计算机网络- 网络基础:网络的基本概念、拓扑结构、网络协议等。
- 互联网: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基于TCP/IP协议。
- 网络安全:保护网络数据不受未授权访问、破坏或泄露的技术和措施。
- 云计算:通过互联网提供计算资源和服务的技术,如Amazon Web Services、Microsoft Azure。
5. 数据结构与算法- 数据结构: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
- 算法:解决特定问题的一系列步骤,包括排序算法、搜索算法、图算法等。
- 算法分析:评估算法性能的方法,如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上海交大 计算机导论

上海交大计算机导论《计算机导论》是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开设的课程,由图灵奖获得者John Hopcroft于2011年首次访问上海交通大学时开设。
该课程授课对象为理工科全专业的低年级本科生,是学习信息技术的首个通识核心课程。
该课程旨在构建“厚基础、重前沿、强实践、促创新”的理工科通识课程体系,培养具有信息技术专业素养的理工科复合型人才,综合提升学生的学习、思辨、实践和创新能力,使学生适应当前各行业领域信息化转型的发展需求。
《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为学生后续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以下是一些可能涵盖的主要内容:1. 计算机系统概述: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分类、组成部分以及工作原理。
2. 数据表示与运算:讲解数字、字符、图像等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以及基本的算术、逻辑运算。
3. 计算机硬件:介绍计算机的主要硬件组件,如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以及它们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4. 操作系统: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分类,以及常见的操作系统如 Windows、Mac OS、Linux 等。
5. 计算机网络: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协议、架构,以及互联网的应用和安全。
6. 程序设计基础: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算法和数据结构,以及至少一种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
7. 数据库系统:讲解数据库的概念、模型、SQL 语言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
8. 软件工程:介绍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方法和工具,以及软件质量和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9. 计算机应用:介绍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科学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校或教师可能会根据自己的教学大纲和重点对内容进行调整和扩展。
此外,《计算机导论》通常还会包含一些实验或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导论#试题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30分)1. 用一个字节表示无符号整数,其最大值是十进制数()。
A. 256B. 255C. 127D. 1282.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A. 运算器、控制器和存储器B. 主机和应用程序C.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D. 主机和外部设备3. 微机中的CPU是指()。
A. 内存和运算器B.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C. 存储器和控制器D. 控制器和运算器4. 计算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
A. 字长、运算速度和内存容量B. 磁盘容量和打印机质量C. 操作系统和外部设备D. 机器价格和所配置的操作系统5. 磁盘上的磁道是()。
A. 一组记录密度不同的同心圆B. 一组记录密度相同的同心圆C. 一组记录密度不同的阿基米德螺旋线D. 一组记录密度相同的阿基米德螺旋线6. 下列E–mail地址正确的是()。
A. wangfang/B. C. wangfang#D. wangfang@7. UNIX操作系统是一种()。
A. 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B. 实时操作系统C. 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D. 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8.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是()。
A. 潜伏性B. 免疫性C. 传染性D. 激发性9. 电子计算机主存内的ROM是指()。
A. 不能改变其内的数据B. 只能读出数据,不能写入数据C. 通常用来存储系统程序D. 以上都是10. 市场上出售的微机中,常看到CPU标注为―Pentium 4/1.2G‖,其中的1.2G表示()。
A. CPU的时钟主频是1.2GMHzB. CPU的运算速度是1.2Gb/sC. 处理器的产品系列号D. CPU与内存的数据交换率11. 下列语句中()是正确的。
A. 1KB=1024×1024 BytesB. 1KB=1024 MBC. 1MB=1024×1024 BytesD. 1MB=1024 Bytes12. 最少需要()位二进制表示任一四位长的十进制数。
A. 10B. 14C. 13D. 1613. 下列各种存储器中,断电后会丢失信息的是()。
A. ROMB. RAMC. CD—ROMD. 硬盘14. 病毒产生的原因是()。
A. 用户程序错误B. 计算机硬件故障C. 人为制造D. 计算机系统软件有错误15. 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不管机器如何推陈出新,依然保有―存储程序‖的概念,最早提出这种概念的是()。
A. 巴贝奇B. 冯.诺伊曼C. 帕斯卡D. 贝尔得分评卷人二、计算题(20分)1. 32位字长的浮点数,其中阶符1位,阶码7位,数符1位,尾数23位,则它能表示的最大正数为多少?2. 请将十进制数(20.8125)10 转换成二进制数表示。
3. 请将二进制数(10100110)2用十进制数表示。
4. 请将八进制数(305)8转换成十六进制数表示。
得分评卷人三、名词解释(30分)1. 数据通信2. 域名3. 数据结构4. 带宽5. 计算机病毒6. Internet得分评卷人四、问答题(20分)1. 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具有哪些基本功能?2. 列举出三种网络拓扑结构类型,并说明其各有何特点?3. 数据库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4. 计算机中存储器主要功能是什么?为什么要把存储系统分为若干个层次?计算机导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选择题(30分)B C D A A D C B D A C B B C B二、计算题(20分)1. 2127(1-2-23)2. 10100.11013. (166)104. (C5)16三、名词解释(30分)1. 通过通信信道在各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与信息的收集、传输、交换或重新分布的一个过程。
2. 用字符串表示的,符号化了的IP地址。
3. 带有结构的数据元素集合,结构反映了数据元素相互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
4. 一个信道每秒钟传输的比特数的能力。
5. 是人为制造对计算机系统工作有干扰和破坏作用且极易传播的程序。
6. 全球最大的、由众多网络互连而成的计算机互联网。
四、问答题(20分)1.答:操作系统是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程序,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
完成功能主要包括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作业管理。
2.答:星型、环形、总线型和层次型等(三种即可),特点(略)。
3.答: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应用程序和用户。
4.答:存储器主要功能是存放程序或各类数据,将存储器分为Cache—主存—辅存不同层次,是为了扩大存储容量和提高访存速度。
前者使存储器速度与CPU匹配,后者是为了扩大存储容量。
计算机导论试题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2分)1. 在计算机内部,用来传送、存储、加工处理的数据实际上都是以()形式进行的。
A. 十进制码B. 八进制码C. 十六进制码D. 二进制码2.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A. 运算器、控制器和存储器B. 主机和应用程序C.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D. 主机和外部设备3. 微机中的CPU是指()。
A. 内存和运算器B.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C. 存储器和控制器D. 控制器和运算器4. Excel2000中某区域由A1、A2、A3、B1、B2、B3六个单元格组成,下列不能表示该区域的是()。
A. A1:B3B. A3:B1C. B3:A1D. A1:B15. 磁盘上的磁道是()。
A. 一组记录密度不同的同心圆B. 一组记录密度相同的同心圆C. 一组记录密度不同的阿基米德螺旋线D. 一组记录密度相同的阿基米德螺旋线6. 下列E–mail地址正确的是()。
A. wangfang/B. C. wangfang#D. wangfang@7. 在Excel中的数据列表里,每一列数据称为一个()。
A. 字段B. 数据项C. 记录D. 系列8.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是()。
A. 潜伏性B. 免疫性C. 传染性D. 激发性9. 电子计算机主存内的ROM是指()。
A. 不能改变其内的数据B. 只能读出数据,不能写入数据C. 通常用来存储系统程序D. 以上都是10.Word文档默认的扩展名是()。
A. .TXTB. .DOCC. .DOTD. .RAR11. 在Word的编辑状态,执行―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命令后()。
A. 被选择的内容移到插入点后B. 被选择的内容移到剪贴扳C. 剪贴扳中的内容移到插入点D. 剪贴扳中的内容复制到插入点12. 最少需要()位二进制表示任一四位长的十进制数。
A. 10B. 14C. 13D. 1613. 计算机网络的最大优点是()。
A. 共享资源B. 增大容量C. 加快计算D. 节省人力14. 病毒产生的原因是()。
A. 用户程序错误B. 计算机硬件故障C. 人为制造D. 计算机系统软件有错误15. 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不管机器如何推陈出新,依然保有―存储程序‖的概念,最早提出这种概念的是()。
A. 巴贝奇B. 冯.诺伊曼C. 帕斯卡D. 贝尔得分评卷人二、计算题(20分,每小题10分)1. 请将十进制数(77.25)10 转换成十六进制数表示。
2. 请将二进制数(101101101101.110)2用十进制数表示。
得分评卷人三、名词解释(30分,每小题5分)1. 硬件2. 域名3. 网络协议4. 字5. 计算机病毒6. Internet得分评卷人四、问答题(20分,每小题5分)1. 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具有哪些基本功能?2. 什么叫做局域网?局域网有什么特点?3. 什么叫计算机输入设备?请举出三种常用输入设备。
4. 计算机中存储器主要功能是什么?为什么要把存储系统分为若干个层次?计算机导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选择题(30分)D C D D A D A B D B D B A C B二、计算题(20分)1. 4D.42. 2925.75三、名词解释(30分)1. 指实际的物理设备,包括计算机的主机和外部设备。
2. 用字符串表示的,符号化了的IP地址。
3. 网络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
4. 微机能直接处理的二进制信息的位数。
5. 是人为制造对计算机系统工作有干扰和破坏作用且极易传播的程序。
6. 全球最大的、由众多网络互连而成的计算机互联网。
四、问答题(20分)1.答:操作系统是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程序,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
完成功能主要包括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作业管理。
2.答:研究有限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有较小的地理范围、较高的传输速度和较低误码率。
3.答:向计算机输入信息的设备,鼠标、键盘、扫描仪等。
4.答:存储器主要功能是存放程序或各类数据,将存储器分为Cache—主存—辅存不同层次,是为了扩大存储容量和提高访存速度。
前者使存储器速度与CPU匹配,后者是为了扩大存储容量。
计算机导论试题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2分)1. 在计算机内部,用来传送、存储、加工处理的数据实际上都是以()形式进行的。
A. 十进制码B. 八进制码C. 十六进制码D. 二进制码2. 电子邮件中的附件()。
A. 长度不能超过邮件正文B. 长度必须超过邮件正文C. 可以传递非文本文件D. 不能传递非文本文件3. 计算机的主机通常是指()。
A. 打印机B. 硬盘驱动器C. 机箱D. CPU与内存储器4. 使用IE浏览器访问WWW站点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能输入域名B. 输入IP地址或域名C. 需同时输入IP地址和域名D. 只能输入IP地址5. 下面哪种不属于多媒体的特性()。
A. 可压缩性B. 多样性C. 交互性D. 集成性6. 指的是()。
A. URLB. 协议C. 域名D. 文件名7. 位图图像主要的技术参数有()。
A. 分辨率B. 颜色深度C. 调色板D. 以上都是8. PowerPoint主要是用来做哪项工作的软件()。
A. 制作多媒体动画B. 制作电子文稿C. 编制网页站点D. 制作电子表格9. 下列E–mail地址正确的是()。
A. wangfang/B. wangfang@C. D. wangfang#10. 不属于Internet提供的服务是()。
A. 信息查询B. 网络游戏C. 远程登录D. 多媒体软件制作11. 在计算机系统中,位于最底层直接与硬件接触并向其他软件提供支持的是()。
A. 语言处理程序B. 操作系统C. 实用程序D. 数据库管理系统12. IP地址与域名()。
A. 没有对应关系B. 有某种对应关系C. 是一一对应的关系D. 域名就是IP地址13. 计算机网络的最大优点是()。
A. 共享资源B. 增大容量C. 加快计算D. 节省人力14. 以下不属于因特网主要接入方式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