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北师大版习题精选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北师大版习题精选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1题【单选题】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国民党正面战场对日军的抵抗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对日伪军的打击C、美国对日本本上投掷两颗原子弹D、苏联红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

……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平型关大捷D、淞沪会战【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诗句描写抗美援朝的是( )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D、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小明在复习《历史与社会》“中国抗日战争”一课时,利用年代尺梳理知识。

他整理的这段历史,反映的最主要内容是( )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C、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14年我国政府以国家层面设立每年的“12月13日”为国家公祭日,“9月3日”为纪念日。

与它们相关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B、五四运动、红军长征C、南京大屠杀、抗日战争胜利D、新中国成立、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某校八(2)班同学开展《血肉筑长城》研究性学习活动,下面的材料不能作为选择研究的材料是( )A、平型关大捷B、百团大战C、台儿庄战役D、辽沈战役【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以下选项与如图反映的会议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B、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C、标志着抗日战争在全国的胜利D、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建筑是浓缩的历史,下列建筑中见证了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B、南昌起义指挥部C、遵义会议会址D、卢沟桥【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是( )A、平型关战役B、百团大战C、台儿庄战役D、徐州会战【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审议,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纪念30多万死难同胞。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重点难点过关测试题(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重点难点过关测试题(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测试题(北师大版)重点难点过关测试一、选择题:(40分)1.“九一八事变”发生于()A.1931年B.1932年C.1933年D.1937年2.近代史上,台湾曾经被日本割占,长达()A.100年B.80年C.60年D.50年3.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A.1931年B.1932年C.1936年D.1937年4.南京大屠杀集中反映了()A.国家利益的尖锐冲突B.法西斯的残暴C.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D.战争的破坏性5.抗战期间中国军队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是()A.台儿庄战役B.枣宜会战C.百团大战D.平型关大捷6.1926年,中国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

与这成就有关的科学家是()A.詹天佑B.侯德榜C.茅以舁D.邓稼先7.台儿庄战役的指挥者是()A.赵登禹B.佟麟阁C.李宗仁D.彭德怀8.“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其根本原因是()A.幻想得到国际干预,避免事态扩大B.要集中军事力量镇压国内革命C.借以削弱地方军阀的军事力量D.慑于日本的军事实力,惧怕战败9.西安事变中,蒋介石最终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其主要原因是()A.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权力B.宋美龄等力劝蒋介石妥协C.中共的教育D.认识到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0.“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70年前抗日将士那悲壮的歌声仿佛仍在永定河上回荡。

当年这里发生了()A.七七事变B.八一三事变C.九一八事变D.“双十二事变”11.“血战台儿庄”发生于下列()中。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12.创作《奔马图》来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的是()A.冼星海B.聂耳C.徐悲鸿D.侯德榜13.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的是()A.遵义会议B.八七会议C.洛川会议D.中共七大14.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不包括()A.中国内战为日本提供可乘之机B.摆脱日本国内经济危机C.日本关东军的阴谋策划D.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15.抗日战争持续了八年,这“八年”指()A.1931年—1939年B.1932年—1940年C.1937年—1945年D.1936年—1945年16.1945年8月,美国将两枚原子弹投向日本的()A.广岛、大阪B.东京、神户C.长崎、东京D.广岛、长崎17.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有如下内容: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得到和平解决。

北师大版2016八上历史第四单元测试(含答案)模板

北师大版2016八上历史第四单元测试(含答案)模板

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 成绩: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

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这首歌谣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长春B:北平C:沈阳D:上海2.“对于50岁以上的中国人来说,张学良就像一个活的影子,没有人不知道他。

在近代史上,如果要弄一个十大风云人物排行榜,张学良必可名列前茅。

人民之所以深切怀念张学良,是因为他是中华民族的功臣,是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真挚朋友……”张学良一生中最重要的功绩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A:四一二政变B:华北事变C:西安事变D:七一五政变3.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下列素材应选择()A:南昌起义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北伐战争4.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日寇之手。

其主要原因是()A:日军的攻势太猛B:东北军防守不力C: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D:张学良为了保全东北军的实力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九一八事变②七七事变③南京大屠杀④西安事变A:①④②③B:①②④③C:①③④②D:①②③④6.右下图中的建筑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别具一格,被誉为是一部用石头筑成的史书。

你知道它所反映的历史应该是()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一·二八事变D:南京大屠杀7.马可·波罗赞它是“世界上最绝妙之桥”“独一无二”。

1937年,这座桥却被战火笼罩,宣告一个新的抗战时代的来临。

此桥( )A:赵州桥B:卢沟桥C:泸定桥D:金水桥8.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见证了近代的沧桑和现代的繁荣。

下列历史事件与北京有关的是()①火烧圆明园②八国联军侵华③五四运动④九一八事变⑤七七事变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9.下列关于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B:以国共合作为基础C: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建立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国民党的领导下进行的10.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报道说: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百人的比赛……胜负难分,重新再赌谁先杀满150名中国人。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卷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卷

第四单元复习卷知识清单知识点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炸毁柳条湖段铁路,炮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张学良按蒋介石命令不予抵抗,东北三省沦亡。

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不朽的民族战歌聂耳是人民音乐家,代表作品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

3、西安事变:(1)时间:1936年12月12日;(2)发动人:张学良、杨虎城;(3)结果和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例题每年的9月18日,辽宁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

这是为了让人民不要忘记哪一国耻…… ()A.火烧圆明园B.九一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解题思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有效信息的“9月18日、东北沈阳”。

答案:B针对练习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C )A.南昌起义B.北伐战争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知识点二全民抗战的兴起1、“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挑起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

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2、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在占领南京后的六周内,屠杀中国军民30多万人。

例题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经历了()A.7年B.6年C.8年D.14年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再忆再现能力。

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分别是局部抗战和全国性抗战的标志性事件,两者分别发生在1931年9月和1937年7月,理解了这些,解题易如反掌。

答案:B针对练习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D )A.济南惨案B.皇姑屯事件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知识点三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1、血战台儿庄(属于“徐州会战”):1938年春,李宗仁率领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消灭日军一万多人。

北师大版八上历史第4单元测试题

北师大版八上历史第4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九一八事变是()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B.日本蓄意挑起的侵华事件C.中国军队抵抗引起的D.偶然发生的中日冲突2.九一八事变发生在()A.上海B.北京C.沈阳D.南京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遵义会议B.长征的胜利C.西安事变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4.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不畏强暴、浴血奋战,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这场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A.国民政府北伐B.九一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D.重庆谈判5.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屠杀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军队达()人以上。

A.20万B.25万C.30万D.35万6.人民音乐家聂耳的代表作是()A.《英雄交响曲》B.《义勇军进行曲》C.《国际歌》D.《黄河大合唱》7.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A.彭德怀B.朱德C.刘伯承D.陈毅8.下列对西安事变评价最为确切的是()A.军事政变B.爱国行动C.军事叛乱D.侵略行为9.《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A.聂耳B.冼星海C.贺绿汀D.田汉10.“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是()A.1931年12月12 H B.1932年12月12日C.1936年10月10日D.1936年12月12日11.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于()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12.如果你来编写《西安事变》课本剧,代表中共出现在西安谈判桌上的应该是()A.周恩来B.杨虎城C.张学良D.毛泽东13.“七七事变”发生于()A.1931年B.1932年C.1935年D.1937年14.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A.瓦窑堡会议B.中共“七大”C.洛川会议D.七届二中全会15.百团大战发生于()A.1937年B.1938年C.1940年D.1941年16.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地点在()A.瑞金B.遵义C.延安D.会宁17.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B.洛川会议C.中共七大D.七届二中全会18.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是在1945年()A.8月15日B.9月2日C.9月9日D.10月25日19.1945年8月,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的是()A.毛泽东B.朱德c.蒋介石D.彭德怀20.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是()二、材料分析:(45分)1.材料一:张学良自与国民政府接近以来,对于日本在满洲权益的压迫愈益激烈,招致严重紧张状态,9月18日事件,在其紧迫气氛下产生,日本军队的行动并未超越自卫权,——引自日本政府关于“九一八事变”发表的意见书(1932年11月)材料二:我国人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2019-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北师大版练习题

2019-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北师大版练习题

2019-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北师大版练习题
第1题【单选题】
80年前,中国出现了“历史的转折”(结合如图),“历史的转折”是指( )
A、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人民解放战争转为战役进攻
D、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

全国军民齐奋斗,打得日寇投了降。

”这首童谣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B、苏联出兵消灭关东军
C、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
D、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图中的建筑物位于沈阳北部柳条湖地区,它记录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
地。

与该建筑物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

全国军民齐奋斗,打得日寇投了降。

”这首童谣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B、苏联出兵消灭关东军
C、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
D、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平和县官洋中学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四单元测试卷年班:座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40分)1.“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

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的口号是()A.“外争主权,内惩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D.“实业救国”2.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中心任务是()A.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B.建立民主共和国C.打败日本帝国主义D.发展社会生产力4.某历史兴趣小组若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他们应该去()①南京②上海③广州④嘉兴南湖⑤武汉A. ②⑤B. ②④C. ③⑤D. ①②5.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参观黄埔军校校址,他们应该去的地方是()A.南京B.上海C.广州D.汉武6.下列关于黄埔军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B.周恩来任黄埔军校党代表C.黄埔军校学习苏联红军的建军经验D.黄埔军校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7.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的根本原因在于()A.为当时的中国培养军事人才B.为促进与中国共产党的友好关系C.借鉴苏联的经验D.感到革命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8.北伐军攻克下列地点的正确顺序是()①武昌②汀泗桥、贺胜桥③南京、上海④九江、南昌A. ①②③④B. ②①④③C. ②①③④D. ②④①③9.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所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谁的利益()A.无产阶级B.大地主、大资产阶级C.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10.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为主力,连克汀泗桥、贺胜桥,被誉为“铁军”的队伍是()。

A. 黄埔学生军B. 蒋介石的军队C. 第四军叶挺独立团D. 吴佩孚的军队11.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A.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B.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C.工农运动转入低潮D.国民党大肆屠杀革命群众12.北伐战争取得了辉煌成果,共消灭了那些军阀势力()A.张作霖、孙传芳B.孙传芳、吴佩孚C.张作霖、吴佩孚D.段祺瑞、吴佩孚13.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武装起义是()A.秋收起义B.武昌起义C.南昌起义D.黄花岗起义14.毛泽东点燃“星星之火”,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A. 广东革命根据地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 中央革命根据地D. 延安革命根据地15.井冈山会师后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支队伍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贺龙B.周恩来、朱德C.朱德、陈毅D.毛泽东、朱德16.平和县官洋中学决定暑期组织学生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他们选择的路线应该是()A.瑞京→金沙江→大渡河→赤水河→吴起镇B.瑞京→大渡河→金沙江→赤水河→吴起镇C瑞京→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吴起镇D.瑞京→大渡河→赤水河江→金沙→吴起镇17.“打倒列强,打到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军歌广为传唱的历史时期是()A.北伐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18.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地位的会议是()A. 中共七大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D.议瓦窑堡会19.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日战争开始于()A. 西安事变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20.1936年年底发生的一件扭转时局的关键事件,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 七七事变B.红军长征胜利C.九一八事变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21.西安事变之所以能够和平解决的根本原因是()A. 中国共产党的努力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C. 美国对蒋介石的压力D.蒋介石态度的转变22.“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进!”这首歌曾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北师大版习题精选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北师大版习题精选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1题【单选题】在学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都会高唱《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词中“最危险的时候”是在( )A、维新变法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当原子弹试爆成功、蘑菇云腾空而起时,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喃喃自语:“我们正在毁灭世界!”世界上第一个遭受核灾难的城市是( )A、柏林B、东京C、广岛D、纽约【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阳泉狮垴山上有百团大战纪念碑,战役的指挥者是( )A、贺龙B、彭德怀C、朱德D、毛泽东【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事件能说明国共两党合作就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是( )①五四运动②北伐战争③抗日战争④解放战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学了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某班同学出了一期板报。

下列板报内容,最能反映日军野蛮暴行的是( )A、难忘九一八B、血染卢沟桥C、南京大屠杀D、血战台儿庄【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南京大屠杀集中反映了( )A、国家利益的尖锐冲突B、法西斯的残暴C、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D、战争的破坏性【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两个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请问:日本在南京大屠杀中至少造成多少中国同胞无辜遇难,中国抗日战争在哪一年取得完全胜利( )A、10万、1931年B、20万、1937年C、30万、1945年D、40万、1949年【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的战争,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九一八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B、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C、台儿庄战役——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D、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小明准备出一期以“勿忘国耻”为主题的黑板报,下列选材不当的是( )A、七七事变B、南京大屠杀C、西安事变D、九一八事变【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这是一次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的大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5 17 18 19 20
答案
1.记者小刚在九一八事变后,作了一篇专题报道。

请问下列各项有误的是()。

A. 此事件发生在1931年
B. 日本关东军出兵沈阳
C. 1932年,山东全省沦陷
D. 蒋介石下令不准抵抗
2. 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岁月里,不朽的民族战歌《义勇军进行曲》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它的曲作者是()。

A. 田汉
B. 聂耳
C. 冼星海
D. 徐悲鸿
3. 如果你编写《西安事变》剧本,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不可能出现在西安谈判的场景中()。

A. 毛泽东
B. 蒋介石
C. 张学良
D. 杨虎城
4. 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 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和周恩来等人的努力
B. 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的爱国热情和行动
C. 国民党内亲美派积极奔走营救蒋介石
D. 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5. 虎子是第二十九军的一名战士,当时他驻守宛平县。

1937年7月7日拂晓,日军向宛平县射击,中国守军立刻予以还击。

此战役为()。

A. 九一八事变
B. 卢沟桥事变
C. 一·二八事变
D. 台儿庄战役
6.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是()。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战役
C. 百团打战
D. 卢沟桥之战
7. 右图的“百团大战”纪念碑,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指向石太铁路,寓意
百团大战以击破正太(石太)铁路拉开序幕。

抗日战争中,百团大战的指挥者
是()。

A. 贺龙
B. 林彪
C. 彭德怀
D. 朱德
8.《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象征,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展现了中
国人民英勇的抗日斗争,塑造了伟大的民族形象,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

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A. 聂耳
B. 田汉
C. 毛泽东
D. 冼星海
9. 1923年,在世界化学界炸响了一声春雷: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一种由中国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荣获了金质奖章,从而打破了欧美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

这位凿穿了垄断集团的坚壁、为中华民族带来福音的化学家是()。

A. 詹天佑
B. 侯德榜
C. 徐悲鸿
D. 魏源
10.下列对画家徐悲鸿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绘画艺术上学贯中西,有独到成就
B. 他笔下的马深沉浑厚、傲骨嶙峋
C. 他以寓言故事为题材的《奔马图》,表达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战、打败日寇的信念
D. 他将举办画展的全部收入捐给祖国,资助抗战
11. 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

一说起延安,人们都会感到分外亲切。

抗战期间中共中
央曾经在延安召开过()。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 八七会议
D.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2.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了一篇指明中国道路的文章是()。

A.《论联合政府》
B.《新时期的国共关系》
C.《关于两党的联合抗日》
D.《抗日胜利前夕》
13. 1945年8月15日,延安人民载歌载舞欢庆的事件是()。

A. 局部反攻取得胜利
B. 苏联红军出兵东北
C. 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
D.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4. 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在反抗外来侵略中,唯一取得彻底胜利的是()。

A. 鸦片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日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
15.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大学生传唱着许多歌曲。

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A. 歌颂祖国
B. 追求理想
C. 抨击时弊
D. 抗日救亡
二、辨析题
16. 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判断正误
理由
三、识图释图题
图一图二小泉参拜靖国神社
17.(1)请你概述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

(2)图二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问题?
四、材料解析题
18. 材料一: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即张学良,字
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位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

绝不宜以叛逆目之。

而政府逮加讨伐,宁不顾国人责以勇于对内,怯于对外?”
──1936年12月24日《桂林日报》材料二:“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的电文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陕变”是指什么事件?发生于何时?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张学良发动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一中的“强邻压境”是指哪一个国家?
(4)中共对这次事件的态度如何?派谁来谈判?
(5)这一事件的解决对当时的时局有何影响?
五、列举简答题
19.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试列举1931—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的两次侵华事变,并说明其影响。

20. 2001年10月15日,张学良将军在美国逝世。

国家主席江泽民向其家属发去唁电,高度评价了张学良的一生。

请写出本单元与张学良将军有关的两件事及其影响。

21. 在抗日战争中,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一致,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

请你举例加以说明。

22. 为了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2周年,学校欲收集整理这一时期的抗日歌曲。

你可以推荐哪几首歌曲入选?(至少四首)请你任选一首你熟悉的歌曲,写出最能让你铭记(或感动、振奋)的部分歌词,并说明理由。

六、问答题
23. 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日本就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请你比较一下,这两次战争结果有何不同?对中国各有什么影响?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C B A A B B C D B C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D A D C D
二、辨析题
16.正确。

理由: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三、识图释图题
17.(1)1937年12月,日军在占领南京的6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2)日本右翼势力妄图否认对亚洲对中国的侵略历史,并通过学校教育的形式,传给日本的下一代。

四、材料解析题
18.(1)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2)为停止内战,逼蒋抗日。

(3)日本。

(4)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周恩来等。

(5)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五、列举简答题
19.(1)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

(2)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全国性抗战开始。

20.(1)1931年九一八事变,盲目服从蒋介石不抵抗命令,不到半年,东北沦陷。

(2)1936年12月12日,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21. 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徐悲鸿举办画展,将全部收入捐给祖国,资助抗战;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为打破敌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封锁作出了贡献。

22.《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松花江上》《团结就是力量》等。

略。

六、问答题
23. (1)甲午中日战争。

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2)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结果: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启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政府腐败,落后就要挨打。

抗日战争—中国胜利是由于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打击了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爱国华侨和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援。

可见,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