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

合集下载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能力提升,方法培养
国际环境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影响 【知识拓展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外联系
材料一: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 的如火如荼。它提高了生产力,更加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 全球扩张。而此时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和清政府的投降政 策,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甲午战火刚刚熄灭,列强 便纷纷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修筑铁路、开采矿山和建立工厂 的权利,资本输出成为帝国主义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
群众性的提倡国货运动; 实业救国精神推动; 一战列强放松侵略 业和卷烟业迅 速;重工业和 化学工业有所 发展;
继昌隆缫丝厂
阶级
迅速萧条 较快发展
19191927 19271936
阻 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列强卷土重来,加强经济侵略 纷纷倒闭,难 碍 以为继 (根源),三座大山压迫。 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工业产值年增 因 2.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缺乏 长率1936年达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稳定的社会环境。 素 最高水平;面 群众性的提倡国货运动
(3)举措:民族工业的内迁(客观上促进了西南、西北地区
工业的发展,客观上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一定程度上保存了 我国的民族工业,为抗战的胜利打下了物质基础。
梳理知识,夯实基础
【巩固训练】
1.下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年 为100)。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1)材料一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什么特点?
资金少,规模小。
材料二: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技术力量 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19世纪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 ,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

情景四
1937年日本法西斯的大举进犯中国,各地荣氏工厂横遭洗 劫,有的化为一片焦土。8年抗战中,约有1/3的纱锭、一半 以上的布机及1/5的粉磨被破毁,幸存下来的机器和设备,也 大都被敌人“军管”劫夺。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荣氏企业遭 到空前的浩劫,其中如申新八厂、茂新一厂在战火中化为一 片废墟。8年抗战中,约有1/3的纱锭、一半以上的布机及1 /5的粉磨均被破坏毁损,幸存下来的机器和设备,也大都被 “军管”劫夺。留居上海的荣宗敬目睹手创的事业被毁于一 旦,精神上受了严重创伤,1938年2月,荣宗敬郁积成疾, 撒手离世。 ——《荣氏家族百年传奇》
抗战时期,荣氏企业受到了怎样的冲击?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
三、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衰落 1、侵华日军的经济掠夺
日本从沦陷区掠夺大量物资
日军焚烧轮船招商局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
宋子文历任南京政府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中国银行董事 长、宋家控制的官僚资本在金融方面,对广东银行、新华银行、 中国国货银行、中国保险公司、上海银行等都有投资。1931年, 以中国银行为首的各财团银行,趁中国棉纺工业出现危机,通 过投资、贷款、管理等方式,先后侵占了33家民族资本纱厂, 这些纱厂共拥有100余万枚纱锭。在全国近代化工业和交通运输
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
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
时间 电力工业
煤炭工业
生铁

1920年 772百万千瓦 14.2百万公吨 436815吨 30000吨
1936年 1724百万千瓦 26.2百万公吨 958683吨 556347吨
增长率
9.4%Biblioteka 7%9%40%

第二节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第二节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爆发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进入发展的 “黄金时期”。
第一阶段: 民国初年(一战期间) (1912—1918): 民族工业短暂繁荣
第二阶段: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1927年—1937年): 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
年均投资 万元
年均办厂 家
3000 2000 1000
0 1895-1911
1912-1918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
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 要因素。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 位和作用。
一 、 民 族 工 业 的 “ 黄 金 时 期 ” (19121黄93金7)时期:民国建立(1912年)至1937年抗战
2、其目的与实质是什么?
目的:把沦陷区变成服务于侵略战争的军事和工 业基极地大,地以限战制养了战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和发展的空
实34ABCD间了、、、、、、质 , 深以采控掠日日: 重严给“取制夺本本将灾重沦军 “ 与 物侵帝沦难破陷事 军 垄 资华国需 事 断 ,陷。坏区要 管 金 实区了给主经” 理 融 行经中中义济为”和物济国国经造名内资“完的经济霸外管成委全民占贸制济掠了托纳族沦制易经带严夺陷度入工营重来的区日业”破什表的本的。民坏么现方经营,式影有济企掠给响那体业夺人系?些工民中?矿带业来
倡导使用国货 ③群众基础: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 ④思想条件: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2)外因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 略(最主要原因)
一些主要行业中,1912年至 1919年资本万元以上的新设厂家及投 资数额,分别超过以前数十年的总和。
行业
纺织 染织 缫丝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国民政府统治前十 年 (发展较快) (1)全国基本统一 (2)国民政府推行 有利的经济政策
法币
法币,中华民国时期 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 1935年11月4日,规定以 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 通银行三家银行(后增加 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 票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 发行国家信用法定货币, 取代银本位的银圆。1948 年8月19日被金圆券替代。
= = =
1943
= 思考:抗战胜利后荣氏企业发展 状况如何?原因是什么? 1945 =
1948
=
大米0.00000000185两
官僚资本
1936年以后,近现代历史文 献中使用的官僚资本一词,主要 是指中国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蒋 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 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的垄断 力量,通过巧取豪夺而建立起来 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工商企业。 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四大家 族利用自己的政治特权和战时经 济统制手段大发横财,进而控制 了国家经济命脉。
1912-1928
1928-1949
一、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1912年-1919年) 1.原因
(1)民国政府倡导使 用国货,鼓励实业 (2)反帝爱国运动的 推动,实业救国 (3)欧洲列强暂时放 松对华经济侵略 (主要原因)
材料:1914-1922年8年间,荣氏 材料三: 英法德等国对华资本和 面粉系统发展为 12个厂,占当时 商品输出量 1918年同 1913 年相比 全国面粉总产量的 29 %,荣氏企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清华大学学生抵 业已稳操“面粉大王” ﹑“棉纱 材料一:“奖励和保护工商业, 制并烧毁日货 大王”的桂冠。可是,好景不长。 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 1922年,西方列强在医治好战争 100 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废 90 创伤后,带着他们的商品和资本 80 除清朝的苛捐杂税。 卷土重来。荣氏企业的产销在下 70 年 降,从盈余转为亏损。 60 的 —— 摘自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 50 指 40 思考: 20世纪初的20年间荣氏企业 数 30 为 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0年代后, 20 荣氏企业怎么会走下坡路呢?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二、国民党统治前期(1927——1936) 短暂发展 1927 年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 立及一系列鼓励发展经济措施的颁 布,荣氏面粉和纺织再一次大放异 彩。再加上这一时期反帝爱国运动 当今中国人, 的蓬勃发展,更是为荣氏的发展创 有一半是吃我 造了机遇。1931 年荣氏面粉厂纺织 的,穿我的 厂一共21个,成为近代中国规模最 大的民族资本集团。1932年荣家企 业日产面粉能力达 10万包,约占当 时除东北地区之外的全国面粉工业 总产能的1/3。 荣 宗 敬
荣 宗 敬
荣 德 生
材料一:
南京临时政府在中央设立实业部,管 理农、工、商、矿等业,要求各省设 立实业司,鼓励民间办各种实业团体, 鼓励人们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 投资;颁布了一些有关的规章制度和 措施,如《商业注册章程》,《商业 银行度例》等。
(1)政治环境:辛亥革命和南京国民政府政策 的推动
材料二:
(2)社会环境: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抵制日货、提 倡国货)
材料三:
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时 间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国 别 欧洲列强 英国 法国 德国 减少比例 约1/5 1/2 1/3 完全停止出口
(3)外部条件: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 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0 20
三、国民党统治后期(1937——1949) 陷入困境
(二)解放战争时期 1、原因:①内战的破坏 ②美国的经济侵略 ③国民党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④繁重的捐税负担 ⑤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荣 德 生
二、国民党统治前期(1927——1936) 短暂发展
2、表现
三、国民党统治后期(1937——1949) 陷入困境

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二)

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二)

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探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了解民国初年兴办实业潮史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些资本家和地主在向近代工业投资的同时,并不放弃土地和其他封建剥削?从而培养学生透过表象发现本质的能力。

通过分析民国初年兴办实业潮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要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即善于选择要认识的事物和现象,并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运用抽象思维进行加工,构建有说服力的论证体系,最终得出自己的新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阅读材料,战时民族工业的西迁,师生共同体验战时民族工业西迁过程中的艰辛、牺牲和顽强、不屈与仇恨,感受强烈的情感震憾和精神升华,树立对国家、民族和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形成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探究指导历史宫殿【基础知识解析】一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1、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⑵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⑶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在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的概况⑴民族资产阶级兴办的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

海外华侨也大规模地投资国内。

⑵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天津、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

⑶面粉业是当时的第二大工业,重工业也有增长。

3、民国初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⑴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⑵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如日本资本控制了全国钢铁生产能力的94%。

⑶近代工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4、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结束一战结束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很快又萧条下去了。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
晚清时期 甲午战后(1895-1912)--初步发展 近代中国资本 主义的曲折发 展
民国初期--短暂春天
民国时期
国民党统治前期(1927-1937)--短暂发展 国民党统治后期(1937--1949)--巨大打击

长远把握历史
推动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 供某些条件 —分解自然经济、改变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政策) 2、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3、人民反帝爱国运动不断高涨 (社会基础) (源泉和动力) 4、民族资产阶级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三)特点
1、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缺乏独立完整性) 2、薄弱性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特征 3、短暂性
柳暗花明又一村
1927年,蒋介石主政南京,1932年,荣氏兄弟控制下面 粉、 纺织系统在全国民族资本面粉厂、纺织的比重,分 别占30.7%, 29.4%,“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两 项光彩夺目的桂冠,同 时落在兄弟俩的头上。
一战结束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东风无力百花残
从1922年起,外粉又涌入中国市场,民族资 本的面粉业外 销几绝,内销也因国内战祸不已和自然 灾害迭起而受阻,整个 面粉业由盛转衰。茂新一、二 虽然尚能勉强维持生产,但连年 亏本,如1922年亏 37500元,1923年亏174290元。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
2、薄弱性:
一些主要工业部门中,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社会经济中,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共同探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 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 工业亦皆消沉”。

2.2.2民国时期的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2.2民国时期的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问题探究
通过对民族工业曲折发展主要 史实的学习,探讨影响中国资本 主义发展的因素
提示:从阻碍因素和推动因素两 方面分析
阻碍其发展的因素——不利因素
① 诞生和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主要因素)
② 先天不足:与西方相比,缺乏资本、人才、技术、 市 场和思维观念的准备
⑴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企业为日军所战时体制;官僚资 本的垄断压制
四: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国民政府统治后期(1945-----1949)
阅 读 课 本 32---33 页 , 思 考 民 族 工 业 陷 入 困 境 的原因 原因:
①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②官僚资本的压迫 ③繁重的捐税负担 ④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超趋萎缩
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 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
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解析】世界棉纺织业渐超趋萎缩不符合题意,故①错误;
“迨欧战告终……外纱复纷至沓来……一蹶不振”,一战 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昙花一现”, 故②正确;官僚资本一般是指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四大家 族,凭借国家政权的垄断力量,通过发行公债、苛捐杂税、 商业投机、通货膨胀等手段巧取豪夺而建立起来的资本主 义工商企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还处于北洋军阀统 治时期,故③错误;“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 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可以得出,国人一战期间 投资规模太大,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 【答案】B
2.(2014·海南单科·16)晚清时期清政府实行专利制度, 允许企业享有长时间生产经营垄断权。1912年北京政府规定 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年。后财政总长周学熙等为其所设公 司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批准。这反映了民国初期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党统治区法币100元购买力的变化
1937年 1938年 可买两头牛 可买一头牛
1941年
1943年 1945年 1946年
可买一头猪
可买一只鸡 可买两个鸡蛋 可买六分之一块肥皂 的购钱捆不人
1947年
1948年
情日前大携们 可买一只煤球
景用往捆带不 可买五百分之一两大米 。品抢的大得
本课小结
上述图文材料反映民族工业发展哪方面的因素?
3)劳动者素质: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心,“实业救国”
材料二: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时 间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国 别 欧洲列强 英国 法国 德国
减少比例 约1/5 1/2 1/3 完全停止出口
2)“春天”短暂,昙花一现 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启示:在两半社会的近代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民 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民族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 的前提.
教训:实业救国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情景三
随着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及其一系列鼓励发 展经济的措施,荣氏面粉和纺织再一次大放异 彩。1932年荣氏兄弟控制下的面粉和纺织在全 国同行业民族资本比重,分别占30.7%、29.4%, “面粉大王”和“面纱大王”两项光彩夺目的 桂冠,同时落在兄弟俩头上。
三、国民党统治后期(1937-1949) 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二)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陷入绝境
1、原因: ①长期战争的破坏 ②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影响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③美国的经济掠夺。 ④官僚资本压迫。 ⑤繁重的苛捐杂税。 2、结果:
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国统区 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
日本货都被烧 了、被抵制了, 那我们用什么 呢? 当然用国 产货了!
分析图片材料所反映的场景与民族工业发展有什么关系?
2)社会环境: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抵制日货、
提倡国货)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之所以受欺是由于没有工 业没有科学”。 我的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 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 发展,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买国货。 ——“火柴大王”刘鸿 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夹缝中产生
近 代 中 国 资 本 主 义 的 曲 折 发 展
晚 晴 时 期
19世纪末(甲午战后) ——初步发展
—— 短暂的春天 20世纪初(1912-1919) 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较快发展 ——受到沉重打击 抗战时期(1937-1945)
民 国 时 期
抗战胜利后(1946-1949) ——陷入困境
(5)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荣氏企业发展状况如何? 出现这种状况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1927—1936)——发展较快 1、原因: ①国民政府基本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②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实施法币政策 ) ③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发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① 自然经济
②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③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④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3)20世纪初的20年间可谓是荣氏企业成长的“春天”, 你认为这段时间促进企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一、民国初期(1912-1919)的兴办实业潮
(一)原因:
共同探究
1)政治环境: 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
①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中华民国建立,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③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 的热情; ④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
发民 展族
工 业 曲 折
因影 抗战前夕:1927-1936 短暂发展 素响 其 抗战时期:1937-1945 沉重打击 发 展 国民政府统治后期: 日益萎缩 的
1945-1949
民国初年:1912-1919 短暂春天
探究: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
推动因素:
(1)、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 —分解自然经济、改变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某些条件 (2)、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政策) (3)、人民反帝爱国运动不断高涨 (社会基础) (4)、民族资产阶级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源泉和动力)
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一战结束不久,帝国 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刚 时间短暂 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 很快又萧条下去了。
(三)特点
1)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发展主要在轻工业, 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工业体系 ②一些部门中,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③与封建经济相比,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6) 在荣氏企业王国全力扩展时,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在中国人民八年抗战时期, 荣氏企业发展状况如何?原因是什 么?
三、国民党统治后期(1937-1949)民族 工业发展的困境
(一)抗战时期(1937-1945):受到沉重打击
发展状况:日益萎缩(受到沉重打击)。
原因:①沦陷区: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 ②国统区: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统制经济); 官僚资本迅速膨胀、压榨 ③政局动荡,社会环境动乱;
日本侵华 战争期间, 中国的民 族工业遭 到了空前 的洗劫和 破坏
日军占据“东三省官银号”(中央银行)的大金 库。门前有日军站岗,门上贴着“日本军占领, 犯者死无赦”字样。 日军占据东北兵工厂
官 僚 资 本
1)含义: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 垄断性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依附 于外国资本主义而形成的资本形式。
(1)你认为荣氏兄弟加入面粉业的创业成功有哪些 有利因素? (2)民族企业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政治上产生了 什么影响呢?
(1)你认为荣氏兄弟加入面粉业的创业成功有哪些 有利因素? ①甲午战争后,欧洲列强加紧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 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 ——客观条件 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直接原因 ③实业救国的热潮; (2)民族企业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政治上产生了什 么影响呢?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 的曲折发展
荣 宗 敬
荣 德 生
情景二 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让荣氏兄弟欢欣鼓舞 了一阵子,政府也大力倡导实业。不久,第一次 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了,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 东顾,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中国市场进 口面粉锐减。荣氏看准时机,大力扩充。1915年 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后,国内“抵制日货,爱 用国货”更推动了荣氏企业产品迅速占领市场。 可是好景不常,1922年,欧洲列强在医好战 争创伤后卷土重来,荣氏各厂自1923-1924两年 就亏损百余万元,从盈余转为亏损。
2、概况: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3、限制因素:
在帝国主义压迫和官僚资本统治下, 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曲折而艰难的
中央银行中华民国25 年发行的纸币
中央银行中华民国19年发 行的纸币 ——关金券 中央银行中华民国34年发行 的纸币——金元券
币制改革: 1935年 1、目的:为了防止白银外流 2、内容: ①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法币政策。以中央、 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 行之钞票为法币 ②实行白银国有。凡银钱行号商店及其他公私 机关或个人,持有银本位币或其他银币等应交 指定机构兑换法币。 3、影响: 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 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一定作用
2)特点:
①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具有垄断性 ②与外国资本主义相结合,具有买办性 ③与本国封建主义相结合,具有封建性
3)典型:四大家族(蒋介石、宋子 文、孔祥熙、陈果夫、陈立夫)
蒋 介 石
宋 子 文
孔 祥 熙 陈果夫 陈立夫
情景四
就在荣氏企业王国全力扩展时,1937年日 本法西斯大举入侵中国,各地荣氏工厂横遭洗 劫。8年抗战中,约有1/3的纱锭、一半以上的 布机及1/5的粉磨被破毁 ,幸存下来的机器和 设备,也大都被日军“军管”劫夺。留居上海 的荣宗敬目睹手创的事业被毁于一旦,精神上 受了严重创伤,1938年2月,荣宗敬郁积成疾, 撒手离世。
阻碍因素: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与掠夺;(尤其是侵华战争的直接摧毁) (2)、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与束缚; (3)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垄断; (4)、近代中国长期政局动荡,缺少稳定的社会环境 (5)、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请判断:五条曲线分别代表中国近代哪五种经 济形态的发展演变?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高潮出 现在哪一时期? ⑤洋务经济
荣德生、荣宗敬兄弟 旧中国有名的“面 粉大王”、“棉纱 大王”。
荣毅仁 “红色资家”。 从上海市副市长 到国家副主席。
荣智健
“福布斯 2005中国富 豪榜”排在 第一位
情景一
1896年,荣氏兄弟开设广生银庄,鉴于大 量免税外国面粉进口,销路甚广,且投资小, 见效快,遂决定筹办面粉厂。1900年10月,他 们以6000元钱庄盈利作资本,与人合伙创办了 第一个面粉厂——保兴面粉厂,产品极受欢迎。 1903年独资经营。1905年又开设振兴纱厂,随 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纺织厂、面粉 厂。
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重工业基础薄弱
分布在沿海地区
民国初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比例一览表(%)
年产量(万吨)
外商企业
≥100
100
10—99
88.5
1—9
41
59
≤1
0
100
华商企业 0 11.5 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