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标要求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史实;并通过分析其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道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并把握阶段特征。
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阅读理解学习法、探讨式学习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体会民族资本家创业的艰辛及顽强的意志,培养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民国初年兴办实业潮的原因;民国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现入困境的原因;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教学难点民国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性;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的控制与压迫;教学方法阅读分析法、启发诱导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观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曲线图》,导入新课新课:一、梳理基础(一)短暂的春天——(1912---1919)1、原因:结合必修一辛亥革命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措施分析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爱国运动一战爆发,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表现:①新建厂矿多和新增资本的速度和规模空前。
②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面粉业是第二大工业。
③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增长3、结果:一战结束后不久,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加强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巩固训练1.下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年为100)。
下列解读正确的是()①民族工业逐步萧条②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1936年1937年1938年棉纺织业100 81.7 69.8面粉业100 77.5 72.5机器业100 99.6 56.0各业平均100 85.5 74.9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业,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胜利后之压迫榨取也!吾民何辜,为此浩劫!”文中所言“之压迫榨取”主要是指()A.外国资本主义B.官僚资本主义C.封建地主D.民族资本主义知识归纳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二、能力培养探究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材料一: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前半期的20多年间,民族资本工业约有160多家,投资额约460.5万元。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案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案【内容标准】1.简述鸦片战斗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熟悉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进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进展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了解1949年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的主要事实。
熟悉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进展的主要因素过程与方法:同学可以依据教科书供应的材料、图片以及老师的引导,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为了使同学感性地了解历史,可以让同学进行角色扮演,比如,一个扮人物,一个扮记者,进行一次采访,使同学的乐观性和制造性能充分地发挥。
使同学会用观看法、比较法和阅读法等学习有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要使同学理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困难,让同学体会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既要关注自身进展,又要关注社会进展,要培育同学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难点突破】重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衰的的缘由和表现。
难点:自然经济的渐渐解体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关系;初创时期的民族工业多集中于轻工业的缘由;民国年间民族工业进展的曲折性;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的掌握与压迫。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发觉:古代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领先世界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为文明的萌生和进展,提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到明朝中后期,中国已消失了资本主义萌芽,代表了中国社会进展的总趋势。
然而,受封建制度的束缚,特殊是“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严峻阻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却占据主导地位,严峻阻碍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展,成为近代落后挨打的根源之一。
1840年,鸦片战斗爆发,英国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门户,中国将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这种变局首先是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的变动开头。
今日,我们将学习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进展》重要概念:自然经济,可简称为自给自足和自产自销的经济,它是指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所从事的产品生产是为了满意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如封建制庄园或家长制农夫家庭)的生活消费需要,而不是通过交换满意社会上他人需要的经济活动形式。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本文讲述了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教学目标包括了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一次的原因和主要表现,探讨影响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研究运用历史数据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研究实业家们的发展史,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理解群众力量的伟大性。
在导入新课中,幻灯片展示了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示意图,通过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民族工业发展水平的图表,让学生了解到19世纪60、70年代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和中国洋务运动的刺激下,中国产生了一种新的经济形势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通过幻灯片展示表格,教师向学生展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的表格,让学生了解到棉纺织业、机制面粉业、电力业等很多行业发展迅速,各种行业不论是产量还是资本额都有所增长。
在1912年到1919年之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势头尤其强劲,出现了短暂春天,有“黄金时代”之称。
在战后的几年里,民族资本的发展仍有一定的惯性延续。
重点包括了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呈现“短暂春天”的原因,1935年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及其意义,以及民国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的原因。
难点包括了民国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性,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以及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的控制与压迫。
通过本课的研究,让学生了解到近代帝国主义侵略是阻碍中国近代化的根本因素,明确经济要发展,国家实现独立富强,必须建立民主的政权,坚定XXX的领导。
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从而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理解群众力量的伟大性。
教师:XXX家族以XXX为代表,是最会玩钱、最会抓钱、最奢侈的豪门家族。
而XXX家族则以XXX、XXX为代表,是最会玩人、最会拉帮结党的衰败家族。
教师:官僚资本依附外国资本主义,对民族工业进行摧残和压迫,导致民族工业逐渐萎缩。
这加深了民族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同时也造成了工人生活水平的下降。
教师:我们可以以南XXX为例,该公司是1905年由XXX、XXX兄弟创立的近代中国最大一家民族卷烟企业。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2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帮助他们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历史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为什么在民国时期,民族工业能够取得一定的发展?
2.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3.民族工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
这些问题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我将结合课本内景:介绍民族资本主义形成的历史条件,如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政府政策等。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如通过设置问题链,帮助学生梳理民族工业发展的脉络。
(2)运用案例教学法,以典型企业或产业为案例,深入剖析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3)结合小组合作、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展示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繁荣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从实际出发,认识到民族工业发展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
5.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民族工业发展对国家繁荣富强的重大意义。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必修二第二单元第十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史料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撰写一篇关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小论文,要求:
(1)选择一位民族工业家,分析其创业历程及其对民族工业发展的贡献。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意义。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以及如何借鉴民族工业家的精神,为现代社会作出贡献。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民族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6.课后作业: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史料分析题,巩固所学知识。
7.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民族工业遗址或企业,深入了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不少于800字,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2.完成以下史料分析题:
(1)分析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2)对比民族资本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在民族工业发展中的不同作用。
(3)针对史料分析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
3.进行课后实践活动,要求:
(1)参观当地民族工业遗址或企业,了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3.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民国时期民族工业为何会经历曲折发展?这一时期有哪些著名的民族工业家?他们的贡献是什么?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讲解民族资本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的区别,分析两者在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中的角色。
2.介绍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主要行业和代表人物,如纺织业的张謇、钢铁业的荣宗敬等,阐述他们在工业发展中的贡献。
3.分析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包括外部因素(如战争、帝国主义压迫等)和内部因素(如政策、市场等)。
高中历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1. 基于课标的目标设计目标是教与学的基础和核心。
在对教材分析和把握学情的基础上,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解读分析,制定如下学习目标:(1) 通过相关史料探究,在掌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归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理解其历史地位和作用,帮助学生形成准确通达的历史时空观念。
通过史料探究,概括影响中国民族工业的因素,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素养。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工业化是世界潮流,鼓励学生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为当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2. 基于目标的问题设计问题是引导学生学习新知的“引桥”,是学习的关键环节。
根据既定的学习目标,依据学情,我将近代民族工业的演变历程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围绕重难点,我设计了“此时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是什么”等问题串。
在教法选择上,我将采用情景教学、问题教学、史料探究、多媒体教学法等,在学习过程中,我将有意加强识记、理解、阅读、提取信息等方法的指导。
3. 基于问题的活动设计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靠学习活动完成的。
本课设计了展示情景剧、小组讨论、角色体验、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等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广泛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深化理解、拓展提升。
4.基于活动的评价设计评价是推动教与学的杠杆,具有重要的调节、激励作用。
因此本课设计采用任务驱动、及时评价、激励评价、师生共同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二、教学准备1、教师:搜集相关历史资料、分析教材,设计课件。
2、学生:提前一周布置学生以组为单位搜集、查阅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的相关史料,在此基础上撰写《大义秦商2》小剧本,并制作课件。
参、教与学的过程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那年花开月正圆》又名《大义秦商》,故事中周莹带领的吴氏产业是民族工业的代表和缩影。
我们带着以下两个问题观看中周莹与众人在六椽厅议事的场景。
高中历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学科:历史课程;第11 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适应对象:高一学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的春天、迅速萧条、较快发展、日益萎缩、陷入绝境五个发展阶段的基本史实,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重要概念:实业救国、官僚资本;理解民族资本主义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原因,理解三座大山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大政治障碍;探究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及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并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发展重要进程;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民族工业的发展则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从而形成良好的爱国情操;三座大山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前提,从而形成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观念。
教学方法:1.与本课相关的各种资料比较丰富,可适当利用影音、图片、数字等资料,采用情境设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2.充分利用提问法,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师生互动过程中,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学生一方面掌握了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将知识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在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大家在板报或者报纸上见中国梦吧,那什么是中国梦呢?师:那么中国近代的民族资本家们有梦想吗?生:有。
师:大家认识这四位人物吗?分别是荣宗敬(面分大王)、荣德生(面纱大王)、荣毅仁(红色资本家)、荣智健(多次在胡润富豪榜名列榜首)。
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
但是荣氏企业却富过四代,就连毛泽东对其都赞誉有加。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说:“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高中历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11 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目标1.熟悉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2.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3.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1.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2.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讲授新课【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电视上张裕公司的广告,引出“张裕”这一百年民族工业老品牌。
对张裕进行一个简单概括说明。
(2)展示出课题和课标幻灯片师:本节课我们学习“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是指1912——1949 年,这一阶段又分为北洋政府统治时期1912——1927 年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 年两个阶段。
本节课我们要了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史实,探讨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以及它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作用。
现在我们透过张裕公司的发展历史,来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学习新课】(1)展示张裕公司第一阶段“创建及初步发展”的内容:1892 年著名华侨实业家张弼士为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先后投资300 万两白银在烟台建立了张裕葡萄酒公司。
开创了中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之先河。
提问:1、中国的近代工业是何时起步的?2、到19 世纪70 年代又有什么发展?3、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在什么时候?解释:何谓民族资本?民族资本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独立国家中民族资产阶级拥有的资本,一般是中小资本。
师:(总结)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张裕公司并不是最早出现的那一批民族工业,但它成立后,马上就迎来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乘着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大潮,张裕公司又迎来了一个发展的“短暂春天”。
板书:1912-1919 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2)展示张裕公司第二阶段“短暂春天”的内容:1912 年孙中山先生到张裕参观,并题赠“品重醴泉”四字。
1915 年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张裕的四种酒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 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目标1.熟悉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2.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3.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1.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2.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讲授新课【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电视上张裕公司的广告,引出“张裕”这一百年民族工业老品牌。
对张裕进行一个简单概括说明。
(2)展示出课题和课标幻灯片师:本节课我们学习“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是指1912——1949 年,这一阶段又分为北洋政府统治时期1912——1927 年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 年两个阶段。
本节课我们要了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史实,探讨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以及它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作用。
现在我们透过张裕公司的发展历史,来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学习新课】(1)展示张裕公司第一阶段“创建及初步发展”的内容:1892 年著名华侨实业家张弼士为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先后投资300 万两白银在烟台建立了张裕葡萄酒公司。
开创了中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之先河。
提问:1、中国的近代工业是何时起步的?2、到19 世纪70 年代又有什么发展?3、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在什么时候?解释:何谓民族资本?民族资本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独立国家中民族资产阶级拥有的资本,一般是中小资本。
师:(总结)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张裕公司并不是最早出现的那一批民族工业,但它成立后,马上就迎来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乘着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大潮,张裕公司又迎来了一个发展的“短暂春天”。
板书:1912-1919 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2)展示张裕公司第二阶段“短暂春天”的内容:1912 年孙中山先生到张裕参观,并题赠“品重醴泉”四字。
1915 年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张裕的四种酒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
“张裕”一跃成为一个世界知名企业。
1917 年张裕正式营业四周年庆典,张学良、康有为、黎元洪等社会名流前来祝贺并留下诸多宝贵手迹。
提问:1912 年—1919 年,张裕葡萄酒公司步入一个发展的辉煌时期,这是不是偶然?如果不是,具体原因是什么?(参考教材)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有何表现?师:我们在思考问题之前,先来统一一下思路,我们分析原因一般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社会环境、个人主观等方面,或者从国内、国际、主观、客观等方面去分析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原因: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对外关系)②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
(政治)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社会)④民族工业家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
(社会)表现: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畸形)范旭东被称为中国化学工业的代表人物。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50 页倒数第二自然段,从中可以看出即使在民族工业发展的“春天”,其重轻工业比例是不协调的。
而民族工业的发展的这个“春天”也是非常短暂的。
(3)展示张裕公司第三阶段“辉煌不在”的内容:辉煌不在1919 年—1927 年公司开始在走下坡路提问:1、使张裕葡萄酒公司辉煌不在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2、1927 年后,张裕葡萄酒公司是继续走下坡路吗?请结合教材,分析张裕公司1927 年后的发展情况并分析原因?板书:1919-1927 年:民族工业的迅速萧条板书:1927-1937 年: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根据学生回答归纳:①列强卷土重来。
说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独立自主。
②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发展较快;国民政府推出有利于经济措施;国民政府基本上完成国家的统一。
(4)展示张裕公司第四阶段“夹缝中生存”的内容:夹缝中生存1934 年,进入中国银行(孔祥熙控制)接管时期1941 年,被日军强行接管1945 年—1949 年受外国洋酒冲ft以及战乱等因素影响,濒临破产提问:哪些因素导致张裕葡萄酒公司在夹缝中生存?板书:1937-1945 年:民族工业日益萎缩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官僚资本主义的挤压;解释:何谓官僚资本?近代中国的所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官僚资本主义。
1923 年,瞿秋白发表《中国之资产阶级的发展》一文,首次使用“官僚资本”一词。
1947 年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把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掌握的国家垄断资本称之为“官僚资本”。
他指出:“这个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这个垄断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指导学生看书了解日本对沦陷区经济掠夺的情况。
从目的、政策、手段和影响四方面进行总结归纳。
补充:政治上“以华治华”,扶植新的汉奸代理人汪精卫;经济上“以战养战”,对沦陷区疯狂掠夺以补充战争所需;文化上推行奴化教育,消磨中国人民的斗志;军事上进行“大扫荡”“清乡”运动,残杀抗日民主人士。
);板书:1945-1949 年: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官僚资本主义的挤压;国外商品的冲ft;(1946 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让美国攫取了在华政治、经济等特权。
此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
以天津为例1946 年天津进口的货物中,美国货占到70%,大量走私进口的美国货还不算在内。
天津的民族工业因此纷纷破产。
外国商品和资本大量涌入,苛捐杂税层出不穷,通货膨胀不断加剧,原料昂贵产品滞销,大量工厂倒闭,中国的民族工业陷于绝境)战乱以及国民政府的经济掠夺。
师:(总结)张裕百年发展历程就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其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曲折发展过程。
(5)展示不同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线图,引导学生分析: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突破重点。
参考:不利因素:①自身---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和人才、技术、市场、思想观念的准备;由于先天不足和列强的压制掠夺使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畸形,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根本原因)③近代中国政局的长期动荡有利因素:①西方列强的侵略。
(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冲ft中国社会的旧的思想观念;促使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瓦解)②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群众反帝爱国斗争(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④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感悟,学习实业家们的精神)小结:影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政治上:国家的政策;经济上:自然经济是否瓦解,资金技术等因素作用思想上:人们思想观念是否改变对外:外国势力的入侵政局:是否稳定群众:爱国热情推动师:(总结)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没有反帝反封的成功,民族资本主义就无法获得持续的发展。
(6)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通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突破难点。
情景材料:在民国时期的经济大家庭中,既有又老又保守的“婆婆”,也有年轻且掌握大权的“丈夫”,民族资本主义就像一个可怜的寄人篱下的“童养媳”,仰人鼻息,举步维艰。
问题探究:1.从材料分析:民国时期主要有哪几种经济成分?2.你认为“童养媳”在“家庭”中的地位如何?根据学生回答归纳:(1)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2)是一种新的经济成分,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
在夹缝中生存,始终不占主导地位(7)例题: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通过例题引导学生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突破难点。
近代化在经济上的表现就是采用机器生产,在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
其积极作用表现在:①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国主义的经济扩张②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革③促使新的政治力量发展壮大④为民主革命新发展创造了思想条件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根据学生回答归纳:①经济上,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和中国经济近代化步伐。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②政治上:促进资产阶级运动风起云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③思想上:冲ft了封建正统思想,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师:(总结)综上所述,民族资本主义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近代化步伐。
并且也在一定程度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
关于这个内容,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课堂练习】1、“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有①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②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③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④一些有识之士大力倡导发展实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一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这充分说明A.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因素B.民族工业摆脱了对帝国主义的依赖C.民族工业开始同外国工业竞争D.帝国主义从此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3.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未能充分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B.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C.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政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