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记录

合集下载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工程名称:明光市万豪国际商城1#楼观测日期:年月日
结构型式:框架仪器:水准仪
水准点号数及高程:m观测者:
测点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初次记程
(m)
高程
(m)
本次
下沉
(mm)
高程
(m)
本次
下沉
(mm)
累计
下沉
(mm)
高程
(m)
本次
下沉
(mm)
累计
下沉
(mm)
高程
(m)
本次
下沉
(mm)
累计




施工单位:福建隆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测量员:监理(建设)单位:制表日期: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工程名称:明光市万豪国际商城3#楼观测日期:年月日
结构型式:框架仪器:
水准点号数及高程:m观测者:
测点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初次记程
(m)
高程
(m)
本次
下沉
(mm)
高程
(m)
本次
下沉
(mm)
累计
下沉
(mm)
3
0.504
1
4
0.502
2
6
6
0.504
0.504
0
0.503
1
1
0.502
1
2
0,502
0
3












施工单位:福建隆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测量员:监理(建设)单位:制表日期: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凡需进行沉降观测的工程,应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测量单位编制观测方案,并进行施工过程中及竣工后的沉降观测工作。

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

点位宜选设在下列位置:1.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沿外墙每隔 10-15m 或每隔2-3 根柱上;2.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3.变形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扩填挖方分界处;4.宽度大于等于 15m 或小于15m 而地基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建筑物,在承重内墙中部设内墙点;5、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的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沟)处;6.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7.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8.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型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9.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高耸建筑物沿周边在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布点,点数不少于 4 个。

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可按下列要求并结合具体情况确定:现在有些工程图纸设计要求基础筏板完成后进行第一次观测,拿到图之后一定把这个地方看好。

1.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

一般建筑,可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观测。

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加荷情况而定。

民用建筑每加高 1-5 层(砖混结构每加高一层)应观测一次;工业建筑可按不同施工阶段(如回填基坑、安装柱子和屋架、砌筑墙体、设备安装等)分别进行观测。

不同施工荷载阶段分别进行观测,如建筑物均匀增高,应至少在增加荷载的25%、50%、75%和 100%时各测一次。

施工过程中如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观测一次。

停工期间,可每隔 2-3 月观测一次。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115.724
0
0
3#
3-19交3-J
/
115.682
0
0
4#
3-17交3-B
/
115.690
0
0
5#
3-36交3-J
/
115.732
0
0
6#
3-36交3-C
/
115.714
0
0
专职
测量员:
观测记录员:
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旁站监督人:
年月日
第2次观测:共16页第2页
工程名称
观测日期
年月日
观测时施工形象进度:三层结构完
观测点编号
观测部位
前次观测高程(m)
本次观测高程(m)
本次沉降
(观测高差)(mm)
累计沉降数(mm)
备注
1#
3-1交3-J
115.701
115.701
0
5
高程数据均为绝对标高,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15.4m
2#
3-1交3-C
115.719
115.718
1
6
3#
3-19交3-J
115.679
115.678
1
3
4#
3-17交3-B
115.687
115.686
1
4
5#
3-36交3-J
115.729
115.728
1
4
6#
3-36交3-C
115.710
115.710
0
4
专职
测量员:
观测记录员:
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旁站监督人:
年月日

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范本

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范本
0.113
0.105
0
8
0.105
0
8
4
0.020
0.012
1
8
0.012
0
8
5
0.010
0.003
0
7
0.002
1
8
6
0.097
0.090
0
7
0.090
0
7
工程进度
状 态
二十一层梁板砼浇筑完成
阁楼层梁板砼浇筑完成
施工单位
项目技术负责人
施测人
监理(建设)单位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注:±0.000相当于罗零标高11.10m
2011年8月22日
2011年8月28日
2011年9月4日
标高
(m)
沉降量
(mm)
标高
(m)
沉降量
(mm)
标高
(m)
沉降量
(mm)
标高
(m)
沉降量
(mm)
标高
(m)
沉降量
(mm)
本次
累计
本次
累计
本次
累计
本次
累计
本次
累计
1
0.098
0.091
0
7
0.090
1
8
2
0.116
0.109
0
7
0.109
0
7
3
检定证书编号:
闽检水第2011005号
沉降观测结果
观测点编号
观测点相对标高(m)
第16次
第17次
第18次
第19次
第20次

沉降观测记录123

沉降观测记录123

沉降观测点布置示意图
、图例:
、沉降观测记录中的标高以
施工单位:(章)制图者:年月日
沉降观测点布置示意图
、图例:
、沉降观测记录中的标高以
施工单位:(章)制图者:年月日
沉降观测点布置示意图
、图例:水准基点
、沉降观测记录中标高以
沉降观测记录
工程名称:延津盛世华府二期工程27#楼
施工单位:(章)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观测:记录:
沉降观测记录
工程名称:延津盛世华府二期工程27#楼
施工单位:(章)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观测:记录:
沉降观测记录
工程名称:延津盛世华府二期工程27#楼
施工单位:(章)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观测:记录:
监理单位:(章)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章)建设单位代表:
施工单位:(章)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观测:记录:
工程名称:延津盛世华府二期工程23#楼
施工单位:(章)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观测:记录:
工程名称:延津盛世华府二期工程23#楼
施工单位:(章)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观测:记录:
工程名称:延津盛世华府二期工程23#楼
施工单位:(章)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观测:记录:
沉降观测记录
工程名称:延津盛世华府二期工程23#楼
施工单位:(章)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观测:记录:。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观测记录表是工程监测中的重要内容,用于记录土地或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沉降情况。

下面是一份沉降观测记录表的示例(假设为一个土地工程项目)。

项目名称:XX土地工程项目观测点编号:01日期观测时间监测人员沉降量(mm)2022/01/01 08:00 张三 0.0 2022/01/02 08:00 李四 0.1 2022/01/03 08:00 王五 0.2 2022/01/04 08:00 张三 0.3 2022/01/05 08:00 李四 0.5 2022/01/06 08:00 王五 0.6 2022/01/07 08:00 张三 0.7 2022/01/08 08:00 李四 0.9 2022/01/09 08:00 王五 1.0 2022/01/10 08:00 张三 1.1 备注:1. 观测点编号指的是不同的监测点,方便对照和记录。

2. 沉降量以毫米(mm)为单位进行记录。

3. 观测时间一般选择固定的时间进行观测,以保证数据的可比性。

4. 每天的观测结果由不同的监测人员进行测量,以避免误差。

根据以上记录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观测点编号为01的位置,自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0日期间,沉降量逐渐增加。

2. 张三、李四和王五三名监测人员的观测结果基本一致,不存在明显的人为误差。

3. 沉降量的增加趋势可能表示土地或建筑物正在发生沉降,需要进一步的监测和分析。

以上仅为一个示例,实际的沉降观测记录表会更为详细,包括更多的观测点和观测时间,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沉降观测记录表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准确地记录和监测土地或建筑物的沉降情况,为工程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A-J7-1_沉降观测记录

A-J7-1_沉降观测记录

津资A—J7一l填写说明
一、一般说明:
1.为了使施工过程中及竣工后的建筑物沉降值得到有效控制,设计必须标
注工程竣工验收沉降值。

无论何种结构类型的工程,施工单位都要对建筑物进
行沉降观测。

2.根据工程的不同结构类型布置观测点,设点的个数及问距必须符合设计
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97)的规定方法。

3.沉降观测如设计无要求时,沉降观测点设置,框架、高层建筑物的观测点
应设置在砼柱上,沿建筑物纵横轴线,沉降缝两侧设置,按规定埋设永久点。


正负零以上100—150mm,依据建筑物平面图绘制单线图确定观测点的位置,当
相邻建筑比较近也应设沉降观测点。

4.每次观测要及时整理,沉降数据要真实。

5.沉降观测的次数和时间要求:第一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置稳固后进行,
基础施工至±0.00部位作为第一次观测,建筑每加高一层观测一次,当建筑物竣
工后,第一年观测4次,第二年观测两次,第三年观测一次。

6.依据天津市文件,凡需进行变形控制的工程,建设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
前委托沉降观测单位签定观测合同,并由观测单位制定出观测方案,方可报请开工。

二、栏目说明:
1.“观察点编号”栏:以建筑物单线图确定观测点的位置编号进行记录,应与实际标志一致。

2.“标高(m)”栏:注明留沉降观测标志的标高和每次沉降观测标高。

3.“沉降量(mm)本次”、“累计”栏:注明每次沉降观测实测量并进行累计(第一次留沉降观测标志应注明0)。

4.“工程部位”栏:注明观测楼层时的施工部位。

5.“观测人员”、“监测人员”栏:施工单位的人员进行观测、监测。

沉降观测记录

沉降观测记录

沉降观测记录1. 引言沉降是指地表或建筑物在一定时间内垂直方向的下沉变形。

沉降观测是一项重要的地质工程测量技术,用于监测地表或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通过沉降观测记录,可以了解地下岩土层的物理性质,评估工程的稳定性,预测可能的地质灾害和建筑物的安全性。

本文档将介绍沉降观测记录的基本内容、观测方法和数据分析。

2. 沉降观测记录的内容沉降观测记录包含了以下主要内容:2.1 观测地点和日期记录沉降观测的具体地点和日期,这有助于对不同地点和不同时期的沉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2.2 观测设备和方法记录使用的沉降观测设备和观测方法。

常用的沉降观测设备包括测量仪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

观测方法可以分为静态观测和动态观测两种,具体选择何种观测方法取决于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

2.3 观测数据详细记录每次沉降观测的测量数据,包括测量时间、沉降量和误差等信息。

测量数据可以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分析和比较不同观测点之间的沉降变化。

2.4 图表分析通过绘制沉降观测数据的图表,可以更直观地展示沉降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常用的图表包括线型图、柱状图和趋势图等。

图表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和地质学家更好地理解沉降的程度和速率,评估工程的安全性。

3. 沉降观测方法沉降观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具体选用何种方法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来决定。

3.1 静态观测方法静态观测方法是通过在观测点上设置测点,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对测点进行多次测量,得到沉降数据的变化情况。

常用的静态观测方法包括水准测量、全站仪测量和GNSS测量等。

3.2 动态观测方法动态观测方法是通过使用传感器连续测量地表或建筑物的变形,实时获取沉降数据。

常用的动态观测方法包括激光测距仪、压力传感器和倾斜计等。

4. 沉降观测数据分析沉降观测数据的分析是评估工程稳定性和预测地质灾害的关键步骤。

4.1 基本统计分析通过对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基本的统计分析,可以获得平均沉降量、最大沉降量和沉降速率等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作为工程设计和监测的参考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