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丰产增效生产管理技术
桃树提质增效技术分析

桃树提质增效技术分析桃树是重要的水果树之一,具有广泛的商业价值和营养价值。
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桃树提质增效的技术方案。
以下将从育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结合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分析桃树提质增效的技术。
一、桃树育种技术育种技术是实现桃树提质增效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育种,可以选育适应性强,抗病虫害、高产优质的新品种,提高桃树的农业生产效益。
现代育种技术主要有DNA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编辑、无性系繁殖等方法。
1、DNA标记辅助育种DNA标记辅助育种是一种基于分子遗传学的育种技术,通过检测物种的DNA标记来选择更优秀的基因组合,实现选育出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新品种。
这种育种方法可以提高育种的效率,缩短育种周期,加速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并且可以减少育种中的试验和失误。
2、基因编辑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在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水平上实现对基因的修饰、调节和改变。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利用已有的优秀基因或改良的新基因,向桃树中加入或删除一些特定的遗传因素,使得桃树更加高产优质、适应性更强。
3、无性系繁殖无性系繁殖,是一种基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无性繁殖技术,适用于桃树的无性繁殖,可以大量复制育种成功的优良无性系,提高桃树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加速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栽培管理是实现桃树提质增效的重要技术之一。
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为推广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新品种和实施栽培管理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现代桃树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土壤管理、修剪和果园管理等方面。
1、土壤管理良好的土壤质量是高产优质桃树生长的重要保障。
为了使土壤保持肥沃、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提高土壤类别和土壤养分,农民可以采取多种土壤管理技术,如精施肥料、轮作、深翻等等。
2、修剪技术修剪技术是桃树栽培管理的关键技术。
通过修剪,可以调节树冠的形态和枝条的方向,保证光照、通风、雨水透过率和果实质量等方面的均衡和协调。
因此,对桃树的修剪技术应该深谙其理,采用不同的修剪策略和方法,使桃树树冠快速成型,早期结果,生长稳定,提高产量和品质。
提高桃树种植效益十法

清洁田园
定期清除落叶、枯枝和杂 草,减少病原物和虫卵的 越冬场所,降低病虫害发 生的基数。
选用抗病抗虫品种
选择经过育种手段筛选出 的抗病抗虫性强的桃树品 种,从源头上减少病虫害 的发生。
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
土壤深翻
在秋季或春季进行深翻,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 根系发育。
有机肥施用
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团 粒结构。
水分管理
保持土壤良好水分状况,避免干旱和积水对桃树 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合理间作与轮作,提高土地利用率
间作选择
选择与桃树生长互补、病虫害少的作物进行间作,如豆类、绿肥 等。
轮作规划
高产量
选择产量高的品种,可以增加桃树的 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寻找 具有丰产性、稳定产量和良好果实品 质的品种,以增加收益。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宜品种的桃树
市场需求
了解当地和周边市场的桃子需求和消费习惯,选择符合市场 需求的品种。例如,某些地区可能更偏爱特定颜色、口感或 大小的桃子。
鲜食与加工需求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 控制剂,对桃树病虫害进行防治。如引入天 敌控制害虫数量,使用生物农药抑制病原菌 。
物理防治
利用物理手段如黄板诱杀、灯光诱捕等方法 对害虫进行防治。这些方法对环境和桃树无 污染,且效果较好。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避免药害和农药残留
选择合适的农药
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程度,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产 品。
施肥方式
采用沟施、穴施等方式, 将肥料深施于根系附近, 减少肥料的流失和挥发。
桃高效栽培技术

桃高效栽培技术桃树是一种广泛栽培的水果树种,其果实鲜美可口,受到人们的喜爱。
为了提高桃树的产量和质量,农业专家们研究出了一系列的高效栽培技术,以帮助农民获得更丰收的桃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桃高效栽培技术,希望对栽培桃树的农民有所帮助。
一、良种选择与苗木管理在桃树的高效栽培过程中,首先要选择良种苗木。
良种苗木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适应性,能够更好地适应恶劣环境并提高产量。
同时,在苗木管理方面,应注意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及时进行喷灌和施肥,以保证苗木的生长健壮。
二、整枝修剪与密植栽培桃树的整枝修剪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及时的整枝修剪,可以促进桃树的分枝与二次分枝,增加花芽的生成,从而提高果实的产量。
此外,桃树也适宜采用密植栽培的方式,可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果树数量,进一步提高总产量。
三、科学施肥与土壤管理桃树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因此科学施肥是确保桃树高效栽培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条件和桃树生长阶段的需求进行合理施肥,包括基肥和追肥。
同时,还需注意合理的浇水与排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和通气性,有助于桃树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四、病虫害防治与药物使用桃树生长过程中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对桃果产量和品质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桃高效栽培的重要环节。
农民可以采用合适的生物防治方法,如引入天敌、喷洒有机农药等,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要注意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效果。
五、适时采收与贮藏管理在桃果成熟后,及时采摘是保证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
应注意选择适当的采摘时间,轻拿轻放,避免果实受损。
同时,在桃果的贮藏管理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保持良好通风,以延长桃果的保鲜期,提高商品价值。
综上所述,桃高效栽培技术包括良种选择与苗木管理、整枝修剪与密植栽培、科学施肥与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与药物使用、适时采收与贮藏管理等方面。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技术,才能够提高桃树的产量和质量,助力农民创造更丰厚的经济效益。
桃树提质增效管理关键技术

农家科技31桃树是速生高产果树,近年来桃树产业发展很快,种植桃树已成为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之一,但由于一些种植户管理粗放,导致所种桃树产量较低、果实品质较差、效益不高。
为提高桃树种植收益和促进桃树产业健康发展,笔者根据近两年示范园区桃树高效栽培实践,从密植桃园改造、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等几个方面介绍桃树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
一、调整桃园种植密度据调查,目前一些桃园栽植较密,株行距为(1~1.5)米×(2~3)米,亩栽200~333株。
因桃树栽植密度过大,使得桃园光照差、通风不良、湿度大,从而使桃树中下部干枯,结果部往上移,造成上强下弱,导致采前落果严重、果实小、品质差、病虫害严重,进而导致种植效益低下。
应改为宽行密植,便于通风透光和机械化操作,株行距为2.5米×4米,亩栽80株左右;或3米×5米,亩栽45株左右。
二、合理施肥1.秋施基肥。
桃园基肥一般在9月中下旬到10月中旬施入。
按产量计,亩产量1500千克以上的,每亩施入优质农家肥3吨以上或商品有机肥1.5~2吨;亩产量1500千克以下的,可适当减少用量。
施肥方法以沟施为主、撒施为辅。
在行间或株间开条沟,或在树体投影边缘以内开3~5条放射沟,沟的宽度与深度均为40~50厘米,将肥料与表土混匀后回填。
撒施时为将肥料均匀地撒于树冠下,需翻土深20~30厘米,该措施省工省力,但易造成根系上移,抗旱能力差,不宜连年使用。
施肥后浇水。
2.追施饼肥。
6月下旬或7月上旬,老龄桃树每株沟施粉碎的干豆饼2.5~4千克,施肥沟深20~40厘米,按土、饼比例不低于2∶1的要求混匀后覆土,施后浇透水。
三、桃园生草1.草种选择。
桃园生草草种一般选用适应性强、保水好,利于培肥土壤,对桃树根系无不良影响,与树体水、肥竞争小,对桃树郁闭程度低且不易感染病虫害,能吸引或适于桃树害虫天敌寄宿,耐荫、耐践踏,有一定产草量且覆盖率高的草种。
北方地区桃园多选用鼠茅草作为桃园生草草种,该草种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自然倒伏、自然死亡,全生育期无需除草,降低了劳动成本。
桃树丰产的科学管理

安徽林业6桃园要丰产,除选用优良品种栽培外,还必须做到常年的科学管理,方能达到稳产高产和果实品质良好的目的。
一、加强冬季管理1.整形修剪。
桃树整形多采用自然开心形,主干高35cm 左右,全树三大主枝应着生在25cm 左右,不可轮生一起。
每个主枝应对应排列3~4个副主枝,第一副主枝离主干不得少于40cm 。
各副主枝上的侧枝及结果枝组要稀密适当。
3年生以上的树修剪要轻重结合。
结果树修剪,对短果枝、花束状结果枝去弱留强,30cm 左右的长果枝留8~10对花芽剪截,比较细弱的长果枝,留3~4节叶芽重截,促其抽生新果枝,增加次年结果。
一个枝组上着生4~5个长势较强的长果枝,应兼顾结果与更新,以2/3结果、1/3更新为好。
结果枝适当长留,更新枝短留。
20cm 的中果枝留4~6对花芽短截,每个中果枝保持结1~2个果即可。
2.垦复与施肥。
全园垦挖,深30cm ,并要注意水土保持。
4年生以上的桃树,沿树冠投影外围挖长80cm 、深30cm 沟,有坡度的在上方开一条沟,无坡度的左右对称开两条沟,每株施饼肥7kg 或鸡粪5kg ,与土拌匀,施肥后盖土。
3.涂白及喷石硫合剂。
立冬前对主干及主枝基部全面用白涂剂涂白。
同时要在落叶后及发芽前各喷一次5度石硫合剂,要全面均匀喷布周到,大小枝条不遗漏,对预防病虫害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强春、夏、秋季管理1.施好花前肥。
3月上旬在树冠投影外围挖穴6~8个,深度30cm 左右,每穴施复合肥0.1~0.2kg 并及时覆土。
2.保花保果。
花苞松开时,叶面喷硼,每亩用量300g,兑水125kg 。
在果实迅速生长期,每亩叶面喷磷酸二氢钾300~400g,兑水125斤。
隔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3.病虫害防治。
从4月上旬开始,要及时喷石硫合剂(即水250份,硫磺粉4份,石灰2份及豆浆1份搅均)或托布津1000倍液,或退菌特、多菌灵800倍液。
交替使用。
蚜虫应及时喷施敌敌畏或抗蚜威1000倍液;象鼻虫要及时采取“上喷下撒”的用药方法消灭;对各种天牛则采取中午捉成虫和挖卵、注药及剪烧虫害枝等方法消灭;对介壳虫则先用铁丝刷子刷翻蜡质保护层,然后喷0.3度石硫合剂防治(生长期),局部严重发生枝用毛刷涂上1度石硫合剂,两周一次,连刷2次即可绝灭。
桃树丰产增效生产管理技术研究

林业园艺Lin ye yu a n yi 桃树是一种乔木型树种,在我国东北和华东地区较为常见,其中北京、山东和河北等地比较著名。
桃树有很多价值,树干的胶质能够加工成粘连剂,果实中含有维生素B1、胡萝卜素和有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适合低血钾和缺铁性贫血者食用。
由此,对桃树生产管理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一、现阶段桃树生产培育存在的问题(一)果实品种掌握不清楚现阶段的桃树生产培育中,很多种植户对桃树品种的了解较少,在种植中不能依照实际环境选择正确的种植品种。
一方面,桃树生长环境的变化后果实形态也会发生变化,品种比较复杂,不同的地区对品种有不同的称呼。
种植户想要快速掌握桃树知识的难度较大。
另一方面,种植户忽略部分桃树品种的实际价值,在选择中倾向于食用价值。
这种情况导致我国桃树的品种结构存在问题,适合加工类品种的生产量较低,晚熟的品种较少。
(二)桃树整形修剪有待完善现阶段部分种植户对桃树枝叶修剪能力较低,存在不标准、不规范的操作。
一方面,很多种植户不了解桃树的耐修剪性,认为多次修剪会造成果实产量下降。
这种不修剪行为造成桃树的留取枝叶较多,不仅能够引发分枝吸收营养量减少,果实生长条件不均匀,还会造成桃树的整体透光性较弱,内部枝叶出现枯死的现象。
另一方面,种植户根据其他树木的种植经验对桃树进行上尖下宽的修建,减掉枝干中的主枝进行重新培养,导致果实成熟期推延,桃树吸收营养能力降低。
(三)缺少对果实采集的重视存在部分种植户对采集果实的流程和果实后期保护工作重视程度较低的情况。
一方面,在采集过程中,种植户没有采用标准的工具,对桃树果实保留数量和采集时间不了解、不清楚,进而导致果实品质不佳。
另一方面,部分种植户在果实一次采集后就对桃树放弃管理,桃树果实成熟到落叶阶段容易产生各种病虫害,由于疏于管理,桃树的生长状况下降。
(四)病虫防害知识掌握较少病虫害防治是桃树生产培育中的重要工作,忽视病虫害的防治会影响到种植场的营收。
桃树4月生产管理技术这些要做好,才能稳产质优效益高

桃树4月生产管理技术这些要做好,才能稳产质优效益高(1)科学土壤管理1)清园中耕覆盖。
对桃园生草、间作其他作物或上一年度除草工作未做好造成杂草丛生的,要及时进行清除,无用的清除物加以整理(切碎)覆于树盘下,并对行间土壤进行中耕,提高行间土壤通透性,促进地温回升。
这样既能确保桃园通风透光,又能促进桃树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利于树体的生长和发育。
现在为了解决土壤有机质的问题,提倡果园行间进行自然或种草,树盘下面进行覆盖,这些工作在清园、中耕后进行。
2)花后追肥。
花后追施坐果肥,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10%左右,时间掌握在开花之后,每亩施尿素10斤,施肥结合浇水进行。
3)及时灌水。
桃树对水分较敏感,既不能缺水,又不能水分太多。
开花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肥,花后至硬核期枝条、果实均生长迅速,需水量较多,4月又是干旱的季节,需要加强水分的供应。
但桃到了硬核期对水分也很敏感,水分过多则新梢生长过旺,与幼果争夺养分,会引起裂核、落果。
因此,灌水量应适中,不宜太多。
4)应用叶面肥。
在盛花期和花后喷0.3%硼砂+碧护,提高坐果率及预防晚霜危害,可达到光洁果面、促进着色、增加腊层厚度的作用。
谢花后打药时要添加聚肽蛋白液和补钙的液体肥。
(2)授粉及疏花疏果工作桃树成花容易,各类枝条都能形成花芽而开花结果,且大多数品种的结实率都较高。
好多果农认为不需要授粉,其实加强授粉很有必要,授粉会让种子发育良好,后期供应更多的内源激素,让果形端正,色泽品质会更好。
另外还需要进行疏果,这并不矛盾,授粉是让坐果可靠,疏果是节约营养。
一般成年树80%的果实需要疏掉,不少桃农不能做到合理疏果,留果量往往超过正常留果量的50%,甚至超过1倍以上,导致树体负载过重,果子个头小,色泽差,品质不好,还造成树势迅速衰弱,形成恶性循环。
为了使桃树每年保持高产、稳产并收获果大、色美、味优的桃子,必须适时适量地疏果,一般情况下,疏果分2次进行。
(3)果实套袋应根据园内桃树长势状况、生产目标、经济能力合理选择桃套袋纸袋。
桃树丰产管理技术

桃树丰产管理技术摘要从施肥、防旱排涝、疏花疏果、预防生理落果、修剪、树体调控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桃树管理技术,以期为桃树的丰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桃树;丰产;管理技术1施肥1.1追肥与叶面喷肥桃树枝梢生长迅速,果实发育期短,因此施肥要及时合理。
初果期桃树第1次追肥在开花前后,每株施尿素0.2~0.5kg或碳铵0.25~0.75kg,促进新梢前期生长,提高坐果率;第2次追肥在果实膨大期,每株追施氮磷钾复合肥0.50~0.75kg,以利于果实增大、新梢生长和花芽分化;盛果期桃树适当增加施肥量。
施肥方法:以放射沟或环状沟沟施,深度以达到主要根系分布层为宜。
施肥挖坑时表土与心土应分开放置,肥料应与表土混合均匀填入坑底,心土放于表层。
叶面喷肥一般进行4~5次,生长前期(5月底以前)结合喷药,叶面喷施0.3%尿素,花期喷0.1%~0.3%复合微量元素,提高坐果率;生长后期(6月以后)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或多元素复合肥2~3次。
1.2秋施基肥实践表明,秋施基肥比春施基肥开花早,花多花大,坐果率高。
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并加入适量化肥;化肥以氮、磷、钾为主,并加入适量中、微量元素。
基肥施入量应占全年施肥总量的60%~70%。
成年树以产果量和树体长势为施肥依据,每生产100kg桃果需有机肥200kg左右、有效氮0.7kg、磷0.5kg、钾1.0kg。
新栽幼树应重点施有机肥,少施或不施氮肥,施肥以不刺激幼树徒长为准则。
对品种而言,早熟品种可适当少施氮;直立性强的品种易上强下弱,宜少施氮。
老树、弱树宜适当提高氮肥施入量。
秋施基肥的适期为9月前后,也可在落叶前后结合秋耕进行,如遇秋旱应及时灌水。
2防旱排涝桃虽属耐旱树种,但为夺取优质高产必须在各个生育期及时保证水分供给。
桃树萌芽前和果实硬核期需要大量水分,当土壤持水量在20%~40%时桃能正常生长,但降到15%以下时会出现萎蔫等不良现象,这2个时期若遇天气干旱,要及时浇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树丰产增效生产管理技术
作者:黄丽萍张倩茹杨萍张静杜海燕
来源:《山西果树》2016年第06期
摘要:桃作为我国主要栽培的树种,实行安全、标准、专业化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对于促进桃产业的健康发展,增强桃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从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贮藏技术等方面详细论述介绍了桃树丰产增效生产管理技术措施,为桃树的优质、丰产、稳产、高效栽培提供了专业技术保障。
关键词:桃;丰产增效;生产管理
文章编号:1005-345X(2016)06-0040-02中图分类号:S662.1文献标识码:A
桃 Amygdalus persica Linn. 又名毛桃,普通桃,为蔷薇科桃属,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近年来,我国桃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要满足生产上对产量的需求,更要注重消费者对果实质量的要求,实行安全、标准、专业化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对于促进桃产业的健康发展,增强桃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现将桃树丰产增效生产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1 整形修剪管理技术
随着栽培技术的进步,桃树树形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桃树常用的开心形树形由于树冠的总体积要小于有主干形,往往在满足质量的同时影响果农对产量的追求,而主干形树形因其留有中干,结果枝组均匀分布在主干上,树冠叶幕厚度较小,通风透光良好,起到了提高质量和增产的效果。
因此,主干形树形在目前生产应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主干形的培养需在苗木定植时高定干,定干中干上不留主枝,直接错落着生结果枝组,结果枝组要求单轴延伸,枝间距10~15 cm;开角60°,总体要求下部枝组大,开角小;主干从下往上枝组逐渐减小,开角逐渐加大。
遵循上稀下密、外稀内密,行间稀株间密的原则。
结果枝组的基部粗度与其着生部位的主干粗度比应控制在1/3以下,树高随行间距而定,一般要求树高是行距的0.8~0.9倍为宜,略小于行间距30~50 cm,要求树体基部每天可以接收到2~3 h的直射光。
春季当新梢长至30 cm时,靠苗干设立柱,选顶端健壮新梢绑缚在立柱上,培养强壮直立的中心干。
在主干形树形的基础上配合长枝修剪技术,具体措施为:(1)延长头甩放,疏除两侧大部分的副梢、徒长枝和旺枝,留中庸枝和水平与下垂枝。
(2)其他部位枝条以长放、疏剪、回缩为主,基本不短截。
(3)结果枝组的更新方式是采用回缩方法将已结果的母枝回缩至基部进行更新,如果母枝基部没有理想的更新枝,需在母枝中部选择合适的新枝进行更新;或利用骨干枝上发出的新枝更新,如果骨干枝上着生结果枝组的部位已抽生出更新枝,则对该结果枝组进行全部更新,由骨干枝上的更新枝代替结果枝组。
(4)夏季修剪通常
在6月上旬和采收前进行,疏除过密枝组和徒长枝以及对光照影响严重的枝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对于内膛光秃部位长出的新梢应保持一定的长度进行剪梢。
2 花果管理技术
桃树采用长枝修剪,其留枝量减小,春梢生长势降低,花芽数量不发生改变,使得坐果率增加,因此疏花疏果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应根据品种、气候条件、树体营养状况等具体情况,合理确定疏花疏果时间。
一般疏花为花蕾膨大至圆形,花芽顶部略见红色花瓣,到花瓣稍微膨大时进行,此时花蕾最易脱落。
疏果分为两次进行,第1次疏果在落花后15~20 d进行,第2次定果一般在花期结束后5~6周。
留果量一般根据枝条类型法进行,长果枝:大型果留2个,中型果留2~3个,小型果留3~4个;中果枝:大型果留1~2个,中型果留1~3个,小型果留2~3个;短果枝:2~3个短果枝留1个大型果,1~3个短果枝留1个中型果,1个短果枝留1个小型果;2~3个花束状果枝留1个大型果。
套袋是提高果实外观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不仅可以防止食心虫、细菌穿孔病、炭疽病等病虫害的发生,还能够促使果实着色均匀,提高果面光洁度,降低农药残留。
套袋在定果之后开始,到主要蛀果害虫发生之前完成,在采收前3~5 d将袋摘掉以促进上色。
3 土壤培肥与节水栽培技术
土壤管理方法对桃园的土壤结构、肥力状况、土壤环境、果园小气候以及桃树生长结果状况都有重要影响。
改善土壤环境,保障树体的正常生长和结果,保证果园持续稳定的增产增收。
首先,深施基肥,施基肥一般在8月中下旬至9月底以前进行,早秋施基肥比早春和晚秋施基肥对树体的生长发育、开花坐果的促进作用都要强,施肥时深度一定要稍深于根系集中分布的深度,如果采用目前提倡的果园生草法,可以少施或不施基肥。
追肥一般每年2~4次,分别在花前、花后、果实膨大期、花芽分化期及采果前后进行;追肥溶解于灌溉水中肥效较高且节省劳力。
结合土壤管理,依据果树自身的需水特点和当地的自然降水规律,通过推广农艺节水技术,采用地面覆盖的方法,如秸秆覆盖、生草覆盖、地膜覆盖等,使果园土壤蓄水保墒,以此调控果园土壤。
4 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
随着人们对绿色无公害果品需求的日益增加,安全、标准、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在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桃树的主要病虫害,如细菌性穿孔病、褐腐病、桃蚜虫、梨小食心虫、红蜘蛛等,我们应尽量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采用无公害病虫防治方法进行防治:①及时剪除被害新梢、摘拾虫果,采后彻底清园,加强果园的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树势;②使用集虫板、黄板、悬挂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等物理防治方法;③采用人工释放松
毛赤眼蜂控制梨小食心虫为害,用瓢虫、食蚜蝇、草蛉、寄生蜂控制蚜害等天敌防治方法;使用苏云金杆菌杀虫剂等生物制剂的生物防治方法。
5 贮藏技术
大多数桃品种的果实最佳贮藏期极短,为减少损失可进行桃果实的贮藏保鲜。
主要方法有:(1)温度调控。
其中包括,预贮,采后果实在正式冷藏之前需要进行迅速降温,除去果实的的田间热,从而提高贮藏效果;热处理,在35~40 ℃下热处理一定时间后再在低温下贮藏,增加果实的贮藏性。
(2)气调贮藏(包括桃果实用聚乙烯薄膜包装贮藏)。
桃果实一般在贮藏温度0~3 ℃下,以2%~4%O2 和3%~5% CO2进行贮藏。
(3)化学药剂处理。
如,水杨酸(SA)、茉莉酸(JA)、适当浓度的乙醇、乙烯及其抑制剂、草酸、多胺、钙等处理都有利于延缓果实成熟进程,保持果实良好的风味和外观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