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走向数学生态课堂》

合集下载

2024年高中数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6篇)

2024年高中数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6篇)

高中数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6篇)高中数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6篇)高中数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1从7月12日开始,我接受了为期六天的暑期高中数学老师培训。

每一天,我都有新的收获,每一天我都能新发现自身的又一个教育上的盲点。

每听完一次课,我都心潮澎湃,就想立即从现在开始,为做好老师这个角色好好修炼自己。

首先,在教育理念上,学习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理论。

多阅读,多看一些教育名家的著作、论文和思想,多写教育教学随笔、教育反思,争取做一名研究型的老师。

其次,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我要多向陶维林老师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他老人家50周岁开始学习几何画板,现在用得得心应手,炉火纯青。

我才35岁,现在埋头学还来得及。

想想以前需用几何画板的时候,由于我不熟悉,也没有钻研,都是使用别人现成的课件展示给学生看,而没有亲自操作展示结果的形成过程,这是误人子弟啊,也是对学生的一种不负责任,真是汗颜啊!同时,我还要向朱建明老师学习,将自己平时积累的教育教学的心得以论文的形式整理出来,或者多参与省市数学课题研究,利用该机会与同行们切磋交流,通过这个过程使自己的教学素养得以提升。

最后,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从孙旭东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教学方法和理念。

比如,孙老师一再强调,在课堂上,老师不要好为人师,提前教学,只会把学生越教越笨,你给学生多大的空间,学生就会给你多大的回报。

同时,孙老师也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如何给学生空间,如何定位老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

孙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我受益匪浅。

通过这几天培训,我发觉自身需要充实的地方还很多,我下定决心,好好钻研教育教学,争取早日摆脱教书匠这个称号,向研究型老师靠拢。

高中数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2为期十天的研修就要结束了,回顾这十天的培训,有汗水,更有收获。

在这十天培训中,我聆听了名师精彩的讲座,感受了教学名师的风采,也更新了教学观念。

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和指导老师的点评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受益匪浅,更激起了我的反思。

生态课堂的特征

生态课堂的特征

生态课堂的特征“生态”一词在《辞海》中的意思是,自然环境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建立的动态平衡关系。

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生态,具有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双重属性,使课堂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及其与教学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生态课堂是课堂教学中人与环境之间动态平衡的良性发展的课堂。

生态课堂是以生态理论辩证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价值核心的思维方法和发展思路。

生态课堂具体表现为如下基本特征:1. 整体相关与动态平衡的统一。

自然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每一个系统都不是孤立的,它处于纵向的各个系统中,也与横向的系统发生着各式各样的联系。

平衡与不平衡能够在这些大小系统里流动与转移。

课堂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生态的一部分,也是一个整体的有机系统。

课堂中有各自的组成要素,也有各自的运演规律,但它们之间绝非是相互独立、互不相干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组成部分之间进行自发转移和人为的推动,促进课堂系统由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方向发展。

其中的“有机物”(教师、学生)、“无机物”(环境等)、“气候”(学习氛围)、“生产者”(教师)、“消费者”(学生)之间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与交换。

每种成分、过程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成分和过程的变化,课堂生态系统也是由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方向发展着。

正是由于系统中这种不平衡的存在,才使得系统的演进产生了动力。

系统中对立面之间的斗争通过此起彼落的较量,总是向着更高的景观螺旋式前进。

生态课堂把学生作为教育本体,作为教学的第一资源,为他们建立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态环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整体协调发展,使课堂中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转换由不平衡到平衡、由新的平衡到新的不平衡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不断获得提升,实现课堂整体与动态的统一发展。

数学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优质教案精选

数学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优质教案精选

数学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七章“概率与统计”中的第三节“事件及其概率”。

详细内容包括:事件的分类与定义,概率的基本性质,利用树状图和列表法计算事件的概率,以及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事件的分类与定义,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树状图和列表法计算事件的概率。

2. 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据分析与推理能力。

3. 渗透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绿色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利用树状图和列表法计算事件的概率。

重点:事件的分类与定义,概率的基本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生态环境中的现象,如“一个湖泊中,有5只白天鹅和3只黑天鹅,随机捕捉一只天鹅,捕捉到白天鹅的概率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事件的分类与定义,概率的基本性质,并通过例题讲解如何利用树状图和列表法计算事件的概率。

3.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几道有关概率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事件的分类与定义2. 概率的基本性质3. 树状图和列表法计算事件的概率4. 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已知一个袋子里有5个红球和3个蓝球,随机取出一个球,求取到红球的概率。

(2)应用题:某地区有50%的居民选择骑自行车出行,求该地区居民骑自行车出行的概率。

2. 答案:(1)红球的概率为5/8。

(2)该地区居民骑自行车出行的概率为5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概率的基本知识,提高了数据分析与推理能力。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了解概率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如计算野生动物的生存概率等。

小学数学教师读书心得(集锦15篇)

小学数学教师读书心得(集锦15篇)

小学数学教师读书心得(集锦15篇)小学数学教师读书心得1我是个爱读书的人,自小我就最喜爱在书的海洋中遨游、畅想,多年下来我已有了众多的“书朋友”,并且与它们感情笃厚。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趁着现在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

在走上了三尺讲之后台,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逐渐对教育书刊有所涉猎,其中我最喜欢《小学数学教师》。

一本书刊或杂志能够成为读者的朋友,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小学数学教师》就是我的挚友。

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数学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如今,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

同时《小学数学教师》推出的“大语文教育文摘”,从大语文的角度,精选报刊精华,为我们及时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开了我们的教育视野。

此外,“园丁故事”、“封面人物”,不仅有吸引人的故事,闪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艺术,还让我们认识和了解到像于永正、李吉林、支玉恒、徐根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

据了解,《小学数学教师》已走过20多个风风雨雨,滋润了无数数学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

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

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

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

她的园丁故事动人,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

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数学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数学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

数学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教案精选

数学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教案精选

数学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七章第三节“概率与统计”,详细内容为: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生态环境中的数据,探讨如何通过数学模型评估生态风险和制定生态保护策略。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态环境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 培养学生的数据敏感性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态问题。

3. 增强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其认识到数学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生态环境数据,建立数学模型。

重点:掌握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态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果和面临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如随机事件、概率、频率等,并结合生态环境实例进行解释。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一道关于生态环境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建立数学模型。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讨论,探讨如何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概率统计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2. 目录:(1)概率统计基本概念(2)生态环境数据分析(3)数学模型建立3. 主要内容:(1)随机事件、概率、频率(2)例题解析:生态环境数据分析(3)随堂练习:运用概率统计解决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某地区空气质量数据,评估空气质量状况。

(2)根据统计数据,探讨如何降低某河流的污染程度。

(3)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 答案:(1)根据空气质量数据,计算各污染物浓度的平均值、标准差等,评估空气质量状况。

探究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对话式教学的实践应用

探究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对话式教学的实践应用

•教学研究35探究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对话式教学的实践应用内容摘要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是在课堂里教授生态学概念和基本数学技能的有机组合。

生态课堂具有许多特点,都具有良好的教学氛围,协作能力和高质量。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对话课堂”五阶段操作模式,将重点放在学习、探索和解决问题上,有助于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重新设计对话教育,对小学数学课堂的优化应用也很重要。

教育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数学教育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态概念和科目特性的有机结合,其特点是由“教学”向“学习”转变,优化教师和学生的行动,在教育生态理论指导下提高教育质量。

近年来,通过教学实践和研究总结了实务经验,提炼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几个重要含蓄特点,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构建“对话课堂”的运行模式,实现教育生态、学习理论与小学数学教授实践的有效衔接,将提高教师整体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1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课堂的主要特点1.1 良好的教育氛围教师们的品位,宽厚的方法,亲和力,平均速度及适当的说明都是教育必需的。

考虑到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全身心投入到学生的自我学习中,教师们应创造出适当的教学氛围和有效的教学状况,以便学生能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刻。

同时,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也是均衡和谐的系统,使班级教育要素协调发展。

小学教育生态学的主要因素是学生,教师,课程,环境,技术。

由于这种关系的总和是授课教育的生态体系,因此从生态的观点来看,课堂本身是生态领域,而和谐则是小学数学、生态学教育的理想追求。

1.2 合作性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协同学习,对话学习是对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师的对话应该注意教学方法。

个别学生间的竞争可以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它使学生们能够进行多层次的对话和沟通,并就数学思维问题进行交流。

小学环境教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可以为学生提供开发数学能力的参考资料和支持,提供超越个人经验和个人飞跃的学习氛围,尤其对多阶段教育的设计和多层次对话及沟通的适应提供帮助。

论文模板参考: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论文模板参考: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论文模板参考: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与学方式的转变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及义务教育各学习领域16门课程标准(2022年版),2022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新课程最大的亮点是提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在以核心素养为理念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实现“四个变革”:变革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变革教学过程,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变革教学方式,把知识学习与学科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变革教学评价,以评价优化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学习。

所以,核心素养下的新教学有“四个特点”:教学目标上,强调从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本位,确立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学与教的关系上,强调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建立学习中心课堂,实现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学习方式和路径上,从凸显“听讲”到强调学科实践,构建实践型育人方式;知识内容上,强调从知识点教学走向大概念教学,立足知识统整,推进大单元、大主题教学。

结合《长治市教育局关于新时代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我们如何深化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呢?一、转变“教”的方式,实现“教师主导”倡导启发式,注重因材施教,是我国千百年来的优秀教学传统。

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是一体两面,没有教师真正的教,就没有学生真正的学,没有教师高水平的教,就没有学生高水平的学,学离不开教。

肯定地说,新时代的学本课堂更加强调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课堂上聚焦“目标导航,问题导学,路径导引,评价导向”,进一步落实“目标、问题、评价、支架、方法、环境”六个指导要素。

(一)明确学习目标优化教学目标,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基础,是教师指导作用的首要体现。

教师要依托课标、学情和教学内容确立课堂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一是落实素养目标,体现新课标提出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价值的培养目标;二是精炼“三级目标”,即基础性目标、拓展性目标、挑战性目标,把课程目标变成课堂目标。

生态课堂——有效教学的主阵地

生态课堂——有效教学的主阵地

生态课堂——有效教学的主阵地
胡川黔;陈勇
【期刊名称】《师资建设》
【年(卷),期】2010(000)012
【摘要】构建生本课堂,应注意以下方面:1.设定有效的教学目标目前在各级赛课活动中,存在着教学目标泛化或者狭隘化的随意趋向,这与有效教学是相违背的,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我们大的原则是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去确定,因“新课标”对每类文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都有明确的规定。

然后再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来确定一个恰当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

【总页数】1页(P65-65)
【作者】胡川黔;陈勇
【作者单位】重庆市铜梁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0
【相关文献】
1.抓住有效教学主阵地——课堂——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J], 黄金华;
2.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有效教学--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 [J], 项文明
3.走向生态课堂实施有效教学——小学数学生态课堂解读 [J], 陈惠芳
4.抓住有效教学主阵地--课堂--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J], 黄金华
5.生态课堂视野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J], 祖洪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走向数学生态课堂》,思“童本课堂”
詹明道老师是我最崇敬的小学特级教师之一。

《走向数学生态课堂》记载
了詹明道老师从教四十年艰难创新、上下求索的教育生涯,总结了詹明道老师
躬身研究、独具匠心的数学教学理论,探索了“育一流教师,展名师风采”的
有效途径,明示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趋势。

本书分两个部分,第一
部分为詹明道数学教育部分研究成果,主要从现存的资料中,收集了詹明道老
师数学教育教学研究的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文章、讲稿、教学案例及评析等;第
二部分,汇集了研究人员对詹明道数学教育思想研究的系列报告。

詹明道老师时踏上教育教学之路,开始了他不懈追求的做人之道,倾心探
求的教学之道,谱写了一曲“人师”“经师”和谐完美的人生乐章。

他那爱岗
敬业、锐意探索、乐于奉献的治学精神;他那情智交融、诙谐趣浓、独树一帜
的教学风格;他那博学慎思、潜心钻研、痴情执著的学识魅力;他那谦虚谨慎、淡泊名利、德艺双馨的为人品质,深受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敬仰
和传颂。

詹明道老师数十年如一日扎根课堂,实践教学,探索规律,更新观念,改革课堂,用他的情感激发情感,用他的智慧启迪智慧,用他的理念升华理论,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平台上带领一个群体演绎着生命的精彩,积累了丰富的教学
经验,创立了詹明道小学数学教育理论——走向数学生态课堂。

詹明道的数学教育思想是:构建数学生态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效学习
数学,促进人的生命发展。

詹老师着重指出“走向生态课堂需要我们构建本真
自然的生态环境,走向生态课堂需要我们引领学生在活动中实现生命的灵动,
走向生态课堂需要我们真正促进师生全面和谐整体提升”。

这就是数学生态课
堂的三大特点:本真自然,生命灵动,整体提升。

数学强调教育环境、数学活动、师生关系等对学生生命发展的重要作用。

德国教育家斯普郎格曾说过:“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

教育的
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詹明道的思想与斯普郎格共鸣,他提出:“教育决不仅是知
识的传输、文化的传承,更是人性的焕发、理性的弘扬。

”他认为,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过程,也是师生互动、共同激发生命活力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整个生命都应该投入到知识的建构与再创造中,“课堂
教学与生命成长同在”。

他说,我们评价教学时,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还要看师生的潜能是否得到开发,师生的创造性是否得到发挥,师生的生命活
力是否得到激发。

可见,詹明道不仅关爱学生的生命成长,而且关爱教师的
生命成长,这与他的博爱情怀是密切相关的。

数学生态课堂让我想到了我们黄边小学的“童本课堂”。

我们的“童本课堂”融入了生命教育和教学生态观等一些重要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昭示了“童
本课堂”的特质:以童为本,是安全、生态、快乐的课堂。

让学生在安全、本真、生态的学习环境里,快乐地学习、交流、展示、提升,在这里教师乐导,
学生乐学,师生生命共同成长。

我们要学习、借鉴更多教育思想,引领“童本
课堂”走出课堂改革的创新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