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斗机(共5集)——05

合集下载

Su-27 DCS Flaming Cliffs Flight Manual CN

Su-27 DCS Flaming Cliffs Flight Manual CN
试飞 ....................................................................................................... 14
苏-27 的 41 项纪录................................................................................... 17
先进前线战斗机......................................................................................... 2
从 T-10 到 T-10S ..................................................................................... 10
简介 ........................................................................................................ VI
SU-27 历史 ............................................................................................... 2
开始服役 ................................................................................................ 19
总体设计 ................................................................................................. 22

美国的航母总汇

美国的航母总汇
美国的航母总汇
美国现在服役总共十一艘大型航空母舰,其中包括企业级核动力航母 1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10艘。其中,除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外, 其余母港均在美国本土的五大航空母舰基地。 保持12艘大型航母编队, 是美国国防部为“打赢两场几乎同时发生的战区战争”而确定的母舰的出现堪称 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它使传统的海战从平面走向立体,从而诞生了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海战。强大的航母编队集防空、反舰、反潜以及对 岸攻击的作战能力为一体,是当今海战场上最强大的力量。航空母舰 是足以与核武器比肩的战略性武器,是可以做出特殊贡献的“海上霸 王”。航空母舰的作用非常大,从二战时的珍珠港、中途岛海战到近 期的马岛、海湾战争,航空母舰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在现代远海作战 中,如果没有航空母舰的参与,很难想像一支舰队能够取得胜利。 注:小鹰级航母2008年已退役,华盛顿号于2008年编入第七舰队, 以取代除役的小鹰号。以日本神奈川横须贺为母港的华盛顿号,是史 上第一艘驻扎于日本境内的核子动力舰艇,故现在是11艘大型航空母 舰服役,详见美军航空母舰列表 另有1艘训练,1艘靶船,5艘封存(其中2艘可以随时重新入役)
艾森豪威尔号: 载员: 舰员3105名,航空人员2885名,海军陆战队72名 排水量: 标准81600吨,满载91487吨 船体: 长332.2米,宽40.8米 飞行甲板: 长335.6米,宽77.1米 吃水深度: 11.3米 武器装备: 3座8联装"海麻雀"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3座"密集阵"近战武器系统,SPS-49对空搜索雷达 舰载飞机: 75架 F-14"雄猫"战斗机,F/A-18"大黄蜂"战斗/攻击机,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E-2C"鹰 眼"预警机,S-3"海盗"反潜飞机,飞机弹射器2台 动力装置: 2座核反应堆,4台蒸汽轮机 推进功率: 20.9万千瓦 最大航速: 30节 “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1977年10月18日编入大西洋舰队服役,母港为诺福克,其舰载航空兵为第7舰载 机联队。该母舰的主要攻防武器是80余架各型舰载机,除此之外,还装各有导弹和火炮武器。导弹武器主 要有3座八联装MK29型北约“海麻雀”对空导弹发射装置,该型导弹用半主动雷达寻的,射程14.6千米, 速度2.5马赫在“尼米兹”号和“艾森豪威尔”号上,装有3座MK15型“火神”“密集阵”6管20毫米口径 近防武器系统,在“卡尔· 文森”及其后续舰上,则装有4管MK15型“火神”/“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其 射速为3000发/分,射程1.5千米。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尽管各不相同,但大体一致。以“艾森豪威尔”号为例,其舰载航空兵为第7 舰载机联队。其编成是:第142和143战斗机中队,24架F-14A“雄猫”战斗机;第12和66轻型攻击机中队, 24架“海A”攻击机;第65中型攻击机中队,10架A-6E“入侵者”攻击机加上4架KA一6D型加油机;第121 空中预警中队,4架E-ZC“鹰眼”空中预警机;第132电子战中队,4架EA-6B“徘徊者”电子战机;第31空 中反潜中队,10架S-3A“北欧海盗”反潜飞机;第5直升机反潜中队,6架SH-3G/H“海王”反潜直升机。 在纽波特纽斯船厂进行了历时4年、耗费250亿美元的全面检修改造后,“艾森豪威尔”号于3月25日返回诺 福克海军基地,开始海试。 “艾森豪威尔”号是第2艘接受这种大修的“尼米兹”级航母,维修工作包括为航母反应堆换料、对舱室进 行广泛的现代化改装并为水下下舰体喷涂新涂料,飞行甲板、弹射器、作战系统和岛式上层建筑也进行了大 量的升级工作,上层建筑的最上面2层被拆掉,取而代之的是1部新的天线桅杆,这将为航母提供更好的雷 达能力。

反绞杀战

反绞杀战

反绞杀战反绞杀战 1951年8月至1952年6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协同,为抵抗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三八线”以北交通运输线实施大规模持续战略性轰炸,保障交通运输而进行的斗争。

“绞杀战”是美军仿照1944年3月盟国空军在意大利境内,以德军使用的铁路线为主要攻击目标而发动的一次空中战役而炮制的。

那次战役,最初被称为空军协同攻势。

后来被称为“绞杀战”。

朝鲜半岛的地形、交通线的构成以及美军空中封锁的计划,都同在意大利进行过的“绞杀战”极为相似。

所以,美军把他们的这次行动亦得意地称为“绞杀战”,想把朝鲜半岛变为昔日的亚平宁半岛。

1951年7月,朝鲜停战谈判开始。

敌在其地面部队发动夏季攻势的同时,依恃其空军优势,出动大批飞机,对朝鲜北部交通枢纽和重要路段实施狂轰滥炸,企图摧毁北部的交通运输补给系统,瘫痪中朝军队后方,破坏其防御的稳定,窒息志愿军前方作战力量,从而达到其在谈判中迫志愿军方就范的目的,美军把这种持续的战略性轰炸称为绞杀战。

在防空火力薄弱、技术装备和物资器材极端缺乏的条件下,志愿军以顽强的战斗精神,进行反“绞杀战”斗争。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即将其空军投人战斗,并不断增加兵力。

至一九五O年十月志愿军人朝时,其空军兵力增加到十五个联队(大队),共有各种型号作战飞机(包括海军作战飞机)一千一百多架。

连同英国、澳大利亚、南非联邦及南朝鲜空军,总共有各种型号作战飞机一千二百多架。

其中半数以上用于轰炸破坏志愿军后方的集结地域、补给基地、运输车辆和交通枢纽、公路铁路桥梁等。

至一九五一年七月,随着战线南移,并初步恢复了铁路交通时,敌人投人战场上的航空兵部队又有大量增加,而且飞机的作战性能有很大的提高。

其航空兵已增至十九个联队(大队),各种型号作战飞机总数已经达到一千四百余架。

其中有美国当时最先进的F-86型喷气战斗机七十五架,F-84型喷气战斗机三百架。

朝鲜停战谈判开始后,为配合谈判,其航空兵更加剧了对志愿军后方的轰炸破坏。

大米格——老八与俄罗斯表亲e150

大米格——老八与俄罗斯表亲e150

大米格——老八与俄罗斯表亲记米格E-152战斗机上个世纪60 年代中以后的10 年中国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刻。

内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让整个国家亢奋到了极点,整个民族好像只是依靠一种“亢奋精神”生存,而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若干代人的梦想在这10 年间几乎全部化为泡影。

外患,西面、北面是由以前的“老大哥”、现在的意识形态死对头“苏修”及其东方阵营国家所包围;东面、东南沿海则是由“美帝”及其盟国所钳制。

这时候的苏、美不但具有能够毁灭对手的“核大棒”还拥有各方都十分畏惧的超音速战略轰炸机。

对中国而言,核威慑中国人并不畏惧,因为中国也同样拥有自己的核武器,对手的“核大棒”对中国不是太有作用。

而超音速轰炸机就不一样了,因为当时中国并没有十分有效的对等手段来与对手进行抗衡,发展一种能够拦截敌人超音速轰炸机的高空高速截击机成为摆在中国人面前的当务之急,一种“双2”要求的方案摆在了设计师面前,即速度要达到 2.2 马赫以上,升限要达到20,000 米以上。

在这之前,不知道苏联处于什么考虑向已经与它关系破裂的中国提供了米格-21F-13 战斗机的生产技术,中国编号是歼-7。

面对新的要求,中国设计师们决定在歼-7 的基础上研发一种高空高速截击机,编号为歼-8,正是由于歼-8 是在歼-7 基础上放大改进的,有人也称它为“歼-7 放大型”。

无独有偶早在中国研发歼-8 前,苏联就研制过类似的战斗机。

不但是研制的目的基本相同,而且设计思路基本一致,甚至两国飞机的外形也是极其相似。

中国在轰轰烈烈的外衣下隐藏的是度日艰难的窘境,苏联何尝不是呢,20 世纪50 年代末,北约轰炸机对苏联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它们的战略轰炸机不但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其性能也变得更加优越。

在那时,美国空军也刚刚装备了 2 马赫B-58“盗贼”超音速轰炸机,攻击半径超过5,000 公里。

这样,为了对抗这一威胁,苏联防空军急需一种新型有效的防空武器。

空动第零章

空动第零章

Folie 40
0.2 战斗机和攻击机的发展
飞行的黄金时代(1919-1938)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两个十年被称为飞行的黄金时代, 出现了很多美观实用的飞机。在全世界范围内,不论国 家的领土大小,是否富有,飞机设计者们忙于生产他们 所能想到的最好的飞机。 Polikarpov I-16(苏) Martin B-10(美) Ford Tri-Motor(美) Piper J-3 Cub(美)
Folie 14
0.1 先驱飞行器的贡献
1903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有动力、可操纵的飞 机由美国莱特兄弟驾驶试飞成功。飞行者1号的起飞重量 仅仅360kg,勉强能载一个人飞离地面,速度比汽车还慢, 只有48km/h,最成功一次飞行只有59秒,距离260m。但 是就这么一架不起眼的小飞机翻开了人类航空史上的重 要一页,从此指出飞机成功发展的正确道路,让人类进 入新的航空文明时代。
Beech Staggerwing(美) ……
Folie 41
0.2 战斗机和攻击机的发展
Polikarpov I-16飞机(苏) 二战期间,该飞机的出现震惊了德国空军以及世界
Folie 42
0.2 战斗机和攻击机的发展
Martin B-10飞机(美) 二战期间,Martin B-10战斗机用于训练飞行员。
Folie 11
0.1 先驱飞行器的贡献
Folie 12
0.1 先驱飞行器的贡献
而真正促使人们遨游天空的,也许是受中国风筝的启 发,在航空之父凯利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将动力和升力 面分开考虑,而发明的固定翼飞机。
Folie 13
0.1 先驱飞行器的贡献
鸟的翅膀起升力和推力的双重作用。 (1)内翼起升力作用 (2)外翼起推力作用

美国战斗机(八)

美国战斗机(八)

F-94星火战斗机
• 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的 YF-94于1949年4月16 日在范-纳依斯(Van Nuys)机场进行了首 次飞行。第一批生产 型是 F-94A,它是第 一种装备发动机加力 燃烧室的生产型战机, 同时又是美国空军的 第一种喷气式全天候 战斗机。有三种改型 F-94B、F-94C、F94D。
F-100超佩刀战斗机
• 越南战争是F-100参加过的最大 规模的战争。该机被赋予两个 基本任务:战斗空中巡逻,以 阻止米格机对己方攻击机的突 袭;对地攻击。此外,该机有 时还担负前方空中管制任务。 从1964年至1971年,F-100机 群战斗出动超过30万次。1964 年2月,战术空军第615战术战 斗机中队奉命进驻越南岘港空 军基地。6月9日,该部首次出 动轰炸老挝目标。随后,8月17 日,第401战术战斗机联队进驻 新山一基地。次日,第一架F100D(序号56-3085)就在老 挝上空被击落。到当年年底, 共损失了2架F-100。
F-100超佩刀战斗机
• F-100却采用机头进 气的方式,进气方式 由机头进气改为下颌 进气,以便为机载雷 达留出空间。虽然, 机头进气方式阻力最 小,但最大缺点是无 法安装大型机载雷达。 这使得F-100日后作 战能力提升受到极大 限制。自该机以后, 再无一种美国战斗机 采用这种进气方式。
F-100超佩刀战斗机
F-93战斗机
• 1956年6月27日至7月7日,美国空军派出7名试飞人员在爱德华空军 基地对F-88A、F-90A和F-93A进行了性能对比试飞。结论是F-88A 的综合性能第一。但这三种飞机后来谁都未能进入正式投产,其原 因是多方面的:因为朝鲜战争爆发,军方对远程护航战斗机的需求 已不再那么迫切。加上经费有限,空军也不可能同时发展多种型号 的战斗机。它最为需要的是能立刻派上用场的成熟机种(比如发展 顺利又能即可转入批量生产的F-84E)。

美军战机(F系列)

美军战机(F系列)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些基本定义:基本任务或机种类型字母及其含义:A-攻击机B-轰炸机C-运输机E-特种电子设备飞机F-战斗机H-直升机K-加油机O-观测飞机P-巡逻机R-侦察机S-反潜飞机T-教练机U-多用途飞机V-垂直起落/短距起落飞机X-研究试验飞机下面开始发美帝F系列的飞机1、 F-1"FURY"(狂怒 US Navy FJ)北美公司研制的单座舰载战斗机,外形与F-86“佩刀”很相似。

可携带AIM-9“响尾蛇”空空导弹,内置4门20mm机炮。

2、 F-2"BANSHEE"(女妖 US Navy F2H)麦克唐纳公司研制的单座舰载战斗/侦察机,由FH-1“鬼怪”改进而成。

“女妖”这个绰号的来源很有意思:F-2高速飞行时两具蜗轮引擎会发出凄疠的尖叫声。

机鼻装备了雷达,还有自动驾驶仪、增压座舱、弹射座椅等新式装备。

F-2是韩战的主力舰载轰炸机。

3、F-3"DEMON"(魔鬼 US Navy F3H)麦克唐纳公司研制的第一种后掠翼喷气式战斗机,也是第一种只带导弹不用机炮的战机。

单发、近音速全天侯战斗机,共生产了522架。

4、F-4"PHANTOM II"(鬼怪II)5、F-5A/B"Freedom Fighter"自由战士 F-5E/F"Tiger II"虎诺斯罗普研制的双发超音速轻型战机,主要供外削,这从F-5A“自由战士”这个绰号就可以看出。

F-5E/F有小部分在美空军服役,主要用途是假想敌。

6、F-6"SKYRAY"(天光 US Navy F4D)道格拉斯公司研制的三角翼战斗机。

装备20mm机炮和响尾蛇空空导弹以截击敌机。

7、YF-7A"Sea Dart"(海标枪 US Navy YF2Y-1)康维尔公司研制的水上喷气式战斗机。

这是一种非常奇异的战斗机,总共制造了5架,2号机试飞中坠毁。

F-14战斗机

F-14战斗机

F-14舰载战斗机F-14 TOMCAT双座双发变后掠翼舰载多用途重型战斗机,中文名“雄猫”,用于海军护航防空、遮断和空中支援。

《TOP GUN》里TOM CRUISE驾驶的战机即F-14,该片掀起了空战影片的新热潮。

F-14是第三代战斗机里第一个装备部队的,也是战后第三代战斗机(相当于苏联的第四代)中最早服役的战斗机,比苏联相应的战斗机提前十年出现,令美国海军获得了极大的领先优势。

当时,面对苏联超音速轰炸机+超音速远程反舰导弹的强大攻击组合,F-14挑起了保卫美军航母战斗群的先锋重担。

该机也是第三代战斗机中第一个完全退役的型号,2006年7月该机正式退出美军编制。

目前伊朗空军仍在使用少量F-14A,而随着美伊关系的恶化,美国新闻媒体也时常报道部分美国组织非法向伊朗出口F-14零部件。

F-14承包商是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

67年底开始研制,首飞时间是70年12月21日,用于取代海军的F4战斗机。

72年5月交付使用。

右图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拍摄的,F-14涂着鲜艳的彩色图案,容易被敌人发现。

后来由于苏联的威胁加大和迷彩色研究的进展,开始改用灰暗的浅灰色迷彩。

当时的飞行员非常喜欢使用骷髅头等暴力或半裸美女之类的图案作徽志,够“自由化”(想起了《超时空要塞》)。

后面的大型螺旋桨飞机是E-2C预警机,是海军各种战斗活动的空中指挥所。

其气动布局采用了NASA在60年代后期提出的双发双垂尾变后掠中单翼方案。

广泛使用钛合金,部分采用硼复合材料,以便获得较高的强度重量比。

机体的设计疲劳寿命为6000飞行小时。

材料中铝合金占39.4%,钛合金占24.4%,钢占17.4%,有一定比例的复合材料。

钛合金锻件机械加工材料利用率为25%。

为了减少研制的风险,第一种生产型采用了原来为F-111B战斗轰炸机研制的TFE-30涡扇发动机和机载武器系统。

机翼为变后掠中单翼。

设计要求是:减少翼载来保证机动能力;用前、后缘空战机动襟翼来改善跨音速机动性;尽量减少停放占用的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105:研制国家:美国,名称:雷公(Thunderchief)一、概述:F-105是从一开始就作为战术空军司令部超音速战斗轰炸机而设计的第一种飞机,50年代初美国的战略思想是立足于打核战争,战术空军也要具备战术核轰炸能力。

只制造了两架原型机F-105“雷公”于1952年作为共和航空公司的AP-63设计开始发展。

1955年10月22日,第一架YF-105A(共两架)飞行,装一台普拉特?惠特尼J57-P-25 发动机。

但在1956年5月出现的F-105B-1飞机上,采用了推力更大的J75-P-3 发动机和面积律的理论。

这是1954财政年度最初15架飞机订货中的第3架飞机,其余的飞机(到F-105B-6)是到1957年完成的,供系统试验用。

F-105有B、D、F和G四种主要型别,共生产833架。

其中F-105B是昼间战斗轰炸机,共生产78架。

该机装备MA-8 火力控制系统,其主要部件是E-50(K-19)前置计算瞄准具、E-34(AN/APG-34)雷达测距器、E-30拉起轰炸计算机和KB-3照相枪。

后来B型飞机又增加了AN/ARW-77“小斗犬”导弹控制器。

F-105D是全天候战斗轰炸机,1959年6月首次试飞,共生产610架。

该机装备AN/ASG-19 全天候火力控制系统和AN/ARW-77“小斗犬”导弹控制器,提高了对地攻击能力。

系统的主要部件是瞄准具、搜索和测距雷达、拉起轰炸计算机和轰炸双向定时器。

F-105F是双座教练和战斗轰炸机。

1963年6月首次试飞,共生产143架。

该机火力控制设备与D型相同。

F-105G是由F-105F改装的反雷达攻击机。

装备有各种电子战设备和AGM-45“百舌鸟”、AGM-78 标准反辐射导弹。

各型F-105均于1965年全部停产。

后来F-105的任务逐渐被变后掠翼战斗轰炸机F-111所代替。

到1984年,所有的F-105退出了现役。

二、性能指标(F-105D)尺寸数据:翼展10.65米,机长19.58米,机高5.99米,机翼面积35.76平方米、后掠角45度、展弦比3.18。

重量数据:空重12474千克,正常起飞重量1725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23834千克。

性能数据:最大平飞速度(高空)M2.0/2120 千米/小时,(低空)M1.08,最大爬升率175米/秒,实用升限15850米,作战半径386~1460千米,转场航程3700千米。

起飞滑跑距离800米,着陆滑跑距离700米。

武器装备:1 门20毫米6 管机炮(备弹1029 发),弹舱内可挂1 颗1000 千克或4 颗110 千克炸弹或核弹,翼下挂架可挂各种常规炸弹、“小斗犬”空对地导弹、“响尾蛇”空对空导弹等,最大载弹量5900 千克。

动力装置:1台J75-P-19W 涡喷发动机,加力推力107.8千牛,喷水加力推力117.9千牛。

F-106:研制国家:美国,名称:三角标枪(Delta Dart)一、概述:F-106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康维尔公司研制的全天候防空截击机。

共生产320架左右。

于1958年12月创造了2450千米/小时的世界速度纪录,这种飞机是从F-102A发展来的,1955年开始研制,1956年12月26日原型机(编号56-0541)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首次试飞,1959年7月生产型开始交付使用,1960年12月底停产。

该机起初编号为F-102B,后来由于在机身结构上作了较大的改进,同时换装的发动机,才最后命名为F-106。

与F-102外观最主要的区别是垂尾是切尖三角翼,复式前轮和并且进气口位于座舱后方。

原型机安装推力为76.5千牛(加力推力为104.9千牛)的普拉特?惠特尼J75-P-17 发动机,在圣地亚哥制造。

F-106于1958年8月正式投产,1959年7月开始交付美国空军使用。

该机主要分为A型和B型两种,F-106A是单座截击型,共生产了277架,而F-106B是串列双座战斗/教练型,生产63架。

起初命名为TF-106B(后又改为TF-106A),并仅作为教练机使用,后由于空军需要其拥有完全的战斗能力,又把它改名为F-106B。

F-106B把TF-106A的横列双座改为了纵列双座,并用改进的休斯AN-ASQ-25 电子导航系统替换了原来的MA-1。

与其他双座机不同的是后座飞行员可以完全单独地驾驶并操作飞机。

B型所携带的武器和A型完全相同。

二、性能指标(F-106A)尺寸数据:翼展11.68米,机长21.57米,机高6.18米,主轮距4.71米,前主轮距7.35米。

重量数据:空重10735千克(A 型)/11414千克(B 型),最大起飞重量18975千克(A 型)/18195千克(B 型)。

性能数据:最大速度(12200 米高空)2455千米/小时,最大巡航速度(12200 米高空)2021千米/小时,初始爬升率152米/秒,升限21340米,航程(最大燃油/928 千米/小时速度/12500 米高度)4347千米,作战半径(最大燃油)926千米。

武器装备:机头装6挺M-3型12.7毫米机枪,翼下可挂2枚“响尾蛇”空空导弹或2颗454千克炸弹,或8-16枚127毫米的火箭弹。

动力装置:1 台美国普?惠公司J75-P-17 涡喷发动机,推力76.5 千牛,加力推力104.9千牛(B型106.7千牛)。

F-107:研制国家:美国,名称:终极佩刀(Ultra Sabre)一、概述:F-107是北美公司在F-100基础上研制的战斗轰炸机,在与F-105竞争中失败。

F-107采用特别的机背进气方式。

1959年9月10日第一架原型机首飞,一共只生产了3架原型机和一架静力试验机。

1956年11月3日进行了首次速度为2.0马赫的飞行。

二、性能指标尺寸数据:翼展11.15米,机长18.84米,机高5.99米,机翼面积34.93平方米。

重量数据:空重10295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8144千克。

性能数据:速度1432千米/时,升限14000米。

武器装备:六门20毫米机炮,可携带900千克弹药。

动力装置:一台普拉特?惠特尼YJ75-P-9涡喷发动机(推力75.8千牛,加力推力108千牛)。

F-107:F-108:研制国家:美国,名称:轻剑(Rapier)一、概述:F-108是北美公司设计的高超音速战斗机,外形与XB-70相似。

二、性能指标尺寸数据:翼展17.5米,机长27.2米,机高6.74米,机翼面积173.5平方米。

性能数据:速度3186千米/时,升限20400米,航程4000千米。

F-109:研制国家:美国,名称:[暂缺]一、概述:贝尔公司开发的一种M2一级的垂直/短距起落战斗机方案,公司内部编号D-188A。

一共装有6台通用电气公司的J85-5喷气发动机,2台在机身内,提供前飞速度,4台分别装在两侧翼尖,并可以转向,提供垂直推力和前进推力。

值得一提的是,该机是在德国VJ-101验证机上发展而来的。

但美国军方却不喜欢这个方案,他们给贝尔公司的经费只够做一个全尺寸模型,于是XF-109还未出生就夭折了。

二、性能指标尺寸数据:翼展7.24米,机长18.90米,机高3.98米。

重量数据:空重624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0850千克。

性能数据:最大速度2440千米/时,升限18300米,航程3700千米。

武器装备:一门20毫米机炮。

动力装置:8台美国通用电气公司J85-GE-5 涡喷发动机,推力8*11.6 千牛F-111:研制国家:美国,名称:土豚(Aardvard)一、概述:F-111是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和格鲁门公司研制的一种变后掠翼战斗机,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型变后掠翼飞机。

该机于1962年开始研制,空军的A型原型机于1964年12月首次试飞,A型的生产型从1967年10月开始装备部队。

海军的B型原型机于1965年6月试飞,后因结构超重于1968年停止发展。

F-111采用并列双座双发布局形式,其动力装置为两台TF30-P-9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静推力为55.4千牛,加力推力93.1千牛。

其机翼后掠角的变化范围为16度~72.5度,可满足各种高度和速度下飞行时的空气动力要求。

由于某些原因,初期的F-111曾出现过机翼转轴断裂、加力燃烧室熄火、发动机喘振等问题。

在后来的型号中,这些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成为空军比较好的主力重型战斗轰炸机。

F-111的主要特点是航程远、载弹量大、能全天候攻击,主要用于在夜间和不利气象条件下执行常规和核攻击任务。

F-111曾参加过1991年的海湾战争。

F-111的型别主要有:F-111A:空军型,共生产141架,装TF30-P-3发动机和Mk1型电子设备。

F-111B:海军舰载型防空战斗机,除5架原型机外,只生产了2架生产型。

1968年停止发展。

后来2架改为F-111K原型机,供英国鉴定用。

英国取消订货后,由美国空军用作研究和发展飞行,新代号为YF-111A。

F-111C:澳大利亚空军的攻击型,外形与FB-111相似,装TF30-P-3发动机和Mk1型电子设备,共生产24架。

由于看到其它各型连续出现结构问题,澳大利亚拒绝接收,经大量修改后到1973年5月才交付。

1978年澳大利亚为其中的4架增加了侦察能力。

F-111D:空军型,与F-111E相似,装TF30-P-9发动机和MkII型电子设备,在导航和空对空武器发射精度方面有所改进。

1973年2月交付完毕,共生产96架。

F-111E:在F-111A基础上,重新设计了进气道,改善了M2.2以上的发动机/进气道匹配,共生产94架。

F-111F:基本上同F-111D,装TF30-P-100发动机,推力增大25%,装MkII B型电子设备,综合了F-111E和FB-111电子设备的特点,共生产106架,1976年11月交付完毕。

F-111G:随着冷战结束,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决定将其FB-111A改装成既可执行核攻击,又可执行常规任务的双重任务战斗机。

改装后的飞机编号为F-111G。

1989年年初完成了头两架的改装,计划94年改装完毕。

美国空军按计划在1991年6月至1992年上半年之间把这些飞机转交给战术空军司令部的第27战术空军飞行联队,以接替其F-111D执行训练任务。

EF-111A:电子干扰型,1973年开始由格鲁门公司用两架装了AN/ALQ-99雷达干扰装置的F-111A进行试验,用于在较大范围内发现正在工作的雷达,共改装了42架F-111A为EF-111A。

各型共生产近六百架。

在F-111的基础上还研制了FB-111轰炸机。

二、性能指标(F-111E)尺寸数据:翼展19.2米(后掠角16度时),9.74米(后掠角72.5度时),机长22.40米,机高5.22米,机翼面积57平方米(后掠角72.5度),展弦比1.34~7.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