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题过关检测:(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7.4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7.4 Word版含解析

四向“距离”挑战课后篇巩固探究一、选择题1.19世纪初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

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A.极大地冲击了社会关系B.扩大了社会交往的范围C.改变了落后的社会制度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解析:注意题干中的“主要反映”。

“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引起了“平等化的危险”“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说明了先进科技极大地冲击了社会关系。

故选A项。

答案:A2.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中,奠定了几乎所有现代远距离无线电通信技术基础的是()A.英法两国成功铺设海底电缆B.马可尼成功完成了短波试验C.莫尔斯研制成功有线电报机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解析:马可尼完成的短波试验实现了信息传播史上的重大突破,故B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与题干中“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限制条件不符,D项属于电话、电报的理论基础。

答案:B3.贝尔试图说服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投资他发明的“新奇玩意儿”,却被后者当做痴人说梦而婉拒。

这个“新奇玩意儿”最有可能是()A.电灯B.电话C.汽车D.电影放映机答案:B4.下边图示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B.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与结合C.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D.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解析:题干材料中空间开发涉及电子计算机、新材料、火箭技术,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涉及空间开发,所以反映的是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故答案:是B项。

答案:B5.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气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A.信息化B.规范化C.网络化D.国际化解析: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7《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检测卷(含答案)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7《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检测卷(含答案)

专题过关检测
(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这一定律体现了天上运动与地上运动的统一性,它把天体运动纳入到根据地面上的实验得出的力学原理之中。

这是物理学史上第一次伟大的综合,也是人类认识史上一次巨大的飞跃”。

“一次巨大的飞跃”指的是
()。

A.电磁学理论的建立B.进化论的出现
C.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D.“日心说”的提出
解析解答时注意材料中“天上运动”“地上运动”“天体”“力学”这些信息,由此
可以判断“飞跃”是指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答案 C
2.右下图是一张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宣传海报的配图。

据此判断,下列标题中最适合于这份海报的是
()。

A.“超越时空的梦想”
B.“探索与发现:海王星”
C.“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
D.“比萨斜塔——亚里士多德力学学说的终结”
解析图片中的两个天体分别是月亮和地球,说明月
球绕地球
运转是依靠地球引力,即反映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海王星就
是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

答案 B
3.20世纪初,物理学本身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下列选项中推动这一变化的是()。

人教版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检测:专题检测(七) 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人教版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检测:专题检测(七) 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专题检测(七)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有学者指出:现在《美国遗产词典》将“科学”定义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鉴定、描述、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伽利略的方法。

对上述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A.我们今天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仍然超越不了伽利略B.伽利略的贡献在于开创了现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C.自从有了伽利略,人类才开始进行科学研究D.伽利略已经给“科学”下了精确的定义答案 B解析伽利略开创了用实验和数学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对后世科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他三项说法明显错误。

2.“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撩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

”此处“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A.牛顿B.达尔文C.爱因斯坦D.普朗克答案 A解析文艺复兴以后,近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1687年,牛顿把地球上物体的运动和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形成了经典力学体系,发现了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改变了自中世纪以来人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相符,故A正确。

3.爱因斯坦说:“牛顿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伟大的思想家与艺术家的工作将永远流传于世……”以下属于“牛顿时代”科技成就的是()A.“太阳中心说”B.相对论C.万有引力定律D.量子论答案 C解析牛顿以独特的思考方式,成功地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故属于“牛顿时代”的科技成就是万有引力定律,C项正确。

4.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中写道:“伽利略说地球是动的,太阳是固定的;宗教法庭则说地球是固定的,太阳是动的,而牛顿派的天文学家则采取了一种绝对空间的理论,认为地球与太阳都是动的。

”作者意在说明()A.宗教法庭曾经热衷于科学研究B.科学家与宗教法庭的观点难以调和C.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难以判断D.科学家曾经继承了宗教法庭的观点答案 B解析作者通过描述伽利略、宗教法庭、牛顿三者对太阳和地球之间关系的认识,从而认为科学家和宗教法庭的观点难以调和,故选B。

最新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7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7-4课后知能检测 Word版含解析

最新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7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7-4课后知能检测 Word版含解析

第4课向“距离”挑战基础巩固1.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进入立体交通时代开始于() A.改良蒸汽机问世B.蒸汽机车的发明C.飞机的成功试飞D.互联网技术问世答案 C解析1903年,莱特兄弟研制的飞机试飞成功,促使人类进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求答条件不符。

2.19世纪末20世纪初,汽车、飞机的相继问世并投入使用()①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②促进了高效内燃机的发明③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④使人类进入立体交通时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C解析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的问世与投入使用改变了交通方式、扩大了交通范围,从而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故①③④符合题意;高效内燃机的推广使用是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得以发明的前提条件,故排除含②的选项。

3.近代首届奥运会于1896年在雅典举行,有澳大利亚、美国等14个国家的311名运动员参加。

当时他们参加奥运会最不可能使用的交通工具是()A.马车B.飞机C.火车D.轮船答案 B解析结合教材所学可知,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故参加1896年的雅典奥运会,最不可能使用的交通工具是飞机。

4.20世纪的一项科技成果不仅为自动化和控制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且被广泛应用到数据处理、自动控制、信息传播、教学科研等领域。

这项成果是() A.电影B.电视C.有线电话D.电子计算机答案 D解析电子计算机发明于1946年,它为自动化和控制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故D项正确。

5.据统计,2015年“双十一”一天网购交易额仅天猫一家就达912亿元,在庆祝会上,马云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观。

”这说明互联网() A.取代了传统商业模式B.方便了人们交流交往C.提升了人们消费能力D.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现实购物与网络购物同时并存,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马云所说的话,方便人们的交流是互联网的功能之一,但与题目主旨无关,故B 项错误;经济水平的提高提升了人们的消费能力,而不是互联网提升了人们的消费能力,故C项错误;根据网购人数的暴增,并结合马云的话,可知D项正确。

高中历史 专题检测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 专题检测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专题检测(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让一个金属球在一个光滑的斜槽内滚过不同的预定距离,再对各个所用的时间加以比较。

时间的测量是由从水桶小孔中流出的水的多少来决定的。

结果:距离之比与时间平方比之间没有明显的不同。

”这种科研方法的开创( )A.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B.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C.人们据此原理发现了海王星D.使得实验成为唯一的科学研究途径答案 B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科研方法是“实验”,开创这种科研方法的是伽利略,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故选B项。

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是在牛顿时期,排除A项;C 项是牛顿成就的结果,排除;D项错在“唯一”,排除。

2.古语云:“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

”能对这一自然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答案 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潮、汐”和所学史实海水的水位经常变化,时高时低,在白天出现的海水水位变化叫“潮”,晚上的叫“汐”。

海水每天都有两起两落,古代劳动人民已察觉到潮汐同月球有关系,因而古语曰:“涛之起也,随月盛衰。

”但对潮汐现象做出科学解释是在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之后。

由于地球自转,在月球连续两次经过某地子午线的时间间隔——24小时50分内,地面上每一地点都会经历了从最近到最远那样的置,因此会产生两次涨潮两次落潮的现象。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3.右图为苹果公司最初的LOGO,图片外框写着“牛顿,一个永远孤独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中的灵魂。

”该公司作此选择最可能的理由是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A.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解决问题,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B.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C.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D.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了宇宙运行规律答案 D解析A项是对伽利略的评价;B项是量子力学的意义;C项是相对论的历史意义。

高中历史试题 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测评 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试题 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测评 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试题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测评人民版必修3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近代前期,自然科学得以迅速发展的人文动力是( )①冲破了神学思想的束缚②理性主义的熏陶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要④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入发展A. ①③④B. ①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④2. 牛顿对自然科学的贡献有( )①提出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②提出万有引力定律③创立自由落体定律④提出量子理论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D. ①②④3. 伽利略被誉为“天上的哥伦布”是由于他( )A. 推翻了教会宣扬的“地心说”B. 自制望远镜观察天空,发现了许多新天体C. 证实了行星以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D. 研究了地上的物体运行规律4. 人类迈入现代科学技术时代的标志是( )A. 牛顿力学的形成B. 量子力学的创立C. 相对论的发表D. 进化论的创立5. 今天生活中有各种罐头食品,而最早用密封煮沸来解决食品变质问题的科学家是()A. 巴斯德B. 达尔文C. 哈维D. 施莱登和施旺6. 右图的漫画主要针对的是( )A. 《物种起源》B. 《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C. 《自然系统》D.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7. 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 ( )①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②优胜劣汰思想影响了被压迫民族的斗争③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世界观④促进了欧洲理性主义思潮萌芽A. ③B. ②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8. 下列近代自然科学成就与影响相对应,其中错误的是 ( )A.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B.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开辟人类用电的新时代C. 巴斯德创立了细胞学说——首次科学地触及生命运动的过程D. 哈维血液循环学说的建立——现代生理学的起点9. 宗教与科学都对人类的起源有自己的说明,下列说法中,比较科学的是( )A. 上帝创造人类B. 女娲造人C. 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D. 神创造人10. (改编题)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认为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新物种起源的首要因素是()A. 自然选择遗传B. 人工选择变异C. 自然选择变异D. 遗传变异11. 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命世界影响最大的科学家是( )A. 施莱登B. 施旺C. 拉马克D. 达尔文12. 1999年12月,在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中,评选出了一位“世纪人物”。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7.1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7.1 Word版含解析

专题七ZHUANTIQI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一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课后篇巩固探究一、选择题1.英国科技史家W.C.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绪论》中写道:“科学可以越出自己的天然领域,对当代思想的某些别的领域以及神学家用来表示自己的信仰的某些教条,提出有益的批评。

”下列哪些科学家的成就达到了丹皮尔所描绘的境界()A.托勒密B.哥白尼C.普朗克D.法拉第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自然科学的成就及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当代思想……有益的批评”是指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教会宣扬的“地心说”,故选B项。

其他三项中科学家的贡献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答案:B2.下图中的情景能够说明的问题是()伽利略面对教会的审判A.伽利略的思想理论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B.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对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C.伽利略时代人们的思想仍然受到教会的严厉禁锢D.伽利略认识到要了解自然就必须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实验解析:题图反映的情景是教会对伽利略进行审判,由此可推断出当时教会对人们思想的禁锢,对具有新思想的人的迫害。

答案:C3.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5号决议,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正式从九大行星中除名,被列入“矮行星”之列。

当时冥王星的发现是根据()A.哥白尼“日心说”的推算B.牛顿力学的推算C.法拉第定律的推算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答案:B4.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宗教与科学》中指出:“伽利略说地球是动的,太阳是固定的;宗教法庭则说地球是固定的,太阳是动的,而牛顿派的天文学家则采取了一种绝对空间的理论,认为地球与太阳都是动的。

”作者意在说明()A.宗教法庭曾经热衷于科学研究B.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难以判断C.科学家继承了宗教法庭的观点D.科学家与宗教法庭的观点难以调和答案:D5.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虽然伏尔泰在巴黎了解了一些启蒙新文化,然而,只是在1726年到了伦敦以后,诗人伏尔泰才成为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高中历史 专题7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人民版高二必修3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专题7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人民版高二必修3历史试题

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伽利略通过梁的弯曲试验和理论分析,指出对长度相似的圆柱形梁,抗弯力矩和半径立方成比例。

1685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有引力,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

从这两个事例中可以看出自然科学的特征之一是( )A.试验是近代科学研究的全部方式B.数学方式是主要表达形式C.17世纪物理学是核心学科和基础学科D.揭示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所以从这两个事例中可以看出自然科学的特征之一是数学方式是主要表达形式。

2.十六七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认识。

科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

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 )A.进化论B.万有引力定律C.量子论D.相对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于宇宙以及宇宙运动原理的理论大总结。

据此,可以判断:A项的发现在19世纪,错误;B项符合材料信息和史实,正确;C、D两项属于现代科学发现,不符合题意,错误。

3.德意志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科学的发展又会推动哲学的进步。

他能够举出的最佳论据是( )A.牛顿及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C.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D.康德及其《纯粹理性批判》,可排除B、C两项。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一部哲学著作,不能完美地体现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由此可排除D项。

故选A项。

4.霍金在《时间简史》中写道:“他提出了革命性的思想,即引力不像其他种类的力,它只不过是时空不是平坦的这一事实的结果,而早先人们假定时空是平坦的。

”文中的“他”( )A.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B.揭示了自然界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C.奠定了现代物理科学研究的基础D.开创了物理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研究,与材料中“时空不是平坦的这一事实”不符,故A项错误;牛顿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他把地球上的物体的运动和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形成了经典力学体系,与材料中“时空不是平坦的这一事实”不符,故B项错误;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与量子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与材料中“他提出了革命性的思想”“时空不是平坦的这一事实”相符,故C项正确;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与材料中“引力”“时空不是平坦的这一事实”不符,故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过关检测(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绝对空间,就其本性来说,与任何外在的情况无关,始终保持着相似和不变。

……绝对的、纯粹的数学的时间,就其本身和本性来说,均匀地流逝而与任何外在的情况无关。

”与上述时空观相适应的科学理论是()A.万有引力定律B.量子理论C.狭义相对论D.广义相对论解析:选A材料叙述的是绝对的时空观,属于牛顿经典力学理论,因此选择A项。

2.“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

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

”“它”指的是()A.哥白尼的“日心说”B.牛顿的力学理论体系C.达尔文的进化论D.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解析:选B“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说明这一科学成就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且成就巨大,B项符合要求。

A项与“工业革命”关联不大;达尔文的进化论是19世纪,C项错误;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D项错误。

3.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

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

平行线可以交叉。

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

”这位科学家是()A.伽利略B.达尔文C.牛顿D.爱因斯坦解析:选D从材料内容看,该科学家的成就涉及质能转化、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和可变性,这是相对论的内容,D项正确。

伽利略的主要成就是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并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达尔文的成就则是创立进化论,牛顿的主要成就是创立经典力学体系。

4.中国科学院任定成教授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种累积式的发展,既不抛弃旧理论,并将其归化入更全面的理论当中。

下列史实符合任教授观点的是()A.神创论与进化论B.经典力学与相对论C.相对论与量子论D.经典力学与量子论解析:选B题干反映的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经典力学是宏观低速运动的科学理论,而相对论否定经典力学中不合理部分,由低速运动发展到高速运动的科学理论,B 项符合。

5.在19世纪的最后一天,物理学家W.汤姆生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说,物理学的大厦已经落成,它美丽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其中一朵是同热辐射有关的问题。

驱散这朵“乌云”的是()A.万有引力定律B.电磁感应理论C.量子论D.相对论解析:选C A项是17世纪牛顿提出的,B项是19世纪前期法拉第提出的,D项是20世纪初期由爱因斯坦提出的,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与题干不符;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他认为,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

6.一位学者曾对某种理论感叹:“谁还能继续相信自然界中有一种和谐的秩序?它岂不只是不同物种不断斗争的战场?在这战场上,一切都在不断运动,善和恶的范畴已经没有意义,唯一的标准只是生存和前进。

”这种理论是()A.经典力学B.进化论C.相对论D.量子理论解析:选B从题干中“自然界……的秩序”“不同物种不断斗争”“生存和前进”可以判断材料所叙述的理论为达尔文的进化论。

7.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近代西方某著作阐述:“……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得一些物种适应现存环境的特征得到发展,这些适合生存的物种发展起来,而另一些不适合生存的物种就自然灭亡。

随着这些特征越来越突出,由此就产生了更高级的物种。

”这种理论的主要意义是()A.有力地冲击了神创世学说B.开辟了微观物质世界研究的新途径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D.开创了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解析:选A由关键信息“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由此就产生了更高级的物种”等可知材料描述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有力地冲击了神创世学说。

8.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写道:“一场西方借以发迹的技术革命战胜了当时其他所有文明,并强行将它们联合成一个差不多是世界范围的社会。

”这里的“技术革命”指()A.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B.以电气技术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C.以原子能等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D.以经典力学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解析:选A与材料中的“借以发迹”“强行……联合”有关的技术革命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

9.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阻碍就将以原速度持续运动下去;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

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C.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D.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思维解析:选D本题实际上考查近代世界自然科学相关内容。

近代自然科学为人们观察世界提供了新思维。

10.“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

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

”下列各选项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A.牛顿力学体系—飞船—工业革命B.内燃机—汽车、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C.电磁感应理论—发电机、电动机—电力工业D.相对论—电子计算机—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选C飞船与工业革命没有必然关系,排除A项。

内燃机的创制属于技术革命,汽车和飞机属于新技术的运用,都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

电磁感应理论为电力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发电机、电动机的问世解决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两者均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发展,因此答案为C项。

相对论与电子计算机无关,排除D项。

11.恩格斯在评价某项技术的意义时曾指出:“这一发现使工业彻底摆脱几乎所有的地方条件限制,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如果在最初它只是对城市有利,那么到最后它将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

”这里的“某项技术”应该指() A.蒸汽机B.内燃机C.发电机D.电力传输技术解析:选D第二次工业革命将打破发展工业的地区限制,使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故选D项。

1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

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

”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B.电话、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D.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解析:选C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反映了现代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巨大作用,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4分,第14题16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因为(14~15世纪兴起的)人文主义运动内在的推动力也就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此种需求最后在自然科学的建立和自然科学按原则而扩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实现。

但是,此事发生的方式和赖以完成的思想形式,在所有重要观点上,都表现出依赖于由于吸收了希腊哲学而产生的刺激因素。

——[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材料二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和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

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的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英尺的小动物竟然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

”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达尔文的进化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做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神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个革命性变革……它奠定了人类对生物进化认识的基础,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必然会更加深入地认识生物进化的规律,更有成效地改造自然。

恩格斯认为它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生物进化论的“进化”过程》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人文主义运动”的内在推动力及其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关系。

(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是什么?所谓“人类事务的永恒法则”有哪些?(4分)(3)材料三中“达尔文的进化论”主要包括哪些基本观点?它为什么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12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思想解放和科学发展关系的认识。

(4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概括归纳即可。

第(2)问,根据材料二指出牛顿的这种物理学的分析方法就是重视实验和数学,这也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法则从启蒙运动的内容方面去分析。

第(3)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对生物进化做出了科学解释、人类对生物进化认识、上帝造人说”等方面分析归纳。

第(4)问,属于开放性题型,只要对思想解放和科学发展二者关系的理解,言之有理、符合史实等均可。

答案:(1)内在推动力: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

关系: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自然科学的诞生。

(2)方法:实验和数学。

法则:理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社会契约等)。

(3)观点:动植物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生物进化以自然选择为基础;人类都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

原因:第一次对生物进化做出了科学解释;奠定了人类对生物进化认识的基础;彻底否定了长期流行的上帝造人说;有利于人类科学地认识和改造自然;逐渐被科学界所接受并且得到认可。

(4)认识:思想解放推动了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而自然科学的进步也进一步带动了人类思想的解放。

14.技术进步和科学革命影响人类文明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极大地加速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创造着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而世界近代自然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发展的,并对封建教会神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自然科学与神学》材料二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

人们因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

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

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

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

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马克壵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三科学对工业的影响的最惊人的例子之一可见于煤衍生物方面。

煤除了提供焦炭和供照明用的宝贵的煤气外,还给予一种液体,即煤焦油。

化学家在这种物质中发现了真正的宝物——种种衍生物,其中包括数百种染料和大量的其他副产品,如阿司匹林、冬青油、糖精、消毒剂、香水、摄影用的化学制品、烈性炸药及香橙花精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