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
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基础题(20分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鱼凫(fú) 巉岩(chán) 飞湍(tuān) 猿猱(róu)B.抚膺(yīng) 锦瑟(sè) 恬然(tián) 霓裳(shǎng)C.栈道(zhàn) 嗟叹(jiē) 商贾(gǔ) 钿头(diàn)D.吮血(shǔn) 六幺(yāo) 幽咽(yè) 宵柝(chè)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紫禁城”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群、璀璨夺目的“三雕”——砖雕、木雕和石雕艺术精品。
B.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方面难免会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
月14日起高铁二等座首次纳入打折范围,意味着高铁打折正在进行新的尝试,未来或有更多的旅客群体享受优惠折扣,好整以暇,享受度假的乐趣。
D.最近他们两人总有些不对劲,就说庆祝“国庆”吧,一个说组织一场球赛,另一个偏要反弹琵琶,非要组织一次文艺演出不可。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天津市政府在宣布实行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以及实施机动车限行交通管理措施后,购买汽车的天津市民就像买稀罕水果一样排起了长龙。
B.“井居者”的生存困境,是对城市管理者的考题:如何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的生存条件,能否改善“蚁族”“蜗居”乃至“井居”人群的基本生活。
C.“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后,新生人口必然会增长,一方面将改变“4-2-1”的家庭结构,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劳动力资源,减轻适龄劳动人口赡养老年人的负担。
D.适度限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引导外来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有利于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理智选择,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虽然不是每到一处人生驿站,都有丰硕的收获,不是每一个希冀都有理想的答案,旅途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测验含答案-精校打印版

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小测验(测试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班级姓名成绩一、基础知识(共52分,每小题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渚.清(chǔ)霜鬓.(bìn)惘.然(wǎnɡ)迁谪.(zhã)B.潦.倒(liáo) 琴弦.(xuán)石栈.(jiàn)钿.头(diàn)C.猿猱.(róu)崔嵬.(wãi)吮.血(shǔn)贾.人(ɡǔ)D.锦瑟.(sâ)猿啸.(xiào)咨嗟.(jiē)裂帛.(bó)2.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钩连潦倒地崩山摧群山万壑B.峥嵘谪居冲波逆折篮田生玉C.咨嗟惘然扪参历井海誓山盟D.崔嵬整顿司马青衫杜鹃啼血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①明年....长句,歌以赠之③似诉平生不得志..秋,送客湓浦口②因为④整顿衣裳..故⑥我从去年..辞帝京..起敛容⑤暮去朝来颜色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C.①②④⑤ D.①④⑤⑥4.选出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A.①②③ B.①③⑤C.②③④ D.③④⑤5. 修辞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B.主人下马客在船C.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D.秦时明月汉时关6.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手抚膺坐.长叹(坐下) B.画图省.识春风面(曾经)C.却.坐促弦弦转急(退回) D.他生未卜.此生休(预料)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训练:第2单元测评(附答案)

第二单元测评(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演练(21分)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掌舵.(tuó)崔嵬.(wéi)荻.花(dí)环珮.(pèi)B.抚膺.(yīnɡ)锦瑟.(sè) 恬.然(tián) 霓裳.(shǎnɡ)C.栈.道(zhàn) 嗟.叹(jiē)商贾.(ɡǔ)钿.头(diàn)D.溯.源(sù) 惘.然(mǎnɡ)悯.然(mǐn)江渚.(zhǔ)答案:C解析:A项“舵”应读“duò”;B项“裳”应读“cháng”;D项“惘”应读“wǎng”。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砯崖转.石万壑雷B.玉露凋伤..枫树林C.使人听此凋.朱颜D.猿猱欲度愁.攀援答案:D解析:D项为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发愁。
其他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孤舟一系故园..声..心B.凄凄不似向前C.艰难苦恨..托杜鹃..繁霜鬓D.望帝春心答案:A解析:A项“故园”古今均为“家乡”之意。
B项“向前”,古义为“以前”,今义为“向着前方”。
C项“苦恨”,古义为“极其遗憾”,今义为“痛苦愤恨”。
D项“春心”,古义为“伤春之心”,今义为“爱慕异性的心情”。
4.下面加点的诗句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些老屋确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只是近黄昏推倒啊!B.刚退休不久的老王常对老伴抱怨:“你看我才退下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D.电视剧《大宅门》白景琦从济南返回京城家里时,父亲已去世。
在灵堂前,他并没有嚎啕大哭,导演也没有用哀乐来渲染,只是让他做了一个点燃父亲生前所用烟袋跪献灵前的动作。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3第2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A.意识是由人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组成,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
B.意识是人的本能,多数不容于风俗、法律和道德,并且受到压抑。
C.意识由不能立即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可以意识到的主观经验组成。
D.意识是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意识水平是不相同的。
④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 )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谈话的内 容报告校长。
⑤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 )的席子用了。
A.简捷 核算 不只 以致 精制 B.简捷 合算 不止 以致 精致
C.简洁 核算 不只 以至 精制 D.简洁 合算 不止 以至 精致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D.潜意识具有社会性。社会希望其所有成员的思想、感情都能在它所指定的范畴内进行,因而社会成员的思想、感情都是一致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
薛世雄,字世英,本河东汾阴人也,其先寓居关中。父回,字道弘,仕周,官至泾州刺史。开皇初,封舞阴郡公,领漕渠监,以年老致事,终于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潜意识的科学性
人类的心理是个非常复杂的课题。人类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原始社会。但是,在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心理学只是混杂在哲学和神学当中,面目模糊的一种知识。
冯特,是公认的第一个把心理学转变成一门正式独立学科的奠基者,也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心理学家。他的名著《生理心理学原理》是心理学史上第一本心理学专著。在这本书里,冯特提出,心理学是一门有明确研究对象、任务和实验方法的科学。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此举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就使得心理学如同其他学科一样被作为一门正式科学而进行研究。
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训练:第2单元测评(附答案)

第二单元测评(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演练(21分)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掌舵.(tuó)崔嵬.(wéi)荻.花(dí)环珮.(pèi)B.抚膺.(yīnɡ)锦瑟.(sè) 恬.然(tián) 霓裳.(shǎnɡ)C.栈.道(zhàn) 嗟.叹(jiē)商贾.(ɡǔ)钿.头(diàn)D.溯.源(sù) 惘.然(mǎnɡ)悯.然(mǐn)江渚.(zhǔ)答案:C解析:A项“舵”应读“duò”;B项“裳”应读“cháng”;D项“惘”应读“wǎng”。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砯崖转.石万壑雷B.玉露凋伤..枫树林C.使人听此凋.朱颜D.猿猱欲度愁.攀援答案:D解析:D项为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发愁。
其他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孤舟一系故园..声..心B.凄凄不似向前C.艰难苦恨..托杜鹃..繁霜鬓D.望帝春心答案:A解析:A项“故园”古今均为“家乡”之意。
B项“向前”,古义为“以前”,今义为“向着前方”。
C项“苦恨”,古义为“极其遗憾”,今义为“痛苦愤恨”。
D项“春心”,古义为“伤春之心”,今义为“爱慕异性的心情”。
4.下面加点的诗句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些老屋确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新的小区要开发了,.....,只是近黄昏不得不推倒啊!B.刚退休不久的老王常对老伴抱怨:“你看我才退下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D.电视剧《大宅门》白景琦从济南返回京城家里时,父亲已去世。
在灵堂前,他并没有嚎啕大哭,导演也没有用哀乐来渲染,只是让他做了一个点燃父亲生前所用烟袋跪献灵前的动作。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及答案

高一语文周练二一、基础选择题(共6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石栈.(zhàn)猿猱.(náo)巉.(chán)岩喧豗.(huī)B.纤.(q iān)弱趑趄..(zī jū) 吮.(shǔn)血咨嗟.(jué)C.潦.(liáo)倒怜悯.(mǐn)宵柝.(tuò)肇.(zhào)事D.饿殍.(piǎo)一抔.(póu)土炽.(chì)热庠.(xián g)序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貌和神离明星片挖墙脚杂揉B.义不容辞槃石再接再励嗑死C.未雨绸缪嬉笑沧海一粟邮戳D.名列前矛肄业各行其事狼籍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不同凡响....了。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坐上画舫游清江,如行画卷之中,江水清澈,绿树蓊郁,自然与人,相遇相依,随风生长,好一派如诗如画的风光。
B.游览三峡大瀑布时,我们从倾泻而下的水帘中狂奔而过,尖叫声,嬉笑中响声一片,真是充满刺激的难忘体验。
C.当今已经很少有人回想以前那样闲情逸致,拿出一本小说,从头到尾阅读一遍,欣赏其委婉动人的故事。
D.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而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5.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在天山的高处,常常可以看巨大的天然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_第二单元综合测验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综合测验试卷及答案A卷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A、飞湍(tuān)石栈(jiàn)崔嵬(wéi)扪参(shēn)历井B、吮(yǔn)血单(chán)于贾(jiǎ)人惘然(wǎng)C、宵柝(tuò)省(xǐng)识锦瑟(sè)暮砧(zhēn)D、谪(zhé)居猿猱(náo)峥(zhēng)嵘渚(zhě)清2、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考点: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A、钩连潦倒地崩山摧群山万壑B、峥嵘谪居冲波逆折篮田生玉C、咨嗟惘然扪参历井海誓山盟D、崔嵬整顿司马青衫杜鹃啼血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考点:正确使用熟语)A、俄罗斯虽然不再是超级大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次军事演习就再次显示了俄罗斯军事大国的实力。
B、公务在身,不能久留,就此与先生别过。
先生的恩德,在下铭记在心,山不转水转,咱们后会有期!C、基层干部要多为群众办实事,不能说得好听而没有行动,空头支票开多了,党在群众心中的威信就会受损。
D、听说此次软件开发大赛强手如林,王刚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自己的基本技能虽然过硬,但身无长物,如何取胜?4、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考点:文言实词的理解)A.以手抚膺坐.长叹(坐下)B.画图省.识春风面(曾经)C.却.坐促弦弦转急(退回)D.他生未卜..此生休(预料)5、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判断下联()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A、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B、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红雨树边,此间有尧天舜日。
C、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尧天舜日。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练习题阅读下面诗段,回答问题。
(10分)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7.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
”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D.”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
18.以下对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
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
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强调了弹者和听者都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
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
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19。
分析”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对描写音乐的作用。
(4分)答:17.D(并不是”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而是用大小珠子落玉盘的声音写琵琶弹奏的清脆悦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下学期语文周测一班级:姓名:分数(总分46):一、默写,每空1分。
(16分)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2.《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4.李白的《蜀道难》中用,两句写出了蜀道的山之高、水之曲。
5.李白的《蜀道难》中,以侧面描写来表现青泥岭高险的诗句是,。
6.杜甫在《登高》中发出,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7.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8.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二、文言文阅读。
(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也。
为郡吏,从车骑将军杨奉讨贼有功,拜骑都尉..。
李傕、郭汜之乱长安也,晃说奉,令与天子还洛阳,奉从其计。
及到洛阳,韩暹、董承日争斗,晃说奉令归太祖;奉欲从之,后悔。
太祖讨奉于梁,晃遂归太祖。
从破刘备,又从破颜良,拔白马,进至延津,破文丑,拜偏将军。
太祖既围邺,破邯郸,易阳令韩范伪以城降而拒守,太祖遣晃攻之。
晃至,飞矢城中,为陈成败。
范悔,晃辄降之。
既而言于太祖曰:“二袁未破,诸城未下者倾耳而听,今日灭易阳,明日皆以死守,恐河北无定时也。
愿公降易阳以示诸诚,则莫不望风。
”太祖善之。
太祖还邺,留晃与夏侯渊拒刘备于阳平。
备遣陈式等十余营绝马鸣阁道,晃别征破之,贼自投山谷,多死者。
太祖闻,甚喜,假晃节。
太祖遂自至阳平,引出汉中诸军。
复遣晃助曹仁讨关羽,屯宛。
羽围仁于樊,又围将军吕常于襄阳。
晃所将多新卒,以难与羽争锋,遂前至阳陵陂屯。
贼围头有屯,又别屯四冢。
晃扬声当攻围头屯,而密攻四冢。
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或自投沔水死晃振旅还摩陂太祖迎晃七里置酒大会。
太祖举卮酒劝晃,且劳之日:“全樊、襄阳,将军之功也。
”时诸军皆集,太祖案行诸营,士卒咸离陈观,而晃军营整齐,将士驻陈不动。
太祖叹曰:“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
”文帝即王位,以晃为右将军,进封逯乡侯。
及践阼..,进封杨侯。
明帝即位,增邑二百,并前三千一百户。
病笃,遗令敛以时服。
性俭约畏慎,将军常远斥候..,先为不可胜,然后战,追奔争利,士不暇食。
常叹曰:“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当以功自效,何用私誉为”终不广交援。
太和元年薨,谥曰壮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徐晃传》)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或自投沔水死/晃振旅还摩陂/太祖迎晃/七里置酒大会/B.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或自投沔水死/晃振旅还摩陂/太祖迎晃七里/置酒大会C.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或自投沔水死/晃振旅还摩陂/太祖迎晃七里/置酒大会D.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或自投沔水死/晃振旅还摩陂/太祖迎晃/七里置酒大会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都尉”,是秦汉时代重要的中高级武官。
秦与汉初,每郡都有郡尉,秩比二千石,辅助太守主管军事。
景帝时改名都尉。
B.“周亚夫”,西汉时期的着名将军,也在历史上有名的治军严谨的军事家。
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了叛军。
C.“践阼”,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
阼阶上为主位,后也称皇帝“即位”“登基”为“践阼”。
D.“斥候”,古代的器械兵,因直属王侯手下而得名。
分骑兵和步兵,一般由行动敏捷的军士担任。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徐晃擅长劝说人。
他先是成功地劝杨奉自愿归顺了太祖;后又给韩范讲述成败得失的道理,使韩范顺利地归降了太祖。
B.徐晃善于作战。
他单独带兵征讨打败了陈式等十多个营垒,又设计打败了关羽,使关羽的士兵有的被逼跳入沔水淹死。
C.徐晃深受恩宠。
他随太祖打败文丑被授任偏将军;文帝又任命他做右将军,晋封逯乡侯,明帝即位,给他增食邑二百户。
D.徐晃节俭谨慎。
他病重时的遗嘱中说用当时通行的服装来入殓;带兵时常在远处设置侦察人员,争取有利的作战条件。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二袁未破,诸城未下者倾耳而听,今日灭易阳,明日皆以死守,恐河北无定时也。
(2)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当以功自效,何用私誉为三、古诗歌阅读。
(11分)晚归山居刘沧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
深秋频忆故乡事,日暮独寻荒径归。
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
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
13.这首诗的颈联与王维《山居秋暝》的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相比,在写景角度上有何相同点在意境上有何区别请简要分析。
(5分)1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6分)高一下学期语文周测一答案一、默写(15分)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5.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二、文言文阅读。
9.B(断句前首先要把文段通读几遍,以便对文段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以点断的句子,并运用一些断句的方法,如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等。
据语境分析,文中涉及的人物有“关羽”“徐晃”“太祖”,从“陈述主语怎么样”或“主语做了什么”的角度看,可排除A、D两项;“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遂追陷与俱入围”“太祖迎晃七里”都是完整结构,其后应断歼;据此排除C项。
)10.D(“器械兵”错,应是“侦察兵”。
)11.A(“他先是成功地劝杨奉自愿归顺了太祖”错,从文中“晃说奉令归太祖;奉欲从之,后悔”可知,杨奉没有自愿归顺太祖。
)12.(1)袁谭、袁尚还没有被打败,没被攻下的各城都侧耳倾听,今天要是毁灭了易阳,明天各城都会拼死坚守,恐怕黄河以北就没有安定的日子了。
(关键词:“下”、“死守”、“河北”、“定”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古代的人担心不能遇上贤明的君主,现在我幸运地遇上了,应当用立功效劳,要我个人的名誉干什么呢(关键词:“患”、“遭”、“幸”、“何……为”各1分,句意通顺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
他做过郡里的小吏,因跟随车骑将军杨奉讨伐贼寇有功,授任骑都尉。
李催、郭汜在长安作乱时,徐晃劝说杨奉,让他和天子返回洛阳,杨奉听从了他的计谋。
天子到了洛阳,韩暹、董承天天争斗,徐晃劝说杨奉,让他归附太祖;杨奉打算听从他的意见,后来又反悔了。
太祖在梁讨伐杨奉,徐晃于是就归附了太祖。
他跟随太祖打败了刘备,又跟随太祖打败颜良,攻取了白马,进军到延津,打败了文丑,授任偏将军。
太祖包围邺以后,攻克了邯郸,易阳令韩范假装率城投降却坚持防守,太祖派遣徐晃攻打他。
徐晃来到后,将一封信用箭射到城里,给韩范讲述成败得失的道理。
韩范有所悔悟,徐晃就招降了他。
不久他对太祖说:“袁谭、袁尚还没有被打败,没被攻下的各城都侧耳倾听,今天要是毁灭了易阳,明天各城都舍拼死坚守,恐怕黄河以北就没有安定的日子了。
希望您招降易阳,向各城示意,那么就没有不屈于形势而归顺投降的了。
”太祖认为他说得对。
太祖返回邺,留下徐晃和夏侯渊在阳平抵御刘备。
刘备派遣陈式等十多个营垒截断了马鸣阁道,徐晃单独带兵征讨打败了他们,贼人自己跳入山谷,摔死了很多。
太祖听说后,非常高兴,授给徐晃符节。
太祖于是亲自到阳平,撤出汉中各军。
又派遣徐晃帮助曹仁讨伐关羽,驻扎在宛。
关羽在樊包围曹仁,又在襄阳包围将军吕常。
徐晃带领的大多是新兵,认为很难和关羽交锋争胜,于是就前进到阳陵陂驻扎。
贼人在围头驻扎有军队,又另外在四冢驻扎军队。
徐晃扬言应当攻打围头的营垒,却秘密攻打四冢。
关羽见四冢将被攻占,亲自带领步兵骑兵五千人出来交战,徐晃反击他们,关羽败退逃走,徐晃于是就追击突破敌阵,和关羽一道进入包围国内,打败了贼人,有的贼人被逼得跳入沔水淹死。
徐晃整顿军队返回摩陂,太祖到七里以外迎接徐晃,设置酒宴聚会。
太祖举杯向徐晃劝酒,并且慰劳他说:“保全了樊、襄阳,这是将军的功劳啊!”当时各军都在这里会合,太祖巡视各营,其他各营的士兵都离开阵列来看太祖,可是徐晃军营整齐,将士们都留在阵列里一动不动。
太祖感叹她说:“徐将军可称得上有周亚夫的风度。
”文帝即魏王位,任命徐晃做右将军,晋封逯乡侯。
等到文帝即皇帝位,晋封杨侯。
明帝即位,增加徐晃的食邑二百户,加上以前的共三千一百户。
徐晃病重,遗嘱说用当时通行的服装入殓。
徐晃生性节俭谨慎,带兵时常在远处设置侦察人员,先使自己处在不可被打败的有利条件下,然后再和敌人交战,追击逃敌争夺战利,士兵们都没有时间吃饭。
徐晃常感叹说:“古代的人担心不能遇上贤明的君主,现在我幸运地遇上了,应当用立功效劳,要我个人的名誉干什么呢”他始终不多和别人结交。
太和元年去世,谥号称壮侯。
三、古诗歌阅读13.①在写景角度上,二者都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描写了景物。
刘诗颈联从视觉角度描写“山影”,从听觉角度表现“钟声”。
王诗颔联从视觉角度描写“明月”,从视觉、听觉角度描写“清泉”。
②在意境上,刘诗颈联诗人孤寂地行走在荒径,描写了山影投映溪水,随波暗涌,古寺钟声悠长,又随远烟逝去,意境幽暗空寂。
而王诗颔联描写了一场秋雨后,只见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枝星星点点洒落下来,又闻泉水淙淙流泻于山石之间,意境幽清明净。
(意思相近即可)14.①孤独惆怅之情。
天空冷寂、树叶稀疏,渲染了凄清的气氛,诗人“独寻”荒径归来,心情孤寂惆怅。
②思念故乡之情。
深秋时节,诗人独行郊外,“频忆”故乡往事,一个“频”字流露出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
③喜爱山居之情。
诗人虽独处郊野,却见美好的山月,不吝惜清辉,洒向独居的竹扉。
“娟娟”“不惜”表现出了诗人对山居恬淡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